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瑪格蘭攝影大師Martin Parr,如何策劃Brighton攝影雙年展,邀請三位國際知名攝影師 川內倫子、Alec Soth、Stephen Gill 拍攝新作
.蜷川実花於美國出版的十年攝影大作《MIKA NINAGAWA》
.搞笑舞蹈天團OK GO兩支鉅作MV直擊介紹
.MTV動畫《監獄兔》第四季新登場!
.iPhone上太空的冒險故事
.史上最噁爛搞笑的超能力影集《Misfits》片頭誕生過程
.來自芬蘭的世界攝影新潮流:赫爾辛基學派
imager 是觀察者(Observer),他偏愛與攝影∕影像相關的所有事物;持續且規律地收集來自世界各地的新鮮有趣情報,他不主觀評判所見所聞,只是樂於將這些好玩的事物分享給對攝影∕影像也有相同愛好的朋友。
《imager》創刊號涵蓋了全世界與影像相關精采有趣的人與事,像是著名的日本女攝影師蜷川実花首次在國外出版的攝影集、英國影像團體Tomato為電音天團UNDERWORLD拍攝的最新MV,以及發生在倫敦近郊Brighton,一個由Martin Parr策展的影像盛事Brighton Photo Biennial,他除了規劃了精采的攝影展外,還召集了Alec Soth、Stephen Gill和川內倫子三位著名的攝影師,以同一主題創作了最新作品。
而在近未來的趨勢中,則介紹現在幾乎人手一台的 iPhone的另類玩法,看是把它丟上太空,或是拿來捕捉真實空間中的虛擬蝴蝶,另外再加上iPad裸視看3D的新發明,以及如何在線上遊戲中創作藝術攝影。ㄧ個個超出人類現有經驗的發明,展現了未來新媒體迅速而強大的能耐。
不過新媒體雖然強勢,影像本體與人心互動的關係卻不會因而改變,無論攝影師以照片作為工具或武器,呈現極度的美感或對抗體制,或是拍攝電影、MV、製作動畫的影像工作者,用影片撫慰人心或是嘲諷時事,新媒體的到來,反而增添了更多傳遞想法的管道。
作者簡介:
光乍現工作室│IDEAfried Studio
IDEAfried Studio成立於2007年,是以視覺文化為主的企畫製作工作室,作品包括《東京視覺設計in》、《日本流行音樂視覺設計》、《視覺設計IN紐約》、《荷蘭嬉設計》、《How to TYPE世界創意字體設計100》及《東京新銳設計》等書,希望透過自製出版的方式,將世界各國的視覺文化創作人介紹給台灣的讀者。
2010年,IDEAfried Studio轉型為出版社,並以「光乍現工作室」為中文名。在出版定位上,將聚焦「創意思考」、「視覺文化」和「趨勢」三大方向,且特重於書籍製作的形制和品質,讓每本書都具備獨特的質調。此外,在出版形式上,除了延續之前企畫製作的方式,也將引進國外重要經典著作,期待以更多元豐富的出版內容與讀者交流。
章節試閱
1.
我家的iPhone上太空
Homemade Spacecraft
Location: New York, US | www.brooklynspaceprogram.org
擔任過搞怪電影《Bora》,記錄片《Helvetica》的攝影指導Luke Geissbühler帶著他的兒子將ㄧ台HD攝影機和iPhone升空,完成私人居家拍攝十萬英呎高空,宇宙深黑背景下的地球景觀。
Luke Geissbühler和他的兒子經過八個月的研究與測試,開發出可以對抗時速100英哩的強風、零下60度的低溫,並能承受超過150英哩的速度及避免墬毀風險,還可偵測出降落座標,一台由氣象氣球+泡棉便當盒+迷你HD攝影機+iPhone+兩個泡棉+暖暖包所構成的「太空艙」。
2010年8月,在紐約Newburgh一座公園中,Luke Geissbühler將兒子親筆所寫,為了避免不知掉落何處,希望好心人撿到時可以歸還的聯絡紙條,以及已經搓揉發熱的暖暖包ㄧ起放入便當盒「太空艙」中,在小朋友的倒數聲中,放飛升空。2分鐘後,「太空艙」消失在三千英呎高的低空雲層,12分鐘後到達兩萬英呎的高空,最後在70分鐘後到達十萬英呎時,氣球因壓力到達臨界點而爆裂,以時速150英哩墬落,並迫使降落傘打開,速度減至15英哩,iPhone的GPS開始傳遞訊號,出現在地圖上。
幸運的是,由於當時天候兩種不同方向對流的風,「太空艙」只掉落在離發射地30英哩的地方。雖然很遺憾地攝影機在落地前兩分鐘電池耗盡,但還是在夜裡依據器材上豆點般的led燈光,從50英呎高的樹上,發現這台到過太空的小東西!
