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心理作家武志紅專文推薦序
送給每位母親及曾受創傷的女性的治癒藥方
找到自己及家庭帶來的各式創傷的源頭
關於母性的三十堂課──
這不只是專屬於女性的讀本
也是所有人的必修課之一──
了解並學會療癒由世代傳遞而來的創傷
療癒的三步驟:
1. 了解並深刻回憶
2. 分析
3. 解構並與之和睦相處
有些傷痕,不是我們所本來擁有的。他來自於,一種遺傳的過程,而這遺傳也不一定是生理上的,而是母親在養育的過程中,無意間從教學、話語及其他行為傳遞給我們的。這被稱作── 代際創傷
何謂「代際創傷」?
代際創傷,是心理創傷在一代人身上發生了以後,會影響到下一代,甚至影響下下代的心理現象。比如,父母受到的心理創傷傳遞給孩子。
這類似於生理上的遺傳,但心理創傷的代際傳遞並不是通過基因來遺傳的,而是通過上一代有意無意的行為進行傳遞的。
近代研究認為,母親對子女往後的人格與行為,具有決定性影響。
母親是我們的養育,也是我們的撫養及最初的知識源頭。我們從空白的一張紙,慢慢塗上顏色,一筆一筆地勾勒,母親在這過程中扮演了極大部分。而與母親關係的好壞,也會在日後產生莫大影響,特別是當自己也擁有孩子時,又或者在工作中,那種面對困難、題目及需要解決的關卡出現時的瓶頸,將會使這個過程培育出來的結果展現無遺。
因此,我們的性格、情緒、行為模式及對關係的看法……幾乎都受到母親的影響。
預設立場、職場倫理……
通常都是關係的陷阱題
無論怎麼作答,似乎都會落入社會長久以來的世俗眼光批判
然而這些問題的源頭
似乎也與母親關係的連結有關
我們身邊常常見到這樣的女性:
一、擔心自己身材不好、長得又不正。
二、身體不知道哪裡出問題、常常失眠、容易累。上班也缺乏活力。
三、遇到狀況總是鬼打牆,無法正確地感知與表達自己的需求、慾望及情感。
四、看似都在迎合討好他人,或在憤怒中倔強地不依賴任何人。
──她們既不快樂,又不痛苦,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心理學研究認為這些表現可能都與「代際創傷」有關。
在人類文明的歷史裡,從女孩到妻子到母親,女性總是處於他者和附屬的位置。甚至有很多女性認同這一觀念,並且通過教育孩子的方式讓這種思想世代相傳。例如一些母親在自己還是小女孩的時候遭受過一些性別災難。於是,她們會讓自己的女兒也遭受同樣的經歷。這是一種強迫性重複。
然而,當自己成為母親又或者是撫養人的時候,又要怎麼避免或傳遞出這種「被遺傳」的創傷?
我們能夠了解創傷,學會與創傷對話,然後與之和睦相處。
這就是我們人與生俱來的特有能力。
這本書,將引出你的此項潛能。
只要重新審視和母親的關係,找到創傷的源頭,
看見它、修復它,便可以重獲生命的力量。
作者簡介:
侯玉珍
中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督導師,中國艾利克森研究院註冊催眠師,精神動力學取向諮詢師。
從業12年,擁有6000+小時的臨床諮詢經驗和600+小時的團體帶領經驗。
致力於「女性」議題的發展和研究,專注於幫助女性實現從內在開始的成長。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代際創傷:母女關係的愛與恨
母親是生命的孕育者,也是心靈的母體
一直以來,我對我的母親有著非常複雜的情感。我的成長經歷和許多女性一樣,既受到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又深受我母親人格的影響。我的腦海裡有許多對她的回憶,如今她已經滿頭白髮,每每看著她,我內心依舊湧動著悲傷和愧疚的情緒。外出求學之後,我很少再和母親長時間生活在一起。如今,我依然忍受不了她喋喋不休的抱怨,以及永遠覺得我很好,而我的爸爸和弟弟都不好的想法。她的肯定雖然讓我自己感覺良好,但也迫使我努力成為一個乖女兒,這讓我不堪重負。
