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7歲的你讀了杜拉克……
我該選擇什麼工作?十幾歲的你不懂沒關係,
連彼得.杜拉克也是到了三十歲以後才弄清楚。 日本暢銷書作家中野明,以長期研究杜拉克成果,獻給十七歲兒子的四十二個人生建言。所有人都該知道的「人生管理學」,本書讓你具備迎接未來所需的智慧!
為什麼要讀書?工作是為了什麼?我找得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嗎?何謂人生的目標?如何避免成為M型社會裡的窮忙族?我有辦法與外國來的優秀人才競爭嗎?……
以上種種對於人生、工作、學習的疑問,全由知識巨人、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來告訴你該怎麼辦!
十七歲的彼得.杜拉克在做些什麼呢?
當時的他剛從高中畢業,離開出生地維也納,到了德國北邊的商業都市漢堡,並成為一家棉製品貿易商的實習生,同時也進入漢堡大學的法學院就讀。杜拉克這麼形容當時的自己:
當時的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不可能成為一名成功的棉製品商人。以一名十八歲的青年來說,我還不夠成熟,沒有任何經驗,也沒任何成就。
──《杜拉克看亞洲》
即使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彼得.杜拉克也曾擁有迷惘時期,走過充滿摸索的道路。這種感覺,應所有人都感同身受吧!
而前面那段話還有後續:
自己擅長什麼、自己該往哪個方向發展,這些其實直到十五年後我都三十出頭了才明白。
──《杜拉克看亞洲》
也就是說,如果你現在才十七歲,搞不懂自己的方向也毋需焦慮,當年的杜拉克也曾經歷相同的狀況。
日本作家中野明,為了十七歲兒子整理杜拉克的眾多著作,從中整理出杜拉克的處世哲學。針對讀書、工作、生活等等人生態度,淺顯易懂地將管理學運用於生命中。不管是面臨未來抉擇的十幾歲學生,或是剛接觸職場的二十幾歲新鮮人,或是對人生方向要做定論的三十幾歲工作人,皆值得好好細讀,品味杜拉克看待世界的方式。
「不要聚焦在你不會的事情上,專注在你會什麼!」
「按照目標管理自我!」
──《杜拉克在20世紀》
彼得.杜拉克一輩子都在身體力行這兩點,這兩點也幫助他成為今日我們所認識的彼得.杜拉克。本書使命便是期望能幫助大家實踐這兩點,找尋人生的成功方向!
作者簡介:
中野 明
非小說類作家,1962年出生於日本滋賀縣.畢業於立命館大學文學院哲學系。曾任關西學院大學、同志社大學兼任講師。
平常就有不停追問自己「我對這件事感興趣嗎?」的習慣,目前從事有關經濟經營、資訊通訊、歷史的三大領域的寫作工作。與彼得.杜拉克之間的緣份,源自於過去書寫經濟經營類書籍時因緣際會的接觸。
主要著作包括《杜拉克超強學習法》(祥傳社,中文版由天下雜誌日本館發行)、《曾幾何時裸體成了羞恥的事了?》(新潮社),《腕木通信 拿破崙看網際網路的黎明》、《岩崎彌太郎的「三菱」企業論》(以上兩冊由朝日新聞出版社出版)。此外,《馬上派上用場!彼得.杜拉克的管理思考》(朝日新聞出版社)一書乃是針對ipad用戶所發行的電子書,上架三天下載次數超過1000次。翻譯成中文、韓文出版的書籍有十冊以上。
譯者簡介:
黃怡筠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輔大日文系學士。專業日語口、筆譯員。從事日文翻譯、口譯與翻譯口譯教學多年。譯作有《打造營業軍事力:讓你成為業界霸主》、《嶄露頭角的成功法則》、《形塑生活者大國:大前流心理經濟學》、《拉一條思考輔助線》(天下雜誌日本館出版)等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政大企管系教授 于卓民
