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填補台灣地方文學中缺漏的綠島的拼圖。
★ 精采的文字搭配珍貴的綠島照片和古地圖,讓人更加了解綠島這片土地。
王萬象、馬翊航 專文導讀
夏曼•藍波安、廖鴻基 接地氣推薦
近代綠島的話語權,一直由外人所構建──「監獄」、「白色恐怖」、「觀光勝地」、「海底溫泉」,不是刻板的政治意向,就是浪漫多情的島國遐想。綠島真實的歷史、常民生活都被遮蔽在那些強烈而清晰的外來符號之下,無人來為之詮釋。
綠島不只是昔日白色恐怖記憶所在、今日的觀光勝地。誰能想像這個貧瘠的火成岩島嶼,淡水稀缺,歷史中竟曾有稻米種植,就種在名為「狀元地」的兩塊梯田。梯田的命名,飽含了過往幾代人胼手胝足下,樸素的期望。本書以《狀元地》命名,由綠島人作家李基興與兒子李家棟合著,榮獲國藝會出版補助。循著父親李基興的童年足跡,還原那個還有蓊鬱熱帶雨林的阿眉山,迷信、神靈與洪荒並行的墾殖歷史。綠島人的四季生活、飛魚季、釣煙仔、牽馬鰮、蓋鹿寮、鑿古井等,在詩意的筆下,拼貼出一幅幅早年風情畫,替那個已快被所有人遺忘的民國五〇年代綠島斷代,填補台灣地方文學中,關於綠島的空白拼圖。
作者簡介:
李家棟
李家棟,一九八四年生,畢業於台東大學台語教師所,現任教於寶桑國中。寫散文也寫詩,半個綠島人,但不愛吃魚。曾獲後山文學獎、台中文學獎、台北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相信自己的出生,對綠島而言確然是有意義的。
李基興
綠島大湖(現朝日溫泉一帶)人,國小退休校長。退休後開始藉寫作,挖掘自己童年的回憶及往事,想用文字記錄民國五十年代,那個已經湮沒在時間及白色恐怖之後,不為人知的綠島風貌歷史。
章節試閱
第一章大湖之夜
大湖
大湖,在海島的東側,也是島上第一個看見太陽升起的地方。盛夏的第一道曙光,總是迫不及待地在睡夢中,就開始敲打著人們的夢境,催促著島上的人們醒來。生活的節奏,全依著這道晨曦開始……
當陽光從海的另一端,爬過廣袤的洋面,在浪尖閃爍,在海平面飄起五色交織的光芒時,最先被告知天亮的地方,就是睡美人。父親說,睡美人是大湖的極東之地,神靈居住的地方;傳說是這樣敘述著──隔著睡美人,礁石還有小山的背面,八仙曾經住過那裡,留下的神蹟依然沒有被時光磨去,還留在小島人的記憶裡,留在口耳相傳的傳說之中。許多故事發生在那裡,像海風裡悠揚的聲音,述說著大湖人心中的崇拜。
大湖的西邊是滾水坪。黑潮在這裡路過,強烈的洋流日以繼夜地衝激著突出的海岬,深藍的海面漂滿泡沫,將滾水坪煮成一片永恆沸騰的海。再更外面則是突然遽降、深墬不可見底的大洋,深藍近黑的海水藏著平靜的洶湧,柔順的表象底下水流混亂,像藏著迷惑水手的陷阱,吞噬過許多路經的船隻,許多漁人也永遠地被留下。
而礁岩邊有一處溫泉,至今名稱沒有改變過,便是朝日溫泉。
