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歷史》、《今日歷史》、英國皇家《地理》雜誌推薦
◎英國為何要脫歐?因為只有退出歐盟,成為一個國家,不列顛才能再次偉大。
◎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而建國的以色列,為什麼卻自稱「民族大熔爐」?
◎除了說共同語言,從來沒有團結過的西班牙,怎麼成為世上第一個全球帝國?
◎澳大利亞為什麼說:「我們不是英國,而是更棒的英國」?去英國化不好嗎?
數十年來,許多國家都爆發歷史教科書內容不實的爭議,
有些當權者甚至用違反官方準則等理由,監禁這些寫歷史的人。
本書由《星期日泰晤士報》作家、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名譽博士彼得.富塔多企劃,
他認為,歷史絕不該淪為當權者的創作,而是存在我們生長的土地上。
他邀請28個在當地土生土長的歷史學者,按照自己對國家的理解說故事。
被選中的國家類型有大有小,加起來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
範圍從成熟的民主國家、宗教專制國家到一黨制國家,
很多國家歷史相當悠久,也有那些在二十世紀才出現的。
本書的內容,並非你在課本或維基百科上看到的國家簡介,
而是從一個國民的論述出發,語帶驕傲、無奈、後悔、真實的──告訴你
我們的國家如何從無到有、從被壓迫到獨立,形塑出今天的模樣。
.跟奧運進場一樣,本書介紹的第一個出場國,當然得是希臘。
當外國觀光客著迷於古文明帕德嫩神廟時,當地人卻充滿今非昔比的劣等感。
難怪希臘人說:現代文明從我們開始,但我們卻活得像新興國家。
.擁有六邊形國土的法國,竟有高達10個語言區,法國人總自傲的說:
「十八世紀,整個歐洲都是我們的創作。法國更是各種共和體制的示範。」
.義大利呢?這裡是教宗永久居住地,也是法西斯獨裁政權誕生地。
但連獨裁者墨索里尼自己都說:「管理義大利人不難,但也沒什麼用。」
.捷克共和國,明明身處中歐,卻老被西方國家邊緣化,
在脫離奧匈帝國、又和斯洛伐克合併之後,終於獨立建國。
但捷克人經常懷疑:「我們建國了──但當初加入某國會不會好些?」
.印度,跟中國一樣有五千年歷史,但跟「有全世界最連貫正史」的中國相比,
卻是一個有神話、有寓言,卻有超過3/4時間沒有可信歷史的國家,
還有,在俄羅斯,如果你不曾受國家迫害,你一定是社會邊緣人。
加拿大沒特質?有句名言:「只要知道如何在獨木舟上做愛,就是加拿大人」。
對亡國百年,一直處在危機中的波蘭人來說:戰鬥,是我們報效國家的唯一方式。
歷史不該是當權者的創作,最真的,就是聽當地人自己說。
《泰晤士報》作家廣集世界28國學者,訴說自己國家如何從無到有。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彼得.富塔多(Peter Furtado)
牛津布魯克斯大學(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名譽博士、《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作家,著有近二十本歷史相關書籍,曾經在1998年至2008年,擔任世界知名歷史雜誌《今日歷史》(History Today)編輯。
譯者簡介:
謝慈
臺大外文系畢業,臺大翻譯所在學,熱愛文學與翻譯。
譯有《人類最精華100年》、《暈船診療室》、《身體記憶,比大腦學習更可靠》、《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以上為大是文化出版)、《讀癮者的告解》(任性出版)等書。
歡迎來信指教:r03147001@ntu.edu.tw 。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解鎖地球》Podcast主持人/游尚傑
Special教師獎得主、《歐美近代史原來很有事》套書作者/吳宜蓉
名人推薦:《解鎖地球》Podcast主持人/游尚傑
Special教師獎得主、《歐美近代史原來很有事》套書作者/吳宜蓉
章節試閱
現代文明從我們開始,
我們卻是新興國家
希臘共和國
作者:前國際歷史與史學理論委員會(ICHTH)主席
安東尼斯.利亞科斯(Antonis Liakos)
何謂希臘人?如果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可以從以下兩首詩開始。首先是詩人科斯蒂斯.帕拉馬斯(Kostis Palamas)為了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所寫的會歌:
「我的祖國是什麼?是先民──希臘人、羅馬人、拜占庭人、威尼斯人、鄂圖曼人和許許多多人──所留下的風景和紀念碑嗎?」
第二首詩是由193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喬治.塞菲里斯(George Seferis)所寫的《神話歷史》(Mythistorem)。這位詩人將自己對希臘的情感,比喻為從沉睡中醒來的人,用雙手抱著古老大理石雕像的頭;在睡夢之中,他以為自己和石像人頭密不可分,此刻卻不知該拿這個頭怎麼辦,並感到疲憊萬分。
在帕拉馬斯的詩中,當代希臘可以說是兩千年歷史的結晶,其中也包含了希臘輝煌的征服史,每一段都在這塊土地上留下了印記。在第二首詩中,當代希臘迷失了自己的身分認同,只能在現今和古代之間擺盪;然而,若要追求現代的意識和價值,就不能流連於過去。
希臘在1820年代對鄂圖曼帝國發起革命,獨立成為現代化的民族國家。於此之前,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這個新興的國家會命名為「Greece」(希臘文是「Hellas」),或是其人民會稱為「Greeks」(Hellenes)。「Greek」這個字受到天主教早期教父制的影響,在當地方言指的是「異教徒」。
基督來了,古典希臘還在嗎?
