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思考、感覺、希望或想像時,大腦裡面發生了什麼事?
如何才能記住想要的,忘記不要的?
我們可以變得更快樂、更聰明、更健康,或更慈悲嗎?
如果改變了,我還是我嗎?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都在思考這些問題,現在,利用最新的大腦掃描技術,神經科學家可以看到大腦運作的情形──《心智拼圖》帶你走一趟大腦研究的最前線。藉由掃描生病、受傷的腦,我們看見不同大腦區域負責的心智功能,還有憂鬱症、老人失智、腦傷及毒品如何對大腦造成傷害;另一方面,掃描健康、快樂、情緒平衡的腦,我們看見幸福、道德感跟慈悲心也在同樣的地方發生,科學家得以一步步拼湊出人類心智的完整面貌。
透過色彩豐富、變化生動的大腦圖像,我們看到了:一個不能開口、沒有動作反應的植物人也許還有意識活動,看不見傷口的慢性疼痛是來自大腦特定區域的活化,創傷的經驗及內觀練習可以改變大腦處理悲傷的方式,還有運動、情緒調節和益智遊戲對大腦功能的幫助──每一張造影都提供更多的線索,告訴我們大腦可以從傷害中復原、不斷成長並且適應新的挑戰。這些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並學習強化神經迴路使生活更美好。
作者簡介:
米麗安‧波林-費茲傑羅(Miriam Boleyn-Fitzgerald)
畢業於美國史華茲摩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物理系,是湯瑪斯華生研究獎金(Thomas J. Watson Fellowship)的得主,曾獲麻省理工學院愛達葛林獎(Ida M. Green Award)研究生科學、技術和社會獎。她在柯林頓總統「人類放射性實驗諮詢委員會」(Advisory Committee on Human Radiation Experiments)當過特約撰稿人,也曾擔任自然資源保衛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和關心科學家聯盟(the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的分析家。在過去的十五年裡,致力於傳遞科學新知,發表了許多科學性的文章來滿足各種不同背景的讀者。
譯者簡介:
洪蘭
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任教於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中正大學和陽明大學,目前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已翻譯近四十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學方面的好書,包括《天生愛學樣》、《大腦當家》、《真實的快樂》、《站在學生前面》、《學習要像加勒比海盜》、《養男育女調不同》和《教養的迷思》等,曾獲頒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金籤獎,並著有《講理就好》等十四本書。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前後去過台灣大大小小近一千所中小學作推廣閱讀的演講。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人推薦】
若是大腦不能改變,我們的學習怎麼發生?病人何必去復健?一定是大腦迴路可以改變,學習和復健才會有效。從本書中,我們看到成功最重要的條件是毅力,不但在復健上是如此,在任何領域都是如此。
近代科學把過去不可見的東西都呈現在我們的眼下了,做為一個腦的擁有者,我們怎麼可能不去了解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是什麼呢?這本書用圖片讓你看到大腦的各個腦葉是什麼樣子,接下來的重點在於:你該如何來善用它,使你的人生圓滿無憾。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在這本簡單明瞭又具啟發性的書中,波林-費茲傑羅以視覺及敘事的方式呈現出心智改變大腦的力量。我們的心智生活如何與永遠受到經驗影響的神經網路互相塑造,這是描繪出人類群像的重要特徵。透過學習集中注意力──以對我們自己及對他人更為慈悲的方式──我們可以讓大腦的狀態變得更為健康而和諧。讀完本書,你將更了解自己。
──丹尼爾‧西格(Daniel J. Siegel)
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精神科教授
這是一本吸引人、看了便放不下手的書,描繪出新的大腦科學如何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基本的人性。
──辛德‧西果(Zindel Segal)
《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作者
《心智拼圖》是一本令人驚奇的書。波林-費茲傑羅將關於意識研究的科學故事說得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我們面前,讀來賞心悅目,像是經歷了一場探索自我、情緒、大腦的先進旅程。
──露絲‧費登(Ruth R. Faden)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倫理學研究所主任
本書探討在神經科學上關於人類心智的內在工作歷程的許多非凡成就,其中包含了打坐對破壞性思考與行為的轉化效應。毫無疑問的,米麗安‧波林-費茲傑羅的著作將為有意探索這個創新領域的人帶來無比的好處。
──詠給‧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Rinpoche)
《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作者
米麗安‧波林-費茲傑羅讓我們清楚的了解新的大腦造影技術對改善慢性疾病的幫助,她認為「治療的方式其實掌握在我們手中」這個結論,已成為科學家千百年來累積下來的智慧之一了。
──強納森‧莫雷諾(Jonathan D. Moreno)
賓州大學醫學倫理、歷史與科學社會學系教授
名人推薦:【專人推薦】
若是大腦不能改變,我們的學習怎麼發生?病人何必去復健?一定是大腦迴路可以改變,學習和復健才會有效。從本書中,我們看到成功最重要的條件是毅力,不但在復健上是如此,在任何領域都是如此。
近代科學把過去不可見的東西都呈現在我們的眼下了,做為一個腦的擁有者,我們怎麼可能不去了解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是什麼呢?這本書用圖片讓你看到大腦的各個腦葉是什麼樣子,接下來的重點在於:你該如何來善用它,使你的人生圓滿無憾。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在這本簡單明瞭又具啟發性的書中,波...
