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悅他人不如堅持自我,擺脫心靈創傷,由自己決定我是誰。
電視節目長期特邀心理醫師、百萬暢銷書作家李子勛
以多年諮商經驗,深入分析各個案例,剖析對生活感到痛苦的真正原因,一句話解答你的人生困惑。
你也時常有這樣的想法,而且煩惱不已?
關於自己──
‧經常在意別人的想法,害怕被討厭。
‧想拓展社交圈,但對人際關係感到害怕
‧安全感無處安放、童年陰影揮之不去
關於工作──
‧遇到偏心上司,或時常與上司意見不同
‧內向者的職場之道
‧想當個有影響力的人
關於婚姻與家庭──
‧建立親密感的邊界,婆媳問題再也不是煩惱
‧到底該不該AA制
‧總覺得與另一半當朋友比較好
‧害怕另一半對自己的不信任
‧為自己負責、豐富自己的才是好媽媽
【看看李子勛怎麼說】
Q:經常在意別人的想法,害怕被其他人討厭,所以交不到知心朋友。
A:別一直把感覺當真實,會讓你陷入社交焦慮之中。找跟你一樣落單的人,相信對方渴望你的接近,你可能不需要太多的朋友,但交幾個朋友還是需要考慮的。
Q:有必要自我探索嗎?
A:真正的自我探索是不能借助言語的(心理分析是很暴力的言語),有時會引起更多的負面情緒,傷口被打開,沒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把它縫合好。
Q:經常感受不到安全感?
A:安全感來源於我們自己選定的文化。不安全也是被你選擇的文化(價值觀、概念系統、道德感)建構出來。
能被我們意識到的安全感,或能被我們解釋清楚的安全感已經不是本能,而是被文化詮釋過的安全感。
Q: 發現價值觀和人生觀和老公完全不同,我希望過更好的生活,對自己很嚴格,而他卻相反,是不是我們當朋友可能更合適?
A:人們對「活在當下」的理解存在很大的誤區,竭盡全力地發展自我與享受生命的每一時刻並非對立的,而是同質的。
心理健康是什麼?內心的接納度,現實的適應度,人際關係的寬容度,再加上讓自己快樂的能力。
人生這條道路上沒有專家,讀書、學習、交流、實踐,你將會遇到更好的自己。
作者簡介:
中日友好醫院心理醫生、後現代整合心理治療第一人、首屆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培訓專案學員,心理協會北京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成員,CCTV《心理訪談》長期特邀專家、著名家庭治療師和親子關係專家,《時尚》《心理月刊》《父母必讀》等雜誌的專欄作家。
擔任中央電視臺《心理訪談》《實話實說》,北京電視臺《心理時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星星夜談》《情感世界》特約心理專家,匯名家網特約講師。已出版作品:《你在為誰而活》《早教的秘密》《家庭成就孩子》《婚姻的煩惱》《問問李子勛》等多部作品,累計銷量突破300萬冊。
章節試閱
安全感來自你選定的文化
◆能被我們意識到的安全感,或能被我們解釋清楚的安全感已經不是本能,而是一 種被我們文化詮釋過的安全感。
人類精神世界的發展有賴於兩種內心深層的感覺一是安全感,二是歸屬感。前 者與恐懼(死亡、傷害、痛苦) 有關,後者與孤獨(依戀、隔離、無助)有關。
為了獲得安全感,人類發明了秩序、規則、法律以及派生的真理、道德意識和善惡觀;為了獲得歸屬感,人類發明了婚姻、社會、國家以及派生的哲學、價值體系、美感與愛情。
一般人無法覺察到原始狀態下的安全感,因為它只是一種內在驅動力,一種逼迫個 體無意識警覺危險的本能。
