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院士 曾志朗 、北一女中物理教師 李美英、北一女中生物教師 潘彥宏
聯合推薦
為何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不愉快的時刻卻漫長難耐?
為何年紀越大,時間似乎過得越快?
為何我們對童年發生的事,比最近幾年的事記得更清楚?
「一瞬間」有多長?「現在」有多久?
腦神經科學的發展,讓我們得以探究大腦如何感受時間——這場精采的時間之旅穿越記憶、動作、情緒與自我意識、感官感覺,以及安排計畫能力的相關腦區,幾乎涵括大腦所有重要功能。
由於人類並沒有「時間感官」,只能藉助外界資訊或過往記憶作為判斷時間的標準,以致「時間感」相當不穩定。多虧這項「缺憾」,使我們擁有豐富的塑造時間的自由。我們感受到的「一小時」不是每次都一樣——等公車的一小時特別久,和好友相聚的一小時特別短——更奇妙的是,當一段時間進入記憶,可能延伸得比原來還長,或縮短到幾乎消失。
了解時間感形成的原因後,我們可以改變大腦解釋時間的習慣,更用心地對待時間。
‧ 我們以為「沒時間所以有壓力」,作者打破迷思:「有壓力所以沒時間。」看待時間與壓力的態度,影響我們感受到的壓力。
‧ 大腦有「不斷尋找新刺激」的天性,影響工作效率。專注是一場持續的奮戰;適當的自我控制和訓練,便能強化大腦執行功能,有效利用時間。
‧ 若想延長美好時光,便要使感官和記憶全面開放,用心感受;愈豐富的資訊,會使大腦推斷出比實際還要長的時間
‧ 大腦裡負責控制注意力以及控制喜好感受的系統相關聯。最快樂的時光,是我們專注當下的時光。
‧ 要讓生命的記憶更豐富,就要保持學習和用腦的習慣,使歲月更有價值。
所有深刻的感受,都和時間有關。由於時光有限且無可逆轉,我們為了「逝去」或「錯過」而憂傷,體會「好奇」和「等待」搔得心頭發癢的滋味。時間為我們帶來「渴望」的不安,和「但願人長久」的溫柔期盼。
作者簡介:
Stefan Klein(柯萊恩)
生於1965年;在慕尼黑與葛倫諾堡(Grenoble)就讀物理系與哲學系;在生物物理學系取得博士學位;1996至1999年擔任〈明鏡〉週刊編輯。2000年起為自由作家;他的暢銷書《不斷幸福論》(大塊文化)被翻譯成二十四種語言。柯萊恩目前定居柏林。
章節試閱
前言
發現內在時間
時間法則在某些時刻好像會失去效力。這些時刻被稱為魔術時刻:不論是在山之巔或海之濱,是沈浸在創作狂熱中或熾熱的戀情裡,一切計畫、憂愁、回憶都失去意義。此時此刻,時間是靜止的;它包含了一切已發生的和將要發生的。有人說,在那一刻甚至覺得軀體已然消失,自己只是某個偉大事物的一小部分。
有時,與好友歡聚一晚或者全心投入工作,以為時間才過了幾分鐘,但其實早已過了好幾個鐘頭。最後一班電車已經錯過,午餐早已延誤;你卻絲毫沒有察覺到時間的流逝。
不管怎麼樣,時間總有回到意識裡的時候;有如從酣睡中甦醒過來。
接著視線接觸到時鐘。這玩意兒所施展的魔力,在這種時候格外令我們痛苦。詩人賽巴德(W.G. Sebald)曾這麼比擬時鐘:「當指針向前挪動時,宛如一把處決之劍,把這個小時的六十分之一從未來切割下來。」賽巴德描寫的是端坐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市火車站大廳上方,位於所有目光匯聚之處的一座大鐘——那裡正是老教堂的建築師安置上帝之眼的位置。所有旅客都必須抬眼看鐘上的指針。相對地,若從鐘面平台看出來,也可以清楚看見大廳裡的每一個人,以及其一舉一動。
現代社會裡沒有人能避開時鐘,它們無所不在。生活的全部都以它們為依歸。我們一邊趕赴排得密密麻麻的約會,一邊卻又惦記著那些想做卻不知何時有空去做的事。有時感覺自己好像被捲入漩渦,難以抽身。然而,忙碌緊張的日子所留下的回憶偏偏是最少的——好像那些時日都不留痕跡地消失無蹤,再也找不回來。
我們已經太習慣被時鐘統治,使得它的存在顯得理所當然。我們簡直把這項儀器視為一種崇高的力量。不只是安特衛普火車站大廳裡的所有旅客都聽從懸掛在他們頭上的那兩根指針,我們所有人或多或少都相信,有個神祕的宇宙時鐘正滴答滴地決定著我們的生活。這節拍可以從腕錶上的秒針讀出來。若我們曾經忘記時鐘的存在,到頭來我們暗忖,這經驗到底是夢還是真。
「時間是生命的材料」,美國國父及發明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如此說道。然而我們生活裡的時間真的與時鐘所指示的一致嗎?有些時刻稍縱即逝,有些卻好像無限延伸;那根大指針卻始終一如往常地轉著圈。隨著時鐘的運轉,彷彿另有第二種時間與它交織在一起:一個來自我們體內的時間。
內在時間遵循著一套神祕規則。為什麼不愉快的時刻特別漫長,而快樂的時光總是倏忽而過?為什麼在最美妙的時刻經常渾然忘我?為什麼年紀越大,生命就流逝得越快?
