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究竟是讓人變笨(讓我們更懶得思考)?
還是變聰明(讓我們得以「集眾人之智」)?
這本書的5項訣竅,讓你的大腦真正地連上網。
你如何利用搜尋引擎、怎麼使用智慧型手機,多久更新一次你的臉書?
你知道如何使用網路?還是擔心網路控制你的生活?
網路趨勢專家卡爾2008年在《大西洋月刊》曾寫過一篇「Google讓我們變笨了嗎?」。他提出媒體形式的改變,正在改變我們分配注意力的方式;卡爾認為,我們正在喪失專注與深入探究的基本能力。這的確是日常工作或生活高度依賴網際網路數位原民及數位移民(比如正在研究這本書的你),在享受網路便利性的當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網路可以是人類心智的延伸,但網路究竟是讓人變聰明(我們可以容易地「集眾人之智」),還是變笨(我們好像更懶得思考)?在可方便使用線上工具、社群媒體,以及各式各樣高科技人工智能載體的21世紀,我們真的知道該如何使用網路嗎?
本書作者瑞格德顯然不為此擔心。霍華德‧瑞格德長期關注,並為文探討網際網路、社群媒體的發展及對大眾影響;他也是首先提出「虛擬社群」一詞,及探討電腦如何成為擴張人類心智能力的「心靈擴大器」的研究者之一。他在《聰明網路使用手冊》中,提供現代人在資訊量爆炸的今日,全面應對網際網路及社群媒體的方式,從資訊選擇、注意力,一直到參與方式。
本書中列出五種基本的現代媒體素養,分別是:注意力、參與、協作、過濾垃圾資訊以及精通網絡;並以他個人研究的成果及經驗,分章討論現代人該如何培養,或是訓練自己具備這些素養。一開始討論的是注意力:網路多工是否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面對大量資訊湧進,如何聚焦並篩選出自己要的內容?從注意力如何運作、為什麼會分心、該如何集中注意力……瑞格德都以自身經驗及相關學科研究提出不同看法及解釋。他強調注意力是可以被訓練的,也提出人類大腦的神經元的學習、連結能力。所以重點來了:一切仍取決於我們要怎麼利用這個媒體。
不論是注意力、資訊篩選或是參與社群媒體的網路素養,瑞格德拒絕「機器的普及無可避免會控制我們使用機器的方式」這種簡單的決定論;而他同時也在這本書中提出可遵循或學習的方式,重點是:我們必須隨時保持覺察的能力。
我們在一個媒體剛出現時利用它的方式,將會影響這個媒體在未來是被善用,或是被濫用。如果印刷術直到發明的200年後才被磨合出最恰當的使用方式;那對於網路,急什麼?而且說穿了,要在數位世界生存,法則只有一樣:隨時保持警醒、隨時對自己提問。
「我不知多少次與人強調「網路資訊素養」的重要性,這本書把我想講的都講出來了,而且是用更有趣也更有結構的方式。請讀這本書,不要讓自己成為聯網時代的文盲。」──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對於想參與新科技但卻不想被洪流淹沒的人來說,《聰明網路使用手冊》是一艘救生船。」──品克(Daniel H. Pink),《動機,單純的力量》、《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作者
「想要在數位世界獲得必要的素養,本書是深入淺出的必讀指南。本書並非籠統的論述,而是深入且廣泛地探究社會準則、實踐和共同標準,以協助我們釋放網路智慧的集體力量。而且正如本書所言,覺察地使用網路的確可以讓我們變聰明。」──布朗(John Seely Brown),前全錄公司(Xerox)首席科學家兼全錄帕羅奧多研究中心主任;《新學習時代》(A New Culture of Learning)作者
作者簡介:
霍華德.瑞格德(Howard Rheingold)