在生物試驗中,當危險來臨,意識還沒有運作,身體已經自 動出現應急反應。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眨眼反應。當異物飛近眼睛,眼瞼的運動並不受意識控制。
還有一個例子是高空彈跳,意識讓自己跳下去,但安全需求的本能會讓你的肢體僵硬,你不得不反復說服身體高空彈跳很安全,不然你的身體會拒絕往下跳。
一般能被我們意識到的安全感,或能被我們解釋清楚的安全感已經不是本能,而是一種被我們的文化詮釋過的安全感,兩者不能等同。能意識到的不安全是精神層面的緊張,是我們學習到的文化、價值觀、內心解釋造成的。意識不到的不安全是身體的緊張,如突發的、預感似的恐懼,莫名其妙的慌亂和焦慮。
當我們的精神在某種信仰、信念的支撐下過度支配生命能量,憂鬱或焦慮會爆發,逼迫人們躺倒在床上。精神不快樂的時候,身體在休息。
我們只能來解讀被文化定義下的安全感。本能中的安全需求是不能解釋的,因為任何解釋出來的東西已經不是本能本身,而是被文化標定的東西。
那麼,為什麼人們的內心對安全感會有不同的需要呢?這取決於人的內心存在著三 個基本假定:一是對世界,二是對人類,三是對自己。
如果假定世界是美好、值得我們珍惜的;假定人類是友善、願意分享、互助與親近 的;假定自己是可愛、有價值的,那麼,人的內心就會比較平和,快樂、樂觀的情緒就自我探索與做自己多,對自我、對他人的要求就比較寬鬆,也願意體驗不同的生活,欣賞不同的文化。
如果假定世界是充滿危險的,人類是自私、好鬥的,自己是無意義和脆弱的,你就會有高 敏感、沮喪、緊張和害怕,不得不謹小慎微。你會小心恪守某個價值體系、某種規則,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被選定的文化強迫下生活,唯恐厄運臨頭、噩夢纏身。
安全感來源於我們自己選定的文化,不安全也是被你選擇的文化(價值觀、概念系統、道德感) 建構出來的。
很多時候,這樣的文化恰巧是主流文化。當你緊張害怕,身體卻不想搭理你,所以讓你沒效率、沒快感、沒激情。
要處理內心的不安全感,唯一要做的就是檢視對自我、社會、人類的基本評價,看 看我們行為激發的焦慮和不安全感是意識或內心衝突引發的,還是由身體警覺所喚起的。
如果是文化引發的不安全感,唯一有效的方式或許是選擇嘗試新的文化與價值體系。 當一個人選擇的文化觀念是多元、合時宜、有效的,並與個體相匹配,會出現明顯的特徵有:身心協調,心境愉悅,感情充沛,體驗豐富,精力旺盛,什麼人都敢愛,什麼事都敢做,什麼地方都敢去,總在品嘗著自由的感覺。
童年創傷:記憶並不可靠
◆討論童年創傷既可以讓人受傷,也可以讓人成長。
童年是成人記憶中的搖籃,不管這個搖籃大小為何,舒適與否,人都會離開它去闖蕩世界。有些人雖已經遠離了童年,心卻依然躺在搖籃裡不想離開。那麼是誰做了這樣的決定?是搖籃嗎?
生命常有兩個態度需要選擇,一個是線性的昨天的一切成就了今天,今天的努力代表著明天;一個是非線性的昨天的一切不等於今天,今天的一切也不代表明天。 線性的態度可以歸因、預測,如果沒有美好的童年,就不會有真正幸福的現在,更不太可能出現閃耀的未來。
心理學強調童年的遭遇決定成年以後的性格、情感與行為,並且假定,如果不消除童年帶來的陰影,生活中會永遠缺少陽光。
心理學的基礎理論建立在一百年前的歐洲,佛洛依德斷言,人三歲以前如果沒有與母親建立起良好的母嬰關係,依戀或分離障礙、物欲與安全缺乏、自戀缺乏或過度自戀,都會給人的潛意識帶來難以癒合的創傷。
人雖然無法完全意識到這些創傷,卻會阻斷成年人正常的心理和情緒反應,造成適應不良。
這樣的理論有一個假設,即人都是一樣的,創傷有固定模式。
經典心理學產生於盛行機械唯物主義決定論與歸因論的時期,仿佛人就如一種機器 構造或建築構造,缺損任一零件(童年—少年—青年—成年層疊結構)都會大大影響到整體的功能。
