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醫療體系正在崩壞中,
末日來臨前,你還能為你的孩子做什麼?
國家辛苦培育的小兒科醫師,都跑去哪了?
你可知道,少子化風暴下,小兒科醫師減少得多麼急遽與嚴重?7 年間,未成年人口減少近一成,小兒科醫師減少幅度卻近三成;而且還有大約 15 到 20 %的兒科住院醫師最後會轉攻別科。
也許你所居住的鄉鎮,小兒科醫師早就絕跡了!台灣未成年人死亡率達歐美國家的二至三倍;已有 132 個鄉鎮沒有小兒專科醫師,高達 7 個縣市的夜間小兒科急診告急;平均 1 位兒科醫師要照顧 1,861 名兒童,高於其他專科的 1,368 人,更是美國的四倍、德國的六倍;嘉義縣 1 位兒科醫師照顧人數則高達 4,148 名兒童,台東全縣更只有 1 位小兒心臟外科醫師。
更有甚者,台灣教學醫院的住院醫師,每天平均工作時數長達 18 小時,是歐盟醫師的兩倍之多,如此惡劣的工作環境,使小兒科醫師漸漸失望而急速退場,未來主人翁的生命與健康將由誰來照護呢?
少子化趨勢很難轉變,但提供下一代一個健康的環境與完善的兒童醫療,卻是我們這一代的責任。不要讓未來有很多皮膚科醫生等著幫小孩擠青春痘,卻找不到一個小兒科醫師治病的謬事,發生在你我的寶貝身上!
作者簡介:
亮亮
本名陳家如。
高醫醫學系畢業,曾任林口長庚、雙和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現任職於板橋的診所。
國中、高中、大學都拿過全校文學獎首獎。現為《皇冠雜誌》專欄作家,合著有《醫療崩壞!沒有醫生救命的時代》(貓頭鷹出版)。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hinyrabbit2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1 有健康的兒童,未來才有希望
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部長
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常務理事 錢建文 醫師
很難想像,在少子化的趨勢之下,當越來越寶貝的兒童生病時,如果沒有兒科醫生照顧,會是怎樣的未來。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九日,馬英九總統出席「全國兒童少年國是會議」,在回應兒少代表提問少子化話題時也說,少子化是「國安問題」,「讓我睡不著」。
或許少子化的趨勢很難轉變,但是身為這一代的我們,至少可以為下一代先預備好兩件事情:健康的環境,與完善的兒童醫療。如此越來越珍貴的兒童,在健康的環境下成長才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另一方面,當疾病發生以後,也才能夠得到完善的醫療照顧,得以長大成人,以免「國家安全」陷入危機。只是對於這兩點,目前為止,我們這一代仍然做得不夠好。
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醫師說過,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有兩方面必須實施社會主義制度:教育與醫療。
兒童醫療更是如此。包括婦女健康,因為「婦幼衛生」不只是健康問題,更是公共衛生中最重要的一環。
台灣醫療不是有傲視世界的全民健保制度嗎?為什麼我們還會面臨「醫療崩壞」,眼看就要進入沒有醫生救命的時代呢?這個問題很複雜,與台灣政經社會的整體問題有關,也與健保制度這個「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有關。
百多年前的台灣,西方現代醫療肇始於基督教長老教會的「半殖民醫療」。來自蘇格蘭的「老蘭醫師」開創台灣中部現代醫療。他在自身創立的彰化基督教醫院中最動人的行醫故事之一,就是「切膚之愛」:把蘭夫人身上的皮膚切下來,移植到一位病得很嚴重的小朋友身上。我常常以此為例,說明在健保制度之下,由於兒童醫療成本比較高,健保給付卻較少,大力發展兒童醫療的醫療院所,其實是用全醫院的營收,挹注於兒科部門的醫療,就像是在做「社會責任」,可以說是現代版的「切膚之愛」。
