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過了17歲、已經17歲與快要17歲的你!
記得你的17歲,
17歲,有時候是大人,有時候是小孩;
17歲,在乎別人的眼光,但更在乎自己的外表;
17歲,肯定自己,但也否定自己;害羞又裝酷,善變又堅持;
誰能夠真正了解17歲?
為了認同感,拚命整型:考試結束,被比較名次;
不知不覺開始說謊,越來越害怕失敗,甚至有想死的衝動……
沒有一件事做得好嗎?小心眼不行嗎?一定要欺騙朋友才能得到朋友嗎?
精神科醫生李定玹13年的輔導案例發現,
早戀,追星,崇拜偶像,整型,暴食……乖乖牌卻成績一落千丈!
很多人說來到17歲卻跑出了許多問題……但「問題」不會一下子跑出來的!
17歲,正處於痛苦而危險的階段!
當別人用比較的眼光,你是被比下去,還是更有自信?
迷戀朋友的數量重要?還是當個誠摯的朋友優先?
天底下沒有完美的人,會有討厭的人本來就很正常?
每說一句話就用「很煩吶」來回答,是不是沒什麼創意?
17歲是個分界點,影響未來的你會幼稚一生還是變得更成熟!
本書提出最根本也最實踐的青春問答,打開17歲內心的五把關鍵鑰匙!
如果你現在17歲,透過本書來了解自己,鼓勵自己。
如果你已經過了17歲,正在與17歲的人溝通相處,
當17歲說,我想休學,我要離家出走,我不想去學校……你要如何回答?
青春問題無法簡答.TOP10備忘錄:
給17歲~~
1. 不要跟別人比較來浪費今天,要反問「今天我比昨天進步了多少?」
2. 要選擇哪一種職業我才不會後悔?
3. 我大部分的時候是好人,但偶爾也會有自私的一面。
4. 比起恐懼和煩惱,還不如拿出勇氣,先做了再說!
5. 別掉進「我有讀書」的陷阱。
6. 接受低潮。
7. 承認自己的缺點,沒有在怕的。
8. 比起應付考試,我會學如何面對我的人生。
9.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學習速度。
10. 不必躲在陰影下發抖,努力去改變自己就行了。
給父母~~
1. 如果為了孩子而忍受不幸,那麼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
2. 孩子會透過父母的人生,來展望自己未來的人生。
3. 有人挺的孩子,光看他們的表情感覺就不一樣。
4. 就算父母不說,孩子也都知道現實環境多險惡。
5. 不要急於想緩和孩子的情緒。
6. 先聽再說。
7. 把決定權交給孩子。
8. 如果真的為孩子著想,從現在開始就要改變自己。
9. 任何「問題」都不會「突然」產生。
10. 每個人的17歲都有屬於自己的一顆美麗種子。
本書特色
本書由權威精神科醫生在她13年心理輔導的經驗中,看到聽到了解到17歲究竟在想什麼,17歲不難懂,看心理醫生的青春問答,在最關鍵的五個問題,提供了五把鑰匙讓你打開17歲青春的心!
第一把:解答17歲為什麼常常說:我沒有夢想!
第二把:解答17歲為什麼大聲抗議:我不喜歡唸書!
第三把:解答17歲為什麼總是抱怨:父母都不了解我的心!
第四把:呼籲17歲現在,最需要朋友!
第五把:如果你已經過了17歲,你最想對17歲說甚麼?
作者簡介:
◎【特刊】如果讓你再回到17歲,你願意嗎?
