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上世紀漂流不止的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離散記憶,提出一個證明!
本書 謹獻給那些
跋涉過動盪大時代 終生回不了家的 以及總算到家的人們
那霎時,我們激動地緊握著手,滿面淚水地笑起來,笑得像哭。
天涯流落半個世紀,恍如隔世,儘管當時情景仍然清晰彷如昨日。
故里的人、事、地、物都變了,非但村童相見不相識,
就連兒時光著屁股一塊抓泥鰍的玩伴;
少時盟誓的妻,竟都藏不住那一抹陌生的表情。
總算上路了。可這條歸鄉路竟如此遙遠與苦澀啊。
1949年的戰爭,橫移了生活,切割了脈絡。故土、家鄉與親人,燒烙成為心中角落的傷痕。半世紀的時間,一萬八千多個日升月落,遺忘未帶走傷痕,淚依舊滿載。
1987年,冰冷的相機遇上人的鄉愁,它記錄、傾聽,默默地為離鄉五十載的人,畫下圖片。佈滿皺紋的手,按下快門,尋覓著離鄉前的景、影與情。鏡頭裡裝著五十個寒暑,一端繫著回憶的線,一端卻是等待再敘的血脈。
2006年返鄉故事徵集活動,是五十年前離鄉潮起時,就寫下的約定。老人用鏡頭昇華生死離別的苦痛;閃光燈的火炬曝亮了心中的思愁閣樓;膠捲繫起頓失所依的失落。現在只剩下一件事,就是把每一則故事串起──它們不只是每一個故事主角的心頭點滴,也是尋找族群和諧之道、填補時代裂縫,更是為人類未來歷史的重要選擇時刻預先寫下的備忘銘記。
作者簡介:
外省臺灣人協會
2004年總統大選後,台灣社會循著族群區隔線迅速分裂。族群議題在人民生活中,成了難以討論的對立話題;台灣社會在逐漸裂解的兩端,沒有一個可信賴的溝通的橋樑。在這樣的氛圍中,有一群人誠惶誠恐的出發,勇敢的以「外省台灣人」這樣的身分認同,成立外省台灣人協會,作為努力搭橋的位置。「我們想要透過文化工作,藉由人性的普遍關懷及記憶的重建與反思,修補公民政治中的裂痕,讓族群議題的理性與感性能夠平衡呈現。」目前已策畫出版《流離記意──無法寄達的家書》、《人生,從那岸到這岸──外省媽媽書寫誌》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