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小大人症候群」?如果你有以下現象,「小大人症候群」可能已悄悄找上你!
生活似乎都在掌握中,但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對勁。
小時候常常沒人陪,總覺得沒有人在乎自己。
只會微笑,害怕展現真實的情緒。
老是在照顧別人,卻不善待自己。
不知道如何與子女相處。
困在自己不想要的生活中。
沉溺過去,害怕未來,對現在感到焦慮。
工作讓人筋疲力竭,找不到意義何在。
從未感到滿足。
渴望愛,但很少得到。
為什麼我們會變成「小大人」?身為「小大人」,如何真正「轉大人」?作者在書中提出很多案例故事,讓讀者一窺小大人背後的心理動力。在我們驚呼「他們怎麼知道,我就是這樣過日子的!」之後,作者一步步揭開冰山之下隱藏的原因,陪伴讀者秀秀自己內心的小孩,讓他重展笑顏,找回生命的喜悅與意義,走上復原療癒之路。
作者簡介:
約翰‧弗瑞爾博士(John C. Friel, Ph.D.)是美國明尼亞波利斯市聖瑪莉學院研究中心(St. Mary’s College Graduate Center)的心理學兼任副教授、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St. Paul, Minnesota)的心理醫生,也是聖保羅及明尼亞波利斯市(Minneapolis)生命工作室(ClearLife Clinic)的負責人、知名作家、心理諮商訓練顧問、講師和心理諮商師,擅長的領域為功能不良家庭問題、共依存症狀、小大人症狀、壓力失調和成癮問題。他並與許多企業、州立單位、治療中心、醫院和中小企業等等合作。現定居於美國明尼蘇達州。
琳達‧弗瑞爾(Linda D. Friel, M.A., C.C.D.P.)於1971年自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曼卡托分校(Minnesota State University, Mankato)取得學士學位,從事了八年的特殊教育教學工作後,於1980年取得明尼蘇達州聖瑪莉學院心理諮商服務的碩士學位。她設計並執行全美首創的醫院院內共依存治療療程,也是知名作家、心理諮商訓練顧問、心理諮商師,專門處理功能不良家庭問題,共依存症狀,小大人問題和成癮問題。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周志建(心理諮商博士)
陳安儀(親職作家)
楊俐容(親職教育專家)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兒系副教授)
推薦語:
這本書討論的是美國七○年代開始的現象,也是臺灣一直看得到的一個小傳統。過去我們有所謂的阿信現象,大姐為弟妹犧牲了自己人生的幸福;現在隨著父母的不夠成熟,我們有太多早熟的小孩。《小大人症候群》的出版,在臺灣這個階段,正是時候。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如果按照這本書的定義,其實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小大人,因為鮮少有家庭是完整、健全、不失衡的。作者說:「揭露和承認自己的真實情況是人類最勇敢、最真誠,同時極富自我成長意義的行為。」也就是老老實實地,說故事,說自己不完美的家庭故事,把自己認回來,讓自己完整,這就是自我救贖之道。
──周志建(心理諮商博士)
人性之難得,在於它擁有超越自我的能量。這本書為尋求光亮的生命,提供了存在的希望。
──楊俐容(親職教育專家)
名人推薦: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周志建(心理諮商博士)
陳安儀(親職作家)
楊俐容(親職教育專家)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兒系副教授)
推薦語:
這本書討論的是美國七○年代開始的現象,也是臺灣一直看得到的一個小傳統。過去我們有所謂的阿信現象,大姐為弟妹犧牲了自己人生的幸福;現在隨著父母的不夠成熟,我們有太多早熟的小孩。《小大人症候群》的出版,在臺灣這個階段,正是時候。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如果按照這本書的定義,其實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小大人,因為鮮少有家庭是完整...
章節試閱
[第十三章]我們的自我認同怎麼了?
