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實、寫意、寫益的人生 ╳ 溫肇東(東方廣告董事長、創河塾長、政治大學教授)
和仁麟認識約二十年了,他一直不改書寫與思辨的習慣。
上本書「這些點子值三億」我就幫他寫了推薦,出版之後,他也很認真到處推廣他的書以及「三意人生」的概念,產生一些新的對話,新的故事、個案。
「創意、公益、生意」,這三意確實有他迷人之處,他所關心的三個產業、新農業、新生活和新文創,也和我這幾年關注的議題不謀而合,包括地方創生、人文創新等。
台灣在這些方面近來也有一些新的進展,有很多人實際投入現場在地實踐,也有初步的成果。而像仁麟鍥而不捨,幾乎把這三意當他個人的品牌到處在行銷,因此他遇到人,因緣自然往這邊靠攏。他又勤於紀錄和反思,因此不到一周就會有一篇新的文章出來,很少人能像他將工作、生活、寫作,這麼無縫的接合在一起。
他所捕捉一個個實際的案例,範圍有一定的廣度,主流、非主流人物都有,並非同溫層而已;而且多能扣上時勢性,表示他記者出身的敏銳度;另外他也勤於讀書,和一些商管(生意)、社會(公益)、人文(創意)的新舊理論,經典或潮流,在他的思辨之下,增加了文章的厚度,不只是流於隨筆而已,他在每篇最後都用「點子人筆記」畫龍點睛,提供相關議題的思考。
因此讀他的書,你可以很認真去搜索其中的創意或生意機會,也可以隨興閱讀、自在地流動、與他對話,或許也會產生即興的靈感。這是一本可以多重角度、立體閱讀、開卷有益的書,蘊含了很多延伸的空間。希望讀者們也會和我一樣喜歡他的寫實、寫意和寫益的人生。
▍ 三意學,學三意 ╳ 蘇起(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
仁麟上一本新書發表會的時候,請我講幾句話。
「這世界上最難的工作有兩種,一種是把自己的想法放進別人的腦袋,一種是把別人的銀子放進自己的口袋」我說,這些話應該是許多做創意和策略工作的朋友共同的心聲。
想不到,那句話言猶在耳,仁麟又出了這本書,可見他還是對這兩種艱巨的工作充滿信心。
過去十年來,他每週在經濟日報的「點子農場」專欄分享他的「三意心得」,探看國內外各種兼具創意、公益和生意的企業故事。這些商業菁英都用實際行動兼顧了點子和銀子的工作,用有限的資源成就了不凡。
這其實也是台灣各行各業共同的挑戰,內政、外交、經濟、教育、文化…,我們的資源愈來愈有限,卻要面對愈來愈多的挑戰。也許不能馬上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但是只要持續的思考和創新就有機會。
從這個思維看來,仁麟持續不斷的宣揚三意精神,應該是想持續的展現一種樂觀與堅持,他和我一樣相信台灣的未來一定會更好。對三意人來說,世界沒有失敗這件事,除非您選擇放棄。
這該也是這本書的核心思維,只要努力把創意、公益和生意顧好,台灣就能成為三意社會的典範。如同提出「軟實力」聞名於世的國際關係學者奈伊(JosephNye)所說的,未來一個國家的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不只是「硬實力」和「軟實力」,更重要的是「巧實力(SmartPower)」,這樣的思維正和仁麟所說的「三意力」不謀而合。
從某個角度看來,「三意學」也是台灣社會轉型的重要功課,相信在「學三意」的過程中,許多朋友也能找到新方向。
▍ 三意思維和三本戰略 ╳ 陳田文(群益金融集團創辦人)
我和仁麟兄幾乎每個月都會聚聚聊天,愛讀書的他總是會分享些好書,像賈德戴蒙、哈拉瑞、桑德爾等大師的作品,總能說有趣動人。
我也會和他分享一些對資本市場的看法,好點子就像一部好車,資本是最重要的油料。古今中外許多成功的企業,都是知識與資本充分握手才做出好成績。知識是願景,資本是背景,有背景又有願景,再加上精準的規畫和執行,事業成功的機率自然高。
十年來,仁麟兄一直致力於推動「三意」的理想,除了在報章上每週寫專欄和出書,也到許多企業和社團演講。他主張「創意、公益、生意」三意並重,對個人和企業都很受用。
我相信,每個人如果能生活和工作的能兼顧這三意,日子一定能過得開心自在,企業如果能實踐這三意,也會是優質又受尊敬的企業。也許經過仁麟兄這樣一直努力之後,再過不久的將來,三意指數也能像CSR(企業社會責任)一樣,成為企業的財務報表上的KPI。
不過,對於仁麟兄的三意主張,我建議也可以倒過來思考,先把生意做好,再用創意把事業持續發展,再把獲利拿來做公益,這樣就能構成一個很良性的循環,讓生意和公益都能永續。
生意和公益都是事業,從三十多年前開始創業,我經營事業的基本功都是從書寫和落實三本計畫書做起。就是做好三本計畫書,年復一年的執行,每年年終全公司一起寫好「業務計畫」、「財務計畫」和「訓練計畫」,就好像軍隊要打仗要先有目標,再為目標準備好糧草軍火,訓練好戰士。