2.
光與陰的交疊:蜷川實花的濃烈黯黑世界
Noir
Location: Tokyo, Japan | http://ninamika.com / www.tomiokoyamagallery.com
大多數人對於蜷川實花的作品印象,多是震攝於她濃烈鮮豔、極致華麗的眩目色彩,讓人剎時無法轉移目光。無論是以花、人或是金魚為被攝物,她都為他們潑染上強烈的色彩,如同進入了一個只存在著原色,濃度100%的超現實世界。但她於2010年年底所舉辦的「noir」(暗黑)展,卻以一種不同於以往的攝影觀點,企圖帶給觀者更深沈的全新感受。
在東京小山登美夫藝廊展出的「noir」,是蜷川實花從2008年開始的「蜷川實花展-地上之花、天上之色」系列個展中的一部分。對於熟悉蜷川作品的人,或許會驚訝於這樣的主題,因為原來在補捉生命活力、表現繽紛光亮的同時,蜷川也一直有意識地探索「暗黑/陰影」,這個潛藏在「光」之下,象徵著某種頹靡邪惡,偷偷地翻攪著心底深處的幽黯國度;如蜷川所說,即便是生長在垂死的動物身旁,花朵依然恣意放肆地盛開,生與死就是如此糾結交替,一天又一天地持續發生著。
因此,如果從「noir」的角度來重新審視蜷川的作品,將發現「暗黑/陰影」無處不在,在狂放的色彩之後,隱密存在著同樣狂放的黑。光與陰、生命與死亡原是不可分割的一體。「noir」展揭露了蜷川實花攝影中最根本深刻的命題。
3.
理工才子們的超級時間魔法
"End Love" directed by Eric Gunther, Jeff Lieberman, and Ok Go
Location: Los Angeles, US
www.ericgunther.info / www.bea.st / www.okgo.net
樂團OK GO的MV,總是以單純的創意為基礎,結合他們獨特的舞蹈動作,創造出令人難以想像、同時也爆笑不已的影像。在他們與Eric Gunther、Jeff Lieberman共同執導的MV《End Love》,以一鏡到底的拍攝概念和手法,花了兩天在洛杉磯的Echoe公園拍攝,單純地運用「時間」的效果,將總共18個小時的素材,壓縮成短短四分半鐘。
導演Eric Gunther與Jeff Lieberman都擁有數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位,同時專職從事藝術創作、互動裝置設計、主持電視節目的工作。他們因為興趣相投,共組樂團gloobic,創作音樂及拍攝影片。他們的MV《Here the Nothing》即是由Jeff Lieberman掌鏡攝影,Eric Gunther表演,運用影片加速和慢速的手法,細密設計對嘴畫面及舞蹈效果,精確地完成作品。
這個掌控時間的影像技術,由《Here the Nothing》進化到《End Love》更是驚人,《End Love》的影像最快加速到172800倍(即是將24小時變成2秒),最慢的速度是1/32倍,除拍攝樂團的18個小時素材外,還拍攝了192小時洛杉磯天色的變化,實際總畫面量竟然超過一百萬張。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樂團拍攝的部分是18個小時一鏡到底,意味著OK GO必須實際在公園裡過夜,這個過程讓他們交了一個新朋友,一隻不怕現場燈光的鵝Orange Bill,經由她的協助與配合,終於完成了這個運用時間魔法的精采作品。
4.