目前為止我們說明了功能不良生活型態來自於不平衡的家庭系統。但針對個人而言,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家庭的功能失調對於自我認知或內在自我概念的釐清,或對於理解我們到底是誰,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這些都是屬於自我認同的問題。
這裡的認同指的是一個人對自我的定義。我們指的是對價值觀、信仰、行為和生活型態的自覺和承諾。自我認同包括我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願意冒什麼樣的風險,也包括我們的信念,不論是宗教、哲學、政治和科學方面。自我認同也包含了我們性方面的行為和感受,我們的職涯選擇,對工作的滿意程度,要不要生小孩,要不要上教堂做禮拜,要結婚或只是同居,或我們喜歡在休閒時間做些什麼事。不論我們是酒精上癮、古柯鹼上癮、性上癮,或是慢跑上癮,也是自我認同的一部份。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艾瑞克森(Erik Erikson)提出了八個社會心理發展階段,幫助我們檢視人類從出生到死亡是如何不斷地成長和轉變。就算在健康的家庭長大,在長大和離家獨立自主的過程中一直保有明確的自我認同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大約介於十三到三十四歲的這段期間,我們的主要發展任務是認清自己是誰,並成為獨立自主的成人。而根據艾瑞克森的說法,此項任務的重要關鍵在於能否完成社會心理發展的前四個階段挑戰,而其中也包含與早期發展任務相關的議題和技巧。
走向自我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的四個階段為:
0歲至1歲 信任感VS不信任感
1歲至3歲 自主行動VS羞愧、懷疑
3歲至6歲 自動自發VS內疚
6歲至12歲 勤勉VS自卑
這些階段代表著心理發展危機或是任務,而且每個階段相輔相成。這表示若最下層的基石不穩固或根本不存在,整個架構都會變得搖搖欲墜甚至倒塌。相同的道理,若人生早期階段的發展不盡理想,當我們試著變成大人時就會遇到許多問題。
信任感VS不信任感
在人類世界生存,第一項挑戰就是發展出基本的信任感。這意謂著我們知道自己是能夠依賴別人的,而這個世界基本上是一個安全的地方,我們可以在其中存活。如果我們在嬰兒時期的需求得到充分滿足,例如飲食、照護、關愛、肢體接觸,那我們就很可能會發展出信任感,但信任感還表示,即使無法馬上得到所需的東西,我們還是相信最後會有解決辦法。
例如,一個兩歲的幼童不必成為家裡的小霸王才能得到所有他想要的東西。如果我們告訴他,再等幾分鐘晚餐就做好了,或者跟他說不可以把玩具店裡看到的玩具都帶回家,他基本的信任感也不會因此受挫。
事實上,如果讓孩子們予取予求得到所有東西,才是在破壞他們的信任感,因為我們
會讓他們活在一個不存在於現實中的世界。也因此,人生中最重要的發展主題之一在第一個階段就展開了:過與不及都沒有幫助。
會讓孩子對自己和外在世界產生不信任感的原因有:明顯的肢體或情感虐待、忽視
或遺棄;較不明顯的狀況有:反覆無常的照顧態度(交給保姆或托兒所不代表就不需要一致性);家長自己的情緒很緊繃或是充滿壓力,導致無法提供嬰兒妥當、即時的關愛和照顧。過多的衝突會使幼童感到沮喪,而當家長過於保護,不讓他們以正常的方式探索世界和認識自己的身體,也會讓孩子感到沮喪。嬰兒必須學習依賴他人,就算這個世界無法每次都滿足他們的需求也沒有關係。驚嚇、寵溺、忽略或虐待都可能帶來陰影,若有一絲不信任感的存在,就可能造成我們日後嚴重害怕被遺棄。
自主行動VS羞愧、懷疑
