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是一個容器,裝的是生活。
只要你對生活有透徹的了解、有一份堅持與尊重,
就可以成為自己所擁有的空間的設計師。
「不了解」或「只了解」是空間設計上的限制,而以為只有「專家」才能解決問題,是限制擴大的原因。因為自己是一個行外之人,我寫這本書的用意很簡單――希望能透過分析空間來分析生活,希望分析生活的習慣能使我們看到更好的可能。――蔡穎卿
談到空間,我們總是習慣以容積尺寸、裝修花費、設計者或物件的名氣來建立它的價值印象。但對蔡穎卿來說,空間是容器,收納我們的作息記錄與情感,提供我們所需要的安全感與奮鬥力。人們對於空間的種種安排,使自己的生活信念與審美眼光不言而喻,比穿著打扮或飲食主張更全面性地展現思想與性格。
這是一本談論空間設計的書,但它也將打破你對於室內設計和裝修工程的所有成見和預想。看似室內設計「行外之人」的蔡穎卿,從二十六年前裝修自己的第一家餐廳起始,已完成過三十個空間的裝修設計,都是由她親自規劃、組員、監工與布置,遍及商業空間與私人住宅;空間的裝修設計,也成為她另一個體現美好生活理想的創作劇場。
在本書中,蔡穎卿將透過十二個她與空間的裝修故事,以及她對於各種設計元素的透析新解,分享空間對她的教導與啟發,指引我們如何以生活的眼光、「耐」而「穩」的空間美學,和打破慣性的勇氣與想像力,運用基礎而純粹的設計概念、常識與邏輯的生活思考,跳脫被知識與專業囿限的框架,自己動手打造讓人激起眷戀與信賴之感的好宅、好空間,永續人與空間彼此照拂與關懷的美好情意。
在蔡穎卿的空間劇場中,美好的空間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感官上的美感舒適,更能給人一份安定、親切的踏實生活感;而人對空間的細心養護、對生活的認真對待,才是讓空間展現溫度與情感的主要力量。在資訊滿載的今日,我們總習慣先求助專業或專家,卻不再積極運用自己的推想來創新看法或解決問題,然而必定是先有生活,才發展出總總理論規則,我們也不應只以他人所歸納的「黃金比例」或「經典作法」來框限自己設計空間的概念,而應回到生活的基本需要來衡量各種進與退的決定,才有可能依照自己的性格與生活型態,打造出與作息密切結合的美好空間。
每一個空間,都是一個獨立的生活故事。家要有自己的特色,對生活就要有足夠的主見,這不是一個堆積東西的遊戲,是你了解生活之後的再呈現。蔡穎卿想分享的,並不是又一套空間裝修的技法範本或規則訣竅,而是希望引領你回歸生活的細項與本質,在寬闊的空間劇場中,演繹出你自己對生活的關愛與想像,在「住」之中體會一份穩穩的幸福。
全書分為兩大部――
第一部【我與空間的故事】:述說蔡穎卿在裝修各個空間時所激盪出的一連串故事,以及這些空間在設計理念、裝修實務與生活美學上所帶給她的影響與學習。其中有她撫育著新生兒一邊親力親為裝修完成的第一家小餐廳,也有積聚著她對磚材深厚情感的教學工作室;有提供身心安慰的中醫診所和承載創業夢想的咖啡屋、甚至是非常難得的電影院裝修經驗,也有她為自己的中年生活所設計的「兩個人的餐桌,兩個人的家」、為父母親打造的「反哺之屋」,以及幫助年輕朋友實現的「築家之夢」。在這些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人生階段對家、對工作、對生活的期待與需求,也能獲得各種關於施作、選購或規劃的裝修設計概念,讓初次接觸裝修、想要著手設計的人都能獲得基本而誠懇的建議指引。
第二部【空間對我的教導】:針對空間設計的基礎要素,如「顏色」「形狀」「質地」「混搭」「光線」「隔間」,以及最根本但也最容易被忽略的「清潔」問題,提供裝修實作時的種種建議與思考。雖是看似耳熟能詳的各種元素,在空間設計中所側重的思考面向卻可能完全不同。例如論及顏色,除了配色選色之外,更應該注意顏色在空間中因質地、光線等影響所造成的錯覺與誤差;而所謂的質地,與其以「好壞」來論斷,不如以「適不適合」、「軟硬適所」來考量,會更貼近生活實用,也更能展露設計者知悉生活的眼光與風格。
全書並以充實的圖片輔助文字,呈現出空間處理在構思、施工、完成等不同階段的實景寫照,讓讀者能有更具體的認知與理解。在這些分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蔡穎卿真正以人、以生活為本的空間設計理念,在務實的機能規劃中也有著柔軟的心理觀照;對她而言,空間裝修更像是一則複雜的生活綜合題,在內涵與外延的容量之中,也期待能擴充出抽象的意境。而這意境,也就是人珍惜資源、重視技術與關懷身心所產生的藝術。
作者簡介:
蔡穎卿(Bubu)
1961年生於台東縣成功鎮,成大中文系畢業。目前專事於生活工作的教學與分享,期待能透過書籍、專欄、部落格及習作與大家共創安靜、穩定的生活,並從中探尋工作與生命成長的美好連結。著有:《媽媽是最初的老師》《廚房之歌》《我的工作是母親》《漫步生活——我的女權領悟》(天下文化);《在愛裡相遇》《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Bitbit, 我的兔子朋友》《小廚師——我的幸福投資》(時報出版);《我想學會生活:林白夫人給我的禮物》(遠流出版);《廚房劇場》(大塊出版)
個人部落格:www.wretch.cc/blog/bubutsai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觸類旁通」的生活設計師――推薦序
從烹調跨界到室內設計,全憑蔡穎卿的直覺與想像力。
她從生活經驗中學習到「觸類旁通」:
用切披薩的方法切磚塊、用刨柴魚的方法刨木頭,
突破了「工法」上的限制,也因此少了一點匠氣、多了一點靈氣。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唐亦男
大塊出版社編輯部來信邀稿,這是我答應蔡穎卿的先生,要替他夫人的新書寫序。在電話中我只簡單地問了兩句,就要編輯把稿子寄來。結果放下聽筒,我開始納悶,為什麼不是蔡穎卿而是她的先生?當我收到《廚房劇場》一書及《空間劇場》的文稿之後, 一方面讚嘆這書名的創意,將飲食與居住比喻為精彩的藝術表演;一方面則欣賞聚焦在食物和空間那豐富多彩的鏡頭,原來這位將工作之餘完全奉獻給妻子的業餘攝影師,正是那個「成功女性背後的男人」。蔡穎卿的著作,都是他們倆人同心協力下,透過不斷地溝通、設想、討論,克服種種困難而完成的,所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最大的副作用則是夫妻的感情也愈加緊密。
出版社對蔡穎卿的介紹是「國內知名的暢銷作家、生活工作教育者」。中文系出身,要成為作家並不難,但要成為一個知名的暢銷作家,難度有點高,不但出的書要受歡迎,部落格要有人點閱,每場演講、每次簽名會要有粉絲捧場,而且跟影視歌星一樣,還必須具有個人的特色和魅力,才能吸引眾人眼光。我很好奇,她是怎麼辦到的?