知名評論家、作家。1947年出生於鳳凰城。瑞格德在1985年就曾以「心靈擴大器」(mind amplifiers)一詞,認為今日電腦已不單只是計算工具,而已演化成可擴張人類心智能力的媒介;同時亦是「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ies)一詞的發明者,於社群媒體領域頗具影響力。他的作品著重探討網路、智慧型手機等現代傳播媒體與大眾的關係,以及未來發展,如《思考的工具》(Tools for Thought)、《虛擬社群》(The Virtual Community),和《聰明行動族:下一場社會革命》(聯經出版)。
譯者簡介:
吳國卿
臺北市人,1956年生,資深新聞從業人員,從事翻譯工作十數年。譯有《震撼主義:災難經濟的興起》、《下一個榮景:政治如何搭救經濟?》、《碳交易:氣候變遷的市場解決方案》、《下班時間扭轉未來》、《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彼得林區學以致富》、《跛腳的巨人:中國即將爆發的危機》等作品。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趨勢觀察家 詹偉雄
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鄭國威
名人推薦:趨勢觀察家 詹偉雄
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鄭國威
章節試閱
導言 為什麼我們都需要數位技能
數位文化的前途取決於我們能否學習善用媒體,因為這些媒體已滲透、放大、轉移並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使生活變得更加複雜。你會如何運用搜尋引擎、如何利用手機看影片,或是怎麼更新你的臉書(Facebook)?這些行為其實跟每個人都密切相關,因為我們在一個新媒體剛出現時利用它的方式,將會影響這個媒體未來數十年是被善用,或是濫用。我不會把我的研究侷限在谷歌(Google)是否讓我們變笨、臉書是否把我們的隱私商品化(commoditizing),或推特(Twitter)到底有沒有把我們的注意力切割成片段(我不否認,這些都是很好的問題);我想問的是:如何才能更聰明、更人性化,最重要的是更有意識地使用媒體。而本書討論的就是我學到的東西。
我相信,學習在網路文化中保持覺察地生活,對整體文明的重要性不亞於對個人的重要程度。人類心智藉由晶片和網路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大幅擴展,把力量帶給了數十億人;但即使像我這樣的科技熱衷者也明白,在你的口袋裡就有多媒體製作工作室、網際網路無所不在的年代,「創造」和「消費」數位媒體的能力大大提升,一定會對那些尚未學會如何控制這個隨時保持開啟狀態媒體的人產生誤導。
有意識地利用數位媒體的能力不會自動產生。有意識的基本定義就是:思考你在做什麼和為什麼做它──不管是決定在推特追蹤某人、在課堂中闔上筆電、邊開會邊用黑莓機,或是決定點或不點哪些連結。雖然教育機構遲遲未把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納為教學項目,懂得搜尋的人還是能找到許多實用的知識(know-how)。從如何在虛擬社群累積社會資本,到組織維基(Wiki)協作;這些各式各樣的知識將決定你的網路生活是虛耗精力,或是擴大自己的心智。
對個人而言,數位文化的未來既是個人問題、也是哲學思考:不管你喜不喜歡,知道如何善用網路工具而不致讓自己資訊超載,是二十一世紀不可或缺的成功要素。正如學習開車(或至少學會當個能保住性命的行人)對二十世紀初期的公民很重要,學會如何分配注意力在各種隨手可得的媒體上,是今日在學習、工作和社交生活獲致成功的關鍵。同樣的,那些了解數位參與、線上協作、資訊可信度檢查和具備基本網絡覺識概念的人,將比缺乏這類知識的人更能掌控自己的命運。
除了個人能力的提升(personal empowerment),數位素養也會影響更大的社會議題:如果我們能有智慧地結合每一個人的努力、累積夠多正確知識,就可以成就一個更聰明的社會,並且造福那些善用數位網絡技巧的人。主辦網路二‧O(Web 2.0)會議的歐萊禮(Tim O'Reilly)就宣稱,谷歌、維基百科(Wikipedia)和全球資訊網(Web)的祕密武器其實就是「參與的架構」:讓無數自利的小行為(例如發表網頁或分享連結),累積成公共財並造福他人。全球資訊網和免費線上搜尋引擎,更是社群媒體促成了自利行為,最後變成公共財的例子。
