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有競爭力甚至領先其他業界,科技產業一向擁有獨樹一格的求才方式。
他們用什麼方法鑑定人才?靠什麼方法留住人才?
如果沒家世沒背景,又沒有過人之處的技術能力,要如何比別人強?
你不會天真的以為猛投履歷就有效吧?還能做些什麼提昇附屬價值?
如果你是技術人員,面試會跟一般面試有什麼不同?考題?行為式問題?
如果不滿意聘任條件,又該如何談判?
● 全球頂尖科技公司——Google、Microsoft、Apple、Amazon、Facebook的求才與識才解密。
● 最真實的履歷表及面試案例分析,告訴你該怎麼做才能擊中核心。
● 提醒你,除了履歷表及面試外還要注意的竅門——推薦人的價值…社群網站的人脈連結…
● 不是拼死擠進了公司就大結局了,你要如何利用這張門票,成為未來職場上炙手可熱的人才。
本書特色:
與其在網路上瀏覽那些道聽塗說的消息,不如聆聽真正為科技產業招募人才的本書作者訴說分明,以第一手資料,引領你登上跨國公司的天梯。
這是一本適合「人資」求才、「新鮮人」求職的必讀經典,從申請頂尖企業的實習機會,到履歷撰寫及面試技巧,一一擊破人資及面試官的要害。不錄取你,將成為他們此生最大的遺憾。
作者簡介:
蓋兒.拉克曼.麥道威爾 Gayle Laakmann McDowell
曾任職於谷歌(Google),是當時的招募委員會成員之一,面試超過120位求職者。她曾在微軟(Microsoft)與蘋果(Apple Inc.)兩大企業實習,並同時獲得10家科技公司提供工作機會。擁有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企管碩士(MBA)學位,目前是CareerCup.com(專門研究科技公司工作機會的網站)的創辦人與執行長,同時也是《Cracking the Coding Interview》一書的作者。
章節試閱
你的履歷表吸引人嗎?
剛成為大一新生的三個月後,我就寄了一份整整三頁的履歷表給微軟。在「工作經驗」欄位裡,我用了大量文字敘述我以C++所寫的三份遊戲程式的所有功能。另外還詳細報告了我所設計的網頁內容,就好像每一頁都有其獨特迷人之處可以增加我的成績分數一樣。不用說,招募人員最後對我那份履歷表根本不屑一顧地扔掉了。
不過,靠著一點點的堅持與大部分天殺的幸運,我最後還是在那個暑假拿到了在微軟工作的機會。可能是我的履歷表不小心流落到某個願意給我一個機會的好心人桌上,而他又正好需要一個實習生。還好,給我這個寶貴機會的約翰並不是那麼固守傳統的人,使得我那無禮的三頁履歷表並沒有困擾到他。
我相當確定那時的我應該是用完了一輩子的好運氣了。履歷表基本上是一種藝術,而我所送出的那三張紙就好像一個四歲小娃兒的蠟筆畫一樣,天真無邪且漫無章法。
一份好的履歷表必須清楚地標示出應徵者的相關專業技能,它必須能將應徵者放在最亮的探照燈底下,畢竟這是可以說服招募人員相信他是這份工作最合適人選的頭一個機會。
履歷表架構
雖然我們常見的履歷表都是以編年的方式來架構,但其實還有另一個架構的選擇:功能性架構。在功能性架構裡,你的履歷表可能是依照如「領導力」、「策劃力」及「銷售力」等等來進行分類。在每一種類別下條列出你相關的成就,而這些成就通常不用清楚標明日期與職位。對於工作職稱與實際成就不太相符或是有較長失業期的人,許多履歷表專家都建議他們改採用功能性架構的履歷表,比較能成功地掩飾這些問題。
當然了,招募人員也瞭解這種小技巧,並會花時間找出你想隱藏的資訊,或者更可怕地,因為懶得找出你的問題而直接丟掉你的履歷表了事。對我來說,功能性履歷表也許在理論上有其效用,但既然有許多人對於這種架構表示強烈的厭惡,也許就不值得你冒這個險。如果你必須將成就以技能的方式來分類,我會建議你改放在求職信裡面。
