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融化了喉嚨裡的最後一塊冰,融化了心裡那片凍結的沉默,碎冰流下來,在陽光下消失無蹤……
暢銷國外十餘年的經典作品,中文唯一正式授權版本
美國圖書館協會「普立林茲文學獎」銀牌獎
台北市立圖書館「好書大家讀」推薦讀物
紐約市立圖書館推薦好書
進入晴和高中的第一天起,米蘭達就知道自己是個沒有朋友的孤鳥。
在「告別暑假」的狂歡派對中,發生了某件事。她在無助之下,選擇打電話報警,徹底毀了那場派對,也毀了自己在學校的交友圈。從此以後,米蘭達將自己封閉起來,以沉默面對周圍的謊言與偽善。但是,她的內心卻得不到相對的平靜,有一件事情盤旋在心裡,揮之不去,她不願回想;即使努力想要遺忘,回憶仍舊如影隨形,令她痛苦萬分。
米蘭達在學校找不到歸屬,回家只見父母荒謬的爭吵戲碼,唯有美術課是她的避風港。當身邊所有人都認為她得了喉頭炎,加上精神出了問題,必須接受心理輔導,她選擇了「沈默」作為反抗;而美術老師彷彿看出她心中的祕密,引導她用無聲的方式,在期末作品中釋放不能說的心情。終於,米蘭達決定不再沈默,說出那天晚上所發生的事……
作者簡介:
洛莉‧荷茲‧安德森Laurie Halse Anderson
一九六一年生於紐約州北部、鄰近加拿大邊境的小鎮。國小二年級時接觸了日本俳句,其獨特的創作形式,成為日後寫作的啟蒙。洛莉小時候喜歡歷史小說,青少女時期沈醉於科幻與奇幻文學的世界,而從小到大皆深感興趣的領域,則是外國文化和語言。
高中二年級時,她離家展開十七歲的冒險,到丹麥的養豬牧場當交換學生,為期十三個月。回到美國後,曾在一家服飾店做最低薪資的工作,之後才繼續進修,畢業於美國奧內達加社區學院後,又取得喬治城大學的學士學位,主修語言學。
寫作一直是洛莉的興趣,但一直到擔任自由撰稿記者後,才漸漸展開以寫作維生的職業生涯。她曾嘗試各種類型的創作,也收集了不少出版社的退稿信件,直到一九九六年,才陸續出版圖文書《奔跑的納迪多》(Ndito Runs)、《土耳其天花》(Turkey Pox)與《沒時間過母親節》(No Time for Mother’s Day)。
一九九九年,洛莉出版了第一本小說《我不再沉默》,隨即入圍國家書卷獎決選,並獲得美國圖書館協會「普林茲文學獎」銀牌獎;並持續創作,出版了《黃熱病1793》(Fever 1793)、《第三街的大起司》(The Big Cheese on Third Street)等作品。她期待往後能在漫長的下雪冬夜,賴在火爐旁繼續創作。
譯者簡介:
呂玉嬋,生於台北,藝術碩士。喜愛戲劇、文學及旅行。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美國國家書卷獎入選(A National Book Award Finalist)
愛倫坡獎入選(An Edgar Allen Poe Award Finalist)
金風箏獎小說類得主(Golden Kite Award for the fiction category)
美國圖書館協會「普立林茲文學獎」銀牌獎(An ALA Michael L. Printz Honor book)
《號角雜誌》銀牌獎
《書目雜誌》編輯選書
國內外圖書館推薦選書
台北市立圖書館「好書大家讀」推薦書單
美國《校園圖書館月刊》年度最佳好書
美國圖書館協會「年青人最佳讀物」(An ALA Best Book for Young Adults)