李定玹
精神科專門醫師,1997年畢業於延世大學醫學系,曾任職賽佛勒斯醫院( Severance)精神科專門醫師。現為心與心飲食障礙診所院長及延世大學醫學系精神科外聘教授。賽佛勒斯醫院為延世大學附屬醫院,為韓國最優佳醫院之一。
在過去的13年中,她見過了許多從10歲中期到20歲後期不同的人們,而她之所以特別關心17歲的原因,乃是因為他們正處於非常危險的狀況。他們已經開始對失敗與挫折感到恐懼,並會依照目前的成績來倉促決定自己的未來。現在才只不過是個高中生而已,卻像是已經過完了整個人生似地心焦。這種感覺讓她感到非常心痛。
17歲雖然正在就讀高一,但處境卻不像是個高一的學生。他們只不過是一群把幸福的日子往後延的準高三學生而已。因此,雖然他們才剛考完基測,卻連氣都沒辦法好好喘上一口,就又要準備參加聯考。就這樣,他們成了就連把自己最好的朋友也要當成踩著爬上去的競爭對手,來進行每星期長達50小時學習勞動的讀書機器。而這本書,就是針對已經下定決心「就忍這3年」的60萬名17歲孩子,把他們無法輕易向別人啟口、並隱藏在心裡的心理問題一一揪出來,並提供他們可以解決的答案。
譯者 孔祥柏
國籍:中華民國 出生:大韓民國 喜歡:翻來翻去 現任:專職翻譯
經歷:文字翻譯、即席翻譯、現場翻譯、大會翻譯、接待翻譯、國家代表隊翻譯、韓文講師、大會司儀、晚會司儀、話劇導演、校園歌手、國際領隊兼導遊……。
譯著:《媽媽也是遊戲專家》、《美膚男大作戰:男人也想懂的皮膚保養術》、《跟我一起做飯吧!金來沅的料理日記》、《個人取向》(大田出版)……還有好多好多……
懷念:首爾的冬天(夏天在台北的時候)、台北的夏天(冬天在首爾的時候)。
信念:翻譯的精髓,在於充分表達原著的感情。
譯者簡介:
孔祥柏
國籍:中華民國
出生:大韓民國
喜歡:翻來翻去
現任:專職翻譯
經歷:文字翻譯、即席翻譯、現場翻譯、大會翻譯、接待翻譯、國家代表隊翻譯、韓文講師、大會司儀、晚會司儀、話劇導演、校園歌手、國際領隊兼導遊……。
譯著:《媽媽也是遊戲專家》、《美膚男大作戰:男人也想懂的皮膚保養術》、《跟我一起做飯吧!金來沅的料理日記》、《個人取向》(大田出版)……還有好多好多……
懷念:首爾的冬天(夏天在台北的時候)、台北的夏天(冬天在首爾的時候)。
信念:翻譯的精髓,在於充分表達原著的感情。
章節試閱
為什麼我沒有一件事情做得好?
在這句話的背後,躲著「別人都做得很好……」的恐怖陷阱。
「我會有想要這麼去死的衝動。」
「為什麼?」
「因為沒有什麼活下去的意願。」
跟那些孩子們的對話向來如此。吐出任何人聽到都會嚇一跳的字句之後,擺出一臉沒什麼大不了表情的孩子。反而看到被這些話嚇到的我之後,擺出一臉鄙視我太過幼稚的孩子。這孩子在講到自己的時候,就好像是在講別人的事情一樣。
「我的爸爸媽媽全都是一流大學畢業的,而且我爸爸現在是非常出名的律師。我父母親最常講的話就是:『妳要什麼儘管開口,只要是妳想要的,我們全都會幫妳做到。』就這樣,在唸小學的時候,感覺這些話真的很棒。牛仔褲也都是買名牌的穿、書本跟電影也都是盡情地看、再怎麼貴的手機也只要開口就有。不過這也都是因為我的功課好才有可能,等我進入中學之後也就變得完全不一樣了,因為那之後我的成績開始下滑。您看了也知道,我長的得並不是那麼的漂亮、身高又矮、對音樂及美術也不在行,沒有任何一項專長。而我的父母親又是非常在乎素養的人,表面上雖然不露出任何表情,但我全都看在眼裡。有一個這樣的女兒有夠丟臉,卻又什麼都不能說的那種心情。我爸媽也真可憐,遇到了像我這樣的女兒……。哥哥也覺得我很丟臉,因此也不想跟我走在一起。我哥哥的功課非常好,我們家只要沒有我,那什麼問題也都沒了……。」
由於個性太酷,常被別人說感覺有些冷的這個孩子,原來整個人全都是傷痕。她說也不知道為什麼在她周圍的「媽朋兒」與「媽朋女」那麼多,每當媽媽有意無意地拿那些孩子跟她比較,這孩子就會感覺快要窒息。過年的時候親戚們好像非常擔心地在討論著她,但又老愛拿她跟表兄弟姊妹來做比較,這讓她感到非常沮喪。但是比起那些親戚,在一旁什麼話也不幫她說而只顧著聽的父母親,才讓她感到更加厭惡。這孩子不喜歡金妍兒(韓國著名女子溜冰選手,出生於一九九○年。她於二○一○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時拿下韓國史上第一面女子滑冰首面金牌,因此而聲名大噪。)的理由無他,就是因為太過完美而毫無瑕疵,這才讓她看了就討厭。
「不用白費心機想來安慰我,那更會讓我產生反感。」
我花了好長的時間,也沒能找出靠近那個孩子的方法。由於也不知道要對她說些什麼才好,所以我就採取了靜靜聽她把話說完的方式。也不知道這樣過了多久,那孩子突然問了我這麼一句:
「醫師也討厭我嗎?」
對於這個受到嚴重比較性壓力而變冷漠的孩子,我到底該說什麼才好呢?要她不要再裝酷,這樣對她也毫無幫助?反正大人們就是愛比較,所以就當自己什麼都沒聽到,也不要去承受那些壓力就好了?如果我這麼說,那孩子就會從比較性壓力之中脫困了嗎?
