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的筆彷彿是台灣社會延伸出去的一個觸鬚,為我們在北國探索各種不同的感覺、氣味、溫度、顏色,然後把她在異國的高度好奇帶回台灣……她的文字相當細節地深入韓國生活深處,就像一個攝影鏡頭在地鐵、街道、市場、學校不斷移動,往往訝異地射入觀光客所看不到的真實。 ── 陳芳明
首爾一年,度送了歷歷四季,也同時體會人事歷歷,
如今,它們全都被記錄在這本微薄的小書裡。
隨著日子消逝,關於異鄉的記憶或將逐漸淡去,
然而那些溫暖的人情,即使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
仍會讓我在子夜思量時感激莫名。
作者石曉楓在居停首爾一年的大學教書生涯裡,觀察韓人生活習慣與性格、漢語教育現況、女性受教歷程與謀職現場,以繁為美的飲食及流行時尚。其中尤以飲酒文化,最是令人眼界大開,每逢餐飲必頻頻續攤,幾乎無「五」不成禮,聚會中更衍生出「黑騎士」、「黑玫瑰」等憐香惜玉和拔刀相助的擋酒英雄。韓人飲酒時寧願傳簡訊提醒對方為自己斟酒,也千萬不可自斟,否則便會被視為自大無禮之輩。
嚴守飲酒禮儀的韓國人,在外國人眼中依然重視輩份倫理,學生對老師更是尊敬有加;台上老師未喊下課,台下無人敢輕舉妄動。但是,在韓國寧可比手劃腳也別用英語問路,以免路人避之唯恐不及,或心慌之餘胡亂指點,讓你離目的地愈來愈遠。
「無窮花,學名木槿,是韓國的國花。從初夏至暮秋,開之無窮無盡,強健的生命力仿若韓人不受摧折的民族性。」韓人的民族性格、女性地位、飲酒禮儀、穿著流行、地鐵現象、節慶風俗等等,紛紛在石曉楓深沉的凝視裡,以流暢的筆觸娓娓道來。
作者簡介:
石曉楓
福建省金門縣人,現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專任副教授,教授現代散文及習作、青少年文學、現代文學史、現代小說選、大陸當代小說專題等課程。著有《臨界之旅》、《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白馬湖畔的輝光──豐子愷散文研究》。創作曾獲華航旅行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梁實秋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雪落韓半島 /陳芳明
海島與半島的對話,對石曉楓是那樣苦惱而親暱。她感到苦惱,是因為對於韓國文化如此遙遠而疏離。但又覺得北國是如此親暱,只因停留一年的生活,已經為她釀造無可割捨的情感。離開海島,降臨半島,她反而得到一個可以回顧學術生涯的空間。身處異國的高麗社會,她在內心產生無窮辯證的自我對話。文中傳達出來的信息,也許不再屬於她個人的感覺,而是道盡台灣社會的集體記憶。台灣多少學者造訪過韓半島,卻只有她攜回一冊最貼近阿爾泰語系的朝鮮生涯。
北望韓國,是台灣文學研究者責無旁貸的義務。縱然台韓在戰後有過四十年的邦交友誼,竟從未在學術上構築歷史經驗的交流。從殖民史到戰後史,台灣與韓國的歷史進程,何等重疊,又何等相似。戰前同樣淪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戰後也同樣扮演美軍基地的角色。東方帝國與西方帝國在這兩個國家造成的傷害,竟都成為日後各自追求民主政治的動力。在如此深厚的歷史基礎上,反而使台韓成為相互異化的絕緣者。如果仔細省視兩國的文學與文化,在帝國交會處擦出的藝術火花,其實是彼此燦爛輝映。在現實生活中去深刻理解對方,可能是跨越政治障礙的最佳方式。從這個角度來理解,曉楓的這冊散文隨筆,就格外帶著深層意義。
