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双子MOOK兩本85折當爸媽過了65歲張忠謀村上春樹蔡康永韓江讀冊選讀孫翠鳳不婚聯經暢銷66折起心靈工坊全書系屁屁偵探神奇柑仔店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假仙女絕望者之歌
放入購物車

我們這樣拍電影(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蕭菊貞編著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09-30

ISBN/ISSN:9789862137406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36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橫跨35年、老中青四代,台灣電影人的深情告白。走過電影的繁華、凋萎,與迷茫,他們的熱血與堅持,真實分享!
@台灣電影人的友情、浪漫、膽量與志氣,是台灣電影最迷人的風景。
@台灣電影不死的原因是什麼?是什麼力量支撐他們行過荒漠,走在電影創作的鋼索上?
@在台灣電影垂死之際,有人前仆後繼用著熱情、抵押房子繼續拍片?看這一群人如何拍電影? 又為何而拍電影?
@書中收錄不同時期台灣電影海報,全書彩色呈現。


走進台灣電影的創作世界,不只看到電影故事,
更看到了電影背後的台灣精神!
橫跨35年、老中青四代電影人的深情告白。
感動人的,還是回歸創作的那一念單純熱情。

2002年適逢台灣新電影二十年,蕭菊貞拍攝了《白鴿計劃~台灣新電影20 年》紀錄片,採訪了當時參與新電影的影人,至今這部紀錄片已成為國內外硏究台灣電影的重要作品。2015年釜山影展二十周年,策劃了「亞洲電影的力量」單元,邀請亞洲十個國家的導演拍攝自己國家的當代電影發展。蕭菊貞又應邀拍攝了《FaceTaiwan-我們這樣拍電影》,紀錄台灣電影從2001年最谷底的垂死邊緣如何在2008年創造戲劇性的反彈,大師們如何再創高峰?年輕導演如何给自己爭到機會?電影如何面對台灣認同問題?如何吸引觀眾?

蕭菊貞紀錄的不只是台灣電影的現狀,也是電影中的台灣。但影片受限於時間長度,無法將這些電影人分享的故事豐富完整地呈現出來,希望透過本書將《白鴿計劃》和《我們這樣拍電影》兩部紀錄片的第一手訪談彙整,讓這群台灣電影人的不悔熱情和電影之外的真實人生留下紀錄。更希望這些內容對於想了解台灣電影發展的朋友們,提供一個回看的路徑與軌跡――

橫跨老中青四代、五十一位電影人,分享他們不同階段的創作故事,走過電影的繁華、凋萎,與迷茫。感動人的,還是回歸創作的那一念單純與熱情。

作者簡介:

蕭菊貞

資深紀錄片導演。曾任記者、專欄作家、大愛電視戲劇三部經理。現為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喜歡說故事,在大學四年級時發現影像的迷人力量,於是開始拍攝紀錄片,曾獲得三座金穗獎肯定。1999年的《紅葉傳奇》和2000年的《銀簪子》連續兩年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台北電影獎、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並入圍阿姆斯特丹紀錄片影展國際競賽,以及山形影展等重要國際影展,對於台灣的紀錄片風潮起了帶動作用。監製電視戲劇作品亦多次獲得金鐘獎及亞洲電視獎肯定。

著有《銀簪子-終究,我得回頭看見自己》、《大毛&Coffee:一個紀錄片導演與流浪狗的故事》、《蔬果密碼:中醫師與營養師的健康對談》、《導演的人生筆記》。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台灣藝術大學傳播學院院長 朱全斌

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所長 李道明

前國家電影中心執行長/中央大學英文系教授 林文淇

政治大學廣電系主任 陳儒修

文化評論人 張鐵志

影評人 黃玉珊

影評人 何瑞珠

林文淇~前國家電影中心執行長/中央大學英文系教授

再沒有一本書可以如此全面呈現台灣電影自1983年以來的歷史軌跡,也再沒有一本書能讓讀者如此親近這段台灣電影歷史的溫度。那是台灣電影人的友情、敬意、挫折、膽量與志氣混和的一種熱,也是台灣電影最迷人的風景。

李道明~台北藝術大學電影系教授/系主任

我真心感...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第七章 台灣電影夢再起

《海角七號》的賣座,除了讓魏德聖導演有機會完成他的夢想外,另一方面也激勵了許多台灣電影人。大家發現,原來「觀眾還在!市場還在!」一時之間,創作的熱血又沸騰了起來。與過去不同的是,這時嗅覺靈敏的投資者,已經願意拿錢進到這個市場了,大家都想要拍「會賺錢的電影」。許多年輕導演也不再視商業片為畏途,於是魏德聖當年用5000萬資金拍片所造成的業界驚嚇,一時之間都變得小意思了,製作預算四、五千萬已經成為常態,上億的拍片計畫開始陸續出籠。甚至在上片前大家噓寒問暖的話語中,也開始加入了「這部...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推薦序】在影像與文字之間,看見台灣電影

陳儒修(政大廣電系教授)

想先引用菊貞在本書〈自序〉寫下的幾句話:「關於台灣電影的故事仍然繼續發生著……,雖然很多老問題還沒有等到答案就已經被放下了,很多新問題又不斷湧出……」──―這幾句話可以說直指台灣電影的歷史宿命。

很難在世界上找到第二個像台灣電影這樣的國家電影,在過去三十年間被貼上「大學生不看國片」、「台灣新電影把國片玩完」、「台灣電影已死」等負面標籤,票房收入更是慘烈到有如墜入無底洞的深坑。然而台灣電影還是一次又一次的挺過難關。在三十年前,當台灣...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自序】看我們乘著電影飛翔

蕭菊貞

用影像、聲音說故事,就是有一種魔力,讓拍電影的人熱血沸騰,看電影的人好生癡迷。

影中世界與現實世界總是有那麼幾分的相似,又不相干,多少時候導演與編劇在電影中創造了如鏡像般的世界,一方面投射出對真實社會的反省與觀察,另一方面又帶著我們飛往現實中無法觸及的想望,與不能揭露的慾念共舞。這樣的多功能藝術載體,是電影獨有的魅力,無可取代。

回望台灣電影史上幾個不同階段的風格類型,彷彿也可循此找到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無論是主旋律或是禁忌題材,政策指導或是商業導向,創作者都...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自序】 看我們乘著電影飛翔
第一章 1982的改變,不是巧合
七○年代後期,許多戰後嬰兒潮第一批年輕人留學回台,帶著滿滿的想法與抱負,而當時壓抑的社會氣氛、噤聲的政治勢力,都是大家想衝撞開的高牆。

第二章 台灣新電影乘著青春與友情起飛
許多導演懷抱著偉大的電影夢,當時那一群哥兒們相知相惜一起拍片、情義相挺的氣魄。這樣的情誼在電影之外,也超越了作品。

第三章 我們一起成長的年代
一部電影的完成,不能只靠導演,技術人員的支持也是一個很大的力量,回顧新電影這段時間,有一群優秀的電影技術人員跟著這群導...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