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不是教出來的!孩子的能力比你想得amazing!
享譽全球的丹麥教養經典代表作,樹立親子關係新典範
授權十六種語言翻譯,英美歐洲各國長銷書,全球銷售逾 500,000 冊
發展北歐式親子關係.打破舊式教養觀點
傾聽孩子的聲音‧看見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完整人格‧學習尊嚴的對待
--------------------------------------------------------------
傳統上所謂的「教養」,大部分是不必要的,甚且會造成直接傷害。
我們疼愛小孩,但我們對小孩本質的基本理解卻是錯誤的。
當小孩最麻煩難搞的時候,其實正是他們對父母最有價值的時候!
當爸爸說:「我說了算!」
孩子學到的是屈服於權力。
當媽媽說:「我打你是為了你好!」
孩子學到的是害怕暴力,而不是尊重他人。
當爸爸說:「小朋友要乖乖聽話,不要多說!」
孩子學到他們沒有言論自由,而且他們必須管好自己。
當媽媽說:「規矩點,不然人家會說爸媽沒教好你!」
小孩學到的是他們被期待要「演出」,而不是做自己。
當孩子說:「看,媽咪,這是我畫給妳的!」
媽媽把圖拿過來看,然後說:「真棒,你真有畫圖的天分!」
孩子得到的不是自信,而是評價。
我們對待小孩的方式將決定世界的未來,現在這句話恐怕格外真實!
大多數的人都想看到心理健康、充滿責任感的下一代,於是我們假設孩子必須受到成人大量的影響和控制,他們必須到達某個年齡,才能被視為對等和真正的人。換言之,大人必須想辦法教養小孩,讓他們學會如何表現得像個真正的人(也就是大人)。
然而,麥教育專家雅斯培‧尤爾認為,傳統上所謂的「教養」,大部分是多餘的,而且會造成直接傷害。不但對小孩不健康,對大人也有阻礙,對小孩和成人之間關係的品質也有毀滅性的影響。數百年來,我們真正教會小孩的,是尊重權力、權威和暴力,而不是尊重其他人。
當然,大人們這麼做不是因為居心不良;剛好相反,我們疼愛小孩,相信他們必須經過好的教養、必須背負責任,才能成長。但我們的邏輯有問題。我們對小孩本質的基本理解是錯誤的。
本書不是要提供一套「養兒育女」的方法,而是提出親子互動的新典範:一種以對等尊嚴為基礎的個人對話。瑞士心理學家布洛登(Margaretha Brodén)曾說:「或許是我們搞錯了,說不定小孩是很有能力的。」所謂小孩是有能力的,意思是他們可以把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教給我們。透過他們的反饋,大人們才能重拾失去的能力,並且拋棄沒有效果、沒有愛心,以及自毀式的行為模式。
作者簡介:
雅斯培‧尤爾 Jesper Juul
著名的家庭治療師和作家,一九四八年出生於丹麥。一九六六您進入丹麥馬薩里斯堡師院(Marselisborg teacher's college)就讀,一九七○年取得教師資格。之後進入奧胡斯大學(Århus University)念歷史。曾於丹麥伯格爾青年治療中心(Bøgholt youth treatment center)實習,發現自己對實務工作的熱愛,身為教師與社工人員,他體認到必須積極與孩子的家庭合作才能成功。隨後九年於奧胡斯社區青年中心協助單親媽媽團體,同時於丹麥、荷蘭、美國接受家庭治療的教育,也開始擔任團體治療師和個人訓練師。
一九七九年加入丹麥的斯堪地那維亞坎普勒研究中心(Kempler Institute of Scandinavia),致力發展家庭治療教育迄今。二○○四年成立了「家庭實驗室」,於歐洲和南美等十一個國家從事家庭諮商。
雅斯培‧尤爾為人夫、為人父,也當上祖父。他在教育改革上貢獻卓著,寫了二十本書,授權翻譯各國語言,英譯本包括:《Here I am! Who are you? Resolving conflicts between adults and children》、《NO! The art of saying NO! With a clear conscience》、《Family Life: The most important values for living together and raising children》、《Family Time: 》等書。