她所看到的韓國,不再是美軍進駐的冷戰時期,而是已經高度資本主義化,並且也被編入全球化的國家。韓國知識分子長期懷抱的焦慮,莫過於如何脫離帝國的歷史陰影,以及如何抗拒亞洲領導者的日本,同時又要擺脫正在崛起的中國經濟衝擊。具體而言,「脫帝國」一直是當前知識分子的終極關懷。曉楓在韓國校園所見證的年輕學生,並不是過去那種揹負歷史包袱的沉重身姿,反而是充滿歡樂的開朗青年。上一代脫帝國的心情,與下一代去歷史的天真,形成強烈對比。
韓國的年輕一代,對於歷史感到陌生;過去的記憶在他們生活中,可能也不是重心。他們就像台灣的大學生一樣,會注意品牌,享受消費生活,不希望在功課上受到壓力。在心理上,每位年輕人都有強悍的、不服輸的意志,對於成績也會斤斤計較,這是因為他們會考慮到未來職場的要求。在這本散文集,可以看見熱情洋溢的生命活力,勇於試探、勇於冒險,卻不必然知道自己的方向。曉楓看到的韓國學生其實在台灣校園也可獲得見證。她的筆彷彿是台灣社會延伸出去的一個觸鬚,為我們在北國探索各種不同的感覺、氣味、溫度、顏色,然後把她在異國的高度好奇帶回台灣。因此,閱讀她的文字時,讀者似乎可以跟北方一個遙遠的國家進行對話。在那裡,可以看到與台灣文化的巨大差異性,但是,也會訝異發現,全球化浪潮下,竟然也有非常相近的生活態度。
書中有兩篇散文值得注意,便是她去美術館參觀展覽的經驗:〈癲狂而熱烈的生命力—關於梵谷畫展〉、〈說韓國現代美術館的展覽—關於女性,以及本土的藝術雜感〉。她以台灣之眼細膩觀察韓國的藝術生活,尤其是以女性身體的感覺去承受藝術的奧秘。在現代美術館,她看到安娜特.梅莎潔的裝置藝術,似乎特別敏感。因為展覽的作品,常常是藝術家以自己的身體作為道具,而拍攝出不同角度的照片,讓觀者看見局部的、被支解的人體器官。藝術家有一個作品是以嘴、耳、手、眼、肚臍為焦點,從而以各個局部圖繪繁複精細的紋采,形成一系列的組合。藝術家將之命名為「我的戰利品」。遠觀時是一幅圖案,靜觀時才發現那是女性私密的部位。曉楓認為這些作品自由而大膽,而造成相生相剋的詭秘魅力。她在文中特別引述藝術家所提出的一個信念:「我認為人類越超越個人化,就越能符合多樣性。」從這句話可以延伸,身在韓國的台灣教授已經覺悟,一個國家的文化不可能撐起豐富的世界。每個國家若能夠採取開放的態度,接受多元的異質文化,便能培養更深遠寬容的態度與氣度。這種觀點在薩依德的後殖民理論裡,也可以得到印證。
薩依德已不止一次提到「對位式的閱讀」(contrapuntal reading),無論是殖民者或是被殖民者,都不應該自我囚禁在歷史情境裡。帝國文化與殖民文化都在構成人類深層的智慧。國家與國家之間不能相互理解,種族與種族之間不能相互尊重,最主要的原因是,彼此不能理解對方的文化資產。誤解與錯覺的發生,總是根源於文化的相互隔閡。若是能夠打開門戶去理解不同文化的優點,使文化之間能夠產生對話,就可以使人類呈現生動的多元價值。韓國與台灣,都在歷史上受到殖民的傷害;這種傷害記憶,卻都留在各自社會的底層。因為沒有正面去治療,而使被殖民者常常懷有自卑與自傲的矛盾情結。旅行到寒冷的北方,曉楓親眼看見高麗民族性的堅強與脆弱。她的文字相當細節地深入韓國生活深處,就像一個攝影鏡頭在地鐵、街道、市場、學校不斷移動,往往訝異地射入觀光客所看不到的真實。她放下教授的身段,與當地學生、尋常百姓融成一片。以沉重的心情感受對方的悲哀,也以輕快的節奏表現韓國民眾的喜悅。陌生的朝鮮半島,在她文字裡變得如此貼近、如此熟悉。
