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書卷獎當爸媽過了65歲張忠謀村上春樹韓江蔡康永讀冊選讀聯經暢銷66折起長期買進不婚孫翠鳳心靈工坊全書系屁屁偵探神奇柑仔店最透明的故事假仙女絕望者之歌
放入購物車

教室外的公民課:從思辨、對話到公民行動的啟蒙(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8-30

ISBN/ISSN:9789863594321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28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自願服從」不是民主社會需要的公民素養;
民主社會的公民,需要的是質疑與批判體制的能力,
能夠不斷地問「為什麼?」
才能改變現況!

當面對勞工權利,少數應服從多數;但為什麼「少數」者的權利就可以被犧牲?
當面對性別議題,我們可以一邊「包容」多元成家;但另一邊卻將員警免職,只因為蓄長髮不符合社會對男性的期待?
當面對民主與法治,我們祭出各種懲處要求學生遵守校規;但為何師長卻不需任何條例依據,便可以收回學生既有的權利?

這是一場公民與教育的革命。
由教室內的公民課出發,展開八堂:
老師與學生、自我與社會,「順民」與「公民」的思辨與對話。

台東女中,公民與社會科老師周威同曾說:「一群不願意思考、寧願接受不合理的現狀,或者認為『去批判、反省體制根本一點都沒有用』的公民,只能算是順民;國家最喜歡這類順民,因為順民是便於統治的。」
我們期待這個國家未來的公民會是什麼樣貌?
透過教育,我們又能讓國家未來的公民長成什麼樣貌?

二○一五年由多所高中生聯合發起的「反課綱運動」,讓台灣社會驚覺這世代的青年和過去不同了;這群年輕人不再只是躲進書堆裡唸書,揹負升學壓力的「順民」,而是積極參與社會、追求更好社會的熱血「公民」!而讓這群高中生有能力接觸並關注公民議題、反思、行動的幕後推手,莫過於扎根於校園的老師們。
當課堂上的「公民與社會」能夠跳脫文字的框架,有機會真正貼近台灣的社會與土地,成為台灣青年走入社會的入門書,也才能成為社會知識與公民價值養成的重要關鍵。而當這群青年不再對社會冷漠,改變社會就能從這裡開始!

@本書將一群深入校園、關心社會,期待落實公民精神的高中老師,
以公民參與、言論與媒體、教育、性別、階級、校園民主等多元議題為核心,
在面對校園、社會時事觀察到、需要被提出、討論的現象,所提出的質疑與思考!
他們未必站在社會運動的第一線,但絕對是許多學生的知識啟蒙者、生命陪伴者。

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看到各種議題、不同角度的審視、批判與反省:
‧從德國幼教老師罷工走上街頭爭取薪資調漲,探討少數勞工的權益
‧從高中名校的海外遊學團,看見校園裡不斷被強化的貧富階級
‧從校園制服的存廢,反省人權的自由與權利
‧從課綱調整,關心教育應該具有的衡量與價值
‧從八重山的台灣人,了解深埋在歷史課本背後,台灣人不知道的根源與歷史

每一個人都不該是在成為大人之後,才開始學習當公民;唯有當成為大人之前,開始關注生活周遭、學習獨立思考、關心公民議題,這個世界才能被改變。
而改變,就從現在開始。

本書特色

以『對話』為基礎,以『公民』為核心,深入探討各項公民與社會議題,以開放且平等的對話取代服從式的填鴨教育,將教育現場的深刻體會透過對話和更多人分享。

以『獨立思辨』為出發點,將公民與歷史課堂化作一場場青年覺醒的腦內革命,帶領高中青年關注社會、走入社會、改變社會。

作者簡介: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公庫」)

為關切弱勢發聲、公民行動的另類媒體。

我們報導受壓迫者的故事,讓弱勢發聲,我們記錄人民的歷史,累積社會進步的動能,我們維護公共論壇,促成社會討論。「公庫」不只內容與主流媒體不同,在組織運作上,我們強調內部民主,因為媒體是民主社會的基石,媒體內部必先民主;我們不依賴財團,也不販售廣告,經費來自公眾的捐款支持,因為我們相信,媒體的獨立與公共性須透過群眾認同、涓滴集資才能真正達成。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捍衛公民力量推薦 (依順序筆劃排列)

小 野 作家

王小棣 導演

朱家安 作家

呂欣潔 性別與政治工作者、婚姻平權大平台總召

林立青 作家

邱顯智 律師

陳信聰 公視「有話好說」節目主持人

張添唐 台南第一高級中學校長

張茂桂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

專文推薦

張茂桂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

林立青 作家

推薦序
公民教育前進vs捏黏土校長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 張茂桂

不久前受邀出席了以品格教育與國民素養為名的座談。最大收穫是聽見一位「興」字輩學校的資深校長認為:學生從小就需要適當的模塑,「好像黏土」一樣,而他只要看一眼學生就知道該怎麼「這裡捏一下、那裡捏一下」。

「黏土」是沒有自主學習意識的,黏土的模具也不會有彈性的。當聽見有人把學生當黏土,把自身比喻為「捏黏土的人」,我很難想像這是大家推崇為終身「奉獻」給教育工作的愛心教育家。

我從二○○四年開始參與普通高中課綱的研修以來,經常聽見批評或者懷疑的...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教室內的公民一樣不冷血 管中祥

二○一三年,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出版了《公民不冷血—新世紀台灣公民行動事件簿》一書,當時設定了兩個主要讀者群:高中學生及「從火星回來的人」。這一本整理台灣近年社會運動發展,專訪多位第一線行動者的「社運書」,為什麼要以這兩群人為「行銷」對象?

「從火星回來的人」是借用周星馳電影裡的哏,因為從火星回來的人,未必知道地球發生什麼事。但,大家不都住在台灣、住在地球,怎麼會有人「從火星回來」?不知道地球發生什麼事?

主流媒體很少報導社會運動及公共議題,若有,大多...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作者序 教室(師)在哪裡? 周威同
作者序 教室內的公民一樣不冷血 管中祥
推薦序 公民教育vs捏黏土校長 張茂桂
推薦序 一起看台灣:當對公理正義的追求逐步跟上社會期待 林立青

公民參與
01 你怎麼看待那些在街頭抗爭的人? 王富瑾
02 一場演唱會的啟示 杜可瑜
03 公民投票與民主的責任政治 許清閔
04 食安風暴背後的闇黑力量 黃盛傑
05 美國民主神話──解構川普現象 陳正益

言論與媒體
06 悠遊卡上的AV女優 王富瑾
07 我們真的都是「...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推薦序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