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中小企業總會祕書長 王振保
王品集團副總經理 高端訓
專文推薦!
理財周刊總編輯 林筠騏
財經節目主持人 夏韻芬
臺灣大學 EMBA 執行長 黃崇興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 葉雲龍
網路家庭董事長 詹宏志
政大企管系教授兼公企中心主任 樓永堅
各界菁英必勝推薦!
向失敗學習,勝過向成功仿效 中小企業總會祕書長 王振保
創業是許多臺灣人的夢想,每年有無數年輕人前仆後繼,卻也有無數人黯然退出。成功創業需要大量的事前準備,許多人卻只看得到成功者回顧創業過程中的挑戰與克服,幾乎難以聽見失敗者所經歷的寶貴教訓。
臺灣中小企業占整體企業家數近九十八%,中小企業總會長久以來扶持這些中小企業發展,深感許多年輕人創業過程中面對的一大困難,便是空有熱情和夢想,卻缺乏足夠的資訊與風險意識。許多人迷信大企業,一頭哉進熱門品牌加盟,卻沒想到在一樣的SOP下,能養出百種失敗案例─
抱著開咖啡店和花店的浪漫夢想,卻無力負荷意料之外的辛苦,終於發現當老闆一點也不容易;啟動資金看似充足,興匆匆開了店,卻因為失控的財務規畫而以光速耗盡資本;明明有傑出的產品和服務,卻不懂得善用政府提供的幫助,對稅務法規也一知半解;加盟合約的陷阱、錯誤的產品定位及市場判斷,更讓許多創業者一開始就灰心喪志。
除此之外,許多聽起來必定成功的想法,執行起來也總是狀況百出。低成本、好進入的網路拍賣,為什麼還能把資金陪光?個人工作室風險低,但磨了三年依然開發不了有效客源?一人公司組成單純,只是做了半天也沒利潤,個人品牌完全推不出?更糟的是,有些人失敗了幾十次,僅管不屈不撓、毅力可嘉,依舊找不到自己的問題,只是不斷重覆著失敗。
正如本書作者所說,創業要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然而創業會失敗,只要一顆地雷就足夠。許多人在創業前經常把前景想得太樂觀,覺得「加入大品牌就對了」、「跟著成功者一樣搞就對了」,殊不知成功者的故事太多,對許多小資本創業的小資階級來說更是太遙遠、太模糊,而且絕大部分無法複製仿效。與其如此,不如看看那些以為必定該成功的案例,究竟是如何失敗的,那些創業地雷自己又是否有能力避開?
幫助別人創業,某種程度來說也是在學習別人創業失敗的寶貴經驗。中小企業總會的價值,就是做為政府政策與民間需求的協調者,鼓勵所有有志輕年成功創業,發展健全企業,回饋社會。而《小資創業賺到翻!》絕對是創業者最好的輔助。期待每個人都能從本書了解自己的弱點,發掘自己的長處,盤點自我籌碼,讓這些前人用大筆金錢和血汗所換回的教訓,幫自己找到通往成功的路。
有夢也要有藍圖 王品集團副總經理 高端訓
臺灣年輕人想創業,有夢最美,但是你準備好了嗎?
二○○三年,王品集團前進中國大陸開創新事業,從零開始。聽著當時前往開創新事業的主管,訴說開創時期的困境,包括資金有限、人才不足、不適應乾冷天候等,頭幾年可說吃足了苦頭!
記得當時創業的主管曾經分享,初期為了讓自己不能鬆懈,在攝氏5度的酷寒環境下也不敢開暖氣,就是為了要節省費用,縱使睡到半夜尿急,也只能憋住,冷到不敢起床,告訴自己要接受艱困環境的挑戰。可見,創業要成功,首先得要吃得苦中苦!
然而,全心投入,忍人所不能忍,只是創業的基本條件。很多創業者只有很初步的想法便投入,成功的機會自然很低。創業之所以迷人,是因為成功的果實往往非常豐碩,再加上理想的實現所帶來的成就感。不過,創業並不保證成功,通常一百個人創業,只有不到兩人會成功,甚至更低。
這本書可以提高你創業成功的機率,因為它提供了很多創業的案例,讓你從中學習別人的經驗,以及創業過程中容易踩到的地雷,讓你在創業之前就有所準備,更進一步發展出避免「踩雷」的方法。
本書可說把創業者可能面臨的問題完整的考慮,如果你可以根據所提到的內容,如評估自己的條件、準備創業計畫、進行市場調查、財務規畫等,事先擘劃出自己的創業藍圖,將大大提升成功的機率。
這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如果你是想創業的人,它提供你創業的完整思考,讓你更篤定;如果你已經創業,它告訴你往前可能面臨的問題,讓你及早準備;如果你還是學生,這無疑是一本很好的創業參考書,讓你提早吸收實務的知識!