因為受訓於精神分析,我知道我的母親心理發展水準不高。在我的記憶裡,我的外公很慈愛,但在母親小的時候,他常常暴打她,作為長女的她也從來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我對母親有著非常複雜的情感,我無法和她好好交流,我們就像兩個世界的人。但是,我知道我的內在和母親緊緊聯結著。我愛她,又離她很遠,這有時候會讓我感到愧疚。
我想,與母親之間這種複雜和矛盾的愛恨情感,是許多女性都體會過的,而這些複雜的情感也會在女性和自己的孩子、丈夫甚至婆婆的關係中得到體現。
我的母親是一位淳樸的農村婦女。我在很多方面都和她不同,比如,她認同並遵從傳統文化觀念,哪怕是男尊女卑這樣的落後觀念;而我雖然戴著乖乖女的面具,但骨子裡很叛逆,且追求獨立。年輕的時候,我不怎麼喜歡我的母親,甚至有些瞧不上她,也許,這正是我不認同她的原因,這一點可以用心理學中的反向形成解釋。即使到了如今,我仍在反抗對待女性不公平的行為,這甚至成為我未來努力的方向。
雖然母親的心理發展水準不高,但她的情感很飽滿,她把所有好的情感都投射給了我,而把不好的情感都投射給了我的弟弟。這在重男輕女的環境裡是很反常的事情,所以村裡的人說我母親重女輕男。我的母親總認為我的弟弟不好,這種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的弟弟,使他發展得很不理想,常常表現得暴躁和焦慮。我想,是我母親對我做出的好的、積極的回應,才讓我擁有了豐富的情感體驗能力。
這種情感體驗能力指的是理解、感受自己和他人情緒、情感的能力,這是非常重要的。於我而言,這決定了我能否理解我自己、我的孩子和我的來訪者。這樣飽滿的情感是我母親給予的,我對此心懷感恩。
近代依戀理論、客體關係和神經心理學研究都認為「母親對孩子的人格具有決定性影響」。
母親不僅用身體孕育了我們的生命,還通過情感紐帶孕育了我們的內在心靈。
如果把我們的內在人格比喻成一棟房子,那麼,母親給予我們的愛就是房子的地基。高品質的養育能讓孩子擁有健康而成熟的人格,就像房子有堅實的地基,可以抵禦颱風、抗地震;而低品質的養育會讓孩子充滿不安全感,可能導致孩子一生都覺得自己很糟糕。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就像一棟地基不牢固的房子,未來的很多情況,比如學業受挫、事業失敗、與戀人分手等,都可能令房子倒塌,也就是說,這個人面對挫折時更容易崩潰。
因此,高品質的養育對人的成長至關重要,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母親人格發展的成熟程度。
簡單來說就是,對有些家庭而言,母親的人格特質決定了養育孩子的品質,而養育品質為孩子人格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人格不成熟或有問題的母親,有的會和孩子共生而難以分離;有的會把孩子視作自我的一部分加以控制,把自己內在那些無法承受的東西投射給孩子;有的會在情緒崩潰時歇斯底里,甚至發洩情緒、毆打孩子;有的會嚴重忽視孩子,等等。這些養育方式都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可怕的災難,使孩子成年以後也難以有基本的安全感、信任感,或者無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使他們常常做出軀體化的表達、發洩,造成身體上的各種疾病,等等。
而一個人格成熟的母親,會把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來愛,會理解、回應和支援孩子內在的需要、欲望和各種情緒情感。