世界最大的攝影博覽會
Paris Photo
Location: Carrousel du Louvre, Paris, France | www.parisphoto.fr
於巴黎「羅浮宮卡魯塞勒商廊」(Carrousel du Louvre)舉行的PARIS PHOTO巴黎攝影博覽會,是世界首屈一指、規模最大的年度攝影展覽,由荷蘭出版商Rik Gadella創立於1997年,到2002年才由Reed Expositions France接手舉辦。2010年的PARIS PHOTO參觀人數逾4萬人,參展單位更超過100個,其中包括91家藝廊和15家出版商。
PARIS PHOTO除了聚焦於法國攝影外,從2001年開始,還特別引薦世界各國的攝影作品,以不同國家/區域為主題、策劃展覽,如2008年的日本、2009年的阿拉伯/伊朗和2010年的中歐,企圖呈現不同國家的攝影風景。中歐攝影展的參展攝影師超過90位,作品從政治意味濃烈的紀實攝影到氣氛詭譎的超現實風格都含括其中,時間橫跨二○年代前衛運動、六○、七○年代戰後時期迄今。
PARIS PHOTO的展覽中,還包括兩項攝影獎,「BMW─Paris Photo Prize」以及「SFR Young Talents」。2010「BMW─Paris Photo Prize」由匈牙利藝術家Gabor Osz獲得;「SFR Young Talents」頒給了法國攝影師Francois-Regis Durand。值得一提的是,PARIS PHOTO不單是攝影展,更是世界攝影藝術交易市場的一大盛事。透過攝影愛好者與收藏家的觀點,可反映出當代攝影的趨勢與發展。
1.我家的iPhone上太空Homemade Spacecraft Location: New York, US | www.brooklynspaceprogram.org擔任過搞怪電影《Bora》,記錄片《Helvetica》的攝影指導Luke Geissbühler帶著他的兒子將ㄧ台HD攝影機和iPhone升空,完成私人居家拍攝十萬英呎高空,宇宙深黑背景下的地球景觀。Luke Geissbühler和他的兒子經過八個月的研究與測試,開發出可以對抗時速100英哩的強風、零下60度的低溫,並能承受超過150英哩的速度及避免墬毀風險,還可偵測出降落座標,一台由氣象氣球+泡棉便當盒+迷你HD攝影機+iPhone+兩個泡棉+暖暖包所構成...
目錄
Photography + Moving images
A to Z的影像情報誌
A
amadelio film/“A Letter to Astronaut”directed by 番場秀一 (MAZRI Inc.) /德國動畫影展
B
“Bird 1”directed by Dylan Kendle/INTERVIEW: MARTIN PARR: Brighton 攝影雙年展 2010
C
陳界仁 / CALF / 陳敬寶 / Livia Corona/John Clang / 陳曼CHENMAN: WORKS 2003-2010/CANADA
D
dienacht Magazine / Oleg Duryagin / Dvein/"Difficult" directed by AB/CD/CD
"Double Take" directed by Johan Grimonprez
E
“End Love”directed by Eric Gunther, Jeff Lieberman, and Ok Go
F
4. European Month of Photography Berlin/Foam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Magazine/500 Photographers by Pieter Wisse
G
Alexander Gronsky / Christophe Gilbert
H
Hijacked (Big City Press) / “Hini no Neiro”directed by whofu/Tim Hetherington / Helsinki School / Homemade Spacecraft
I
The Impossible Project / Orie Ichihashi / IANN Magazine
J
Madi Ju
K
Ellen Kooi
L
Chris Levine / “The Light of Life”directed by 柴田大平
M
MOMOCO / Rengim Mutevellioglu / MOVING IMAGE & CONTENT/動畫《綠子》/ mega aku aiiro by 島田大介
“My Brother’s War”by Jessica Hines / MOBILE ART LAB/蜷川實花攝影集《MIKA NINAGAWA》
N
蜷川實花展覽「Noir」 / 野口克也 / 寫真新世紀/“Nuit Blanche”by Arev Manoukian
Nikon small world photomicrography competition/N-3D by aircord
O
Gábor Ösz / Robert Overweg / 1000 Words Magazine
P
Prix Ars Electronica / Paris Photo
R
《鴉》by 生瀨昌久
S
Steidl / Smallest and Shortest Film/STROBOTOP / 正田真弘 / 志賀理江子
Ben Stockley / Seeing with Photography Collective
T
高木梢/ 高木正勝/“This Too Shall Pass (Rube Goldberg machine)”directed by James Frost, OK Go & Syyn Labs”
“Topologies”directed by Quayola/Taylor Wessing Photographic Portrait Prize/TOKYO FRONTLINE / TOKYO POLAROIDS
U
《監獄兔》(USAVICH)season 4
V
Kamil Vojnar
W
Woman in Photography
Y
惠比壽映像祭.Yellow Brain
Photography + Moving images
A to Z的影像情報誌
A
amadelio film/“A Letter to Astronaut”directed by 番場秀一 (MAZRI Inc.) /德國動畫影展
B
“Bird 1”directed by Dylan Kendle/INTERVIEW: MARTIN PARR: Brighton 攝影雙年展 2010
C
陳界仁 / CALF / 陳敬寶 / Livia Corona/John Clang / 陳曼CHENMAN: WORKS 2003-2010/CANADA
D
dienacht Magazine / Oleg Duryagin / Dvein/"Difficult" directed by AB/CD/CD
"Double Take" directed by Johan Grimonprez
E
“End Love”directed by Eric Gunther, Jeff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