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杜拉克曾預言「知識工作者」崛起,
勝間和代則提出把資訊當貨幣的《新.知識生產術》,
知識豐富、資訊迅速,也要賺得到錢!
從資訊洪流中掌握正確本質的技術,建立生產力加乘、效果倍增的架構!
現今網路發達,利用google搜尋,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得到各種資訊。但是如果知識只是知識,對個人的成長與未來的發展是沒有任何幫助,也不具任何價值。無法化為產出的知識收集再多,既不能使知識流通,也不能運用知識創造出新價值。
勝間和代根據自己在麥肯錫磨練出來的經驗,透過本書告訴讀者,知識如何化為生產力,尤其是在輸入與產出資訊的方式上有長足進步的技巧。
看清1%本質的六種技術:
(1)養成「架構力」
(2)養成「深度智慧力」
(3)養成「失敗力」
(4)學習「最佳實務做法」
(5)發揮不了自己價值的部份就乾脆地捨棄
(6)不要吝於買書錢,要讀好書
活用這六項技術的最大訣竅在於,「在腦中製作收納箱」。
◎一個月讀一百本書的七大讀書投資法
◎提高產出力的金字塔結構與MECE
◎人脈不斷建立的「資訊的Give五次方法則」
◎睡眠是投資!熟睡與運動才是知識生產的原點!
章節試閱
資訊就是貨幣的時代
資訊比金錢還重要
為提升知識生產力,有一件事我希望各位讀者想看看。
那就是,「資訊就是現代的貨幣」。
如果我們擁有品質優於他人的資訊,或者我們能高明地在加工資訊過後創造出新資訊,無論其形態為何,都能夠轉換為貨幣(賺錢)。
反之,一個人再怎麼有錢,如果未能掌握適切的資訊,可能會隨隨便便就虧錢;或者,一個人再怎麼想賺錢,若缺少適切的資訊,也不可能賺到錢。
因此,提升知識生產力,就形同是「如何高明地取得資訊、自己加工、產出,再連結到賺錢之上」。這是資訊之所以是貨幣的原因。
那麼,為何資訊會變成貨幣呢?
首先,我要說明一下目前的狀況。
世稱「OECD會員國」、包括美國、日本在內的先進各國,在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等三類產業中,第三級資訊.服務業的從業人員,已經成為多數。這是因為,第一級與第二級產業的生產力已經提升到一個程度,只要少數幾個人,就能充分提供我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食品、日用品、家電等需求。
這麼一來,食衣住行已然滿足的我們,經濟的中心就會漸漸像「服務化」「資訊化」所描述的那樣,整個朝著以服務與資訊為中心的產業移動。也就是說,最早以前是狩獵與農耕能力出色的人成為領導者,後來是擅長製造業的人成為領導者,現在則是擅於資訊的收集、考察、產出的人會成為領導者。
至於用所投入的錢獲得報酬,也就是用資本獲得報酬的資本主義原理與原則,雖然與先前沒有太大的不同,但由於在擅於處理資訊的人或技術的周邊,會有希望予以活用的人聚集過去,因此金錢會以資訊為中心流通起來。「Google」(http://www.google.co.jp/)就是其象徵。
「資訊比金錢還重要」、「資訊的活用方式決定了我們的生產力,也就是附加價值的多寡」。一開始,請各位當成是咒文一樣,先把這些話記在腦海中。
以資訊處理的「豐田生產方式」為目標
不過,即便大腦知道「資訊具有高於貨幣的價值」,但在現實生活中,對於如何在資訊的洪水中提升生產力,我們還沒有累積足夠的知識。
但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電子郵件與網際網路具體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充其量只是近十年左右的事而已。比如說,在工業製品方面,已經存在著豐田汽車前副社長大野耐一先生所寫的《豐田生產方式:追求超脫規模的經營》(鑽石社出版)那種出色的著作;但是在資訊管理方面,出色的著作所談的,也僅限於以紙為媒介時的資訊活用方式而已,沒有談到資訊科技的部份;此外,即便使用資訊科技,尚無體系成形也是一個問題。