創業適能度檢測表(請以○及╳回答以下的小測驗,並計算○的數目)
( )1.我熱愛工作,而且樂在其中。
( )2.我喜歡接觸新事物。
( )3.我做事有責任感,答應別人的事也一定設法做到。
( )4.我習慣做好事前規畫。
( )5.我是個有毅力的人,只要一開始就堅持到底。
( )6.我不怕挑戰,能在有挑戰與變化的環境中工作。
( )7.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我會設法尋求不同的解決方案。
( )8.我做事有方法,而且會不斷改良工作方法。
( )9.我懂得掌握事情的重點與工作進度。
( )10.對於未來二至三年的生涯,我已有大致的規畫。
( )11.我是個能接受他人意見的人。
( )12.我能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很少人會誤解我的意思。
( )13.我是個樂觀開朗的人。
( )14.我不隨便發脾氣,是個高EQ的人。
( )15.我喜歡參加和工作無關的社團活動。
( )16.只要收到新名片,我一定盡快加以分類歸檔。
( )17.我懂得有效運用周遭的朋友與社會資源。
( )18.我喜歡觀察人事物,且觀察力敏銳。
( )19.遇到困難時,我會理性分析問題並做出判斷。
( )20.遭遇失敗後,我會分析失敗的原因以避免重蹈覆轍。
( )21.遇到不懂的事,我能不恥下問。
( )22.我知道如何蒐集創業資訊。
( )23.我知道失敗的風險,且能夠承受失敗。
( )24.對於我認為對的事情,我能夠承受孤獨,獨自一人努力下去。
( )25.我的健康狀況良好,禁得起連續幾天的熬夜。
( )26.我已經有足夠的創業資金。
( )27.我知道我要創業的行業,至少還有一、二年的好光景。
( )28.我的家人與好友都支持我創業。
檢測解析
○的數目 解析
22-28 想創業就開始動手吧,你的個性適合創業。
15-21 有高度潛力成為創業一族,可規畫更詳細的創業計畫。
8-14 有潛力成為創業一族,建議在正職工作外,嘗試各種兼職方式,找出自己的興趣與創業方向。
0-7 建議你還是乖乖當上班族就好吧!
創業避雷指引──
灣產業訓練協會祕書長 陳文彬
1. 創業要有點阿Q精神,要實事求是。
2. 悲觀的人在答案背後看到問題,樂觀的人在問題背後找到答案。
3. 在平淡無趣的工作中增加一點創意,樂趣就會如影隨形的跟著你。
4. 著名的英國軍官勞倫斯(T.E.Lawrence)曾說:「有人睡覺時做夢,有人醒著時做夢;醒著做夢的人比較可怕,因為他真的會去做。」
5. 創業必須從自己有興趣的市場缺口投入,還要具備該行業所需的專業與技能。
6.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成功必須配合創業者個人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7. 如果你會因思考創業而失眠,如果你不求名利只把創業當興趣,你會發現商機到處都在。
8. 持續堅持,贏在創新;理想總在實現中遇見。
張志誠
1. 對原有工作萌生不滿,絕對不是創業的好動機。
2. 以為當老闆很輕鬆、低估創業的風險、沒有全心投入的決心、只有意圖沒有想法,都很危險。
3. 今年賺錢的行業,不表示明年還會賺錢;別人賺錢的行業,不表示你去做也會賺錢。
4. 利用下班時間兼職或接外包,能有效降低日後的創業風險。
5. 兼職是準備創業的過程而非目的。
6. 絕不能讓兼職破壞正職工作的品質與個人信譽,以免落得兩頭空。
7. 有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
創業地雷第4爆:遏止失控的財務計畫
● 創業籌劃階段就要精細計算每一分錢,並嚴格遵守資金運用原則。
● 個人信用要在平時用心維護,申貸創業啟動資金的成功機率才會越大。
財務規畫一直是許多創業者最不願意碰觸的項目之一。因為財務規畫最傷感情,一個讓人興奮的創業計畫,很可能最後卻卡在沒有足夠的啟動資金而作罷;也可能必須不斷尋找願意投資的親朋好友、金主或銀行,不斷向潛在的資金供應者做簡報,這很可能是創業者不斷遭受挫折的開始。
在小雪和小吳的創業過程中,資金並不是大問題。他們不僅已經存了一筆創業基金,店租條件也比其他創業者來得有利。別人為了大馬路上的店面,每個月可能得付出六萬元,他們卻只要付出別人的一半到三分之一,在財務上可說是占盡優勢。但他們還是經營得非常辛苦,可想而知,如果他們一個月要付出正常行情的六萬元店租,除非能徹底改變經營心態,否則他們的連鎖茶飲店不是搖搖欲墜,就是已經結束營業。
在談到創業的財務規畫前,就讓我再說個故事來起頭吧!