我不認為科技是由人性決定,也不認為科技是一種力量,可以決定在使用傳播媒體時誰是控制者、誰是被控制者;但我也知道那種想關起門檢查資源、管制自由的勢力最後一定會出現。我樂觀得相信這一切都還沒發生,即使世界各國的政府和大企業已朝控制的方向跨出大步。此刻(和在未來有限的時間內)使用網路的我們有機會根據自己的目標,憑藉「參與的架構」來護衛創造和消費數位媒體的自由。如果我們不為了自己的利益起而行動,我們的前途將任由他人來決定。
我相信根據正確知識採取的行動能影響結果,但不會天真的宣稱光靠科技就能解決科技帶來的社會問題;另一方面,我也不會虛無的認為微晶片創造出的各種智能和社交的工具,對我們的社會具有不可逆的破壞性。人的行動影響了印刷媒體,塑造出過去五百年文化革命的方式;電話的早期使用者拒絕使用第一家電話公司發明的廣播設備,堅持利用電話社交。就像過去這些人會以發明家和製造商想像不到的方式使用印刷機和電話,今日這個結合了低價卻功能強大的電腦、行動通訊裝置,和全球數位網絡的世界,仍然尚未定形;也因此,具有知識素養的人採取的行動,將可以影響它的未來。這是這個時代的特性之一:最尖端的進步將不再是科技,而是科技所促成的知識素養。
五百年前,古騰堡印刷術並未立即促成君主政權的推翻、清教徒革命,以及企業化的科學發展;可是印刷技術進步與它所觸發的社會革命之間,還是需要識字能力的普及來填補。過去,耗費大量人力抄寫的手稿十分稀有,數千年來始終阻礙識字普及,在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有生之年,整個歐洲擁有的手抄書只有三萬冊,但在印刷術發明後短短五十年間,印刷書已超過一千萬本。這意味著一千多年來菁英階層獨享的心智知識,突然變成只要努力學習閱讀的人都可以獲得。印刷術可以讓原本手寫的文件得以大規模散播,進而達到利用人類心智力量的結果,但它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將那些印刷書頁中的知識傳播出去。在古騰堡之後數十以致數百年間,新出現的識字人口開始學習如何利用他們本身所擁有的新媒體,然後開始發動宗教改革(Reformation)、建構自治政體,並且將知識的發現系統化。
正如閱讀能力的普及擴大了五百年前的集體智識,數位素養讓善用網路的參與架構成為可能。在今日,數位素養可以決定你使用媒體的態度,以及你是擁有權力、或是被權力操縱。最重要的是,如果我們想在這股規模超大、快速且看似失控的文明洪流中,嘗試融洽相處,數位素養正是我們可以開始學習駕馭和使用的工具。
誰需要讀這本書,為什麼?
以我三十年的網路經驗,加上向一些精通新興媒體人士學習的結果,我知道實用的知識確實存在,而且可能對以下這些人士很有用(甚至不可或缺):
‧可以熟練使用線上工具和網路的成年人。時間和注意力的管理對他們而言是極大的挑戰,希望在實體和虛擬的生活間取得平衡。
‧聰明,但缺乏網路知識且心懷恐懼的父母。他們或許是第一次上網,或許打算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在網路上。
‧沉迷在數位世界「閒晃、瞎混和宅」的年輕人。這些活動早已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但他們想要學習如何更深、更廣的使用社群媒體,以更有生產力方式利用線上協作這個工具。
‧年紀大到記得網路出現前的世界,這些人對新興媒體感到困惑、害怕,卻又被它吸引。
‧希望自己的員工精通網路,且能運用社群媒體與顧客打交道的企業主──因為在企業內「嫻熟網路」與「熟悉社群媒體」,往往是兩回事。
‧教育者。他們想協助學生銜接新舊時代不同的數位素養,並培養他們能獨立思考該如何運用媒體。
