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店」,不再是單純提供旅人睡覺休息的地方,而是製造行旅時光的五感體驗,從視覺的滿足、身體的舒適、心靈的提升、感官的享受到分享的愉悅,因為每位住進設計旅店的房客,心裡的OS幾乎都是「我想要一個這樣的房間」,擁有像「家」一樣的感覺!在旅店這個「微型城市複合空間」裡,消費者在意下一次的旅遊體驗的會遇見什麼樣的驚豔空間?而非單純只是臨時住一個晚上。隨時起身在你即將前往的方向,最後都能滿載而歸!
台灣第一家標榜著設計旅館的國聯飯店,原是一家經營長達50年的老飯店,為了區隔當時競爭的市場,決心以設計旅館改造之後再重新出發,不但在當時成為潮流的領導者,至今仍在市場有相當影響力,可見獨特的設計風格在激烈的旅館市場佔有多麼重要的地位。
台灣,隱藏著兼容並蓄的中國文化,表現多變且多樣的風格型態,地域雖小卻能望見世界的無遠弗屆,而設計風格旅店一間間的展開,正意味著台灣邁向國際化的未來旅程,就是現在!
2011年享譽全球的 W Design Hotel 正式進駐台灣台北,成為最具指標性的時尚設計旅店,為台灣旅遊無疑是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現在La Vie重新將台灣設計風格旅店總整理!精心挑選全台50家設計風格旅店,從國際級、藝術感、獨特性到符合個人化需求的風格旅店,深度挖掘設計風格旅店背後的故事、設計概念及當地結合的文化背景,不論是國際級的旅館連鎖集團或是深耕台灣飯店集團的轉型之作,都將在本書中精采呈現!!
作者簡介:
推行設計不遺餘力,設計是時尚、是知識、是生活、是娛樂。第一本設計理想生活的美學實踐誌,《La Vie》從消費者的需求與慾望出發,導引讀者了解、欣賞進而懂得消費彰顯個性的好設計,協助讀者找到美感的體驗、 醞釀自己的品味。
章節試閱
張耀×寒舍艾美—適度冷感•時代熱捧色澤
文|張耀 攝影|張耀、劉信佑
一個新開的大酒店,就像一張還沒有寫字的白紙,雖然酒店東家、設計師、管理方和數以百計的服務人員已經千方百計地試圖確定未來的色調、線條,乃至動態風格,但在酒店這張白紙上留言、書寫、畫畫的,最終還是住客。來來往往的住客,今天進明天出的住客,決定了一家酒店的顏色和調性。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短暫過客,但川流不息,組成了不變的主體,他們是一個大酒店的真正生命力。
連酒店的東家也強不過他們。
臺北信義區的寒舍艾美酒店還沒正式開張,已經有了陸續的客人,酒店的大旗很清楚,想要吸引創意行業的商務客人,這個要求巨高,這群人巨難搞,比有錢人有口味,比有口味的人有錢,見過大世面,在時髦圈子的風口浪尖上打滾,要求細節到近乎偏執,而且極端自戀。花錢無所謂,但又不會白白多花一分錢。要讓這樣的客人滿意、驚喜,很難,覺得賓至如歸,處處舒服,又不是在家裡的感覺,更難!
on the way
寒舍艾美準備的方陣也夠強大的,地點是鬧市中的鬧市,淺灰色的大理石入口和玻璃牆隔斷了外面的滾滾人潮。一連串世界級的珍品名畫,博物館一級的美術口味,八位數的天價雕塑,還有寬闊而佈置出色的大客房,天花板很高,長條的工作桌可以坐下一個創意團隊。浴室也是巨大的,所有衛浴產品也是挑了又挑,全部設計成黑白色調,男黑女白,各自一套。還有世界級的酒窖,美食家餐廳,入夢一樣無人的泳池大廳,愛玩、愛吃、愛靜、愛冷清、愛被人服侍,但又處處有距離的,都能各得其所。
一進門的十分鐘決定感受,這時艾美總結出來的心得,所以有一個專門的團隊為你考慮進門十分鐘的排場和享受。
這個酒店夠酷的,很多來看我的朋友這麼說,他們用了英語,而且加了重音,像要突出某種冷調的意思。的確,寒舍艾美的設計,特別是大堂和公共空間都有一點點的疏離感,不是那種一般大酒店的熱情氣氛,不過我很享受這一點。
它隨時告訴你,你在路上,這是一家為你和所有旅人精心佈置的摩登大旅館,雖然奢華、考究,服務人員前前後後,它還是一家旅館,你是過客,我喜歡清楚這樣的空間感覺。
特別是它的樓層走廊,太長了,特別是我住在601房間,要走到走廊的盡頭。這樣的長廊會讓心急的人越走越心急,讓心靜的人越走越靜,我跟朋友們開玩笑說,這似乎是旅館東家為我們準備的一條禪修的道路。
It’s all about ART !
