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自己的往往是自己的負面想法!
你不是沒能力,而是欠缺自信!
自信一點,不要再跟自己過不去!
成功與自信心成正比!
21天塑造全新的自己!
英文版熱銷超過500,000冊!
口碑不斷,佳評如潮!
周介偉 策劃&審訂
李宜靜專文導讀
周介偉專文推薦
王 琄專文推薦
王 琄金鐘影后、安一心心靈作家、江偉君輪椅公主、何妤玟知名藝人、李宜靜心靈導師、李欣頻知名廣告文案作者、周介偉心靈推廣者、賴佩霞心靈導師 聯合推薦
根據調查,約有七○%的人,對自己缺乏自信心。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欠缺自信呢?本書將會有系統的分析欠缺自信的原因,並教導讀者如何增強自信心,為人生開創康莊大道。
★你是否一直看輕自己的價值?
★你會擔心做錯事、說錯話嗎?
★你會覺得自己沒有成就嗎?
人生不應該如此!與其他人一樣,只要掌握絕對的自信原則,任何人都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故事!作者在本書中揭露了建立自信的秘訣,這些秘訣在許多課程和工作坊已改變無數人的命運!成功的商界人士、運動明星和社會名流,他們都深知:「自信的程度決定了成功的高度!」這一真諦。現在,你也可以擁有絕對的自信,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透過本書,讀者可以學會:
◎如何增強自信心
◎如何發揮和運用想像力滿足自己的需求
◎如何排除心中的恐懼、煩惱和自責,以及如何扭轉命運
◎建立最佳的溝通方式和人際關係
◎建立一個「與眾不同」的自己
讓作者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在事業、家庭、愛情、財富、心理和身體健康方面,引導你建立絕對的自信,最終展現一個嶄新、積極和自信的自己。
作者簡介:
羅伯特.安東尼(Robert Anthony)
羅伯特.安東尼曾為許多成功人士出謀獻策。過去30年,他一直致力於人類認知的研究,並獲得了美國西太平洋大學(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行為哲學系博士學位。安東尼博士曾從事精神治療師、NLP執業師、催眠師、教育訓練者和教練等工作。他透過美國催眠協會認證,受過高度專業的能量療法訓練,是美國綜合能量心理學協會的成員之一。 與其他「心智表現」(mind performance)和「自我提升」專家不同的是,安東尼博士從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為自己謀取名利。相反,他選擇「每一次只安靜地改變一個人」。作為一名個人行為顧問,他向客戶展示了如何讓個人的能量與宇宙的自然定律結合,從而成功地幫助客戶改變人生。他幫助人們不再花精力去驅趕自己不想要的東西,而是自然地被自己想要的事物所吸引!安東尼博士「一針見血、直擊主題」的作風,讓他成功躋身國際最知名、最受歡迎的講師和教育訓練者之列。他曾在美國、英國、瑞典、俄羅斯和新西蘭等地居住。目前,他在澳大利亞工作和生活,並開設了一家知名度極高的顧問公司。讀者可登入以下網站 http://www.drrobertanthony.com/與他聯繫。
譯者簡介:
盧曉蘭,英文系畢業,曾在翻譯公司任職,現為自由譯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來自各界的推薦
表演是一種自信的建立,自我的探索,靈魂的煉金術。甚至,瞬間改變已發生,自信已展現。
──王 琄,金鐘影后
你是宇宙萬有下唯一的唯一,也只有你,才被賦予追求專屬你的人生課題和能力。不管現狀如何,透過本書,用21天來打造美好的一切,將會發現,有更多發光發亮的人生機會,讓你好好的展現其中。
──安一心,心靈作家
擁有自信才能擁有力量,擁有力量才能克服生活中的所有障礙和恐懼,生活才能變得美好和快樂,誠摯地推薦本書給大家!
──江偉君,輸椅公主
大多數人都想改變現狀,可是要怎樣才能變得更好、更棒呢?我們的改變是為了迎合社會,還是單純只是為了自己?作者幫助我們認知自己保持覺醒,作一個覺知的改變者。
──何妤玟,知名藝人、瑜珈老師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生命,當真正瞭解到力量在內,不在外;愛、接納、讚美、認可及原諒是自己給予自己的,而非依賴別人給予。
──李宜靜,國際生命呼吸課程心靈導師
自信的根扎得越深,生命之路就越穩健,生活就越心想事成而美好。
──周介偉,全民身心靈運動推廣者
來自網友的讚譽
這本書用最直白的語言把生活中種種病態的不自信透過大量舉例說明並給與了正確的治療方法。不得不佩服作者對人類心理的剖析,我在書上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和一直不敢面對的自己。雖然徹底改變還要花很大的勇氣和毅力,但會成功的。
--貓咪
這本書,值得推薦,但需要深入、深入、再深入的理解和行動。希望自己自信起來的朋友,值得一看。
--小豬乖抱抱
這是一本好書,我已經認真讀完兩遍了,還打算認真再讀一遍。它讓我對人生及人際關係有了全新的看法
--ycw2007
其實,我一直是個很自卑的人,不敢多說一句話,至於原因,我也說不清楚,太多的因素促成了這種性格。現在,把自己藏得很深,也會偶見笑容,但是只要幾個人知道那是強弩之笑呢?