在我們等待研究人員提供更明確的證據,來說明媒體行為如何影響我們的心智和社會關係的同時,我想我們可以先從那些精通數位媒體的使用者發現的原則中獲得一些訊息。我所謂的「素養」(literacy),指的當然是技術,但在今日單純的技術已然不夠。現在的「素養」意味著技術再加上以協作方式使用該技術的社群能力。騎腳踏車是一種你可以單獨學習的技術,即使你是世界上唯一會騎腳踏車的人,這項技術也能讓你以比步行更快的速度移動到另一個地方──只要你擁有技巧,加上一輛騎得動的腳踏車。不過,如果你是世界上唯一能閱讀、書寫或設超連結的人,你的技術將不會有多大用處。新的網路素養需要的不只是技術,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與他人協作,並且有效率地使用這些技術的能力。
我想介紹你們認識新的技術(以及發現新知識的新方法),方法是分享我學到的五種正在改變世界的素養:注意力、參與、協作、資訊判斷(也就是「垃圾偵測」[crap detection]),以及精通網絡。當嫻熟這些技術的人夠多,就能促使新的、健康的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興起;如果大多數的人都沒有這些素養,結果可能就是我們都會被淹沒在錯誤的資訊、網路謠言、廣告、垃圾郵件、色情影片、網路雜音和各種無關緊要的訊息當中。資訊超載近來才開始被視為是每一個擁有電子郵件帳號的人都會面對的問題。科技帶來的資訊流通如果妥善運用,將可帶來更豐富的生活;但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吸收(或選擇性地拒絕)、評估和消化它們、貢獻我們自己的參與和協作,以及最重要的──決定何時或為何關掉裝置,讓我們得以擺脫這些訊息──那麼資訊流通反而會為我們帶來不好的影響、削弱企業的生產力,甚至可能危害我們的社會。
不管你是正試著應付改變中世界的老人,或是才剛跨入這個連規則都還不確定的時代的年輕人,我們都需要以健康、有彈性,而且務實的方式,來處理知識、媒體和注意力的問題。不管你是十六歲或六十歲、新創公司或跨國企業,我們的幸福與繁榮已經愈來愈仰賴同樣的技術,與獲得技術的方法。
我們將如何開始
在後續的章節裡,我將提出具體的建議,告訴大家如何從今日無所不在的媒體獲益並保護自己。我要特別把這些建議獻給擔心的父母、焦慮但有熱情的學生、憂慮的老師、好奇的經理人、有強烈企圖心的員工、深思熟慮的創業家、有反省力的網路愛好者、困惑的決策者,以及正試著要開始應付科技的科技懷疑論者。如果你需要告訴你的小孩網路是怎麼一回事,或是想知道如何讓自己的網路生活更豐富,或是必須設法解決新媒體為組織帶來的改變,後續章節裡的故事、意見、論點、證據、工具和練習都可為你提供答案。我把這本書獻給每個年齡層的人,只要他們願意思考自己在數位文化裡必須扮演的角色。
不過,如果沒有你的參與,我無法給你你需要的東西,因為你比我更知道自己是誰,和你身處的狀況。我只能告訴你,我的以及其他人的經驗,其餘的將留待你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來作決定。我會儘量使用中立的語氣,既非科技烏托邦式的推銷話術,也不會帶著新盧德派(neo-Luddite)的道德恐慌,而是以務實的立場,把每一個讀者的偏好和情況納入考量。
身為最早採用「心智擴大器」(mind amplifiers)這個概念的人之一(一九八五年),同時又是「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ies)一詞的發明者(一九八七年),三十年的媒體經驗讓我學到,媒體也有它們的缺點。雖然我曾求教於各式學派的媒體專家,但本書內提供的建議大多來自我個人的經驗。我不輕易推銷任何概論性的網路知識。我從社群媒體學到了一件事──一個行為對某個人可以是救命良方,對另一個人卻可能是致命毒藥。要在數位世界保持覺察沒有別的方法,你就是必須隨時檢討、隨時思考。