寒舍艾美的東家,很懂旅館業,酷愛現代藝術收藏,選放的作品也是非常大膽、前衛的,同時又愛「曉芳窯」這樣的經典完美瓷器,這樣的組合,讓酒店充滿了視覺上的起伏和戲劇性。對了,空間場面的戲劇性和距離感,這可能是理解這家酒店的關鍵字。
這家酒店的美食是沒得挑的,中餐的寒舍食譜餐廳每一餐都是老饕級別的,需要很好的品味。
到了客房,舒服是第一位的,柔軟的佈置和陳設,包括大床,都是一流的選擇,要找到東西方客人都喜歡的,恰到好處的床墊柔軟度,也是需要很多功力的。睡下來,才知道決定一個酒店的舒服程度的最大要素是床!當然還有涼涼的,細滑如絲的床單。
第二個要素就是浴室,這點上寒舍艾美也是捨得花本錢的,不光空間寬大,而且盆池,淋浴,預熱的衛生設備,樣樣周到。
下次臺北,肯定是這裡了。
至於剛剛開業,電話系統偶爾故障,留言方式不太靈光,或者服務人員的細節可以推敲等等,都是小菜,大旅館是一個很大的系統,剛剛轉起來有點雜音難免,但是它提供的經驗也是臺北以前沒有的。寒舍艾美有點像一個放大的精品旅館,有經得住推敲的設計感,也有大旅館的排場和舒適度。
適度的冷感,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熱捧的顏色。
Deta@
簡介
張耀 一九六○年出生於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一九九三年旅居香港,擔任德國《攝影畫刊》亞洲記者,以及國際性雜誌特約攝影。以旅行為生活基調,不斷挑戰創意的攝影作家。視覺圖書的始作俑者。他說自己是拿照相機的作家。迄今已在海內外出版數十種圖文著作。一句「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或在去咖啡館的路上」成為許多人的生活信仰。一九九五年在台北推出《打開咖啡館的門》、《咖啡地圖》,即掀起新人文影像風潮。著有《咖啡地圖》、《打開咖啡館的門》、《叫咖啡的地方》、《百年夕陽紅》、《彩色羅馬》、《威尼斯進行式》、《巴黎的一天》……等等。
劉黎兒×加賀屋—天皇御用百年旅店
文|劉黎兒 攝影|劉黎兒、王漢順
當一家即將開幕旅館的第一號客人是我難得的初體驗,而且是在日本有百年歷史、連續30年都榮獲「專家評選日本飯店.旅館100選」綜合第一名的加賀屋在北投開的第一間海外店,讓人毫不猶豫便接受這項體驗的使命,在能登半島的加賀屋,我曾去投宿過二次,當時就對能收容這麼龐大人數的旅館,居然還能軟硬體的宏觀、細節都照顧如此周到,讓客人回去之後都有一個關於加賀屋親切、貼心的故事可以說,相當驚訝,因此也對北投日勝生加賀屋充滿好奇、期待,想窺探登頂的日本傳統餐旅文化是否真的能在台灣完整地呈現。
日本基因複製
北投加賀屋跟能登半島七尾和倉溫泉加賀屋不同的是七尾加賀屋是傍水,而且非常寬闊,北投是依山,是在北投溫泉史上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原址旁,立地狹窄些,但令人意外的是建築設計師町田真吾也能在這裡打造了表裡都十足加賀屋的北投加賀屋,外觀是日本傳統數寄屋建物,內部從一樓到十六樓都挑空,比七尾加賀屋挑空六樓還更高聳壯觀,室內大部分的區隔都不隔死,保留了流暢開放的空間,令人感覺寬敞舒適,並從透明的電梯裡可以一覽無遺;在有限的空間裡,像宴會場邊也保留寬闊的迴廊,是奢侈而能眺望窗外的透氣場所。
