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軌道小開學python枡野俊明比爾蓋茲黃仁勳楊双子吉本芭娜娜獨裁者聯盟AI工作術臺灣民族主義東京都同情塔手機成癮張忠謀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不供貨

愛情的哲學(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理察‧大衛‧普列希特|譯者:闕旭玲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5-01-09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84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德國最迷人的哲學家,唯一全面探討愛情的哲學作品
長踞德國亞馬遜書店、明鏡週刊暢銷排行榜
讀完本書你將睜開被愛蒙蔽的雙眼,以另一種目光看待愛情
知名作家 卜大中
作家、評論家 平路
創意人、作家 李欣頻
作家、評論家、媒體人 蔡詩萍
台北大學中文系教授 賴賢宗
強力推薦

你的愛情從哪裡來?將往何處去?
哲學是對人生的睿智思考,
愛情的哲學則是對愛情的睿智思考。
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愛情,是人類永無止盡的話題。無數的小說刻畫它,令人沉迷,沒有一部電影能捨棄它,音樂若是沒有了它,根本不忍卒聽。沒有一件事能像它一樣撼動人心,讓人神魂顛倒、萬物失序。然而,我們對它的了解實在是少之又少。愛情到底是什麼?人類何時發展出愛情的?猿猴也會因愛而結合嗎?愛情的本質是什麼,繁衍後代、心靈交流、促進社會福祉、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大自然的一切清楚明白,是文化才讓愛情變得曖昧不明的嗎?男人與女人的性欲為何如此不同?「大胸部」的女人果真在演化上占盡優勢?大自然為什麼創造兩性?愛情是為了兩性的結合而「設想」出來的嗎?今天,誰會認真的說:「我愛你。」這樣說的人,真正的意思是什麼?我們是否對愛情要求太多了?

無以數計的自我成長書籍曾對愛情進行描述,並從不同的片斷面向切入,彷彿為愛情帶來一絲曙光。從中我們似乎知道,如何讓愛情永不褪色,如何成為熱情如火的戀人,同時也理解到原來男女來自不同的星球!但是,這一切有什麼實質效應呢?讀到正確的那一本書,就能在愛情的道路上走得稱心如意嗎?

本書作者理察‧大衛‧普列希特企圖在愛情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中,整理出些許頭緒來。他運用各種科學研究,打造一把哲學思考的利器,爬梳愛情、解析人類感情,從人類基因的生物學觀點,到愛情的心理因素,以及現代愛情中個人與社會的種種糾葛。

閱讀本書,在作者的導引下,我們彷彿走進一棟愛情的博物館,穿梭在生物學、大腦科學、心理學、社會學、歷史的樓層之間,悠遊於各種思想流派,參觀「男人與女人」、「愛情本身」與「今日愛情」的展間,隨著知性與感性的導覽,一一躍過愛情的跨欄障礙。讀完本書,你將再度睜開雙眼,以另一種目光觀看待愛情(沒有比較新或比較舊),對於愛情的「剪不亂、理還亂」,更有一番深刻體認點滴在心頭!

作者簡介:

理察‧大衛‧普列希特(Richard David Precht)

哲學家、政論家、作家、媒體出版人。一九六四年出生於德國索林根市(Solingen)。一九九四年於科隆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其後幾乎任職過德國各大報與電台,並曾獲美國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記者獎學金。

二○○○年榮獲生物醫學大獎。創作有兩本小說、三六本非文學類著作。童年回憶《列寧只來到盧登夏德》(Lenin kam nur bis Lüdenscheid)已拍成電影。哲普著作《我是誰?》一鳴驚人,榮登《明鏡週刊》非文學類排行榜冠軍,德國amazon不分類冠軍,長踞不墜,令讀者大眾與評論家驚豔不已。居住在科隆和盧森堡兩地。與前妻育有一子。目前與太太(較其年長)共同撫養她的三個小孩。

中文翻譯作品包括:《我是誰》(Wer Bin Ich?und wenn ja, wie viele?)、《奧斯卡與我:普列希特給兒子的 20 堂哲學課》(Warum gibt es alles und nicht nichts:Ein Ausflug in die Philosophie)、《無私的藝術》(Die Kunst, kein Egoist zu sein)。

譯者簡介:

闕旭玲

政大哲學系畢業,留學德國六年,於特里爾大學主修德文。現專事德文翻譯,譯有《丈量世界》、《我與康明斯基》、《窮得有品味》、《午間女人》、《綿羊偵探團》等書。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一筆不明究理的遺產

愛情與生物學到底何干?



絕妙的好點子

  生物學家都知道:女人喜歡富有、健康、高大、身材對稱、肩膀寬大且腹部結實的男人;男人喜歡年輕、苗條、乳房豐滿、屁股大、會生小孩,且皮膚光滑、細嫩的女人。對呀,整個星球都淪陷了,所有人都這麼想,唯有一小撮勇敢的人拒絕了這種想法,至今仍頑強抵抗。

  如果事情真有這麼簡單,我們的性偏好如此單純,為什麼實際生活會那麼複雜、狀況百出?為什麼有男人專挑不符合這些標準的女人?為什麼有許多成年人不但不想跟外表最美的異性談戀愛,還不願意跟他們結...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導讀〉

性、愛、婚姻的生命倫理 / 賴賢宗

此書(《愛情的哲學》,Liebe: ein unordentliches Gefühl)作者理察‧大衛‧普列希特(Richard David Precht)從德斯蒙德‧莫里斯(Desmond John Morris)的《裸猿》(The Naked Ape)與《人類動物園》(The Human Zoo)的觀點開始講述此書,以物質基礎的「科學」研究出發,他闡明新近的生物學、人類學、心理學關於愛情現象的研究成果,對於過分強調追求「真我」、「真愛」的愛情的心理分析的形上理論加以批評。此中的論述策略有如莫里斯早已提出的,認為人類被自己的文化所限,行為能力退化到像...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導論
火星上的男人,金星上的女人
寫本探討「愛情」的書,有這麼困難嗎?


第一部 男人與女人

第一章 一筆不明就裡的遺產──愛情與生物學有何關係?
●幾乎堪稱絕妙的點子
●人類動物學
●愛情與更新世
●迷霧中的橋

第二章 基於經濟考量的性?──為什麼基因不是自私的?
●斷手天才
●基因神話
●資本主義式的繁殖

第三章 勢力的伯勞,不動如山的蛙──男人與女人想要什麼?
●投資
●男人的願望
●女人的願望
●非理性的文化
●文化如何塑造我們?

第四章 我看見的,你看不見──男女想法真的大不同嗎?...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