譯者簡介:
楊惠君
政大英語研究所碩士,從事翻譯工作多年,譯作豐富,包括《辛格家族》、《來自巴拉圭的情人》、《謀殺之心》、《班伯里十字》、《飲食與愛情》、《法律與文學》、《建築的表情》、《完美的房子》、《生命就是堅持信念,走到最終》、《藍花楹下的孩子》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孩子的教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陳安儀
本文作者為親職作家、人氣親子部落客暨資深媒體人。
寫這篇推薦文的時候,適逢台北捷運發生震驚全台的「隨機殺人案」:大學二年級的凶嫌帶著水果刀,在捷運車廂中冷血砍殺乘客,造成四死二十二傷的慘案。沒有明顯動機、也沒有特殊對象,殘酷的屠殺行為,不但令所有人感到恐怖驚愕,也讓人困惑不解:一個學業平順、外表斯文秀氣,面上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轉變成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新聞報導把凶嫌每一個階段的照片曝光。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小學階段的他尚有一雙明澈的眼眸;到了五、六年級的前青春期,他便已經開始產生自殘、自殺的念頭,隨後更是一再出現一些偏激離譜的留言。然而,在這一段痛苦受挫的成長過程中,家庭、學校的教養功能,顯然沒有能適時發揮功效。沒有人曾經進入這顆孤單的心靈,更沒有人知道這個孩子遭受了什麼?直到發生憾事,造成社會重大創傷後,再回頭尋訪來時路,已然來不及。
因此,孩子的教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人父母無不兢兢業業。每個孩子生下來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成為恐怖的殺人犯。但是,除了生理造成的精神疾病無法預防,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很多家長抓不到頭緒。
再加上近年來,教養有很多新的理論。有人認為現代父母民主過了頭,老一輩的「直覺教養」、「界線理論」、「虎媽」應該重新受到尊重;也有人甚至認為教養是一種迷思,基因影響大過一切。本書的作者藉由其臨床心理學的學理證據,以及大量的的案例經驗,提出了「相信孩子的能力」的核心想法,提醒家長,不要執著在表面的「教養」,而要觀察孩子的「能力」:尤其在「道德」、「價值觀」的部分,信任孩子有「能力」,尊重他們的「能力」,無需「教養」,自然能成就孩子完整的人格。
比如說,本書「小孩會合作」這一章,提出小孩會為了討大人歡心,而採取「寧願傷害自己完整人格」而「配合爸爸媽媽想法」的問題,這讓我想到一個案例:
有一次我去演講時,一對憂心的父母提到,年僅幼稚園中班的孩子竟然會在做算數題時作弊,以求拿到滿分的成績。家長很疑惑地問我:「我從來沒有要求孩子考滿分,她為什麼要這樣做?」
事實上,家長常會忽略,孩子都是愛父母的。當孩子察覺到考了滿分父母會很高興的時候,他便會忽略自己的感受,努力配合大人的期望。當孩子不斷配合大人的要求、大人的面子……而忽略了自己的人格和需求時,便在無形中受到了侵害:他找不到自己、找不到目標、低自尊和低滿足。最終,他便會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來。
因此,怎麼樣聽取孩子內在的聲音?怎麼樣信任孩子的能力可以引導其到正確的方向?我想這便是這本書要教給所有父母的。也期望所有的父母,能夠經由本書,得到更多的啟示。
傾聽孩子,相信孩子 / 李偉文
本文作者為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相信大部分的家長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一定會嚇一跳,覺得怎麼跟自己向來以為的常識差那麼多,但是假如我們能夠耐下心來,再看一次,然後仔細思考,回想自己與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大概就會懊惱應該要早一點看到這本書的。