隨著時間,地點以及衆多因素的變化,改變的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那個人了。很多年少時的人都告訴我,便成爲了另外一個陌生人,也接受銷售的職業,並且業績還算不錯。至於這中間走了多少,更是無可奉告。簡單的透露一個小因素就是如零件般模壓訓練。這樣就可以掌握了前進的自信。其實這本書就可以告訴大家答案的,不妨看看。
--manglu6
我太喜歡這本書了,尤其是其中學會冥想一節,要堅持做下去。其中的觀念相當有啓發性。
──書友豆豆
隨著讀這本書的深入,越來越被書中的內容所打動,內容越讀越覺得值得回味一生。書中先從分析形成自卑的原因開始,然後,告訴我們根本不用自卑,那不過是別人控制你的工具而已。再告訴我們如何做事情可以變得更自信從而改變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這是一本值得讓我從看完書後再完全領悟的好書。
--work工作
這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對我很有幫助
--滴水穿石
想建立起自信嗎?就看這本書吧。
──小文子
很好,很多說法非常管用,覺得又重新認識了自己的人生
──錢慧智
【推薦序一】
一個人再怎麼「厲害」也無法超越自己的自信! 周介偉
自信~~「自我相信」是身而為人最重要的心理特質與心靈本質;自信決定了你的生活經驗與品質,因為……你無法享受超越自己以為值得的愛!你無法得到超越自己認為可以的成就!
事實上,你無法獲得與體驗超越你自己相信可以擁有的一切事物和經驗!!
這是無論從心理學的「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理論,或是心靈學的「信念創造實相」觀念都可得的真知。
而自信的根扎得越深,生命之路就越穩健,生活就越心想事成而美好。
因此將「自信」的根深植於:我們每個人是「具無限潛能的偉大生命之化身」;我們都是擁有美好心靈力量的人間天使……這是最有力量深度的自我認知了!
而這本書就是把「自信」從掙扎寫到創造,從平凡寫到偉大,從物質寫到心靈的暢銷佳作。作者從掙脫思想與習慣束縛,勇敢的改變(第一~五章)談起,繼而發揮心靈本質力量點亮自己(第六~十章),最後再回歸到日常生活的實踐與修練(第十一~十四章)。
所以,歡迎各位閱讀此書,跟隨作者走一趟從覺醒、自我接納到展現愛的自信心靈之旅。
周介偉,光中心創辦人、全民心靈運動推廣者
【推薦序二】
接納自我 王 琄
表演是探索自我的開始,也是瞭解及接納自我(真正的自己)的道途。很多人羨慕身為表演者的我,可是要當一位承載角色生命的載體(演員),是必須要清理自己,成為一個清淨的管道,讓更大的進入,才能完成角色的使命。
而這清理的過程是痛苦的,但也是愉快的(痛苦且快樂著);因為它會打破虛假的自己,展現真實的面貌,光采於焉產生。而沒有自信是不肯放手的,反而想把幻想的自己抓得更緊。
表演是一種自信的建立,自我的探索,靈魂的煉金術。甚至,瞬間改變已發生,自信已展現。
不用當演員的你,祗需要看書就可完成,請追隨老靈魂的腳步吧!
王 琄,金鐘影后、知名表演工作者
名人推薦:來自各界的推薦
表演是一種自信的建立,自我的探索,靈魂的煉金術。甚至,瞬間改變已發生,自信已展現。
──王 琄,金鐘影后
你是宇宙萬有下唯一的唯一,也只有你,才被賦予追求專屬你的人生課題和能力。不管現狀如何,透過本書,用21天來打造美好的一切,將會發現,有更多發光發亮的人生機會,讓你好好的展現其中。
──安一心,心靈作家
擁有自信才能擁有力量,擁有力量才能克服生活中的所有障礙和恐懼,生活才能變得美好和快樂,誠摯地推薦本書給大家!
──江偉君,輸椅公主
大多數人都想改變現狀,可是要怎樣才能...