美國圖書館協會「年青人必讀書目」(An ALA Quick Pick for Young Adults)
紐約公立圖書館「最佳青少年讀物」
媒體推薦:
完美捕捉了中學生的群體生態,以及青少年追尋同儕肯定的掙扎;書中主角米蘭達的慧黠和勇氣,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也使讀者也受到鼓舞。―Booklist書目雜誌
故事引人入勝,角色充滿個性,赤裸裸地剖析中學生活,令人讀後難忘。―Kirkus Reviews科克斯評論
本書經由一些片段的描述,讓讀者窺見了潛藏在米蘭達內心的痛苦,以及那一夜不可告人的真相;雖然故事充滿悲傷與黑暗,但作家的筆觸仍不失幽默,讓讀者將本書能夠毫不費力地一口氣讀完。―Horn Book號角雜誌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小語)
這是一個高中女孩的成長故事,彷彿一頁頁私密的青春期日記……
本書出版之初,便獲得眾多獎項,除了題材獨到,文字功力亦是一大特點。作者運用日記般的第一人稱敘述,以主角米蘭達的眼光,觀看高中生的多樣生活,字裡行間暴露的黑暗與醜惡,讓人不寒而慄。米蘭達把她唯一的朋友形容為沒大腦的狗,更直指校園生活的假象;她將父母的行為視為男女主角搶戲的表演;一語道破老師愚昧的教學;而她同時也自我憎恨,嘲弄自己矯情的偽裝……
作者用米蘭達的眼睛及心靈,將一位遭遇不幸的少女的心理變化,不著痕跡地表現出來。故事最終,米蘭達不願說出的「那件事」讓讀者感到震撼,但敘述卻充滿洋溢青春期少女的叛逆與奇想,在嘲諷現實之際,帶有活潑的筆觸。
得獎紀錄:
美國國家書卷獎入選(A National Book Award Finalist)
愛倫坡獎入選(An Edgar Allen Poe Award Finalist)
金風箏獎小說類得主(Golden Kite Award for the fiction category)
美國圖書館協會「普立林茲文學獎」銀牌獎(An ALA Michael L. Printz Honor book)
《號角雜誌》銀牌獎
《書目雜誌》編輯選書
國內外圖書館推薦選書
台北市立圖書館「好書大家讀」推薦書單
美國《校園圖書館月刊》年度最佳好書
美國圖書館協會「年青人最佳讀物」(An ALA Best Book for Young Adults)
美國圖書館協會「年青人必讀書目」(A...
章節試閱
第一張成績單
歡迎就讀晴和高中
今天是我上高中的第一天,我帶了七本新的筆記本,穿上了討厭的裙子。我覺得肚子好痛。
校車呼呼呼地開到我家巷口。車門打開後,我上了車,是今天第一個上車的。司機把車開回到馬路上時,我還站在座位中間的走道上。要坐在哪裡好呢?我從來不坐後面。坐中間的話,隔壁可能會有不認識的人坐下來。要是坐在前排呢,人家會覺得我像小朋友,不過萬一哪個以前的朋友決定要跟我說話,坐在前面的位置才最容易跟他們正眼相對吧。
每一回校車停下,就有四、五個學生走上來,然後往走道移動。有的人在初中時跟我一起做過實驗,有的是體育課的同班同學,他們看到了我,都瞪大了眼睛。最後我只好閉起眼睛,這就是我一直害怕會面對的狀況。結果,校車接了最後一批學生之後,只有我隔壁的位置還是沒人坐。