經典心理學又被稱為解釋的心理學,因為它主要致力於探索問題的成因,
不太在意如何去解決問題。理論的假設是必須仔細重溫童年,得以清晰覺察曾有的隱祕 創傷,審視早年經歷與今天痛苦之間的聯繫,重建新行為,以此幫助成人擺脫童年帶來的陰霾。
現代心理學更接受一種非線性的態度,它認為人的成長是一個逐步選擇與適應的過程,童年事件給人帶來的影響是不確定的,不單是一種簡單的原因,而是一種可選或者可多重賦義的資源。非線性心理學假設:人是不一樣的,創傷只是一種敘事方式或解釋方式,而非真實存在。
非線性是基於一種生命科學,多樣性、多因素並存,未知與複雜並存…… 比如, 童年經歷了父母不幸的婚姻,這是讓人獲得對婚姻更大的耐受性、獲得應對婚姻爭執的經驗、減少對婚姻的理想化期待,抑或是讓人害怕婚姻、缺乏長久維持親密關係的能力,這些是不能確定的。
非線性的思想認為這種「童年不幸」可能只是當下的一種回憶產物,是為眼下親密問題合理化的結果。那麼是否接受這種合理化要看這樣的解釋是否讓人獲益,是哪一種獲益。
如果讓人產生了覺悟,並對生活有積極的效果就接受它;如果解釋增加人的缺陷 感、無力感,放棄努力等待救贖,那麼就否定它。
非線性的心理學被稱為解決的心理學,它不關注過去發生過什麼,而是致力討論今 天我們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問題看起來會不同。現代心理學追求有效的解釋而非追求既往的真實,因為人不可能客觀地評價過去,今天的你與過去的你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回憶童年也許是為當下的我服務,婚姻幸福的人會說父母失敗的婚姻教會我善待婚姻,婚姻不幸的人會說父母的不良關係讓他失去了獲取幸福的能力。
事實上,婚姻的不幸可能有很多原因,並非只是童年創傷印痕的重複,經歷不幸也許正是人們可以真正感受幸福並珍惜自己的前提。
不過,因果的思維畢竟是人類根深蒂固的認知方式,正如佛家說的「諸因皆有果,諸果皆有因」。
在普及心理學知識時,一般心理學家還是更多停留在解釋的心理學,因為要創建一種健康的育兒意識,減少童年創傷,培養完美人格,這樣的理論是不可少的。
不過在面對某個個體帶著問題來諮商時,心理學家會搖擺在解釋的心理學與解決的心理學之間,討論童年創傷既可以讓人受傷,也可以讓人成長。
一個心理學家問一個成功人士:「你成長的訣竅是什麼?」 成功人士說:「因為父親從小就看不起我,我要努力證明給他看自己能成功。」 再用同一個問題問一位在地鐵裡乞討的男子,男子說:「我從小就不受父親重視,造成我自卑膽怯,至今一事無成。」 成功與失敗都與童年有關,但對童年不同的態度會造就不同的人生。
對兒時的評判可能影響對現實的評判,一切不快似乎是在重複過去的創傷。覺得自 己沒有社交能力、恐懼權力人物、不自信、不滿足,以及時時刻刻的挫敗感,其實是源自於兒時沒有建立起對幸福的感知,對生活有不恰當的期待,總是羡慕別人的生活,消極面對自己的生活,這樣的人不可能有幸福感,即便他拿著天上掉下來的肉餅,也會恐懼失去,依舊感受不到快樂與幸福。
我們對自我的感知、對現實的感知來源於我們內心的建構,同樣是早年的經歷,不同的內心建構會帶給我們不同的感覺。人們會說,在記憶中我的確不被父母喜歡,但記憶是非常不可靠的,我們能記住的東西被我們在漫長歲月中不斷修飾補充,回憶出的東 西只是我們當下心境的產物。
幸福與否在於我們內心的選擇,若我們選擇幸福,就會有一千個理由讓我們愉悅滿足;若我們選擇痛苦,也會有一萬個理由讓我們悲傷失落。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選擇幸福?