此階段學習的主題是自主獨立。孩子在一歲到三歲之間會變得好動,他們學會運用語言強大的力量來定義自己的個性(像是學會說「不」這個字),而他們的目標是開始具備獨立性,但仍然相信這個世界,感覺安全。
兩歲的孩子開始會走路了,搖搖晃晃地探索周遭的事物,想要什麼就說,並不斷與大
人爭奪掌控權。但因為他們還是很脆弱,需要依賴大人,所以他們不但需要擁有自主權,同時還要了解如果在探索的途中遇到可怕的事或受到傷害,隨時可以回到大人身邊獲得安慰。
想像你兩歲大的兒子哭著跑回家說:「大狗狗跑進院子裡對我叫!」那隻狗便是一
個對自主行為的威脅,孩子會覺得:「我以後不能自己一個人跑出去,因為外面太危險
了。」如果家長只是單純地同理他的感受,說「天啊,那一定很可怕」,並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不去評斷他的感覺,讓孩子再次得到安全感,他很快就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去玩耍探險。
相反的,若家長的回應是羞辱他:「男孩子不准哭!」「我告訴過你不准自己一個人去外面玩」,或沒有在事發當時陪伴(可能不在身旁或是完全忽視),我們就會開始將羞愧和懷疑內化到自己身上。
同樣的,若我們在嘗試成為獨立個體的過程中受到太多限制,也會對自己感到羞愧和懷疑。過度保護的家長雖然是為了孩子好,但就讓孩子失去了離開父母的機會。而當家長過度縱容孩子,沒有教他們在外面如何舉止合宜,他們也會對自己感到羞愧和懷疑。父母沒有教小孩規矩,於是小孩在家裡爬上爬下,時常摔壞東西,把家裡搞得天翻地覆,而這些行為到了別人家或是在學校中往往會遭到嘲笑。最重要的原則就是適度。我們必須為這個年齡層的孩子設下適當的界限和規範,同時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和安全感,讓他們想要開始獨立自主地發展。
自動自發VS內疚
我們在這個階段會開始著手進行很多事情、創造東西,甚至去做一些超越能力所及的事。對於那些感覺自己被卡住,只能墨守成規或無法獨立做決定的人,通常在這個階段曾遇過問題。孩子介於三到六歲時開始想要當個大人,例如跑到廚房學爸爸媽媽的樣子扮家家酒煮飯,或是跑到車庫拿出鋸子來做些東西等,這都與突破自我有關。舉個現實的例子,爸爸一心一意想要改掉廚房的格局,所以趁媽媽出差時把廚房的牆壁敲掉。媽媽回到家看了非常不喜歡:「你怎麼可以在沒跟我討論的情況下,在我的廚房裡大肆改造?」爸爸有點羞愧,同時也感到內疚。他「做錯事了」,違反了某種道德標準。
三到六歲這個年齡所面臨的任務是開始內化對與錯的準則,同時不影響自動自發的
能力。
如果我的小孩六歲就想要改裝我車子的引擎,我就必須跟他解釋這是不適當的行為,因為他的年紀還太小,而且這是「我的」車,不是「他的」車。我如何表達這個訊息才是重點所在。如果我只是說:「你真是太讓爸爸失望了,我真驚訝你竟然這麼做,太令我傷心了!」我的小孩當然就不敢再犯。如果我時常用這種訓斥的方式管教孩子,我會養出非常聽話,但直到長大成人都還無法獨立自主的孩子。他們會非常「乖巧」,但除此之外沒有其他長處。他們會時時充滿內疚感,個性優柔寡斷。他們總是在意自己的行為會不會影響別人,卻從來不曾考慮自己的需求或是感受。他們會非常小心,不去違反自己內化來的所有規則,有最重要的規則、次級重要的規則,以及枝微末節、毫無意義的種種規則。
勤勉VS自卑