到底該怎麼辦才好?任何事情都有做得更好的人。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會面對比較性壓力而感到自在。那是因為多多少少都會比較,而並沒有任何人真的不去做比較。甚至於有時候別人還沒說什麼,自己卻先去比較的情形。
之前來找我談話的學生之中,有一個拚死命在唸書的孩子。由於他是有過份尋求完美障礙的孩子,因此只要有任何一科沒有考到一百分,他就會不知該如何是好而會心生恐懼。雖然我一直擔心那孩子是否可以熬得過去,但是他最終還是如願考取了他所希望就讀的名門大學,只不過問題卻是出現在那之後。當他進入大學之後發現,大部份的孩子都是跟他差不多成績錄取的,而想要在那些人裡面出人頭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跟得上自己系內的專門課程就已經夠辛苦的了,周圍卻到處充斥著比他聰明而且又俊美的孩子、英文會話能力幾乎媲美以母語為水準的孩子、參加眾多的社交活動而炫耀人脈的孩子、已經到二十多國旅行過的孩子、曾經在國外居住過的孩子等等,所謂高人一等的孩子真的是多到不能再多了。這跟只要讓聯考成績達到標準就萬事「OK」的高中時期,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層次。而對那個孩子來說,這些事實好像對他非常具有衝擊力。
「醫師,我要加強的事情可不是只有一、兩項而已。我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呢?任何
事情都有許多比我做得更好的孩子。」
這孩子能夠再次在那麼多的項目中全部拿下一百分嗎?在現實生活中,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在他自認為做得很好的瞬間,一定會有比他做得更好的人出現。就算進入了別人稱羨的大企業,也一定會有比他更成功的人;就算買了八十萬的轎車,也一定會羨慕開一百八十萬轎車的人;就算買了三十坪的公寓,也會想搬去住五十坪的公寓。即,人生本身,就是無止境比較的延續。
不要跟別人比較來浪費今天,反而要反問「今天的我比昨天進步了多少?」
因此,無論是因為唸不下書而自我貶抑地說著想要去死的孩子,還是因為功課很好而進入名門大學的孩子,同樣會因為比較的問題而感到苦惱。不管是別人給的比較性壓力,還是自己去感受到的壓力,只要掉進相互比較的泥沼之中,任何狀況都很難獲得滿足。這麼一來,感受幸福的機會也就會相形減少。另外,比較也會奪走想要躍躍欲試的挑戰意識。雖然現在已經成為故人,但是排除小兒麻痺的身體缺陷而成為西江大學英文系教授的張英姬,就曾經這麼說:
「我一路活過來之後發現,根據別人的基準來設定自己的目標是件多麼地愚蠢、拿自己跟別人比較是多麼地浪費時間、因此而自我貶抑又是何其像個傻瓜的行為。這麼一來,為了那些不重要的事情,犧牲掉了許多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這就像是把我自己的人生,分割成了許多小塊,慢慢地丟入了小水溝一般。」
那麼到底要如何,才能脫離比較的泥沼,而不再浪費我自己的人生呢?