大多數中文系同學不是繼續念碩、博士,就是到學校教書、謀一份安定的工作,蔡穎卿卻反其道而行,一畢業就選擇嫁人,而且是用最傳統的方式,亦即「相親」,找到她的另一半,並從此用心經營自己的家庭。我檢視了她所有的暢銷作品,幾乎都是以家庭為中心,延伸出一系列有關親子教育、烹調廚藝的書。如今有很多人視家庭為重擔、視婚姻如枷鎖,例如日前看到電視台報導,根據他們的調查,今年母親節最不受歡迎的禮物就是鍋具,每個受訪的媽媽一手拿著鍋子、一邊大聲抱怨每天煮飯都快累死了,過節不會送點不一樣的嗎?如果聽到蔡穎卿告訴你:「燒菜是一種表演。」「燒菜的人最快樂。」你會發現,原來家庭主婦一樣有成就感,一樣可以活得很精彩。
我承認我錯了,因為我總是叮嚀女生:工作第一,婚姻其次;因為經濟獨立,人格才可能獨立。而蔡穎卿則是把操持家務以及養育兩個女兒,當作她的基本功,並且承傳她父母的苦幹基因、奉媽媽的話為經典,再加上她的智慧、敏銳的觀察力,她從家庭的經營中領悟到了人生的價值,從廚房的實作中瞭解了生活的意義。
蔡穎卿用「天馬行空」來形容自己做事的方式,最近她又出了一本書,光看書名就很玄――《空間劇場》。這好像是一本有關建築的書,又好像與表演有關,還要我寫序,擺明了要考我這個老師。翻開書稿,有許多圖片,顯目的標題寫著「打造反哺之屋」。我恍然大悟,因為我的年齡與她父母相當,或許想測試一下,讓我以老人的觀點,設身處地提出我的看法。
她首先聲明,自己不是專業的建築師、也不是室內設計師,卻在她二哥意外買了一百多坪、二十多年的舊房子之後,接下了改造這個空間的任務。這一對兒女,一個出錢、一個出力,於是這一大片空間就成了她揮灑表演的舞台。從烹調跨界到室內設計,全憑她的直覺與想像力;把一座舊房子連根拔起,然後像一個大導演,外行指揮內行。她從生活經驗中學習到「觸類旁通」:用切披薩的方法切磚塊、用刨柴魚的方法刨木頭,突破了「工法」上的限制,也因此少了一點匠氣、多了一點靈氣。
能打造一個老年之家,讓父母安享餘年,是一件多麼開心及難能可貴的事,除了羨慕她的父母有如此多才多藝的孝順女兒,我也試著以自己八十二歲的年齡,來談談我的感受:
一、 假如我是她的爸媽,我一定堅持住在台東。雖然已住了多年,但很舒服,獨門獨院、簡靜安居,有自己的老朋友與熟習的生活機能。而如今的新居,美則美矣,「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老人家是很難適應新環境的。
二、 假如我是她的老爸,我非常喜歡她為我設計的開放式書房,成為臥室與客廳之間的轉圜區,非常有趣。以前我確實很喜歡閱讀上網,現在人老了,看久了老眼昏花,而且我早已從職場退下,還需要那麼努力去查參考資料嗎?還不如替我裝一套最好的音響,讓我陶醉在樂聲中。
三、 假如我是她的老媽,我不否認我的一生都消磨在廚房,那是我的用武之地,利用巧手、從無到有,養活了一家三代人。如今我八十多歲了,全身酸痛、兩腿發軟,廚房再寬敞明亮、實用美觀,反成為我沈重的負擔。即使是五星上將,也有解甲歸田的時候,我想起麥帥的名言:「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據她自己說,「打造反哺之屋」的想法是來自於世界著名的建築學者范裘利與現代建築巨匠柯比意,都曾在三十幾歲時就為自己的母親與父母親設計居所,而世人就以「母親的家」來代稱他們的作品,所以她也想有機會為父母親設計、並打點一個老年之家。她感謝她二哥、二嫂的一片孝心,而且完全信任她,她才能放手一搏、實現理想。我以上所說的其實都是「雞蛋裡挑骨頭」,我是由衷地欽佩這位「無師自通」,懂得十八般武藝的高足,她對父母真「友好」,讓天下讀者「足感心」!
設計者的美學,使用者的觀點
歸結各種空間的設計經驗,Bubu首先強調「好好使用」、「動手清潔」,
才談顏色、質地、光線、隔間……等一般空間設計教育的元素。
這正是專業設計教育跟使用者觀點的重要差異――從使用者兼設計者的角度,
功能便利、易於清潔產生的舒適感,就是一種重要的空間品質。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 孔憲法
這是一本空間戲劇的側寫,穿梭在四種事業兩個家族的五種場景裡:磚廠、家、餐廳、醫院、電影院,先後登場;核心是家,延伸到其他空間。我們都進過這些劇場,受到這些空間的影響,但是未必細細注意過其中上演的空間劇碼。
我們的一生始於家。在土地與建築被專門的活動細分佔領之前,家,通常並不是純粹的「住宅」,它也是許多家庭營生的場所。磚,作者安排成一篇「代序」,開啟後續的鋪陳。我們通常把磚看成建材,不是建築空間,然而這全書的第一個空間,幾乎就是這本書的空間基石!磚,疊砌出Bubu童年的家庭經濟基礎,也壘築成Bubu成年立家立業的岩心。磚,以其能夠大量模製、相對輕巧、容易賦形的優勢,在人類構築空間的歷史中,逐漸在西方取代石頭,在東亞取代版築,成為界範空間的主要建材,傳統聚落觸目可見的表裡,積澱出穩重的美麗與歲月的厚實。這個劇場日日上演的家庭製磚事業劇,剪影了兼顧事業與家庭的能幹母親,把愛家與愛磚傳給了幼年的Bubu。
電影院,在她十八歲那年,影業王子與磚業公主開啟了童話故事的演出,串起了Bubu童年的家族與成年的家族。公主沒有在走完紅地毯後就成為影業王后,她選擇了勇闖餐飲業的舞台。一九八○年代是台灣戰後富裕的代表時期,社會積累求新求變的動能與無畏精神,這位文學院氣質濃厚的佳人站上了新浪潮頭,走在第一批年輕人夢想開茶飲餐室行動之先,在化育她成長的大學門口,一九八六年提出新的飲食空間主張――B.B. House,具象的對比大學附近的傳統餐廳。
成大也在進行新的嘗試,學生活動中心一樓出現了教職員餐廳,空間擺設自然不同於一般餐廳,有段時間是由台南知名的一家老牌排餐店進駐,主持人正巧是昔日好友如心的舅舅。我在一九八七年初回母校任教,一如學生時代的學研生活,往返於系館、單身宿舍、學生餐廳與研究基地之間,我的舌尖意識與用餐空間依然學生;偶爾懷念留學泰國期間旅遊星馬的風情,長榮路上的馬來小館已可圓夢;同事間比較正式的餐會在教職員餐廳,也就非常講究了。
認識Bubu大約是在一九九五年底從英國再度返回成大,透過醫學院任教的好友金鼎,在成大醫院簡易餐廳裡。對照〈永遠的家家酒〉一章的年表,這已是Bubu經營的第四家餐廳。也是在這時,因為家族事業考量,準備移居曼谷的Bubu向我探詢泰國的生活狀況,我們超越一般食客與主廚的舌尖味蕾辯證,開始進行空間與生活的對話。
有段時間我們比較常「見面」,那是Bubu在台南市凱旋路經營「輕食味自慢」的時候。我們總是習慣簡稱「味自慢」,讀了本書書稿,才知道之前另有一個「味自慢」。當時么兒還小,妻子在讀博士班,親族都在中、北部,兩個大人拉拔三個小毛頭,只我一份薪水,手頭從不寬裕,我又不喜歡外食,但每兩三個週末,就會全家到味自慢報到。每個人都有喜歡的餐點,泰式檸檬雞、西班牙海鮮是必賞佳餚,餐後的點心是共同的期待。除了口腹之慾,舒適的空間也讓我們身心鬆弛。
