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2-09-01
ISBN/ISSN:9867975499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96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又曾身處擬定全球經濟政策的權力核心,他的犀利批判常讓廟堂人士如坐針氈,卻能感同身受於管理不當的全球化所導致的災難。他那牛虻般的知識份子本色,直接朝問題的癥結叮去,但對開發中國家的關懷又充滿人道色彩。書中有關經濟發展、危機管理、經濟轉型的議論,攸關政策的形成,他企圖由此勾勒出國際經濟組織的革新議程。本書足以開啟一項辯論,讓所有因全球化管理方式而受影響的人士均能參與其中;並提供更多的資訊,以利制定更好的政策。全球化的許諾未了,自然不能以失落收場!
‧本書係於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五周年前夕寫就,書中揭示了IMF等主要國際經濟官僚組織對開發中國家經濟的種種不當介入與運作,包括亞洲金融風暴、俄羅斯經濟的轉型失敗以及全球化的經濟危機,IMF似乎都難辭其咎。史迪格里茲對這些主導全球化的國際組織所提之關鍵性批判,特別是對包括IMF前任首席常務副理事Stan Fischer在內等重要人士的人身攻擊,自然引發相關人士的反擊以及紛紛的議論。但也正因他先前在柯林頓政府以及世界銀行的重要職務,加上二○○一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讓他在產官學界的聲望如日中天,這本開啟辯論的著作也才如此引起全球注目,本書業已售出近二十種語言版本,並在美國、英國、法國及日本等各國榮登暢銷書排行榜長達十數周之久!
‧全球化帶來許多好處--東亞的成功就是奠基於全球化,全球化改善人類健康,並且創造一個積極的全球公民社會,也為爭取更多的民主與社會正義而奮鬥。但為何亟須奧援的開發中國家對此不時起而反抗?而針對全球化組織與行動所進行的暴動或抗議更是與日俱增?問題不在全球化,而在於它的管理方式。
主導全球化的三個重要組織功過參半,它們分別是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World Bank)及世貿組織(WTO)。作者以世界銀行前任首席經濟學者兼資深副總裁的身分,形容那些機構中的決策基礎「摻雜了意識形態與壞的經濟學,有時教條之上好像還籠罩著一層特權的外衣」。
這些國際機構所主導的全球化與經濟發展帶給開發中國家的苦痛,實已遠超過必要的程度。
作者堅信,唯有這些國際官僚組織改變它們的運作方式、增加透明度,並從問題根本來省視自身的行動,這股全球化趨勢才會帶來正面意義,也才能徹底解決貧窮問題,並促進富足。
本書在全球化與反全球化之間取得了極大的均衡,對於兩者之間的紛紛擾擾,有著指標性的論斷,
並為全球化的將來開啟了一扇辯論窗口。
作者簡介:
Joseph E. Stiglitz(史迪格里茲)
美國柯林頓政府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世界銀行前任首席經濟學者兼資深副總裁, 2001年與阿可洛夫(George A. Akerlof)及史班斯(A. Michael Spence)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原因:對存在「不對稱資訊」之市場分析具開創性貢獻。這也是繼1996年James A. Mirrlees與William Vickrey獲頒桂冠後,短短五年內,相同經濟學理論的再度獲獎,顯示發展三十多年的「資訊經濟學」已躋身為經濟學的「顯學」。
史迪格里茲現任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教授。
譯者簡介:
李明
臺大商學系畢業,政大財政學研究所畢業,曾任職民間及政府研究機構、證券業。現為自由譯者與特約編輯。曾譯有《亂序》、《記憶七罪》、《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收買與出賣的祕密》、《蘋果橘子經濟學》(以上大塊文化)、《執行力》(天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