當基督信仰在西元四世紀成為地中海東部地區主流時,即取代了希臘城市的古老宗教和文化──公共敬拜儀式、在集會所辯論公眾議題、劇場表演、摔角競技和奧運競賽等。這無疑是相當顛覆性的改變。因此,人們時常思考一個問題:古典時代過後,希臘世界(Hellenic world)是否仍倖存呢?
然而,到底何謂希臘世界?由於希臘人的聚落環繞地中海和黑海,哲學家柏拉圖便將希臘人描述為一群坐在水池邊的青蛙。但「希臘人」這個詞,指的到底是一個種族,還是一個文明?對於西元前五世紀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來說,希臘人擁有相同的語言和宗教,也來自共同的祖先:因此,即便缺乏政治上的統一或民族意識,他們都屬於相同的種族。
數十年後,歷史學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卻提出了質疑的觀點。他舉的例子是成為希臘人的蠻族;這些人本來像野蠻人那樣,用武器解決問題,而後卻學習希臘人,轉向法律的規範。
由此可以看出,只要認同希臘人的價值觀,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希臘人。西元前四世紀,演說家伊索克拉底(Isocrates)提出,希臘人指的是接受希臘教育的人,而希臘主義(Hellenism)是文化而非種族上的分類。由亞歷山大大帝和馬其頓王國所創造的希臘化時代中,希臘主義主要是文化上的影響力,許多遵循希臘生活模式的都市,漸漸深入中亞地區。
當時的許多作家都不是以自己的母語創作。在羅馬帝國時期,希臘主義透過詩作、哲學、戲劇、雕像和建築,成為羅馬貴族的文化,於是又稱為「希羅時代」(Graeco-Roman)。
基督徒採用了希臘的語文,並保護了一些希臘哲學和詩學文本,以及醫藥、數學和天文學的著作。然而,他們摧毀了具象的希臘主義──哲學學院、雕像、神廟、劇場和摔角競技場──以及關於集會所和公眾辯論的一切。
換句話說,基督徒摧毀了希臘人的生活方式,這也就是為什麼對他們來說,「希臘」成了「異教徒」的同義詞。
然而,假如基督信仰未能以希臘的概念性語言加以傳達,那麼或許就無法演變為如今我們所熟悉的型態。由此觀之,希臘主義究竟是早已滅亡,或是依然倖存呢?
假如我們將希臘主義想成特定時期的文明,那麼希臘主義始於西元前八世紀,其聚落在地中海地區形成,並結束於西元六世紀,羅馬帝國的全面基督教化。拜占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在西元528年,禁止了古代的敬拜方式和奧林匹克競賽,並將帕德嫩神殿轉型為基督教堂,象徵希臘時期的結束。
這個文明持續了12個世紀。無疑的,許多希臘文化的特色一直流傳到今天:隱含在多個歐洲語言學和概念性層面,也影響多數地中海東部的語言(包括科普特、阿拉伯、敘利亞、亞美尼亞、斯洛伐克和土耳其)。
現代歐洲文化重新審視許多希臘與羅馬的概念和形式,有時加以援用,有時則與之競爭。從這個角度來看,文化上的希臘主義成為哲學、政治理論、視覺藝術和建築學的參照點,也成為西方文明核心,特別是在十八世紀啟蒙運動時期。
然而,如今的希臘人並未從文明的層次來看待希臘主義。無庸置疑,他們的確肯定其重要性,認同其崇高的文明發展,推崇其是現代文明之母。除此之外,他們也認為希臘主義是希臘民族智慧與品德的展現。
我們有最好也最壞的民族主義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作者:波鴻魯爾大學(RUB)社會運動研究所所長、社會史教授
斯特凡.貝格爾(Stefan Berger)
當柏林圍牆倒塌的消息,在1989年11月9日傳到聯邦德國時,當地的居民都站起身來,高唱國歌。一天之後,西柏林的市長瓦爾特.蒙佩爾(Walter Momper)說出:「我們德國人今天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民。」反映了許多人的感受。
不到一年後,德國人在1990年10月3日慶祝國家再次統一。1989年-1990 年間,東西德出現的民族熱情再真誠不過,然而卻很短暫,迅速被東西之間的分裂給取代。
人們艱辛追尋虛幻的「正常」民族國家。評論家喜歡談論「統一」,而非「再次統一」,意味著1990年代表的是新事物的開始,而非舊有事物的延續。
如此的定位,反映出德國在面對自身歷史的難題:德國目前並沒有單一而連貫的歷史論述。雖然世界各地的民族和國家歷史難免有所爭議,但德國人在不同的時期,述說了相當不同的故事,對過去也懷抱迥異的觀點,還是令人驚異。
德國民族的大敘事向來即有多種版本,但德國現代史的許多重大政治事件,可以說更加深了歧異。
1806年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十五世紀起使用此名稱)瓦解;1815年由基本上獨立自主的國家,組成結構鬆散的德意志聯邦(Deutscher Bund);1848年德意志革命;1871年建立第一個現代化民族國家;1919年成立第一個共和國;國家社會主義(納粹)在1933年獲勝;1945年國家徹底瓦解;1949年分裂為東西德;以及1989 年社會主義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的終結。這些重大的事件都大幅影響了德國人對自身民族歷史的看法。
德意志特殊道路,這民族國家很恐怖
國家社會主義,特別是納粹大屠殺,是當今德國歷史意識最重要的錨點。德國可以說花了許多時間,才接受了讓大部分西歐在1939年-1945年間化為廢墟,並系統性殺害歐洲猶太人的歷史責任。
在戰後的幾年中,德國的民族論述試圖挽救正面的民族認同,將納粹的成功歸因於暴力脅迫,以及德國民族歷史之外的事件;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凡爾賽條約》,或是現代社會的影響。