味自慢不僅是一間餐廳,除了雅緻的陳設與創新的口味,還處處感覺得到一位年輕媽媽對家庭的理想與實踐。我最喜歡的是那獨特的A4家庭近況扉頁,每個月看到Bubu家庭成員的一些趣事,主角通常是兩個可愛的小朋友Abby與Pony,投射出家庭的溫馨。有些時候,手工糕點就是小朋友們的作品,令人驚艷不已,她們成長的點點滴滴也進入了我們的餐飲。從「輕食味自慢」到「公羽家」這段時期,Bubu全家已經長年住在海外,但是台南的住家就在樓上,我們總喜歡順便問她在不在家。偶爾,「味自慢」女主角恰巧回國,當她輕盈地出現在親手塑造的餐廳裡,對我們而言,空間劇場即到達了當晚的高潮。
誠如〈永遠離不開清潔的環境美學〉所說:「空間是一個容器,裝的是『生活』。」而生活的主體是其中的人。歸結各種空間的設計經驗,Bubu第一個強調的是「好好使用」、「動手清潔」,是為環境美學的基礎;然後,才談顏色、形狀、質地、光線、隔間……等一般空間設計教育的元素。這正是專業設計教育跟使用者觀點的重要差異之一。從實際使用者兼設計者的角度,功能便利、易於清潔產生的舒適感,就是一種重要的空間品質;而設計專業教育在合理的功能設計邏輯基礎上,突出視覺特色,在富裕社會追逐自我與時尚的風潮下,往往甚至犧牲前者,文勝於質;最終,使用者被遺忘,空間劇場徒留形式。
Bubu在書中引用邱吉爾的名言――「人造住宅,住宅造人。」二次大戰之後,面對百廢待舉的重建,英國首相邱吉爾說出 “We shape our buildings; thereafter they shape us.” 這樣寓意深遠的話,也可翻譯成「人塑造空間,空間化育人。」書中追溯成大醫院創院院長黃崑巖設立附設餐廳的宗旨在此,二十世紀美國都市史家孟福(Lewis Mumford)最關心的也是人類創造什麼樣的都市,而後又如何影響人類發展。孟福還創造了「都市戲劇」(urban drama)一詞,強調市民才是戲碼的主角;這部空間劇場也遙遙呼應了孟福的都市戲劇。
最令我感動的還有〈打造反哺之屋〉。設計給高齡父母親的空間,考慮的是:
「因為這是父母親的老年居家,也會是我們家人相聚時最重要的據點,所以我把廚房和餐廳的空間放到最大,以吻合我們這個家庭總是以飲食、以廚房為中心的生活方式。如果三代相聚時,我們至少有十幾個人,而凝聚家人於廚房最好的方式並不是只有食物的引誘,還應該有足夠的操作區,大家都有所貢獻,相聚的氣氛自然回到童年我們總是一起做家事的情景。」
空間劇場裡,再次嵌進了強大的磁場,安置了這個家庭的核心價值!
名人推薦:「觸類旁通」的生活設計師――推薦序
從烹調跨界到室內設計,全憑蔡穎卿的直覺與想像力。
她從生活經驗中學習到「觸類旁通」:
用切披薩的方法切磚塊、用刨柴魚的方法刨木頭,
突破了「工法」上的限制,也因此少了一點匠氣、多了一點靈氣。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唐亦男
大塊出版社編輯部來信邀稿,這是我答應蔡穎卿的先生,要替他夫人的新書寫序。在電話中我只簡單地問了兩句,就要編輯把稿子寄來。結果放下聽筒,我開始納悶,為什麼不是蔡穎卿而是她的先生?當我收到《廚房劇場》一書及《空間劇場》的文稿之後, 一方...
章節試閱
磚廠的女兒(一)――再說「不變」
對於「磚」,我是既熟悉又緬懷的。因為我是磚廠的女兒,
說不定,對於磚的情感使我因此更想善用磚來填滿我對「不變」的想望。
我想要用磚來完成一些不要因為常常使用就被磨蝕的角角落落,
在砌磚疊影之間,存留住生活的喜怒哀樂,吸納所有的語聲笑意。
在〈變與不變〉這一章的故事中,我相信讀者已經初步了解我個人對於「舊而不厭」的一種期待,我想為空間找到某些裝修的元素來證明天地可長久的安全感,因為,「耐」是空間美學的一種基礎。
所以,為了更深入地說明我對於「耐用」或「不變」在裝修上的實際運用,我把我的裝修故事先跳到二○○九年的春天,也方便讀者先透過施工所留的照片來應對我的想法。
這一場工作如果用「從天上掉下的禮物」(或任務)來形容,應該不算太誇張。因為,我只有兩天的時間能設計所有的配置,並決定大部分室內的建材。她是我第二十四場的裝修,也是我很滿意的一份成果;在這個工作室中,我大量地運用磚塊,投射我對於「不變與堅固」的情感。
一扇好看的窗,開啟關鍵的相遇
記得大概是在二○○九年二月開始,大女兒幾次跟我提起她有一個學生很喜歡三峽的環境,幾度看屋之後,似乎就要下定決心買下一個裝潢屋,女兒問我:「媽媽可以去幫忙看看,給她一點意見嗎?」而我心有餘、力不足,雖答應了,卻毫無行動。又過了一個禮拜,我覺得這樣對孩子敷衍了事實在過意不去,於是決定把早上的工作稍挪往後,走到就在附近、她們所說的那個裝潢屋去看看。
對於建築或裝修,我並沒有特別偏好的風格,但走進一個屋子的直覺,通常是準確的。我們對空間的印象大概只有從第一眼覺得驚喜,多看幾次後就漸漸平淡的趨緩,而少有從討厭翻轉到非常喜歡的狀況。
我對這個裝修屋的直覺就不夠好。隔間很複雜,固定裝飾特別多,流蘇、屏風、隔牆櫃到處阻擋卻沒有趣味,使得本可保留的通暢感也一一被攔截了。說起來這屋子並非自然條件的採光不夠好,卻因裝修之後而顯得陰暗了。當時我心想,如果只是直接去跟女兒的學生說再考慮吧!她不知道有多失望,所以,我當下就決定先到附近看看,心想如果能幫她找到預算之內更好的替代方案,這樣要勸人打消念頭也比較容易開口。
這單純的一念,促使我走到離家兩個街距的一棟大樓去,也因此在無意中找到了非常適合自己做為工作室的空間。此後,我每想起這件事,總戲稱這是一個「好心有好報」的故事。
那時候,我搬到三峽已過完兩個整年,但因工作實在忙,幾乎只往來於家裡、店裡,或直接驅車去台北與高鐵站、機場,對於整個社區的生活,我反而是非常陌生的。不敢相信,在一個地方住了這麼一段時間,我竟不曾在附近走走。那一天開車這裡、那裡為別人找房子時,竟讓我有一種出門小旅行的興奮之情,心裡隨著車子所抵之地浮現了「喔!原來社區有這棟房子、那家商店;這裡有一顆大樹、那裡有一個小公園」的驚訝。
就在車過一個轉角處時,一向對窗形很敏感的我,突然請先生暫時停車,好讓我看看這個房子。這十幾年來,台灣新住宅的大樓,窗戶很少開得好看,但這個房子的窗戶卻引我想停留一下。之前做為銷售處的空間,此時正掛著招租的布條,我純粹好奇地打了電話過去,沒想到遇到一個比我更好奇的售屋小姐。那個星期六的下午,就在種種的巧合之下,我們買下了後來成為我工作室的空間,並在又隔一日之後的星期一早上,開始進行裝修。「馬不停蹄」應該很適合用來形容我當時的行動與心境。
充滿潛力的空間原貌,讓人一見鍾情
時間之所以如此緊迫,是因為這兩個面對中庭花園的樓中樓已是最後餘屋。為了更吸引買方,代銷公司所請的工班正在做最後的加層,準備把樓中樓改成兩層樓,好讓買方可使用更多的室內面積。所以,我與工作室第一次見面時,她是一個完全沒有隔間,樓地板正推了一半,樓梯在另一個方向的地方,那披頭散髮、形貌零亂的樣貌足以嚇壞一些人。但,就在踏門而入的那一刻,我已完全領略到她的姣好,我一眼就已經知道,這個空間如果在我的手上,我將要在哪裡起牆、哪裡造壁,如何退、與如何進了。
我問帶看的小姐,這已經隔起的部分樓板是否可以再度打開?在他們的計畫中,這個屋子又將以什麼樣的屋況推出?會有哪些配備?她告訴我說,因為這兩天剛好是假日,星期一樓地板就會繼續封起,變成的兩個整樓會有六房兩廳。我又問,如果我在星期一之前買下,是否就能換成以我的需要來繼續施工?
