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絡學為基礎,彙整數十年的經驗及研究,活化身體機能,啟動自療機制,自學也能成為足部按摩大師!
◎以中醫經絡學為根底,結合數十年為親友、患者按摩的經驗,許老師將自己的心得彙整成冊,以供讀者學習借鑑。
◎彩色圖文配合呈現,提供精準穴位標記,方便讀者按圖索驥、自「擠」自足。
◎應讀者要求,在前作基礎上新增腿部經絡調理及諸多病例說明,以嘉惠更多患者自行調理身體。
更豐富的資訊成就更專業的技能,完整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以中醫經絡學為基礎,彙整數十年的經驗及研究,
以骨圖及肉圖對照,精準呈現穴道位置,
自學也能成為足部按摩大師!
集結超過二十年足部按摩經驗及自體療癒研究精髓,
利用腳部的六大經絡給予功能性的刺激反應,
連帶手上六大經絡也因為經絡的連貫相通,
可達到循環調和的效果,
亦可透過末梢神經喚醒沉睡弱化的神經系統。
綜合版更加入腿部經絡調理及諸多病例說明,
更豐富的資訊成就更專業的技能,
完整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4995.pdf
作者簡介:
許漢文
「許老師足健」中心主持人,四項專利發明家。
因工作勞碌加上遺傳性多囊腎,為避免步上長兄洗腎後塵,自一九八○年接觸腳底按摩後便苦心鑽研足部穴道療法。
累積數十年為親友、患者按摩的經驗,逐步印證研究出精準的穴道按摩位置,結合經絡學達事半功倍之效。
著作
《足部按摩v.s.對症食療》
《健康‧滿「足」》
《健康‧滿足(進階版)》
許老師足部按摩學習網
http://www.hsu-teacher.idv.tw/
mail:hsu.fh@msa.hinet.net
服務電話:03-3221345
章節試閱
12 足部經絡(身高165公分足部圖)
01.足少陰腎經
太谿穴至陰谷穴共33公分
湧泉穴
健康效果:心臟疾病、調整血壓、腎疾病、過敏體質;婦科疾病、抗發炎疼痛、腰部酸痛、神經衰弱、強化生殖腺、精力、睡眠
位 置:在腳底第二第三中足骨,後方吻合前的第三中足骨,內側緣凹陷點處。
然谷穴
健康效果:高血壓症、腦溢血後遺症、血液循環不良、怕冷、膀胱症狀。
位 置:在內側腳踝的前下方距骨與舟狀骨關節間下緣凹陷點處。
太谿穴
健康效果:血液循環不良、怕冷、牙痛、耳疾、氣喘、腰部酸痛。
位 置:在內側腳踝後方突起旁約1公分凹陷點處。
大鐘穴
健康效果:腳跟痛、尿道發炎、陰莖不舉。
位 置:在內側腳踝後方突起點旁2公分,往下2公分後腳筋旁凹陷點處。
水泉穴
健康效果:腳踵骨痛、生殖腺(子宮、攝護腺)、生理焦燥。
位 置:在內側腳踝後方突點的下方4公分踵骨上緣凹陷點處。
照海穴
健康效果:腎臟疾病、腰酸痛、咽痛發炎、耳疾、髖關節疼痛。
位 置:在內側腳踝突起點正下方約2公分凹陷點處。
以上內容節錄自《健康.滿足(綜合版)》許漢文◎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4995.pdf
12 足部經絡(身高165公分足部圖)
01.足少陰腎經
太谿穴至陰谷穴共33公分
湧泉穴
健康效果:心臟疾病、調整血壓、腎疾病、過敏體質;婦科疾病、抗發炎疼痛、腰部酸痛、神經衰弱、強化生殖腺、精力、睡眠
位 置:在腳底第二第三中足骨,後方吻合前的第三中足骨,內側緣凹陷點處。
然谷穴
健康效果:高血壓症、腦溢血後遺症、血液循環不良、怕冷、膀胱症狀。
位 置:在內側腳踝的前下方距骨與舟狀骨關節間下緣凹陷點處。
太谿穴
健康效果:血液循環不良、怕冷、牙痛、耳疾、氣喘、腰部酸痛。
位 置:在內側腳踝後方突起...
