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他的記憶中,找尋自己的青春。
這次,楊照彷彿重回年少時光,為我們捕捉他的青春記憶:那化不開的青澀情感、對詩與文學的探索,以及徘徊於成長邊緣的曖昧界線。
那些記憶與地點是分不開的:花蓮是他的故鄉,雙城街與民生東路是他成長的街區,中橫是救國團的熱血,重慶南路是知識的渴求,新生北路是音樂的迷惘,新竹、清水、淡海是流浪的想望,西門町則是愛情的等待。他走過這些地點,寫下自己與它們的故事,這是屬於他的記憶地圖,也是那個世代共有的情感印記。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一九六三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新新聞》週報總主筆,News98電臺「一點照新聞」、BRAVO FM91.3電臺「閱讀音樂」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及「93巷人文空間」開設長期課程。
章節試閱
曾經有過的中國情懷
我一直記得這樣的情景,黃昏時刻,我搭乘〇南公車,從臺大到中華路南站下車。下車時,腋下夾住的書差點掉了,不過老實說,沒掉才是奇蹟,因為那樣一本書厚到沒有什麼方法能安全地攜帶。那是日本學者滝川龜太郎編撰的《史記會注考證》,臺大圖書館藏有日本版原書,共分裝成十二大冊,然而神奇的臺灣盜版商,就有本事用大開本,每四頁縮印成一頁,硬是讓十二大冊變成一大冊。
阮芝生老師的課堂上,一定要帶這樣一本約莫有四塊磚頭大,兩塊磚頭重的大書。還不只這樣,阮老師的期末考,還會出默寫題。
我在站牌下,找到一輛停放的摩托車,將《史記會注考證》穩穩放在後座上。另外從書包裡拿出一張影印的書頁,上面印的是〈太史公自序〉和〈報任安書〉,就著殘剩的天光,繼續背誦。給自己的進度是,必須在回家前將這兩篇文章背起來。
能否完成進度,取決於一項關鍵因素──那輛載著女友Z的公車,什麼時候會到達中華路南站。我知道Z幾點下課,但這項資訊完全無助於我預測她什麼時候到中華路南站。下了課她要走到校門口等公車,等車的隊伍可能很長也可能很短。發出來的車班,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最麻煩的還是公車要一路走縱貫道,經過新莊車站,經過三重、二重,上中興橋,才鑽進貴陽街出到中華路來。那一段路,每一個路口都可能在黃昏尖峰時刻大塞特塞,我清楚的很,因為我常常陪著Z坐這段路程。那兩年,我去輔大的次數,不會比去臺大少。
那是沒有手機可以聯絡的時代,所以我們都擁有今天難以想像的豐富耐心。只有說好,下課後在中華路南站見面。我一邊等一邊背書,同時咀嚼著心底的矛盾,如果Z早早到了,我就不可能繼續背書;然而要有充分時間背書,就表示遲遲見不到她那甜甜的笑容,總是開朗的眉宇和眼睛。
Z還沒來,冬天的夜晚卻先降臨了。我一步步離開天光籠罩的地域,退後尋求人工燈火照明。在我身後,是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貼著海報的櫥窗燈亮了,接著售票口的燈也亮了,還有通向樓上藝廊入口處的燈都亮了。我忍不住將眼光離開悲憤的太史公對李陵的描述,抬頭檢查一下,啊,今天的戲是由嚴蘭靜擔綱的。心頭砰砰地跳著。我第一次自己進到國軍文藝活動中心看戲,看的就是嚴蘭靜,坐在最遠最偏的角落,卻明明確確感受到她的眼光飄過來,飄上我的臉,在我臉上停留那遠遠的笑容竟然違背物理原則,越過空間距離,彷彿就貼著我的臉。比電影裡占滿銀幕的近鏡頭特寫,還要逼近。我就是在那一瞬間,理會了看戲和看電影不一樣的感動與樂趣的。
我正盯著嚴蘭靜的照片看時,聽見了熟悉的腳步聲回頭,果然是Z小跑步地過來了,而且她胸前抱著的,竟然就是我丟放在摩托車上的《史記會注考證》。《史記會注考證》抱在她手中,簡直像個小娃娃一樣大,也許也因為那樣,她特別喜歡幫我抱這本書,讓書塞了滿懷,而且還露出總也不厭倦的好奇與驕傲──怎麼有人讀得懂這麼厚的書啊!