這個問題最後由工地主任回答成交的條件:如果我能在隔天與工班見面,說明所有的水電配置與隔間、決定要與不要的建材,讓他們比對先前的計畫來計算增減的成本,而估價結果雙方也都滿意,簽約完成後,星期一就可以照著我的方向轉彎,但施工日期是不能再後推了。也就是說,如果我有本事在星期一之前完成設計,就照著我的方案來,否則,他們就以原先的計畫繼續施工。
想起來,這相遇是多麼關鍵的一天!只要再晚幾天,地板封起來了,她已不是那種突筋露骨,這裡一根管路、那裡一片斷牆,充滿潛力的原貌,那我的想像可能無法立即重疊於這個空間之上,我或許不會對她一見鍾情。
兩天拍板定案,一切從「打樣」開始
那天離開之後的一個小時,我與先生又回到工地拍了幾張照片,也要了一張平面簡圖。回家在電腦上讀出照片後,我印出幾張不同的角度,參照著平面圖,一如往常,開始天馬行空地隨手畫出我的構想。兩個小時後,我覺得自己準備好了,隔天與工班見面時,應可說明我的需要。我所提出的要求如下――
泥作部分:
拿掉二樓部分樓地板,加大挑空的部分。
1. 地板保留建設公司所提供的建材,馬桶留兩個給一樓,其餘廚衛浴設備全部取消;但一樓新隔出的兩個洗手間,牆面留用建設公司提供的壁磚,地磚不要。
2. 因為在現場看到很多磚頭,我希望一、二樓所有的隔間都以磚頭施作,砌磚之後,先上防水層再上白水泥。每一個隔間的開口都會是拱形,滾邊依開口的大小而粗細不同,這部分我會現場說明。計算之下,大小共11面磚牆,開口從220公分到90公分不等共7個。
3. 除了隔間之外,建設公司再提供我14條50公分寬、250或280公分高的磚牆,施作於我所指定的位置。
4. 打掉原本的水泥造樓梯,並以鋼構龍骨梯移位到我重新指定的位置。
5. 樓中樓地板挑空的外圍不砌牆,以烤漆粗鐵件作圍。
水電部分:
1. 一樓所有的出入水口改位,牽線或埋管到指定的新標位置。
2. 新增一間洗手間。
3. 二樓衛浴室出入水口改位置。
4. 增加配合空調所需要的供電口。
5. 依照未來需要的設備重新計算總電量。
星期日,我們與泥作、水電先生經過了將近四個小時有效率的討論之後,建設公司依我所提出的施工要求進行內部討論。在我最喜歡的黃昏,天色將暗未暗的時候,買賣成交了。建設公司願意負責初步的泥作與水電施工,如果我與原工班合作愉快,也可由他們繼續完成我所設計的精裝修部分,費用由我們與工班協商。
星期一,我們一邊進行房屋買賣初約之後的各項手續,一邊與工班開始新的合作;一切就從「打樣」開始。相信,這也是工班初次與一個完全沒有詳細尺寸圖,只說明想法的人合作。我不只沒有圖,還整天在工地打轉,現場調整尺寸。
當時大家都很納悶,這個人與室內裝修到底有什麼關係。如果說她有背景,為什麼連一張名片或一個頭銜都端不出來;要說是個外行,說的話並不十分外行,也真的在指導現場的工作。但,我也聽說工人紛紛在笑談:「這女的八成是瘋了,叫我們在二樓牆面立10條磚牆,一樓圍4條,大大小小的位置與尺寸,還要完全按她的標示,問她要做什麼,又說不清楚,這麼多磚牆,真的能看嗎?」
以磚取穩,也取砌磚所成的疊影之美
工地的工人、大樓管理與代銷公司的工作人員,還有住戶經過時,看著由磚塊慢慢改變的空間,大家都好奇我所指揮的工作,連磁磚公司的年輕老闆娘都打電話來問:「老老闆娘說,八成是訂錯貨了,怎麼可能會要用這麼多白水泥?」
雖然在過去的工地中,我也好幾次使用過磚做為其中的搭配,但這是我頭一次在每一個隔間讓「磚頭」做為牆面質地的主角,直接把磚的凹凸當做施作的重點。
經過許多人生的歷練之後,我一方面看到裝修材料不斷往輕薄、表面化的方向改變,另一方面,自己的年齡一邁而進了虛歲五十的大關。中年對於扎實與穩固的眷戀,使我在短暫可決定的唯一一天中,已想好要如何善用「磚」來為這個空間傳達主要的訊息。我要磚的「穩」,但我卻不要新磚新砌,原汁原味。
在老舊的建築中看到歷經風吹雨打的紅磚牆總是美的,因為那種美沒有商業裝修為了結集味道的速成意念,它美的底韻是生活的「樸」。我常想,物舊而仍美得動人心弦,大概是因為「與時俱存」。堆疊仿古之物以營造舊氣氛,很少能成功。停留在某一個時代的氛圍,豈是幾張舊海報、舊桌椅或放著的老歌就能被了解的實貌或勾起的感動?
