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影響 千禧世代未享權利,但被賦能
任何國家的未來遠景都可以透過其青年的當前狀況來直接衡量。
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美國第35任總統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記得世界發生重大事件時自己身在何處。對我來說,2016年6月24日是我會永遠記得的日子。我和家人從雪梨飛了22小時才抵達倫敦,雖然有點疲倦,但仍渴望體驗歐洲三週假期的第一站。我很高興目睹我孩子第一次的英國經典體驗,也就是搭上希思羅機場的黑色計程車。在此之前,我我已經向孩子提過這種很受讚揚的交通工具及其司機受過的廣博訓練,因此他們對此都抱持相當高的期待。
我說:「到考文垂花園,謝謝司機」,接著又說:「這是孩子們第一次來歐洲旅行,我敢說他們一定很想知道接下來一個禮拜倫敦有什麼新鮮事。」司機失望地回答說:「我們不再是歐洲的一部分了。昨天是英國的脫歐日,接下來會是教人沮喪的一個禮拜。」在驅車前往倫敦的45分鐘裡,他告訴我們為何脫歐日將是英國和歐洲歷史上悲慘的一天。司機的評論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他對投票結果的失望,因為選舉前民意調查表明,73%的年輕人希望留在歐盟。他說:「然而他們沒有出來投票」。他的觀點是,千禧世代沒有參加公投,而假設他們真能投下一票,選舉結果必定完全不同,因為支持脫歐的一邊只是險勝而已。我們下車的時候,女兒對我說:「哎喲,英國的計程車司機還真懂政治,不是嗎?」
在倫敦渡過的第一天相當離奇,接下去的那個星期也一樣,正如計程車司機所預測的那樣。時事評論員、公共汽車司機、政治家、商界領袖和英國公眾都在問:「怎麼發生這樣的事?這是什麼意思?我們該責備誰還是該感謝誰?」民意調查顯示,年齡較大的選民傾向退出歐盟,而年輕選民則傾向留在歐盟。支持「留歐」的人十分絕望,對於投票結果感到震驚、困惑。一位來自斯塔福德郡的大學生在接受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的新聞採訪時說:「我很生氣,嬰兒潮世代再度把事情搞砸了。」我想知道,英國的世代間是不是產生分歧了?這也是全球性的分歧嗎?
讓我們看看世界各地發生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統計人口變化,還有,這些變化如何影響社會,以及它們為政治家和商界領袖所提供的機遇與所造成的政策困境。首先是人口的老齡化。人口當中老年人比例的增加可望成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一項全球性社會改變。根據聯合國的調查,在2015至2030年間,全世界60歲(含)以上的人口預計將增加56%,從9億100萬增加到14億。從2015年到2050年,今天的千禧世代將達到60歲,全球老年人口預計將增加一倍,達到近21億。80歲(含)以上的人口,即「老中之老」也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長,聯合國預測它將在2018至2050年間增加將近三倍,來到4億3,400萬人(見圖表1、2和3)。
首先,這種大規模的老齡化趨勢對社會幾乎所有的面向都造成影響,其中包括勞動力市場、金融市場,並且對住房、交通和社會支持體系與家庭結構及其代際關係等商品和服務的需求造成衝擊。
其次,2015年是一個在人口統計學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年份,因為年齡介於18至35歲之間的千禧世代已經成為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年齡層。幾乎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是屬於這個年齡層的,其人口超過了20億(見圖表4)。到了2050年,他們的歲數將來到54至69之間,並且將在政府、企業、宗教機構和更廣泛的社會中擔任領導職務。
由此可見,千禧世代現已成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發展的領先指標。對於政黨來說,他們的全球性聲音將越來越影響政策方向。對企業而言,其價值將影響經濟表現。對於雇主來說,他們技術的熟練程度將會使他們採用新興的顛覆性技術,而這些技術將從根本上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和規模改變我們的世界。對於社會而言,他們的價值觀和信念將影響我們的文化。
那麼,接著讓我們看看千禧世代集中的國別。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即86%)生活在新興市場型的大國中,其中一半來自巴西、印度、中國和印尼。這些國家也是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們還可以看到,就區域層面而言,亞洲已成為「千禧世代重心」,因為它囊括了58%的千禧世代人口(見圖表5)。
這些國家人口中千禧世代的人口規模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機會,此即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稱的「人口紅利」。這是通過兩種方式實現的:其一,藉著對經濟發展和家庭福利的投資,實現人均收入的增長;其二,藉著積累國內或國際的投資資產,促成國家收入增加。
在孟加拉國、菲律賓和越南等發展中國家裡,這意味著到2020年,其龐大的千禧世代人口可能促成經濟快速增長,預計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6%。相較之下,在一些失業率相對較高的國家,例如埃及(42%)、伊朗(29%)和南非(53%),我們預計到2020年的時候,其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會低於平均水準(2%至4%),這反映出對其龐大的千禧世代潛在的人口紅利有資本投入不足的現象。
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和西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中,數十年來較低的生育率導致千禧世代人口的集中程度相對較低。然而,正如我們在本章前面所討論的那樣,隨著人口年齡老化(特別是處於嬰兒潮世代較前端、如今已屆退休年齡的人),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千禧世代正迅速成為勞動力的主幹。
如前所述,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全球老年人的增長速度已超過任何其他年齡層。相較之下,在同一時期,24歲(含)以下的人口僅增長11%,而25至59歲的人數將增長62%。這些預測強調了千禧世代的重要性將一直持續到2050年,因為屆時出生於1980年左右的人年紀將邁入70大關。重要的是,隨著預期壽命的延長,世人將繼續感受到他們對民主的影響。
在民主國家中,這些「青年震盪」的人(包括千禧世代和嬰兒潮世代)共同擁有足以塑造和影響決策的強大選票勢力。然而,滿足這些非常多元化之群體的經濟和社會需求將是政府和政黨面臨的重大挑戰。
我們已經開始看到政治舞台上這種人口變化的證據。在英國,千禧世代約佔人口的31%。在2017年的英國大選中,選民投票率的最大增幅落在18至34歲的年齡層,而且根據報導,與其他任何年齡層相比,它一口氣增加了16%(見圖表6)。傑瑞米.柯賓(Jeremy Corbyn)的工黨是這次投票率激增的主要受益者。
在美國,估計2016年已有6,200萬千禧世代的投票人口,人數已超過X世代以及沉默世代,一下躍居為第二大具影響力的投票人群(見圖表7)。隨著嬰兒潮世代有資格投票的人口數從2040年的高峰期開始滑落後,符合條件的千禧世代選民數將繼續透過移民和歸化的管道而上升,他們將成為美國最大的投票人群。
賦能
千禧世代如何改變世界?