有一種工具我覺得可以善加利用,就是不斷地對自己提問──究竟有哪些傳播媒體?使用哪些媒體的社群活動是我想避開的?總是吸引我、讓我分神的是哪些媒體?引導(甚至誤導)我的又是哪些?同時回想自己的反應方式。從多年的實驗和錯誤中,我發現想在網路世界獲得最大收獲,且傷害最小的方法,就是培養不定時但持續不斷的自我探問。除非我已經知道該如何利用時間,不然我無法決定該怎麼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所以我必須問自己:現在這個行為在我整個人生中是否真的重要?我也想問:當我的心智在虛擬世界神遊,「我」這個人究竟在哪裡?我也可以輕鬆地自問:我對當下該做些什麼有什麼想法?不過這個問題可不容易回答。嘗試在不同的情境下問自己問題,就是學習數位覺察。
我要討論的五種素養彼此相關,而且在許多情況下彼此互補。不集中注意力,你不可能分辨一個訊息是有用的資訊,還是網路謠言,因此注意力是偵測垃圾的首要條件。同樣的,如果沒有網絡意識,你很難激發大規模的協作;而若沒有協作,也就不容易做到線上參與。一個社群媒體對某些使用者可能是浪費時間,對某些人卻可能大有用處,端看使用者是否具備三種相關素養──有紀律的注意力、協作技術和精通網絡。推特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追蹤」其他推特使用者時,你必須知道該注意誰、如何搏取信任並了解推特使用者間的回覆準則,以及如何製作其他人會在他們自己的網絡中傳播的訊息。注意力能夠串連其他的素養,也因此往往成為其他素養的基礎,所以我將從這裡談起。
在第一章裡,我會結合自己的經驗、別人推薦的練習,以及我所知有關注意力神經科學方面的知識,並將其應用於注意力素養的訓練上。一開始我們會先聚焦於了解注意力是如何運作、為什麼分心和多工可能(或不可能)讓人變笨或是把文化變膚淺;然後我們將進入如何藉由幾種自我覺察的方法(古老的或現代的),來因應分心的危機。我同時也會為本書後面幾章有關延伸心智的可能性先打基礎,包括如何利用科技來矯治注意力不足,以達成提升心智表現的方法。第一章將教會你如何開始控制你最重要的科技能力──也就是你的注意力──這對你,以及你可以如何發揮後面章節介紹的素養極為重要。
第二章我將說明如何利用你自己和其他人的注意力,以個別或集體的方式過濾掉網路謠言和垃圾訊息,讓自己專注於重要的資訊上。意圖加上注意力,並且結合資訊過濾工具,啟動我稱為「資訊注意力」(infotention)的心智協調程序。批判性的思維、資訊過濾和內建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所謂的「廢話偵測器」,就是利用注意力管理資訊流的重點。和第一章一樣,我討論搜尋、可信度判斷以及態度,目的在於讓你的大腦能與鍵盤、螢幕以及網路科技合為一體。前面這兩章將聚焦於內在,談的東西就是我的朋友,教育界科技先鋒戴維森(Cathy Davidson)所謂的「你的網際網路大腦」。
第三章則從個人的網路生活,轉移到透過社群媒體結合的個人性格與數位文化,談論的是參與的素養;也就是賦予傑出的部落客、網路公民、推友和線上社群──那些使用數位媒體表達自己、社交應酬、傳播理念、籌建組織、教育和培養集體智識的參與者,參與的技術。和其他章節討論到的內、外力量類似,參與牽涉到個人內在的技巧和策略,同時也牽涉跨網絡的集體參與──這時候參與的素養就變成了協作的素養。在媒體分析師詹金斯(Henry Jenkins)和伊藤瑞子(Mizuko Ito)所謂的「參與文化」中,不同程度的數位參與──從遊戲到策展(curating)──創造出一個社會場景,讓公民變成生產文化的積極分子。相對的,如果參與者的素養無法保持某個程度的最低要求,未來的社會就可能退回到廣播時代的媒體世界,只有少數富裕、擁有權力的製作人能傳播他們的文化,傳播給人數遠多於他們、遠較他們被動,同時較不富裕、權力較小的那群人。
第四章從個人和人際關係轉移到網絡社會。這種素養的核心技術牽涉數種不同風格的協作,而這類協作則是由網絡化媒體所促成。協作的領域既廣且深,本章提供宏觀的線上協作綜覽,也近身觀察已成功創造出知名協作事業的個人。維基人、Flickr編者和社群書籤編輯,他們都以新方式貢獻新知識,他們都在一個提供價值給所有人的參與架構中,進行自利的資訊提供行為。虛擬社群組織者在媒體與人際關係的邊界運作,在這個領域裡,如果你不了解線上社群的運作規則,只靠科技知識將寸步難行;你如果知道這些新興的網路社交準則如何運作,將獲得許多錢買不到的助力。身為網路社交主題最早的評論者之一,我將會從親身經驗討論媒體化社群的好處和陷阱。