政大科管所教授 李仁芳
台大商研所教授 陳家聲
國立臺中女中校長 戴旭璋
國立師大附中校長 卓俊宸
【推薦序】
十七歲-自己動手創造自己的未來
戴旭璋
「立志」是我們從小就不斷被教導和強調的事。
套用管理學的概念,是為自己找到方向與使命。志向的訂立,要依本質條件,務實地構思和確認,志向一旦訂立,則要運用或開創有利條件,有毅力地逐步達成。
十七歲是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有足夠的智慧思考人生的方向,然而十七歲對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都不會是確立一生志向的最佳時機,因為各種的條件和經歷,僅僅只是開始而已。即便如此,十七歲絕對是為自己立定志向,選定人生方向的重要起跑點。從十七歲開始,愈早思考自己的未來,釐清自己的使命,愈能找到並做好自己未來該做什麼。
臺灣的教育雖然強調立志的重要,但鮮少在如何立志、如何務實地選定人生方向、如何讓人生可以活得更有意義、如何讓人生方向得以逐步達成這幾方面有系統及具體的指導措施。這本書正可供師生在學生立定人生方向時,當作重要參考。
以前教育的觀點著重在「彌補」缺陷或弱點,也注重「勤能補拙」,因此一個人要花費不少的精神氣力在學習自己不擅長的事務上,然而這個弱勢之處也往往是一個人最缺乏興趣,最難產生成就感的地方,所以會造成嚴重的惡性循環,減少了人生的快樂和自信。現在的教育觀點,強調人有多元智能,要善用優勢的智能,一方面充分發揮天賦,一方面帶動積極學習精神,彌補弱勢天賦之不足,若是部份智能真的難以突破,也只需迴避,專注在發揮天賦才能,這便可使人生快樂又自信。杜拉克也因此主張「專注在你會什麼!」
十七歲的人們,大約還在高中階段,讀書是本分,往往會對於為什麼讀書學習產生質疑,本書首先協助讀者認清學習及持續學習的重要,也提醒了溝通及語文能力在未來社會中的必要。
其次作者提供實用的分析方法,協助讀者釐清個人的「強項」,建立投入工作前的價值觀,使自己能和職場相連結,找到適當的機會發揮才智,並以貢獻社會做為終極目標。
本書也具有傳記的性質,可做為青年學子效仿的範例,作者以杜拉克的人生和寫作內容,協助讀者設定目標,進行「目標管理」逐項逐步地達成目標,完成人生使命。書末作者呈現了日本的一些變遷和趨勢,這些內容和臺灣的現狀和未來趨勢若合符節,因此也能運用在臺灣。
世界正在變遷,害怕及迴避改變的確是一種看似風險較小的人生選項,但杜拉克在「典範移轉」一書中的話,應可提供十七歲的未來公民,在人生抉擇上最好的註腳,他說:「自己動手創造自己的未來伴隨著風險,但是若不試圖創造自己的未來,冒的風險更大。」十七歲的你,未來是以不變應萬變,或是因社會改變而改變,甚至是讓社會因我而改變,但看自己的「使命」、「立志」和「執行」。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中女子高級中學校長)
人人都可以向杜拉克學習
陳家聲
我要怎樣過一生?我要這樣過一生嗎?想想自己對工作、人生的要求為何?工作時我最重視什麼?是否喜歡協助他人(如教師、護理、社會輔導工作、社會公益工作)?或是重視工作的自由與彈性?還是重視成就感?工作佔去了我絕大多數的時間,工作是我人生價值的中心嗎?什麼是我人生的目標?人生的使命?工作只是為了「賺錢」謀生?假如要有完美人生,對我而言,那該是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什麼是我希望的圓滿人生?......這些問題對許多人(包含了學生、職場的上班族、經理人員,或者家庭主婦)而言,可能是持續終身都在尋求期望的答案。