司機切換到低速檔,載著我們慢慢爬上坡。引擎鐺鐺響,後面好幾個男生聽了,跟著大聲發出什麼低級的聲音。不知道是誰抹了半罐的古龍水,我想打開車窗,偏偏小小的窗栓卡住了。後面有個傢伙拆開早餐來吃,居然把包裝袋往我後腦勺丟過來,那個包裝袋還彈到我的膝蓋上。他吃的是「呵呵牌」點心。
經過校門口時,工友正在油漆大門前的校名。校董會認為「晴和高中──勇士之家」不夠響亮,無法傳達出學校想培養學生自制特質的期望,所以把我們的校隊名稱改成「藍魔鬼」。我想大家對魔鬼的了解多過於勇士吧。校隊制服顏色沒換,還是紫色跟灰色,校董會才不想花錢做新制服呢。
舊生可以遊蕩到上課鐘聲響起,我們高一同學卻被趕進了禮堂。學生分成各式各樣的小團體,頭腦簡單卻四肢發達的同學、會去鄉村俱樂部玩的同學、單科功課特好的白癡自組一國,啦啦隊員、廢材、歐洲來的假仙、美國未來激進份子、頭髮愛搞怪的女生則自己湊在一塊,另外還有瑪莎幫、苦情藝術家、演藝工會、哥德龐克家族、滑板客等等。我沒有參加小圈圈,八月底的那幾個星期,我都在看無聊的卡通,沒去逛街,沒去湖邊,沒去游泳池,更沒有接電話。我來到這間高中,頭髮跟人家不一樣,打扮跟人家不一樣,舉手投足跟人家不一樣。沒有人想跟我坐在一起。
沒有人理我。
去找以前認識的朋友也沒用,我那票「樸實會」的朋友早散了,一個個加入了本來我們看不順眼的小團體。妮可跟體育厲害的人混在一起,互相比較在暑期聯盟運動會中得到傷疤。愛薇一下子跑去找苦悶藝術家,一下子跑到聚在走道另一頭的演員那裡;她的個性很適合當牆頭草。潔西卡搬去內華達州,沒差,反正她跟愛薇比較要好。
後面那幾個傢伙笑得很大聲,笑到我都知道他們是在嘲笑我。我忍無可忍,於是轉頭一看,原來是瑞秋。她身邊圍著一票人,身上穿的衣服百分之九十九不是在東門購物中心買的。瑞秋‧布魯因是我以前最要好的朋友,她盯著我的左耳上方,我有話想跟她說。我們以前參加女童軍團時,曾經共同患難過,她還教會我游泳,跟我爸媽也很熟,也沒嘲笑過我的臥室。整個宇宙中,如果我要把真相告訴誰,我最想吐露的對象是瑞秋。我的喉嚨在發燙。
我們的眼神交會了短短一秒鐘,她無聲地說:「我討厭妳。」然後轉身背對我,繼續跟著朋友哈哈大笑。我咬著嘴唇,我不要去想那件事情,那件事情很不堪,不過現在已經過去了,我不要去想它。我的嘴唇滲了點血,血的味道像鐵。我需要坐下來。
我站在禮堂中央的走道上,好像「國家地理頻道」特別節目中受傷的斑馬。我想找找看要坐在誰的旁邊,誰都無所謂。有隻肉食動物走過來,他穿著灰色衣服,留著平頭,脖子比腦袋瓜還粗,上面還掛了哨子,大概是教社會的老師,而且也兼任暴力運動的教練吧。
粗脖子老師說:「還不快坐下。」
我趕緊找了椅子坐下。另一隻受傷的斑馬轉過頭來衝著我笑,她嘴裡塞的牙套至少要價五千美金,不過腳上的鞋子倒是蠻炫的。「我叫海瑟,俄亥俄州來的,」她說,「我剛搬到這裡,妳也是嗎?」我還來不及回答,燈光就暗了下來,新生訓練開始了。
在高中最先聽到的十條謊言:
一、學校會幫助學生。
二、上課鐘響之前,你會來得及走到教室。
三、要嚴格遵守服裝規定。
四、校園內禁止抽菸。
五、橄欖球校隊一定會摘下今年的冠軍。
六、學校對學生有很高的期望。
七、輔導老師永遠方便聆聽學生的心聲。
八、課程表依照學生的需求而定。
九、沒有人知道學生置物櫃鎖頭的密碼。
十、學生日後將會緬懷高中生涯。
第一堂課是生物,我找不到教室,只好在走廊上徘徊,結果被記了第一支過。現在是上午八點五十分,離畢業只剩下六百九十九天又七堂課。
學校老師是最優秀的……