過去做夢都想不到的集體行動和人際關係能力,今日已成為數千萬人生活的一部分。一九八五年,在我們虛擬社群中某位成員的兒子生了一種危及性命的疾病,我因而參與一個線上支援團體,當時我們就猜想,這類團體未來的功能可能會超越單純的網絡社交。直到我在一九八七年發表關於「虛擬社群」的文章前,還沒有一個名詞或文化類別,可以形容一群住在不同地方的陌生人卻能彼此表達同情、提供醫療意見,甚至財務支援的現象,而今日已有數百萬人使用像Patientslikeme.com和mdjunction.com這類服務。
知識創造、政治活動和醫療支援只是幾個例子,今日還有許多人以過去不可能辦到的方式一起工作。線上協作可能演變成第三種類型的經濟生產方式,與市場經濟和大型企業鼎足而立,正如哈佛大學的班克勒(Yochai Benkler)等學者的主張:「誰會料到一群不為一般人熟習的財務誘因工作、也不為我們所知的公司組織效力的志工,會共同創造出免費的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在作業系統和網路瀏覽器市場挑戰微軟?」一個志工組織建立並修改數百萬篇以數百種語言寫成的文章,並編纂成一套免費的百科全書,在一九九O年代中期、全球資訊網才剛開始普及時聽起來還是很荒唐的點子。但今日想要在網路上成功──不管是商業行為、個人生活或公共議題──都與尋找、參與和培養自己的虛擬社群脫不了關係。
「集體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和「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是另外兩個新興的名詞,用來描述在虛擬社群裡新形態的協作;這類協作的參與者不用直接溝通,但仍然可以聚集個人的努力,共同創造有用的公共財。透過為有內容的網站製作書籤(bookmarking)和標籤(tagging),人們創造出網路誕生前不會存在的群眾策展(mass-curated)的知識;例子之一就是美國國會圖書館缺少資金來為記錄美國生活的照片作描述,因而把照片放在Flickr上,由不計酬的志工來為數以百萬的照片作標籤。趨勢專家也已開始利用熱衷線上遊戲的志工,預測和嘗試解決世界規模的問題。每天都有新的、自願性的協作方式被發明出來,例如當電腦科學家葛瑞(Jim Gray)在海上失蹤時,他的朋友從美國太空總署(NASA)和谷歌取得該海域最近的衛星影像;微軟和亞馬遜(Amazon)的工程師把影像分割成五十萬張照片;再由超過一萬兩千名志工仔細搜尋那些照片。他們沒有找到葛瑞的下落,但新形式的群眾外包已經進入大眾的意識。
第五章討論的是今日已十分普及網絡知識的各個面向。要精通網路需要多重素養的訓練,比如必須具備一些社會學家已從研究中發現的知識,即網絡的結構如何影響人們透過社群網絡建立關係;還有一些直接用來解釋線上網絡建構的社會學論述,例如著名的「小世界網絡」(small-world network)就是在解釋每個人是如何與其他人連結。現在已經超過五億人有自己的臉書,而且有超過五十億人使用行動電話,社會學家也曾經研究從中心重要(central importance)轉變到數位市民的現象,也就是新興起的「網絡個人主義」(networked individualism)。政治學家和社會學家都使用「社會資本」這個詞,來形容人群在正式的法律和體制外,共同完成某些事的力量,但現在每一個有素養的網路使用者,都必須了解網路行為會如何培養或阻礙社會資本。小世界、網絡化個人,以及社會資本主義,都是新興數位文化的一部分。政治學和心理學上所謂的隱私──以及為什麼隱私保護在一個資訊透明的時代極其重要──十年前是一小群專家辯論的議題,但現在已成為你我每日的挑戰。在二十一世紀,要是不知道南加大教授卡斯特爾(Manuel Castells)那篇〈為什麼網絡很重要〉,恐怕將到處碰壁。