作者顛覆了許多大人以為的孩子難纏搗蛋或叛逆,主張其實孩子始終是很「合作」的。沒錯,孩子,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是以絕對「合作」的方式來「回應」大人的,很可惜的,忙碌焦躁的大人往往無心解讀孩子透過肢體動作想傳遞給父母的訊息。
我常常提醒父母師長,孩子的感受能力很強,但是表達能力很差(我所說的表達是指大人習慣的言語敘述)。感受力強是來自於物種演化過程賦予的天生能力,或許因為任何物種要在這個危機四伏的世界上存活是很不容易的,必須時時刻刻注意周邊是否有敵人出現,以及必須到處尋找獵物填飽肚子,因此在經過演化淘汰下,物種天生對周遭環境變化是很敏銳的。
人除了擁有逃避敵人與覓食的能力,因為是群居的動物,所以也演化出「鏡像神經元」,讓我們可以透過模仿來回應出現在我們周圍的人事物。這種天賦的感覺能力,使得古往今來有許多民間傳說都認為孩子可以「看見」我們大人看不到的那些「東西」。
這些孩子擁有的能力,隨著人類的成長,逐漸把絕大部分的心神用在讀書識字、語言溝通等等後天的認知學習,先天的敏銳感知就逐漸消失了,這也是作者在書中以無數的例子不斷提醒我們,也是父母與孩子溝通障礙的主要來源了。
的確,我們要信任孩子,另一方面也要更有耐心體察孩子的心情,不要武斷、甚至粗暴地認為孩子不懂事,孩子就是調皮、就是愛搗蛋。
有許多青少年都曾表示,如果父母知道他們與同儕互動的情況,一定會嚇死。當然,這裡所謂的嚇死不全然是負面的,而是父母眼中天真無邪的乖孩子,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成熟,也懂得許多我們不瞭解的事情。
尤其對於十多歲的青春期,父母的態度常常是很矛盾的,早上嘮叨著:「都這麼大了,還不知道自己的襪子放在那裡!」到了晚上看電視新聞時卻又變了:「你還這麼小,小心外面有很多壞人!」
十六、十七歲或許在我們眼中還是毛頭小孩,可是唐太宗李世民鼓勵他父親叛變隋朝,並且率領大軍打下大唐江山時才十七歲;經過多年征戰,最後建立橫跨歐亞非大帝國時的亞歷山大,也不過二十多歲。
我們都知道,現代的孩子隨著時代進步及物質愈加豐盛之下,不管生理或體格發育,以及在知識累積上,一定比古代人強,可是以前十多歲的人可以做很多事,但是現在的家長卻認為他們還是一個必須受保護什麼都不能做的孩子。
希望那些已被呵護成「媽寶」的年輕人,他們的父母親,也就是「寶媽」「寶爸」們,都能看看這本書,學會重新相信孩子,給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
名人推薦:孩子的教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陳安儀本文作者為親職作家、人氣親子部落客暨資深媒體人。
寫這篇推薦文的時候,適逢台北捷運發生震驚全台的「隨機殺人案」:大學二年級的凶嫌帶著水果刀,在捷運車廂中冷血砍殺乘客,造成四死二十二傷的慘案。沒有明顯動機、也沒有特殊對象,殘酷的屠殺行為,不但令所有人感到恐怖驚愕,也讓人困惑不解:一個學業平順、外表斯文秀氣,面上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轉變成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新聞報導把凶嫌每一個階段的照片曝光。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小學階段的他尚...
章節試閱
小孩會合作!
很多父母相信小孩必須「學會聽話」,儘管這種期待幾乎都會導致小孩「不聽話」。但其實小孩十之八九會選擇與大人合作!大人應該做的是,瞭解小孩到底在配合什麼。
我所謂小孩的合作,意思是他們複製或模仿他們身邊最重要的大人――起初是父母,接著是其他和他們有密切接觸的大人。
★例證★:媽媽的產假結束;六個月大的莉莉該上托兒所了。媽媽上班前送莉莉去托兒所時,莉莉哭哭啼啼很不高興,什麼也安撫不了她。但如果是爸爸帶莉莉去托兒所,她似乎沒問題。
真是奇怪!為什麼會這樣?這對父母一再討論托兒所的品質,還有兩人完全相反的養育風格:媽媽是不是太保護小孩了?爸爸是不是太冷淡?