近五年來,台灣文學研究已經開啟一個新的窗口,容許窺見歷史上東亞文化的升降起伏。戰爭時期的東亞觀念,無非是由日本帝國的權力所塑造出來的。帝國之眼的東亞,總是把殖民地朝鮮與台灣置放在最邊緣的位置。戰後六十餘年來,殖民地已經開始建立頗具自信、自主的文化生產力。從而對於東亞的解釋,便不再是由過去的帝國立場來支配,現在已經可以重新翻轉東亞的定義。東亞格局的內容,開始注入韓國觀點與台灣觀點。具體而言,受害的被殖民者如今已經能夠發出聲音。一方面檢討帝國體制的傷害,一方面也重新肯定被殖民者的在地文化。多元價值能夠釋放出來時,帝國魅影就不可能繼續震懾歷史上的受害心靈。以一種從未有過的喜悅,來迎接石曉楓教授的這本散文。她的文字蜿蜒著陌生土地的漂泊心情。然而,她的筆並不脆弱,常常在疏離的城市陰影下,發現堅強的自我意志。閱讀她的文字時,幾乎可以望見冬天裡一個孤單的身影,讓滿天雪花落在她的衣裳。雪落韓半島,映襯著一顆溫暖的心正在望鄉,也準備把瑰麗詭譎的信息傳送回到海島台灣。
名人推薦:雪落韓半島 /陳芳明
海島與半島的對話,對石曉楓是那樣苦惱而親暱。她感到苦惱,是因為對於韓國文化如此遙遠而疏離。但又覺得北國是如此親暱,只因停留一年的生活,已經為她釀造無可割捨的情感。離開海島,降臨半島,她反而得到一個可以回顧學術生涯的空間。身處異國的高麗社會,她在內心產生無窮辯證的自我對話。文中傳達出來的信息,也許不再屬於她個人的感覺,而是道盡台灣社會的集體記憶。台灣多少學者造訪過韓半島,卻只有她攜回一冊最貼近阿爾泰語系的朝鮮生涯。
北望韓國,是台灣文學研究者責無旁貸的義務。縱...
章節試閱
韓國的地鐵文化
韓國的地鐵四通八達,在首爾市內,除了八條主要幹線之外,尚有盆唐線、中央線和京義線,在地圖上蜿蜒自如、色彩繽紛,看得人簡直眼花撩亂。對外國人而言,這些地鐵站的標示都相當清楚,可謂十分方便的交通工具。
居停首爾近一年,地鐵成為出入必備的交通工具,我日日與之接觸,不免也耳聞目睹了不少「奇觀」。首先是必須遵守韓國地鐵內的「大嬸大叔對待守則」:其一,大嬸、大叔插隊是理所當然,不可與之理論;其二,大嬸、大叔要你讓座亦是理所當然,不得有任何異議。
韓國的大叔們酷愛飲酒,只要中午過後一進地鐵站,便有或隱約飄散、或令人醺醉的酒香陣陣傳來,大叔們鎮日無事,大約坐著方便的地鐵,大清早找朋友喝酒去,又風塵僕僕地搭地鐵返家。酒酣耳熱、心神暢快之餘,便很愛在候車處找人聊天,東搭訕西閒聊,佇立的乘客多半不太搭理。車子一來,他們搖搖晃晃地搶著上車,一上車便開始坐著打盹。如果適逢下課時間,一群中小學生吱吱喳喳、七嘴八舌地在地鐵上打鬧,擾了大叔清夢,那可是會遭到斥責的,據說大叔們視此為「沒教養」的表現。
至於大嬸們的表現亦不遑多讓,上、下地鐵時,她們的動作可比年輕人還迅捷,你若手腳不夠俐落,她們一是插隊,二則是索性在身後,用陽傘或手指猛戳著擋路人的腰背,督促你務必快快上車。一旦上車,若無座位,她們可是會毫不客氣地出言要求乘客讓位,大約被指名者,多會訕訕然起身。然而,落座之後,大嬸們立即變得相當和藹可親,她們十分熱忱地「搶」過對方皮包,以減輕站立者的負擔。若是語言不通,可能會誤以為光天化日之下,竟遭逢搶劫事件了。
韓國的地鐵文化之二,則是特殊的「販賣個體戶」。每當各站暫停、人潮湧入之際,常見有人拎著小推車走入,站定後便開始取出推車內物品,邊叫賣著、邊示範用法,各類產品含括圍裙、手套、雨傘、雨衣、皮帶等,五花八門。有回我甚且見著一名中年男子,西裝筆挺,手持著特殊削皮器,將道具小黃瓜片片削得極薄,然後貼在自己臉上,權充面膜使用。由於模樣實在太滑稽了,但見乘客們紛紛掩面偷笑。還有一回,亦是中年男子在地鐵上示範自己叫賣的廚房用品,一群安坐博愛座的主婦們,很熱烈地與販賣者交相討論著,不時還冒出一陣爆笑,氣氛相當熱絡,儼然下午茶閒嗑牙的翻版,只不過場所置換為地鐵座罷了!