章節試閱
第三章 自我接納的藝術
自信不足最糟糕的一點是,它會從上一代傳給下一代。
◎積極的自信不僅能帶給你快樂,也是你建設人生的基石。
認識自己的真正價值,是建立自信心的另一個關鍵要素。
一個人再怎麼「厲害」也無法超越自己的自信,這在現實生活中早已得到證實。你根據自我接納去感知你和他人之間的關係。這種感覺基本上是無意識的,早在孩童時期就已經被灌輸到你的潛意識之中。
正面的自信不是明智地接納自己的才能或成就,而是個人的自我接納。培養正面的自信不是自吹自擂,更非自戀。你只是認識到自己是個獨一無二且有價值的個體,不需要用成就或財富引起別人的矚目。事實上,自吹自擂正是欠缺自信的典型表現。
表面上,許多人似乎極度積極和自信滿滿,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許多領袖、學者、發明家、藝術家以及那些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他們大多都是自信不足的自我犧牲者。歷史上有些備受敬仰的人,有的是癮君子、有的是酒鬼、有的甚至用自殘的手段逃避那個他們永遠無法接受甚至憎惡的自己。
培養正面的自信不僅能帶給你快樂,也是你建設人生的基石。如果你曾期望自由的創造自己的生活,這是你必須嚴肅面對的任務,否則你的自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最後只會像那些不快樂而可悲的人一樣鬱鬱而終,甚至選擇自我了結。
增強自信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分析自信不足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現方式。弄清楚這兩點之後,你就會知道應該怎麼做才能提升自信心。
在孩童時期形成欠缺自信的環境
到目前為止,造成我們缺乏自信的最大原因,是因為我們的父母不夠自信。
自信不足主要有三方面因素。首先是接受自父母一系列自我打擊的概念、看法和價值觀;第二是在學生時代一些觀念錯誤的老師或其他事物──例如職涯分析和智力測驗──對你作出貶損性的評價;第三是那些過度強調自己充滿罪惡和毫無價值的消極宗教信仰。當然缺乏自信的原因還有很多,但這三個是最主要的因素。本章要討論第一個因素。
到目前為止,造成我們缺乏自信的最大原因,是因為我們的父母不夠自信。尤其是母親,母親的角色對我們影響至深,因為我們人生中最易受影響的時期都與母親一起度過。許多成人會透過態度、行為和舉止等,把對錯誤的觀念、看法和價值觀像傳染病一樣傳染給自己的孩子。如果我們的父母沒自信或感到自卑,作為孩子的我們也會深受影響,認為自己應付不了家裡和學校那些最簡單的問題。事實上,父母 「錯誤的」假設會變成我們生活的「事實」。以下我們將分析一下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從出生後到五歲左右這段期間,是大腦快速發育的時期,心理學家稱之為「印記階段」(imprint period)。在這段期間,大腦接收到的印象會變成你的行為模式。因此,在這個階段如果父母的表現沒有自信,很容易會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你初次犯錯被罵「壞孩子」時,你的自信就開始受到傷害。因而造成你的誤解,認為自己是個壞孩子,但實際上「壞的」只是你的行為。事實上,世上根本沒有「壞孩子」,孩子唯一「壞」的地方,是他們欠缺什麼樣的言行才能產生正面之結果的認知。
當然,有些事孩子是不該做的,做錯事接受管教無可厚非。但這些事情本身並不會使孩子變壞。在被別人說成是「壞孩子」時,你也會跟著認同自己的所作所為確實是壞孩子的行徑,但你忽略了一點:你的行為只是用來滿足自己需求的方法。如果一個孩子不能明白這點,相信自己是個壞孩子,就會形成充滿自卑或覺得自己毫無價值,這種感覺進入他的潛意識,最終會以羞愧、自責、懊悔和內疚等形式表現出來。
拿自己與別人比較,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這種行為也會導致沒自信。當父母拿你和兄弟姐妹或其他孩子做比較時,孩子的自卑感就會增強。他們把缺點視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總拿自己與他們崇拜的同儕相比,相信別人的力氣比自己大、能力比自己強、比自己討人喜歡、比自己更自信……於是,自卑的烏雲開始籠罩在自己的頭上。如果父母將批評換成鼓勵性的言語,例如:「你那麼棒,我相信你不會做這種事。」可以很大程度地阻止孩子自卑感的形成。
對孩子的獨特性欠缺認同和欣賞,是父母另一種失誤。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意見視若無睹,他們會用這種話堵住孩子的嘴巴:「小孩應該有耳沒口!」 或「爸媽知道什麼最好!」通常小孩把這種不認同視作對自己的輕視與不尊重。一些兒童心理學家認為,父母這種表現代表他們不夠自信,所以才想要維護自己的立場。
許多父母對孩子的大小事都一手操辦,這是個很擾人的事實。私底下決定孩子的每一件事都要照他們內心的渴望去做,他們把孩子推到孩子力所能及之上。他們將自己沒能實現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這無疑會讓孩子付出代價。但父母並沒有意識到,孩子無法滿足他們那不切實際的高標準,因為孩子還沒有形成——甚至根本不具備——那樣的心智或體力。
外表也是導致自信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這點人們還沒有足夠的了解。許多孩子因為與眾不同或畸形的外表而身心飽受折磨。如果你常常提醒他們「太矮」、「太高」或「反應太慢」之類的話,會形成他們難以克服的自卑感。
有些父母過於看重金錢和物質,他們的孩子也繼承了這種價值觀,而被物質生活所束縛,努力奮鬥和打拚追求物質上的成功。這導致他們多數會為金錢而結婚,並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過於重視金錢和物質的孩子,喜歡在別人面前擺闊,總是花錢購買一些他們不需要的東西。物質主義破壞了孩子對自身真正價值的理解,他們的生活重心在於追逐財富,藉以慰藉他們的自卑感。
前一章我們提到許多父母沒有及時幫助孩子學會獨立。過於強勢、過於寬容和佔有慾強的父母,會痳痺了孩子的情感。他們剝奪了孩子沉著、自信面對人生的權利,將他們變成了溫順的小綿羊。自信不足會導致不好的感受,而不好的感受又會形成自信不足。
完全透過獎懲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只會讓孩子缺乏自信,這種說法可能與許多人秉持的觀念背道而馳。必須允許孩子犯錯,讓他們從錯誤中記取教訓,而不要用懲戒措施威脅他們。一旦記取教訓,他們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他們知道,無論做什麼事,要嘛成功,要嘛就遭受失敗的結果。愈早認識到這點愈好!