現在就以前面曾經對我說想要去死的女孩為例子好了。她父母親以及周圍人士對她的比較,以後也不可能會停下來。那麼這孩子往後的人生,也只能埋怨著她周圍人士,停留在原地而已。她很明顯地會拿她的周圍人士當藉口,而不會去想辦法來努力改善自己的現況。別人根本沒做什麼,自己卻掉進比較泥沼的大學生,也只不過是稍微喘了個息而已,其實跟什麼都沒做沒什麼兩樣。
但是盲目地要他們不要跟別人做比較,也不會有任何幫助。他們在無意識之間就會開始比較,因此也不可能立刻停下來不再做比較。
脫離比較性壓力最具有效果的方式,就是轉換比較的對象。就是把比較的對象,從「別人」轉換成「過去的自己」或是「未來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相較之下今天的自己進步了多少、期待著未來成果的自己今天又邁進了多少……。這麼一來,就會對比昨天進步的自己感到驕傲,而且會以這股力量為根基,努力地邁向每一天。
不過因為我們長期以來已經習慣跟別人做比較,所以不太可能一下子就突然做改變。但也不必要懷著「為什麼我沒有一件事情做得好?」的想法來自我貶抑。因為在這句話的背後,躲著「別人都做得很好…… 」的恐怖陷阱。不要跟別人做比較來浪費今天,反而要反問自己「今天的我比昨天進步了多少?」來過日子。這樣尋找著我可以做得好的事情,一天、兩天慢慢地累積下去之後,就可以脫離比較性壓力的泥沼,而會幸福地活下去。
青少年對演藝人員狂熱的原因
最近不管是唸幼稚園的孩子到準備大專聯考的高三學生,成天都會迷戀著演藝人員,注意著他們的一舉一動,甚至還自己也想要成為演藝人員。雖然說現在都已經出現了姊姊粉絲、叔叔粉絲,以及大嬸粉絲,但唯獨青少年們特別迷戀演藝人員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其中最大的理由,就是這群對自己沒有信心,而且又感到煩惱的青少年,認為想要脫離快要令人窒息的現實,最容易以及最有效的管道就是靠演藝人員。雖然等他們活下去之後就會發現,人生並不是完全取決於青少年期,但是大多數的青少年卻在想要立刻決定什麼事情,以及成就某些事情的焦慮情緒之下,心裡會感到焦躁不安。但是當他們看到那些小小年紀就進入演藝圈,而登上華麗舞台的演藝人員,就會忘記自己現在的挫折及不安,更進一步地想要接受成為理想化的自我本身。也正因為如此,就會出現為了把自己心目中的歌星推向第一寶座,而積極地參加投票;或是如果有人稍微評論他們心目中的演藝人員,就會出現比其他年齡層的粉絲更為敏銳反應的情形。亦即,會把演藝人員看成是自己,而且想要把自己受到的挫折,藉由明星的成功來獲得補償。
面對青少年對於演藝人員的狂熱之愛,有許多大人抱以憂慮的眼神。但是我並不認為這有什麼好擔心的。那是因為人活下去之後就是醒悟,自己對自己的焦慮及不安其實也沒有什麼。而且當自己熬過困難,獲取成就之後,這種把演藝人員看成是自己的情況也就會慢慢消失。只要不是太過嚴重,孩子們喜歡演藝人員的情形,反而是可以讓他們暫時忘卻課業,而獲得快樂的最佳解壓方式。
──摘自大田出版《17歲好難懂:心理醫生的青春問答,讓你明白17歲的心》
為什麼我沒有一件事情做得好?
在這句話的背後,躲著「別人都做得很好……」的恐怖陷阱。
「我會有想要這麼去死的衝動。」
「為什麼?」
「因為沒有什麼活下去的意願。」
跟那些孩子們的對話向來如此。吐出任何人聽到都會嚇一跳的字句之後,擺出一臉沒什麼大不了表情的孩子。反而看到被這些話嚇到的我之後,擺出一臉鄙視我太過幼稚的孩子。這孩子在講到自己的時候,就好像是在講別人的事情一樣。
「我的爸爸媽媽全都是一流大學畢業的,而且我爸爸現在是非常出名的律師。我父母親最常講的話就是:『妳要什麼儘管開口,只要是妳想要的...