至於地鐵文化之三,則是乞者、殘障者絡繹不絕。據說上述的販賣者及乞者、殘障者在地鐵上走動都是違法的,但卻從不見有人取締。常常,優美的音樂輕輕響起,伴隨的便是拄著柺杖的盲者緩緩走過一節節車廂,沿路乞討。另有一類人,則是在地鐵裡對乘客逐一分發小紙條,其上所書寫的韓文,大抵是說明個人身世處境、為何必須請求伸出援手等等。待到整車廂都發放完畢後,又逐名收回方才所發的紙條,若有乘客願意幫忙者,紙條傳回時,便順手奉上幾張紙鈔。
初時我見這些乞討者都佩戴著識別證,便不疑有他。後來與學生共乘地鐵時,他們才告知我其中的虛實。有學生提到一回遇到盲者乞討,他沿路收取零錢,忽有乘客掏出紙鈔一張,欲施捨時卻不慎掉落;說時遲那時快,盲者隨即身手矯健地彎腰、準確無誤地拾起,顯然眼盲是欺瞞。又有學生提到,一回有年輕人在發送的紙條上,說明他既聾又啞,不得已出外乞討,乘客見他可憐,紛紛解囊相助。此際地鐵車門打開,某張紙鈔隨著魚貫而出的人群掉落,恰被甫上車的不知情乘客瞧見,她好心提醒:「大叔,你的錢掉了。」這位大叔則感激地對她說:「謝謝!」先前聾啞的謊言,因為有禮的道謝遂不攻自破。
類此怪現象不一而足,形成韓國地鐵的特殊文化。我在首爾,閒時搭乘地鐵,安坐其間靜靜觀察世象百態,不時驚詫於他人眼中早已司空見慣的新奇物事,倒也別有一番樂趣。
關於過節種種
十月三日是韓國的開天節(Gaecheonjeol),也是我抵韓一個多月以來,度送的第二個節日。
之前的中秋節,雖因思鄉太甚,臨時起意搭機返台,但早已聽聞數個韓國媳婦叫苦連天,都說不喜歡過中秋。在韓國,中秋是僅次於春節的重大節日,必須祭祖、掃墓,一家團聚並表達對於先人的感恩,因此一般有三天連假。據報導指出,韓國男人怕過節,乃因對身為全家經濟支柱的男人來說,送禮加上往返交通費用,實為重大負擔;女性更怕過節,因為三天內鍋碗瓢盆洗不完;至於韓國的未婚女性,我所聽聞者亦多不喜過中秋,箇中隱情,乃因畏懼返家會被親人催婚與逼婚。
從台灣過完中秋再返韓國,好友莉芳體貼地前往仁川機場接機,我急忙探問她,連假期間返回婆家過節的感受可好?她頻頻搖頭,直慶幸著還好老公重感冒,全家乃以此為由,匆匆藉機開溜。我又問她是否已食過月餅?這才知曉原來韓國人過節吃的是「松糕」。「松糕」作法乃用糯米捏成半月形狀,包入芝麻或紅豆、綠豆等為餡,由於放在松葉上蒸過,因此嘗起來有股淡淡的松葉香。返回宿舍後,對門崔教授送來禮盒一份,說是中秋前夕校方致贈外籍教授者,他代我擺放於冰箱內,我打開一檢視,禮盒內的吃食已堅硬如石。夜裡上網查詢圖片,原來那見所未見的食物,便是所謂的松糕。
至於開天節,則是傳說裡韓民族始祖檀君(Dan-gun)建立古朝鮮的「建國紀念日」,原本定在農曆十月初三,自一九四九年起,改為陽曆的十月三日。關於韓民族的建國神話,根據《三國遺事‧紀異第一‧古朝鮮》記載,乃是天帝桓因(Hwan-in)庶子名為桓雄(Hwan-ung)。桓雄「數意天下,貪求人世」,天帝知道兒子的心意後,選定三危、太伯二地,並授天符印三個,遣其前往治理。桓雄遂率領三千部下,「降於太伯山頂(今日之妙香山)神檀樹下」,並號為「桓雄天王」。