小李和女友小茹辛勤了好幾年,又向家人借了兩百萬元,湊出三、四百萬想開家咖啡店圓夢,他們不想加盟,只想開一家夢想中的咖啡店。
他們對內湖科技園區情有獨鍾,因為內科是臺灣科技業者的基地之一,現代化高樓林立,如果不仔細看,有些地方還真有紐約街頭的味道。小李和小茹想像著在這裡開一家高檔咖啡店,來的客人都是科技新貴,感覺開店的自己也跟著「新貴」起來。
兩人興匆匆地在內科轉呀轉,終於找到一個一百坪的出租店面。雖然坪數比他們預估的大,但站在空蕩蕩的店中,想像這邊是吧台、那邊是廚房,大片落地窗旁灑下陽光……客人在這裡喝咖啡多浪漫。雖然租金比原本預估的高出一半,最後還是決定租下這個店面。很快的,他們就和地主簽約,且因為這個地點挺熱門,小李擔心這塊風水寶地被其他虎視眈眈的競爭對手搶走,和小茹商量後,兩人決定動手先搶,一次簽下兩年約。
預算失控,客源流失
剛開始,光是三個月的押金和第一個月的店租就花掉他們不少資金,接著就是店面裝潢和設備採購。他們夢想中的咖啡店融合了地中海和南法風格,不過想像和實際實現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為了這個夢想,他們請朋友介紹了一位收費不低的設計師,討論之後,決定了設計方向,開始動工。為了讓咖啡店真實呈現兩人想要的風格,小李還要設計師去找進口家具。當店面如火如荼裝潢時,兩人也沒閒著,開始去找咖啡豆等原料和各種生財設備供應商,不管是原料或設備,小李也都盡量找高檔貨。
在夢想中的咖啡店逐步成型時,小茹隱隱感覺不對。店都還沒開張,小李就已經花掉超過一半的創業資金。像咖啡店的桌椅沙發,除非價格太離譜,否則小李都堅持用進口貨,有些椅子一張就要三千元,光是椅子一共就花了三十幾萬,再加上桌子,小茹算了一下,發現小李為了打造夢想中的咖啡店,都忘了管控寶貴資金。
有一天,小茹向小李提了有關戶頭資金的問題,小李卻認為小茹是婦人之見,他認為開店後,這家內科獨一無二的咖啡店肯定能吸引滿滿人潮,每天都有現金流入,何必擔心錢不夠。小茹碰了一鼻子灰,也只能聽小李的話。
隨著開張的日子越近,小李也越來越興奮,每天忙裡忙外,小茹則因為發現存摺裡的數字越來越少而擔心,不過小李還是很篤定地認為咖啡店的經營絕不會有問題。
好不容易,咖啡店開張了,兩人興奮地迎接第一批客人。由於整家店的設計具有非常浪漫的地中海南法風情,即使飲料或餐點的價格都比附近其他競爭者高出兩成,但一開始還是吸引了許多內科人上門嘗鮮消費。
不過,好景不常,三個月後,美國的次貸風暴像颶風般席捲歐美、亞洲各地,大家開始撙節開支。小李和小茹發現,原本喧鬧的咖啡店開始出現空著的桌椅,僱用的七、八位服務人員也開始閒到有時間聊天,光是人事費用,一個月就要十幾萬。雖然還有營收,但小茹發現戶頭的錢越來越少,仔細算了一下,光是店租、人事、食材、原物料等支出就要將近五十萬。小茹警告小李,這樣不是辦法。看到稀稀疏疏的來客,又聽到小茹講這些讓他頭痛的問題,小李的火氣一下子上來,兩人在廚房大吵一架。
「你知道如果景氣再壞下去,我們戶頭裡的錢還能撐多久嗎?」小茹質問小李。
「妳為什麼老是擔心景氣會壞下去?現在是M型化社會,我們咖啡店是開給M型社會的有錢人,妳怕什麼?只要名氣做出來,根本不用怕景氣好壞!」小李不甘示弱回她。
「如果你說的都對,那為什麼店裡的客人變少了?」小茹反嗆小李。
小李被小茹問得啞口無言,最後兩人一起計算這半年來的開銷,光是店面設計、裝潢就花掉將近兩百萬,還有店租、押金等,幾乎用掉四分之三的資金,加上生財設備,剩下的可用資金已經不多了。
即使一開始生意還不錯,但他們也犯了和小雪、小吳相似的錯誤,僱用了太多服務人員,再加上現在很多資金都已經投入無法回收的裝潢(也就是所謂的「沉沒成本」),現在只能從一些還能減少的開銷中想辦法撙節開支。
陷入資金借貸的無底洞
然而,沒多久,壞消息又來了。咖啡店對面開了一間便利商店,斜對面大樓的前庭還來了一輛咖啡車!眼看情況不妙,小李心知只有再取得一些資金,才有辦法撐下去。他相信只要景氣好轉,生意就能恢復往日榮景,於是他又跑去找爸媽,看看能否再借點錢。結果不如預期,還差點跟爸媽吵架。
每天一開門,就是要花錢,當現金收入遠低於預期時,小李在報上看到一篇報導,說幾個年輕人網路創業,也是因為湊不夠啟動資金,於是團隊的每個人利用現金卡各借二十五萬,總共湊了一百二十五萬元現金。這則新聞讓小李宛如在風浪中抓到浮木,他打電話給幾家銀行,問了現金卡借貸條件,然後懇求小茹跟他一起各借五十萬,這樣就能再有將近一百萬的可用資金。小茹原本覺得不妥,最後在小李的軟磨硬泡下還是一起申請借貸,兩人手上終於又有足以營運的資金。