有一個與時間有關的經驗,是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那就是沒時間。說來奇怪,如果以時以年來計算的話,我們比過去所有的人都富有。從來沒有哪一代像我們擁有這麼多休閒時間以及這麼長的壽命。然而,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德國人經常飽受時間不足之苦。每做一次問卷調查,這比例就往上提高。
那些根據神經科學研究結果所分析的數據令人擔憂:持續處在時間緊迫下的那種感覺就是壓力。長期性的壓力會讓大腦持續受損;它會損害健康並縮短壽命。
特別危險的是不間斷的忙碌,因為這正是「壓力」的養分來源。惡性循環很快便會出現:一旦開始擔心無法及時完成任務,承受壓力的人就失去掌控全局的能力,因而給自己製造更多新的壓力;到後來,發現自己只能追著事情團團轉。
光靠設計精巧的行事曆和列舉工作清單,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因為它們記錄的只是時鐘的外在時間。忙碌感卻是發自意識,以內在時間為依據。因此必須了解內在時間的法則,才更能掌握它。
當我們觀察個人的生活節奏時,會特別注意到內在與外在時間兩者的差異:光靠手錶的滴答節奏,無法解釋身體組織如何調節度日。有人每天早上得費好大的力氣才能起床,而且還帶著「下床氣」;有人在同一時間卻已充滿活力。每個人的時間、陽光,還有喝的咖啡都一樣,所以差異應該在各人體內。
為什麼有人可以好整以暇且心情愉悅地完成一個接一個的任務,有人一天只不過處理一兩件份內之事就無法應付。有一種「退休症候群」,症狀是退休後不斷抱怨時間不夠用,這顯然只能以內在、主觀的時間感受來解釋。
無論如何,外在時間只不過是我們所經歷的時間之中的一部分。秒針只認得「現在」。它可不管「過去」和「未來」。然而,回憶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在某種程度上,回憶是凝結在記憶裡的時間。經歷過的時間到底是根據何種規則轉變成回憶的呢?人如何能在精神上回到過去?人在有生命危險的那一瞬間,真的有可能看見自己的一生從眼前略過嗎?
本書談的是時間隱藏的面向,也就是那些無法以分秒、小時來測量的現象。我們要談談時間的感受如何產生,以及如何更用心地對待時間。
感受時間是大腦一項精密度極高的活動,幾乎所有大腦的功能都參與其中。不論是感官的感覺、回憶與規劃未來的能力、情緒與自我意識,全都一起發揮作用;而且這些機制中只要有一樣受損,時間感就會走樣或者完全消失。探究時間感如何產生是一趟穿越意識的精采旅程:我們不僅能藉此認識人類的天性,也能認識我們的文化。有些意識活動是與生俱來的,多虧它們讓我們察覺時間的流逝;其他多數則是透過學習而來的。
若要我們描述時間,歐洲人認為過去在我們背後,未來則從前方朝我們而來。然而,安地斯山脈的印地安人想的正好相反。若問當地的愛瑪拉人(Aymara)過去何在,他們會指著前方視線所及之處。他們認為自己已經看見過去發生過的事,未來則是未知的、看不見的,所以未來應該在背後。這些解釋是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努涅茲(Rafael Nunez)在進一步研究愛瑪拉人的思想時所得知。而愛瑪拉人也的確按照他們的信念生活:因為未來是看不見的,所以不值得浪費一丁點精神去想。若問他們明天如何,得到的答案是聳聳肩。若是等一班公車或等一個遲到的朋友等上大半天,他們依然很平靜。真教我們難以想像。
因此,關於時間的研究也會觸及教育、環境和基因之間的相互影響,而這也塑造了我們的性格。我們對時間的想法,會影響我們感受時間的方式。
大自然決定大腦的功能,不過在時間感這個部分,它只定下最低限度的規定。因此,我們不僅能自由決定如何填滿我們的時間,我們甚至可以選擇要如何感受生活的節奏。
對大部分人而言,時間流向他們身外的某一處,與他們毫不相關。時間就是在(或者不在)那裡,而我們必須配合它。