大眾對近代的論述,主要是因為德國在戰爭承受的痛苦而自憐,或是二戰時德國落入蘇聯手中的戰俘。唯有在1960年代,人們才較普遍接受國家社會主義和大屠殺在德國內部的成因。
「德意志特殊道路」(Sonderweg),被視為德國二十世紀上半葉災難性歷史的根源,使德國必須為兩次世界大戰,和歐洲前所未見的破壞與痛苦負起責任。這讓德國的民族認同出現深刻危機。
1871年建立的第一個民族國家「德意志帝國」,如今被認為是歷史性的錯誤,除了對德國人和歐洲帶來動盪與悲慘外,沒有其他益處。其中的教訓很清楚:德國人最好放棄追尋統一的民族國家,而是發展後民族(postnational)意識,接受兩個分開的民族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新劃定德國邊界。
德國曾經嘗試建立更正向的歷史意識,並將國家社會主義和納粹大屠殺這兩個錨點移除,其中最著名的一次發生在1980年代中期,逐漸升溫為1986年-1987年間的「歷史學家之爭」(Historikerstreit)。
1982年政府做出改革,基督教民主黨的總理海爾穆.柯爾(Helmut Kohl)承諾帶來「心靈/道德上的改變」,其中包含對德國民族歷史更正向的自我認識。
親近政府的歷史學家,例如邁克爾.施蒂莫爾(MichaelSturmer)公開宣稱,德國應該有更長遠的歷史意識,不要只記得災難性的二十世紀上半葉,也要知道前幾個世紀的所有成就。
隨之而來的,是歷史學家恩斯特.諾爾特(Ernst Nolte)試圖消弭德國對大屠殺的責任,以及歷史學家安德烈亞斯.黑爾格魯伯(Andreas Hillgruber)將1945 年「東德的破壞」和納粹大屠殺的錯誤類比。
為了回應這些說法,由哲學家尤爾根.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所領導的左派自由主義歷史學家提出,保守派學者的陰謀論(實際並非如此),目標在於讓德國的歷史意識重新國族化。
大部分的評論者在1988年都會同意,這場辯論的結果強調了國家社會主義和大屠殺,在德國歷史意識的中心位置,以及對過去發展出後民族觀的重要性。
接著是1989年-1990年,以及1990年代前半的第二次歷史學家之爭。一群年輕的新民族主義歷史學家,試圖將歷史意識再度國族化,有時也得到某些保守派人物的支持。不過到了1995年,已經很明顯他們不會成功──對於納粹罪行的輕忽,讓他們失去保守派主流的支持。
讓我們的優越普世化
日本國
作者:日本女子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
成田龍一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小說家大江健三郎,在《我在曖昧的日本》(Japan, the Ambiguous, and Myself)一書中,將日本文學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關注日本文化的「優越」之處;第二種致力達到「普世性」,創作世界文學;而第三種主要是大眾文學,「跨越」了民族心理的界線。
這三種文學模型──優越主義、普世主義和跨越──也可以用來更廣泛的解釋,日本在歷史中不斷改變的身分認同。
1853年美國東印度艦隊的將領馬修.培里(Matthew C.Perry),帶著美國總統的信函來到日本,要求江戶幕府開放日本貿易──當時幕府封閉日本已超過兩個世紀。
1868 年是日本現代化的開端,江戶幕府被明治維新推翻,明治天皇實施中央集權,以推動急迫的現代化政策。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鐵路、電報通訊系統和軍隊建設。
明治時代的形成期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日本現代化國家較晚。日本在受到西方重大影響後,強烈感受到他們的國家大幅落後,才開始現代化進程。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為日本這段時期現代化的展望,做了很好的總結:「個人的獨立即是國族的獨立。」
福澤諭吉希望向受到封建制度馴化服從的人民,注入新的活力,指出一條由「個人獨立」通向「獨立國家」,並成為現代世界強國的道路。這個政策稱為「西化政策」,實行的目標是富國強兵。
然而,明治維新試圖建立類似於西方的新日本,但仍打著傳統天皇旗號,而天皇從上古時代就已經存在。因此,日本同時使用三種不同的紀年系統:西元(來自基督信仰的西方)、明治時期,以及天皇年號,也就是天皇統治的年分。此外,公曆於1872 年引入,但人們的日常生活依然使用日本傳統曆法(陰曆),又稱「和曆」。
現實和虛構的界線消失,歷史動漫了
二十世紀尾聲,由於經濟快速成長,讓日本轉型為大眾社會。現代的跨越期,源自日本成功達到再現代化。雖然有時會描述為「後現代」,但比較適合的說法是「後戰後社會」。
社會學家見田宗介,將戰後日本歷史的時代稱為「理想時代」(對應1945 年-1952 年的形成期)和「夢想時代」(發展期),接著是「虛構時代」(1973 年後的當代)。
根據見田宗介的觀點,當代日本的跨越模型,和戰後優越主義、普世主義都截然不同。他強調了一系列的事件,包含1995 年奧姆真理教在東京地鐵釋放致命神經毒氣,以及一名年輕男性隨機連續殺害年輕女性等,認為這代表在犯人眼中,現實和虛構間的界線已經模糊。見田宗介認為,日本陷入了類似的情況,現實和虛構的界線消失,於是朝著「不可能的時代」邁進。
日本東京的秋葉原正是這個想法的中心;秋葉原是許多象徵當代日本的科技公司的本部。從戰後發展期開始,日本就試圖透過科技實力追求進步,從1960 年代的汽車工業,擴展到1980 年代的家電產品和電腦。這些商店沿著秋葉原街道羅列,而當地盛行角色扮演風氣,年輕人和咖啡廳的女服務生,都開始打扮成日本電玩和動漫裡的角色。