章節試閱
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情緒對大腦的影響,根據他們的說法,即使我們是清醒的、有意識的,我們還是可能做出非意識的行為來。焦慮或恐懼、憤怒或沮喪,甚至極度的壓力,都會使我們覺得自己是情緒的奴隸,它對我們的奴役比我們的老闆還厲害。
大部分的人將情緒緊密的結合到個人認同上,這讓事情變得更糟。當我們正在處理痛苦或毀滅性的情緒時,我們可能覺得自己就是我們的情緒,別人也是他們的情緒,大家都陷在相當僵化的情緒認同中,不全然是陽光和玫瑰的情緒中。「他很火爆」,我們聽到人們這麼說;「她很負面」,好像人的脾氣就像她有粟色眼睛、高顴骨、白皮膚那樣變成她個人的特徵。直到最近,情緒的科學看法還是認為我們的氣質是青春期後期決定的,而且「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定了就是定了,不能更改。
但是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神經科學家戴維森(Richard Davidson)這位情緒神經影像的先驅可不這麼認為。「情緒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可以改變的。」他說。他也看到了關於大腦可塑性的新知識可以改變我們的健康照護系統,以及著眼於預防疾病發生的教育系統。
戴維森說:「我所謂的大腦可塑性,是大腦這個器官本來就是建構來對外界經驗做反應的。在過去的十年裡,神經科學最大的發現就是神經的可塑性,比起你的心臟、你的腎臟、你的肝臟,大腦更是天生要對經驗做反應而形成改變的。也因為這個神經的可塑性,我們才可以學習。」
是什麼使大腦有這種驚人的能力去因應經驗而改變?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的精神科教授西格(Daniel Siegel)說:「我們現在知道神經元的發射可以改變神經的連接,而經驗使得神經元發射。」沒有人會否認我們的認知和情緒是受到基因和早期經驗的影響,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我們的情緒生活不一定是受限於我們的基因,所有的童年創傷也不是完全不可逆轉。「情緒跟事實不同,」戴維森解釋道:「只要知道情緒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就可以重新界定它們,讓不好的情緒遠走。」
戴維森和神經科學、精神醫學和心理學領域的學者開始證實大腦對情緒壓力的反應有很大的可塑性,可以改變它本來對情緒的反應,從而減少心理壓力對身體的傷害。腦造影圖顯示親密溫馨的人際關係可以緩衝大腦對恐懼的感覺,而自己能掌控情境的預期可以減低身體的疼痛感。他們的努力讓我們看到認知治療法可以改變我們對沮喪、憤怒和恐懼的想法,使它不致變成破壞性思想;也讓我們重新面對古老的問題:氣質是天生的,還是人真的可以改變?