溫泉一帶狹長的海岸,是極陰之地,大湖人的先祖通通長眠於此,是死者凝視的國度,連海風,都帶著嗚咽。大湖與滾水坪海岸之間,隔著一塊宛如巨犬的大石,給陰陽兩界劃下道來,人與靈、生與死,日夜分隔著。父親總是慎重地交代我,不論白天晚上,都不可越過那塊巨石到滾水坪,因為那裡是亡靈的國度,鬼魂居住的地方。而那塊大石就像招魂幡,永恆地立在那裡,在生者與死者圍繞之處,歷經風化依然見證大湖人所有的生,與死,晦暗一如天將明的渾沌顏色。
大湖剛好就座落在睡美人和滾水坪之間,夾在神靈與鬼魂之間,被包圍形成一個小小的岸邊盆地;而人煙、細沙與碎石便是這塊土地的靈魂。李、蔡、王姓幾戶人家世代散居於此。早期的大湖並不平靜,時有山精魍魎作祟,死了很多人。在那段不平靜的歲月裡,父執輩們不遠千里,越洋到東港請來一位大師父,在大湖正中央的半山腰上,立了一塊南無阿彌陀佛碑,鎮住了邪祟,保護了每位住在大湖的人。每逢初一、十五,大湖人都要虔敬地焚香祭拜,佛碑因而成了大湖的精神中心。當陽光閃耀在佛碑之上,似有菩薩慈悲低眉的輪廓一閃而過,鎮住了大山陰影裡那些遙遠的惡夢。
夏季的熱浪總是從晨曦中就開始襲來。又矮又小的咕咾石屋四散在大湖中央,規矩地向南方排列。因為小島的夏季颱風頻繁的緣故,門窗特別小,屋頂還要壓幾塊咕咾石。夏夜的熱浪悶住整個咕咾石屋,將人們趕到屋外,我喜歡睡在屋外,以天地為席,與大自然共織一場美夢。山風恆吹向海的那一邊,黝黑的皮膚上結滿層層疊疊的露珠,雖然有幾隻蚊蟲作怪,但也換來清涼的一夜好眠。隨著東方露出魚肚白,陽光隨時在催促著一天的開始,大湖人的生活,全都跳躍在陽光的節奏中。
太陽和月亮是生活的中心,在沒有電的年代裡,微弱的煤油燈只有在冬季才能使用,大湖這裡沒有道路通往大山的另外一邊,唯一的通道,僅能依靠退潮時才會露出的海邊小路,萬一遇到天氣惡劣的時候,只能走過山小道,才能去往山的背面。南寮,就在山的背面,朝向臺東的方向,是綠島最大的村子。
大湖東邊的尾仔湖散著幾塊沙地,連接著大湖山邊的那些土石地,山與海在這裡相遇,共譜大湖人生活的序曲。白天,沙地上的土豆和蕃薯田裡有做不完的工作,從早春到夏季剛好一季,除了收成外,還有一樣重要的工作就是保存。大太陽下,沒有一個人可以閒著,曬土豆、曬地瓜簽,一忙起來就是好幾日,所有可以勞動的人口都要投入,連五、六歲的小孩都要參加──在那個艱苦的年代裡,那就是生活中的大事,大湖人的重心,是不能迴避的辛苦。
大湖的夜晚,在一片漆黑中,因為黑暗,所以把整片世界變成神祕的未知。大地彷彿停止了呼吸,萬物失去色彩,視覺因而失去作用;只有天際恆久閃爍的星光,還有蟲鳴聲,伴隨著島嶼靜靜地躺在大海的懷抱中。闃靜的夜裡,長浪拍打海岸的節奏穿越了風聲,顯得特別清晰。但是沒有人會在夜裡走動,因為夜晚始終讓信仰的深處泛起騷動、不安;夜,是連半山那塊佛祖碑都鎮壓不住的巨大空虛。因為看不到,所以島嶼被黑暗主宰──隔著那塊宛如巨犬的大石,鬼魅就在那裡。