但是重要的兒童醫療不能僅依靠個別醫院的善意與良心,而必須靠設計良好、對兒童友善的醫療制度與健保給付。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沒有選票、政治影響力薄弱的兒童,實在需要全體公民的重視,共同來要求政府,優先保障兒童醫療資源。因為對兒童的投資,就是對未來的投資,也是最划算的投資。
亮亮醫師以專業的視野,加上獨特的生花妙筆,跨領域的結合,全書以說故事這種最有力量的溝通方式打動人心,告訴讀者兒科醫療的特殊性,與現行制度下所遭遇到的困境;期待可以喚起大眾,重視這個嚴重的「國安問題」。
管理學告訴我們,任何「改變」要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建立「急迫感」。個人認為,保守的台灣醫界,在利益糾結的台灣社會中,除了在內部努力之外,更需要「外部壓力」,才能做好醫療改革。期待我的「醫勞盟」盟友亮亮醫師的這本書,可以成功地建立大眾對於兒童醫療改革的「急迫感」,以督促政府徹底改革醫療制度,使我們未來的主人翁,永遠都能得到國家最完善的醫療照顧。
*推薦序2 亮亮─醫界的故事員〔storyteller〕
醫勞盟理事長 張志華 醫師
會注意到「亮亮」這個名字,是當我在轉貼文章到「醫勞盟」臉書〔Facebook〕時發現,這個「亮亮」的文章總能吸引眾多朋友轉貼,而且非常能引起非醫療人員的共鳴,讓我大感興趣。
一般出自醫界人士之手,或有關醫療改革的文章,都是以論述文為主,嚴肅又不容易喚起民眾的注意,而亮亮的文章卻多以「說故事」的方式呈現,以民眾所關心的角度切入,而且用字平易近人, 感情豐富,就好像媽媽在說睡前故事給小孩聽一樣親切。
因理念相同,我們便邀請亮亮一同發起並籌組「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簡稱「醫勞盟」〔http://www.tmal911.org〕。在籌組初期,包括我在內的多位籌備小組成員,都只是利用臉書聯絡及討論,很少見面開會。因此我和亮亮的第一次見面,是二○一二年的五一勞動節,醫勞盟走上街頭的時候,為了爭取全體受僱醫療人員,應一體適用《勞基法》,也包括享有籌組工會的基本權力。那時,我才知道,原來亮亮是一位兒科醫師,而且非常關切台灣醫療崩壞的問題,尤其是兒科執業環境惡化的相關議題。
在《未來,沒有兒科醫生》這本書,亮亮利用說故事的方法,深入淺出地描繪了兒科醫療的特殊性,也說明兒科醫療環境的崩壞過程,書裡頭述說的不只是醫療人員的酸甜苦辣,也道盡病人和家屬的無奈與不安,在此,我推薦給每一位讀者,不論您是醫療人員或一般民眾,都非常值得一讀。
*推薦序3 衷心期盼,醫界春天的到來
外科 洪浩雲 醫師
還記得第一次看到亮亮的文章時,心裡的那股震撼!
那是二○一二年五月底的事,我作出離開台大外科的決定,根據媒體形容,這是一顆「震撼彈」,之後,我就收到許多負面批評,心情十分低落。某一天,好友把一篇發表在臉書的文章〈開槍打死小鳥的,是誰?〉轉給我,文中把惡劣的醫療環境比喻成獵人槍口下的電線桿,而我是那隻被槍聲嚇得飛走的小鳥。這麼生動而細緻的比擬,讓我對這位筆名「亮亮」的作家產生極大興趣,進而成為她的粉絲。很幸運的,因為參與「醫勞盟」(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的活動,而和亮亮成為朋友,也有機會一起分享對醫療改革的看法。或許是因為有類似的經歷,在亮亮的這本《未來,沒有兒科醫生》裡面,常常讓我有許多似曾相識的感覺。
曾經,我期許自己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小兒外科醫師,因為要成為一位合格的小兒外科醫師十分困難,而在醫療現場上,小兒外科醫師卻能體現出宏偉的生命價值!書中在描寫小兒外科的急診手術時有這麼一段中肯的敘述:「小兒外科醫師需要多好、多純熟的技術,才可以給予這個九個月大的小孩,一個繼續成長與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給他一個安然無恙、平安健康的往後?」可惜事與願違,現在的醫療環境無法提供醫師全力施展的舞台,而在殘酷現實的壓迫之下,我也只能趨吉避凶的離開四大科;而台大外科部目前接受小兒外科訓練的住院醫師人數仍然掛零。
除了少數麻木的官員以外,醫療界的「五大皆空」已經是被大家認知且擔憂的事實了,書中簡單闡述這些現象,像是由於值班人力不足,出現「看小兒科的是婦產科醫師,照顧孕婦的卻是神經內科醫師」這種令人咋舌的景況;以及台東三家醫院的小兒科和婦產科採取「區域聯防制」的輪值辦法,病人要掛急診還得先查一下今天醫生在哪家醫院才行!這些都是一再發生,卻遲遲未能解決的重大問題!