在這個階段中,我們會發展出競爭力和自信心,讓我們可以在自身文化中生存。這時所需的技巧包含基本的閱讀、寫字和算數,但還有更重要的東西。確實,在這世上生存是需要一些學校教的技能,但學校及家庭教育一再強調的技巧往往非常狹隘。並非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數學神童、大文豪,或是物理天才,或是畢卡索、貝多芬。若沒有受到限制,有些孩子可能成為優秀的機械技師,有些則是稱職的會計師,或是技術一流的水電工。在學校讀書的階段是養成孩童自尊心的關鍵時刻,也是他們認同年紀稍長、經驗較豐富的人,與他們做朋友的重要階段。所以,若兒子很喜歡同學的父親,因為對方指導他如何修車,這對兒子和我們而言都是美事一樁。若女兒很喜歡她的英文老師,每次上課都雀躍不已,也沒什麼關係。但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不曾對自身有過任何良好的感受,這就有問題了。把家裡兩個小孩拿來互相比較是不對的;若我們因為自己的小孩喜歡同學的家長而感到非常嫉妒,也是有問題的,需要尋求心理治療來解決功能失衡的情況。如果老大數學很厲害,老二很會畫畫,而老三很會組裝機械零件,這是好的。如果孩子的成績沒有達到九十五分或是八十分,或沒有達到我們對成功的標準,但他們仍然對自己有信心,也是好的。我們知道許多事業有成的有錢人不曾完成高中或大學學業;許多成功又快樂、但沒那麼有錢的人也是如此,其中有人是高中畢業,有人有大學學位,有的取得了博士學位。
在此階段學到的基本技巧在於如何做事,如何與人共處,與人交際,如何讓身邊的人支持我們,得到生活中所需的東西,並且對我們做的事感到驕傲。然而,實際付諸行動的重要性遠勝於如何執行的細節。在僵化的功能不良家庭裡,正確的方式只有一種;而在健康的家庭中,可行的方式則千變萬化。
[第十三章]我們的自我認同怎麼了?
目前為止我們說明了功能不良生活型態來自於不平衡的家庭系統。但針對個人而言,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家庭的功能失調對於自我認知或內在自我概念的釐清,或對於理解我們到底是誰,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這些都是屬於自我認同的問題。
這裡的認同指的是一個人對自我的定義。我們指的是對價值觀、信仰、行為和生活型態的自覺和承諾。自我認同包括我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願意冒什麼樣的風險,也包括我們的信念,不論是宗教、哲學、政治和科學方面。自我認同也包含了我們性方面的行為和感受,我們...
作者序
看見、傾聽、了解
多年前,我們出版了第一本書──《小大人症候群》,很幸運的,我們持續收到來自各方的感謝和正面的回應,讀者們尤其喜歡書中的寓言、個案故事和小品文;我們常常收到讀者來信說,像〈野雁家庭〉與〈親吻怪獸的鼻子〉這樣的故事幫助他們了解複雜的家庭動力。此書自1988年出版後,便成為探討家庭健康與家庭功能不良的重要作品之一;銷售超過二十五萬冊,書中提到的觀念觸及了許多人的心。
自出版以來,心理學和神經生物學界提出了許多科學證據,為我們在書中依臨床觀察提出的論述,增添了研究深度、可信度,和更詳細的資訊。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和加州聖地牙哥凱瑟健康組織所共同執行的「童年受創經驗研究」,也證實了我們的結論,那就是若童年時期的經驗有任何缺陷,不論是在情感上、心理上、生理上,長大成人後,就越有可能遇到心理或生理問題,例如憂鬱症、焦慮症、心臟病、癌症,壓力失調或是頭痛等問題。
神經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人類以及其他所有具備大腦神經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哺乳動物,都需要和同類有情感的聯繫,大腦才能維持正常的運作。而只有人際間「邊緣系統的共鳴」,才能夠療癒童年的嚴重欠缺。人類需要被同類看見、傾聽,和了解。
