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思想史研究專家‧中國近代海權思想與海軍歷史研究先驅王家儉先生之生平與治學述略:
第一個十年,以魏源研究為起點,擴展為近代海軍史研究;
第二個十年,以明清思想史研究為重心,並掌握現代化與區域研究的學術動態;
第三個十年,則分就魏源、思想史、海軍史三大領域,進行總結式的研究。
王家儉教授(1923-2016),安徽省渦陽縣人,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史地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英國倫敦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系主任。專攻明清史、中國近現代史,著有專書《魏源對西方的認識及其海防思想》、《魏源年譜》、《中國近代海軍史論集》、《李鴻章與北洋艦隊》、《洋員與北洋海防建設》等九種,學術論文八十餘篇。
本書由朱鴻、林麗月、劉德美、葉高樹、王淑芬五位歷史學者合著,每位學者各撰一篇明清政治與社會相關論著,並於全書首尾附上〈王家儉教授(1923-2016)的生平與治學〉〈王家儉教授著作目錄〉兩文,紀念王教授對明清史學研究之貢獻。
作者簡介:
朱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退休兼任教授,研究專長為明史、明代政治史、明清陵寢文化、明清古蹟文物。
林麗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研究專長為明史、明清社會文化史。
劉德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退休,研究專長為西洋上古史、西洋藝術史、清代學術史、西洋古蹟與文物。
葉高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研究專長為清史。
王淑芬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明清史、文化史、婦女史、環境史、歷史教育、性別議題與教學。
章節試閱
【王家儉教授(1923-2016)的生平與治學】/葉高樹
史學界有關晚清思想家魏源(1794-1856)的研究,用力最深、成果最豐的學者,當推王家儉教授。對王先生而言,研究魏源及其相關問題,是學術生涯的起點,研究工作的重心,更開啟對海權思想、近代海軍史,以及明清思想史的興趣,進而從海防思想的形成與新式海軍的創建,以及傳統學術思想的發展脈絡,探討近代中國的變局。
一、求學與任教
王家儉先生,安徽省渦陽縣殷廟集人,1923年8月28日生。幼年時期,就讀於渦陽縣立第三十一小學;畢業前後,抗戰軍興,無法繼續升學,只得改入舊式私塾。延滯數年,始再入學,先後就讀於宿縣縣立初中、私立徐州高級中學、安徽省立第五臨中。抗戰勝利,執教於渦陽縣立城中小學、渦陽縣中孫店分部等校;1947年,改任宿縣符離集第一中心小學教務主任。是年8月,隨友人來臺旅遊,旋因中國局勢動盪,交通受阻,乃決意在臺求學。
1948年,考取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前身)理化系,一年後轉入史地系。1949年4月6日,「四六事件」發生,時軍隊進入師範學院逮捕學生,先生亦受牽連,與其他住宿同學二百餘人同時被捕,兩周後始獲釋放。同年8月,復為同學李某構陷,再度被捕,當局以「錯抓不能錯放」為由,送往內湖新生總隊感訓,這次更遭囚禁年餘,直到1951年6月方得釋回,並准予復學。關於「四六事件」,曾撰寫〈揭開四六事件的神秘面紗〉、〈四六事件難忘的傷痕〉、〈當年師院生:話說四六事件〉諸文,在《聯合報》(1997.6)批露;對於「白色恐怖」,另以〈我所經歷的白色恐怖〉為題,在溫哥華《明報》(1995.5)發表。這段不堪回首的經歷,亦接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口述訪問,題為〈王家儉先生訪問紀錄〉,刊載於《口述歷史》第9期(1999.6)。