我們商量一下,將晚飯的選擇減少成兩個。對面的「徐州啥鍋」,或是寶慶路口新開巴而可樓上的「大車輪」。「大車輪」賣的是日式料理,有熱熱的鍋燒烏龍麵可以溫暖冬天冷冷的胃腸。而且總是在櫃檯呼叫的老闆,是個極有趣的人,很樂於幫我練習正在學習的日語會話句型。他甚至還幫過我的日文作業,教我寫了一篇關於日本食物的文章。老闆會說卻不太會寫,他耐心地在櫃檯前不管其他顧客的眼光,一句一句講,我趕忙一句一句抄在筆記本上。老闆還會告訴我們他十三歲就被帶去日本當學徒的故事。不過,老闆有個壞習慣,Z很不喜歡。跟我們熟起來了,老闆不時會冒出帶暗示性的語言,測探我們兩人之間的身體親密程度。
好吧,那就去「徐州啥鍋」。和「大車輪」剛好相反,早聽說了「徐州啥鍋」的老闆是大明星葛香亭,可是我們卻從來沒在店裡見過他。「徐州啥鍋」最大的吸引力,是那裡食物帶著的神祕陌生性質。我和Z都在臺灣本省的市井環境裡長大,對外省餐飲都少有接觸。別說「啥鍋」,配「啥」的糝子餅都是新鮮奇怪的東西。看來像細麻花,怎麼會是「餅」呢?原來外面還要包上一層軟麵皮,軟中有脆、脆中有軟,讓人想起士林夜市的「大餅包小餅」。還有江米蓮藕,粘粘的米飯塞在蓮藕的孔洞裡,而且還甜甜的。
去「徐州啥鍋」,我們回返成兩個好奇的小孩,牽手一起探索沒有到過的中國鄉野想像,彌補我們來不及相識的童年。
《史記》、嚴蘭靜、「啥鍋」,那曾經是我自然接觸自然享受的中國,在一個中國意識還那麼理所當然的時代。
沒拍成的照片
舒國治寫過名文,叫「水城臺北」,平平淡淡四個字,卻含藏著真正「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雄大企圖。「水城」該是威尼斯吧?再怎麼富於想像力,也很難將臺北和「水城」扯在一起。
臺北當然沒有像威尼斯那般被水包圍的環境,至少從原本臺北大湖被切出關渡水口,露出臺北盆地底部之後,就沒有了。不過,曾經作為一個大湖,怎麼可能沒有在臺北留下眾多水的記憶、水的痕跡?
舒國治是對的,臺北原本水路縱橫,早年發展的方向,受到水路很大的影響,水怎麼走,人的聚落就怎麼跟著變化。直到百年前,帶著現代殖民經營使命感的日本人進來了,挑中臺北做為行政中心,開始用他們新學到的西方幾何理性進行「街路改正」,水路才逐漸失去地理上的決定性位階。
原本歪歪曲曲的巷路,一條條被拉直了,當然就得克服原本讓巷路長得歪歪扭扭的因素。巷路歪,因為水路歪。家住水邊最方便,可以取水也可以排水。要拉直巷道就要破壞水路,將本來的溝渠溪澗填塞起來,或掩蓋起來,用現代化筆直的自來水管跟大小排水管,代替本來溝渠溪澗的功能。
經過日本建城努力後,臺北生活不再被水流水聲包圍了。水馴服在水管裡,要不然就被放逐到城市的邊緣河流中。
日本人離開後,很長一段時間,臺北人和流經盆地的幾條河流相安無事。然而進一步的變化畢竟無可避免。日本人舊規劃,預期到二十世紀結束,臺北城的人口會增加到一百萬。但事實卻是,一九六○年代中期,臺北市的人口就破百萬了。這還沒加上淡水河對岸臺北縣幾個衛星城市更快速更擁擠的成長。人多,排出的汙水就多,河流就愈來愈髒愈來愈臭。人多,需要的居住空間就越多,河水能夠穿流的河床面積就日益遭到侵奪了。
累積變化到一定程度,淤積的河道愈來愈恐怖。平常發出擾亂生活的臭味,六月梅雨季,夏天颱風來襲,又必然「做大水」,淹水造成一年比一年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