町田將能用木造的部位都用原木甚或台灣檜木,維持和風癒療效果,尤其兩個大風呂中有一個就是採用台灣檜木,為的是檜木會發出特有靈動香氣;二樓大廳或三樓的天井還故意把完整的樑木慢慢燒成拱形,玻璃或天井壁紙都採用和紙模樣,隨處都奢侈採用或運用能登半島傳統工藝品如加賀金箔、加賀友禪、九谷燒、輪島漆器等,像大廳裡也跟七尾加賀屋的大廳一樣牆壁擺飾了日本漆藝界最尖端的藝術家角福三郎的「天女之舞」,或電梯從外面看來是不透明的加賀友禪模樣,三個電梯內也分別貼有加賀金箔滿月以及上弦月、下弦月,細微之處都可以看出他想展現加賀傳統藝術的用心,讓北投加賀屋成為優美而有特色的旅館;町田也是加賀屋重建「能登渚亭」部份(74室可容417名客人)的設計師。
女將文化─沒有辦不到
昭和天皇曾兩度投宿七尾的加賀屋,現在的天皇在皇太子時代也曾住過加賀屋,加賀屋原本是只有12個房間、接待30名的小旅館,但現在則成了能接客二千名的大型高級旅館,還維持三十年不墜的第一的評價,畢竟不僅是硬體多宏偉壯觀或內部用藝品締造的多金碧輝煌,而是在於無可取代的無形的軟體,亦即無微不至的服務,這方面加賀屋有百年傳統。
從創業者小田家脈脈相傳的女將文化,女將(okami)原本是指全盤操控料亭或旅館運作、服務的女性負責人,一家旅館只有一位女將,通常是繼承家業的女兒或媳婦出任,未來將接班的稱為「若女將」,女將是率先示如何接客的典範,也是最能展現日本溫泉旅館文化精華的關鍵人物,好旅館必有好女將,而加賀屋先代女將小田孝服務的信念已經形成加賀屋的一種服務文化,才會變成特有「女將文化」,這信念是真心款待,不會有「不行」、「辦不到」的字眼出口;像我曾體驗過在農曆年冰天雪地中,加賀屋的女中(管家)們依然穿著單薄和服在銀色世界裡送客,而且同行的朋友堅持要改搭火車回京都,女中們也幫忙提行李到月台,並列隊鞠躬送行,那樣的場景,至今難忘;投宿期間,也有一對台灣母女因為換車不順而延誤抵達,加賀屋也親切去尋覓迎接,並為她們延後用餐時間等。
無上的安心感
北投加賀屋也繼承了這樣絕不對客人說NO的服務的傳統;不僅從房客入住到退房的住宿期間,全程都配置有專屬管家,讓客人擁有溫馨貼心的住宿或用餐經驗,我在北投投宿的一夜,是由源氏名(化名)佐和子跟五月兩位管家服務,佐和子在七尾加賀屋工作過2年,而五月也已在旅遊界累積相當經驗,都細膩周到,像我隨意問東問西,或提出瑣碎的要求,她們都沒忘記,有2次還認真地寫在和紙便條上回答我;原本這種有專屬管家的客房服務在日本許多溫泉旅館,因為人才培養不易,逐漸難以為繼,加上現代人喜歡擁有隱私,管家跟客人的距離必須拿捏的很好,才會發揮所謂讓客人能輕鬆自在、精神舒暢,而收在溫泉旅館洗心休憩的效果,這種智慧不是速食式的訓練可以培養出來的。
房間內各種細部道具也都令人滿意、感動,許多用品如信紙、足袋、小毛巾等都跟加賀屋本店用的一樣,其他如電話、免洗治馬桶乃至手電筒等都是日本產品,每一小玩意都無懈可擊,令人有無上的安心感,不會像歐美系星級飯店細部常很粗糙,房內小電器等會有插頭接觸不良或淋浴水壓不穩等惱人毛病;加賀屋客房內的衛生紙柔軟卻又堅挺,宛如會敬禮般,抽出一張後下面的一張也還是會敬禮,或是廁所衛生紙也都有美麗的摺角,讓人覺得連衛生紙都在歡迎自己,這也是日本旅館的特色,讓人驚嘆連這種細節都真的原汁原味搬到台灣來,每一個芝麻蒜皮枝節居然都禁得起拍照或值得拍照,到北投加賀屋本身就能感受到比較深層的、細緻的日本文化,本身便有很高價值。