真正的幸福並不存在,只有人們對幸福的不同解釋,就像名言「真理是不存在的, 存在的只是對真理的不同解釋」。
現實中的幸福和曇花一樣,只是生活中短暫一現的芬芳。但內心的幸福是存在的,這種幸福實際上是對自己的態度。首先要有感受幸福的能力,獲得這種能力的前提是有良好的自我認同,對現實的滿足感、對生活沒有過高期待。
現在的生物科學比較認同細胞記憶,認為人具有語言記憶與情緒記憶兩種不同的記憶,前者活躍在大腦,靠回憶與描述來表達;後者儲存在個體裡,靠激發與聯想來完成。 語言的記憶主要是人類的構詞與解釋系統,在理性的世界裡,這樣的記憶靠不斷強化、重複來增加,結果被轉化成為一種體驗記憶,最終儲存在細胞裡。
而情緒記憶本來就是 一種體驗記憶,不需要重複,只要體驗的強度突破記憶的閾值,就永遠被保留起來。體驗記憶是身體直接的記憶,沒有理性的分析過程,沒有語言描述,所以非常依靠感覺。
有一個形象的比喻,每個細胞都是一個記憶體,個體有多少細胞就有多少這樣的記憶體,很像一座圖書館中浩瀚的藏書,把生活的點點滴滴儲存起來。
不過,要觸及、打開這些記憶並不容易,需要類同質的刺激資訊。比如,我們小時候在一個地方生活過,幾十年後,故地重遊,很多兒時的記憶會鮮明地湧現出來。故地重遊就是類同質的資訊。
科學證實,這些儲存在細胞中的記憶,是通過心—腦的回復式交流,讓我們的意識能夠提取它們。
為了讓我們能夠記憶更多經歷,我們應該帶著情緒去生活。閱讀的時候,如果沒有 帶任何情緒,也沒有愉快的想像參與,這些語言記憶,將只能在大腦中保持很短的時間, 就會永遠消失。如果閱讀時產生身心體驗,不管是愉悅的還是傷痛的,這些情緒會累積在細胞組織裡,留下印痕,不管多久,類似的刺激會準確地激發記憶並讓我們重新體驗 那些情緒。帶著情緒去生活、學習、交友、工作,才是豐富人內心記憶的根本。
婚姻中要不要AA制
◆如果在婚姻中尋求這種平等關係,那麼婚姻關係與外人關係就沒有區別。
前一陣子接到一個讀者來信,談到婚姻生活中雙方的消費觀差異,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與這位讀者的問與答:
問:從結婚開始,我和老公各自管自己的錢,他的收入比我高。我的錢全用在家庭上,從沒想過存錢。老公的收入也用來養家,但是因為收入高,所以有儲蓄。
有時吵架,老公說這個家裡的東西都是他買的,好像我沒什麼貢獻。剛結婚時,旅遊錢是他出的,後來出去旅遊,他都要我出一半。有時鐘點工來清潔環境,錢他先墊了,不過人民幣 50元(約台幣兩百五十元左右),他也會馬上跟我要。
我經常因此跟他冷戰,因為我也想要有他願意讓我花他的錢,有被寵愛的感覺。
我平時都覺得老公對我不錯,挺疼愛我的。但是,一涉及金錢,老公就十分計較。
這是影響夫妻感情的一件大事。我想請教,問題是出在我身上,還是出在他身上,還是雙方都要改變?