亮亮的文字充滿一種細膩的溫暖,和其他醫師作家慣於說理的堅硬文筆相比,她的文章更能讓一般大眾接受,希望能藉著她的文字,喚起大家對每一科,尤其是兒科醫療困境的重視。
*推薦序4 為了更好而改變
寰瀛法律事務所 合夥律師 池泰毅
我是在一個會議裡認識亮亮,知道她是位小兒科醫師和傑出的作家時,心想,這麼年輕漂亮的女生擔任小兒科醫師,應該是最恰當的吧!直到閱讀完本書,對亮亮觀察、分析事理的能力,才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書裡有好幾個章節格外吸引我。拿著玩具輪船騙小惡魔張開嘴巴的醫師,叮囑背熟神奇寶貝角色表的小兒科主任,都讓我想起我那位也是小兒科醫師的五叔,不笑就很嚴肅的他,為了不讓小病人害怕,都會特別打上米老鼠領帶去上班,我曾經懷疑,有誰會去買這麼花的領帶。他的聽診器上,密密麻麻夾著一堆無尾熊,小朋友看一個送一個,這都是身為小兒科醫師的熱情啊!
但是,曾幾何時,我們開始討論醫界五大皆空,懷疑醫師治病救人的熱情。五大皆空原因很多很多,但我從醫療糾紛的角度來看,一次鉅額賠償,就可能讓許多醫師一輩子的心血化為烏有,令人不禁要問,現行的訴訟制度,在處理醫療糾紛的爭議上,是否太過嚴苛?提起刑事自訴的門檻是否過低?在審究醫療過失案件時,醫事審議委員會能不能或是否可以發揮應有功能?引進專家證人制度的必要性有多迫切?好讓他們能有效的在法庭上進行專業說明,從臨床的觀點還原醫師實際從事醫療行為時,必須面臨的各項不確定性,以使法官了解,完全避免發生醫療過失在法律上是無期待可能性的?在這些議題上,醫界、法界真的需要更完整地交換意見,而亮亮更是直接在本書中點出這些議題,喚醒大家的重視。
亮亮的書,最難得之處,是從醫護、病患以及家屬間的關係,全面性地進行討論,並不偏向任何一方。亮亮提到,曾經在醫院遇到一個歇斯底里的母親,她的小孩罹患癌症,但是對於醫師的治療方針總有非常多意見,搞得醫護人員都快受不了了,但在知道癌症已經奪走她另一個孩子的生命時,亮亮說出:「那一刻我恍然大悟,驚覺自己的無知與殘忍。」醫者父母心,我可以想像她在寫下這幾個段落時,心裡是多麼的難過與不捨。
閱讀這本書,是全方面了解台灣醫療制度目前面臨困境的最好途徑,我這個醫學的門外漢,鄭重向大家推薦。
名人推薦:*推薦序1 有健康的兒童,未來才有希望
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部長
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常務理事 錢建文 醫師
很難想像,在少子化的趨勢之下,當越來越寶貝的兒童生病時,如果沒有兒科醫生照顧,會是怎樣的未來。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九日,馬英九總統出席「全國兒童少年國是會議」,在回應兒少代表提問少子化話題時也說,少子化是「國安問題」,「讓我睡不著」。
或許少子化的趨勢很難轉變,但是身為這一代的我們,至少可以為下一代先預備好兩件事情:健康的環境,與完善的兒童醫療。如此越來越珍貴的兒童...
