在哈佛大學的查爾斯河畔,一方面透過反芻咀嚼這些我已經一讀再讀的文學作品,另一方面則藉由左派優良傳統的協助疏理,我在每天落下去的夕暉裡,看一個愈來愈清楚的台灣社會圖像。這樣的過程,讓我不至於與惡劣的現實面而相覷後因失望挫敗而犬儒化,因為我曾經在文學裡看到過那些值得終身存留記取的戲劇化、情緒化與理想化的人間光影。
作者簡介:
楊照(1963年4月5日-),本名李明駿。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東亞史碩士,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研究專長為中國古代思想史、社會人類學。國內有名的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政論家。
目錄
自序台灣戰後五十年文學評評小史在惘惘的威脅中-張愛玲與上海殖民都會透過張愛玲看人間-七○、八○年代之交台灣小說的浪漫轉向「失語震撼」後的掙扎、尋覓-論葉石濤的文學觀半世紀磨難澆不熄的發言慾望-葉石濤的文學生涯「抱著愛與信念而枯萎的人」-記鍾理和「現代化」的多重邊緣經驗-論王禎和的小說夢與灰燼-序《人生不值得活的-楊澤詩選》衰敗與頹廢-舞鶴的文學世界「本土現代主義」的展現-閱讀舞鶴從「鄉土寫實」到「超越寫實」-八○年代的台灣小說啟蒙的驚怵與傷痕-當代台灣成長小說中的悲劇傾向跨越時代的愛情-台灣通俗羅曼史小說中的變與不變文化的交會與交錯-台灣的原住民文學與人類學研究
自序台灣戰後五十年文學評評小史在惘惘的威脅中-張愛玲與上海殖民都會透過張愛玲看人間-七○、八○年代之交台灣小說的浪漫轉向「失語震撼」後的掙扎、尋覓-論葉石濤的文學觀半世紀磨難澆不熄的發言慾望-葉石濤的文學生涯「抱著愛與信念而枯萎的人」-記鍾理和「現代化」的多重邊緣經驗-論王禎和的小說夢與灰燼-序《人生不值得活的-楊澤詩選》衰敗與頹廢-舞鶴的文學世界「本土現代主義」的展現-閱讀舞鶴從「鄉土寫實」到「超越寫實」-八○年代的台灣小說啟蒙的驚怵與傷痕-當代台灣成長小說中的悲劇傾向跨越時代的愛情-台灣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