答:除情感以外,有三大方面最容易讓夫妻關係不和:子女教育方式、理財與金錢 管理、對雙方父母親友的態度。
婚姻關係是人類最難相處的關係,因為是婚姻需要全方位的接觸,不像與他人的關 係那樣,總有緩衝的空間與時間。美好的婚姻是人類文明進化的產物,純粹建立在人類通約的社會屬性上,但家庭內部更多展現的是人的生物屬性或是自然屬性,婚姻中存有很多不合理、不和諧的關係。
古人語:「 清官難斷家務事」,婚姻問題求教朋友或者專家,結果往往是想幫助你的人好心辦壞事。婚姻制度與法律的建立讓人們在兩性關係中獲得安全卻失去了快樂。人類的煩惱基本上是人際關係的煩惱,夫妻關係產生的痛苦要遠大於獲得的甜美。
處理這種婚姻關係需要一些基本的意識公平、公正、合情合理是不可能的,如果在婚姻中尋求這種平等關係,那麼婚姻關係與外人關係就沒有區別。
佛家講,婚姻是緣,隱喻是,婚姻就是還債。婚姻的一方感覺很虧,想想這是你上輩子欠他的,多少會有些聊以自慰。一個人如果把婚姻看成是受苦,是一種人性的修煉,那麼婚姻關係就好處多了,對方愈對你不好,你的修煉愈能精進,最終你將獲得完美的生命。
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婚姻的祕訣在忍,忍無可忍還是忍。」
婚姻關係和諧的前提是,當你選定一個人,要謹記心甘、情願、簡單、糊塗這四個詞,那麼婚姻就不再讓人害怕。
男人喜歡把錢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小時候比較窮或者天性吝嗇; 婚姻裡缺少優越感或者缺乏自尊,不會尊重他人;缺乏體面拿錢撐面子;擔心妻子不會理財,花錢沒計畫等等。
他不一定是不夠愛你,或者輕視你、欺負你。
處理婚姻問題有一個原則,區分問題出在誰身上,要看誰認為這是問題。通常想改變現狀的那方為訴求方,改變要從自己做起。
如果想改變的一方把責任都說成是對方的,對方應該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改變就會因對方需要而為自己解釋、爭辯、合理化,最後的改變將是南轅北轍。
可以坦誠告訴另一半你的煩惱,問問他的感覺。如果另一半不覺得這是問題,那麼你需要檢視自己,是不是心不甘、情不願。讓另一半知道你的煩惱大有好處。婚姻中,一個人不快樂,另一個人也好不了。
生命深層的孤獨感是什麼
◆人終究是孤獨的,社交在某種心理層面上也是為了逃避孤獨。
疏離感其實來源於生命深層的孤獨感。人終究是孤獨的,社交在某種心理層面上也是為了逃避孤獨。一個人即便擁有眾多好友,依然擺脫不了孤獨的煎熬。
不喜歡或者不善於社交的人恰好是不太怕孤獨的人, 他們更能面對孤獨與寂寞,自在地活著。
人類所有的社會建構與社交行為,如談戀愛、結婚、交朋友、運動、培養興趣愛好、參加社會團體等,實際上還是被孤獨感驅動著的回避行為,只是社會賦予這些行為正面的意義而已。
人們經常會被自己的擔心欺騙。大學時,學校每個週末都有學生舞會,作為男生, 我特別害怕被拒絕,只要對方稍有遲疑我就會趕緊落荒而逃,結果大家都說我孤傲。
其實很多女生都期望我去邀請她們,只是看到我猶豫不絕,以為我不情願,結果也表現出勉強。可見人是被自己的敏感所打敗。
很多時候,我們會無意識地表現出一種退縮情緒,讓別人不敢靠近,反過來又證明自己真的不被喜歡和不被接納,生活中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人必須相信自己是被喜歡的,才能感覺到自己是真的被喜歡。
如果假定自己不受歡迎,那麼感受到的也會是不被歡迎。認知心理學認為,感覺到的東西是自己的一部分,跟他人沒有太大關係。如果你總把感覺到的當真實,那麼你會時時處在社交焦慮之中。
解決的辦法是尋找與你一樣落單的人,相信對方渴望你的接近,也許你不需要太多的朋友、太多的社交應酬,但交幾個 朋友還是需要考慮的。
疏離感還有一種表現,就是常讓人有一種找不到根的感覺,這種沒有歸屬的疏離感同樣來源於人類在宇宙中的孤獨。人類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是潛藏在人類意識深處的一種戰慄。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從哪裡來,或者要到哪裡去,這些答案正是人自我認知的哲學境界。
不過,對生命浮萍般的感覺也許是一種至高的存在感,生命是流動的,它在特定的時間空間交匯點上呈現出形態,也在特定的社會人際關係中實現其意義。
安全感來自你選定的文化
◆能被我們意識到的安全感,或能被我們解釋清楚的安全感已經不是本能,而是一 種被我們文化詮釋過的安全感。
人類精神世界的發展有賴於兩種內心深層的感覺一是安全感,二是歸屬感。前 者與恐懼(死亡、傷害、痛苦) 有關,後者與孤獨(依戀、隔離、無助)有關。
為了獲得安全感,人類發明了秩序、規則、法律以及派生的真理、道德意識和善惡觀;為了獲得歸屬感,人類發明了婚姻、社會、國家以及派生的哲學、價值體系、美感與愛情。
一般人無法覺察到原始狀態下的安全感,因為它只是一種內在驅動力,一種逼迫個...