自信不足最糟糕的一點是,自信不足會從上一代傳給下一代。研究顯示,自殺行為在家族成員之間會相互跟隨。這並不奇怪。如果你遺傳了自信不足的缺點,遇到某些狀況時就會採取極端方法來處理。
自信不足不但會傳給孩子,也會對我們周遭的人產生影響。如果我們身處在一個影響他人的位置,例如教師或神職人員,我們就會散播自信不足給向我們尋求指導和鼓舞的人。他們會感受到我們缺乏自信和欠缺自我認同,從而受到影響。我曾經開導過數百個缺乏自信的人,勸告他們要積極面對各種人生境遇。他們都因深受家庭、學校或消極宗教信仰的影響,而成為自信不足的犧牲品。
自信不足的表現形式多樣化,這會讓人沉溺其中。自信不足其實是我們企圖逃避日常生活的方法與習慣,是我們允許自己暫時逃避現實的藉口。我們對自信不足的沉迷程度,與我們的自卑感和畏懼感(害怕證明自己)的程度成正比。沉溺於這種方式的人,是想掩蓋自己不願為人所知的自卑感。
缺乏自信的典型表現
需要別人的注意和認同、放縱自己、優柔寡斷、拖拖拉拉等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指責和抱怨:我們總是責怪別人或向別人抱怨,因為我們拒絕承認自己應為發生在自身的事情負責。推卸責任非常容易,我們總是說:「問題在於他」或「他必須改變」。習慣抱怨和卸責的人總感到自己不如別人,因此他們試圖透過貶低別人來抬升自己。
挑剔:我們對那些不接受或不同意我們價值觀的人百般挑剔,試圖透過證明自己對、別人錯,來消除自己的自卑感。請注意,當別人做了我們不喜歡的事情時,我們會感到非常不快。當我們挑剔別人時,等於是在說:「我不喜歡做那件事,所以我也不能容忍你做。」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們會厭惡別人也有我們同樣的毛病和弱點。
需要別人的注意和認同:許多人都迫切需要得到別人的注意和認同。他們認識不到自己的價值和重要性,需要聽到持續不斷的肯定(如「你很好」等),才能確認自己是被接受和認同的。
缺少朋友:自卑的人通常都沒有好朋友,因為他們都不喜歡自己,所以寧願選擇獨處,不與人打交道;有時他們會表現出相反的行為,表現出挑釁、強勢、喜歡批評和要求。這種個性對交朋友都沒有好處。
好勝:如果想自己總是贏或總是對的,說明我們急於要向周圍的人證明自己。我們試圖透過自己的成就達成這一點。我們的出發點在於想要得到別人的接受和贊同。總而言之,你就是想要「比」別人更好。
放縱自己:「不喜歡自己的生活狀態」的人因為無法忍受自己,常常試圖透過替代性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由於他們覺得受到剝奪和傷害,便尋求精神和肉體上的「鎮痛劑」麻痺傷痛。他們借用食物、藥物、酒精和香菸麻醉自己,從而得到暫時的慰藉。他們藉由這些方式暫時掩蓋了自己的痛苦和自卑。放縱的行為彌補了自我否定的感覺,使他們暫時逃避了面對現實和改變自己的需要。
情緒低落:當我們認為外在環境使我們的願望無法得到滿足時,我們就會感到沮喪和挫折。當我們覺得一切都不在掌控之中,自己無能為力和毫無價值時,就會感到洩氣。我們在實現自己夢想和滿足別人期望的過程中不斷受挫,這加速了自卑感的形成。
貪婪和自私:貪婪和自私的人有著極度的不滿足。他們專注於自己的需要和渴望,不惜任何代價去彌補自我價值的匱乏,很少有時間或興趣去關心別人,即使對愛他們的人也是如此。
優柔寡斷、拖拖拉拉:缺乏自信的人通常害怕作錯決定。他們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做那些自己「應該」或別人期望他做的事,於是乾脆就什麼都不做,或能拖就拖。他們不願意作決定,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能作出「正確」的決定。因此,他們不作決定就不會犯錯。
還有一種人是完美主義者,也具備了這種基本特徵,他們總希望無論什麼情況都是「正確」的。在缺乏安全感的心理作用下,他們會竭力做到最好,以免受到批評。如此,按照他們的標準,他們會感到自己「比別人優秀」。
偽裝:喜歡偽裝的人同樣覺得自己「不如」身邊的人。為了對抗這種感覺,他總是炫耀自己或自吹自擂,或嘩眾取寵或強顏歡笑,或用物質來加深別人的印象。他們不會讓任何人發現他們的真實感受,以此掩飾自卑感。他們以為在偽裝的保護下,別人看不到真實的自己。
自憐:自憐症候群源自我們對自己的生活無所作為。我們任自己受他人、環境和條件的支配,隨波逐流。我們允許別人來攻擊、傷害、批評和惹怒我們,因為我們對別人的依賴感導致我們需要被人關注和同情。我們經常透過「生病」的方式去控制別人,因為我們知道「裝可憐」可以引起別人的憐憫。生病時,別人會同情我們,並儘量滿足我們的要求。
自殺:自殺是自我否定最嚴重的方式。選擇自殺的人不是要逃避世界,而是逃避自己——那個被他們拒絕和輕視的自己。他們的根本問題在於他們無法面對現實,認為自己受到傷害,因而感到憤慨和怨恨,於是想「結束這一切」。當然,他們問題的根源也是自信不足。
第三章 自我接納的藝術
自信不足最糟糕的一點是,它會從上一代傳給下一代。
◎積極的自信不僅能帶給你快樂,也是你建設人生的基石。
認識自己的真正價值,是建立自信心的另一個關鍵要素。
一個人再怎麼「厲害」也無法超越自己的自信,這在現實生活中早已得到證實。你根據自我接納去感知你和他人之間的關係。這種感覺基本上是無意識的,早在孩童時期就已經被灌輸到你的潛意識之中。
正面的自信不是明智地接納自己的才能或成就,而是個人的自我接納。培養正面的自信不是自吹自擂,更非自戀。你只是認識到自己是個獨一無二且有價值的個...