原本跟家人就已經借了一筆錢,現在加上跟銀行借的一百萬,兩人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客人卻還是沒有回流。後來,小李想到降低各種餐點、飲料的價格來吸引顧客,這個做法雖然有點效果,但各種原物料不降反升,價格降低反而使得營收跟著降低,再加上很多原物料供應商都要求當月底結帳,小李借來的一百萬元結果還是「穩定流失」。
不久後,這筆一百萬的現金卡借貸要開始還錢了,問題是營收並沒有增加。小茹很清楚,再這樣下去這家夢想中的咖啡店遲早要關門大吉。於是小李想到了最後的方法——向地下錢莊借錢。雖然不想讓小茹發現自己借高利貸,最後還是因故被小茹戳破。
傷心欲絕的小茹認為,創業失敗並非世界末日,但如果不設停損點而繼續把錢投入錢坑,將毀了兩人的未來。小茹警告小李,只能在咖啡店和她之間二擇一。這一天,兩人在打烊後的咖啡店裡將這一年多來投入的收支統統算清,在夢想中的咖啡店裡,一盞昏黃燈光下,白手創業的情侶看著投入前半生積蓄與心血的咖啡店,苦澀決定將店頂讓出去,看看還能拿回多少錢。現在能做的,只有趕快把必須償還的債務還掉,兩人再重新去找工作……
不管是開公司或開店,都要切記「有錢不是萬能,沒錢卻是萬萬不能。」常聽人說「一文錢逼死英雄漢」,我也常對微型創業者說:「有多少錢做多少事」。畢竟,微型創業不像科技業者有銀行團撐腰,微型企業要向銀行借錢可不容易,像小李和小茹的咖啡店就犯了資金配置失調的致命傷,再加上沒有準備足夠的營運預備金,一有風吹草動就很容易垮掉。
小李和小茹踩到了很多致命的創業地雷,讓一場創業美夢變成負債累累的悲劇,這些財務地雷包括:
地雷1:投資收支沒規畫,開業前燒光資本
雖然小李在開業前沒有燒光資金,但光是設計裝潢加上家具就花掉過多預算,這是創業資金配置的嚴重失誤。
地雷2:未準備營運預備金,開業後陷入困境
通常,開業至少需要準備三個月的預備金,確保前三個月如果是赤字營業,還有預備金能讓事業撐下去。新事業有可能需要半年的經營以穩定客源,如果沒有足夠的預備金,很可能來不及實現夢想就得收攤了。
地雷3:創業資金借貸比例過高
在小李的創業資金中,除了和小茹共同存下來的錢,還包括向父母借的兩百萬,等於一半以上都是借來的。雖然說父母通常不會像債主一樣,每天催孩子還錢,但如果是向其他人借錢,可不像父母這麼好說話。如果剛開始開業就要急著還錢,經營事業的壓力也更大。
地雷4:銷售情況欠佳,資金週轉不靈
如果一開始沒有在創業資金中挪出三到六個月的營運預備金,一旦遭遇小李、小茹的情況,開業沒多久就遇到次貸風暴的經濟不景氣,加上現金收入不足或應收帳款過高(例如票期開得很長)而陷入資金週轉不靈,也就不足為奇。
地雷5:向地下管道或高利息工具借貸
不管是向地下錢莊或銀行的現金卡、小額借貸籌措資金,都不是好方法。即使聽過有些人用現金卡籌錢還能創業成功,然而除非非常有把握夢想能完全按照營運計畫書即時實現,否則那群靠現金卡籌資還能創業成功的年輕人,只能說是走狗屎運。千萬不要以這種方式籌資,否則不僅可能創業失敗,還會背一屁股債。
臺灣咖啡協會副理事長、輔導過四、五千家咖啡店創業的咖啡達人周溫培先生,談到開店前的財務規畫與資金配置,認為咖啡店的定位決定了資金的需求水位。例如行動咖啡店和專賣咖啡、或咖啡與糕點都賣的咖啡店,以及結合咖啡、糕點與簡餐的咖啡店,定位都很不同。此外,要做單店經營,還是做異業結盟的複合式咖啡店(例如結合書店一同經營),都是一開始要先想清楚的。
此外,新事業(就以咖啡店為例)的經營方向會直接影響到資金、人事、菜單、地點甚至店面的設計裝潢。因為必須先確定經營方向,才能依循這個大方針去決定其他細節。但許多人卻往往先決定以夢想為前提,例如「我想開一家充滿普羅旺斯風情的咖啡店」,然後將所有資金圍繞在營造普羅旺斯風情,卻踩到了開店者最常犯、也最致命的錯誤。
避免從裝潢著手,控制預算
周溫培所列舉的咖啡店資金規畫,包含以下開支:
1. 生財設備
2. 硬體設備
3. 設計裝潢
4. 房租(第一個月的房租+三個月的押金=四個月的房租)
5. 原物料
6. 人事開支(如全職及計時人員薪資)