作者序
我一向堅持這樣的信念:一個人必須做什麼像什麼!這也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所以,自選擇了從事刺激腳底反射穴點按摩工作之後,十多年來我一直很努力、很認真地做。
許多仁醫視病人為老師,因而增進醫療效果。基於這層了解,我也視每位客人猶如自己的導師;在工作中我隨時用心聆聽,經常深刻體會到人生的病、痛、苦的真諦;我也細心探究,更深層領悟出「腳底反射神經穴點不只與人體器官的經絡相通,還有穴道對稱治病的效果」。此番徹悟,令我茅塞頓開,心中的雀躍拙筆難以形容。倘若能推廣、流通,藉此工作濟助他人,真是自利利他,何樂不為?
因此,我很樂意將這些自我療癒的保健方法與認知……即腳底神經穴點的刺激反射、穴點按摩的自然醫理……加以統籌彙整成第三本書,期盼能與有興趣之同好分享!共創更多人的健康!
今有機會讓我再度出書,特別藉此感謝諸見證者的熱忱、奉獻,以及協助我的同學、親朋好友與家人的用心和鼓勵,祝願大家健康喜樂!
我一向堅持這樣的信念:一個人必須做什麼像什麼!這也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所以,自選擇了從事刺激腳底反射穴點按摩工作之後,十多年來我一直很努力、很認真地做。
許多仁醫視病人為老師,因而增進醫療效果。基於這層了解,我也視每位客人猶如自己的導師;在工作中我隨時用心聆聽,經常深刻體會到人生的病、痛、苦的真諦;我也細心探究,更深層領悟出「腳底反射神經穴點不只與人體器官的經絡相通,還有穴道對稱治病的效果」。此番徹悟,令我茅塞頓開,心中的雀躍拙筆難以形容。倘若能推廣、流通,藉此工作濟助他人,真是自利利他,何樂不為...
目錄
自序
滿足養生需求
認知足底反射與器官運行
有感健康按揉調理法
健康才有幸福
按揉方法說明及注意事項
01 腳底身體器官反射穴點
1.(女)尿道
2.(男)陰莖、尿道
(女)陰道、子宮頸
3.子宮、攝護腺
4 .卵巢、睪丸
5. 輸卵管、輸精管
6. 膀胱
7. 輸尿管
8. 腎(一)
9. 腎(二)(湧泉穴)
10. 腎上腺
11. 心(一)
12. 心(右心室)
13. 心(左心室)
14. 心臟
15. 肝(一)
16. 肝(二)
17. 膽
18. 脾
19. 肺(一)
20. 肺(二)
21. 氣管支氣管(一)
22. 氣管支氣管(二)
23 .支氣管
24. 左橫膈膜
25. 右橫膈膜
26. 腹腔神經叢
27. 胃
28. 賁門
29. 幽門
30. 十二指腸(一)
31. 十二指腸(二)
32. 胰臟(一)
33. 胰臟(二)
34. 小腸(一)
35. 橫結腸
36. 右升結腸、左降結腸
37. 迴盲瓣
38. 盲腸
38. 直腸
40. 肛門
41. 小腸經
42. 食道(一)
43. 食道(二)
44. 食道(三)
45. 甲狀腺
46. 副甲狀腺
48. 降壓點
48. 脖子
49. 腦幹
50. 大腦
51. 頂葉
52. 額竇
53. 松果體
54. 腦下垂體
55. 小腦
55. 三叉神經
57. 鼻中穴
58. 眼(一)
59. 眼(二)
60. 耳中穴
61. 耳(一)
62. 耳(二)
63. 眼(三)
64. 鼻(一)
65. 鼻(二)
66. 舌頭(一)
67. 舌頭(二)
68. 頸部
69. 咽喉
70. 喉嚨
71. 顎臼骨
72. 上顎骨
73. 下顎骨
74. 扁桃腺
75. 胸部淋巴腺
76. 胸部
77. 平衡器官(一)
78. 平衡器官(二)
79. 肩胛骨
80. 上半身淋巴腺
81. 下半身淋巴腺
82. 肩膀(一)
83. 肩膀(二)
84. 肋骨
85. 肘關節
86. 膝關節
87. 內、外尾骨
88. 髖關節(內側)
89. 髖關節(外側)
90. 股腿骨關節
02 督脈經絡穴道
1. 風府
2. 瘂門
3. 大椎
4. 陶道
5. 身柱
6. 神道
7. 靈台
8. 至陽
9. 筋縮
10. 中樞
11. 脊中
12. 懸樞
13. 命門