推薦序
【導讀】
愛自己的力量 李宜靜
當出版社邀請我為本書撰寫推薦文時,我正忙於完成我的第二本書:《性與愛的奇蹟課程》。趕著交稿的我,已沒有多餘的心力仔細閱讀本書及撰寫推薦文。但同時,冥冥之中似又註定我無法推辭這個邀請,好像這是個重要任務似的,是一個很美麗的榮耀,我必須完成的責任。
一篇推薦文?是任務、是榮耀、是責任?有這麼重要嗎?是的,因為本書在討論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創造讓自己快樂和幸福的人生,而這是也我這些年來的生命體會,如果有人因為這篇推薦文而讀了這本書,感受到自己思想的重要,進而改寫了人生,那麼我就完成了我的責任,也就是對自己的責任,因為所有我付出去的,一定會回到我自己的身上。事實上,人生,就是一個提醒及不斷被提醒,互相支持、互相成長的愛的過程。
對同是從事心靈教學及文字工作的我而言,在閱讀本書時,看到竟然有人可以用這麼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宇宙間成功的秘密清楚的揭示,細心的把簡單實用的方法與讀者分享。我不禁讚歎:本書真的是作者對自己生命實踐體會的一場豐富的宴饗。作者在教學的過程中,看到接觸過的學員,因為對生命知識及真理的體會而實踐本書的方法進而取得成功,讓他毅然暫時放下一切,用心的撰寫本書,造福及影響了全世界這麼多的人。
作者運用不同的方式,反覆不斷,以愛心及耐心教導讀者一個很重要觀點:愛自己、接納自己、原諒自己,並瞭解自己絕對有能力達到真善美和幸福的人生。
作者在談到「心想事成」這件事時表示,問題在於我們每天想什麼?是負面,還是正面?只要檢視一下當下的自己,無論是在身體健康、人際關係、經濟狀況,或自我夢想的實踐上,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思想是正面,還是負面。
很多人的思想長期處於負面狀態而不察,當不自覺的批評、不原諒、抱怨、不接納、不愛自己或他人時,就是處於負面的狀態中。所有負面的思想深埋在潛意識裡,可能是從小家庭的教導,尤其是父母無形中的身教及言教,學校、社會、宗教的教條及觀念等。從小吸收及養成的負面思考習慣,使我們被沉重的負面信念鎖住。
打開生命,讓自己可以獲得快樂和幸福的鑰匙在自己手上。無論是家人、愛人、朋友、權威人士或所謂的上師,他們沒有這把鑰匙,只有我們自己擁有這把打開生命的鑰匙。
作者在本書用很簡單且清楚的方法,教導讀者如何找到這把鑰匙。「自信的力量」就是這把金鑰,當一個人對自己有信心時,任何事都有可能。打敗自己的是自己負面的思想。當一個人相信一個觀點,就會將之當成生命的準則,而且會蒐集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無論那是對或錯。因此自己要先覺醒過來,開始檢視自己從小的信念是不是可以支持自己的生命,還是在扯自己的後腿。而所有的負面思想,就是在我書中常常提到的「內在受傷的小孩」。既然是內在受傷的小孩,那麼他需要的是對自己無條件的愛,那個小孩才不會感到害怕,才會長大。相信自己有力量改變自己,當自己的思想改變時,生命也會跟著改變。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生命,當真正瞭解到力量在內,不在外;愛、接納、讚美、認可及原諒是自己給予自己的,而非依賴別人給予。釋放罪惡感、不再傷害自己、學習愛護自己,那麼我們就不需要再依賴外來的力量給我們鼓勵、支援、安慰與愛。當我們可以學會真正愛自己時,就不會陷入依賴及被依賴的互依關係。我們會不斷的支持自己及愛自己,而且知道自己很好,生命就會很好。
當我們替他人做任何事──無論是物質上,或情緒上──若是那個人有能力自己做,那我們就是剝奪了那個人自我成長的權利。而且當我們將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時,事實上就是對自己的遺棄、對自己生命的不照顧。請把注意力轉回到自己身上,不要與任何人比較,知道自己現在是最好的,不可能更好;也許未來會有不同,但不是現在。我在每個當下盡力而為,我接納當下,我們所有的問題始於無法接納事情、旁人,及自己當下的樣子。要先愛自己和接納自己,才有能力去愛旁人和接納旁人,並且尊重旁人的過程與選擇。你要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才能獲得完全的自由。
很多人欠缺自信的原因來自家庭,尤其是五歲以前與父母親之間的相處,然後是學校、宗教和社會的教育慢慢累積的罪惡感,這些罪惡感讓我們養成一些壞習慣,最後有意無意的自我傷害。作者邀請讀者深入自己的潛意識,將自己的壞習慣寫下來,改成好習慣,每天、每時、每刻的練習,習慣就會成自然。一個習慣的養成約需要21天。從現在開始,當自己在作一個選擇時,不要評斷這個選擇的好壞或對錯,而是自問,這個選擇對自己而言,是不是有智慧的選擇?當以後不小心再選擇壞習慣時,不要責備自己,只要觀察。同時瞭解到,每一個當下都是新的當下,我們都可以重新作選擇: Every Moment Is A New Moment; We Can Always Make New Choices.