7. 雜支(水電費用等)
8. 至少能維持咖啡店赤字經營三個月的預備金。亦即三個月的「房租+原物料+人事開支+雜支」費用
前四項是開店前就要支付的,其中又以生財設備和硬體設備的預算較無法更動。能變動的只有設計裝潢的費用,至於房租則牽涉到地點的選擇,變數較大。也因此,周溫培才會一直告誡創業者,開店時不要從設計裝潢著手。太多創業者常在手上有一、兩百萬現金時,第一件事就是先找點、找設計裝潢公司。這種時候手上資金充裕,為了實現夢想中的咖啡店,裝潢預算往往會不斷追加,明明只有八十萬的預算,常常等完工時,已經花掉一百六十萬,剩下的資金用來購置生財及硬體設備,再扣除繳給房東的四個月租金/押金,已經所剩無幾。
這時候,只要有些風吹草動,便極可能陷入無以為繼的窘境,不是關店就是頂讓。況且以臺灣人對餐廳裝潢喜新厭舊之快速,一家店的裝潢可能三年後就過時,如果人潮退燒,難道又得再花一筆錢重新裝潢?這些都是創業前要思考清楚的。
如果是不需要讓客人上門消費的純辦公室,當然最好就將裝潢的錢省下來,只要有乾淨、明亮、舒適的辦公環境即可。設計、裝潢、施工費用最好能控制在一○%以下,等日後公司營運穩定了,再慢慢改善辦公室設備也來得及。此外,很多辦公室設備能租就不要買,像是影印、列印等,除了鼓吹同仁能 Email 的文件就不要傳真或郵寄,也可衡量是否租用專業事務機,不但能避免一開始就付出一大筆錢,故障時也有專人維修。
如果是直接服務客人的店面,最好將設計、裝潢、施工費用控制在自有資金的二五至三○%。在裝潢施工方面也有訣竅,通常在整體的裝潢預算中,設計費約占一○%,建材預算約三○%,最貴的是人工,高達六○%。哪些工序會牽涉到人工呢?主要是泥作工程,因此最好遷就原本店面的空間規格,不要有太多敲打、補實,因為只要敲打或泥作,就需要地磚、牆面、磁磚的修補或粉刷,這些都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工,費用自然降不下來。另外,最好使用不是市場龍頭的名牌材料,通常選擇第二或第三品牌的產品,價格也能往下壓。
精算成本,嚴守資金節流
對於每分錢都必須用在刀口上的創業者來說,因為開張前就要付給房東四個月租金,而有些在大馬路上的店租一個月就要六、七萬,因此若能開在離馬路只有十幾公尺左右的巷弄裡,顧客不會介意多走幾步路,租金卻可能一下子差了快兩萬元,等於一開始就省了快八萬元。
此外,很多人不知道一杯咖啡的成本有多少。依照周溫培的經驗,煮一杯咖啡約需十五至二十公克的咖啡豆,一磅的咖啡通常可煮二十五至三十杯咖啡。另外,一杯咖啡所需的奶精(或牛奶)與糖,成本約在三至五元之間,此外還包括面紙、攪拌棒等材料。因此可推算出一杯咖啡的原物料成本大致在十至十九元之間,還要把房租、水電、人事、器材折舊等成本加上去,再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潤,就是一杯咖啡的售價。雖然咖啡豆的進料成本不一,但還是可依此大致推估出來。
很多創業者會開店卻不會定價,常常看競爭對手定多少,自己也跟著亂定,這種做法很危險。因為如果不清楚自己的成本和利潤目標,日後常會發現這樣的定價入不敷出,卻又不敢漲價,便開始改用較便宜的原物料。如果再遇到價格比你低的競爭對手,像是小李、小茹的咖啡店對面後來開了家便利商店,斜對面大樓的前庭又來了輛咖啡車,再碰到景氣一下滑,消費者全都跑去買低價的現煮咖啡,惡性循環就此開始。
至於人事成本,開店初期最好由創業者自己負責吧台,外場部分只要依店面大小再請一位全職及二至四位工讀生,通常就足以負荷咖啡館的日常業務。這樣既可省下人事費用,煮咖啡的工作也由自己負責,避免萬一吧台員工離職、在尚未找到新人前,造成咖啡品質不一。
也就是說,不管是開咖啡店、快餐店、漢堡店或開公司,創業者都必須在籌劃階段就要精細計算,並嚴格遵守資金運用原則,千萬別被自我情緒帶著跑。
計算開源成本,認識籌資管道
除了節流,還要談談開源,也就是資金籌措。很多創業者為了早點啟動創業,都會想盡辦法找資金,以為籌資不需要成本。其實任何資金都需要成本,特別是現在市場競爭激烈,利潤越來越低,任何成本都要精打細算,當然也包括借貸成本。
創業資金的籌措,除了自己的存款,大致可將籌資管道分為「金融體系」及「民間借貸」。自己的存款、親友借貸、標會等都屬於非金融體系的民間籌資管道,銀行信用貸款、政策性貸款等則屬於金融體系的籌資管道。