作者兩人都成長於酗酒家庭,不論是在物質、情感、生理需求等等層面,我們的童年都幾乎可用貧乏二字形容。我們小時候不敢吐露內心真實的感受,害怕父母知道後會大發雷霆。而因為家裡有很多不光彩的事,有些應該討論的事卻束之高閣,從未提起。爸爸可能會惱羞成怒而抓狂,媽媽則會覺得丟臉沮喪。那身為小孩的我們該如何排解情緒和感受呢?我們如何處理它並放下它呢?沒有辦法。於是,我們用傷害自己的方式宣洩。
在美國,「功能不良家庭小大人」運動於一九八0年代發起後,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人們終於開始訴說自己受傷的故事──重點並非抱怨,而是和其他人分享使他們受傷的事物,還有如何療癒那個傷口。我們覺得世界上沒有壞人,只有受到傷害,不知道如何主動與他人接觸溝通的人。
我們有許多案主是華人,在美國任職教授、醫生,物理學家或在其他領域學有專精。他們聽說在美國,找專業的心理諮商師是很普遍的事,所以來找我們協助。通常每個人在第一次會面時都流下眼淚,因為他們終於可以說出多年來「不能說的秘密」,卸下心頭的重擔,而不會遭到評論。由於心理諮商師被案主視為「專家」、「權威」,既然我們都願意承認缺陷,坦言自己的生活,與父母和小孩的關係不盡完美,讓他們也能夠面對自己的人生缺陷。
身為人類的意義,便是有人願意看見、傾聽,和了解我們。
約翰‧弗瑞爾博士(John C. Friel, Ph. D.)
琳達‧弗瑞爾碩士(Linda Diane Olund Friel, M. A.)
美國明尼蘇達州 明尼亞波利斯市(Minneapolis, Minnesota, U. S. A.)
看見、傾聽、了解
多年前,我們出版了第一本書──《小大人症候群》,很幸運的,我們持續收到來自各方的感謝和正面的回應,讀者們尤其喜歡書中的寓言、個案故事和小品文;我們常常收到讀者來信說,像〈野雁家庭〉與〈親吻怪獸的鼻子〉這樣的故事幫助他們了解複雜的家庭動力。此書自1988年出版後,便成為探討家庭健康與家庭功能不良的重要作品之一;銷售超過二十五萬冊,書中提到的觀念觸及了許多人的心。
自出版以來,心理學和神經生物學界提出了許多科學證據,為我們在書中依臨床觀察提出的論述,增添了研究深度、可信度,和更詳細的資...
目錄
目錄
中文版序 看見、傾聽、了解
作者序 寫在療癒開始之前
第一部 小大人
1.介紹
2.兩個家庭
3.誰是小大人?有哪些症狀?
4.一些陷阱:特別是成癮問題
●間奏
5.熊先生與熊太太
第二部 家庭根源
6.家庭系統:結構、功能、角色與界限
7.當陷阱佈成
8.當家庭偏離軌道
●間奏
9.野雁家庭
第三部 我到底怎麼了?
10.否認
11.感覺
12.秘密
13.我們的自我認同怎麼了?
14.關於親密關係
●間奏
15.兔妹妹
第四部 冰山之下
16.小大人與共依存症狀的共同模型
第五部 療癒:我現在該怎麼做?
17.揭露和承認
18.著手治療
19.淺談療癒和靈性
●結尾
20.親吻怪獸的鼻子
附錄一 延伸閱讀
附錄二 臺灣的支持團體與其他心理諮商資源
目錄
中文版序 看見、傾聽、了解
作者序 寫在療癒開始之前
第一部 小大人
1.介紹
2.兩個家庭
3.誰是小大人?有哪些症狀?
4.一些陷阱:特別是成癮問題
●間奏
5.熊先生與熊太太
第二部 家庭根源
6.家庭系統:結構、功能、角色與界限
7.當陷阱佈成
8.當家庭偏離軌道
●間奏
9.野雁家庭
第三部 我到底怎麼了?
10.否認
11.感覺
12.秘密
13.我們的自我認同怎麼了?
14.關於親密關係
●間奏
15.兔妹妹
第四部 冰山之下
16.小大人與共依存症狀的共同模型
第五部 療癒:我現在該怎麼做?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