這個答案越來越傾向於肯定,是的,我們可以改變,只要給予時間、努力和決心。
歷盡風霜
難道我們哪個人沒有受過負面情緒的荼毒嗎?從憤怒說起吧!它是戰爭的製造者,我們一生的敵人,而根據研究顯示,太過憤怒會傷害我們的健康和人際關係,甚至使我們英年早逝。一個二○○四年的研究發現,容易憤怒和感到敵意的男性,中風或死亡的機率比較高。這篇研究是發表在《循環》(Circulation)期刊上,它顯示有敵意的男人得到心房纖維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的機率比別人高百分之十,這個毛病會增加中風的機率。而對把情緒發洩在別人身上的人來說,危險性更高,在研究中發現,他們死於任何原因的機率比其他人高了百分之二十。
對那些必須接受憤怒的人而言,該如何保持健康呢?在美國,每天有四個孩子死於虐待,四個中有三個是小於四歲,而僥倖活過來的青少年中,有百分之八十至少有一種精神健康的毛病(包括憂鬱症、焦慮症、飲食失常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每四個女性中,有一個在一生中受過家暴的傷害,被謀殺的女性幾乎有三分之一是死於配偶或親密關係人之手。心理創傷的受虐者更容易有生理上的毛病,使他們不容易專心,有情緒上的問題,在工作或學業上的表現不好,容易有吸毒、酗酒或自殺的傾向,甚至曾經企圖自殺。
然而知道憤怒對自己和自己所愛的人不好是一回事,如何控制憤怒這頭野獸又是另一回事。即使我們知道憤怒的傷害,但有時我們就是沒辦法控制自己─我們對配偶發脾氣,責罵孩子,詛咒停在我們車位的人,當同事偷了你的點子並把功勞據為己有時,我們氣得快要爆炸,或對某個討厭的政客恨得牙癢癢的。憤怒是最具破壞力的情緒,但是當我們在氣頭上時,我們什麼都不管了,做了再說。
你可能想不到,這種做了再說的強烈情緒反應,居然也內含一個好的理由。新的研究發現,當我們很生氣時,若真的把表達這種情緒的慾望壓抑下來對健康並不好。壓抑情緒表達的定義,是用意識去抑制外在公然的情緒表達。最近的研究發現,長期抑制情緒,假裝一切都沒事的方法,並不是一個好的情緒策略。
「開車時的狂怒,在辦公室甚至飛機上鬧事,現在常常都可以在新聞中聽到。」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葛羅斯(James Gross)說:「這讓我們看到不能調節負面情緒,如憤怒,所造成的傷害。但是家暴受害者的統計數字(包括虐待配偶、孩子、父母),更讓我們看到不能控制情緒所造成的嚴重傷害。」衝動行為當然有不好的後果,但是葛羅斯和他的同事更讓我們看到壓抑也不是一個健康的方法。壓抑情緒會損害記憶功能,它沒有辦法降低內在負面情緒的經驗,卻可以降低正向的情緒經驗。還會使血壓升高,一些其他的壓力生理指標也升高─這並不只發生在壓抑這個情緒反應的人身上,包括他的配偶或同事,這些在他身邊的人血壓也會升高。
假如對惹你生氣的鄰居大喊大叫不是一個好方法,而假裝沒事不對他喊叫也不是一個好方法,那麼一個脾氣暴躁的人該怎麼做?
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在爆炸和壓抑這兩個極端之間尋求解決的方法─最初是用大腦造影技術找出大腦在經歷強烈的情緒風暴後會怎樣,然後看大腦如何用不同的方法去穩定這艘船。悲傷的大腦如何對抗憂鬱症的藥物起反應?對認知治療法的反應又是如何?驚恐的大腦對β受體阻斷劑 (beta-blockers)、創傷的大腦對內觀(mindfulness,打坐參禪追求內心安寧的修練法)、憤怒的大腦對寬恕原諒的反應又是如何?這些是研究者對我們的情緒所問的問題,而大腦的影像掃描提供了一些令人驚異的答案。
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情緒對大腦的影響,根據他們的說法,即使我們是清醒的、有意識的,我們還是可能做出非意識的行為來。焦慮或恐懼、憤怒或沮喪,甚至極度的壓力,都會使我們覺得自己是情緒的奴隸,它對我們的奴役比我們的老闆還厲害。
大部分的人將情緒緊密的結合到個人認同上,這讓事情變得更糟。當我們正在處理痛苦或毀滅性的情緒時,我們可能覺得自己就是我們的情緒,別人也是他們的情緒,大家都陷在相當僵化的情緒認同中,不全然是陽光和玫瑰的情緒中。「他很火爆」,我們聽到人們這麼說;「她很負面」,好像人的脾氣就像她有粟...
推薦序
【導讀】
看見神經迴路永遠在適應新挑戰
洪蘭
我常接到讀者來信詢問:我的孩子溺水,救起來後成植物人,有沒有機會醒來?我的孩子有精神分裂症,可以治癒嗎?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要不要服藥,還是送他去靈修?老人家得了阿茲海默症,服藥後記憶會回復嗎?