讓自己慢慢的養成正面的言語和思考的習慣,同時讓自己養成書寫的習慣。「寫下來」,是一個非常重要及必要的療瘀過程,藉此檢驗潛意識的負信念,同時可以加強正信念。在療瘀的過程中,遇到自己情緒不好時,藉由深沉和不同頻率的呼吸讓情緒釋放出來,知道所有的不愉快,都是為了來激發、釋放及療瘀過去的傷害。當情緒釋放之後,思緒就會變得較清明,而明白自己本來的完美從未改變過。
愛自己,就是看到自己的完美,就是愛自己內在的神性,就是不管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評斷自己及他人。生命是一面鏡子,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為了讓我們看到自己,學習更愛自己。當愛自己時,就會相信自己可以擁有一切生命的美好,而且相信每個人一定有內在的力量去面對生命中發生的所有事情,不再向外尋求力量。不再向旁人,無論是所謂的大師或好友,尋找我們需要的答案。每當遇到挫折或需要答案時,讓自己不斷的向內探索,將所有的問題交給上天,同時靜靜的等待答案,相信自己的直覺一定會給出答案,而自己的直覺就是所謂內在的神性、內在的指引,也就是無限愛的宇宙大能。
相信內在的神性對我們的幸福有最好的安排,等著我們傾聽:這就是自信。
導讀者簡介
李宜靜,紐約大學媒體生態學碩士,也曾在法國念書,現長住紐約。
過去二十年多來,李宜靜與幾位東西方的靈性導師學習,加上本身的生命歷練,從而打下對於身心靈整體關係瞭解的基礎。二○○八年九月被邀請到巴黎參加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大會,在巴黎市政府廣場的人權村演講,教導呼吸與靜坐。
著有:《這樣呼吸效果驚人:我親身的體驗和16個真實案例》及《性與愛的奇蹟課程》,方智出版。
李宜靜網站:www.breathofchange.com
【導讀】
愛自己的力量 李宜靜
當出版社邀請我為本書撰寫推薦文時,我正忙於完成我的第二本書:《性與愛的奇蹟課程》。趕著交稿的我,已沒有多餘的心力仔細閱讀本書及撰寫推薦文。但同時,冥冥之中似又註定我無法推辭這個邀請,好像這是個重要任務似的,是一個很美麗的榮耀,我必須完成的責任。
一篇推薦文?是任務、是榮耀、是責任?有這麼重要嗎?是的,因為本書在討論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創造讓自己快樂和幸福的人生,而這是也我這些年來的生命體會,如果有人因為這篇推薦...
作者序
前言:二十一天塑造全新的自己
大數人的生活都不開心
當你仔細觀察周遭的人,會發現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大多數人的生活並不開心,過著既沒成就又欠缺目標的生活,更沒有能力應付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和狀況。他們任由自己過著平庸的生活,日子得過且過。
甘於平庸似乎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不滿的情緒使他們把自己的失敗和失望歸責於社會、他人、境遇和周遭環境。他們認為,自己的生活掌握在別人手上。這種思維是如此的根深柢固,以至於他們無法接受完全相反的事實。
傑出的哲學家暨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說過:「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發現,就是我們可以透過改變自身的觀念,進而改變自己的生活。」這句簡單的話包含著一個真理,即我們並不是受害者,而是我們的生活和周遭世界的創造者。或如另一位聖賢所言:「我們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但我們想什麼,我們就是那樣子。」
綿羊心態
勇敢的反義詞不是懦弱,而是順從,這個道理只有在歷經滄桑之後才會明白。即使你花寶貴且無法挽回的時間試圖弄明白這個道理,但卻太晚了,或許你永遠也無法明白。
為何我們像綿羊一樣相互依隨呢?因為我們試圖融入團體。是時候掙脫這種像綿羊般的順從了,停止自我懲罰吧!因為我們與家人、朋友和任何人都不一樣。如果我們拒絕順從,很多苦難都會徹底消失。
認為自己的生活完全受控於其他個人、團體或社會的想法,等於為自己畫定了一個精神牢房,使自己淪為自我判決的囚犯。
我們的思維變成藍圖,在潛意識中集合並形成概念,無論這些概念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我們當下的生活,就是我們內在心智的外在呈現。我們幾乎將一切構成生活的元素都囊括進來,包括工作、婚姻、健康或其他事務,無論好壞、開心或悲傷、成功或失敗。
認真審視一下周遭的事物、環境和你的生活,以及你認為是內在但事實是外在的事物。透過發現自己如何變成當下的樣子,從而找到你想成為的樣子之途徑。