不過在絕大多數的個案裡,小孩到托兒所時開不開心,和這些因素一點關係也沒有。像莉莉這樣的小孩在媽媽面前會哭,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媽媽(基於充分的理由)在情感上還沒準備好要跟小孩分開。她焦急、難過、緊張或不快樂,而且從生產後一直如此。但她壓抑了這些感受,因為情況不允許她留在家裡帶小孩。
即便媽媽已經沒意識到這些感受,但莉莉感覺到了,並且加以複製。換句話說,孩子透過適切地傳達一個訊息來表達她的合作,這個訊息可以這樣解讀:「親愛的媽媽,我們之間有點不對勁,有些事不太清楚。我只是讓妳知道我知道了,我想妳會負起解決問題的責任,這樣我們兩個人都會好過一點。」
但如果問做媽媽的,剛剛那個大聲尖叫的小孩合不合作,她十之八九會否定。這是因為母親的合作觀念和適應比較有關;也就是說,她認為合作的孩子會忍受彼此的分離,不會哭鬧。
小孩被帶去看牙醫或醫生,或是被送到一個新環境時,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
★例證★:求子多年不成的凱倫和克里斯汀,最後終於生了女兒莎拉。凱倫請了一年長假,留在家裡照顧年幼的女兒。和大多數新手爸媽一樣,凱倫和克里斯汀高興得不得了,但也不確定自己能否承擔為人父母的重責大任。
基於許多原因,他們一直沒機會好好談談兩人的不確定感。凱倫每天都必須應付小嬰兒,沒機會釐清自己的感受。每當丈夫下班回家或親友登門探訪時,他們不是問候莎拉好不好,就是說凱倫有這麼多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實在太棒了。
漸漸地,凱倫壓抑她的不確定感,對莎拉的衛生和飲食變得非常講究:女兒必須穿好的衣服,絕不能紅屁股,必須定時進食,而且最好吃得很多。
三個月大的時候,莎拉開始會吐母乳。凱倫心急如焚,但她沒有對任何人提起這個問題,直到孩子的體重開始往下掉。終於她鼓起勇氣和莎拉的小兒科醫師討論。由於孩子有胃部賁門狹窄的可能,便安排到醫院做檢查。檢查證明小孩身體沒有任何毛病,但她繼續嘔吐。餵母奶原本是一個親密而愉悅的經驗,現在卻成了她們母女的惡夢。
儘管凱倫不明白,但她的女兒非常合作,給媽媽非常適切的反饋。她發出的訊息,可以解讀成許多意思。
第一次嘔吐的意思可能是:
「謝謝,媽。我已經飽了!」
或者是:
「媽,我寧願在肚子餓的時候喝奶,而不是在妳想和我享受親密時光的時候!」
或者是:
「我們之間有點不對勁,媽。妳只顧著做個好媽媽,完全忘了我也有我的需要。妳不認為妳最好和爸爸談一談嗎?」
或是:
「聽著,媽。我實在受不了妳用這種方式對我。我覺得噁心!」
但凱倫不認為她女兒很合作。剛好相反。
幾個星期過去。莎拉又住了一次醫院以後,凱倫和克里斯汀決定聯絡家庭治療師。(治療師的結論不外以下三種:凱倫神經質、父母的婚姻出問題,或是孩子有毛病。)當治療師直接問凱倫,她認為莎拉可以怎麼合作時,凱倫回答說:「只要她開始正常進食,開始增重,我就高興了。」
但這不是小孩合作的方式。他們會直指問題的根源。儘管沒有意識到,他們總是能指出妨礙家庭幸福的衝突。
★例證★:一家人在餐廳吃飯。咖啡上桌時,服務生端了冰淇淋給四歲和七歲的小孩,他們三兩下就吃完了。同時間,父母正專注於兩人的私密對談。
孩子坐著聽了一會兒,但很快他們發明了一個遊戲。他們悄悄地在空著的餐桌間繞來繞去。有幾次父母喊了一聲,他們就停了,不過很快又玩了起來。
突然間父親氣呼呼地低聲吼了他們。當孩子聽話地走回來時,父親說:「你們沒聽見我說的嗎?你們兩個要是不乖,以後我再也不帶你們出來吃飯了。哦,算了,到此為止。我們回家!」
兩個小孩楞在那兒,垂著眼,縮著肩,不發一語地離開。他們一直很合作,百分之百、公開、直接地合作。他們的行為表示,「既然爸媽只顧著彼此說話,我們就自己找事做,免得打擾他們。」