這不只是網路科學新興的主題,關係的形式和我們對它們的了解,也關係到網絡擴大和延伸到人類社會網絡的方式。原本屬於科技範疇的網路結構和媒體運作,突然間與自由、機會和正義的可能性等個人領域息息相關。
在第五章結束時,你應該已經有一套心智和社交的工具可以用來增進自己的優勢,並造福其他人。你擁有的知識將足以面對一個更大的問題:社群媒體在認知和社交層次上有什麼意義。最後一章將把這些實用的素養,放在隱私、混合文化(remix culture)、著作權衝突,以及今日的公民在數位公領域的角色等更大議題的框架上討論;這一章也將提供給父母明確的建議,並對我們的學習歷程提出條列式的摘要。
導言 為什麼我們都需要數位技能
數位文化的前途取決於我們能否學習善用媒體,因為這些媒體已滲透、放大、轉移並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使生活變得更加複雜。你會如何運用搜尋引擎、如何利用手機看影片,或是怎麼更新你的臉書(Facebook)?這些行為其實跟每個人都密切相關,因為我們在一個新媒體剛出現時利用它的方式,將會影響這個媒體未來數十年是被善用,或是濫用。我不會把我的研究侷限在谷歌(Google)是否讓我們變笨、臉書是否把我們的隱私商品化(commoditizing),或推特(Twitter)到底有沒有把我們的注意力切割成片段(我不否認,...
目錄
導言 為什麼我們都需要數位技能
你會如何使用搜尋引擎、如何更新你的臉書?你知道該如何使用網路嗎?還是擔心網路控制你的生活?網路的世界尚未定形,數位素養可以決定你使用媒體的態度,以及這個媒體在未來是被善用,還是濫用。
第一章 注意力!
網路讓我們變笨?事實上,同時處理多件事物,大腦耗費的時間跟能量遠高出你的想像。
請開始「觀察自己的注意力」:了解注意力的運作方式、覺察多工時注意力如何轉移,並學習控制它。
第二章 偵測垃圾資訊
如果你不會判斷,就不能避免被垃圾資訊愚弄。你會如何判斷一則網路訊息是真是假?該如何找到需要的資訊?不要輕意相信第一個查到的訊息,使用一種以上的搜尋引擎,不要只看搜尋結果的第一頁,不只利用一個資訊來源。
沒有資訊超載這回事,只有過濾失靈。
第三章 參與力
當媒體變得更容易使用,參與者就會在各自專精的主題上表現出高度的活力,與前所未見的影響力。身為現代公民、專業人士和消費者,不只需要消費,也需要創造和分享。是否擁有透過數位網絡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將會影響我們是成功,還是失敗。
第四章 數位社交的訣竅
人類天生有和陌生人合作的傾向。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虛擬社群成員?了解社群、假設善意、把握可以增添價值的機會,以及禮尚往來。如果你曾經在《魔獸世界》裡組織過一次攻擊任務,你就已經準備好以不同方式面對真實世界。
第五章 社交有形狀
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什麼,而是「你知道某人知道什麼」。小世界、冪次法則、長尾、里德定律、網絡傳染和網絡社會,是今日驅動網絡化大眾展現社會和經濟現象的無形力量。不管你是否善加利用它們,這些網絡特性將持續影響你與其他人互動的方式。
第六章 如何(覺察地)使用網路讓你變聰明
讓我們把問題倒過來想:「網路讓我們變笨?」這個問題牽涉到哪些數位媒體特性?所以,我們可以如何利用網路讓自己變聰明?
註釋
導言 為什麼我們都需要數位技能
你會如何使用搜尋引擎、如何更新你的臉書?你知道該如何使用網路嗎?還是擔心網路控制你的生活?網路的世界尚未定形,數位素養可以決定你使用媒體的態度,以及這個媒體在未來是被善用,還是濫用。
第一章 注意力!
網路讓我們變笨?事實上,同時處理多件事物,大腦耗費的時間跟能量遠高出你的想像。
請開始「觀察自己的注意力」:了解注意力的運作方式、覺察多工時注意力如何轉移,並學習控制它。
第二章 偵測垃圾資訊
如果你不會判斷,就不能避免被垃圾資訊愚弄。你會如何判斷一則網路訊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