因此,講誇張一點,本書是以構築一個使用資訊科技、在資訊處理方面的「豐田生產方式」為目標。
愚者被智者不斷搾乾的危險時代
由於現代存在著一種「使用資訊賺錢、再把錢拿去購買資訊」的良性循環,擁有資訊的人,或是能夠從資訊擁有者那裡取得資訊的人,和無法做到此事的人之間,今後的差距將會愈拉愈開。
過去,我曾經從朋友那裡聽到一句深受打擊的話。
他說,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一種「金錢從愚者身上往智者身上移動的機制」。這裡所謂的「智者」和「愚者」,應該可以替換為「是否握有具有價值的資訊」吧。
我把這樣的狀況稱為「資訊主義」。所謂的資訊主義,換句話說就是「金錢從沒有資訊的人身上,往持有資訊的人身上移動的機制」。
極端的例子是,為匪夷所思的賺錢故事所騙、金錢遭到詐取的那種情節。講難聽一點,資訊主義也有它「智者不斷搾乾愚者」的一面。
而由於優質資訊需要一定的勞力與金錢才能獲得,能夠投資其上的人會愈來愈富有,無法投資其上的人會不斷被搾乾,成為一種兩極化的發展。
當然,為防止極端的兩極化出現,仍有政府與社會福利的存在,因此貧富不會純純由資訊化來決定。不過,就基本概念來說,在資訊主義的社會中,擁有更多資訊的人(智者),還是能夠合法地從沒有資訊的人(愚者)身上奪走金錢。這一點,必須銘記在心。
雖然說「資訊多如洪水」,但我們所接觸到的資訊,其實並沒有到那麼多?
不過,我認為,雖然世人都說資訊多如洪水,但事實上,大部份的人接觸到的資訊量,都沒有到有如洪水的地步。
比如說,一般的上班族從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寢為止,吸收了多少的新資訊呢?大部份的人恐怕每天都反覆過著同樣的生活吧?早上起床,看看電視新聞,在電車內看看相同的懸吊廣告,做著千篇一律的工作,又沿著同樣的路線回家。我想,就是這樣的型態吧?
此外,即便說資訊多如洪水,我們透過五感所能獲取的資訊量,在每單位的時間內還是很有限。像是一分鐘能讀多少字、一天能見多少人,這些都不可能和別人相差到幾十倍之多。
因此,取得資訊的技巧,並非因人而異、全憑運氣的特殊技巧,而是要有意識地增加取得資訊的機會,是一種任誰都可能提升效率到某種程度的技巧。
搜尋關鍵字、主題搜尋的祕訣
要想提高取得資訊的效率,首先需要的是「問題意識,也就是要有自己的主題」。
所謂的問題意識,相當於搜尋引擎的關鍵字。即使知道Google與Yahoo!之類的優秀搜尋引擎,但如果不知道關鍵字,就沒有辦法搜尋。同樣的,取得資訊的機會再怎麼均等,一旦缺少關鍵字,也得不到資訊。
自己若能有多個主題,應該會比較好。一旦有什麼自己略感在意的事,就以該主題為基礎,養成經常搜尋的習慣。
比如說,我設定為主題而經常思考的有,「提升勞動生產力」、「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有效活用資訊科技的方式」、「改正生活習慣病」,以及「組織的有效運作方式」等等。因此,無論在日常會話中或在閱讀時,只要出現這些主題,資訊就會自然而然向我飛來。
把架構、原理與原則組合成軸
和車子比起來,「沒踩踏板時也能加速的自行車」比較有利
此外,收集到優質資訊還有一個效果,就是「行動會自動最適化」。也就是說,藉由篩選出優質資訊,將可自然而然導向「在現在的條件下,對自己而言最適於採取的行動」。