現在我們讓時間快轉幾個月,某天晚上,其中一個孩子對父親說:「今晚可以出去吃披薩嗎?」
「嗯,或許吧。」她父親說:「但你們兩個要乖一點,不可以像上次一樣掃興!」
這又是一次錯誤解讀,把小孩自發性、充滿愛而體貼的行為解讀成「不合作」。再一次把合作和「循規蹈矩」混為一談。做家長的選擇把重點放在聽話與否,而非建立一種以對等尊嚴和信任為基礎的關係。
如果我們換個方式來看待小孩的行為,或許會發現小孩在各方面都是擅長合作的專家。想想看,四歲大的男孩會學爸爸走路,六歲大的女孩和母親的吃相一模一樣,九歲大的男孩對弟弟說話的方式,和他父親對他說話的口氣如出一轍。當做父母的看到小孩用這些方式模仿自己,我們很少覺得憤怒或困惑。相反的,我們覺得洋洋得意。
不過當小孩複製或表達我們不想被別人看到或沒有意識到的感受和態度時,我們的反應可能會負面得多。很小的孩子確實會研究大人,在表達自我之前先解讀大人的感受。舉例來說,當你造訪家有六個月到兩歲半的小孩的友人時,不妨留意一下:你進門之後,孩子會先花幾秒鐘時間仔細研究爸爸或媽媽的表情。如果爸媽激動、緊張、害怕或根本不想接待訪客時,小孩會開始哭,或是把臉轉開,不看客人。這時候,父母大概會擺出一副親切的笑臉,對客人說:「哦,是你啊!快請進!」不過小孩會照樣哭個不停。
同樣的,如果母親招待一位仰慕者(儘管她不清楚自己對他的感覺),或者如果父親有了交往對象(但瞞著小孩),小孩馬上就會警覺到。
身為家庭治療師,我每天都看到這種複製行為的例子。小孩,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在家庭諮商期間會變得很激動,要求大人的注意,直到他們的父母和我指出問題為止。一旦把問題指出來,父母也願意擔起處理問題的責任,年幼的孩子常常就這麼睡著了,而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孩子不是開始畫圖,要不就覺得無聊想回家。對在場的大人來說,這是非常珍貴的反饋。
甚至當衝突和問題發生時,小孩也會複製父母的行為。好比說,正因如此,才有人臆測酗酒的生物根源。我自己經手過的家庭治療經驗告訴我,父親或母親酗酒的小孩,長大之後之所以成為酒鬼,是為了配合她特別依賴的家長,也就是具有自毀傾向的父親或母親的行為模式。
就像我先前提過的,小孩的合作行為可以表現在兩種不一樣的行為上。直接合作的小孩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在父母雙方都沒有可怕傾向的家庭,小孩往往會直接複製父母的行為。
‧受到尊重的小孩會尊重別人
‧受到關懷的小孩會關懷別人。
‧完整人格沒有被侵犯的小孩,不會侵犯別人的完整人格。
反向合作的小孩做出的行為看似相反,原因是他把自己的行為內化。然而,他的動機是渴望和家長合作。
我們經常看到同一個家庭裡的兩個小孩,以不同的方式和大人合作。這一點經常使父母和專業人員都很驚訝,因為兩個小孩的背景和父母教養的方式一模一樣。
★例證★:克羅埃西亞難民營一位年輕的母親找上營區的心理社會團隊,因為她七歲的兒子很難搞、叛逆、愛哭又纏人,換句話說,就是不聽話又不合作。她形容自己十二歲大的兒子很體貼、成熟又合作;學校的老師形容他個性內向,不過聰明又勤奮。
這一家人遭逢巨變。這名婦女的丈夫六個月前在波士尼亞前線戰死;她的家人被分散到不同的難民營和庇護中心。這位母親選擇了和大多父母相同的方法來處理自己的喪親之痛:以小孩為重,她自然把喪夫之痛藏在心裡,只有在獨處時常常哭泣。不幸的是,這種充滿愛和善意的作法非常普遍,然而這種處理方式對母親和孩子都不健康。
比較大的兒子所採的合作方式是有樣學樣。生命的火花熄滅,他把哀傷深埋在心裡。他彎腰駝背,步履沉重,臉上總帶著難以理解的木然神情。周遭的大人都同情他也關心他。他對母親的愛不曾說出口,卻讓母子兩同感平靜和慰藉。在我看來,他是以直接的方式和母親合作。純粹是有樣學樣。