作者序
作者後記
不要再用憂心的眼神看待十七歲
當我還只是菜鳥醫生的時候,雖然我沒辦法百分之百掌握孩子的心理,但我卻因為頗為了解他們的心情而感到自負。許多家長也常常對我說:「我們說話孩子都不聽,卻會聽醫生的建議。」而且在實際臨床上,接受我治療的很多孩子身上,也出現了進展非常迅速的情形。這麼一來,我突然對塑造孩子的未來也開始產生了貪念。「既然現在已經好多了,要不要試試這樣?還是喜歡那樣?」我就這麼提供著一些意見,開始一步一步地向他們逼近。
但是我很快地發現,並不是每件事情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思來進行。我心想如果再加把勁,孩子的能力絕對可以正常發揮。但是孩子的狀態非但沒有變好,反而變得愈來愈糟。在我對這種結果感到有些失望的某一天,有個孩子這麼對我說:
「夠了,大人們說的話全都一樣。我本來以為醫生還會有些不同,沒想到全都是一個樣子。」
那瞬間,我直覺我的整顆心都要沉下去了。這些孩子因為就算自己再怎麼努力,成績卻老是升不上去,偏偏周遭的人對自己的期望又跟天際一樣高。面對著已經無法招架的現實生活,卻還要想盡辦法來應付這些人,而導致自己的心裡都悶出病來了。我卻因為我自己對孩子的未來感到擔心的莫名欲望,而把這些孩子推向了絕境。而心力交瘁又感到疲憊的這些孩子,想要得到的也只不過是大人溫馨的安慰,以及對他們的充分信任而已。
在愛爾蘭,對於相當於高一的學生,會進行為期一年完全沒有任何考試的「轉換學年(Transition Year)」。在這一整年當中,愛爾蘭的孩子們不需要打開筆記本或教科書,只是把過去一直唸書而感到疲憊的心情放鬆,暫時調息一下並來思考自己的夢想,以及未來而已。
反觀我們現在十七歲的孩子,根本就沒有空閒的時間來思考自己的未來。他們雖然身為高一的學生,但仔細觀察之後就會發現,他們只不過是一群把幸福的日子往後延的準高三學生而已。因此,雖然他們才剛考完基測,卻沒法好好喘口氣,就又要準備參加聯考。就這樣,他們成了把自己最好的朋友也要當成踩著爬上去的競爭對手,來進行每星期長達五十小時學習勞動的讀書機器。
然而,當初只顧著強調十七歲的孩子們應該要好好唸書的大人們,在某一瞬間又突然責怪起這些孩子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夢想,來逼迫孩子快點決定未來的出路。這麼一來,孩子就會開始責備自己「為什麼我沒有夢想?」「為什麼我沒有一件事情做得好?」而陷入自責的泥沼之中。
到了十七歲還沒有夢想,這並不能完全怪罪給他們。因為在過去的中學五年,一直只顧著準備考高中的他們,根本沒時間以及機會來好好築夢。他們根本管不了什麼是夢想,而用功讀書就是他們唯一的志願。因為只要書唸得好,任何錯誤也都可以得到饒恕,而且也會得到肯定。但是在只記得第一名的冷漠世界之中,想要拿下第一名談何容易。這麼一來,除了「媽朋兒」及「媽朋女」以外的另外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們,到任何地方都得不到別人的肯定,而自卑地感到「為什麼我的書老是會唸不好?」
但是大人們非但不了解已經失去讀書的欲望而感受壓力的孩子心境,卻只顧著感嘆自己以前沒錢的時候想唸書都不能唸書,埋怨現在的孩子到底有什麼不滿足而不去好好讀書,數落孩子一定要餓過肚子才懂得醒腦、就因為太幸福了才會無畏地「反抗」。
不過所謂的十七歲,雖然已經不再是小孩,但仍然還不是大人。借用精神分析學者佛洛依德的話,十七歲是個「明明深愛著自己的父母親,卻又會感到厭惡;非常羞於在別人面前認出自己的母親,卻又突然想要和母親暢談自己的心裡話。」的年齡,而這也都屬於非常正常的事情。因為這個時期正處於塑造個性的時期,而且自我意識還沒完全確立,所以只會做出一些極度偏激的事情,並在自我矛盾中做出難以預測的行為。但是,大家在看到十七歲的這些行為之後,就會立刻下定論為「問題兒」,只有一種情形是例外,那就是書念得好。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好、任何人都會擔心自己孩子的未來。身為孩子的老師與家長就更是如此。但是如果周遭的期待值太大,孩子反而什麼也都做不來。因為他們生怕會讓周遭的人失望,連一步都不敢往前踏。這時如果連身邊的父母親也因為憂心孩子的未來,忽左忽右地來干涉孩子,並且不停地嘮叨,那麼孩子就會失去信心,而且也更容易陷入混亂之中。
在過去的十三年,我以精神科醫師的身分與許多青少年孩子進行談話過程中,經歷過無數次的執行錯誤之後得到一項事實,那就是可能我過去一直都太過於擔心孩子了。在我剛出道行醫的時候,只要聽到孩子說:「老師,我想休學。」「我離家出走了,可是又沒地方去。」「我不想去學校。」就急著為了想要阻止孩子誤入歧途,而無法把孩子的話聽完。我當時為什麼無法相信孩子會自己找回正途,而給他們自己一些時間呢?