母親要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待孩子長大之後,無論身處怎樣的困境,在轉身回頭的時候,都會發現身後有父母。電影《無問西東》中陳鵬對王佳敏說:「你別怕,我就是那個給你托底的人,我會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你掉得有多深,我都會在下面給你托著。我什麼都不怕,就怕你掉的時候把我推開,不要我給你托著。」看電影的時候,這句「我就是那個給你托底的人」讓我淚流滿面。我知道回頭身後沒有人的感覺,也知道沒有人托的感覺。我想,生命中最早托住我們的是母親,之後還有父親,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人托,也許我們一生都在尋找能托住自己的人。
通過養育,母親成為創傷的代際傳遞者母親是女性的一個重要身份,有時甚至成為女性的主要身份,這個身份似乎承載著女性所有的人生價值和意義。不少人認為,如果外在的權力和金錢是男性追求和想要征服的,那麼在家庭裡,擁有一個兒子就成為很多女性的追求。特別是在過去,母親被認為是女性最有價值的身份,當然,前提是母親能生兒子。這樣的觀念在一代又一代女性身上傳遞,即便現在的女性越來越獨立,這樣的觀念依然隱蔽地存在著。
有些女性曾經被不公平對待,被忽視、嫌棄甚至虐待。當這些傷痕累累的女性成為母親時,很容易給自己的孩子帶來代際創傷。可悲的是,這些苦難的經歷不僅沒有讓有些女性覺醒,去愛惜自己的女性身份,反而使其憎恨自己這一身份。在那些被母親忽視、嫌棄、利用和虐待的女孩身上,這一點暴露無遺。
一個有過創傷的母親,她的孩子也會經歷創傷,也就是我們說的代際創傷。當然,我也見過很多堅韌的女性,縱使自己過去經歷了許多苦難,仍非常努力地愛著自己的孩子,因為她們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經歷自己經歷過的傷痛。
我首先要在這裡澄清的是:當我強調母親在養育中的重要性的時候,並不是說父親不重要。我秉持的觀點是,我們內在的人格是由綜合因素決定的,其中包括父母遺傳給我們的基因、父母的人格特質、父母的關係品質以及所處的社會背景,等等。比如,父母離婚或爭吵打鬧、父親在家庭裡缺席,都會給下一代帶來很大的影響。只是在本書裡,我想圍繞母親這個核心,透過和母親的關係來幫助你理解自己,療癒自我。如果你的主要養育者不是母親,那麼,那些養育你的親人,比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他們作為母親的替代者,也可以是你的主要依戀對象,這些人在養育中對你的影響同樣非常深遠。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她在家中排行老大,有六個妹妹(其中兩個被送人了),還有一個弟弟,排行最小。
當我這位朋友生第一個孩子時,我去醫院看望她,向她道喜,可她看上去非常陰鬱和悲傷。我本來是來道喜的,見到她之後卻笑不出來。她媽媽正在向大女婿道歉──因為女兒生的是女孩。後來,這位朋友為了生男孩,竟連續生了三個孩子。
我對此感到非常震驚。我無法理解為什麼她和自己的媽媽一樣,如此執著於生男孩。
我之所以特別關注「母親」這個議題,是因為無論在我自己身上,還是在我看到的、聽到的事例中,有太多的創傷通過養育在一代一代地傳遞。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在心理學上也是有道理的。近代心理學和腦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孩子的大腦主要是7歲
以前在和媽媽及家庭成員的互動過程中不斷被刺激從而發展的。人的大腦功能在這個階段奠基。一個人7歲前大腦受到的刺激將影響
他的一生。而這些刺激主要來自3歲之前的母嬰關係,以及之後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依戀理論創始人約翰.鮑爾比和同事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Ainsworth)研究發現,人在3歲以前就形成了穩定的內在關係模式,並且這個模式很可能持續一生,而且會經由養育傳遞給下一代。