舉個具體的例子,最近很流行騎自行車通勤。針對自行車的效用,我已反覆在自己的作品或媒體上說明過。但不是只有我而已,最近騎運動自行車通勤的人變多了。只要合理地考量到「可解決運動不足的問題+省時間+近年來自行車的性能提升了+可節省油錢或養車費用」等因素,就能自動歸納出「騎自行車比開車好」的結論。
現在,我每天會騎自行車約二十至四十公里。不過,對於不習慣騎運動自行車的人而言,應該會對我的話感到驚訝吧。因為,在他們眼中,自行車就是前有籃子後有座椅的淑女車,這種車重達二十公斤上下,騎個三公里就會氣喘吁吁了。
但我所騎的自行車是比賽用的,重量只有八至九公斤左右,疲累程度與騎乘速度都大不相同。時速約可騎至二十五至三十五公里左右,即使考量到等紅綠燈的時間,每小時也可以騎個十四、十五公里。
而且,由於我安裝了「附GPS攜帶式導航儀」,可以直接騎最短距離,我的鞋子也是專用的SPD鞋,它能夠與踏板密合,不光是踩踏板的時候而已,就連踏板上拉的時候,自行車也會加速。也就是說,在擁有運動自行車+附GPS攜帶式導航儀+SPD專用踏板的機制之下,我才能夠舒適地騎行車移動(參見本書開頭處的彩頁)。
在提升資訊處理的生產力時,也是完全相同的想法。先將最適工具組合起來,才能獲得成果。
以上這些資訊,我全都是從網路、書本、自行車行等來源取得,才逐一找到最適工具的。一開始我不知道什麼組合才是對的,就先購買入門的自行車,實際騎看看後,在嘗試錯誤下,才花了好幾年踏實地累積起經驗來。
很多人會飢渴地吸收所有關於賺錢,或是好像可以直接賺到錢的資訊,但對於如何比較有效率地取得能夠幫忙賺錢的資訊,卻不是那麼積極想知道。至於和其他握有資訊的人交流,就更加不積極了。
然而,現在資訊就是貨幣。因此,想賺錢的話,就要收集資訊、予以組合,然後連結到行動的變革上,分成幾個階段賺錢。這麼做看起來是在繞遠路,事實上卻更能接近目的地。
重視原理原則、細部技巧、嘗試錯誤之均衡
不過,多數人卻不知道該如何具體提升資訊管理或知識生產的技術。
以Gmail為例,各位要如何在這服務推出之後,就馬上能得知它的存在?另外,又要怎麼從朋友那兒拿到Gmail的邀請信(開始時要有邀請信才能使用)?
我認為,要想提升知識生產的技術,以下三者不可或缺。
(1) 學習原理與原則
(2) 學習遵循原理與原則的技巧,也就是個案
(3) 以個案為範本,在嘗試錯誤中找出自己的做法
最近有個很讓我在意的趨勢,就是很多人對於資訊都變成「告訴我先生」(譯按:指自己不先查,就直接找別人問答案、幫忙解決問題的人)。所謂的「告訴我先生」,就是跳過了上述的(1),直接想要知道(2)的技巧,而且在用過看起來可以馬上使用的技巧,卻用得不順利時,就馬上又去找另一種技巧,也就是反覆在做「選購技巧」的動作。
當然,資訊愈具體愈好。因此,我在本書中提到的、自己使用的方法或產品,我都會詳加說明。可是,這些方法或產品,充其量不過是我「為了實現某種原理與原則」而做的個案研究而已。
例如,自行車的例子就是,如果你想試著騎自行車通勤,還是必須自己先騎看看,掌握一下騎車的感覺。就算你買了和我一樣的自行車或導航儀,也未必就能和你的狀況與制約條件相吻合。
我認為,學習不是用腦,而是要用五感一起進行;最近流行的學習理論也抱持這種看法。在學習某種新技巧時,要實際執行看看,用你的五感、用你的皮膚感覺,從行動中慢慢學到平常該怎麼做比較好。這一點很重要。
成為資訊管理高手需要兩年時間
資訊管理的高手都有一套流程:先從原理與原則中學習個案,再以個案為範本自行匯整想法、付諸行動,然後從個案中找出成為自己核心的架構(思考的框架),最後,再掌握該架構與原理原則間的整合性。
只要獲得適切的指導,又能持續學習下去,大約兩年可以到達高手的領域。這是我在麥肯錫與安達信接受新人訓練的經驗法則。有趣的是,職業運動也是,要成為高手,得要接受兩年的嚴格訓練;MBA及其他專業教育,也都是以兩年的課程為主流。
從我們吸收某種資訊、使之成熟、試著操作,一直到完全理解為止,恐怕就是需要兩年的時間吧。人類的細胞彼此替換、把我們所下達的指令傳達到每個角落為止的時間,或許就是這麼久。