現在我們所見證的是「日本」本身概念的變化。大量湧入的跨國企業和外籍工作者,讓國家的邊界模糊,而構成日本的要素也不再明確。優越主義和普世主義不再亟需被區分,而「日本是什麼?」的問題也開始受到質疑。
一股對日本抱持無條件信仰的新運動提出了解答──即便知道優越主義的概念只是虛構,但仍然堅持優越主義的日本。這個運動的中心是作家小林善紀,透過動漫這種受歡迎的媒介,創作出讚譽天皇的歷史書籍,堅持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行為是正確的。隨著持續執政54 年的自民黨政府,在2009 年失勢,改變的跡象越來越明顯;而民族主義的安倍晉三從2012 年起擔任首相,日本開始出現回歸優越主義的徵兆。
2011 年3月11日的東北大地震,是前所未見的大型災害,造成將近兩萬人死亡,在現代日本歷史中留下永恆的創傷。日本經歷過其他大型的地震,包含了1995 年重創神戶的阪神大地震;然而,規模九級的東北大地震,是有紀錄以來最嚴重的。
地震引發了海嘯,摧毀許多城市,造成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是1945年的長崎與廣島後,日本國土第一次出現核災受害
只要知道如何在獨木舟上做愛,就是加拿大人
加拿大
作者:紐賓士域大學(UNB)名譽教授、前加拿大研究主席
瑪格麗特.康拉德(Margaret Conrad)
「只要知道如何在獨木舟中做愛,就是加拿大人。」歷史學家皮耶爾.波頓(Pierre Berton)曾經說過這句名言。
獨木舟這項交通工具,幫助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北美原住民的通稱),以及近代移民進入北美大陸。目前仍無法確定有多少加拿大人在獨木舟中受孕,但這種在大自然中結合的作風,或許就是外國觀察者眼中,典型的加拿大人。
對過去和現在大部分的加拿大移民來說,這個世界第二大國帶給他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廣大的空間。加拿大實在太大,很少人能完全掌握,因此是個鬆散的政體,每個省分通常都可以說是一個小型的國家。
加拿大的面積有66%由三個北部地區占據,總居住人口不到11 萬人,其中一半是原住民族。雖然現今有80%的加拿大人居住在符合都市定義的地區,2004 年一份問卷卻有89%受訪者認為,定義加拿大的是「極大的開闊土地」。
加拿大的氣候一樣令人印象深刻,無論冷或熱都是,但人們感受最深的還是冷的部分。阿根廷出生的作家阿爾維托.曼古埃爾(Alberto Manguel)曾說道:「在來到加拿大之前,我都不知道『雪』這個字怎麼寫。」
在北方的天氣中生存並不容易,這或許就是為什麼加拿大人對國際美食的貢獻,包含了高卡路里的甜甜圈和魁北克肉汁起司薯條。加拿大人因地制宜,享受冬季運動,特別是冰球,可說是他們的國民運動。
空間和氣候的組合,讓加拿大不那麼適合人類居住,在管理上更為困難;但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自古便吸引了人們的關注。
在遠古時代,加拿大的第一民族(由超過五十種語言族群構成)為了追尋漁獲和毛皮,不辭辛勞跨越整個大陸。當歐洲人在五百年前到來時,大部分的原住民族都渴望用資源和他們換取槍枝、刀械、鍋具和毛毯,以大幅提高他們在酷寒氣溫中生存的機會。
他們最初的貿易優勢,很快就因為遭受攻擊而消失,但主要並非武器的攻擊,而是當地人的免疫系統,無法對抗來自歐洲的疾病。隨著微生物在美洲大陸擴散,有時速度比人類侵略者還快,原住民人口數驟然下降。
如今,第一民族人口快速回升,對加拿大發展也有顯著貢獻,作家約翰.拉爾斯頓.索爾(John Ralston Saul)總結道:「我們是『梅蒂絲』(Métis)的文明。」(「梅蒂斯」最初指的是英國人與當地女性婚姻所生下的孩子;這樣的婚姻,對歐洲毛皮貿易商和原住民女性都有利可圖。)
雖然大部分歐洲人一開始被吸引到北美洲的原因,主要是便宜的鱈魚和對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的探索,但支持位於現今加拿大的兩大殖民帝國最主要的物產,則是海狸的毛皮。
美國是蘋果派,加拿大還是加拿大
1960年代,加拿大向所有「符合資格」的移民敞開國門,為工業和服務業擴張提供必要的勞動力;在1971年時,則正是採取多元文化主義的計畫。如今,加拿大的主要城市,在種族多元性方面名列世界前芧。
二戰後,加拿大謹慎的讓自己歸類於世界「中等強國」,參與成立聯合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協助起草聯合國的《人權宣言》,並強調以協商和妥協取代戰爭。
加拿大的外交官中 ── 包含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萊斯特.皮爾遜(Lester Pearson)通常都會在充滿過度自負者的會議室中,扮演有力的修復者角色。1950 年代,「維護和平」(peacekeeping)成為加拿大軍隊的標語,但2001 年9 月11 日後的「反恐戰爭」,暴露了這只是精心設計的虛構假象而已。
長久以來,懷疑論者都指出,加拿大在多數外交政策中都扮演美國的輔助者。事實上,美國的確是人們不願多談,卻難以忽視的問題。在戰後時期,接連幾任加拿大政府努力的主要目標,都是要找尋加拿大的定位,不只是南方鄰居美國的回音而已。
1984年,布萊恩.穆爾羅尼(Brian Mulroney)領導的進步保守黨取得政權時,他們放棄了這個看似無望的任務。1989年1月,與美國全面自由貿易協定的實施,掃除了主流新自由主義對保護主義的質疑,後來該協定甚至延伸到墨西哥。然而在與美國關係如此密切的情況下,是否有正式的併吞,似乎就無關緊要了。