七○年代之後,臺北進行新一波改造,高高的堤防陸續築起來,新店溪、景美溪、大漢溪、基隆河、淡水河,全都被圍在圍牆外面,徹底跟市民生活隔絕了。
算起來,六○年代初出生的我們這一代,是最後一代臺北「水人」,水經驗到我們就結束了。小時候跟外婆去圓山「運動」,下山後固定到基隆河邊走走。那裡有一個河濱公園,公園裡的涼亭是全新的,做成像是巨大香菇的造型,頗具童趣。從河濱公園抬頭看,最美的景觀卻是舊的中山橋。日據時代的圓山是神社所在地,神社的起點是表參道,因為圓山跨立在河邊,表參道就以橋樑的形式建造了。橋的表面平直莊重,橋下則是圓拱的橋柱與橋洞,過橋的人看不到,要轉下來到河邊,才能感受那幾何圖形中理性和浪漫的巧妙結合。
那個年代,橋柱橋洞並沒有封住,很容易就可以爬進去。人在水泥橋洞裡看出去,看到河濱公園的大香菇,看到基隆河緩行的河水,看到兩邊河岸,心中有某種奇特的東西,就被啟發被打開了。
無以名知,勉強說是對於形象的好奇吧!就是在橋洞中,聽著水聲和頭頂車輛壓過橋面隆隆聲相雜混,在形與音的變與不變落差中,我第一次萌生出要把爸爸的相機偷來用的衝動。
相機在爸爸手裡,有著一貫老式老派的穩重。爸爸教過我們怎麼調光圈快門怎麼對焦,方法都是固定、標準的。通常連在什麼地方拍照,要讓什麼景色入鏡,爸爸也都有他自己的標準答案。所以我不曾覺得拍照有什麼好玩迷人的地方,也不自覺地相信,有一天我負責拍照的話,拍出來的相片一定會跟爸爸拍的,一模一樣。
是在圓山水邊,十歲左右的我,突然感覺到自己原本的照相觀念何其錯誤。照相,把影像與時間分離留下來,是件多麼迷人又多麼自由的事。
我和姊姊密謀,有一天真的把相機帶了出來,看準了裡面還有十幾張底片。我們興奮地趕到中山橋下,從不同角度看那一弧弧彎曲曼妙,既靜又動的橋體結構,然後是著將橋體弧形和各種不同背景型態相配合。然後走到河濱公園,走近基隆河,另一種新鮮的經驗開展了──第一次,透過相機的觀景窗,我設想著,如果快門這樣一按,眼前看的景象就被保留下來,可是視窗之外就消失了,尤其是本來跟此般景色貼合的聲音,就完全被隔離在外了。視覺永久存留,聽覺卻永久消失。我們的經驗,可以這樣分別開來,甚至還可以這樣改造。
我永遠記得那份發現的興奮。一整個下午我的臉都是通紅的。兩隻耳朵燒熱得難受。在水邊,我大概下決心三百次,要按下快門,拍自己生平的第一張照片,不過最後,一張都沒真的拍。因為和姊姊商量了半天,怎麼也想不出要如何瞞過爸爸,讓這些相片能夠沖洗出來。
這些沒拍成的照片,就只能存在我的記憶裡。沒多久後,高速公路開始興建,圓山的水景與橋影快速改變了。河濱公園拆掉了,基隆河也被圍起來,不再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最後,中山橋也拆了,想像記憶中的相片元素,就這樣完全解體了。
曾經有過的中國情懷
我一直記得這樣的情景,黃昏時刻,我搭乘〇南公車,從臺大到中華路南站下車。下車時,腋下夾住的書差點掉了,不過老實說,沒掉才是奇蹟,因為那樣一本書厚到沒有什麼方法能安全地攜帶。那是日本學者滝川龜太郎編撰的《史記會注考證》,臺大圖書館藏有日本版原書,共分裝成十二大冊,然而神奇的臺灣盜版商,就有本事用大開本,每四頁縮印成一頁,硬是讓十二大冊變成一大冊。
阮芝生老師的課堂上,一定要帶這樣一本約莫有四塊磚頭大,兩塊磚頭重的大書。還不只這樣,阮老師的期末考,還會出默寫題。
我在站牌...