我不知道英文老師的長相,因為她的頭髮油膩膩的,七零八亂垂到肩膀上,從頭髮分線到耳朵是黑色,接下來到捲曲的髮尾是螢光橘。我搞不清楚,她是惹到了美髮師,還是即將變身為金斑蝶。我都叫她金髮魔女。
金髮魔女因為不肯好好看著我們,光是點名就浪費了二十分鐘時間,她一直低著頭看著講桌,頭髮都落到了臉前。接著她在黑板上寫字,對著旗子說明這學期要讀的書,然後下課時間就到了。她希望我們每天寫班級日記,而且保證不會去偷看內容。我在上面寫說她人好古怪。
社會課也要寫日記,學校一定是可以拿日記賣到好價錢吧。從小一到高一,我每年都上美國史,而且還要複習一次看地圖的技巧。我們花一星期時間上原住民史,然後趕在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一(「哥倫布紀念日」)之前,了解發現美洲大陸的哥倫布的故事,到了感恩節之前,我們會上清教徒的移民史。每年老師都說會教到現代史為止,結果都在「工業革命」就停住了。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我們終於上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原來全世界曾經一起打戰過!應該多定一些節日,這樣社會老師才有進度可循。
我們班的社會老師是粗脖子老師,就是在禮堂吆喝我坐下的那個人。他對我我的印象可好呢,「我剛才注意到妳了,給我坐到前面來。」
冤家路窄。他鐵定受過創傷,才會這樣緊張兮兮的,電視上那些打過越戰或伊拉克戰爭的人就是個樣子。
第一張成績單
歡迎就讀晴和高中
今天是我上高中的第一天,我帶了七本新的筆記本,穿上了討厭的裙子。我覺得肚子好痛。
校車呼呼呼地開到我家巷口。車門打開後,我上了車,是今天第一個上車的。司機把車開回到馬路上時,我還站在座位中間的走道上。要坐在哪裡好呢?我從來不坐後面。坐中間的話,隔壁可能會有不認識的人坐下來。要是坐在前排呢,人家會覺得我像小朋友,不過萬一哪個以前的朋友決定要跟我說話,坐在前面的位置才最容易跟他們正眼相對吧。
每一回校車停下,就有四、五個學生走上來,然後往走道移動。有的人在初中時跟我一起...
推薦序
大聲說出來──《我不再沉默》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張子樟教授
《我不再沉默》(Speak)是一本討論中學性侵犯的作品。根據媒體報導,美國每六分鐘就發生一件性侵犯事件。以性侵犯為故事主題,並非突出罕見,但這本書最令人讚賞的是作者的敘述手法與情節安排。
故事並不複雜,主角米蘭達以近乎日記的方式,記錄她進入九年級後的生活瑣事。開始時,作者先製造懸疑,主角已成為被好友遺棄、其他同學在背後指指點點的被棄者。她覺得越來越難開口說話:「每次想跟爸媽或老師說話時,我就開始結結巴巴,不然就是說不出話來。我是怎麼啦?好像是得了某種間歇性發作的喉頭炎。」讀者「傾聽」她的緩慢回溯,終於了解她深藏內心的祕密:在高年級「告別暑假」的派對中,她喝醉酒,慘遭強暴。震驚加上畏懼,她報警,毀了派對,成為所有同學的公敵。這件事對她來說有如擺不脫的夢魘:「我在走廊看見『它』,『它』就讀晴和高中,和啦啦隊的奧伯莉走在一起,『它』是一場惡夢,讓我無法醒來,看到我還對我微笑,又眨了眨眼睛。幸好我嘴唇已經一針一針縫起來了,不然我一定會吐。」