所以,我也不考慮讓才出窯、未經風霜,也永遠沒有機會日曝雨淋的室內用紅磚直接呈現。我要取它堅固的印象所集結出的氣氛,也取砌磚所成的疊影之美。磚與磚的接面有自然的不平整,因此,所砌的牆反射光線的條件就比一面刷平的牆要更好了。
磚是童年的回憶,也是感恩父母的紀念
對於「磚」,我是既熟悉又緬懷的。因為我是磚廠的女兒,說不定,對於磚的情感使我因此更想善用磚,想用它來填滿我對「不變」的想望。我想要用磚來完成一些不要因為常常使用就被磨蝕的角角落落,在砌磚疊影之間,存留住生活的喜怒哀樂,吸納所有的語聲笑意。
母親生我之前,爺爺把一個從他人手中買來的磚窯交由她去經營。當時,這對只能文還不能武的母親來說,自然是辛苦得不得了的工作。三十歲的母親,除了親自照養三個各差一歲的孩子、肚裡懷著我,每天還要往來於成功鎮上、父親學校的宿舍和位於麒麟的磚工廠。我的胎教大概就是母親在身心俱疲的工作之下仍然勇氣百倍,所以出生屬牛的我,也就天生有了牛的耐勞之體與母親的負責之心。
當我把一塊塊磚安排到自己的工作室之時,那眼見由土壓成塊、晾曬入窯,等著勻火燒成氣候的製磚過程,時刻提醒了我童年最深刻的辛勞之憶。一塊磚用於室內裝修,對於他人或只是建材的選擇,對於我,延磚入室卻有永留回憶與感謝父母的實質紀念。
記得小學五年級時,母親已准許我分擔她許多重要的工作,跑銀行、接來電訂貨的訊息、打掃、烹飪……我深入父母辛苦的工作中,去體會一個家庭互助的情感。父母親沒有要我們成為一個只能接受愛的孩子,他們也允許我們盡力去展示愛人的能力,用愛的付出來充電愛的裝備與愛的吸收,而這正是我的工作室所要完成的任務之一。
Thinking and Doing
選材要以現場的測試為基準
我對地磚、壁磚或馬賽克鋪設時的間距很敏感。在磁磚店,我通常只做初步的選擇,會再把自己選定的磚拿到現場仔細看過,再做最後的決定。選材不是以單一的條件或喜好做定奪,而是預估這個質材到了現場是否能與期待相接近。而間距與排列的方法也會改變結果,所以,我永遠都會在施作當天全程跟班,隨時做出調整。
「自然」地露出磚痕反而最難
第一道牆要上白水泥時,工班沒有太大的把握,我要他們薄薄地先上一層,盡量自然一點,把抹刀放輕一點,不要把水泥壓得太密、塗得太厚。工班聽完我這一大堆交代後,譏諷地說:「去找個生手來吧!哪有法度。」
他們這樣說並沒有錯,我在教小小孩時,看到小朋友寫的字,才知道「童童體」有多麼矯揉造作,越想自然就越是不自然。已習慣了牆面一定要盡量抹平的工班已無法「自然」地露出磚痕,這等於要他們造作。還好,我已想到這種可能,所以先讓他們以洗手間那道牆做實驗,取得共識後再前進。結果很失敗,起先還好好的,等我去上完課回來,工班已掩沒證據地又厚厚塗上了好幾層。如今這道牆幾乎已看不到磚縫,只是有點凹凸不平。
彼此配合才能壓縮裝修的時間
我是以「各項工作最後一起完成」的考慮來安排進度的,這也是我的工地進度特別快的原因。就像這張照片,工地還一片混亂時,我已請窗簾公司進來量尺寸了,因為我知道窗簾通常需要兩個星期以上的工作期,如果等所有工作做完再量,那就要為窗簾再等上兩星期才能真正完工。一場工作做完再一場,是沒完沒了的工期,也是現在裝修工作費時越來越長的原因之一,這些時間並非都是為了出細活而有的慢工,但很少人願意細談這些問題。
我對尺寸的理解與掌握都算清楚,並不依賴專業給我建議,反而是我會主動要求廠商注意哪些部分,所以,我可以在一片混亂中進行「在自己心中並不零亂」的工作。不過,這也是各工班非常討厭的工作方式。仔細想想,誰不希望工作能以自己最舒服方便的方式來進行?但這樣的堅持所造成的成本問題誰來負擔?彼此配合以壓縮裝修的時間,是我在每一種工作中的態度,也是我對台灣裝修發展的期待。
磚廠的女兒(二)――「該」字底下的功課
隨著年紀漸長,我對「柔軟」與「堅硬」的辨識也越來越敏感。
看著那幾道用磚築起的出入口,我想我是在尋找屬於自己歡喜的柔軟。
磚的線條雖方硬,但用磚築起的牆得靠水泥砂黏疊、無法筆直,柔軟的感覺於是自然散發。
我奇怪建材的溫和竟與性格的溫和有異曲同工之妙,常被錯識於一眼所感的認知。
磚的視覺與觸感,帶來安靜的自然力
我之所以需要一個工作室,是因為當我把「Bitbit Café」改成教室後,經常有人以為我們還是一個開放的餐廳,漸漸地,「進來看看」變成了上課時的打攪,不讓人看,變成了不被體諒的無禮拒絕。我雖早已萌生想找個工作室的想法,卻苦無時間付諸行動。
在無意中得到一個自己喜歡的空間之後,我的設計自然是完全放在中年全身投入的教學目標上:
我希望有一個可以使學員感到安心專注,讓我把持家的經驗與教養的熱情一起傳送出去;
我希望這個空間不要隨便得像個家改成的教室,但也不要帶有商業或訓練場的氣氛;
我希望學員們來到這個地方,能自然地靜下來,同時相信到這個空間裡的人,即使陌生也很和善、很真誠。
我所希望的這一切,如果都由我以語言來告知,就真的只是「希望」,而不是一種能量。但願,我所設計的空間能幫我撫慰、愛護、歡迎他們。
我們常說,心靜自然涼,但以另一種角度來說,「涼」也能自然地引起「靜」的心態,我相信「磚」在視覺與觸感上的優勢會幫助我找到安靜的自然力。
雖說是一眼就知道自己能把她設計成什麼樣子,但也跟我所經歷的每一場工作一樣,過程中難免會有深陷自我疑惑的階段。
例如,當紅磚大量地從不同方向平地而起之後,當然也就起了阻擋光源的作用。偏偏那幾天,又逢天陰下雨,自然光變弱了,而本已凝重的紅磚也因吸水〈砌磚施作前得淋濕磚頭〉而更顯色深沉重。那幾天,每到黃昏,我也一度懷疑自己是否因為倉促而做下不夠好的決定!