向親友借貸雖然不需要提出一大堆表單或文件,還款時也比向銀行借貸有彈性,卻也得面對家人親友對創業與還款的高度期待及壓力,還欠下一筆剪不斷理還亂的人情債,更可能因事前沒把利息、還款期限等權利義務說清楚,事後各種糾紛層出不窮的情況,最後親友沒了,卻多了一些冤家。
其他像是標會,除了需要花時間找會腳,也有可能因為搶標而付出較高的利息,增加資金借貸成本,最後還要評估會腳是否有倒會的風險,這些都使得這些常見的民間籌資管道多了一層風險。
如果連這些籌資管道都有一定程度的風險,那麼向地下金融管道借錢就更危險了。不僅利息超高,而且一旦還不出錢,黑道就伴隨而來,下場如何就不必說了。
創業資金籌措管道
1. 非金融體系
(1)親友借貸
(2)標會
2. 金融體系
(1)銀行貸款(一般貸款、創業貸款)
(2)政府機構
(3)政府專案補助
(4)政策性專案優惠貸款
政府的政策性創業貸款非常多,一般較常見的政策性優惠貸款可分成「青年創業貸款」、「青年創業逐夢啟動金」、「企業小頭家貸款」、「微型創業鳳凰貸款」、「中小企業小額簡便貸款」、「.數位內容產業及文化創意產業優惠貸款」、「促進產業研究發展貸款」、「建構研發環境優惠貸款」、「流通服務業優惠貸款」等。除此之外,還有個別產業的專案補助或貸款,都是為了鼓勵創業者不要被資金所苦而成立的各種貸款基金。
例如中小企業處於二○一二年底新推出的「青年創業逐夢啟動金」,就是為了鼓勵青年返鄉築夢創業,形塑在地產業特色,以促進就業、繁榮地方經濟。因此如果創業者想做的是以發展在地農業、水土保持、觀光民宿、文化創意、綠色永續、在地照護、在地教育或公平數位機會等為主要業務的產業,就滿適合申請此項貸款。
如果創業者不知道自己適合哪一種創業貸款,建議直接打電話到中央相關機關或地方政府詢問,中央部會與創業相關的機關,以行政院勞委會和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主(注2),至於地方政府則不一定會有專門的創業貸款,但只要打電話到各縣市政府,透過總機就能轉接到相關單位。創業者一定要勇於開口,只要肯問,自然能得到答案。
就我所知,多數的創業者在創業資金不足時,第一個想到的都是非金融體系的籌資管道,接著是向銀行借貸,然後是小額信貸或現金卡、信用卡、二胎房貸或車貸,最後才知道原來還有政府的專案補助或優惠貸款。
目前各銀行所提供的各種貸款服務,利率大多在八%以上,但以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青年創業貸款」和勞委會的「微型創業鳳凰貸款」為例,申貸者的貸款利率都只有二%至三%,多出來的銀行利率都由政府補貼,而且還款條件與期限也比其他融資管道友善(想想看八%跟三%,差了五%的成本!),所以如果條件符合,應該盡量爭取政府的專案優惠貸款。
很多創業者會問:「我有資格申請青創貸款或微型創業鳳凰貸款嗎」?其實為了顧及申貸的便利性,這些貸款已經盡量壓低申請門檻。這兩項創業貸款最簡單的區別就是年齡限制。依照規定,青創貸款的申請人年齡必須介於二十至四十五歲之間,微型創業鳳凰貸款的申請人,男性年齡須介於四十五至六十五歲,女性申請人介於二十至六十五歲,其他特定條件若也都符合,即可申請。
以中小企業處的青年創業貸款為例,申請人的資格有以下限制:
1. 申請者年齡須介於二十至四十五歲。
2. 申請者必須是公司或行號的負責人或股東(因此如果公司尚未成立就無法申請青創貸款)。
3. 申請者不能是其他公司或行號的經營者或股東,也不能任職於其他事業(亦即有正職工作的上班族無法申請)。
4. 申請者的事業(公司或行號)設立時間不能超過三年。
這些規定都是為了鼓勵有志創業的青年能夠踏出穩健的第一步。其中,第三及第四點規定主要是希望創業者能專心在新事業的創立,如果有正職工作又要一邊創業,兩頭忙碌下,很可能會失敗,借出去的錢便收不回來了。這也是避免造成呆帳的考量。
至於微型創業鳳凰貸款,除了年齡方面限制女性介於二十至六十五歲、男性介於四十五至六十五歲,其事業還必須是依法辦理、成立未超過兩年、員工人數不滿五人的微型企業才行。
以金額來說,青創貸款提供較高的貸款額度,如果是擔保貸款(有不動產、票券、機器設備之類的抵押品),每人可申貸三百萬元,加上最多可貸到一百萬元、不需抵押品的信用貸款,每人最高合計可申貸四百萬元,且一家企業最多可由三位股東申貸,因此最高可貸到一千兩百萬元。