我猜答案會和賦能有關。歷史上多得是被賦能的個人、文化、社群或國家如何激發重大變革的例子,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繁榮、二十世紀60年代的社會和文化變革以及二十世紀80年代的科技革命等等。被賦能的人和社會都是上述每個事件的基礎。因此,重要的是,我們要思索以下這個問題:什麼賦予千禧世代能力,還有他們將如何運用這種賦能。
世界經濟論壇在2017年全球傑出青年調查中對全球186個國家31,495名年齡在18至35歲之間的人進行調查,釐清了千禧世代對一系列重要之全球發展和艱鉅任務的態度、看法和價值觀。其中的一項便是賦能。
第三次工業革命不僅讓千禧世代可以普遍使用網際網路,它還創造大量新的、通常是去中心化的方式,以便讓他們得以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創造力和創業精神。他們認為這是青年賦能的最重要因素(見圖表8)。
如今科技最吸引人的問題中有一個便是中心化與去中心化。我們很多人都投入科技中,因為我們相信它可以成為一股去中心化的力量,可以將更多的權力交在世人手中。
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臉書創辦人
這種權力下放的現象使得千禧世代能夠更常參與周圍的世界,讓他們更具有社會意識、在經濟上受到重視並對環境認知更深。賦能的兩大支柱是創業精神以及利用網際網路和媒體(免費的、社交的)相互聯繫。重要的是,它為他們提供了收集資訊的方法,讓他們得以確立對自己至關重要的價值觀,並且提供他們闡明這些價值觀的平台。透過科技而實現的互連使得這一世代的人能夠立即與周圍的世界接軌。
這種願望並非千禧世代所獨有。所有世代都渴望與對他們而言至關重要的社群建立聯繫。今天,不同之處在於,科技使得千禧世代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即時相互連接。這就是為何我們可以在全球範圍內隨時挑戰社會、政治、經濟和其他問題的原因了。他們的賦能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更常被經驗和「訂閱模式服務」(subscription model services)吸引而不像他們嬰兒潮世代的父母那樣獨鍾於所有權。
有趣的是,千禧世代並未將賦能視為一己的追求。對他們而言,那還包括賦能他人,使其獲取成功。這是他們對領導者期望的核心點,無論是政治、商界,心靈還是組織方面的領導者都一樣。這裡我將以一位歌手兼歌曲作者(由於千禧一代的支持,他已經取得了全球性的成功)的心聲結束本章的內容。
我相信我們中的每一個人,無論是不是名人,都有責任參與嘗試,以求改變世界。我們這一代人面臨著許多挑戰,其中一些是過去幾代人傳給我們的,但是我們今天要自己找到解決方案,這樣才不至於把問題再拖下去。
夏奇拉(Shakira)|創作歌手歌手兼歌曲作者
本章摘要
•與千禧世代相關的人口變化以及與第四次工業革命相關的技術變革正在影響每個產業和全球經濟的每個層面。
•千禧世代是嬰兒潮世代的子女,身為另一個非常具有顛覆性的世代,後者是前者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影響。
•就像他們的父母曾帶來經濟繁榮一樣,千禧世代也將引發下一次的科技昌盛,亦即第四次工業革命。
•一個國家中千禧世代人口的密度已成為社會趨勢、政策和經濟表現的主要指標。
•千禧世代的人口有86%來自新興市場國家。中國利用這一世代的人口所取得的成就足堪為其他發展中市場的楷模。
•善用千禧世代在人口中的比重可以給一個國家帶來人口紅利,從而實現經濟增長。
•網際網路賦予千禧世代權能,他們的聲音將藉著創造力和創業精神在全世界被聽到。
•由於千禧世代之前幾代人的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化的現象將產生全球性的影響,而且老年人的存在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不可忽略的事。
•吸引這個被賦能世代的是體驗和訂閱服務而非實體的所有權。對他們而言,賦能可以包括「賦能他人,使其獲取成功」,這是他們對今天領導者的期望。不過這種期望目前未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