如果想要整理花園,就要先來除草、撒種子、澆水,並來整理周邊環境。但是發芽的過程,卻是種子自己該做的事情。跟青少年談話,也就跟整理花園相類似。雖然可以幫他們把周遭的事情打理好,但是唯獨發芽的過程,只能讓青少年自己來面對。曾經跟我說想要辦休學的孩子,有一天突然來找我說要去唸大學,並且說因為自己不知道要從何開始,所以希望我能幫助她。我不知道她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但是當她對我說:「醫師,過去我一直闖禍一定害您很傷心。不過我真的很謝謝您從來沒有責罵我,而且肯耐心地聽我把話說完。以後您還會挺我吧?」聽她這麼說之後,我突然有了這種想法:
「當然,我向來是挺妳的。不過謝謝這句話應該是我對妳說才對,因為決心要唸大學的是妳自己。而我過去所做的,也就只有信任妳而默默地等著妳而已……。」
現在我已經不再用憂心的眼神來看待十七歲,反而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來觀看他們如何開啟明天。我真的很好奇,我無法臆測的明天到底會是什麼樣子?
在我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有許多孩子閃過了我的腦海。但是仔細想想,比起我給他們的,他們給我的似乎更多。這裡面有後來上學很順利的孩子、離家出走而感到徬徨的孩子、至今還在努力地跟自己的心病奮鬥的孩子。我把這本書獻給這些所有的孩子,最後我想說的仍是:
「我只是期待你們的明天。」
──作者李定玹
作者後記
不要再用憂心的眼神看待十七歲
當我還只是菜鳥醫生的時候,雖然我沒辦法百分之百掌握孩子的心理,但我卻因為頗為了解他們的心情而感到自負。許多家長也常常對我說:「我們說話孩子都不聽,卻會聽醫生的建議。」而且在實際臨床上,接受我治療的很多孩子身上,也出現了進展非常迅速的情形。這麼一來,我突然對塑造孩子的未來也開始產生了貪念。「既然現在已經好多了,要不要試試這樣?還是喜歡那樣?」我就這麼提供著一些意見,開始一步一步地向他們逼近。
但是我很快地發現,並不是每件事情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思來進行。...
目錄
這裡的42個問題,17歲的時候,我們都這樣問過自己──
PART01:為什麼我沒有夢想
為了受到肯定,除了唸書之外沒有答案;
為了提升成績,管他是不是好朋友也要踩著上去。
就這樣連氣都無法好好喘一下,而過著忙碌日子的孩子們。
這就是17歲所面臨的現實生活。
Q1:為什麼我沒有一件事情做得好?014
Q2:愈是乖巧的孩子愈有可能更危險021
Q3:為什麼我沒有夢想?025
Q4:為什麼我會為了整型美容而拚命?032
Q5:青春期最常使用的四種防禦機制?039
Q6:我很小心眼嗎?045
Q7:為什麼我那麼善變?052
Q8:如何產生正面想法?059
CAFE TIME
020青少年對演藝人員狂熱的原因
038「很煩吶」代表什麼?