小兒子也合作,不過是採反向的方式。他的行為剛好相反。這個家裡只有他一個人積極表現他有多麼哀傷、絕望、沮喪和渴望陪伴。換句話說,他試圖為他母親壓抑的感受發聲。但做母親的沒辦法一邊適應自己的感受,一邊體會他的感受:他們的感受太像了,她根本辦不到。他也想用哥哥的方式和母親合作,可是他做不到。他半開半掩的沮喪,非但沒有引起其他大人的同情,反而喚起了他們的無助和暴躁。他不像哥哥那樣「又大又懂事」。他被認為是「又小又不乖」。這三個人的合作方式都犧牲了自己的健康。但只有小兒子掌握到讓家庭更健康的關鍵。是他指出明路何在。
幸好這位母親意識到自己需要幫助。她看出危險的徵兆,並且認真以待,找其他大人討論她的問題。最後,心理社會團隊把她引介給一群有類似處境的婦女。當她接受了自己的悲痛,就能讓大兒子也表達他的悲傷。結果小兒子跟著平靜下來了。
在父親對妻子和/或小孩施暴的家庭,我們經常看到相同的現象:分歧的合作行為。往往有一個小孩會模仿父親,把暴力和毀滅性表現在外;而另一個孩子則模仿母親,把暴力內化。這樣的孩子要不就把自我毀滅傾向表現在外,濫用藥物、性濫交或企圖自殺,要不就變得安靜而自我抹煞,拒絕許下任何個人承諾,對別人有過度的責任感。要注意的是,許多這種比較敏感的行為,經常被誤認為「家教好」的表徵。
可是當這種家庭的小孩邁入青少年,會出現迥然不同的行為。基於許多原因,男孩仍然有暴力傾向,女孩則有自我毀滅的傾向。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女孩常常把母親當成模範,因此配合她的自毀式行為模式。然而,進一步檢驗,在親子互動的本質和性質上,每個小孩認同父母的方式可能都不一樣。
下面是一個瞭解直接和反向模仿/合作的概略式方法:
‧被批評的小孩變得喜歡批評他人或自我批評。
‧在暴力家庭長大的小孩會變得暴力或自毀。
‧在不表達感受的家庭裡長大的小孩變得安靜或愛講話。
‧受到暴力或性虐待的小孩會變得極端和自我毀滅,或是極端而暴虐。
根據我的評估,遭遇大人毀滅性行為的小孩,百分之五十會以反向方式合作。另外百分之五十會直接合作,並因此被視為「有問題」。而且毀滅性行為未必總是殘暴、專制或暴虐,也可能是過度貼心、順從和防衛。我提出這一點是為了強調,我們不管做什麼,總有充分的理由。我們都是無辜地被導向我們的毀滅性/自毀式行為。
許多大人會做出他們認定是愛和關懷的行為,但其實不然。人們想要做出愛的行為,但光有這樣的意圖是不夠的。在過去,當家庭是一個專制的權力結構時,父母親很容易壓抑孩子的能力。幸好現在要壓抑小孩的能力已經難得多。不只小孩和青少年變得更有自信,父母親也變得比較有彈性,整個社會也更加嚴肅看待個別小孩的幸福。
小孩會合作!很多父母相信小孩必須「學會聽話」,儘管這種期待幾乎都會導致小孩「不聽話」。但其實小孩十之八九會選擇與大人合作!大人應該做的是,瞭解小孩到底在配合什麼。
我所謂小孩的合作,意思是他們複製或模仿他們身邊最重要的大人――起初是父母,接著是其他和他們有密切接觸的大人。
★例證★:媽媽的產假結束;六個月大的莉莉該上托兒所了。媽媽上班前送莉莉去托兒所時,莉莉哭哭啼啼很不高興,什麼也安撫不了她。但如果是爸爸帶莉莉去托兒所,她似乎沒問題。
真是奇怪!為什麼會這樣?這對父母一再討論托兒所的品質,還有兩人...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家庭價值觀的轉變
親子之間的衝突次數和強度,取決於大人能否承認他們為人父母的角色正在改變,以及他們在兒女人生最初的二到四年,如何面對孩子完整人格的發展。
家庭是一種權力結構
教養的方法
反抗的年紀
青春期
青少年叛逆
對孩子設限
父母對如何教養孩子必須有一致的看法?