改變的力量
莎士比亞說:「我們了解自己的現狀,但卻無法預知未來。」
這像不像在說你?你在意當下遇到的障礙和失敗,但卻沒有停下來想一想未來會怎麼樣。這是因為你從小就受到錯誤的思維、教條和價值觀的影響,因而無法認識自己的能力和獨特之處。
作為生活的創造者,你完全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生活。「你不能指望別人解決你的問題」――這是每個偉大學者都會得出的共同結論。正如某些大師常常提醒的:「天堂就在你心。」天堂不在遙遠的國度,也不在九霄雲外。佛家有云:「以自己為明燈,以自己為皈依,勿以其他為皈依。」每個人都有自我治療的能力。打破消極思維的束縛之後,剩下的便是健康、幸福、富裕和安全感。
除非你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人的真正價值,否則不可能建立起絕對的自信。只有在真正確認自己存在的獨特意義之後,才可以從自我強加的禁錮中解脫。
是的,是「自我強加」!不是父母、家人、上司或社會,而是自己強加。我們把自己的生活交給別人,並甘願被束縛。
除非能拋開罪惡感,停止自己不當的自我輕視,否則在建立自信和解放自我的道路上,將註定無功而返。為了成為一個真正自由、富有同情心、熱情和內心充滿愛的人,首先你要做的是了解自己、愛自己。一直以來都有人告訴你「愛人如己」,但如果你連自己是誰、是怎樣的人都不了解,那麼,這句話既欺騙了你,也欺騙了別人。
先滿足自己的需求
建立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先滿足自己的需求。表面上這看似有點自私,但我們必須明白,只有在自身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的前提下,我們才能更好地幫助家人、朋友和同事,才能為社會作出更多貢獻。
許多人都以「他人至上」這個價值觀來逃避改變自己生活的責任。他們認為應該把丈夫或妻子、男朋友或女朋友、宗教、家庭和社會放在首位。事實上,這是在自欺欺人。舉例而言,某個人傾注滿腔熱情,全心全意地投入某個值得推薦的專案中,而實際上,他是因為無法面對和解決自己的問題,所以借助工作來逃避而已。
你改變不了世界,但可以改變自己。改變人類之處境的唯一方式,就是掌握自己的命運。你應該放下一切,全力滿足自己的要求,這是獲得自由的唯一出路。肉體上的束縛是對過錯的一種懲罰,而精神上的禁錮卻如笛卡爾(Descartes)所言:「死寂而絕望的生活」。
開始改變吧!
你即將踏上一段改變一生的旅程。你將學會如何擺脫一直以來束縛著你身心的桎梏。
當你發現自己正停滯不前,沒有或缺乏足夠的熱忱和信心面對生活時,那麼,本書對你而言再合適不過了。如果你厭倦了平庸,對過去感到失望,且不想渾渾噩噩度過餘生,本書可以為你解決這些煩惱。如果你能開放自己、樂於接受新事物和新觀念,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需要有系統地顛覆和重組自己的思維模式,並如何喚醒全新的自己!
一旦掌握了這些方法,你將擁有前所未有的幸福、愛、自由、財富和自信。再沒有比釋放自己的潛能、過著富有創造性且目標明確的生活更令人滿意的事情了。無論你的身分或職業是什麼,無論你目前的生活狀態如何,你都可以建立絕對的自信心,而且過程絕非你想像般困難重重。
二十一天就可以改變一切
首先讓我們暫停一下,試著採用一種簡單卻非常有效的學習技巧,稱為「二十一天法則」。
一個人大約需要二十一天才能改掉一個現有的不良習慣,或塑造一個新的好習慣。這個論點已得到證實。如果要充分吸收本書精華,也恰好需要這麼長的時間。準確理解本書內容,而不要誤讀。本書通俗易懂,但單純地讀懂還不夠,你需要花更長的時間理解書中的真義。只有在真正理解書中的真義後,你才能做出必要的改變。
你必須經歷從「讀懂」到「完全領悟」的過程。對某一事物的真正理解體現在你的思維、情感、行為和反應之中。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人們往往在第一次讀完本書後,就大聲宣示:「我讀懂了」。事實上,只有當書中內容真正融入你的意識,並形成一個新的習慣模式之後,才能真正稱作「完全領悟」。
在閱讀本書時,請拋開其他所有事物,全心投入到內容之中。花數小時把消極、不利的習慣模式改掉,形成積極而有建設性的習慣。這可能會帶給你一生的成就和自由。「數小時」與「一生」相比,哪個更值得呢?
有時候我的措辭如果過於強烈,那是因為我想要擊破讀者那層厚厚的思維阻抗層,到達你們可對真理加以辨別和傾聽的內心深處。如果我成功了,那麼你的思想就能獲得昇華,這時你內心的某個聲音也會說:「是的,我相信是這樣。」
想從本書獲得最佳的效益,應該先從頭到尾讀一遍,大概了解書中的內容,然後再回過頭來,選讀對你而言最具意義的章節,加以咀嚼消化,讓這些內容深入到你的意識之中。但最重要的是立即付諸行動,加以實踐!