但多次處理顏色的經驗,使我終能克服不禁產生的自我懷疑〈請見第二部〈顏色〉),我延用自己經常在工作中放鬆心情的方法:暫時離開現場。我告訴自己,這些牆在一開始就已被設定為白色,這一個階段的濃烈不應該阻礙我的感受。這會影響我為其他搭配的設想,只要離開一下,我就能撿回信心。
空間的困難與迷人,都在於它的「不能限制」
隔間都順利完成之後,拱形開口的滾邊是我與工班協調的另一個大問題。無論衣服或建築,滾邊當然既有裝飾也有加強堅固的作用,但也一如衣服的滾邊,粗細是各有味道的,設計的人要有預想效果的能力。
要讓工班了解我的思考,並不是經常都很順利。他們受「一般人都這麼做」的「眼光」所限,與「施作最方便」的工法所制,對於比例,總是依「規則」而循。這些規則我都不反對,但我認為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規則沒有被提過:「比例」要以每一個施作現場的總景觀為基礎。所以,比起任何單強調黃金比例的規則,我更信任自己眼睛所見到的美。因為,空間不是照片呈現,不能把收納形象者的眼光限制在某一個範圍,如照片的格放或剪裁。空間的困難與迷人,同時都在於這「不能限制」,所以,很少有照片能真正傳達出空間真實的美,但也有很多空間照片是親臨不如覽照。
雖然不能「限制」身處空間者的視野,但在空間的設計中,人卻能主動拋出「吸引」的訊息。所以,如果想要突破,想要「軟性限制」進入空間者的眼光所及,最自然的方法並非是「堵」而是「奪」,用巧妙的方式吸引住目光,使視線集中而不散亂。
好幾個拱門的開口自然是工作室重要的目光所集,因此我很注意滾邊的粗細配不配得上開口的大小。大開口並不是不能配細滾邊,但我想以較糙質的感覺來忽略現代成屋的單薄之意,所以,我要造成的印象就不是「隱」而是「顯」。
但磚塊交丁收尾之後,長邊已變成厚度,凸露的邊只剩短邊,這看似無可奈何的問題還是應該解決。我非常耐心地拜託工班,再切半塊磚,把邊加厚一層。等這粗的滾邊做好了,氣勢就大不相同,真的比原來好看太多!我雖高興,卻也不敢太動聲色,只把陳先生拖到門的遠處,邀他仔細端詳,再試問,可覺得這比原來好看得多?陳先生笑了,頭還沒點完,我已指著烘焙室做好的單層滾邊說:「那就麻煩這邊也再加一圈了!」
只見陳先生把手往頭上一拍,十分懊惱剛剛一不小心的真心回話;但他拍完頭之後的笑,卻一點都沒有違背自己對於美的忠誠。他或許覺得上了我設的陷阱,我卻覺得自己只是把他騙回他已遺忘了的路──「愛心的匠意,則傑作在望」。
我用於滾邊加厚的方法,非常類似於我們在石板或傢俱木料常用的「假厚」,這就是以「後添」的局部,來塑造材料原本的不足,或工法未能一次照顧到的細處,當然是一種利用錯覺的裝飾法〈請見照片〉,但如果用得好,效果通常不錯。我說「用得好」的意思,是指要添得合理,做得細緻。
「會刨柴魚,就會刨木頭」――生活即是工法
自從那道滾邊之後,陳先生似乎了解我不只不算一個「外行人」,對於工法,聽聽我的意見也不錯。所以,他變得常常會跟我商量更小的細節。在我們隔出玄關,再為那較圓、較窄的開口上滾邊時,陳先生主動問我那磚該怎麼放才會更好看。我跟他解釋我的想法:對於施作的疑問,我們並不需要直接切磚來實驗,只要直接撕一張紙來擺放,就可以想像它合不合理。長方磚要圍成圓形,不該取對角切,如果造成直角三角形,磚就生硬,以等腰三角形的切法削去兩邊,一定會更好看。
我有這樣的想法,並不是因為看過別人如此施作、或看過哪本書上這樣寫,我是用披薩的切法來想的。我從背包中拿出筆記本,隨手用紙撕下自己的建議,圍給陳先生看,有趣的是,雖然他似乎也同意我這個想法,但真正施作時,卻還對自己的舊想法無法釋懷,所以現在這門框有一邊還是磚頭斜角對切所接成的外緣。
說服工班用新的眼光或新的作法進行嚐試一點都不容易,還好,我有自己的方法。盡量不用態度或語言上的堅持,而是用其他材料做比喻,造成「眼見為實」的優勢。
木工班進場後,也是經常遇上我說什麼,他們就反對什麼。有時候,我也覺得非常氣餒,感覺既費神、氣氛又差。我本來就不是看起來有權威的人,又不善於告知自己過去算起來還頗為豐富的經驗,他們這樣否定我,也是我可以理解的。
有一天,我跟木工班說,門片拼接的木條要「倒角」,倒的角度要夠大,他們既不耐煩又不屑地看著我,露出懶得搭理的態度。那時天陰,大家正要收工,工作燈照射下的四處,看起來落寞得很,我也恨不得工班趕快走,只要他們一走,我就要拿他們的刨刀自己把邊倒出來給他們看,我就不相信,我削不出自己要的那個角度。
果然,我做到了,那晚我把那個木條放在木工先生的工作桌上,等著他隔天一上工就可以看到。再見面時,木工先生沒有對此沉默,有點訝異地對我說:「妳連這個都會?」我笑答:「我會刨柴魚,就會刨木頭。」當天下午,我還拿了兩塊用削刀滾過邊、形狀非常柔圓的紅蘿蔔去給他看,帶點善意的「示威」。這些事情我是熟悉也夠理解的――如果小小的曲度能給食材添增形狀的美,同樣的工法當然也能柔和門板飾條的切線利邊,其中的陰影又能造成角度的變化。
開放、隱藏與機能,造就空間的驚喜變化
我覺得工作室值得一提的部分,除了我用磚的理由之外,還有我在一樓所創造的五個開口。這些牆與進出口增加了動線上的趣味,使原本一眼盡收的空間,不再那麼呆板,也使一樓的空間可以四通八達。許多人共處時,有一種可以分隔開來各自工作的隱私感,但工作間又會有走動時不期而遇的小驚喜;也許,我可以形容這種感覺好像是同處一個空間卻有鄰居的感覺,不是過近,也不是太遠。
那些沒有相向,但能彼此聯絡的開口,是我為了要打破隔間慣例所做的實驗。
現代住屋的隔間只有整齊卻沒有趣味,牆都是直角相交,門也是許多長方形、窗的開法更是莫名其妙〈這不是罵人的話,而是說「講不出有什麼特別好」的意思,但設計就是要取「夠好」〉。多數人覺得寬廣就是打通,好像只要讓空間「開放」出來就會大,而大就是好。這次,我雖是造牆來擋,卻沒有減低寬廣感,因為有幾個開口很大,而所有的開口都沒有門,因此牆與出入口並沒有浪費掉實際可用的空間。「沒有減低寬廣感」並不是我的自說自話,而是根據造訪過工作室的人所估計的坪數來做結論,幾乎每一個人所感覺的都高於實際面積。
把樓梯隱藏起來也是這個空間另一個有趣的地方。
雖然因為挑空,在一樓就可以一眼看到二樓的存在,但如果上課不用到二樓,我就希望以最禮貌的方式謝絕上樓,所以,我把樓梯隱藏起來。建設公司本來要給的水泥梯與我的設想不同,等我把上樓的位置改變之後,梯就不再貼牆而上了,而是挨著面對後庭的一片玻璃窗,採光好極了。為了這自然的輕巧之感,我覺得水泥梯座配不上這些光,所以一開始就要求換成鐵件的龍骨梯。因為台東爸媽家的樓梯非常好走,所以,我一直都很注意階梯的寬度與高度,怎麼踩才會上樓輕快下樓自在,是需要好好研究一番的。