姊夫是村中的乩童,他在一個晦暗的傍晚,看到一個個往生的親人,在日落將滅的餘燼中,從墳地走向滾水坪的礁岩,然後消失,沉默的身影消失在海浪泛起的霧氣裡,在那道招魂幡之後,那個唯有死者方能踏足之地。姊夫的話像層層擴散開來的漣漪,撩撥起大湖人最敏感纖細的神經,導致這整起事件餘波蕩漾,整整在大湖發酵了好幾個月,成了大家耳語裡不能言及的祕密禁忌;像令人戰慄的夜風,在黑暗裡低吟,連夜裡本該皎潔的月色,都因而蒙上幾分陰沈詭異,在那個沒有電燈的年代,一天因而只剩下半天可用;因為夜,是大家不敢越過的禁忌……
大湖的小澳在村子的南邊,隔著那塊巨岩與滾水坪相連。小澳只能容納少數的舢舨和一艘十六匹馬力的小木船停靠,而且僅能在夏季,因為一旦冬季來了,東北季風會掀起巨浪封住小澳,巨風乘著長長的浪,自海的另一端呼嘯而來,用力地撞擊海岸,倒灌進小澳內,海面因而漂滿細碎骯髒的泡沫,空中瀰漫著水霧,彷若漫天的劫灰。冬季那騷動不止的混亂海面,是長達半年的禁令,沒有人可以逾越。
夜釣
母親連續生了五個女孩,沒有生下男孩,被父親引為遺憾,因為女孩是漁船的禁忌,不能上船的,假如船上有女人的話,便會釣不到魚。所以當我終於出生的時候,全家都歡喜得不得了,因此我從學會游泳開始,便開始陪著父親坐上舢舨船出海釣魚。
父親那艘小舢舨是黑色的,外殼塗滿了瀝青防水,不到十公尺長,輕快一如水鳥。船首兩隻大大的木眼睛,用來看破一切迷霧,指引漁夫方向,還有閃避水中鬼魂、凝視洋面下的魚群的功能。眼睛旁各漆上一塊大紅色,是吉利的象徵。小舢舨有兩枝木槳,左槳向前划動,右槳則用來控制方向,兩枝槳一起划起來,小舢舨就在一搖一擺中向前走,彷彿在潮水中遲疑地踱步那般,搖晃地飄在洋面上。
在馬鰮魚豐收的早晨,父親都會留下最新鮮的幾隻,用繩子從尾巴綁好後投入十幾公尺的深井中倒掛著,因為井裡溫度較低,用來抵擋時間的腳步,好好地保存馬鰮的鮮度。而馬鰮,是準備晚上出海釣紅雞魚的餌料。
夜釣是很慎重的事。下午一到,就把井中湃著的馬鰮魚拉起來,順著魚背脊的線條,一塊塊地切成細細的長條,再加一點鹽巴稍微脫水,讓魚肉既不會太爛又硬一點,才方便拿來勾在魚鉤上,用來釣紅雞魚再好也不過了。
大湖兩側分別有座突出的海岬,黑潮在這裡罕見地溫柔畫上一條半圓的直線,形成一個湖灣──這是大湖漁人們討海的圈子,沒有激流,風勢也較小,不會有掀翻小舢舨的風浪。這是綠島像母親一樣,跟大洋,還有黑潮討價還價爭來的一方小小的安寧天地;整個夏季,大湖人們的舢舨船就在這方平緩的水域中活動,坐船出海的時候,背後的阿眉山投下巨大的陰影,彷彿綠島母性的眼神,溫柔地照拂著大湖的漁人們。
第一次登上舢舨船,是在我六歲那一年。
一大早父親就告知我:「今晚跟我出海釣魚。」語氣平緩得猶如遠方安靜的洋面。與父親平淡的語氣相反,我幼小的心靈頓時被雀躍及興奮給點燃。從我有記憶起,每天站在澳仔邊看點點歸航的漁船,那些漁人身手矯健的身影、一條條讓人羨煞的大魚,從大海裡來。我想到成群結隊、川流不息的大魚,尤其是那隻會變藍色的芭蕉旗魚,在深藍色的洋流裡迅捷的剪影;還有澳邊堆積成小山的馬鰮魚,魚鱗在陽光下熠熠生揮;以及會飛的飛魚,從水裡到天空拉出一條像天際的弧線,激起潔白的水花及泡沫……一股衝動轉變成幻想,今晚我一定要親自抓到牠!