作者序
心理學提供了什麼給我們
我算是非常迷戀精神分析,因為迷戀才會對它不滿,渴望創造出一些東西來讓它完 美。我削弱精神分析中的理性、歸因、決定、因果色彩,把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 哲學、宗教信仰、靈性、複雜的動態納入精神分析,希望精神分析這棵大樹更加蓬勃生長。
我講課的時候坦承自己內心是分析性的。我常會陷入一種困惑,就是試圖用理性來解讀感覺。感覺不是通約模型,卻要透過通約的理解去解釋,這的確很精神分析。精神 分析的核心就是關注人的感覺,最常做的訓練就是感覺分析。我們只能通過言語、事例、一些關係模型和分類來解讀與理解感覺的分析。
可惜人們卻把注意力放在言語、事例、模型和分類上,把解釋當作真理,忘掉了解釋的目的,忘掉了精神分析的目的是要提高 我們感覺的能力,而不是解釋的能力。
這是殼與核、法與道的關係。所有感覺都是不可描述的,道不可言傳,感覺只能經由感覺去捕捉,捕捉到的感覺還是不知道其來源是自己或是對方,抑或兩人共有。
在諮商環境中,所有感覺都來自共同創造,我們修正自己的感覺時,來訪者的感覺 也在改變。客觀地說,沒有精神分析就沒有心理學。
在佛洛依德之前,心理學一直沿用哲學的言語,直到佛洛依德創立的精神分析語言系統讓心理學完全與哲學剝離,成為一門獨立的學問。
不管何門何派,只要討論心理學,都得使用精神分析的語言系統。精神分析產生於 科學主義盛行的維多利亞時期,所以在它的理論中蘊涵著歸因論、決定論等物理學的線性思維邏輯是非常正常的。
因為只有如此,精神分析才能生存下來。由於精神分析是歸因的,問題取向當然也是。但討論問題並不是導向解決問題,而是導向鬆懈對問題的感覺,感覺變了,問題也就不成其為問題。
討論問題的方式其實只是達成我們內心成長的工具或路徑,不是目的。精神分析為了理論的系統,多少會有一些刻板分類與模型化,不然就不成其為系統。
面對來訪者,諮商師會以「當下關係」 的特徵,讓自己靈動地發展出千變萬化的策略來對應。
心理學帶給人的是一種不用依靠他人、不依靠環境、不依靠物質也能獲得的自在之樂。全然接納自己,全然接納外部世界。
有時候,心理學家似 乎更顯得孤獨或者怪異,人們可能認為他不健康,但他卻在生命自然呈現的狀態中快樂並享受著生命。 心理健康是什麼?內心的接納度,現實的適應度,人際關係的寬容度,再加上讓自己快樂的能力。這就是我理解的心理健康。
如果讀心理學的書,反倒更不接納自己,那麼最好不要讀這些書。不過,你也不能把自己的經驗看成人類普遍的經驗。要用感覺去閱讀感覺分析的書,不要用固著的理性去理解。
同樣,宣傳心理健康不是宣傳心理知識,而是傳播一種心態,以善意的、自在 的方式完成自我生命的昇華,並獲得豁達的生活觀。
生活類似一種禪修,起初,我們各自以參禪為目的,經過一番歷練、漸修與頓悟, 才知道生命是以自在的形式存在於當下,沒有明天,只有今天。當下就不會有價值的判斷,沒有什麼是好的,沒有什麼是壞的,就像土壤內含有的物質對樹木來說,只有需要 的與不那麼需要的。即便是不需要的成分也穩固樹木的根系,支撐著樹木抵禦風寒雨露、地動山搖的侵蝕。
在這本書,我期待用一種多元文化視角來解讀生活中的麻煩,很多人與自己、人與人,或者人與親情、社會、自然間有衝突,因為我們認為它是問題才存在,因為在意才 深受影響。很多問題是被我們有問題的觀察方式創造出來的,改變一種觀察方式或許就 不會有問題,甚至麻煩或許也會成為生活的滋養。
那麼,如何重新解讀問題、重新定義問題呢?讀者可跟隨我慢慢去熟悉這些方式。 讀書,讀什麼書?用什麼方式讀?是讀者自我觀照的奇妙過程。