14. 腰陽關
15. 薦骨(一)
16. 薦骨(二)
17. 薦骨(三)
18. 腰俞
19. 長強
03 內膀胱經絡穴道
1. 天柱
2. 大杼
3. 風門
4. 肺俞
5. 厥陰俞
6. 心俞
7. 督俞
8. 膈俞
9. 肝俞
10. 膽俞
11. 脾俞
12. 胃俞
13. 三焦俞
14. 腎俞
15. 氣海俞
16. 大腸俞
17. 關元俞
18. 小腸俞
19. 膀胱俞
20. 中膂俞
21. 日環俞
22. 上髎
23. 次髎
24. 中髎
25. 下髎
26. 會陽
04 外膀胱經絡穴道
1. 附分
2. 魄戶
3. 膏肓
4. 神堂
5. 臆喜
6. 隔關
7. 魂門
8. 陽綱
9. 意舍
10. 胃倉
11. 肓門
12. 志室
13. 胞盲
14. 秩邊
05 任脈經絡穴道
1. 天突(眼睛)
2. 璇璣
3. 華蓋
4. 紫宮
5. 玉堂
6. 膻中
7. 中庭
8. 鳩尾
9. 巨關
10. 上脘
11. 中脘
12. 建里
13. 下脘
14. 水分
15. 神闕
16. 陰交
17. 氣海
18. 石門
19. 關元
20. 中極
21. 曲骨
22. 會陰 143
06 腎經絡穴道
1. 俞府
2. 或中
3. 神藏
4. 靈墟
5. 神封
6. 步廊
7. 通臟(奇穴)
8. 幽門
9. 通谷
10. 陰都
11. 石關
12. 商曲
13. 肓俞
14. 中注
15. 四滿
16. 氣穴
17. 大赫
18. 橫骨
07 胃經絡穴道
1. 氣互
2. 庫房
3. 屋翳
4. 贗窗
5. 乳中
6. 乳根
7. 不容
8. 承滿
9. 梁門
10. 關門
11. 太乙
12. 滑肉門
13. 天樞
14. 外陵
15. 大巨
16. 水道
17. 歸來
18. 氣衝
08 脾經絡穴道
1. 大包
2. 周榮
3. 胸鄉
4. 天谿
5. 食竇
6. 腹哀
7. 大橫
8. 腹結
9. 府舍
10. 衝門
09肝經絡穴道
1. 期門
2. 章門
10膽經絡穴道
1. 淵腋
2. 五樞
3. 維道
4. 軋筋
5. 日月
6. 帶脈
11肺經絡穴道
1. 中府
2. 雲門
12足部經絡(身高165公分足部圖)
1. 足少陰腎經
2. 足太陰脾經
3. 足厥陰肝經
4. 足陽明胃經
5. 足少陽膽經
6. 足太陽膀胱經
13病例
1. 子宮、攝護腺
2. 膀胱、輸尿管
3. 腎臟(腎上腺)、洗腎、未洗腎
4. 眼壓高、耳鳴、眩暈、臉部水腫
5. 腰椎痠痛無力
6. 心臟
7. 肺、氣管、支氣管
8. 肝、膽
9. 脾
10. 胃、食道
11. 胰臟、高血糖、低血糖
12. 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直腸(一般統稱大腸)
13. 顎臼、上、下顎骨、牙齦
14. 眼睛(各種症狀)
15. 鼻、咽喉
16. 感冒、咳嗽
17. 高血壓、低血壓
18. 腦、頸部、中風、血栓
19. 不孕症(男女)
20. 蕁麻疹
21. 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所有相關的神經症狀問題
22. 腦萎縮、腦積水
23. 肢端紅痛症(罕見疾病)
結語
自序
滿足養生需求
認知足底反射與器官運行
有感健康按揉調理法
健康才有幸福
按揉方法說明及注意事項
01 腳底身體器官反射穴點
1.(女)尿道
2.(男)陰莖、尿道
(女)陰道、子宮頸
3.子宮、攝護腺
4 .卵巢、睪丸
5. 輸卵管、輸精管
6. 膀胱
7. 輸尿管
8. 腎(一)
9. 腎(二)(湧泉穴)
10. 腎上腺
11. 心(一)
12. 心(右心室)
13. 心(左心室)
14. 心臟
15. 肝(一)
16. 肝(二)
17. 膽
18. 脾
19. 肺(一)
20. 肺(二)
21. 氣管支氣管(一)
22. 氣管支氣管(二)
23 .支氣管
24. 左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