下午五點多,終於讓我盼到了出澳的時間了。太陽還高高掛在西邊的山頂,我帶著興奮的神情、簡單的一籃魚線、幾只魚鉤、父親自己做的天秤加上手工鉛錘,還有湃在井底切好的那些馬鰮魚餌。父親讓我幫忙扛著那具簡單的木錨──勾字型的三根木頭後頭綁上一塊大石頭,對於年幼的我而言扛起來非常吃力。
我扛著它一路跌跌撞撞地走過通往澳邊的那段小路,咬緊牙根終於把它一鼓作氣放到舢舨的大眼睛上頭。歇了一口氣之後,接著父子合力把船給推下水。我們先聯手從舢舨的後側兩個角把船尾扛在肩上,一齊用力一推,結果船沒下水,卻因為用力不均而歪向一邊;幸好旁邊有位大伯幫忙,把船順利給推下水。父親看著我,沒有責備的口吻,只有無奈的眼神。
小舢舨順利下水後,終於到了離澳出航的時間。我爬上小舢舨的船頭,父親左右搖起那兩枝木槳,蕩起嘎啦嘎啦的水聲,吹起航行的節奏,一搖一擺的破浪,輕巧的像水面的鷗鳥,翱翔出澳灣。離了平靜的小澳後,洋流上海浪開始擺蕩起來,小舢舨的船頭指向睡美人的方向,如同百歲老翁般碎步向前,夾著井然有序的槳聲,顛簸地走向美人礁下的小澳。
父親划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終於來到羊哥窟前方的海域,他把小舢舨停了下來,測試了一下洋流的方向,調轉船頭,使它指向海流流過來的方向。我趴在船頭興奮地看著夕陽將洋面染成鮮豔的橘金色,突然聽到船後方傳來,父親叫我把木錨推下海的指令──因為太重,我使盡了吃奶的力氣,才艱難地把木錨給推了出去。木錨拉扯著錨繩,很快地到達海底,接著父親走過來船首,將錨繩給綁好、栓牢。小舢舨終於穩穩地停駐在東邊的灣澳中,隨著洋流的節奏輕輕地擺盪。這是今晚的釣點。
隨著夕陽躲進山頭裡,餘暉染紅了東邊的水域,海面每個小小的浪尖就像成千上萬的鏡子一樣,反射著五光十色的彩暉。接著夕陽進一步地完全沉沒,如同焚毀那般,海的顏色變了,由金色轉成藍色,再變為黑色,阿眉山的輪廓模糊成僅剩剪影,大海上漸漸地伸手不見五指,父親在船尾的身影遂變為黑烏烏的一團。眼睛還沒適應這突然的黑暗,只聽得見海風、洋流的聲音,低微的像夜色裡細碎的嗚咽。
暗夜裡海平面開始不時地閃爍著點點螢光,介於明滅之間,順著海流漫無目的地漂蕩四方。我第一次看到漂浮的螢光,心中湧起了極大的戰慄──大湖人的傳說中,螢光是鬼魂的化身。此刻的海裡,是不是正躲著成千上萬的鬼魂,自水面下幽幽地仰望、凝視著我?黑夜裡的大海完全不似白天時的溫柔,改成一副森然的面孔,遠方滾水坪那塊巨石,如鬼魅般露出了兇猛的臉孔,正惡狠狠地盯住我們。此刻的大洋,彷彿有百千遊魂飄蕩身旁,黑夜裡頭,正是陰司降臨的魔性時刻,讓人不寒而慄。
我的心中漸漸被層層的恐懼所纏繞,幾乎扼住我的呼吸,急促的心跳在低低的潮聲中顯得清晰。我刻意轉過頭不去注視滾水坪的方向,將視線移到背後的睡美人礁,看見她夜色裡朦朧的線條,有微弱的星輝鑲嵌其上,溫柔的側臉在天際勾出美麗的曲線,親切地凝視著我。我突然瞭解,為何父親會將小船划向這裡,原來是因為這道神性的目光,鎮住了遊蕩的鬼魂。這裡,是諸神佇立之地。我突然感到心安,長長地吁出一口氣,胸臆間豁然開朗。
我坐在船頭,看父親在夜色裡模糊的身影,正在用老漁人熟悉而明快的手法,給滾仔鉤上魚餌,再「噗通」一聲投入海裡。鉛錘拖住那根粗粗的釣繩,毫不遲疑地直往海底鑽去,「喀啦」一聲,提醒漁人鉛錘已經打底了之後,再垂直拉起兩三噚,免得掛底。