而據說其時人間有一熊一虎,同穴而居。牠們經常向桓雄祈求,希望自己能轉化為人。桓雄於是予「靈艾一炷、蒜二十枚」,要熊虎食畢,百日內並不得見天日,如此方可轉為人身。熊和虎雖都依照吩咐,食畢艾草及蒜頭,但由於熊能「忌三七日」,於是在二十一天後變成女人;老虎則因為「不能忌,而不得人身」。熊女變為人身後,沒有結婚對象,於是又到神檀樹下祈禱,希望自己懷孕。桓雄乃化成人身與熊女結合,生下一名兒子,名為檀君王儉(Dan-gun Wanggeom)。檀君王儉在中國的堯帝即位第五十年時,定都平壤城,以「朝鮮」為國號,在位一千五百年。後來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鮮,檀君乃隱居為山神。
韓國人之所以自稱為檀君後裔,正是源自這則神話。他們潛意識裡把神話當作歷史看待,如此韓民族的歷史就可以追溯到遠古,而與中國的堯帝同一時代。因此,儘管韓國政府從一九六二年起已廢除「檀君紀元」(Dan-gun Giwon,簡稱「檀紀」),但據說民間還是有極少數人家仍使用檀紀(Dan-gi)。
開天節當日,政府和民間宗教團體都會舉行各種隆重的慶典和活動,但我所在的外國語大學校附近則毫無動靜。一整日裡天色陰鬱,少了韓國秋季慣有的藍天,令人中心悵然。室內的鳳凰衛視熱鬧得很,報導著南韓總統盧武鉉越過三八線,與北韓領導者金正日會面,他所致贈的禮品中,包含了李英愛所主演《大長今》電視劇;而盧武鉉本人亦將觀賞《阿里郎》的演出。
異國新聞過耳嘈嘈切切,盡皆陌生,我雖身在首爾,卻無論如何難以融入。節日裡一切如常,唯雨日寒涼。
醉到深處無怨尤——說韓國的飲酒文化
韓國社會裡有「熱酒傷肝,冷酒傷肺,不喝傷人」的說法,可見喝酒儘管傷身,但是對於篤愛杯中物的韓國人來說,必須「戒酒」簡直是傷透人心的宣告。我的學生因身體不適去做了內視鏡檢查,在文章裡他寫道:「醫生看過內視鏡的報告後說我的胃炎更嚴重了,一定要戒酒、戒煙,並且按時吃藥,可是,我哪項都做不好,該怎麼辦才好呢?」閱之不免莞爾。
在過去,喝酒被視為「風雅」之舉;而今天的韓國社會,則不論從家庭聚會到各種社交場合,無不以喝酒為基本禮儀。台灣朋友久居此地者嘗言:「韓國人喝酒的理由很多:晴天要喝,雨天要喝;高興要喝,傷心要喝;開學要喝,放假要喝;足球賽贏了要喝,輸了更要喝。」玩笑話裡充滿了對於韓國社會的真切觀察。的確,我在首爾居停近一年,外出時不論餐館裡或路邊攤,桌上必有燒酒瓶、座中必有醺醉者。至於在校園裡,學生狂歡時例皆飲酒;超商旁也時有大叔從店裡拎了兩瓶酒,便在正午的烈日裡,安坐遮陽傘下對飲起來。大約韓國人是連口渴了都要喝酒吧!