如果你已做好準備,我們就馬上開始!
前言:二十一天塑造全新的自己
大數人的生活都不開心
當你仔細觀察周遭的人,會發現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大多數人的生活並不開心,過著既沒成就又欠缺目標的生活,更沒有能力應付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和狀況。他們任由自己過著平庸的生活,日子得過且過。
甘於平庸似乎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不滿的情緒使他們把自己的失敗和失望歸責於社會、他人、境遇和周遭環境。他們認為,自己的生活掌握在別人手上。這種思維是如此的根深柢固,以至於他們無法接受完全相反的事實。
傑出的哲學家暨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說過:「我們...
目錄
目錄
【推薦序一】一個人再怎麼「厲害」也無法超越自己的自信!(周介偉) 9
【推薦序二】接納自我(王 琄) 11
【導 讀】愛自己的力量(李宜靜) 13
前 言:二十一天塑造全新的自己 19
大多數人的生活都不開心 19
綿羊心態 20
改變的力量 21
先滿足自己的需求 23
開始改變吧! 24
二十一天就可以改變一切 25
第一章:保持覺醒 37
受到先入為主的觀念所束縛 42
「誤以為真」變成我們的障礙 44
沒有人喜歡改變當下的認知 46
首要任務 48
為什麼你可以改變? 50
第二章:束縛抑或自由 53
學會獨立 54
發現並改正依賴的壞習慣 55
克服想要操縱他人的慾望 58
致命的順從 62
比較會產生恐懼 64
競爭——創造力的扼殺者 64
讚美與認可 66
從別人的束縛中解脫 69
第三章:自我接納的藝術 71
在孩童時期形成欠缺自信的環境 73
缺乏自信的典型表現 78
缺乏自信在情緒、身體和心理的特徵 82
第四章:認知的問題 85
始終都要做到最好 88
接受現實 88
價值評判的破壞力 91
了解你的動機 93
如何激發你積極的動機 95
對自己負責 97
改掉壞習慣 99
如果不願意放棄,你就無法改變 100
養成好習慣 102
第五章:不要感到自責 107
關於道德 109
自責的七大類型 110
自責總伴隨著懲罰 117
從過去吸取經驗 118
記住,盡力而為 119
你的行為並不能代表你 120
寫日記 121
第六章:愛的正面力量 123
停止向別人尋求愛 128
善待別人 129
愛的重要層面及其與個人關係的進步 130
第七章:內在心靈的力量 135
你是綜合體 137
心理磁性法則 140
超意識的力量 144
傑出的人都曾借助此種力量 145
渴望可以激發創造力 147
第八章:開啟創造性想像力的金鑰 149
想像力引領著整個世界 150
表意識的心智力量 153
喚醒內在精靈 154
正確思考的程式 156
你應該了解的幾個關於潛意識的事實 157
如何運用你的精靈 158
潛意識——具有創造性的自動機制 163
你已經擁有了它 164
第九章:制訂目標 167
你會擁有什麼? 171
養成記錄的習慣 174
為你人生的六大主要領域制訂目標 175
為自己制訂一個五年發展計畫 178
從現在開始 179
不是要在乎做了多少而是要在乎做得多好 180
獲得洞察力 181
你就在你想要去的方 184
用行動回應生命 184
財富青睞勇者 186
和失敗做朋友 188
期望定律 190
保密原則 193
第十章:你今天應該休息 195
冥想的目的 197
冥想的時機 198
冥想的地點 199
開始冥想前 200
冥想的三個步驟 201
第十一章:你一生的時間 207
究竟是時間的原因,還是你自己的問題? 209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212
「以後論」 213
管理時間,而非讓時間管理你 214
時間是工具,不是暴君 217
對你來說,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刻 219
第十二章:克服恐懼和擔憂 221
扭轉敗局,而非重演失敗 223
改變是宇宙的規律 225
改變帶來與眾不同 226
第十三章:積極與他人溝通 231
傾聽!傾聽!!傾聽!!! 233
我們對自己最感興趣 237
只談論正面的內容 239
使用簡單的語言 241
讓對方知道他讓你印象深刻 242
由衷地讚賞別人 244
耐心地等待,直至話題轉向你 245
事實勝於雄辯 245
守時 247
記住別人的名字 248
怎樣結識和了解別人 249
學習閒聊的藝術 251
學會微笑 252
謹慎交友 254
第十四章:透過積極的心態,建立絕對的自信 255
正面的言論可以釋放創造性力量 257
帶著樂觀的心態前進 258
把注意力集中在對你合適的事情上 259
脫胎換骨的你 261
致 謝 265
目錄
【推薦序一】一個人再怎麼「厲害」也無法超越自己的自信!(周介偉) 9
【推薦序二】接納自我(王 琄) 11
【導 讀】愛自己的力量(李宜靜) 13
前 言:二十一天塑造全新的自己 19
大多數人的生活都不開心 19
綿羊心態 20
改變的力量 21
先滿足自己的需求 23
開始改變吧! 24
二十一天就可以改變一切 25
第一章:保持覺醒 37
受到先入為主的觀念所束縛 42
「誤以為真」變成我們的障礙 44
沒有人喜歡改變當下的認知 46
首要任務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