我想通過這本書傳達一個概念:生活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技巧。 任何生活的經歷都是生命的構成,沒有多餘,也沒有不恰當的。生命的價值正是人 在生命歷程中集結的全部體驗,體驗過就活過,生命結束的時候,人不曾後悔做過什麼, 但也許會後悔自己有什麼該做卻沒做的。
如果本書對讀者有一星半點的幫助,能夠引發讀者以靈動創意的心態去應對各自的 生活情景,我將深感欣慰。我堅信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大多來自於我們沒有意識到個體閱歷與他人閱歷間存在著差異,生活法則並不存在所謂的同一性或通約性。人生這條道路上沒有專家,能夠與讀者進行些許分享,吾心足矣。
心理學提供了什麼給我們
我算是非常迷戀精神分析,因為迷戀才會對它不滿,渴望創造出一些東西來讓它完 美。我削弱精神分析中的理性、歸因、決定、因果色彩,把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 哲學、宗教信仰、靈性、複雜的動態納入精神分析,希望精神分析這棵大樹更加蓬勃生長。
我講課的時候坦承自己內心是分析性的。我常會陷入一種困惑,就是試圖用理性來解讀感覺。感覺不是通約模型,卻要透過通約的理解去解釋,這的確很精神分析。精神 分析的核心就是關注人的感覺,最常做的訓練就是感覺分析。我們只能通過言語、事例、一些關係模型和分...
目錄
前言
自序
目錄
CHAPTER 1 我們生來孤獨
對身體的不滿是心靈最痛苦的事
生命深層的孤獨感是什麼
如何讓自己快樂
給早晨醒來不開心的你
CHAPTER 2 自我探索與做自己
人的自我是由關係決定
女從幾歲開始做自己
追不追求完美應依年齡而定
自我探索的意義和方法
氣場從哪裡來
『多面性』思維帶來的改變
安全感來源於你選定的文化
CHAPTER 3 生命中的情緒
童年創傷:記憶並不可靠
生命也需要害怕來滋養
我們是否需要後悔
需要因為性格而苦惱嗎
CHAPTER 4 愛上愛情
婚姻該有的味道
更新體驗與經歷的更新會讓愛變得聰明
獲得包容和共鳴兼具的交流
CHAPTER 5 別讓愛情敗給細節
跟另一半更適合當朋友嗎
如何鼓勵你的另一半
性與愛的饑渴與挫敗
愛情的不信任危機
愛上誰不難,難在為什麼會愛
如何理解婚姻
婚姻中要不要AA制
CHAPTER 6 溫柔地堅持,成熟的婚姻就會到來
溫柔地堅持,婚姻終會成熟
親密感的邊界
請對生命充滿敬畏
生命的滋養和動力
CHAPTER 7 取悅他人不如堅持自我
遇到偏心的上司
總是與上司意見不一致
現代職場生存法則
做一個決策果敢、行事謹慎的管理者
內向者的職場之道
在職場,做個有影響力的人
CHAPTER 8 生活,才是真實的自我
如何當不焦慮的好媽媽
生存靠技術,生活靠藝術
經常『換個頻道』生活
敏感的人要這樣社交
潛意識裡的敵意
識別好友主要看行動
我愛你因為我們彼此相似
前言
自序
目錄
CHAPTER 1 我們生來孤獨
對身體的不滿是心靈最痛苦的事
生命深層的孤獨感是什麼
如何讓自己快樂
給早晨醒來不開心的你
CHAPTER 2 自我探索與做自己
人的自我是由關係決定
女從幾歲開始做自己
追不追求完美應依年齡而定
自我探索的意義和方法
氣場從哪裡來
『多面性』思維帶來的改變
安全感來源於你選定的文化
CHAPTER 3 生命中的情緒
童年創傷:記憶並不可靠
生命也需要害怕來滋養
我們是否需要後悔
需要因為性格而苦惱嗎
CHAPTER 4 愛上愛情
婚姻該有的味道
更新體驗與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