關於資訊管理,在此先把「細胞記憶」的概念介紹給各位。
這種概念認為,我們的記憶或資訊處理不是光靠大腦,而是靠全身一起來做的。
具體來說,在心臟、肺臟或角膜移植後,這些器官原本主人的嗜好、姓名、看過的風景等等,會漸漸出現在受移植者的記憶之中。常聽到一句話說「腦子已經懂了,但身體還沒跟上」,倘若細胞記憶的假設是正確的話,這樣的事就是想當然爾了。
無論如何,我們不可能只因為學會一點Google的使用方式,明天開始生產力就大幅提升。不過,只要能成功地漸漸控制自己的行動,等到兩年後,一定會有成果的。
把資訊洪水變成寶山
身處於我們現在這種資訊主義的社會,再怎麼不情願,生活與工作勢必都是以資訊為主軸。因此,若無法在資訊管理上養成某種自衛的手段,將會在原本或許沒什麼大不了的資訊洪水中,覺得自己好像快淹死了一樣。這與現代人很像,現代人的飲食生活很容易就會變成高卡路里、膽固醇過高,而罹患生活習慣病。
不過,只要能針對飲食生活抱持著正確的知識、維持正確的生活習慣、運動與飲食,還是可以遠離生活習慣病。
同樣的,只要我們能學會主動管理資訊的技術,看來像是資訊洪水的景象,其實會是我們的寶山,我們可以從中不斷把資訊轉換為貨幣。
不只如此,我們也可以在不必長時間工作下提高生產力。除工作外,在自己的日常生活與嗜好上,資訊都會引導我們、帶領我們前往更加快樂的正確方向。
看清1%本質的六種技術
技術1養成「架構力」
我們無時無刻都是以五感在取得新的資訊。
但資訊如果一直只是素材,只是純粹堆成一座「資訊山」,那與其由人類來收集,還不如交給Google做,會有效率得多。
我們人類能做的,是從「資訊山」之中找出共同點或相異點,看清楚自己手邊資訊所代表的意義,以及該怎麼在自己的生活中活用該資訊。我稱之為「架構力」。
無論是與別人交談時、讀書時、在路上行走時,都要經常運用架構、創造架構,持續地思考資訊、整理資訊。
這裡所謂的架構,指的是「依循特定目的整理出來的思考框架」。或許也可以稱之為「思考的抽屜」。如何針對資訊制定主軸、如何分類資訊、區分資訊的不同使用時機,以及創造整理資訊的場所,都是由架構來決定。
而在資訊進入腦中時,要經常自行為它加上標籤,區分使用時機,在腦中的適切場所保管它。
簡單舉個架構的具體例子,比如說,在寫文章時的「起承轉合」,就是很容易了解的架構;商業用語方面,策略的3C(顧客Customer,公司Company,競爭者Competitor)與行銷的4P(價格Price,通路Place,產品Product,促銷Promotion),也是思考的架構。
把多樣東西整理成「七種習慣」或「三項法則」之後,之所以會變得容易理解,也是因為給了它架構。本章的內容也是以「六種技術」的形式提供了架構。
只要運用「策略的3C架構」,業務員就能把資訊區分為「公司產品的相關資訊」、「顧客相關資訊」、「競爭者資訊」,予以管理與分類了。
或者,只要運用「行銷的4P架構」,也能夠整理出自己公司的產品或服務為何會輸給競爭者。還有,在市場中出現風評良好的產品時,也可以藉由架構的運用,解析出該產品風評良好的原因。
還有一點很重要,架構這種東西,是要一面使用許多先人為我們開發出來的各種架構,一面再自行創造新的架構下去。很多地方看到的那種以圖解或手冊介紹的做法,也是一種架構。只要能意識到大約幾百種以上的架構,資訊收集力就會大幅增加,自己也會變得能夠創造架構。
二十八歲進入麥肯錫時所沒有的「架構力」
即便如此,我注意到架構力,是在二十八歲時,轉職至麥肯錫公司後的事。正在閱讀本書的各位讀者,我想應該不太有那種習慣,在平時整理資訊或日常對話中使用架構。
我剛進入資訊處理的專家集團麥肯錫時,常常有人說,我的話很難理解,也很乏味。別人也說,即便我講的事情很有趣,但是沒辦法做為資訊活用。
相對的,我也完全無法理解,為何多數麥肯錫的企管顧問總是能夠整理資訊、創造出新的想法?