有些人認為,身為加拿大人意味著永遠不需要道歉;但加拿大人必須為某些罪過致歉,其中包含了印地安寄宿學校、對所有入境的華人收稅,以及二戰期間居拘留日裔加拿大人。
對於許多加拿大人來說,亞伯達省(Alberta)油砂的碳足跡、富裕國家中原住民族、兒童和移民的貧窮問題,以及政府不願意在世界舞臺扮演更強大的領導者角色,都令人感到遺憾悔恨。
1972 年,受歡迎的加拿大廣播公司脫口秀主持人彼得.格佐斯基(Peter Gzowski),請聽眾為美國格言:「像蘋果派一樣美國」想出對應的加拿大說法。
比賽的獲勝者是17歲的希瑟(Heather Scott),她建議:「在任何情況下,都盡可能像個加拿大人。」(編按:as Canadian as possibl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根據加拿大人表示,加拿大是個不斷在變化的國家,從過去的歐洲移民,到現在越來越多亞洲人定居於此,國家的風格、文化也會隨之轉變,所以他們看似沒有一個真正的「加拿大特質」。然而,唯一不變的是接納、融合來自各地的人──總是待人友善、不偏袒,也就成了一件非常加拿大的行為。)將近四十年過去,這句話依然貼切。
相對的,作家約翰.布拉克威(John D. Blackwell)和洛瑞.史丹利-布拉克威(Laurie Stanley-Blackwell)提出:「加拿大是現代歷史中,相當成功的建國故事;在這個國家,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找到追求個人和社群的機會。」這個說法也同樣符合現實。
現代文明從我們開始,
我們卻是新興國家
希臘共和國
作者:前國際歷史與史學理論委員會(ICHTH)主席
安東尼斯.利亞科斯(Antonis Liakos)
何謂希臘人?如果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可以從以下兩首詩開始。首先是詩人科斯蒂斯.帕拉馬斯(Kostis Palamas)為了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所寫的會歌:
「我的祖國是什麼?是先民──希臘人、羅馬人、拜占庭人、威尼斯人、鄂圖曼人和許許多多人──所留下的風景和紀念碑嗎?」
第二首詩是由193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喬治.塞菲里斯(George Seferis)所寫的《神話歷史》(Mythistorem)。...
推薦序
推薦序一
人類訴說過去時,真正想詮釋的往往是當下
《解鎖地球》Podcast主持人/游尚傑
怎麼樣才能算是一個國家?怎麼樣才能建立一個國家?身為臺灣人,這可能是我們在心中都想過的疑問。
住在海德堡的兩年間,每當朋友來訪,我都要負起城市導覽的責任。海德堡是位在德國西南部的美麗小城,內卡河(Neckar)穿過兩座山丘,切割出一整片無死角的如畫美景。
連接河兩岸的老橋、可以眺望整個城市的海德堡古堡,是我每次必會介紹的景點,其中當然也少不了那座「建立於1386年,德國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學」。
就在一次我講完這段介紹臺詞之後,對方略帶疑惑的說:「但1386年海德堡大學建立的時候,德國根本還不存在於世界上,它怎麼會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呢?」
我一時愕然難答。海德堡大學建立時的十四世紀,翻遍全世界的歷史記載,顯然找不到一個國家叫做德國。當時這片區域,屬於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眾多選侯國之一,而神聖羅馬帝國廣闊的幅員一度涵蓋今日的德國、法國、義大利、捷克、奧地利、波蘭的部分疆域,一直到十九世紀才正式瓦解。
即使是後來的日耳曼邦聯與德意志帝國,它們的領土也隨著與歐陸鄰居們的戰爭而隨時在變化,與現代德國的版圖差異極大。然而,由海德堡的視角出發,不管是神聖羅馬帝國或是德意志帝國,都可以視為現代德國的前身;過去由神聖羅馬帝國建立起的海德堡大學,自然可以延續給現代德國來繼承。
對於德國人來說,國家的領土、甚至名稱都可以快速變化,不過關乎自身民族的歷史敘事,卻是一脈傳承而下。這就是他們如何看待自己「從何而來」的論述。
回到臺灣的脈絡,以這座島嶼出發,先後經歷了無數政權統治:西班牙、荷蘭、明鄭、清帝國、日本、中華民國。大家不妨閉上眼睛,假裝自己正在跟外國人講述這段臺灣故事。
在我們敘述的內容中,哪些政權被當作「自己人」,而哪些被描述成「外來政權」呢?這樣一念之差,正體現了我們是以什麼樣的視角,去描述臺灣歷史──同一個故事交由不同意識形態的人來訴說,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版本。而這也是臺灣當代歷史上永遠矛盾的根源。
雖然臺灣國際地位特殊,但國族認同的問題,卻從來不是我們獨有。每個現代國家建立的同時,形塑屬於自己的歷史論述是必經的過程。國家想要掌握歷史的詮釋方式,不僅僅關乎過去發生的事,更重要的是定義國家未來將要往哪個方向前進──當人類訴說過去時,真正想詮釋的往往是當下。
本書收錄了28個國家的建國故事。由這些國家遠、中、近代歷史,探討它們在現代如何回看過去,並形塑國家的未來,其中不乏像英、法這樣老牌民族國家的歷史進程,也有以色列、墨西哥等複雜的政治脈絡,是臺灣知古鑑今的最好素材。
推薦序二
為什麼要學歷史?放下偏見的濾鏡
Special教師獎得主、《歐美近代史原來很有事》套書作者/吳宜蓉
「風車、木鞋、鬱金香」。
「沙漠、法老、金字塔」。
以上兩組關鍵字,分別會讓人聯想到什麼國家呢?我想應該大家可以輕易回答出:荷蘭與埃及。
我們對於世界各國的認識,有時候其實非常表面浮泛。就像,難道我們會希望國際友人對臺灣的認識,只有:「雞排、珍奶、逛夜市」嗎?