作者序
*作者序 一切的努力是為了幸福
新聞曾報導一名小朋友,和同學烤肉時,遭大量燃燒的酒精膏噴濺到臉上及左半身手腳,造成全身有四十一%的二至三度燒傷。父親不捨的說:「他才剛上國中就碰到這種情況,現在孩子每天都要做八小時復健治療,看到他治療時難耐疼痛地放聲大哭,我的心都快碎了!」
一位醫師曾經說:「我在急診的重症區,看著一個頭頸部腫瘤的病人,大約五十歲,因為嚴重呼吸困難,無法躺平,他就這樣一整晚坐到天亮,看著心電圖的數字漸漸變慢,呼吸也越來越淺、越慢,那一刻很令我心痛。因為忙碌的護理師,及吵雜的急診重症區,無法讓病人安詳的走完最後一程,我只能先放下手邊的工作,陪著他不到二十歲的一雙兒女,靜靜地待在病人旁邊,直到心電圖成一直線……。」
如果有一天讓立委與高官們,親自走一趟急診室,體會排隊等候的著急感,承受親人即將死亡與殘疾的恐懼,以及醫療崩壞後的苦楚,是不是他們才會馬上促進改革與修法呢?
「感同身受」永遠不如「切身之痛」。
對總統與政府高官來說,他們有專屬的醫療團隊,看病也不會有問題,隨時都有完整精良的醫療系統等著救助他們,因此很難感同身受,也很難有同理心,更別說「切身之痛」了。萬物都有枯有榮, 但有錢有勢、有名望地位的人,可以住進美麗玻璃搭建而成的溫室裡面,受到專業園丁細心的照料、澆灑與修剪。而我們都只是一棵棵飄浮無依的小草,不知道何時會被丟棄到哪裡。社會中那些沒有特權也無法關說,好讓自己能優先享用良好醫療的中低階層民眾,一旦家人有了急重症,卻往往因醫師、護理師不足,而只能在急診室焦急等候,甚至根本沒有專科醫師診治。好的領導者不應該無視民眾的痛苦,高坐在官府說著:「何不食肉糜?」而應該能夠對於老百姓的痛苦感同身受、將心比心。
尤其是悠關生命的大事!
當台灣的醫師放棄救人的熱情,我們的國民就沒有「健康」可言,有的只是疾病橫行。國民沒有了健康的身體,經濟與國防有再好的發展都沒有用,就是弱國。過去說中國是「東亞病夫」,經濟落後, 文化也落後,又不講衛生,吸鴉片,導致身體瘦弱,所以遭外國人輕視。而今又真的健康了嗎?
醫療非常重要卻容易被忽略,國民的「健康」是所有發展的根本與土壤,其他所有的一切諸如經濟、國防與幸福的生活,都從土壤開始,之後才能往上發芽生長。救不了健康,就只剩下一個人民虛弱的國家,更談不上國力富強。
我們所有一切的努力,是為了幸福。五大科,即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以及急診專科醫師的缺乏,已經到了動搖國本的警戒程度。而對於我們未來的主人翁而言,最大的危機是什麼?就是這些漸漸失望而急速退場的小兒科醫師與護理師,嚴重影響未來主人翁所擁有的生命與健康!