在漫漫的生涯路上,如何許自己一個亮麗人生?不知道讀者對自己未來的人生、職涯是如何規劃的?若工作只強調獲得金錢,很容易感受到挫折和失落感。個人非常欣賞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所說的一句話:「為錢做事,容易累;為理想做事,能夠耐風寒;為興趣做事,則永不倦怠。」很能夠反映出個人的價值與使命感所激發對工作與生活的熱情,體認工作與人生的意義,讓人能夠保持對使命、目標追求的活力與毅力,能夠愈挫愈勇。佛光、慈濟等的志工就是最好的例證。
如何為自己設定工作與人生的目標,這不只是做一次就可完成的工作,而是一輩子的學習;面對人生不同階段的挑戰,有著不同的目標,人需要持續地調整並達成各階段所設定的目標。也就是說,對工作與人生也需要做「目標管理」,它是一個動態和持續性的過程。「目標管理」是管理大師杜拉克所提倡,但多數人只了解杜拉克大師對企業經營管理持續提出許多具創新和啟發性的想法,能協助企業的有效經營。但是,杜拉克的理論並不侷限在企業管理中或是專為企業經理所說的,他的想法具有普遍性,同樣也適合於一般人對生活與工作的抉擇。也就是人人都可以向杜拉克學習。
例如在訂定個人目標或做職涯的規劃時,先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和使命,衡量自己的「強項」─長處、優點等,還要能審視掌握個人所處環境中的「機會」,接著思考如何運用自己的「強項」去追求使命的達成。杜拉克非常重視價值觀和使命,它影響著個人在生活與工作中表現的熱情和使命感。然而在選擇目標或工作時,做自己不擅長、不喜歡的事情,是不可能做出什麼出類拔萃的具體成就。人只有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才能做出優秀的成就。
此外,在目標管理的過程中,利用「回饋分析」方法可以幫助確認自己的強項。個人可以從三項基準來比較最初期望與實際執行的成果:
(1)成就面─指「做到、做好」的項目。那些項目的內容確實按照當初的期望完成了?
(2)挑戰面─指「有可為」的項目。自己拼命努力可是結果還不如人意的是那些項目?這部分代表的是值得個人持續努力、打拼的項目。
(3)拓展面─指「做不好」的項目,或許需要改變選擇努力的標的。與期望內容有出入或是經過努力還做不好的是那些項目?這時需要考慮是否要變更目標的選項?若是一味地勉強自己作一些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工作,將不易獲得好的成果。
回饋分析就是不斷地重複這幾個步驟。透過「回饋分析」可以了解個人「我不會的事情」、「我能做、擅長的事情」,並把焦點放在「自己會的事情」上。個人可以根據回饋分析的檢討,將得到的結果回饋作為下一個目標的擬訂。包括:個人(1)宜聚焦、集中力量在那些項目上?(2)可以努力改善的項目是什麼?(3)可以拓展對那些項目的學習?
本書中整理了杜拉克一些實用的觀念與技巧,並以淺顯的例子作為說明,值得社會各界的學習。
(本文作者為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教授)
名人推薦:政大企管系教授 于卓民
政大科管所教授 李仁芳
台大商研所教授 陳家聲
國立臺中女中校長 戴旭璋
國立師大附中校長 卓俊宸
【推薦序】
十七歲-自己動手創造自己的未來
戴旭璋
「立志」是我們從小就不斷被教導和強調的事。
套用管理學的概念,是為自己找到方向與使命。志向的訂立,要依本質條件,務實地構思和確認,志向一旦訂立,則要運用或開創有利條件,有毅力地逐步達成。
十七歲是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有足夠的智慧思考人生的方向,然而十七歲對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都不會是確立一...