荷蘭政府在2020年向全世界宣布,對外的正式國名一律改用「Netherlands」(中譯:尼德蘭),其字面意義為「低地之國」,這是因為其領土有超過一半的土地,低於海拔一公尺。
由於整個國家處在平坦而低溼的窪地,所以荷蘭人的生活,總是離不開與「水」的奮戰:他們利用風車抽水排淤、建造堤防堵住河流、興建堤壩擋住海水。
歐洲有句諺語是這麼說的:「上帝創造世界,荷蘭人創造荷蘭。」比起那些表面的物質形象,荷蘭人想必更希望大家從與水爭地的歷史中,看見他們的韌性。
想到埃及,腦海難免浮現考古探險隊的身影。尼羅河的贈禮古老又神祕;然而,與其說現代埃及是法老的子民,不如說他們是真主阿拉的信徒。現代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中心,也是伊斯蘭勢力在地中海區域的重要守門人。
2011年,「阿拉伯之春」的民主浪潮延燒到埃及,統治埃及長達30年的總統穆胡斯尼.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被迫下臺。不過民主卻始終未真正到來。此後埃及的獨裁政權、軍人政變依然此起彼落。明明是古文明的發展中心,現代的埃及卻有近25%人口是文盲。
英國歷史學家約翰托許(John Tosh)曾說:「歷史學家是對於過去感興趣的一群人,他們透過追蹤一系列的變化;當種種變化累積起來,就可以試著解釋現在。」
所以我們常問:為什麼要學歷史啊?那些事情不都已經過去了嗎?正是因為藉由過去,我們才得以了解自己從何而來、我們為什麼會長成現在這個樣子?探索過去的經驗生成,有助於我們找尋自身現在的定位。
我們看待他人亦是如此。如果僅有粗淺的認識,便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若是渴望有寬闊通達的國際觀,絕不能只是走馬看花的糊塗懵懂,也需避免帶著他者偏見的濾鏡書寫。
這本書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編者邀請了來自28個國家的28位歷史學者,每個篇章都是出自於最在地的視野觀察、最當地的聲音抒發。讀完本書,就好像一口氣跟28位國際友人,暢談了他們國家的故事。
你得以看見他們的熱情在哪裡,也可以瞥見他們有難言之隱的所在。你不見得會認同,但你應該聽聽他們想試著說些什麼,然後,再換位思考!
如果是你來書寫,你會想要用什麼樣的方式訴說,讓國際社會傾聽臺灣的故事?讓世界更理解臺灣的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想望呢?
推薦序一
人類訴說過去時,真正想詮釋的往往是當下
《解鎖地球》Podcast主持人/游尚傑
怎麼樣才能算是一個國家?怎麼樣才能建立一個國家?身為臺灣人,這可能是我們在心中都想過的疑問。
住在海德堡的兩年間,每當朋友來訪,我都要負起城市導覽的責任。海德堡是位在德國西南部的美麗小城,內卡河(Neckar)穿過兩座山丘,切割出一整片無死角的如畫美景。
連接河兩岸的老橋、可以眺望整個城市的海德堡古堡,是我每次必會介紹的景點,其中當然也少不了那座「建立於1386年,德國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學」。
就在一次我講完這段介紹臺詞之後...
