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軌道東立全書系小開學python楊双子枡野俊明比爾蓋茲黃仁勳吉本芭娜娜獨裁者聯盟AI工作術張忠謀臺灣民族主義東京都同情塔手機成癮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不供貨

生活在廢墟:你所不知道的考古學家與他們的一百種生活 (二手書贈品)
Lives in Ruins: Archaeologists and the Seductive Lure of Human Rubble

商品資料

作者:瑪莉蓮.強森|譯者:李世明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04-13

ISBN/ISSN:9789571365831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64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出版人週刊》年度好書
亞馬遜網路書店100大好書
LibraryReads圖書館員推薦10大好書
紐約文化網站Flavorwire.com 15大好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潑(黃奕瀠)
文字工作者
張譽騰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臧振華 中央研究院院士
劉益昌 成大考古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專家推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到考古學家,你的腦海會浮現什麼畫面?

是電影《法櫃奇兵》頭戴牛仔帽、手持皮鞭又掛把槍,卻很怕蛇的印第安那瓊斯?或是深入荒野尋找失落王國的冒險家?還是偷偷摸摸挖掘寶物的盜墓者?

其實這些都是對考古學家的刻板印象。考古學家沒有三頭六臂,裝扮也普普通通,但是他們好奇心強、有科學精神、善於觀察與記錄、邏輯推理能力強,尤其喜歡研究人類歷史。如果末世降臨,你最好有個考古學家朋友,因為他們懂得取火、獵捕食物,還會挖地洞蓋沙堡。

曾經在沙坑玩耍的人,都希望長大後成為考古學家。本書作者是愛好考古學的業餘者,她前往祕魯、日本、澳大利亞、英國、德國、荷蘭、以色列和辛巴威,去見形形色色的考古學家。書中記述她與十四位考古學家上山下海,忍受炙熱的沙漠氣候、毒蛇肆虐的林地,與危機四伏的沼澤地,從加勒比海到印加帝國遺跡進行考古發掘,聽他們講述在中國發現五千年前的女神廟,美國獨立戰爭沉入海底的戰艦,印地安人的木乃伊,曼哈頓黑人墳場,以及一萬八千年前的印尼矮人族。考古學家在一堆廢墟中觀察到什麼?一件陶罐碎片或一顆古老牙齒如何拼湊過去?他們可以如何幫助我們保存歷史?

透過本書通俗又不失專業的記述,我們可以了解考古學的樂趣與使命,考古學家如何在廢墟中解開人類早年的生活與智慧。下一次看到考古隊在田野發掘時,不要以為他們是在挖寶,其實是在解讀深埋地洞的史書!


【國際媒體一致好評】
《紐約客》(The New Yorker)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今日美國報》(USA Today)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達拉斯晨報》(Dallas Morning News)
《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
《自然》期刊(Nature)
《美國考古學家》(American Archaeologist)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娛樂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
《有聲檔案》雜誌(AudioFile)
《發現》雜誌(Discover)
《世界考古學》(World Archaeology)
《奧斯丁美國政治家》(Austin American-Statesman)
《普羅維登斯期刊》(Providence Journal)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圖書報告》(Bookreporter)
出版觀察網站Shelf Awareness

作者簡介:

瑪莉蓮‧強森(Marilyn Johnson)

曾任《君子》(Esquire)、《紅書》(Redbook)、《境外》(Outside)雜誌編輯,出版三本考古學、訃文相關書籍,曾為黛安娜王妃、賈桂琳.歐那西斯、凱瑟琳.赫本、鮑勃.霍柏、馬龍.白蘭度撰寫訃聞。

前著作《死也要上報!》(The Dead Beat)入選邦諾書店(Barnes & Noble)年度新人獎,《生活在廢墟》為2014年《出版家週刊》年度好書,並入選亞馬遜網路書店每月選書、百大好書。

譯者簡介:

李世明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野百合世代。論文研究期間,以抗爭文化的權力意涵為知識興趣。曾經短暫擔任電影劇照,曾從事專題記者及政治組記者,參與翻譯《瞭解庶民文化》及《後現代理論》等書。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出版人週刊》年度好書

亞馬遜網路書店100大好書

美國圖書館協會10大好書

紐約文化網站Flavorwire.com 15大好書

章節試閱
玉豬龍

如何搭訕考古學家





同一個研討會,不同的酒吧。狂熱粉絲早就回家了,所以嚴肅的考古學可以開始了。考古學家列隊在費城萬豪飯店接待廳東晃西晃,耐心等待供應食物。稍後他們要替考古領域具有卓越貢獻的同事慶祝,但他們先擠在房間後面。啵啵,一瓶接一瓶酒打開了,每位考古學家走近點心桌猛吃猛喝,啤酒、乳酪塊和葡萄紛紛下肚。

酒保供應源源不斷的啤酒,排在我前面的可愛年長女士開玩笑說:「顯然我們都同意啤酒是考古學的國際飲料,對學生和鏟子幫(shovelbums)來說夠便宜了,如果能在研討會頒獎之夜喝幾杯,更可以不費分...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敬畏者
考古學家的故事

新兵訓練營
田野班
脈絡說明一切

考古學家生存手冊
我們的祖先是天才

極品飲料
認真喝啤酒

玉豬龍
如何搭訕考古學家

生活在廢墟
就業問題及其他

穿越時空的旅程
我們的合作夥伴
...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