050學生證和買名牌
PART02:為什麼我不喜歡唸書?
根本就沒有去,而且壓力那麼大,到底為什麼非得唸書不可?
為了要上大學嗎?那麼如果不想上大學,是不是就不用唸書了呢?
學生時期唸的這些書,到底對生活有沒有幫助
Q9:以前我的功課還不錯的 066
Q10:為什麼再怎麼唸書,成績仍無法進步?070
Q11:為什麼我老是三分鐘熱度?075
Q12:為什麼我的低潮會持續那麼久?081
Q13:自卑感也可以化為成功的動力?086
Q14:為什麼要唸書?090
Q15:如何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094
Q16:害怕失敗的你,怎麼辦?102
Q17:你常常抱怨沒有時間嗎?107
CAFE TIME
080去圖書館,就更能唸得下書?
100導師的一句話影響非常大
PART03:為什麼父母都不了解我的心?
父母和青少年之間的對話時,兩方早已經準備好對話,
兩方也都認為問題不在自己身上,而在對方身上
Q18:為什麼問題會「突然」產生?112
Q19:為什麼跟父母親談話老是談不下去?117
Q20:為什麼我老是會對父母親說謊?125
Q21:如果常說「那個有沒有」的話?131
Q22:一直忘不掉,就是被打的那一次!137
Q23:我愛媽媽,但又有點恨媽媽?143
Q24: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挺我」?149
Q25:告訴那些厭惡爸爸的兒子們153
Q26:給天下父母們,請先讓自己幸福吧!158
CAFE TIME
141為什麼我們家兄弟之間的關係那麼糟
162我到底是個甚麼樣的人呢?
PART04:現在的我,最需要朋友
只要真誠地對別人感興趣,你就能夠在兩個月內結交許多朋友;
但是,若你處心積慮想讓別人對你感興趣,
就算是兩年的時間,你也交不到幾個朋友。」
--自我潛能開發大師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Q27:人是以什麼活下去的?166
Q28:為什麼我沒有人氣?171
Q29:一直有很礙眼的朋友,我該怎麼辦呢?176
Q30:如果想得到真正的朋友,必須先拋棄的事?182
Q31:討厭朋友怎麼辦?187
Q32:開始愛別人之前,必須先搞懂的事?193
Q33:告白之後,如果被拒絕了該怎麼辦?197
Q34:躲在理想型裡面的自我心理?200
Q35:為什麼容易陷入愛情,卻又容易感到厭倦呢?205
Q36:熱戀中的十七歲,父母要說什麼?212
CAFE TIME
192愈是感到孤獨的人,愈想要孤立別人
217初戀很難維持下去的理由
PART05:如果你已經過了十七歲,最想對十七歲說什麼?
當你想要抱怨的時候;
當你心中的完美主義受傷的時候;
當你感覺全世界只剩下你一個人的時候;
當你想要放棄,覺得自己再也無法跨越的時候;
當你說不出來「我需要幫助」的時候;
當你感到「人活得好辛苦」的時候;
我都挺你!
Q37:當你想要要抱怨的時候220
Q38:當你心中的完美主義受傷的時候226
Q39:當你感覺全世界只剩下你一個人的時候229
Q40: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234
Q41:當你說不出來「我需要幫助」的時候238
Q42:當你感到「人活得好辛苦」的時候243
CAFE TIME
232憂鬱症測試
248【後記】不要再用憂心的眼神看待十七歲
這裡的42個問題,17歲的時候,我們都這樣問過自己──
PART01:為什麼我沒有夢想
為了受到肯定,除了唸書之外沒有答案;
為了提升成績,管他是不是好朋友也要踩著上去。
就這樣連氣都無法好好喘一下,而過著忙碌日子的孩子們。
這就是17歲所面臨的現實生活。
Q1:為什麼我沒有一件事情做得好?014
Q2:愈是乖巧的孩子愈有可能更危險021
Q3:為什麼我沒有夢想?025
Q4:為什麼我會為了整型美容而拚命?032
Q5:青春期最常使用的四種防禦機制?039
Q6:我很小心眼嗎?045
Q7:為什麼我那麼善變?052
Q8:如何產生正面想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