我在實地量了又量、算了又算,因為這段空間的長度無法排列下我最理想的階梯數,所以,我就在上下各製造了小平台來轉彎,把一個平台切成兩個三角,讓梯數能增加,這樣每一梯的高度就可以減一點,這使提步變得更輕鬆。有時我匆忙之間快速上下樓,會有一種音樂的感覺,好像用雙腳在敲鐵琴。
為了使這道梯更不受制於那些無法更換的鋁門窗所拖累,我在梯與窗之間又用磚砌起一道40公分的平台。而這道樓梯面對餐廳的部分被一道局部的中央磚牆擋起來了,但擋得若隱若現,因為我還要利用梯下的空間,而且也還要對它的「隱」或「現」有主控權,所以牆的兩邊上的是與牆同高的大拉門。
雖然,在設計隔間時我並沒有以居住為思考,但我知道,如果有一天,我要把她的功能轉而成為一個「家」的時候,是不會有太多需要改變的。要讓一個空間有足夠的彈性,除了設想得早,也要非常了解生活。「機能」與「需要」是我設計任何空間時從來沒有離開過的思考基礎。而從我自己變化多端的「生活前科」來看,我也應該要想好種種可能,以對付生活中的善變;誰知道哪天我心血來潮,不會想要以此為家呢?屆時,我只要更動一些傢俱,她也可以是一個很舒服的窩。
「該」字底下的功課,才是永遠的目標
動工滿一個月後,本來帶點嘲諷的人,似乎不再笑我了,他們雖然還沒有說「漂亮!」但已開始語帶期待的猜測,或直接說「很不錯」、「好像很壯觀」。疑惑也有它的趣味,在我的想像化為真實之前,因為沒有圖面可供任何人參考,所以有了話題供他們取樂。
木工進場後的一個星期,小女兒Pony從學校回來了,她在我的口述下,用描圖紙畫了幾張圖,把我的意思從抽象轉為具象,也讓工班能更了解我的要求。尺寸圖並不難,但尺寸圖無法提供「味道」。Pony的圖在工班與我之間搭起了更好的橋樑,我把圖襯在印出的照片之上,邀請他們進入我的想像。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我對「柔軟」與「堅硬」的辨識也越來越敏感。看著那幾道用磚築起的出入口,我想我是在尋找屬於自己歡喜的柔軟。磚的線條雖是方而硬,但是用磚築起的牆得靠水泥砂黏疊、無法筆直,這柔軟的感覺於是自然散發。我奇怪建材的溫和竟與性格的溫和有異曲同工之妙,常被錯識於一眼所感的認知。
同樣一種建材,裁切與排列的規劃不同、黏貼的工法不同,最後呈現的感覺也會有軟硬的不同。我常跟工班說明這些小小想法;起先大家會笑,做好後,終於同意我先前的顧慮是對的。
這場工作在整整兩個月之後順利退場,我相信這速度遠超過大家的預期。每一天,我們的努力都沒有白費,而我最感到欣慰的,是陳先生在完工後笑著對我說的一句話:「蔡老師,水啦!該粗的粗,該細的細。」
他一定不知道,「水」不是我對自己設計一個空間唯一的期待,那「該」字底下的許多功課才是我的目標。
從錯覺談裝修中的顏色
設計空間時,看待顏色要有最寬容的心,更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要相信你想要的顏色,絕大多數是無法透過觀看色卡直接確認的。
經驗的價值,就是知道顏色錯覺的範圍,並掌握其中變化的能力。
到過工作室上課的人也許曾發現,我常會在上課中途暫停一下去打開身後的兩扇玻璃門,並轉動其中的百葉簾。這不由自主、看來有點莫名其妙的舉動,是源於與我正面對視,掛在餐廳遠方的一面橫掛長鏡。每當鏡中的景物顏色開始因光線的變動而顯得不夠美麗,我就很自然地想去轉動百葉簾來「放光」或「收光」。
在生活中,我確實是一個很敏感的人。敏感的人通常很不幸地都不是只善於感受美或舒適,對於「不舒服」的忍耐力,也同時低於一般人。比如說,衣物的標籤或縫份對我的皮膚就是極大的干擾,我一定會把這些障礙物去除,也常因此要把某些比較貼身的衣物反著穿。
有些人的敏感只針對某些事項,有些人則全面反應;我是後者,所以對於空間的敏感,很自然會反映在對於顏色、形狀、質地與這三者彼此統整或相互影響的感受。這種敏感也會在生活中促使我無法控制地去做某些舉動,還好我的家人總是諒解我。
讓顏色成為一種恩賜或祝福
記得還住在新加坡的某一天,先生與我正要從烏節路回烏蘭的家時,經過了一排服裝店。突然之間,跟先生講話講到一半的我轉身走入店裡,他想我大概是要去買件衣服,於是站定原地等我出來。但,我其實沒有買衣服,只是因為走路時,一眼看到掛在店門出口處的一件襯衫上有個大蝴蝶結,但那個蝴蝶結鬆散了、不好看,所以我很自然地就走過去把它重結一次,想讓之後走過的人看了比較喜歡。打完蝴蝶結,我就很滿意地走了出來。
我沒有辦法看到蝴蝶結沒有振翅而飛的輕盈,一如我沒有辦法忍受「顏色」不成為一種恩賜或祝福,而成為一種干擾。
一九九六年底,現任職於成大都計系的孔憲法老師曾因回泰國亞洲理工學院開同學會,而順道拜訪我們。開車帶他四處了解天使之城曼谷時,我談到了很多對我們的都市與生活空間的想法,孔老師當時說了一句話:「Bubu,妳看起來不像,但是,妳好入世喔!」我雖入世,但也沒有做到入世的有為,只是對許多事建立了自己的批判,並在心中――試著申論。
憲法說我入世,是因為我拉拉雜雜地傾倒著人使用空間時的不當所引發出的牢騷。記得當時談的最多的,就是「顏色」對都市容貌的掌握(因為他是一個都市計畫系的教授,我覺得說給他聽比說給其他的人聽還有用,而他自投羅網跑到我的地盤來,我也就老實不客氣了)。
我指出的一個例子是,台南為了要讓街景市容給人更整齊的觀感,把東區一帶某些街道的店面招牌全部改成統一款式――直式招牌,其上再加一個立體旋轉正方體。問題是,這表面看起來為了整齊所做的改善適得其反。因為店家是為了求生意而立招掛牌的,他們不只希望自己的技術出色當行,更想要招牌「出色眾行」,如今形狀被限制了,就在顏色上大動腦筋,於是,各種鮮艷俗麗的卡典希德透過更亮的照明,破「整齊」而出,想得到行人的青睞。五顏六色的爭彩奪艷與台南口口聲聲想要維護的古城優雅,只有更行更遠。
大膽,是在好用法中創造新發現
因為顏色是如此重要,所以我在思考生活空間的設計時,總在第一個階段先建立自己對顏色的初步設定。雖然很多人曾用大膽來形容我對顏色的使用,但我的膽識應該是由許多謹慎與推想再三的經驗所培養起來的。
有些人以為「大膽」就是敢用「大紅大綠」、敢製造突兀的印象,但我想,對於空間用色的大膽,可不是如此單一的歸納。走出慣有空間的慣有用法後,「能掀起一種情感」的顏色集合,才是我們對大膽的期待。也就是說,好的用法我們都知道了、也經常見到了,但還想要看到新的發現,這是我對大膽的想法。它的基礎必須是「好」的。這種好可以是一種新的用色經驗,也可以在不同的顏色中成功地彼此扶持相映,亦或反差成趣。