推薦序
【推薦序】那一年,我們開竅有點遲……
文/ 陳柔縉
有幾個擠著頭的印象。
三十多年前,在北一女,小黃同學帶她老姊稀罕的隨身聽來,大家兩兩輪流,一人塞一邊耳機,擠著頭,搶聽西洋歌,壓著笑,唯恐一點噗哧干擾,追丟了流行的潮浪。又一次,大家像草地上的小麻雀,看到天上掉落的麵包屑,吱吱喳喳圍過來,擠著頭,搶看建中校刊的一篇奇文。
所謂奇文,是仿莊子的《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鲲」,除了開頭這兩句一樣,以下開始偏離,大筆自揮,洋洋灑灑,總共十行。直看無異,橫看每一行的第一個字,從右到左,相綴起來,恰巧是「北一女的新書包沒水準」。
建中校刊恥笑的正是我們這一屆新生的鮮綠色書包。和校內高二、高三學姊揹的墨綠書包相比,舊包上「北一女」三個楷體字也像變形金剛般立起來,再壓縮變體成新包一個鮮黃的圓。老實說,我沒有被建中校刊激怒,反而暗地驚嘆建中青年的絕妙文筆。下一屆學妹改回舊款書包,我好像從來不知道可以問個為什麼,更不知道校外一篇文章和校內換書包有因果關係了。我高一那一年,發生美麗島事件,空氣有點停滯,喉嚨有點乾,腦神經傳導有點慢,高中生,許多方面,開竅有點遲。
很多年後,偶然才聽說當年的建中校刊社社長是楊照,那一期刊物如禁書被收回,原來,事情比我所知還大條。讀了楊照這本《尋路青春》,更知道我們的鄧校長當初還去人家建中興師問罪。我趕快查了北一女的百年歷史特刊,對這一個百年唯一的書包,卻只說「引起南海路友校揶揄,撰文諷刺」,沒有直率揭露「建中」之名,也少了楊照的名字,實在令人遺憾。靠那群早慧大男生的筆,學校傳統才免遭中途謀殺,北一女實在欠楊照等一班建中青年一個感謝。而我們這一年級雖然揹了被取笑的書包,三十年過後,百年書包,僅此一屆,似乎也應該感謝建中校刊社。
對楊照這種當年的文青來說,北一女放學,人潮湧出,他們會「自虐地讓自己混在綠衣黑裙間,感受更強烈的尷尬與窘迫」。北一女這邊呢?我記得好清楚,也信得很虔誠;楊教官告誡大家不要急著談戀愛,因為「上帝造人是造一對的」,妳的他是命中註定的,不會跑掉。整個班上,真的也沒傳過甚麼建中戀愛事件,唯一比較刺激的,就只是教官拿著遠方「白哥哥」的來信,惹得班上一個人臉紅、其他人嘰嘰叫,如此而已。北一女三年,下了課,重慶南路書街和城中市場才是順流方向,南海路建中那邊可是要逆流而上,不要說教官會碎碎念,一般同學也沒那些個早熟的動情激素。
隨機問了幾個同學,結論差不多,我們就是呆青的一代。我曾經捧著國文課本大聲唸,要把矯作的捲舌音唸到自然;還黏了一張「迎接自強年」的大貼紙,在相簿的封底;有人竟然還被徵去參加過「戰時工作研習營」。
當然,我不能說自己沒有青春,只是青春得有點貧血,回顧時會頭暈。楊照不一樣,如同他那麼早就知道以文字挑戰權威,知道去哪裡買黨外雜誌。楊照在那個時候,已經看到太多我所看不到,感受到太多我所感受不到的人事地。我讀這本書,有點像補修了青春課,既「補認識」了建中,「補認識」了三十年前的文青,也「補知道」臺北的七○年代。
作家 陳柔縉
【推薦序】那一年,我們開竅有點遲……
文/ 陳柔縉
有幾個擠著頭的印象。
三十多年前,在北一女,小黃同學帶她老姊稀罕的隨身聽來,大家兩兩輪流,一人塞一邊耳機,擠著頭,搶聽西洋歌,壓著笑,唯恐一點噗哧干擾,追丟了流行的潮浪。又一次,大家像草地上的小麻雀,看到天上掉落的麵包屑,吱吱喳喳圍過來,擠著頭,搶看建中校刊的一篇奇文。
所謂奇文,是仿莊子的《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鲲」,除了開頭這兩句一樣,以下開始偏離,大筆自揮,洋洋灑灑,總共十行。直看無異,橫看每一行的第一個字,從右到左,相綴起來,恰巧是「...