孩子不聽話,大人要堅定拒絕?
衝突的後果是懲罰?
公平只是為了讓父母安心?
關係重思考,角色重分配
家庭互動的過程
缺乏衝突解決的典範
平等並無法達到健康的平衡
尊重與接受是愛的先決條件,還是愛的結果?
以愛的要求為名
一個對等尊嚴的社群
第二章 小孩會合作!
很多父母相信小孩必須「學會聽話」,儘管這種期待幾乎都會導致小孩「不聽話」。但其實小孩十之八九會選擇與大人合作!大人應該做的是,瞭解小孩到底在配合什麼。
基本衝突
小孩的合作
完整人格
完整人格和合作之間的衝突
心身症狀
毀滅性與自毀式行為
第三章 自尊與自信
不管受到什麼樣的對待,小孩對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小孩的自尊發展之所以重要,不是關乎他們如何看待父母,而是關係到他們多麼喜歡自己。
定義釐清
「看我,媽咪!」:認知孩子被看見的需求
承認和評估**
給小孩一種價值感
「隱形」的小孩
小孩為什麼會變成「隱形」
從隱形到顯形
暴力就是暴力,就是暴力!
大人的自尊
第四章 責任、負責任,以及權力
孩子會主動參與他的自尊和自我責任感的發展過程。等他長大成人,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家庭時,他會知道他的需求和其他人認定的不同,不表示他有錯。表達需求和犯錯是可以被接受的。
定義釐清
第一步最難
父母的責任和權力
小孩的個人責任感
個人語言
負責,但不孤單
責任 vs. 付出
第五章 小孩的社會責任
或許父母察覺到態度和行為偶爾會出現矛盾,並為這種言行不一感到懊悔。或許他們擔心自己教不好兒女……他們沒有察覺到的是,儘管他們立意良善,但教養過程的品質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實踐責任
過度負責的小孩
獨自承擔責任
家長的權力
家庭成員的互動
負責任地使用權力
第六章 界限
小孩和大人一樣,如果不斷遇到規則的阻礙,常常會覺得自己渺小、不負責任、犯錯、愚蠢,而且需要矯正。當小孩覺得受到尊重,他們的合作意願會高得多。
拋棄角色
設限
當設限出了錯
社會界限
社會界限和年紀較大的小孩
第七章 家有青少年
有人說青春期本身就是和父母衝突的原因,這種概念是一個迷思。衝突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小孩逐漸變成一個獨特而獨立的人,而家長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意願或能力去認識和應付他們。
來不及「教養」小孩
父母和他們的失落感
父母彼此的關係
誰做決定?
當成功在望
第八章 家庭
當兩個大人為人父母,運氣好的話,兩人加起來大概具備了三分之一把小孩教養好所需要的經驗、見解和訣竅。這些知識有部分是他們從對方身上學到的,有部分則是小孩在成長過程中透過充分的反饋教給他們的。
個人差異
共同領導
伴侶關係與家長身分
對等尊重是互相的
前言
第一章 家庭價值觀的轉變親子之間的衝突次數和強度,取決於大人能否承認他們為人父母的角色正在改變,以及他們在兒女人生最初的二到四年,如何面對孩子完整人格的發展。
家庭是一種權力結構教養的方法反抗的年紀青春期青少年叛逆對孩子設限父母對如何教養孩子必須有一致的看法?孩子不聽話,大人要堅定拒絕?衝突的後果是懲罰?公平只是為了讓父母安心?關係重思考,角色重分配家庭互動的過程缺乏衝突解決的典範平等並無法達到健康的平衡尊重與接受是愛的先決條件,還是愛的結果?以愛的要求為名一個對等尊嚴的社群
第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