1953年7月,自史地系畢業,即被聘至桃園縣楊梅中學執教;1957年8月,轉往新竹縣省立新竹中學。雖然在中學任教,先生不曾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加上大學同班同學呂實強先生(1927-2011)的鼓勵,復於1960年6月考取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隨指導教授李宗侗先生(1895-1974)繼續深造。1963年7月,以《魏源對西方的認識及其海防思想》一文獲碩士學位,旋應聘回師大母系服務,展開學術研究工作。
先生任教於師大歷史系長達三十年,自講師、副教授而教授,主要在大學部講授「史學導論」、「明清史」,研究所碩士班擔任「明史研究」、「清史研究」,博士班則指導「明史專題研究」、「清史專題研究」等課程,並負責博士班導師工作;期間先後發表學術專書、論文六十餘種,成果極為豐碩。惟先生總是謙稱:「研究的動力,常是來自教學的壓力」;「因為課堂上的討論,而引發研究的興趣」。又常說自己是個「老學生」,是因投身學術時的年歲稍長,尤其在負擔沉重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的同時,仍不忘尋求吸取新知的機會,而前往英國倫敦大學(1970)、美國哈佛大學(1979)進修。此外,亦曾擔任歷史系系主任(1976-1979)、僑生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1989-1990)等行政工作。
二、研究業績
先生在大學執教的三十年期間,治學業績階段分明,自成體系:第一個十年,以魏源研究為起點,擴展為近代海軍史研究;第二個十年,以明清思想史研究為重心,並掌握現代化與區域研究的學術動態;第三個十年,則分就魏源、海軍史、思想史三大領域,進行總結式的研究。茲分述如下:
(一)魏源研究
十九世紀的中國,是國勢由盛轉衰的關鍵時代,也是學術思想由「為學問而學問」導向於「為經世而學問」的轉變時代。在外力壓迫日益嚴重,以及國民雪恥圖強的兩大發展趨勢之下,魏源率先提出以國富兵強、充實海防為標的,以師夷長技、改良內政為手段的方案,不啻為中國指出一條走向近代化的道路。魏源係清代中葉的今文學者,也是講求經世之學的思想家,其有關今文學的著述,扭轉當時的學術方向,進而引導晚清的變法圖強運動;對於海防思想的見解,不僅為論洋務者所宗,甚至影響日本幕末志士的維新思想,重要性自不待言。魏源的學問既深且博,舉凡經史、地理、兵學、文學皆有創見,而在眾多研究魏源的學者中,能無偏廢,且持續發表論著者,迄今似僅王家儉先生一人。
先生對魏源研究的興趣,可從兩方面來說:一是大學時代,受業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創辦人郭廷以先生(1904-1975)門下,在師大特重中國近代史研究學風的薰陶下,奠定深厚的學術基礎。一則是在新竹中學任教期間,呂實強先生特地自南港寄來一部魏源《海國圖志》,因而引起研究的動機,更擇定魏源為日後學術研究生涯的中心。
碩士論文《魏源對西方的認識及其海防思想》完成後,郭廷以先生即示意交付近代史研究所刊印,惟時任臺大歷史研究所所長余又蓀先生(1908-1965)有約在先,遂交由《臺大文史叢刊》出版。是書於二十餘年後再版,時海內外有關魏源研究的論著,非但數量可觀,見解亦推陳出新,然專論魏氏海防思想者,卻寥寥可數;先生常因同好無多而深感遺憾,實則顯示所著歷久彌新,非一時間所能超越。綜觀全書,以海防為中心,不僅留意十九世紀中國與西方的情勢演變,又關注魏源思想形成的淵源與轉折,更兼及魏源的影響,以及中外學者的評論,可謂鉅細靡遺。近年來,從「外緣因素」和「內在理路」兩方面研究清代思想史,幾成通則,先生則對此早有認識,其學術價值與成就無庸贅言。
自1966年起,陸續發表包括《魏源年譜》在內的一系列與魏源相關的論著,且更及於經學、史學、經世等面向。此外,又從魏源的海防思想為出發,拓展到近代海軍史研究;復就魏源的學術思想為基礎,延伸為明清學術思想史的探討,因而構成以「海權」與「思想」考察近代中國史的學術視野。
(二)近代海軍史
魏源為晚清海防論先驅,其《海國圖志》、《聖武記》、《夷艦入寇記》等海防三書,揭示海國時代的來臨,此一見解流傳廣泛,深受學界、政界推重。在魏源的海防思想中,以創設新式海軍為首要之務,自然引起先生注意,從而有計畫地展開近代海軍史的探討,並集結成《中國近代海軍史論集》。