我曾在雪後的下午,見著醉酒路倒於人家店門前的老者,嚴寒天氣下雙頰紅通通,不知是酒精作用還是被凍得渾然未覺了。也曾在午後的地鐵裡,遇過滿身酒味的中年男子,對著候車乘客逐一搭訕。至於傍晚以至入夜後的車廂裡,更充斥了搖搖晃晃的醉漢,領帶族裝扮者應該是公司聚會,因為韓國公司下班後常有所謂的「Hoishik」,亦即「會餐」,人在江湖,誠然是莫可奈何。然而,隨意T恤穿著,在座中醉得一路打盹者也所在多有,這些年輕孩子,總讓我想起學生言談間常常提及的飲醉搭過站、候車睡著趴倒他人懷中等糗事,這些幾乎都可視為韓國人的「集體經驗」了。
名目繁多的酒文化
初入首爾酒肆,MENU攤開,洋酒、啤酒、雞尾酒等台灣常見品類之外,還有百歲酒、千年約定、菊花酒、安東燒酒、馬格利、東東酒等特殊「韓風」項目。然而,一般人最常喝的還是燒酒,吃韓式烤肉時搭配尤其對味。
燒酒為較廉價的化學酒,據說產生於一九六○年代糧食短缺之際,當時韓國政府規定不能用米、麥等食材釀酒,因此以較便宜的澱粉類食物,如馬鈴薯、番薯等製作的「燒酒」乃應運而生。對韓國人而言,燒酒可說是喝得最習慣,並且最為物美價廉的選擇。至於品牌忠誠度方面,據說在首爾,老一輩人習慣取「真露」,年輕人則偏好「初飲初醉」(原意為「第一次的感覺」),大約由於名稱取得好,洋溢著青春浪漫氣息吧!自從聽聞此種區別之後,不服老如我輩者,每逢飲酒場合,說什麼也要點個「初飲初醉」來偽青春一番。
此外,韓國社會裡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下雨天時,應該「回家吃海鮮煎餅」;至於海鮮餅的最佳搭配便是「東東酒」。東東酒本為京畿地區的民俗酒,現在普遍存在於首爾的傳統酒館裡,其酒色渾濁,呈現乳白色,味則如台灣的原住民小米酒。東東酒一般用小甕盛裝,並以大瓢盛入瓷碗內,所謂「大碗喝酒」者大約如此,再佐以煎餅、海鮮、生蠔等下酒菜,喝來甘甜順口。雨季時,在裝潢古雅而充滿懷舊風味的小酒館裡,與朋友對飲東東酒,彷如置身於「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的情境,竟渾不知今夕何夕了。
至於大學生之間的飲酒文化,則似乎盛行喝「炸彈酒」。通常在新生初入學的三、四月,會舉辦所謂「MT」(membership training)活動,此類活動通常是到山明水秀之處聚飲,並留宿一夜,此中「不醉不歸」之意,實甚為顯豁。每當MT之夜,學長們為使新生心情放鬆,通常會頻頻勸酒。而勸酒文化裡尤其盛行以大杯盛啤酒、小杯盛燒酒,而後將小杯置入大杯中一飲而盡,是之謂「炸彈酒」。由於韓國學校裡的學長制規矩嚴明,因此若學長準備了炸彈酒,學弟非飲不可;而炸彈酒為混酒,飲後則更易酒醉。我曾在一次MT場合裡,親見滴酒不沾的新生,連連被微醺的學長敬了三杯炸彈酒,痛苦至極到一旁嘔吐的情景。幾年前據說韓國大學裡,也曾發生新生飲酒過量致死的案例。
若要免除此種活受罪的窘態,飲酒現場便必須有「憐香惜玉」或「拔刀相助」之輩,通常,在女孩被敬酒、罰酒時,代其乾杯的男性被稱為「黑騎士」;反之,在酒席上代替男性喝酒的女性則被稱為「黑玫瑰」,儘管黑玫瑰為數並不多,然而此類稱呼實在別具浪漫情調。
規範嚴謹的酒禮儀
說到飲酒時的禮儀,韓國社會最是規矩嚴明。初來乍到之際,我並未做好此方面的功課,第一回應朋友之邀往識韓國友人,飲食談笑間,便結結實實被「教育」了一番。由於在場均屬同齡之輩,言笑讌讌之際,我順勢自左手舉起酒瓶,打算為杯中無物的朋友斟酒,來此日久的台灣友人即刻糾正:「倒酒時要用雙手;若單手倒酒必須用右手,左手扶住酒瓶或右手手腕。妳這樣真不禮貌!」教人好生尷尬。
其後我慢慢知曉,韓邦飲酒習慣與我們多所不同,例如斟酒時必須為長輩或其他同伴效勞,卻不可為自己倒酒,自己斟酒被視為自大、貪婪的行為,年輕人之間更流傳著為自己倒酒,會「三年交不到男女朋友」的說法;至於長輩為自己斟酒,則是倒楣、可憐的象徵。此外,不同於我們為表殷勤,頻頻為對方添酒的習慣,在韓邦斟酒,必須待對方飲盡之後才倒,否則形同祭祀先祖,相當不祥。然而若杯底已罄甚久,而對方尚未察覺,該如何是好呢?我的一位韓國友人喜歡頻頻問座中人:「你很忙嗎?」若對方仍未會意,乾脆傳簡訊以資提醒。