假如一個女孩在嬰幼兒時期缺乏照顧,總是一個人被關在屋子裡,那麼她就會體驗深刻而絕望的孤獨。她長大之後,很可能會害怕孤獨和被拋棄,總是需要抓住一個人,或投入繁忙的工作中,以此來逃避恐懼和孤獨。
如果一個女孩1歲的時候由外婆撫養,媽媽只是定期去看她,直到上幼稚園或小學的時候她才回到媽媽身邊,這樣會構成一個孩子不斷和媽媽分離的情境,會帶來一種不安全的依戀,孩子會產生分離創傷,長大後她可能會非常恐懼分離,往往會在各種關係中感到不安全,特別是在和伴侶的關係裡,她需要緊緊抓住伴侶。當她成為媽媽後,就會無意識地讓孩子也經歷分離創傷。這樣的關係會不斷重複,構成一個「強迫性重複」。
如果一個女孩因為身份被嫌棄、忽視,遭受很多不公平對待,那麼這個女孩成為母親之後,就很有可能把對女孩身份的不接納投射到自己的女兒身上,從而無法去愛自己的女兒,使女兒也不認同自己的女性身份。
創傷會經由母親或主要養育者的養育方式被我們的身體和大腦所記憶,進而傳遞給下一代。所幸,在成年後,人的大腦神經系統還是可以改變的。這意味著,無論早年經歷過什麼樣的創傷,我們都可以運用相應的方法重塑大腦回路。
母親作為女性,其實也是受害者
當我們說到母親沒有給予我們好的養育時,大多數情況是我們的母親也從未得到過好的養育。我曾聽一個患有重度憂鬱症的女孩說,她小時候經常被母親暴打。後來我瞭解到,她的母親小時候因性別經常被奶奶虐待、暴打。我想,這個奶奶要經歷怎樣的創傷,要多麼憎恨自己的女性身份,才會這樣虐待自己的孫女?這是四代人的創傷。
我見過很多因為憂鬱來諮商的青春期女孩,我經常因為她們無法被理解、支持和回應而感到絕望,同時,我發現這些女孩的母親早年都經歷過嚴重的創傷。也有很多母親在生育孩子的時候,特別
是她們生了女孩的時候,被嫌棄、忽視;有些母親得不到丈夫的幫助,幾乎獨自養育孩子。
這些創傷你的母親經歷過,現在你也許正在經歷著。
要想讓「強迫性重複」停止,終止上一代內在的痛苦和關係模式,我們就需要直視代際創傷。剖析和母親的關係,是看見自己、療癒自己的重要方式。
每個孩子都渴望被自己的母親所愛。如果得不到這份愛,孩子也許會終身追尋。就如歌曲《默》中所唱的:「我被愛判處終身孤寂,不還手,不放手,筆下畫不完的圓,心間填不滿的緣,是你,是你。」試問,有多少孩子沒有得到母愛,長大之後,終身都在從伴侶或者孩子身上找尋,想要滿足那個渴望,而這往往成為親子關係裡出現悲劇的原因。
但母親和孩子之間並非只有愛。事實上,無論是孩子對母親的情感還是母親對孩子的情感,都有愛有恨,只有這樣的情感才是流動的、成熟的、完整的。
受一些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們在與母親的關係中常常心存愧疚,也恐懼被社會和家庭批判。即使對母親有所不滿,也往往恥於表達。於是很多人選擇隱藏自己的痛苦,內心飽受煎熬。但這樣的痛苦會通過與他人的親密關係和親子關係表現出來。如果不能好好處理對母親的憤怒和恨,我們和伴侶、上司或孩子的關係就很可能出現問題,進一步地,我們的身體也很可能將承載精神上的痛苦,從而引發各種各樣的病痛。
如果要自我救贖,我們就不得不面對早年和母親的關係,在愛與恨中找到自我。這是一條艱難的自我成長之路。
第一章
代際創傷:母女關係的愛與恨
母親是生命的孕育者,也是心靈的母體
一直以來,我對我的母親有著非常複雜的情感。我的成長經歷和許多女性一樣,既受到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又深受我母親人格的影響。我的腦海裡有許多對她的回憶,如今她已經滿頭白髮,每每看著她,我內心依舊湧動著悲傷和愧疚的情緒。外出求學之後,我很少再和母親長時間生活在一起。如今,我依然忍受不了她喋喋不休的抱怨,以及永遠覺得我很好,而我的爸爸和弟弟都不好的想法。她的肯定雖然讓我自己感覺良好,但也迫使我努力成為一個乖女兒,這讓我不堪重負。
...