我們還是將焦點放在標準的編年式履歷表結構上,也就是逆向編年式的結構。編年式履歷表通常都至少會有工作經驗與教育背景區塊,然後還可能加上目標、摘要、專業技能、或專案區塊。至於要包含哪些區塊,則取決於你的技能、背景,以及期待的職位而定。
目標
在我看過的眾多履歷表裡,大概只見過一張履歷表上所列的目標是有趣的,而且
在這個案例中,有趣還不見得是好事:「在我的科系裡沉潛極深,並努力讓自我不再是思想邊界內的囚犯,取而代之的是投入在理解的癡迷當中。」我先給你一點時間好好想想,再告訴你求職者所要表達的只是:「我有上進學習的心。」坦白說,這種敘述方式沒人感興趣。
雖然這個目標也許是非比尋常地富有哲學性,但大部分人所列的目標都只是在浪費空間而已。目標在履歷表裡的必要性並不是那麼高,所以,應該只有在它能強化某些重要資訊時才需要存在。
舉例來說,如果你之前的工作是在產品管理,而你想要找關於行銷方面的工作,若你的目標能引導招募人員到正確的方向就很有價值。如果你是要申請銷售部門的工作,而你之前的工作就是銷售,那麼,可能根本不用特別提到這個。大部分的軟體工程人員並不需要在履歷表裡寫上目標,因為他們的工作經驗已經很清楚地指向這個職位了。
一個有效率的目標陳述不僅可以將你的履歷表導向正確的職位,並且可以告訴雇
主為什麼應該雇用你,如下例:具有十年的專案管理與行銷工作經驗,讓新產品銷售額從一千萬美金成長至一億
美金,期待能在消費者軟體領域找到行銷主管的工作。
如果你不需要將你的履歷表重新指向另一個新的職位,那麼,只要條列出你關鍵
性的成就即可。
請注意,目標區塊可能會讓你錯失你可能有興趣的職位,如果因為你表示對於行
銷工作比較有興趣,而使得招募人員沒有想到其實你也是很理想的產品經理,這不是很令人扼腕嗎?
摘要(或關鍵成就)
雖然摘要區塊有可能會產生驚奇的效果,但它們通常因為太模糊而無法真正產生影響。前微軟及現任谷歌研發人員羅伊說:「我從沒看過一份履歷表後說:『哇,這個人說他幹勁十足,讓我們雇用他吧!』這就好像在交友網站的個人資料裡放上『喜歡笑』一樣,沒人會買帳。」
摘要區塊的內容應該讀起來比較像關鍵成就,甚至可以乾脆將這個區塊命名為「摘要與關鍵成就」。
下列範例可以顯示出你對於目標公司所可能增加的價值:
「身為一名軟體工程師,我具有數年以Java跟C++執行大型後端系統的經驗,這
其中包含擔任三次團隊經理;領導重組關鍵性系統達到每月服務五千萬次需求的目
標,降低需求延遲達二○%;為十大銀行中的五家銀行設計財務性新商品的應用程式
介面,讓銀行額外增加了約一千萬美金的收益;拿到難得的『綠色標章』獎(僅提供
給對公司整體貢獻佔前五%的工程師)。」
「作為產品經理,我具有五年領導企業相關產品功能設計的經驗;建立團隊並提
出解決客訴首要原因的方案,並在截止日期三個月以前完成專案;建立計劃將相關產品合併為一整合性產品,因而降低了約三五%的研發成本;領導來自兩家公司的十七位研發人員與九位測試人員監控所需技術的整合,得到額外五千萬美元銷售成績的結果。」
工作經驗
對大部分的求職者來說,工作經驗區塊應該是履歷表中最重要的一個區塊。你的工作經驗區塊裡至少需要列出你的工作職稱、公司名稱、公司地點、以及任職期間。如果你曾經在一家大型企業(如微軟或亞馬遜)裡完成過多樣產品,你也可以將當時的團隊名稱列出。
你近期的工作應該佔差不多四到五個項目(每個項目差不多一到兩行),而每個項目應該集中焦點在你的「成就」而不是責任上,並最好有量化的數字做為基礎。如果你對於這個區塊不知如何下手,可以找張紙來開始列出你最大的成就有哪些。不過請記得,雖然對非常瞭解其中曲折的你或你的團隊來說,是很有影響力的成就,但在短短數行的敘述中可能看起來並不會那麼偉大。
工作經驗要回推到多早以前?