要看一個國家的社會進步程度,不是看國防力量有多強大、經濟發展力有多繁榮,而是看它對於弱勢族群,以及兒童的生活與健康的照護之重視程度,是否兼具多元化且妥切,那才是所謂「文明」的象徵。
社會邁向少子化,現今的小兒科醫師與護理師卻比少子化減少得更加急遽與嚴重。七年間,未成年人口減少近一成,小兒科醫師減少幅度卻更大,將近三成。全台灣已有一百三十二個鄉鎮沒有小兒專科醫師,高達七個縣市夜間小兒科的急診告急。
護理師荒和醫師荒沸沸揚揚地吵了一陣子,種種打擊讓醫界困頓得荒煙漫漫、亂石崎嶇,疲態盡露得宛如鋼筋畢露。
那些擁有特權的既得利益者,他們的小孩與親人感受不到醫療崩壞的威脅。也許不是每一個官員與立委都能體會,我們的孩子在菜市場般的急診室中等候的無助感。然而,若這個社會繼續冷漠以待這些事情,沒有妥適的因應之道,缺乏道德與倫理,總有一天,將會是我們的親戚與孩子們要來承受這些苦果。
此書將從一個醫師的角度出發,細細剖析醫療現場與親臨病人的真實心聲。文中並帶入大量故事, 因為理論我們已經聽得太多、醫療崩壞的數據也十分枯燥複雜,所以我用講故事的方式,期待讓民眾漸漸了解,一個「沒有小兒科醫師的世界」,有多令人恐慌。
大家都喜歡聽故事,就如同大家都期待幸福。莫非博士提出過很有名的莫非定律:「只要想好的事,就會發生好事,思想會主導你的行動;想壞的事,就會發生壞的事。」因此,「常想美好的事情, 希望有好結果的人,就會造成吸引一些好事發生的磁場。」
文字能帶領大家抵達的,只是我的理想世界,真正的現實社會更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故事是一顆又一顆甜美的蘋果,但每一顆紅潤美麗的蘋果之中,切開來,都悄悄的藏著一張紙條與信息。
期待您吃下甜蜜的蘋果時,也不要忘了思考這些信息所帶來之深長而嚴峻的考驗。
*作者序 一切的努力是為了幸福
新聞曾報導一名小朋友,和同學烤肉時,遭大量燃燒的酒精膏噴濺到臉上及左半身手腳,造成全身有四十一%的二至三度燒傷。父親不捨的說:「他才剛上國中就碰到這種情況,現在孩子每天都要做八小時復健治療,看到他治療時難耐疼痛地放聲大哭,我的心都快碎了!」
一位醫師曾經說:「我在急診的重症區,看著一個頭頸部腫瘤的病人,大約五十歲,因為嚴重呼吸困難,無法躺平,他就這樣一整晚坐到天亮,看著心電圖的數字漸漸變慢,呼吸也越來越淺、越慢,那一刻很令我心痛。因為忙碌的護理師,及吵雜的急診重症...
目錄
推薦序 有健康的兒童,未來才有希望 錢建文 醫師
推薦序 亮亮─醫界的故事員〔storyteller〕 張志華 醫師
推薦序 衷心期盼,醫界春天的到來 洪浩雲 醫師
推薦序 為了更好而改變 池泰毅 律師
作者序 一切的努力是為了幸福
特別的小兒科醫生
這就是小兒科醫師啊!
醫師,你傻傻的!
小兒科醫生的安眠藥
不吃、不喝、也不睡的醫師
兒科醫師只能平價,不能廉價
兒科醫師的動力
失去勇氣的醫師
價值與價格
愛,永不停休
崩潰的小兒科醫生
誰來照顧我的孩子?
值班醫師越來越少,開業醫師越來越多
健保體系下的小兒科
急診室裡沒醫師
少子化:病人少,醫師更少
不只患「寡」,還患「不均」
小兒科的好朋友:小兒外科的重要
小兒科的好朋友:小兒外科的困境
小兒科的好朋友:婦產科的重要
小兒科的好朋友:婦產科的困境
過勞的小兒科醫生
壓力爆表的醫師
醫師亦人子也!
「責任感」與「責任制」
護理師是水蜜桃,醫師是草莓?
醫護不過勞,病人才安全
決定醫療品質的兒科醫護病比
需要尊嚴的小兒科醫生
醫師是園丁
醫院裡的莫非定律
醫療為何存在?
尊重醫師的專業
醫師失落的一代
病人的感謝,就是醫師的元氣
醫護自覺:醫勞盟
推薦序 有健康的兒童,未來才有希望 錢建文 醫師
推薦序 亮亮─醫界的故事員〔storyteller〕 張志華 醫師
推薦序 衷心期盼,醫界春天的到來 洪浩雲 醫師
推薦序 為了更好而改變 池泰毅 律師
作者序 一切的努力是為了幸福
特別的小兒科醫生
這就是小兒科醫師啊!
醫師,你傻傻的!
小兒科醫生的安眠藥
不吃、不喝、也不睡的醫師
兒科醫師只能平價,不能廉價
兒科醫師的動力
失去勇氣的醫師
價值與價格
愛,永不停休
崩潰的小兒科醫生
誰來照顧我的孩子?
值班醫師越來越少,開業醫師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