作者序
自序
透過母親,看見自己
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二十世紀七零年代出生的我,在原生家庭、夫家家庭和社會文化中經歷了女性身份帶來的種種困頓,這些經歷帶給我許多痛苦,但同時也為我理解、思考和反思女性的生存環境提供了動力。
十幾年的心理學學習和與之相隨的自我成長,讓我有勇氣面對過往經歷中的種種不公:曾經遭受的不公平對待,對女性性別的限定、歧視甚至鄙視……也許對很多女性而言,在原生家庭中自己是「外人」,在婆家依然是「外人」,甚至很多女孩自出生起就不被家人期待,她們被拋棄、嫌棄或從未被媽媽好好愛過。
很多女孩結婚之後處境也並沒有好轉,她們得不到丈夫和婆家的尊重,作為女性的價值似乎更多地體現在成為母親,或者說是生一個兒子。生兒育女常常被認為是女性的責任,她們在生育、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面臨的困境常常得不到理解。比如,有很多女性患上了產後憂鬱症,而這有時竟然被認為是矯情的表現。
全職媽媽的困苦常常是在婚後多年才顯露的。她們中的一些人將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給了婚姻和家庭,但在某一天夫妻感情不和而被迫離婚時,全職媽媽往往沒有能力承受離婚的代價,因為她們既沒有收入,又沒有其他經濟保障,因此得不到孩子的撫養權。妥協也許是她們心酸但又不得已的選擇。
身處職場的媽媽也非常不容易,她們不僅要從事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還要照顧家庭和孩子。這樣的艱辛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而很少有丈夫能意識到這些並因此給予妻子更多情感上的支持和幫助。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對媽媽的愛就容易成為媽媽的精神支柱,這也是媽媽和孩子在心理上難以分離的原因之一。
我自己也經歷著女性身份帶來的問題,也常常因此陷入困境,但我一次次從深淵裡爬出來。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一直是我內心的信念。無論過去經歷了什麼、被怎樣對待,我都想走一條自己的路。人生不應由過去的悲苦所限定,而應由我自己書寫。
我的親身經歷以及臨床中來訪者的共同經歷促使我思考女性的議題,理解當前社會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生存環境,不斷思考「母親」這個角色的真正意義。我希望每一個女性,無論作為女兒還是作為母親,都能夠活出自己,過好這一生。
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寫道:「幸福的家庭無不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
本書我想寫母親,這是因為,基於對傳統文化和心理學的研究,我發現,我們的幸福與不幸在很大程度上都和母親對我們的養育方式有關。母親是生命的孕育者,也是家庭的靈魂。
唐納德.溫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和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等近代英國心理學家都提出:母親對孩子的人格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母親養育的品質直接影響了嬰兒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程度。由於母嬰關係天然的潛意識通道,母親的人格特點和創傷會通過養育方式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因此,對女性而言,和母親的內在聯結既可以是力量的源泉,也可能是混亂的根源。
在很大程度上,孩子與母親的第一段關係決定了他們的自我認同和自我價值觀。同時,這段關係也將為其人格的發展奠定基礎。一個人的安全感、信任感、創造力等都受此影響。
在特定的一段歷史裡,從女孩到妻子到母親,女性總是處於他者和附屬的位置,遭受了很多不公平的對待。但是,也有很多女性認同這樣的做法,並且通過教養孩子的方式傳播這一思想。在我的日常生活和諮商工作裡,我聽到了許多讓人憤怒又哀傷的故事。很多女孩被貶低、被不公平對待,有時,實施這些行為的竟然是她們的親生母親。
我們真的需要重新審視並且好好思考這些問題!
心理學研究認為,這些現象涉及「代際創傷的傳遞」和「文化認同」。如果母親因為自己的性別而在個人成長過程中遭受過一些苦難,她們很可能在長大成人、為人母之後,讓自己的女兒遭受同樣的經歷。這是一種強迫性重複。