在不顯示出任何缺口的前提下,應該只要列出跟目前想爭取的職位相關之工作經驗就好(通常不超過三至五個)。這表示如果你的職業生涯是從資訊科技專員開始,後來轉到測試單位,之後又接了一些程式設計相關的職位,那麼可能就可以省略一開始的資訊科技專員不談。你的履歷表並不需要是完整的職業生涯歷史記錄。
專案
有較長失業期的軟體工程師不妨在履歷表裡加入一個專案區塊,而對於剛畢業或仍在學的學生來說,專案區塊也是讓你的履歷表看起來更豐富與提供某些額外成就的好方法。例如下例:
桌曆專案(二○一○秋,獨立專案):完成網路行事曆軟體,提供線上儲存與同步化功能、會議通知功能,以及時間衝突解決方案。使用Python、Javascript、AJAX、大約兩萬行的程式碼。獲得大四設計專題中的「光榮表揚」獎。
假設你並非申請軟體工程的職缺,但擁有一些其他基本的成就,就可以把這個區塊重新命名為更合適的標題。例如,假設你成立了一個社團;完成了某些具體的目標,並且引導你的學校轉換到電子化的課程表檢閱方式,那麼,你也可以把這項成就放在所謂的「領導經驗」區塊裡面。
教育背景
就算你是麻省理工學院GPA 4.0的高材生,實際經驗通常還是比你的學歷要來得重
要。不過,即使教育背景只算是參考標準之一,但如果有一個優秀的學術記錄還是對你有益。
在教育背景區塊裡除了列出一般標準的項目如學校名稱、就學時間、學校地點
外,應該還要列出下列幾項資料:
主修、副修、及學位:如果你的主修不同於一般標準科目,那麼,最好在履歷表
上稍微做點解釋說明,這樣可以增加招募人員對你的認識。例如賓州大學有提供一項主修名為「數位媒體設計(Digital Media Design; DMD)」,此主修融合了電腦科學、大眾傳播與藝術(造就出來的人才可能是未來皮克斯﹝Pixar﹞公司的工程師)。所以,若有一位數位媒體設計的學生來申請亞馬遜公司的軟體工程師工作,他就應該在主修上加一點點說明:「主修電腦科學以及設計與傳播相關課程。」
GPA:一般來說,剛畢業的學生若有拿到三.○以上(滿分為四.○)的GPA
成績,都會將它們列在履歷表上。如果你的學校不是以這種以四為滿分的方式來顯示平均成績(例如以十分為滿分),那麼你應該將你的平均成績轉換成比較容易理解一點的系統,例如A、B、C等級。
課外活動:剛畢業的學生應該在履歷表上列出他們最重要(也就是最具影響力與
最相關)的課外活動。但要記得不必列出所有你參加過的活動,我想每個人都參加過
一大堆不認真的活動,所以一份密密麻麻的活動列表並不會給任何人留下深刻印象。比較有經驗的求職者不會將課外活動包含進履歷表裡。
相關課程:目前仍在學的學生或某些剛畢業的學生可能會列出一些相關的課程,
請確定這些課程的確相關才列上。如果某些課程名稱對招募人員而言不是那麼清楚,就應該給它們一個更「容易瞭解」的名稱。這個方式同樣也可以用來修飾職位或公司名稱。
獎項:如果你在大學裡拿過任何獎項,可以將它們列在一個名為「獎項」的區塊裡。即使許多求職者都認為這個區塊只會佔了履歷表上的寶貴空間,作用不大,不過,平均成績較低的學生則認為這些獎項可以彌補他們較不出色的學歷。
雖然你必須在履歷表裡放入教育背景區塊,但是這個區塊所佔的空間應該要遠比工作經驗區塊小得多。已有兩到三年工作經驗的求職者甚至只需要列出他們的主修及學位就好。
那高中學歷呢?
高中學歷幾乎跟履歷表是沒啥關係的,例外的情形大約只有三種,而這三種情形
中的其中兩種也非常罕見:大一與大二學生:大一或大二的學生在找工作時,有可能會想將他們的高中學歷也列在履歷表,但除非是真的沒有別的東西時才放,因為這很難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建立連結:在相當罕見的案例裡,你可能知道閱讀你履歷表的對象正好是你高中
的學長或某位跟你的高中有強烈連結關係的人。求職者馬克就是因為把他念過的那所小型私立高中的名稱列在履歷表上,而得到了面試的機會(因為面試主考官的女兒恰好也念那所學校),這所高中幫他們建立了某種連結。
非常傑出的成就:假如你在高中時期有某些非常傑出的成就,且這些成就只能以
列出高中名稱的方式來呈現的話,你就可以列出高中學歷。不過,通常這類成就都應該放在其他區塊會更為合適,例如獎項區塊。
哪一項擺前頭?