缺乏那種架構力的我,在剛進麥肯錫時的績效,以及據以獲得的考績,也很不理想。由於在那之前,我一直只從事會計師與金融業,原本就沒人給過我什麼「架構」,因此也沒有那種「自己構思新架構、創造新架構」的想法。
就在我煩惱著自己講的話為何這麼難懂時,和一位一畢業就進入麥肯錫的資深女性顧問交談之下,她沒有惡意地這麼對我說:
「在麥肯錫,講的話如果沒有架構,就等於是主婦或上班族在閒聊一樣。」
當時我想道,「啊,原來如此」。沒錯,我的想法沒有架構,我講的話對於對方而言,聽起來就像是閒聊而已。只要知道了原因,問題就等於解決八成了。
後來,發現自己有必要養成架構力之後,我慢慢改善了以下幾點。
(1) 能區別需要與不需要的資訊
(2) 能區別優質資訊與劣質資訊
(3) 能對資訊做因數分解
(4) 能區別本質性資訊與其他資訊
(5) 能根據既有的架構,創造出新的架構
由於在麥肯錫有那種收集了很多架構的基本手冊,每天我一直在看這些手冊。在大概學會約兩百種基本型態後,我總算能以獨當一面的顧問身分在外活動了。總之,透過「量」方面的擴大,可以在開始時補「質」之不足。
或許你會有疑問,怎樣才能取得架構?很多資訊其實已經依照架構整理好了,只是沒人明確指出它是「架構」而已。
比如說,在教導別人時的「能力╳意願矩陣」(根據教導的對象有沒有意願,有沒有能力而區分為2╳2的矩陣,再依四類不同對象改變教導內容的一種技術)就是一種架構,暢銷書《與成功有約》(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裡的七個習慣,也是一種架構。報紙也是依照一定排法的文字方塊在紙面上編輯,才送到我們手中的。只要弄懂了「架構」這種概念,實例在我們身邊要多少有多少。
必須知道的只有一件事:「架構」這種有用的東西所在多有,它們能夠匯整資訊,讓你有效率地吸收資訊。
資訊就是貨幣的時代資訊比金錢還重要為提升知識生產力,有一件事我希望各位讀者想看看。那就是,「資訊就是現代的貨幣」。如果我們擁有品質優於他人的資訊,或者我們能高明地在加工資訊過後創造出新資訊,無論其形態為何,都能夠轉換為貨幣(賺錢)。反之,一個人再怎麼有錢,如果未能掌握適切的資訊,可能會隨隨便便就虧錢;或者,一個人再怎麼想賺錢,若缺少適切的資訊,也不可能賺到錢。因此,提升知識生產力,就形同是「如何高明地取得資訊、自己加工、產出,再連結到賺錢之上」。這是資訊之所以是貨幣的原因。那麼,為何資訊會變成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