至於微型創業鳳凰貸款的申貸額度最高可到一百萬元。如果是經過中小企業創業育成中心輔導培育的企業創業者,每人的信用貸款額度可從一百萬提高到一百五十萬。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臺北復興分行的經理楊炤宗說,由於創業青年大多沒有已付清貸款的不動產來申請擔保貸款,因此許多創業青年都會申請一百萬元的信用貸款,分六年攤還。第一年每個月只要償還不到三千元的利息,第二年以後,每個月也只要攤還約一萬八千元的本息,對剛開始創業、事業還處於燒錢階段的創業者而言,可降低不少初期的還款壓力。
很多創業者都說:「政府部門最官僚了,沒有銀行信貸簡單。」這樣說也沒錯,但政府部門基於保障原則,申請資格、還款期限等相關規定都有明確說明,也不會隨便調漲利率。雖說政府在行政上較無彈性,但這個缺點在貸款業務上反而變成優點,使創業者在申貸時比向民間業者貸款更有保障。民間借貸只有借的時候很簡單,業務員也滿口答應,等還不出錢來,那就走著瞧了。
許多創業者常興匆匆地拿著創業營運計畫書跑到承辦青創貸款的銀行,希望能馬上得到貸款,銀行承辦人員卻拿出一疊表格和清單請申請人填寫,不僅這些資料過去從未填過,還要找保人,想到這麼麻煩,許多人就打了退堂鼓。
其實,很多人申請青創貸款遇到困難,有時候是由於雙方溝通不夠所導致。創業者常有錯誤觀念,認為就是因為沒錢,才需要向銀行借錢,但站在銀行的經營立場,一定要確保貸出去的資金能收得回來,如果申貸者連資料都準備不齊,本身也不投入任何資金,銀行自然會對申貸者的創業決心打個大問號。簡單說,如果你沒有錢,銀行是不會借錢給你的。
其實政府跟承辦銀行的想法很簡單,創業是一種責任,尤其對年輕人來說,如果自己也能負擔一部分資金,應該會更用心在事業的經營,銀行也會比較放心。
避開申貸地雷
雖然說,各種政策性貸款是由政府所推動,但實際上辦理政策優惠貸款業務的,還是由各公民營銀行負責。申貸案能否通過,完全掌握在承辦銀行手中,而任何業務都需要由「人」來執行。只要是人,就會有主觀意見,也會有個人好惡,這一點千萬要注意。通常銀行會拒絕創業貸款申貸案的原因包括:
1. 文件或證件不齊備。
2. 申請人信用紀錄不良,例如繳款不正常,甚至有退票紀錄等。
3. 借款用途不明確、過於牽強,或申貸購買的產品價格高於市場行情太多。
4. 申請人想利用貸款償還民間借貸。
5. 創業營運計畫書中的還款計畫不具可行性。
想要提高申貸成功率,我整理出來的結論如下:
1. 盡量找位於公司或店面附近的銀行申請青創貸款。
2. 最好找申貸者已有信用往來紀錄或存款紀錄的銀行申貸。
3. 盡量和較常辦理相關政策性貸款案件的銀行申貸。
4. 多問幾家承辦銀行,貨比三家不吃虧。在業務競爭壓力下,可適時透露其他銀行的利率,看能否獲得較優惠的貸款條件。
5. 保持良好的個人信用紀錄(亦即不要有不良或惡意的欠款紀錄)。
6. 創業營運計畫書的內容要務實可行,不要天馬行空或好高騖遠。
7. 事先請教銀行應備齊的文件及證明。如有任何問題,應尋求政府資源(如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創業諮詢服務中心)協助輔導。
許多銀行在三百萬元的貸款額度內,不需呈報總行就能自行決定申貸案,像是一百萬元的青創信用貸款通常都由分行經理決定。因此向哪一家銀行的分行申貸,就是成功的關鍵。如果某家銀行對辦理青創或微型創業貸款的政策不夠積極,分行承辦行員自然也不會熟悉相關規定與流程,在少做少錯的心態下,申貸案被打回票的機率也較高。這也是為什麼最好要找承辦相關貸款經驗較豐富的分行。
至於為什麼創業者要保持良好的個人信用紀錄呢?原因在於,額度一百萬的信用貸款金額其實不算大,因此銀行在收到申貸案時,通常不會先看營運計畫書,反而會先向聯合徵信中心調閱申貸者的個人信用紀錄,紀錄不好,申貸成功的機率就大幅降低了。
無論是申請政府的政策性貸款或銀行自辦的各種融資服務,都必須先檢視自己在創業計畫中的財務規畫是否健全。更重要的是,千萬不要遲繳信用卡、現金卡或其他分期付款的帳單,這些攸關個人信用的資料都會存入聯合徵信中心資料庫。時下年輕人常覺得遲繳帳單沒什麼大不了,等到要申請貸款被拒絕時,後悔也來不及。對銀行來說,連個人信用都維持不好,如何經營一家企業呢?