先生認為,魏源對中國的近代化具有啟蒙功能的意義,惟其思想未受應有的重視,以致近代化為之遲滯約二十年(1842-1860)之久。故而自理論著手,先檢討清季「海防論」,論證是說的產生,係中國在西方挑戰下所做的回應,並藉以觀察海防問題的內涵及其演變。繼之,由實務來說明近代海軍的肇建與發展,自人物而政策,從中央到地方,具體呈現海軍在中國近代史上的意義。其中,有關清季海軍衙門的討論,彌補近代政制史與軍事史的不足;而為研究中日關係史學者所忽略的「長崎事件」,其交
涉過程亦有詳盡的論述,皆極具參考價值。又藉〈近代中國海權意識的覺醒〉一文,做為此一課題的階段性結論。是篇以中國的歷史觀,檢視中國民族海洋活動的興衰,以及從「陸權」到「海權」的轉變,並由思想史的觀點與理論化的分析,說明中國近代海權不振的原因。更進一步指出,中國如欲向海洋發展,必會遭遇種種困難,但為國防安全、確保海權、維護國際貿易,乃至民族生活空見的擴大,將來勢必要向海洋進軍不可。所論正是將魏源的思想加以拓展,並賦予現代意義,充分顯露出知識分子的時
代關懷,也是「經世致用」的具體表現。
與近代海軍關係密切的李鴻章(1823-1901),則是先生的另一個研究重點,在收入《中國近代海軍史論集》各文中,已見其端。之後,又陸續撰就〈李鴻章對於中國海軍近代化的貢獻〉、〈李鴻章的海軍知識與海權思想〉、〈李鴻章與北洋海軍〉諸篇。
(三)明清思想史
在研究魏源的過程中,學術思想也是問題的核心,故而先生多年來對思想史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興趣,常說:「人類的行為往往受其思想所指導,是以何種思想即產生何種行為。於此可知,思想史實為整個歷史的靈魂。」學術思想有其傳承,亦有其流變,先生歸結明清以來學術思想的發展,特為指出:明代的學術思想可分為明初的程朱之學、中葉的王學,以及晚明的實學三個階段;清代也可分為清初的經世之學、乾嘉年間的考證之學,以及晚清的公羊之學三個時期,各有不同的特色。而西方學術亦於明清之際漸次傳入中國,先因天主教來華之故,造成中西文化的衝突與交流;後則有鴉片戰爭之役,形成一股銳不可當的西潮,都帶給中國極大的影響,不容忽視。
在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上,先生兼顧時代環境對思想家的衝擊,以及學術思想的內在轉折,尤長於流派的界定;既是延續早期研究魏源海防思想的治學態度,又另闢蹊徑,不以一家一派為限。欲了解思想家的學術淵源與轉變,必先釐清其思想流派,故而對晚明實學、清中葉漢學與宋學,以及晚清公羊學的討論,率皆自流派的歸類切入主題,此即治思想史的一貫主張。其次,藉由「學案體」的研究方法,以清楚呈現明清學者博學兼修的特質,始能掌握學術論戰中的折衷點,否則無法準確分析其由爭論而調和的演變過程。
有關明清思想史的重要研究成果,收錄於《清史研究論藪》的「學術思想」之部。是編以晚明實學思潮的特質,以及天主教對中國的衝擊為開端;繼而自漢、宋之爭,探討由經世到考據的轉變;「中體西用」之爭,進而檢討晚清儒家思想的演變;再就晚清公羊學的復興與演化,論述其對政治改革的影響;乃至以魏源的思想為核心,說明晚清經世之學的再現,並兼論西方史地、科技的輸入及其時代意義,而貫穿其間的中心思想,則是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簡言之,先生對近代思想史考察的心得,始自
「經世」與「西學」,亦歸結於「經世」與「西學」,此論點非但掌握明清思想發展歷程的源、流、變的特質,且自成完整的解釋系統。
(四)其他論著
先生除專注於既定的研究課題之外,其他如近代政治、軍事、經濟、人物各方面,亦有重要著述問世。1970年代後期,臺灣的近代史學界致力於現代化與區域研究的探討,先生特就地方行政、警察制度、婦女參政等問題,發表系列論文。其次,因研究海權,而特別注意臺灣問題,1979年在哈佛大學研究期間,曾蒐集約二十餘萬字的清季臺灣海關史料,原擬名之為《清季台灣海關志(1858-1895)》,提供臺灣對外貿易史研究之參考,惟以臺北某出版社將原稿遺失,殊為可惜。
留意於科際整合與理論架構的建立,是先生史學研究的另一項興趣,同時也鼓勵、指導學生朝此方向努力。以對清朝前期滿、漢關係的解釋為例,雖採「征服王朝」理論,但深知此係以非漢民族入主中國的角度為中心,過於偏向滿洲,無法含括全面;至於社會學家費孝通等人所主張的「敵對合作」觀點,則強調漢族立場,仍有偏差,遂於〈崑山三徐與清初政治〉一文提出「利益交換」的概念,以彌補諸說不足之處。「利益交換」之說,看似簡單,卻能直指問題核心,遍閱清初政治史論著,當時尚無人提出相近的見解,足見為學出入於理論之中,而不為理論所囿。