基本原則是除非你是在學學生(或沒有任何在校工作經驗的畢業生)才可能將學歷資料擺在工作經驗之前,否則都應該把工作經驗擺在履歷表的最前面。
不過,隨著科技公司並不是那麼在意這些小細節,對於這項決定也逐漸有了一些彈
性。如果你的教育背景比起你的工作經驗來說比較有力或是比較相關(反之亦然),則可以稍許改變這個傳統。雖然這看起來比較不尋常,但是只要利多於弊就好。
我曾經看過一份履歷表,求職者具有電子工程學位並擔任軟體測試人員多年。雖
然有全職的工作,但他還繼續在史丹佛大學修課,最近完成了四項關於電腦的課程。在這個案例裡,我就建議他應該把教育背景放在前頭,因為他的工作經驗通常會將他排除在軟體工程師候選人的名單之外,唯一的補救辦法就是他在史丹佛修過的電腦課程。因此我們別無選擇,一定要將學歷資料往前推了。
專業技能
這是申請技術性工作時必列的項目,而對於非技術人員則可能沒這個必要。在這個區塊中,必須列出任何你懂得的軟體、程式語言、外語能力或其他特殊技能。不過,為了避免變成冗長又混亂的表單,把這些技能分門別類列出是一個好方法。
就像以英文為母語的人不會將英語當成是一項技能一樣,你也不應該將某些很「明顯的」技能列出(如會使用 Office 軟體),因為這些都算是最基本的。同樣地,熟悉Windows 與 Mac 系統也不需要列出來,除非你熟悉的是比較不普遍的系統(如 Linux)。
你履歷表上所列出的任何項目都需要能經歷考驗,包括所有的程式語言或外語能
力。在賓州費城有家名為 Animas 的醫療科技創業公司有次就面試了一位聲稱同時精通羅馬尼亞語、葡萄牙文、希臘文與義大利文的應徵者。他面試的表現還不錯,最後也取得了那個職位─因為那家小公司裡剛剛好就有羅馬尼亞、葡萄牙、希臘、與義大利籍的員工,且正巧他面試那天這些員工也都在公司。Animas 公司其實並不是很在乎應徵者的外語能力,但他們在乎的是他的誠信問題。
獎項與榮譽
如果你得到過什麼獎項或榮譽,可以將它們放在工作經驗或教育背景的區塊,或
者單獨形成一個獎項區塊也行。該如何選擇取決於你的履歷表還有多少空間,以及你多希望強調這些獎項。試問這些獎項是你與其他求職者之間最關鍵性的差異因子嗎?
不管放在哪個位置,都應該列出得獎日期與得獎原因。如果招募人員看見「文生.
約伯獎」時,我想她完全不知道這個獎項的內容是什麼。所以你應該如下列出獎項內容:「文生.約伯獎之得獎者,這是每年從三千位大四女學生當中選出平均成績最高的學生所獲頒的獎項。」如果能像這樣量化這個獎項,來暗示得獎的難度是最好的了。
不應包含什麼
對於在北美地區求職的工作而言,履歷表上不應該顯示出種族、信仰、性別偏
好、婚姻狀況,或任何其他有關可能會產生歧視的資訊。因此,任何可能會暗示出這些內容的照片也不應該包含在裡面。招募人員不喜歡看到這類資訊,因為他們不希望讓公司擔負額外的責任。
多長是太長?
去超市買菜時,你是否會仔細閱讀每個標籤,而不會隨便帶過? 你是不是會仔細分析利弊、評估裡面的營養成份,並閱讀所有的行銷資料然後才決定購買? 而且你還會對超商裡所有五萬份的產品都這樣作,對不對? 因為你可是位頂尖聰明的消費者呢!好啦,我相信你應該不是這種人。如果你跟我一樣,只是靠直覺隨意瀏覽購買商品,偶爾才會對某件產品進行「深入瞭解」。
而招募人員在過濾履歷表的流程幾乎也是這樣,他們沒辦法仔細閱讀每份履歷表上的每一行文字以找尋最相關的資料,所以,閱讀履歷表的流程就如同真正閱讀書籍一樣,通常都是用瀏覽的方式。
所以,你的履歷表應該有多長呢? 在美國,履歷表之合理長度與年資有關,比較資深的求職者可能需要兩頁的空間才足夠,但少於五年或十年經驗的求職者就應該要維持在不超過一頁的長度。如果你覺得要將你的經驗擠入一張紙非常困難,這沒什麼稀罕的,大家都是這樣。
在美國,履歷表的長度通常是越短越好。招募人員大概只會花15到30秒的時間閱讀你的履歷表,而你希望他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認定你是A咖候選者時,單頁的履歷表可以強迫你只放入最佳項目。當履歷表越來越長,表示你放了越來越多B咖或C咖的資料進去,這樣招募人員也會認為你只是B咖的候選人而已。
但在英國及其他國家,求職者通常提供好幾頁的簡歷。此點各國的期待不同,能夠接受比較長的履歷表的國家,可能也比較習慣花較多的時間閱讀履歷表。
如何縮短履歷表?