作者序
一、波特萊爾的詩:
老巴黎消失了
(一座城市的形體,唉,有著比人心還要更快的變化)
中文只能譯成「人心」的,波特萊爾的法文原文是: le coeur d’un mortel。關鍵在於mortel,特別指向有限的,必定會消亡的生命,呈顯出更強烈的對比。人必有死,相較於以磚石所造的城市,人壽如此有限,而人的感受與念頭,又是人類經驗中變動最快的。此刻想的、感受的,下一刻很可能就有了戲劇性的逆轉變化。
然而,走過巴黎街道時,波特萊爾卻如同被電擊般意識到:他所居住的城市已經徹底失去了其恆常特性,以讓人無從準備防備的速度,持續變化。應該提供我們安穩依賴的磚石之物,背叛了我們的期待,翻身比我們念頭的轉換,變得更快更劇烈。
描述如此的衝擊領會後,在這首標題為「天鵝」的詩中,波特萊爾接著近乎宿命必然地在心中召喚起了記憶,關於「老巴黎」的記憶:
曾經這裡有一座活動動物園
一天我在這裡看見──當天空之下
寒冷,盈透晨光,勞動者剛被喚醒
掃街工人將他們製造的塵暴推向沉靜的空氣中
他看到了一隻逃出來的天鵝,走向乾涸的水溝邊,懷想著牠曾經擁有過的水塘。
變化的現實,讓詩人想起過去他曾遭遇過的,也正在想起過去的那隻天鵝,雙重的回憶交疊在一起。
二、
這樣的情感情緒,是由地理環境引發的。突然之間,發現自己熟悉的地景消失了,尤其當人置身在一個自以為應當熟識的地方,卻驚訝且尷尬地發現被陌生的形體、活動與聲音包圍。那時,消失了的地景,會以記憶的形式,格外強烈、明顯地,排山倒海地衝湧過來。
那一年一個夜裡,我開車到臺大,行經基隆路舟山路口,發現記憶中的舟山路變魔術般消失了;繼續前行,在基隆路上找到一個過去沒有的門,轉彎進去,到下一個路口後,我就迷路了,完全不知道要出席演講的場地究竟在哪裡。
帶點雨霧的夜色中,現實的陌生影像上,很快地疊上了二十多年前,我所熟悉的臺大校園。我彷彿看見年輕時候的自己,騎著藍色的破腳踏車,在舟山路的小門前跳下車,將車抬過鐵柵門檻,然後又騎上去,朝向造船館的方向去。二十多年前的我,感覺自己已經騎了很遠很遠,離開一般活動的臺大校園了,心中帶著一點無奈,要去造船館找高中死黨,跟他商量另一個高中死黨碰到的嚴重感情問題。
那很可能是大學四年中,我唯一一次走進造船館,也因而二十多年間,根本從來沒有回想過;但卻在那一刻,當我窘迫地迷路在現實臺大校園中,它不自主地回來重現在眼前了。那晚,回家之後,我寫下了這本書中的最早的一篇文章:「有『傅園』的風景」。
三、
之後一段時間,各種不同的機緣,將我帶到許多留有青春成長記憶的地方。我愈來愈明白波特萊爾試圖表達的,因為我也活在一個地理地景不再可靠的環境裡,非但沒有什麼是不變的,不論磚或石或鋼鐵都無法阻擋快速、劇烈的改頭換面。三十年沒見的小學同學,乍然相遇眉目依稀,然而很多才幾年沒有去到的地方,卻很可能除了地名,沒留下什麼舊時痕跡。
只留在我的記憶裡。變動不居的地景,因而就成了對於記憶最自然也最強烈的刺激。走到哪裡,熟悉的舊日時光不待召喚,也無從抗拒,就固執地服貼在陌生的現實影跡上。而且神奇地,被時間掏洗磨淡,理應褪色的舊日情懷,竟然就是比眼前歷歷的現實聲光,更清楚更深刻。