可想而知,韓國人基於禮貌,一定得不停地為對方斟酒,並且回敬,如此往往導致座席未熱便醉態橫生。我到後來才知曉,如果真是不勝酒量,想「到此為止」了,可以將自己的杯子倒扣在桌面,作為一種表態。然而近一年的飲酒經驗裡,我卻從未見任何人將酒杯倒轉擺在桌面上。
除了斟酒的社交禮儀之外,敬酒時也不容隨興。首先,舉杯敬酒時不宜太高,應該用杯沿輕碰對方杯身,豪邁如我者每每高舉過肩,想來自是失禮無數。此外,韓國人說「首杯不推辭」,即使不擅飲或尚未進食者,首杯亦應舉起輕觸唇邊,以示敬意。而讓我不解的,則是見到韓國的學生們向老師敬酒時,男男女女例皆左斜側身,用軀體及手臂掩住自己飲酒的模樣。外人看來但覺惺惺作態,但據說若不這樣做,常會被視為目無尊長。
最讓我不習慣的,則是韓國人視為親密無間的「換杯」行為。若想向對方表達「最大誠意」,韓人會將自己的杯中物一飲而盡,然後以桌上的開水略事洗滌,再用自己的酒杯斟酒,向對方敬酒。此際,對飲者必須接過酒杯,稍稍沾唇或一飲而盡,未能乾杯者也應儘速喝完,同時將酒杯斟滿,交還對方。我曾在一次酒席中被換杯四次,頓感苦不堪言,卻又必須強做無事,杯杯飲盡。這種「不分彼此」的親密情誼,簡直是「口水的交換」,令我輩難以消受。
韓國的地鐵文化
韓國的地鐵四通八達,在首爾市內,除了八條主要幹線之外,尚有盆唐線、中央線和京義線,在地圖上蜿蜒自如、色彩繽紛,看得人簡直眼花撩亂。對外國人而言,這些地鐵站的標示都相當清楚,可謂十分方便的交通工具。
居停首爾近一年,地鐵成為出入必備的交通工具,我日日與之接觸,不免也耳聞目睹了不少「奇觀」。首先是必須遵守韓國地鐵內的「大嬸大叔對待守則」:其一,大嬸、大叔插隊是理所當然,不可與之理論;其二,大嬸、大叔要你讓座亦是理所當然,不得有任何異議。
韓國的大叔們酷愛飲酒,只要中午過後一進地...
目錄
序 雪落韓半島 陳芳明
啟程,朝未知的遠方
作別
入韓驚魂記
盆栽
我的韓國友人
學院,風情殊相異
˙“C'est La Vie”
「逃北者」一瞥
教學怪現狀
期末二三感懷
說「大同祭
秋天的校園
初雪落下
冬之晤面
思念,漂泊者的宿命
沙漠與水
尷尬的中場休息時間
漂鳥來回
外婆
遼遠之夜
生活,我們好好地過
烹調作為一種慰藉
在明洞燙髮
秋光中的沉吟
掛病號
看病瑣記
仙遊島記事
異鄉,他者的凝視
「多餘」的美學
韓國的地鐵文化
關於過節種種
韓國的「家庭月」
韓服初體驗
遊蕩,在藝文光影間
當「亂打」開始
癲狂而熱烈的生命力──關於梵谷畫展
夏日的視覺饗宴──關於「二十世紀拉丁美洲藝術展」
說韓國現代美術館展覽──關於女性的,以及本土的藝術雜感
傳統的大雜燴演出──我看《Miso》
天國在何方?──我看「Crossing」(逃北者)
此刻,認真來說韓國
她們如何在生活?──我看韓國女性的社會地位
識得多少字?會說幾句話?──韓國漢語教育現況觀察
醉到深處無怨尤──說韓國的飲酒文化
異鄉客的凝視──我看韓人生活習慣與性格
後記 歲月開落一如木槿
序 雪落韓半島 陳芳明
啟程,朝未知的遠方
作別
入韓驚魂記
盆栽
我的韓國友人
學院,風情殊相異
˙“C'est La Vie”
「逃北者」一瞥
教學怪現狀
期末二三感懷
說「大同祭
秋天的校園
初雪落下
冬之晤面
思念,漂泊者的宿命
沙漠與水
尷尬的中場休息時間
漂鳥來回
外婆
遼遠之夜
生活,我們好好地過
烹調作為一種慰藉
在明洞燙髮
秋光中的沉吟
掛病號
看病瑣記
仙遊島記事
異鄉,他者的凝視
「多餘」的美學
韓國的地鐵文化
關於過節種種
韓國的「家庭月」
韓服初體驗
遊蕩,在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