我想請大家嘗試另一種看法:我們所經歷為時間的東西,不只是外在世界的現象,同時也是我們意識的現象。這種感受是經由環境與大腦互相合作而產生的。透過現代的科學方法,可以研究外在世界如何與我們的內在世界銜接。來自腦神經科學研究的見解,尤其能夠改變我們的認知與習慣。
我曾寫過兩本科普書,談的是「幸福」和「偶然」。在《不斷幸福論》裡,我試圖闡述,幸福的感受並不像我們所以為的,是因外在環境而生;大腦如何解釋已發生的事更為重要。而我們可以改變大腦解釋的習慣。人類的大腦具有高度的可塑性——這是神經科學的研究結束——所以大腦裡灰質細胞的編制也是可以改變的。透過正確的練習,我們可以提升幸福能力。簡而言之:幸福是可以學習的。以自在及自覺的態度看待一生,便是這個道理。
我的上一本書《一切皆偶然》(Alles Zufall)談的是接受不可預期之事。偶然即機會;前提是,以開放的態度去感受現在;這也是本書重要主題之一。
當偶然發生時,我們會感受到時間的方向。過去已知,未來不明,所以我們必然會碰上意料之外的事。因此時間和偶然的經歷密不可分。哲學家赫爾德(Johann Gotthelf Herder)說:「世上有兩大暴君:偶然和時間。」
然而科學對「偶然」這個暴君卻有一番完全不同的見解:若沒有它,我們的智能可能無法發展。而且我們也應該與時間為友。正因為時間感是大腦高度進化後的一項功能,所以我們絕對可以左右它;因為所有讓我們感受到時間流逝的大腦機制;都是我們曾經學習過用在更大範圍的機制,例如幸福感的機制。
所以本書要闡述的是,我們如何感受時間完全操之在己。本書分成三篇,逐步拉大範圍,探討時間感。
第一篇談的是內在時間的產生,剖析大腦內時間感的發生過程。讀者一方面了解我們如何感受時間,一方面了解如何影響這種感受。這幾章的末尾會有一段簡短的附筆,請你親身實驗。
第二篇的主題是,我們如何因應周遭環境的時間節奏,在速度越來越快的世界生活。另外也探討幾個實際的問題,例如:同時進行好幾件事真的能節省時間嗎?時間緊迫一定代表壓力嗎?答案若是否定,又該如何在緊湊的生活中依然從容不迫?
最後,第三篇談時間的宇宙層面。當我們感受時間時,也直接感受到每一個人與全宇宙的發展緊密相連。或許這正是時間感最為奧妙之處。這一段探討的是,為什麼我們會以為時間在流動,以及一切是否皆臣服在時間之下。
「時間是我們存在的元素」,美國女詩人歐慈(Joyce Carol Oates)在二十多年前曾寫道。「我們或隨之漂流,或溺斃其中。」
過去任一時代從未像我們今天這樣,如此狂熱地利用每一分鐘。生活節奏不斷加速,逼近我們負荷的極限。我們所有人都參與了一個運用時間的大型實驗。
因為如此,我們更需要去了解,時間感與個人特質之間的關聯到底有多深。不管我們感到平靜或忙碌,不管回憶過往歲月時是充實的或是一片空白,只有一小部分是外在的環境造成的。我們的生活電影是在大腦上映,而我們是這部電影的導演。
只有少數幾個大腦功能像所謂的時間感那樣,可以簡單又快速地被改變。從腦神經科學的觀點來看,我們的理解力被設定成可以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如何感受則操之在己。透過訓練感知與專注力,我們對時間的感受也會隨之改變,可以把害怕溺斃在時間漩渦裡的恐懼拋諸腦後。你要不就是想辦法學會游泳——不然便是在時間的河流中載浮載沈。
前言發現內在時間時間法則在某些時刻好像會失去效力。這些時刻被稱為魔術時刻:不論是在山之巔或海之濱,是沈浸在創作狂熱中或熾熱的戀情裡,一切計畫、憂愁、回憶都失去意義。此時此刻,時間是靜止的;它包含了一切已發生的和將要發生的。有人說,在那一刻甚至覺得軀體已然消失,自己只是某個偉大事物的一小部分。有時,與好友歡聚一晚或者全心投入工作,以為時間才過了幾分鐘,但其實早已過了好幾個鐘頭。最後一班電車已經錯過,午餐早已延誤;你卻絲毫沒有察覺到時間的流逝。不管怎麼樣,時間總有回到意識裡的時候;有如從酣睡中甦醒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