我將這一幅幅的舊日時光顯影寫成了一篇篇的文字,完成一本「記憶地誌」。還是用波特萊爾的比喻──現實的情景象是寫在已經反覆被使用太多次的羊皮紙上一般,再也清除不掉刮不乾淨的舊內容的滲入干擾,於是原本早已逝去的青春,從霧色中隱約穿透,可以被保留在今天當下的地理環境中。
以文字,摸索著回到青春的路途;同時,找到了青春當時尋找人生方向的種種摸索。
一、波特萊爾的詩:
老巴黎消失了
(一座城市的形體,唉,有著比人心還要更快的變化)
中文只能譯成「人心」的,波特萊爾的法文原文是: le coeur d’un mortel。關鍵在於mortel,特別指向有限的,必定會消亡的生命,呈顯出更強烈的對比。人必有死,相較於以磚石所造的城市,人壽如此有限,而人的感受與念頭,又是人類經驗中變動最快的。此刻想的、感受的,下一刻很可能就有了戲劇性的逆轉變化。
然而,走過巴黎街道時,波特萊爾卻如同被電擊般意識到:他所居住的城市已經徹底失去了其恆常特性,以讓人無從準備防備的速度...
目錄
那一年,我們開竅有點遲 陳柔縉
自序
第一輯 少年回憶
花蓮
穿過海洋
認識湖水的深邃力量
奇特的溫暖
當夜色罩滿湖面
碧潭
如果我不存在了…..
臺中
那隱約、無法確知的危險
臺北清水
大排水溝那頭
雙城街
「步行範圍」內的冒險
神秘又親近的美國
閱讀起點
國際學舍
密語暗碼,也是低吟音樂
第二輯 迷路的音樂
新生北路
堤防都阻擋不了的災難
有鋼琴有譜架的客廳
民權東路
通往地獄的步徑
如何對自己誠實?
中山北路
嚴厲而滄桑的聲音
吉林路
想要迷路的衝動
中山橋
沒拍成的照片
圓山
外婆村
外雙溪
單車上的人生道理
南昌街
最早體會到的永恆
記憶的暗巷
無名街路
父子對坐
第三輯 我的文青路
西門町
虛構、欺瞞的同質環境
浪擲揮霍的生命時光
留住眼前的電影
開封街
搖滾樂和甜不辣
中華路
「好味道」、周夢蝶、唱片行
民生社區
地緣的道理
23路賓士公車
籃球大夢
臺北棒球場
世界在另一邊
敦化北路
白色懸浮的夢幻圖書館
擠滿文學意義的小巷
中部橫貫公路
遲來的陽光之歌
臺中清水
對河猜疑
重慶南路
逃避平庸無聊的方法
在驚愕中成長
第四輯 青春是最大的奢侈
內湖
盛氣凌人的少年
騷動的星光
臺北學苑
秋風的名字
青玉般的感情
安靜空蕩的戲院
嘉義
和她的過去短暫交錯
第五輯 城市行走與鄉野漫遊
北淡線
不一樣的地理學
竹圍
死亡的幽微身影
淡水
下午的俗世風情
木炭與麵攤
我的鄉土補課
淡海
似酒的十月秋陽
高速公路
失落的速度感
臺灣大學
有「傅園」的風景
日語老靈魂
中華路南站
曾經有過的中國情懷
那一年,我們開竅有點遲 陳柔縉
自序
第一輯 少年回憶
花蓮
穿過海洋
認識湖水的深邃力量
奇特的溫暖
當夜色罩滿湖面
碧潭
如果我不存在了…..
臺中
那隱約、無法確知的危險
臺北清水
大排水溝那頭
雙城街
「步行範圍」內的冒險
神秘又親近的美國
閱讀起點
國際學舍
密語暗碼,也是低吟音樂
第二輯 迷路的音樂
新生北路
堤防都阻擋不了的災難
有鋼琴有譜架的客廳
民權東路
通往地獄的步徑
如何對自己誠實?
中山北路
嚴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