這樣的重蹈覆轍實在讓人感覺心酸、可悲,同時又令人震撼。孩子不需要再經歷一遍母親曾經遭受的痛苦。作為母親,我們可以找到一條自我救贖之路。不管是從母親那裡遭受的創傷,還是我們可能傳遞給孩子的創傷,這些創傷的傳遞是可以被阻止的。因此,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與母親的關係,找到生命源頭的創傷,看見它、修復它。通過修復創傷、阻止創傷的代際傳遞,我們可以重獲母性的力量,塑造獨立、自由的女性身份,成為更有力量的自己。一位詩人曾說:「在自己身上找到幸福並不容易,但在別的地方找到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我們想要一個更加歡喜的人生,的確需要給自己更多支援和成長的可能性。我希望本書能夠幫助你探尋和母親的關係,進而發現內在的核心關係模式;幫助你自我發現和成長,走出養育孩子的困境,擁有母性的力量,讓創傷和痛苦終止在自己這一代;幫助你帶著好奇的、開放的心態,洞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情感,並理解背後的原因;讓你能放下自己的過去,擁抱內在小孩,發展自己的女性力量,成為獨立的自己。
雖然你不一定能成為更好的自己,但是當你閱讀本書時,你已經走在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條路上了。也許,這一路上並不總是輕鬆、舒適的,也許你會因為痛苦、內疚而想要回避,這都很正常。
本書談到許多與母親有關的傷害,但是,這並不是要將我們的苦難歸咎於母親,而是要透過母親看見自己,更好地理解自己內在的情緒情感以及認知行為模式。只有瞭解了自己,才有可能改變自己。
我們雖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性別,但可以學會透過母親看見自己,彼此聯結從而療癒自我,實現更好的自我成長。
自序
透過母親,看見自己
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二十世紀七零年代出生的我,在原生家庭、夫家家庭和社會文化中經歷了女性身份帶來的種種困頓,這些經歷帶給我許多痛苦,但同時也為我理解、思考和反思女性的生存環境提供了動力。
十幾年的心理學學習和與之相隨的自我成長,讓我有勇氣面對過往經歷中的種種不公:曾經遭受的不公平對待,對女性性別的限定、歧視甚至鄙視……也許對很多女性而言,在原生家庭中自己是「外人」,在婆家依然是「外人」,甚至很多女孩自出生起就不被家人期待,她們被拋棄、嫌棄或從未被媽媽好好愛過。
...
目錄
目 錄
第一部分 你的母親如何影響了你
第一課 代際創傷:母女關係的愛與恨
第二課 共生的母親:不放手的愛影響女兒一生
第三課 消失的母親:害怕被拋棄的原因
第四課 自戀型母親:享受「不完美」
第五課 無回應的母親:我們都渴望被看見
第六課 拒絕型母親:為什麼你總是需要證明自己的價值
第七課 情感剝奪的母親:缺失的照顧、共情與保護
第八課 情感混亂的母親:為什麼你會在關係中受傷
第九課 難言之痛:心理問題與身體疼痛
第十課 認同母親:你為什麼和母親越來越像
第二部分 如何擺脫母親對你的影響
第十一課 分離:保持自己的心理邊界
第十二課 哀悼:直視失去的母愛,找回真實的情感
第十三課 自愛:療癒母愛缺失的創傷
第十四課 和解:重建健康的母女關係
第十五課 認同:尋找真實的自己
第十六課 發展:成為更好的自己
第十七課 突破:成為獨立而自由的女性
第三部分 母性的力量
第十八課 母嬰創傷:成為「好媽媽」怎麼這麼難
第十九課 產後憂鬱:如何走出產後憂鬱的陰影
第二十課 安全依戀:媽媽這樣做,孩子擁有安全感
第二十一課 鏡映:提升媽媽「看見」孩子的能力
第二十二課 涵容:如何容納和處理孩子的負性情緒及衝動行為
第二十三課 心智化:心智水準高的媽媽會讓孩子擁有高情商
第二十四課 遊戲:和孩子這樣玩耍,讓孩子具有創造性
第二十五課 信任:通過信任,發展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第二十六課 空間:「不完美媽媽」才是好媽媽
第二十七課 表達:如何形成自己的母愛表達風格
第二十八課 依賴與獨立:在愛中分離,發展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第二十九課 驕傲的勇氣:孩子獲得幸福和成功的基石
第三十課 榜樣的力量:如何讓孩子從你身上獲得內在力量
參考文獻
目 錄
第一部分 你的母親如何影響了你
第一課 代際創傷:母女關係的愛與恨
第二課 共生的母親:不放手的愛影響女兒一生
第三課 消失的母親:害怕被拋棄的原因
第四課 自戀型母親:享受「不完美」
第五課 無回應的母親:我們都渴望被看見
第六課 拒絕型母親:為什麼你總是需要證明自己的價值
第七課 情感剝奪的母親:缺失的照顧、共情與保護
第八課 情感混亂的母親:為什麼你會在關係中受傷
第九課 難言之痛:心理問題與身體疼痛
第十課 認同母親:你為什麼和母親越來越像
第二部分 如何擺脫母親對你的影響
第十一課 分離: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