章節試閱
4. 從事哪種工作能為你帶來幸福人生?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我們知道了獨立自主需要錢,所以需要工作,而且也必須把自己擁有的知識運用在工作上。而且我們也知道獲得知識之道無他,只有讀書一途。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
大概所有人的腦海中都閃過「我該從事哪種工作才好」的念頭。遺憾的是,這種問題即使詢問周遭的人,恐怕也沒人能給你答案。這個問題只有你自己能回答,只能憑你自己的力量找答案。
「我怎麼找答案呢?」
你會這麼問也是理所當然,可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尋找,只要想找答案就有辦法找到。這裡解謎的關鍵字就在你的「強項」。
定睛在自己的「強項」上
為什麼強項會是關鍵,我要引用一段杜拉克的文字。
人能成就什麼,要看他的強項在哪裡。沒有人依靠自己的弱點成就任何事情。當然,人絕對不可能因為自己不懂什麼,而在那個領域有所成就。──《21世紀的管理挑戰》
所有人都一樣,在「克服弱點」的大帽子下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強項,而且一般人在補強自己的弱點上所耗費的力氣遠遠超過強化自己的強項。
但是,人很難因為自己的弱點做出驚天動地的成就,甚至可說不可能。而且就算克服了弱點,讓自己進步到平均水準的能力,但是所能做出的成就絕對也只是平均水準而已,不可能有什麼驚人成就。
換句話說,要做出令人翹起大拇指稱讚的成就,仰賴的不是弱點,而是強項。至少利用強項成功的機率會比弱點高。
關鍵是「你會作什麼」而不是「你不會作什麼」
從這裡我們明白一件事,與其拼命克服弱點,還不如著手加強自己擅長的事,這才是上策。
找出自己擅長的領域,努力增進自己強項的功力,這麼一來擅長的事情就變得更厲害,強項就變得更強了。
當自己所擅長的領域會越來越強,經過反覆增進自己的功力後,這個領域就成為你發揮本領的地方。在擅長領域找到的工作也必定是適合你的工作。
或許有人要說「我什麼都不會」。但是人的各項能力不可能齊頭式同等,即使不是天縱英才,也一定有某一項能力相對較強。
尋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時,首先應著眼在自己較擅長的領域。關鍵不是「我不會什麼」,更重要的是「我會什麼」,然後加強「我會的事情」變成「更加擅長」。這是最關鍵的重點。
5. 是不是一定要到公司上班才算工作?
今後是組織社會的時代
很多人都抱著一個疑問:「不去公司上班就不能工作嗎?」。對於這個疑問,我想答案應該是「未必」,畢竟正在寫文章的我就不是在公司上班。話雖如此,今後會有更多的人進入公司工作,這個現象也與知識社會的發展有很大的關連。杜拉克說過:
後資本主義社會不僅是一個知識社會,同時也是個組織的社會。不過這兩種社會彼此雖然互相依賴,但是其概念、世界觀、價值觀並不相同。──《後資本主義社會》
知識社會需要高度的知識才能獲得很高的產能。人為了獲得高度的知識,就必須細分專業地學習,這是知識社會的宿命。
為什麼說是宿命,我舉例說明。以經濟學為例,經濟學還分成總體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行動經濟學等等許多領域。講到資金的融通還有金融經濟學(也就是金融),這也屬於經濟學的領域之一。
金融經濟學之下還分成許多領域,例如運用高深的數學理論進行資產運用以及避險的金融工學就是其中一門。在金融工程學當中還開花散葉地分出資產組合理論、價格理論。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對知識的需求程度越高,知識專業就分得越細。要獲得高度的知識當然也必須學習專業細分的知識。
知識勞工須在組織裡工作
專業細分的知識卻缺乏單打獨鬥的能力,光靠單一學問並無法從事生產。例如利用高深的金融工程學知識要對社會做出貢獻時,或許還須結合經營學、行銷的知識,或者聯合心理學、資訊工程等的知識。
換句話說,在運用專門知識進行生產時,還必須統合其他的專業知識才足夠。在這個情況下,有能力統合各種專業知識的,就只有集合多樣人才的組織才足以因應。也唯有組織,才能將專業知識轉化成有價值的內容提供給社會。
這也是為什麼杜拉克說「後資本主義社會不僅是一個知識社會,同時也是個組織的社會」的道理。當知識社會益發發展,人們所具備的知識就越細分越專門,,相對地,舊更需要一個能整合各項專業知識的組織。順帶介紹一下,組織可分為各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公司。所以當我們提到組織時,你也可以將之視為是公司。
大多數人都將成為組織的一員
假設你為了在知識社會中生存下去,透過學習獲得了許多高深的知識。但是你所擁有的知識極為專門,無法光靠單一門知識獨立生產。在這個情況下你就必須進入公司工作才能發揮所長。
杜拉克稱這些以知識作為最大武器,能夠按造自己意思工作的人們為「知識勞工」。第五章中我將深入介紹知識勞工,目前大部分的知識勞工都隸屬於組織。當我們要運用最重要的生產手段-知識──進行生產時,大部分人勢必都將成為公司的一員。
4. 從事哪種工作能為你帶來幸福人生?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我們知道了獨立自主需要錢,所以需要工作,而且也必須把自己擁有的知識運用在工作上。而且我們也知道獲得知識之道無他,只有讀書一途。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
大概所有人的腦海中都閃過「我該從事哪種工作才好」的念頭。遺憾的是,這種問題即使詢問周遭的人,恐怕也沒人能給你答案。這個問題只有你自己能回答,只能憑你自己的力量找答案。
「我怎麼找答案呢?」
你會這麼問也是理所當然,可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尋找,只要想找答案就有辦法找到。這裡解...