道地京料理
高級日式旅館能很有自信的兩大因素,一是擁有厲害的地點、建物或庭園、山水風景等,另一個就是旅館的歷史,亦即傳統、餐飲、服務、氣氛……等,只是為了投宿也值得專程去;北投加賀屋雖然是新旅館,但從一開始就有高級老鋪水準;北投加賀屋的料理算是我近年來在台灣品嚐到比較純正的日本料理,不僅注重鮮美,切工、調味、上菜方式都很經典,沒有胡亂用不講究的「創作料理」來混冒,除了擅於運用台灣當季的食材,懷石套餐中也包含了加賀藩所在的金澤代表性鄉土料理的治部煮,或京料理的若狹燒等,在京都學烹調的總料理長池田俊也自己或對端出去的料理都有嚴格的要求,用餐時所用的食器也都是加賀屋訂製專用的高級九谷燒或輪島漆器等,賞心悅目,五感都滿足。
加賀屋也會安排一些日本文化學習課程供客人選用,例如花道、茶道等,我則是跟唐和家的Emily老師學做和菓子,跟她學的好處,是她在二小時內一下就教導比較深入的和菓子的作法,普通人尤其笨拙如我,雖然無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會許多技法,但卻因此能懂得和菓子基本製作原理,這些技法如果在日本,要熬多少年,師傅好不容易才會露一兩手,但Emily卻很大方地把基本訣竅都獻出來。
台灣溫泉文化新一頁
加賀屋裡除了高層有日籍主管外,也有會說中文的女性人才,像也管客房及員工訓練的葵,是今年八月才來台的可愛的日本小姐,曾留學天津的南開大學,一口流利的中文,她說她在台灣去過了故宮、101、以即士林夜市等,我說:「妳該去的地方都去過了!」她笑的很開心,我們一起用京燒茶碗在茶室喝茶時,雖然我知道每位加賀屋的女管家都要學習茶道、花道等,但她的動作格外純熟、俐落,原來她的祖母就是茶道老師;葵或其他員工,或是北投加賀屋本身從現在開始將在台灣寫下他們的歷史,或許也會對台灣餐旅服務業、溫泉文化等翻開新的一頁,而喜好旅館、日本料理、泡湯等日式文化的台灣人也有福了,可以體驗100%的細膩和風!
簡介
劉黎兒 日本文化觀察人氣作家,曾任中國時報國會記者、駐日特派員、日本電視台評論員,著作為數可觀。作品觸及文學、時尚、美食、旅遊、兩性……等不同文化面向。以不含偏見觀察為己志,對新奇的事務永遠保持敏銳度及理解,作為深度解讀日本面貌的風向達人,著有《大人味日本遊》(La Vie出版),最新著有《男女職場生存術》、《裸—劉黎兒的日本情色文化觀察》。
張耀×寒舍艾美—適度冷感•時代熱捧色澤文|張耀 攝影|張耀、劉信佑一個新開的大酒店,就像一張還沒有寫字的白紙,雖然酒店東家、設計師、管理方和數以百計的服務人員已經千方百計地試圖確定未來的色調、線條,乃至動態風格,但在酒店這張白紙上留言、書寫、畫畫的,最終還是住客。來來往往的住客,今天進明天出的住客,決定了一家酒店的顏色和調性。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短暫過客,但川流不息,組成了不變的主體,他們是一個大酒店的真正生命力。連酒店的東家也強不過他們。臺北信義區的寒舍艾美酒店還沒正式開張,已經有了陸續的客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