作者序
前言
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開幕式,是世上規模最大的歷史課,有一百多個國家元首,以及超過二十億的觀眾觀看。體育場內巨大的LED螢幕,正在介紹中國文化歷史的各個方面,包括它聲稱的第一個偉大發明:紙。
其他三項偉大的發明: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也在隨後的煙火中盛大登場,伴隨著大型舞臺上演出的中國歷史形象──兵馬俑、萬里長城和鄭和下西洋。
這場演出的色彩、規模和奢華讓全世界感到敬畏。中國就是希望人們如此看待它的過去和現在:作為一個雄偉的文明,它憑藉一己之力而壯盛,並為其他國家帶來了無盡的恩澤。
四年以前,雅典也做了類似的事情,不過規模就沒有那麼雄偉了。希臘所展現的是古希臘文明對世界的深遠影響,不只包含了古典的雕像,也包含了奧運會本身。此外,希臘的「民族」歷史也是展演的重點──從銅器時代的邁諾斯(Minoan)與邁錫尼(Mycenaeans)文明,到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的統治、拜占庭城的創建,而後自土耳其人的統治下獨立,並得以不受現代諷刺流行文化所影響。
一個國家鮮少有機會能如此盛大而高調的,向全世界表現自身的歷史與文化傳承;而這種機會帶來的影響力相當驚人。因此,眾多國家極力爭取舉辦奧運的機會,似乎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然而,各國政府也會設法操控國內人民的自我認同,特別是透過公共紀念活動和儀式,以及對教育和媒體的控制。
國家歷史是民族認同很關鍵的一部分,卻也時常充滿爭議性。在最近數十年間,許多國家都爆發了關於教科書內容的「歷史戰爭」,其中也包含了多元文化的澳洲、加拿大、俄國與日本。在英國,接連幾屆的政府則試圖透過對歷史的特定解讀方式,來宣傳虛幻(而且可能消失中)的「英國氣質」(Britishness)概念。
從十九世紀開始,這樣的民族歷史就成為整個歷史學的骨幹,許多國家都設立了相關的機構。雖然時至今日,歷史的領域已經更加開放,含納了許多早期歷史學家難以想像的主題,但所有的國家仍然將自身的歷史列為教育和研究的中心,有時甚至會排除所有其他的議題。
除此之外,大多數的國家都深知,歷史對民族認同塑造、產生社會動力的重要性,於是將歷史列為學校的必修科目。然而,歷史並不是學術和政府的創作。歷史無處不在。歷史存在於我們呼吸的空氣中、我們居住的城市裡,也在我們漫遊的土地上。
人們不只在家庭中學習自己的歷史,也從家人和媒體的故事、童話傳說和電視節目、雕像和戰爭紀念碑、重要的建築物、博物館和藝廊中學習歷史。這些歷史鮮少遭受質疑,有時我們甚至不會意識到。
這和西方大學所研究的歷史截然不同。自由派主義者認為,我們應當直覺的對習得的智慧抱持懷疑,質疑資訊來源的權威,以更全面的角度來建構知識,並且用更新穎的方式加以詮釋。因此,在許多國家中,學術界的歷史和一般人民認知的歷史有著極大的差距──特別是在學術傳統嚴謹的國家。
學術的世界歷史經過了許多次書寫,特別是在過去五十年間。隨著全球經濟和意識形態衝突浮現,我們對於統一的世界歷史的追求似乎不再不切實際。有時候,書寫歷史的是博學且精力充沛的個人,目的是傳達特定觀點。
有時候,書寫歷史的是學者或教育者組成的團隊,目的則是盡可能去除主觀性,確保世界的每個地方都受到相同重視。無論如何,任何對世界歷史的完整紀錄,都可以說是整合了他人更細節的研究,並將其賦予了情境;反映出成書時代的重要想法或觀點。
本書也不可避免的反映了現代觀點。與其說這本書是世界歷史,不如說是許多歷史的選集。我們相信,要以單一的觀點或是目的來書寫歷史,不可行也不可取。我們的另一個目標,則是探索世界各地人們對歷史的常見觀點,並邀請專業歷史學者和知名作家,跳脫他們往昔的框架,並且從他們故鄉文化的觀點來書寫歷史。
有一句老話說:歷史已經是「另一個國家」。借用英國小說家赫特利(L. P. Hartley)的話:「過去的人,做事方式不一樣」。但我們時常會忘記,拜訪其他國家所體驗到的「異國感」,絕大多數都源自於該國家的過去,更精確來說,則是他們對過去的獨特認知。
本書想說的事情很簡單:「若我們無法理解他人如何看待、感受自己的過去,就無法真正了解他們。」
假如想要更加了解讓世界充滿活力,卻也危機四伏的民族和文化差異,我們所需要的不是旅遊指南,甚至也不是我們的同胞所寫的歷史書籍;我們必須去傾聽其他人用他們的話,述說他們的歷史。他們所傳達的熱情,他們強調或省略的部分,都透露著許多訊息。
本書邀請來自28個國家的28位歷史學者,每位都在自己的國家土生土長,當下也居住並活躍於彼地。他們按照自己對國家歷史的理解,來書寫國家的歷史。
他們所寫的並非百科全書式的歷史──這樣的歷史只要按按滑鼠,就能很輕易搜尋到──而是個人層面,身為一位國民的論述。在文章中重要的不只是熟悉的事實,也包含了他們選擇的語氣和主題。雖然規模截然不同,但他們就像奧運開幕典禮的主辦者一樣,想要毫無保留的對世界傳達各自民族的歷史。
這樣的書寫方式可以處理的問題有許多,包含了一個國家如何對過去建立綜合性的論述,或是所謂的「深度歷史」(deep history)。在這樣的論述中,一個國家會誇耀其認定的偉大成就:獨立革命、對自由的追求、璀璨的文化等;但過去也總會存在一些令人懊悔的事件,而它們選擇面對的方式往往吐露著許多訊息。
某些國家或許會採取積極的自我辯護,或是選擇保持沉默。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書的第一版草稿中,許多位撰稿人都避開了國家歷史中很重要的部分。相對的,有些國家則採取了縝密的做法,期望化解過去的痛苦。