父親一手拉住滾仔這端,上上下下地擺動,全憑手指間的觸感,來判斷線上傳來細微的震動,到底是潮水的擺佈,還是魚兒咬餌的魚汛。這種原始的釣法直觀又快速,一上一下之間持續著一種單調的節奏,而等待,也是一種技術,等待潮水能否給漁人帶來運氣。
在漆黑的大洋之上,父親施展耐心,等待屬於他的海相和運氣──是否今晚的魚兒已吃飽?等待下一個換潮微妙的時間點,尤其在這種漆黑的夜晚,水面下分層湧動的洋流及海水也應該一般漆黑無光,人與魚,在兩個宇宙內隔著一條滾仔鬥智鬥力。我知道父親心裡應該只有單純想著,等待是為了明天需要的那一餐。等待再等待,重複再重複,那些上上下下的動作,還有時刻不停輕微晃動的滾仔。
時間在浪潮規律的節奏中流逝著,舢舨上的露水隨著夜暮深沉而越來越重,沾濕了大小漁人的衣服,漸漸地一股寒意隨著夜風吹襲上心頭。我坐在船頭,依在那兩隻木眼睛旁,因年幼還是對黑暗感到恐懼,而父親只是沈默地進行他單調的垂釣。我因此伸手向外緊緊抓住那隻木眼睛,想到他會替我看住波浪下的鬼魂,保護我不受傷害,加上父親忙碌的身影遮擋住來自滾水坪那道可怖的目光,總算給我帶來一絲心靈的安定。但儘管如此,還是有一絲寒意無法自心頭抹去。
突然間,整艘舢舨船開始劇烈地前後搖動、左右搖擺。錨繩開始嘎嘎作響,使人感到巨大的恐慌,是大海的鬼魂開始作祟了嗎?
但是海面的螢光消失了,象徵著那些在海中的鬼魂被喚走了嗎?這一切疑惑沒有人給我解答。第一次出海的我經不起這樣的搖晃,我腦中開始感到天旋地轉,耳蝸中開始嗡嗡作響,腹中好像有一隻手在翻攪著我的胃一般。直到我再也忍耐不住,突然「哇!」一聲,一股腦把下午吃下的那些鹹魚、地瓜簽全往船上吐了出來。
此刻我心中除了不適,更多的反而是恐慌,以為這一切都是海裡的遊魂在作怪,一想至此,心裡更加地害怕了起來。父親在船尾逕自地忙著,沒有絲毫要管我的意思,只是自己拉扯著那根連接到海底的滾仔繩。此際我心裡有千百個問號迴盪,感到既恐慌又孤立,昏沈的頭殼,四周看不見的無際黑暗,身處在不著岸的無邊大洋中,覺得四周黑暗裡即將會有不可預知的事件向我襲來。沒有人來向我解釋這一切的疑惑、害怕。沒有人。
第一章大湖之夜
大湖
大湖,在海島的東側,也是島上第一個看見太陽升起的地方。盛夏的第一道曙光,總是迫不及待地在睡夢中,就開始敲打著人們的夢境,催促著島上的人們醒來。生活的節奏,全依著這道晨曦開始……
當陽光從海的另一端,爬過廣袤的洋面,在浪尖閃爍,在海平面飄起五色交織的光芒時,最先被告知天亮的地方,就是睡美人。父親說,睡美人是大湖的極東之地,神靈居住的地方;傳說是這樣敘述著──隔著睡美人,礁石還有小山的背面,八仙曾經住過那裡,留下的神蹟依然沒有被時光磨去,還留在小島人的記憶裡,留在口耳相傳的傳說...
目錄
第一章 大湖之夜
第二章 狀元地
第三章 蕃薯藤
第四章 土豆、落花生
第五章 大山的故事
第六章 蓋鹿寮
第七章 老水牛
第八章 老古井
第九章 盛發號
第十章 牽馬鰮魚
第十一章 釣煙仔魚
第十二章 飛魚季
第十三章 冰塊
第十四章 颱風天
第十五章 羊哥窟
第十六章 小貝殼
第十七章 王爺公
第十八章 阿眉山頂
後記
第一章 大湖之夜
第二章 狀元地
第三章 蕃薯藤
第四章 土豆、落花生
第五章 大山的故事
第六章 蓋鹿寮
第七章 老水牛
第八章 老古井
第九章 盛發號
第十章 牽馬鰮魚
第十一章 釣煙仔魚
第十二章 飛魚季
第十三章 冰塊
第十四章 颱風天
第十五章 羊哥窟
第十六章 小貝殼
第十七章 王爺公
第十八章 阿眉山頂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