縮短履歷表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難事,因為我們總是想把每項成就都列上去而捨不得丟掉。這時不妨試試將你的履歷表交給你的好朋友,請他(或她)幫你刪掉一些並不是真正需要的項目或字句。或者你也可以問問自己下列問題:
你是否列出了超過三項的前任工作、或超過十五年的工作經歷?
如果你是一位資深的應徵者,你的履歷不需要拉回到超過十年或十五年,只要抓出相關的資訊就好。你是否需要在你的舊工作上討論這麼多? 如果你有份不得不提的舊工作(如那家公司非常知名),也只需要在工作經歷區塊裡給它一個項目的空間就好。在每個職位下的說明文字長短,並不一定需要跟你的工作年資長短相符。
你可以拿掉一些大學裡的經驗嗎?
如課程作業及課外活動通常會佔掉超過它們真
正價值的空間,所以拿掉這些吧─除非它們真的有增加新的觀點或成就。
你的目標/摘要區塊有增加些什麼價值?
目標與摘要通常會佔到三到四行的空
間,而它們所帶來的價值又很少,所以,大部分的人即使刪掉這兩個區塊,也不會造成什麼重大損失。
所有東西都是相關的嗎?
關於你喜愛旅行的說明實在跟你的工作很難有什麼關聯,這並不真的能證明你有良好的溝通技巧,所以還是扔掉這些東西吧!
可以更簡潔一些嗎?
履歷表裡所使用的應該是條列式的文字,且不需要是完整的句子。如果你放入了內容豐富的文字段落而佔用了履歷表裡大量的空間,快點動手修剪吧,我們並不需要在履歷表上提供所有的細節。
這是最好的履歷表格式嗎?
選擇一個不一樣的格式也許可以幫你產生更多的空
間,所以多試試不同的格式看看,但不要將字體縮得太小或拿掉所有的留白,留白的存在是有其意義的。
你的履歷表吸引人嗎?剛成為大一新生的三個月後,我就寄了一份整整三頁的履歷表給微軟。在「工作經驗」欄位裡,我用了大量文字敘述我以C++所寫的三份遊戲程式的所有功能。另外還詳細報告了我所設計的網頁內容,就好像每一頁都有其獨特迷人之處可以增加我的成績分數一樣。不用說,招募人員最後對我那份履歷表根本不屑一顧地扔掉了。不過,靠著一點點的堅持與大部分天殺的幸運,我最後還是在那個暑假拿到了在微軟工作的機會。可能是我的履歷表不小心流落到某個願意給我一個機會的好心人桌上,而他又正好需要一個實習生。還好,給我這個寶貴機...
目錄
第1章 先來談談這些新創產業
第2章 求職前的準備:自我養成計劃
第3章 尋找叩門磚
第4章 你的履歷表吸引人嗎?
第5章 看看別人怎麼寫履歷
第6章 善用求職信與推薦人為履歷表加分
第7章 面試該準備什麼?
第8章 面試問題:你準備好了嗎? 第9章 程式開發人員的面試
第10章 遊戲產業:一窺與眾不同的企業文化
第11章 工作邀請:怎麼談?要注意什麼?
第12章 你得到了這份工作,接下來?
第13章 還要提醒你的二三事
附錄A 156個讓履歷表閃亮亮的行動字眼
附錄B 面試問題範例解答
附錄C 台灣的求職求才市場資訊
第1章 先來談談這些新創產業
第2章 求職前的準備:自我養成計劃
第3章 尋找叩門磚
第4章 你的履歷表吸引人嗎?
第5章 看看別人怎麼寫履歷
第6章 善用求職信與推薦人為履歷表加分
第7章 面試該準備什麼?
第8章 面試問題:你準備好了嗎? 第9章 程式開發人員的面試
第10章 遊戲產業:一窺與眾不同的企業文化
第11章 工作邀請:怎麼談?要注意什麼?
第12章 你得到了這份工作,接下來?
第13章 還要提醒你的二三事
附錄A 156個讓履歷表閃亮亮的行動字眼
附錄B 面試問題範例解答
附錄C 台灣的求職求才市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