其實我們只是大腦的研究者,不是醫生,我們不能作診斷也不能給忠告,只能請他們去看書。但是市面上這方面的書很少,有些甚至是錯誤的訊息或是有斂財的動機在背後。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有實驗、有圖片,可以正確地回答一般人的切身問題時,便推薦給遠流出版公司,請他們盡快去拿版權,把這些知識介紹到台灣來。但是沒想到拿到版權要翻譯時,我母親卻中風了,坐在輪椅上,很需要人照顧。
一個人一天就是那麼多時間,分配不過來,所以我不敢接;但是又想到這是一本很重要的書,裡面有很多新的大腦資訊,可以彌補醫生在門診時,因病人多無法詳細說明病情的不足。尤其它附有很多彩色的腦造影圖片,可以讓讀者自己看到疾病對大腦所造成的改變,從而了解為什麼病人有那樣奇怪的行為出現,對病人的一些無理要求就能有多一分的容忍,所以還是決定翻譯它。我的做法是只要母親一睡覺,我就立刻動筆,因為不知道下一次能坐下來寫是什麼時候;也幸好當時拚命翻,因為後來母親過世,中國的喪事禮儀是很繁瑣的,若是當時不趕工,這本書或許不可能現在出版。
多年前我曾經去創世基金會演講,看到許多植物人眼睛睜得大大的、望著天花板,我當時就在想,為什麼不在天花板上畫些畫呢?也可以把電影投射在天花板上給病人看呀,因為我不能想像一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眼睛瞪著白色天花板的苦悶。尤其病房也沒有任何音樂,而音樂是最能舒緩心情的,我們的聽力也是最早形成(胚胎七個月時)、最晚離開身體的感官。
以前在美國時,醫生會請家屬放家人說話的錄音帶給植物人聽,雖然那時還沒有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MRI),無法看見病患大腦內活動的情形,但是我們所看到的幾個案例都是在聽到家人的呼喚或歌聲引導下(很奇怪,非得是真人的歌聲才行,只有音樂好像並不很有效),把他們叫回到意識界,甦醒了過來。他們清醒之後的描述都說自己在濃濃的大霧中一直奔跑卻找不到方向,忽然聽到天使的歌聲,就循著歌聲去走,結果就走出來了。的確,天下還有什麼比親情的呼喚更能打動人心呢?這些案例也使醫生在植物人面前講話時更加小心,因為他們可能聽得見。
植物人聽得見的一個很好例子是書中尼克的故事:他昏迷了一段時間後醒來,靠自己的毅力復健到可以走路,有一天他回去複診,碰到了當時曾經斷言他一輩子不可能走路或說話的醫生,結果他對醫生比出中指,這很讓人驚訝,因為病人一般是很尊重醫生的。他說:「醫生知道什麼?他們只知道教科書上寫的東西。」這句話醫生聽了可能不是很舒服,但是想想,的確,大部分的醫生為了怕給病人家屬不切實的希望,都比較負面,忽略了人的意志力是個驚人的動力,忽視病人可能在毅力下做出課本認為不可能的行為來。這本書對受傷的人來說,應該有很大的鼓勵,如果別人做得到,為什麼你就做不到呢?有為者亦若是,不是嗎?
我們的大腦是不停的在調整未被破壞部分的功能,去彌補或取代已損傷的部分的功能,以達到最大功效。所以盲人的聽覺特別敏銳,聾人眼睛捕捉訊息的速度最快,尼克也覺得他的視覺和聽覺變得比未出事前敏銳多了,同時,這場意外讓他更珍惜他現在復健回來的所有一切。
近幾年教育部在推生命教育,所以台灣的大學開始設立沒有學分的服務課程,讓學生從實做中去體驗生命的意義。但是這門課不該是讓學生隨便去掃掃校園而已,它應該讓學生去安養院、孤兒院或醫院做志工,因為只有接觸才有了解,有了解才有同理心,才能內化成他們的品德。在醫院做過志工的人都很珍惜當下,也很感恩自己有健全的身體。曾經有個孩子跟我說:他以前喜歡飆車,在大度路上飆到極限,覺得很爽,後來學校安排他去安養院做志工,看到飆車的「前輩」半身不遂,當場驚醒,了解「爭一秒,毀一生」這句話不是開玩笑的,從此不敢再飆。人生有許多事不可逆轉,早一點了解生命的意義對年輕人來說,免去了後悔與遺憾。
科學的進步使人的生活越來越好,但是生活過得更舒適,人們的幸福感反而下降,越是工業進步的國家,人際關係越是疏離,許多人被情緒所困擾,又不知如何去控制它或走出來,變成作繭自縛,如憂鬱症或躁鬱症就使患者和他的家人生活品質大幅降低。最近的研究可以在大腦中看到情緒失常的原因了,所以研究者提出了參禪打坐,用自己內在力量去控制情緒的建議,初步實驗發現很有效。