所有學校的一切生活都會讓她聯想到這件不愉快的往事。上英文課,她想像與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紅字》(The Scarlet Letter)中女主角海絲特一起在森林生活:「她帶著A的符號,而我則帶著S的符號。S代表沉默(silence),愚蠢(stupid),害怕(scared)、糊塗(silly),也代表羞恥(shame)。」完全沒有正面的想法。
米蘭達的學校生活是種重大負擔,她哀傷、逆來順受、自怨自艾。她失去發言權,也不想講話,卻以一種冷嘲態度觀察同儕、師長和雙親。她蹺課逃學被發現後,校長約見。面對校長,雙親和輔導老師,她依然拒絕發言,冷眼觀察這幾位長輩的言談舉止,腦海裡浮現了荒謬的畫面,心中想的卻是坐車逃離到他州要多久。
她功課退步,唯一讓她肯投入的只有美術課,因為在美術課堂裡,她能找到短暫的避難感覺。老師費里曼是位外表古怪但了解學生的好老師。在他的協助下,米蘭達慢慢走出陰影。他告訴她:「下次畫樹的時候,心裡別想著樹,想想愛、恨、快樂或是憤怒,想想任何讓妳有感覺的事物,會讓妳手心冒汗或是縮起腳趾的事,專心去想那種感覺。」這些話等於間接鼓勵她說出心中想說的話:「我想妳有很多話想說,我願意聽妳說。」她終於找到願意聽她說話的人。
另一個讓米蘭達產生開口勇氣的是班上男同學大衛。她決定寫份有關婦女參政權的報告交給老師,但不願在班上做口頭報告,只要求大衛把影印本發給同學,結果成績是丁等,還得到悔過室報到。她無法接受,大衛說:「提倡婦女參政權的目的,是要女性為自己的權利大聲說話,保持沉默不會讓妳的權利被說出來,這樣一來壞人就贏了。如果爭取婦女參政權的女性都不說話,那麼女性會到現在都還沒有投票權。」這些話同樣是鼓勵她「說」出「真相」,再加上想像三位知名談話節目主持人對她被強暴一事的看法,她終於有勇氣以筆談方式,把事實告訴正與曾侵犯她的「它」交往的瑞秋,使「它」再現侵犯她。她大聲說出「不要!」同學趕到,壞人得到了報應。
作者洛莉‧荷茲‧安德森(Laurie Halse Anderson)初次參與少年小說創作行列,有些非凡成就,相當不易。細讀全文,讀者當能感受出作者擅長運用象徵。從寒冬進入暖春,象徵了女主角克服身心創痛的艱辛過程;種子的散播方式以及她創作「樹」的經過亦具象徵意義。
作者的細膩刻畫了瀰漫於當前中學裡的殘酷和邪惡。作者利用女主角嘲諷的口吻重述了她的過去與現在經驗,甚至偶爾現類似簡潔雅致小品文般的敘述,使讀者領受到她「聲音」的清晰、不凡與真實,並且以近乎怪誕般的情節來洞察現實黑暗面。情節安排引人入勝,角色生動感人,但讓讀者難以忘懷的是,作者不加修飾與雕琢的手法來觀看中學生活的變化。最可佩的是,作者可以讓讀者進入女主角的內心世界。敘述語言與生動獨白使讀者感受被性侵犯少女的痛苦、惶惑。
大聲說出來──《我不再沉默》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張子樟教授
《我不再沉默》(Speak)是一本討論中學性侵犯的作品。根據媒體報導,美國每六分鐘就發生一件性侵犯事件。以性侵犯為故事主題,並非突出罕見,但這本書最令人讚賞的是作者的敘述手法與情節安排。
故事並不複雜,主角米蘭達以近乎日記的方式,記錄她進入九年級後的生活瑣事。開始時,作者先製造懸疑,主角已成為被好友遺棄、其他同學在背後指指點點的被棄者。她覺得越來越難開口說話:「每次想跟爸媽或老師說話時,我就開始結結巴巴,不然就是說不出話來。我是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