目錄
Chapter 1 讀書對你的未來有什麼效用?
1. 為什麼讀書那麼重要?
2. 知識對你的人生會產生何等影響?
3. 為什麼要工作賺錢?
4. 從事哪種工作能為你帶來幸福人生?
5. 是不是一定要到公司上班才算工作?
6. 為什麼要強調溝通能力的重要性?
7. 生存的關鍵-「不斷地學習」
專欄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學1 什麼是「管理」?
Chapter 2 工作是為了「賺錢」,還是「追求成就感」?
8. 工作時最重要的是什麼?
9. 你的「使命」是什麼?
10. 組織的使命與你的任務
11. 分析他人的反應,掌握自己的「強項」
12. 有時候「喜歡的事物≠自己的強項」
13. 抓住機會,你就擁有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
14. 將來的企業需要何種人材
15. 依據自己的價值觀選擇工作!
16. 想清楚自己的「價值觀、強項、機會」
專欄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學2 「創造顧客」就是組織的成就
Chapter 3 「人活著要有目標」這件事為什麼很重要?
17. 世界上有一種「很酷」的生活態度!
18. 目標就是通往「理想中的自我」的階梯
19. 彼得.杜拉克之所以重視目標的原因
20. 每達成一項目標就向實現夢想邁進一步
21. 「做什麼」「做多少」「做到什麼時候」
22. 彼得.杜拉克如何把目標轉化為計畫
23. 接近目標的關鍵-宣示!
24. 「達成」來自每一天的累積!
專欄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學3 如何做到「創造顧客」?
Chapter 4 該怎麼做才能獲得成果?
25. 獻給明明很努力,但卻無法獲得成果的人
26. 杜拉克很講究時間的運用
27. 杜拉克充分運用早晨的時光
28. 體系的廢除與已支付成本(sunk cost)
29. 最重要的事情最優先執行
30. 如何在期限內完成課題
31. 如何擺脫「不斷失敗」
32. 誘因是產生幹勁的特效藥
專欄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學4 透過「創新」創造顧客需求
Chapter 5 日本與世界的未來將發生何種變化?
33. 未來社會的主流職業
34. 擺脫M型社會魔咒的新工作形態
35. 日本的教育將越來越進步
36. 如何在少子高齡化社會中生存
37. 日本的製造業如何與全亞洲對抗?
38. 流通於「無國界社會」的貨幣與資訊
39. 日本今後保持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
40. 全球化越普及民族對立越嚴重
41. 要在未來社會生存,就不要怕「改變」!
42. 變革領袖的建議
快速瀏覽彼得.杜拉克的一生
閱讀大挑戰!彼得.杜拉克的名著
參考文獻
索引
Chapter 1 讀書對你的未來有什麼效用?
1. 為什麼讀書那麼重要?
2. 知識對你的人生會產生何等影響?
3. 為什麼要工作賺錢?
4. 從事哪種工作能為你帶來幸福人生?
5. 是不是一定要到公司上班才算工作?
6. 為什麼要強調溝通能力的重要性?
7. 生存的關鍵-「不斷地學習」
專欄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學1 什麼是「管理」?
Chapter 2 工作是為了「賺錢」,還是「追求成就感」?
8. 工作時最重要的是什麼?
9. 你的「使命」是什麼?
10. 組織的使命與你的任務
11. 分析他人的反應,掌握自己的「強項」
12. 有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