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導讀】
「誠」是生命裡的種子
親愛的讀者:
〈中庸〉本來是《禮記》的一篇文章,漢朝的學者認為〈中庸〉的作者是子思。子思就是孔伋,生於戰國時代的初期,他是孔子的孫子,充分發揚孔子的中庸思想。後來,孟子向子思的門人學習,更光大了儒家的仁義教化。因為子思有「前承孔子,後啟孟子」的關鍵價值,後代人尊稱子思為「述聖」。
〈中庸〉所陳述的思想精深,不容易理解。他認為「中庸之道」就是禮節生活的最高準則,他要求我們的言行能做到不偏不倚,既不過分也不會不及。禮節生活包括了夫唱婦隨、父慈子孝、兄悌弟恭、君禮臣忠、上信下義、長寬幼敬、朋諒友信等。以父母子女之間的相處為例,做父母的要「適當」的慈愛子女,做子女的要「合宜」的孝順父母,這就是「中庸之道」。如果彼此所表現出來的言行都「恰如其分」,那就是最和諧美好的境界了!
〈中庸〉特別強調「誠」的存在與重要。基督教信徒曾說:「上帝愛世人」,上帝不是因為人類可愛而愛人,上帝的本質就是「愛」,祂愛世人,也愛萬物。同樣地,我們可以藉此而瞭解「誠者,天之道也」的意思:上天的本質就是「誠」,「誠」是上天發散出來的善德。進一步他又說明:「誠者,物之終始」、「誠者,自成也」。這兩句話解釋了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從出生到完成,都是自動自發的把天命進展成熟。所以子思做出結論:「不誠無物」,也就是說一件事物若是失去「誠」,它就不能存在於天地之間了。
「誠」好像是種子裡的生命力,它是實實在在的上天所賦予的「性」,我們要遵循善良的本性,真真誠誠的合乎禮節生活,不時以「中庸之道」為準則,調整修養我們的言行,不斷地學習與提升。這就是「君子」的志行。
書評、推薦
聯合報科技生活組組長 孫蓉華
「四書」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許多人以為這是很難的古文,其實不然,它包涵著智慧與品德的結晶。以漫畫手法表現「四書」的內容,讓這套書更容易閱讀,有助於各種年齡層的讀者學習, 可以幫助讀者更容易、更有趣的接觸人類文化的價值核心。
北一女教師 唐慧文
在你漸漸長大的過程中,是不是已經學習了不少的課本知識呢?現在請你假想這種況狀:現在有位外國人,他想請你介紹自己的傳統文化,一時之間,你要怎麼回答呢?如果你還不太清楚的話,別緊張,建議你可以看一看這套漫畫四書。
四書就是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四本書,它們記載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今日大部分中華人民生活和思想的根源,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古老而成熟的智慧,我們的一言一行深深受到它的影響。它跟西方的歐美文化並不相同,但是很多人卻不太察覺得到。譬如說,我們希望國家能像父母照顧兒女一樣的照顧人民,而歐美人士卻認為國家對人民的管制愈少愈好。兩種不同思想彼此衝突時,如果我們不清楚的自己文化,便會覺得很困擾。又如許多亞裔家庭重視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也是源自儒家根深柢固的人倫思想。
閱讀四書本文,對於現在的你,尤其是不熟悉「文言文」的你,是否覺得很困難呢?讓我們找個新法子―看漫畫,學四書,如何?因為漫畫人物的造型和有趣的對話,讓我們更能輕鬆理解,以漫畫帶領讀者進入四書的世界,也是讓傳統思想向下紮根很不錯的方式。
就像我們到維也那觀光,可以體會那是一個充滿古典音樂文化的地方;希望看完漫畫四書之後,從中學習到「君子」的內涵,讓每個接觸到你的外國人,都能從你的言行中發現儒者的氣質,認識到真正的儒家文化!
建中教師 姜廣艮
歡迎你們來到四書的世界!
四書,被世界視為文化傳統中重要的智慧經典。「經者,常道也。」意思就是說,經典會為我們指出一條恆常不變的生命發展路線。
人類創造了現代社會可觀的物質與科技發展,但似乎也帶來不少問題。除了消耗資源、製造問題外,人有沒有精神與尊嚴呢?能不能在理智與情感上平衡自己?該如何與家人及朋友相處?
四書告訴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只有聰明是不夠的。我們還要透過生命的覺醒,建立自己、肯定自己;培養對人群的愛,具備健康的心靈,發展清明的認知。不然,浪費了這份上天賦予我們的聰明不就太可惜了嗎?
試著拋開那些權威性的灌輸與強迫的記憶吧!讓這套生動活潑的經典漫畫引導你體會自我覺察的喜悅,希望你能懷著愛迎向無限的未來,自信的活出生命的精采,讓自己盡情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