找保人也是許多創業者放棄申請貸款的主要原因。過去政策性貸款條例將保人的條件限定得很嚴格,經過承辦銀行反映後,這兩年已修改為由各承辦銀行自行決定保人條件。過去由於申請人的家屬有瓜田李下之嫌,不能夠當保人,現在只要有自有資產,即使是兄弟姊妹也可以當保人。銀行只是要確定保人有能力購置資產,萬一將來申貸人還不出錢,至少保人比較有能力償還貸款。總之,讓銀行的疑慮越少,申貸成功的機會就越大。
不容小覷的「隱性成本」借貸地雷
銀行存在的目的就是獲利,除了賺取利息做為放款業務的獲利來源,經常還會規畫一些條款以增加營收。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多出來的費用當然就由申貸者負擔,如此一來也就壓縮了創業者實際能運用的貸款金額,這就是「借貸地雷」。
許多銀行常向客戶收取各種名目的費用,在拉貸款業務時卻往往只會標榜「低利率」、「免保人」等優惠,等到申貸者遞件後,這些費用就會一個個冒出來。由於有些費用會直接從貸款金額中扣除,申貸者比較沒感覺,事實上卻等於變相增加申貸者的貸款成本。這些費用包括:
1. 開辦費:以青創和微型創業貸款為例,兩者都規定除了申貸人的信用紀錄調閱手續費(約數百元)及信保基金保證手續費,銀行是不能收取開辦費或其他名目費用的。但許多銀行會表示,依銀行規定需要收取一筆開辦費,費用多寡不一。有些銀行自辦的信用貸款會收取貸款額度的九%做為開辦費,因此假設貸十萬元,申貸者就要多付九千元,這是最常見的費用。
2. 手續費:是銀行辦理政府創業貸款的手續費,看似合理,然而這筆費用按規定是不應該收的。
3. 帳戶管理費:有些銀行會向申貸者收取申貸戶在貸款期間的帳戶管理費,同樣的,這筆費用也是不應該收的。
4. 帳戶回存:由於銀行辦理信用貸款時,依政府規定可將貸款金額的八成送交信保基金信保,如此一來,對承辦銀行來說便只剩下兩成風險。因此有些銀行會規定申貸者必須回存兩成的貸款金額在帳戶內不得使用,把那放款的剩餘兩成風險也轉嫁給申貸者吸收。也就是說,假設申貸者借了一百萬的信用貸款,實際上卻只能動用八十萬。這樣的規定也是不合理的。
此外,無論是申請政府創業貸款,或是向銀行小額信貸,都要注意兩件事:
1.
2. 有些銀行常打出超低利率的廣告,然而很多都是「階梯式利率」。也就是前幾期的利率較低,但接下來的利率就往上攀高,甚至超過正常水準,因此還款時間拖得越常,總借款成本就越高。
3. 向銀行申請貸款前,一定要詳讀合約書背後的條款。因為隱藏性費用都躲在這些密密麻麻的條款裡,這也是創業一族在申貸時最容易忽略的死角。
除了以上各種費用,申貸者還要注意逾期繳款的懲罰條款(通常稱為「違約金」或「懲罰息」),有些銀行會將這些罰金訂得很高,如果不小心違反規定,申貸者付出的成本將遠超過想像。
通常創業者最常問的問題是,有這麼多種借貸管道,究竟哪一種最好?其實只要適合自己的借款金額與還款能力,就是好的借貸管道。不管哪一種籌資方式都需要考慮成本與風險,而考慮到較低的借貸利息,以及較低的借貸風險、合適的還款期限,政策性創業貸款的確是比較好的選擇。當然,如果有其他低風險的管道也不錯,這一點就端看個人狀況了。
注2:隨著組織再造,不少政府部門業務都因單位整併而有所調整。過去隸屬行政院的青輔會,就被整併到教育部後,成為「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過去青輔會時代的青年創業貸款業務也已被轉移到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創業避雷指引──
臺灣產業訓練協會理事長 樓正浩
1. 創業者往往先考慮產品或服務的定價、通路及促銷等「行銷學」,殊不知「成本」才是決定創業成功的前提。
2. 知道成本的底限,才能訂出有利潤、有競爭力的價格,才能決定要走哪種銷售通路,也才能明智判斷各種促銷方案是否會侵蝕掉僅有的毛利。
3. 有些創業者不清楚自己產品的成本到底為何。以烘焙食品為例,創業者往往只把各項投入原料的成本稍微拆解一下,用料比例算得不是很精確,就當做是「原料成本」;或把各項產品所用到的各項包裝材料加總,就當做是「包材成本」;再把「原料成本」、「包材成本」與「自己認定應得的毛利」加總,便自行訂出產品定價,但真正的成本計算並非如此。
4. 銷貨成本的要素應是料、工、費,即「原(物)料成本」、「人工成本」與「製造費用」三要素。太多創業者,尤其是微型創業者,在決定產品定價時往往只考慮到原物料成本,而忘了自己不眠不休工作了好幾日所應得的「人工成本」,也忘了連續使用數十小時的冷氣空調、瓦斯、水電等「製造費用」。
張志誠
1. 有錢不是萬能,沒錢卻萬萬不能。資金配置失調是創業的致命傷。
2. 開店的定位決定資金的需求水位。必須先確定經營方向,才能依此決定其他細節。
3. 開店時要避免從設計裝潢著手。
4. 嚴格掌控設計裝潢預算:一般辦公室要控制在總預算的一○%以下,直接服務客人的店面也必須控制在自有資金的二五%至三○%以內。
5. 創業者在籌劃階段就必須精打細算,並嚴格遵守資金運用的「節流」原則。
6. 「開源」的資金籌措,可分為「金融體系」及「民間借貸」。
7. 銀行不會借錢給毫無自備款、完全不投入自有資金的人。
8. 平時遲繳信用卡、現金卡或其他分期付款帳單,將嚴重影響個人信用。
9. 讓銀行的疑慮越少,申貸成功的機會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