這個方式是讓病人練習把自己和負面情緒之間隔開一個空間,使自己了解負面情緒雖然還在那裡沒有走開(他仍可以感覺到),但是中間已有道防火牆區隔開來,那個負面情緒不能再傷害他或控制他的行為了,他就不會陷入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所以這個人雖然仍有負面記憶,仍感到憤怒和厭惡,卻已經能正常的去過日子,做他應該做的事了。其實,人真的沒有過不下去的日子,大部分是人使自己過不下去而已,所謂「沒有一個地牢比心牢更幽暗,沒有一個獄卒比自己更嚴酷」。
二○○九年,美國國家衛生院支持了六十件用打坐參禪內觀的方式來改變情緒的研究(從二○○○年的三件,增加到六十件),使正念內觀法逐漸成為另類治療的趨勢。尤其最近實驗顯現這個方法對毒癮也有效,毒癮者耗費社會很多成本,因此從大腦中正本清源的去改變行為,應該是未來可以拭目以待的突破。
天下事都是自助、人助、天助,人一定要先肯幫助自己,別人的幫助才會有效。過去病人一週一次到治療室跟醫生談45分鐘,無效的原因是因為大腦要改變必須密集的訓練,唯有經過系統化、嚴格的不斷練習才可能發生神經迴路上的改變。在實驗上,我們看到大腦終其一生不停的因應外界需求而改變,其實只要靜下來想一想,若是大腦不能改變,我們的學習怎麼發生?病人何必去復健?一定是大腦迴路可以改變,學習和復健才會有效。從本書中,我們看到成功最重要的條件是毅力,不但在復健上是如此,在任何領域都是如此。
本書最後一章談的是現在很火紅的自我探討哲學──「我」在大腦的什麼地方。目前已有很多的科學家、哲學家和宗教家投入神經科學領域,想去解開「人是什麼?」這個千古之謎。雖然答案尚未出來,至少腦造影技術已經看到了「我」在大腦中的地方。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應該改成「我在故我思」:我有腦我才能思考,才知道我的存在。
近代科學把過去不可見的東西都呈現在我們的眼下了,做為一個腦的擁有者,我們怎麼可能不去了解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是什麼呢?當你買了一間新房子,拿到鑰匙時,你是否會迫不及待的要打開門去看裡面的每一個房間,心中計劃著它的用途及如何來佈置它?這本書給我的感覺也是一樣,它用圖片讓你看到大腦的各個腦葉是什麼樣子,接下來的重點在於:你該如何來善用它,使你的人生圓滿無憾。
【導讀】
看見神經迴路永遠在適應新挑戰
洪蘭
我常接到讀者來信詢問:我的孩子溺水,救起來後成植物人,有沒有機會醒來?我的孩子有精神分裂症,可以治癒嗎?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要不要服藥,還是送他去靈修?老人家得了阿茲海默症,服藥後記憶會回復嗎?
其實我們只是大腦的研究者,不是醫生,我們不能作診斷也不能給忠告,只能請他們去看書。但是市面上這方面的書很少,有些甚至是錯誤的訊息或是有斂財的動機在背後。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有實驗、有圖片,可以正確地回答一般人的切身問題時,便推薦給遠流出版公司,請他們盡快去拿版...
目錄
□策劃緣起:迎接二十一世紀的生物科技挑戰──洪蘭
□導讀/看見神經迴路永遠在適應新挑戰──洪蘭
□前言
第一部 快照
第1章 生、死和生死之間:「他能聽到我在說什麼嗎?」/27
第2章 好的、壞的和醜陋的:強烈的情緒和我們對付它的方法/59
第3章 腦中的幸福感:正向社會情緒對大腦的好處/83
第4章 降溫:成癮、長期的慢性疼痛和復原的圖像/109
□圖片解說/133
第二部 景觀
第5章 道德什麼時候在家?:從神經元的「是」到道德的「應該」/159
第6章 製造和破壞記憶:想記住的退化遺忘,想忘記的死纏不放/193
第7章 「我」在哪裡?:自我、他人及兩者皆非的經驗/223
□附錄:相關參考資料/275
□策劃緣起:迎接二十一世紀的生物科技挑戰──洪蘭
□導讀/看見神經迴路永遠在適應新挑戰──洪蘭
□前言
第一部 快照
第1章 生、死和生死之間:「他能聽到我在說什麼嗎?」/27
第2章 好的、壞的和醜陋的:強烈的情緒和我們對付它的方法/59
第3章 腦中的幸福感:正向社會情緒對大腦的好處/83
第4章 降溫:成癮、長期的慢性疼痛和復原的圖像/109
□圖片解說/133
第二部 景觀
第5章 道德什麼時候在家?:從神經元的「是」到道德的「應該」/159
第6章 製造和破壞記憶:想記住的退化遺忘,想忘記的死纏不放/193
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