其中,例如德國從1960年代開始,進行詳細徹底的自我分析;南非和近年來許多深受創傷的國家,也建立起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有些國家則可能蒙受祝福(或詛咒),擁有現代完全無法比擬的光輝古文明。其他國家則會覺得飽受誤解,因而在現代世界遭遇艱難的處境,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以色列和伊朗。
事實上,這些章節正好顯示了,即便要為單一國家寫作連貫性的歷史,都相當困難。 期盼每位讀者都能從熟悉的國家故事中,得到新的洞見:國家看待和呈現自己的方式,以及當代歷史學家的觀點,究竟與旅遊手冊上的美好形象,有多麼巨大的差異。
本書所選擇的國家,五大洲皆有涵蓋,占了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這些國家的政體從成熟的民主政治,到宗教獨裁政權以及一黨專政都有;其中有些似乎隨時處於戰爭邊緣,有些則無所不用其極的避免戰爭;有些國家擁有悠久的學術和言論自由傳統,有些則可能因為違反官方準則而監禁或處死歷史學家。
世界上許多最動盪的區域,都有著充滿戰爭和衝突的歷史,有些甚至延續了數百年。衝突的雙方無法理解彼此的歷史淵源,因此任何追求和平的努力都只是徒勞。假如你在本書中看見了敵對的立場,但願你能靜下來思考對方說了什麼,又是如何表達。但這並不代表你必須接受。
除了對於國家的選擇,撰稿人同樣是個難題。沒有任何一位撰稿人希望被視為民族或國家的官方代言人,而只希望以個人的身分被傾聽。他們都是現職的歷史學者,有些成就非凡,屆臨退休,有些則還相當年輕。
大部分的人都居住在他們所書寫的國家;少數旅居外地者也頻繁返國,或保持著緊密的連結。許多撰稿人都特別鑽研自身民族和國家的歷史。即便如此,有些成果還是可能相當令人驚奇。每位撰稿人的作品都有趣而發人深省。
前言
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開幕式,是世上規模最大的歷史課,有一百多個國家元首,以及超過二十億的觀眾觀看。體育場內巨大的LED螢幕,正在介紹中國文化歷史的各個方面,包括它聲稱的第一個偉大發明:紙。
其他三項偉大的發明: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也在隨後的煙火中盛大登場,伴隨著大型舞臺上演出的中國歷史形象──兵馬俑、萬里長城和鄭和下西洋。
這場演出的色彩、規模和奢華讓全世界感到敬畏。中國就是希望人們如此看待它的過去和現在:作為一個雄偉的文明,它憑藉一己之力而壯盛,並為其他國家帶來了無盡的恩澤。
四年以前,雅...
目錄
推薦序一 人類訴說過去時,真正想詮釋的往往是當下/游尚傑
推薦序二 為什麼要學歷史?放下偏見的濾鏡/吳宜蓉
簡介 28位歷史學者,寫自己國家的故事
第一部 歐洲:教會與國家長期互爭誰是老大
第一章 現代文明從我們開始,我們卻是新興國家(希臘共和國)
第二章 除了說共同語言,我們從來沒有團結過(西班牙王國)
第三章 歐洲是我的創作,由我來示範(法蘭西共和國)
第四章 在英國媽媽的施暴中長大(愛爾蘭共和國)
第五章 請稱呼我們不列顛──大英帝國消失了(英國)
第六章 管理義大利人不難,但也沒什麼用(義大利共和國)
第七章 我們有最好也最壞的民族主義(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第八章 外人敬畏的維京,我們是追求lagom的農夫(瑞典王國)
第九章 先屬瑞典後屬俄國,期待北約中有我(芬蘭共和國)
第十章 以水立國以商富國,三件事全球楷模(荷蘭王國)
第十一章 我們建國了──但當初加入某國會不會好些?(捷克共和國)
第十二章 亡國百年,戰鬥是我們建國的唯一方式(波蘭共和國)
第十三章 鄂圖曼、奧地利、德國,蘇聯之後,自己作主又如何(匈牙利共和國)
第二部 亞洲:只要換政權,歷史就重新寫
第十四章 全世界最連貫的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十五章 讓我們的優越普世化(日本國)
第十六章 有神話、有寓言,卻沒有可信的歷史(印度共和國)
第十七章 此地只有猶太人,卻是民族大熔爐(以色列)
第十八章 獨裁、混亂、獨裁,一直循環(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第十九章 我們是地平線的王者,鄂圖曼土耳其(土耳其共和國)
第二十章 蘇維埃真好,如果不曾受國家迫害,你一定是社會邊緣人(俄羅斯聯邦)
第三部 非洲與大洋洲:從荒蕪之地到文化匯集中心
第二十一章 我們是尼羅河的贈禮,伊斯蘭教的守護者(埃及阿拉伯共和國)
第二十二章 誰控制了雨林,誰就能當王(迦納共和國)
第二十三章 我們不是英國,而是更棒的英國(澳大利亞聯邦)
第四部 美洲:新世界在這裡展開
第二十四章 因獨立宣言而凝聚,以自由創造繁榮(美利堅合眾國)
第二十五章 只要知道如何在獨木舟上做愛,就是加拿大人(加拿大)
第二十六章 奴隸、文盲、特權、雨林,由外而內被動進步(巴西聯邦共和國)
第二十七章 阿茲特克人的許諾之地,給予每個人應得的(墨西哥合眾國)
第二十八章 最鴨霸的民族主義,盼不到轉型正義(阿根廷共和國)
推薦序一 人類訴說過去時,真正想詮釋的往往是當下/游尚傑
推薦序二 為什麼要學歷史?放下偏見的濾鏡/吳宜蓉
簡介 28位歷史學者,寫自己國家的故事
第一部 歐洲:教會與國家長期互爭誰是老大
第一章 現代文明從我們開始,我們卻是新興國家(希臘共和國)
第二章 除了說共同語言,我們從來沒有團結過(西班牙王國)
第三章 歐洲是我的創作,由我來示範(法蘭西共和國)
第四章 在英國媽媽的施暴中長大(愛爾蘭共和國)
第五章 請稱呼我們不列顛──大英帝國消失了(英國)
第六章 管理義大利人不難,但也沒什麼用(義大利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