三、退而不休
1994年8月,先生自師大退休,移居加拿大溫哥華,仍致力於著述,陸續完成專書兩種,論文十餘篇,並頻繁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及溫哥華僑社學術文化活動。其中,又以《李鴻章與北洋艦隊―近代中國創建海軍的失敗與教訓》、《洋員與北洋海防建設》二書,最為重要。
先生撰寫《李鴻章與北洋艦隊》的構想,始於研究所求學階段,並得郭廷以先生的首肯與鼓勵。惟因此一專題涉及的史料極為龐雜,復以教學、研究兩忙,進展緩慢,直到退休方能全力以赴。是書經過長期的構思與蒐集資料,多所創見發明,至2000年終於告蕆,即交由國立編譯館刊印,共648頁,四十餘萬言,此集大成鉅著,頓時銷售一空。由於初版校對不精,舛誤頗多,加以在天津英文《中國時報》中又發現一批史料,乃詳為校訂、增補,於2008年在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簡體字校訂本。新版在一年之
中售出七千餘部,實為學術專著所罕見。
近代海軍係西方產物,與中國傳統水師無涉,故海防建設全借助於外人。然因受材料所限,以往學者鮮少觸及西人教練北洋海軍的成效及其貢獻,先生以長年研究北洋海軍的功力,特為進行系統性的分析,遂撰就《洋員與北洋海防建設》十二萬餘言,可謂是前書的續編。可惜的是,2004年出版時,天津古籍出版社編輯擅自將各洋員的原文名字刪除,辛苦收集而來的琅威理、漢納根、德璀琳等人照片也捨棄不用,先生對此殊感遺憾。
先生自認「興趣廣泛,用力不專」,實則學問淵博,成績斐然。少年時期適值時局動亂,青年時期復遭無謂橫逆,求學過程可說是坎坷多舛。迨投身學術,幾屆壯年,然多年來始終堅守教學與研究的崗位,未嘗鬆懈,即便退休之後,猶孜孜不輟。2011年,在師母李偉虹女士的建議與協助下,將不平凡的際遇,略採口述史的方式,按照時序逐一記錄,於2013年撰成《夢影萍蹤―一個農村子弟的奮鬥》在臺出版,旋為國家圖書館轉製成電子書。這部自傳,既是巨變時代無數悲歡離合故事的縮影,也呈現身處逆境知識分子的學思歷程。
紀念 王家儉老師。
〔後記〕
1995年夏,受囑為老師撰寫一篇「學人簡介」,乃以〈從「海權」與「思想」考察近代中國史的學者―王家儉先生〉為題,介紹老師的學術成就,刊登在《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21期(1996.3)。
2016年4月15日,師弟俊元來信,告知老師已於4月13日離開。謹據舊作略加增補,登載於《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第47期(2016.5)。
【王家儉教授(1923-2016)的生平與治學】/葉高樹
史學界有關晚清思想家魏源(1794-1856)的研究,用力最深、成果最豐的學者,當推王家儉教授。對王先生而言,研究魏源及其相關問題,是學術生涯的起點,研究工作的重心,更開啟對海權思想、近代海軍史,以及明清思想史的興趣,進而從海防思想的形成與新式海軍的創建,以及傳統學術思想的發展脈絡,探討近代中國的變局。
一、求學與任教
王家儉先生,安徽省渦陽縣殷廟集人,1923年8月28日生。幼年時期,就讀於渦陽縣立第三十一小學;畢業前後,抗戰軍興,無法繼續升學,只得改入舊式私塾...
目錄
王家儉教授(1923-2016)的生平與治學/葉高樹
明初燕王府地點平議/朱鴻
戀戀桑梓:明儒莫旦(1429-1510s)的鄉邦志業/林麗月
清初皖籍修志名家方學成的著述/劉德美
清初諸帝統治「中國」的危機意識/葉高樹
環境的認知與行為:清代官員士紳植樹論述的分析與論評/王淑芬
王家儉教授著作目錄
王家儉教授(1923-2016)的生平與治學/葉高樹
明初燕王府地點平議/朱鴻
戀戀桑梓:明儒莫旦(1429-1510s)的鄉邦志業/林麗月
清初皖籍修志名家方學成的著述/劉德美
清初諸帝統治「中國」的危機意識/葉高樹
環境的認知與行為:清代官員士紳植樹論述的分析與論評/王淑芬
王家儉教授著作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