因此,不要只是為了大膽而走相反的路、故意製造衝突。讓人有所感受的顏色,無論是協調或對比,都有主動引人思考一下、沉吟片刻的能力;而不是看過之後,在心中掀起疑問:「為什麼要這樣?」或「看起來很奇怪?」
決定一種更有包容力的顏色環境
為空間決定顏色,跟你拿起一盒彩料、從中挑個顏色,而後塗在紙上,是完全不同的經驗。空間中的顏色很少能以如此單純的方式來表現,它多半都是透過某一種或多種質地的再呈現(例如布料、木質、塑質……),更別說「光線」在不同時段加諸其上的影響。而功能越複雜的空間,在啟用之後,器物本身的顏色也會影響先前定調的主色;所以,裝修時不能一廂情願,要決定一種更有包容力的顏色環境,為日後的使用者著想。
設計空間時,看待顏色要有最寬容的心,更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要相信你想要的顏色,絕大多數是無法透過觀看色卡直接確認的。經驗的價值,就是知道顏色錯覺的範圍,並掌握其中變化的能力。
我這樣說聽起來或許很「玄」,因此,我要用幾個建議,幫助你了解「錯覺」並非誇張之詞。只有清楚理解造成錯覺的原因,才能幫助你找到自己所想要的顏色,也才能避免失望。
Tips& Ideas 1 永遠考慮光對色的影響
這張照片最值得參考的是不同的漆色會合的決定。如果一個空間用了兩個以上的顏色,它們要在哪裡分、與在哪裡合是很重要的。我與油漆先生的意見有時會不大一樣,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我後續所用的質材會如何影響顏色。
漆刷好的時候,整個空間看起來顏色很統一,但就是為了達到最後的統一,我在上色時故意用了不同的顏色,把誤差考慮在先。我們可以用顏色來改變光,也可以用光來改變顏色,所以,要多觀察它們之間的牽動與所造成的影響。當我們對光了解得越多,對顏色的掌握也就越準確。
Tips& Ideas 2 正確檢視窗簾的布樣
拿到再重的樣本也不該平翻,一定要立看〈原因很簡單,窗簾不是床單,不會以平面覆蓋的方式呈現出它的顏色,要立著看,才會最接近完工時的所見〉,這至少能減低誤差。
不要近看,要遠觀(無論素色或有花樣的布料,退遠看才能模擬空間中視線與物體較正確的關係)。窗簾之於空間幾近於背景,只有在印象很好或很壞的時候,我們才會以看布樣的距離與窗簾對視,檢視它的細節或質地。窗簾的功能多半都是做襯而非強調,選得好常使你一時不察它的貢獻,但如果選壞了,很難不一眼搶白。
透光看一次,不透光再看一次〈白天與夜晚的色差可由此了解大概,這也會幫助你了解布的厚度與透光率的影響〉。比如,一塊咖啡色的布如果不透過光來看,就會忽略它其中存在的紅色,等掛起之後,光線強烈時如果顯出了不想要的紅色,就已後悔莫及。
有滿意的小布樣之後,一定要再看同一塊布的大布幅(有花色的布樣如不再看大面積的布,有時難以體會完整之貌)。布樣書的照片只能彌補一、二,做為參考,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我不會單以照片來做決定。
Tips& Ideas 3 實際上漆的顏色會和色卡有差距
實際上漆後,顏色會與色卡所呈現的飽和度有差距,通常要比我們在色卡中看到的淡很多。當然,顏色深受光線與比較的影響,同一個顏色在白天、晚上看起來一定不同,漆在立面、橫面也會有差別。也就是說,當你選了一個顏色刷在兩面直角交接的牆上、或跨過立體的一根柱子,這兩面的顏色看起來絕不會是一模一樣的,因為它受光的角度本有不同。
看油漆的色卡時要遮圍住其他顏色,以免被錯覺影響。
油漆色卡與窗簾布樣相同,要立看、也要站遠看。
Tips& Ideas 4 顏色彼此的影響也必須衡量
顏色彼此的影響也是最應考慮的牽動因素(就如這四張圖片中不同顏色、材質的靠墊所呈現的各種效果),因此,空間中的顏色嚴格說來,是永遠不會被固定的。但這「不固定」,恰巧也是你能時時感受新意的原因。不要只寄予它單純的期待,如果用更寬廣的心去解讀、認識顏色與空間的關係,你將會發現它所帶來的驚喜,並自動地調整錯覺對你的操控。
磚廠的女兒(一)――再說「不變」
對於「磚」,我是既熟悉又緬懷的。因為我是磚廠的女兒,
說不定,對於磚的情感使我因此更想善用磚來填滿我對「不變」的想望。
我想要用磚來完成一些不要因為常常使用就被磨蝕的角角落落,
在砌磚疊影之間,存留住生活的喜怒哀樂,吸納所有的語聲笑意。
在〈變與不變〉這一章的故事中,我相信讀者已經初步了解我個人對於「舊而不厭」的一種期待,我想為空間找到某些裝修的元素來證明天地可長久的安全感,因為,「耐」是空間美學的一種基礎。
所以,為了更深入地說明我對於「耐用」或「不變」在裝修上...
目錄
序文
「觸類旁通」的生活設計師 唐亦男
設計者的美學,使用者的觀點 孔憲法
空間就是生活的舞台 蔡懿君
真心愛空間的人 Eric
分析空間,也分析生活 小米粉(王嘉華)
磚與我,與我的室內設計 蔡穎卿
第一部 我與空間的故事
不怕,為什麼要怕∣第一個餐廳與第一個裝修故事∣
變與不變∣自己裝修一個家∣
磚廠的女兒(一)∣再說「不變」∣
磚廠的女兒(二)∣「該」字底下的功課∣
打造反哺之屋∣父母親的家∣
兩個人的餐桌,兩個人的家∣中年生活的美好體會∣
定居在這裡∣年輕人的築家之夢∣
當一隻「早起的鳥兒」∣空間與實用∣
仁慈、關懷的治病之地∣空間與安慰∣
電影院的媳婦∣預算的演變∣
永遠的家家酒∣餐廳與我∣
以退為進∣不是句點的第三十個空間∣
第二部 空間對我的教導
永遠離不開清潔的環境美學
從錯覺談裝修中的顏色
從比例談形狀的意義
質地到底影響了什麼
用光線留住生活的光與熱
隔間與功能
既混就要搭
想像力的活用
後記
批判與學習
序文
「觸類旁通」的生活設計師 唐亦男
設計者的美學,使用者的觀點 孔憲法
空間就是生活的舞台 蔡懿君
真心愛空間的人 Eric
分析空間,也分析生活 小米粉(王嘉華)
磚與我,與我的室內設計 蔡穎卿
第一部 我與空間的故事
不怕,為什麼要怕∣第一個餐廳與第一個裝修故事∣
變與不變∣自己裝修一個家∣
磚廠的女兒(一)∣再說「不變」∣
磚廠的女兒(二)∣「該」字底下的功課∣
打造反哺之屋∣父母親的家∣
兩個人的餐桌,兩個人的家∣中年生活的美好體會∣
定居在這裡∣年輕人的築家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