也樂於把這「三本思維」,分享給現在和未來的每一家三意企業。
▍ 預見台灣三意榮景 ╳ 林知延(華南銀行副董事長)
每次和仁麟兄見面,我們都會很自然的聊起台灣的未來。
他的「三意(創意、公益、生意)」思維和我心目中台灣未來的「四大明星產業(旅遊、教育、醫療、銀髮)」總能有很多交集與共鳴。過去幾年來,我們甚至多次合作,共同舉辦「點子人沙龍」,邀請產官學界菁英朋友來聚會交流,希望能為台灣想出更多好點子也把這些點子落實。
今年,我和仁麟兄的合作更進一步,我們以「點子人沙龍」為基礎,邀請幾位認同三意思維的企業家朋友組成「三意會」。大家定期聚會,論述也行動,分享三意理念,共同打造三意台灣。
華南銀行今年一百週年慶,如同他在這本書裡所提到的,我們也一直往三意的理想在努力,不斷創新不斷成長,致力於公益。銀行是安定社會的重要事業,要與時俱進的創新,更要小心確保客戶和員工的利益,這也是銀行和其他行業相當不同的基因,任何事都必須向社會大眾負責。在商業世界裡,幾乎所有企業經營的第一考量都是獲利,只向投資人負責。
另外,今年我接任「起源會」會長,也請仁麟兄繼續擔任秘書長,過去五年來他和起源會的朋友都建立很好的情誼,我想這也是因為三意理念和起源會「超越立場,建立共識」的理念都是一樣的,所以相信大家也都會來支持三意理念,建構從台灣出發的「三意時代」。
▍ 三意人文創新時代 ╳ 賴文福(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團長)
每一次看到仁麟,都好像看到他以一個新聞記者的角度探討各種不同的點子,來幫助產業的升級。他其實是一個獨行俠,踰踰獨行。新聞記者通常淺出的報導,但是時間久了,他累積極大的廣度跟深度。
仁麟非常強調以台灣為本體意識,同時非常注重人文創新。以人文創新作為品牌的基礎,建立了許多高度創意的點子,這些點子透過三意的宣傳,使得觀眾有學習的機會。學習完以後可以做各種企業的連結,成為一個新的網狀的脈絡。透過與各方意見領袖對話創造出具有深度的點子,這些點子就是企業的核心價值。
台灣以農立國,其實農業是人類生活最基本的方式,人離不開土地,就是離不開農業。台灣農民舉世聞名創造出許多高附加價值的水果、蔬菜、香菇、蘆筍等等。但是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台灣農業與時俱進,不只是這些,可可、咖啡在台灣也建立新的品牌。
台灣成功地土地改革,是國際學習的對象。但是幾十年來一直推展工業,農業慢慢地受到影響。所以這本書不但談農業,不但談農創,還談如何創造新的農業價值。第一個是生產技術的價值,第二是行銷,第三是經營的模式。這三個要素都需要有高水準的人才來加入才能落實。
落實於生活才是我們創造的價值,跟我們的生活水準有關,如果生活品質不好,就是生活價值創造不出來。所以高水準的生活其實就是高水準的消費,不會只在價錢上斤斤計較。
台灣同時也是醫療王國,在醫美領域其實是有非常大的商機,台灣的再生、抗衰老跟保健整合成為一個非常具有潛力的健康美麗產業。以及網路共享經濟、網紅、直播電商等已經是當下最熱門的代名詞,也帶有大量的商機。
這些深入淺出又精采的創意就是三意的核心價值,需相當長時的追求才有成果。仁麟確實做到了諸葛亮誡子書中所言:「夫君子之行、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以學習力成就三意事業╳林揚程(太毅國際顧問集團執行長、書粉聯盟讀書社群創辦人)
未來的企業需要擁有「人文創新競爭力」,仁麟兄在書中帶領讀者從觀察多位實踐者從創辦到發展的故事。書中還有提供作者的點子人筆記幫助讀者「學習」和「連結」來發展成就自己的三意(創意、公益與生意)企業。
個人由1998年成立太毅國際顧問公司,至今為全台灣最大企業教育訓練方案提供者,希望我們所成就的不僅僅只是一家盈利優異的企業,也希望能創造更多對社會有價值的貢獻。相信公司願景不是營業額數字的跳動,而是如何讓更多人利用學習擁抱改變。因為我們太毅國際顧問使命就是:「創造人對改變的熱情與技術(PassiontoChange)。」
如同仁麟兄提到的個人或企業,除了要強調競爭力,更要時時提升「成長競爭力」,知識的移轉由專家主導到現在的社群學習,通過O2O(OnlineToOffline)的形式,我們可以線上連結彼此、線下交流分享也可以上下混成達到跨域的學習效益。
因此個人在2018年,另外成立「書粉聯盟」,兩年內組織80個讀書會,甚至走出台灣,在日本、澳州、大陸都有我們的讀書會,並在每年舉辦超過500場讀書會活動。期許「書粉聯盟」隨著知識創造的學習趨勢,結合志同道合的夥伴,提供書粉熱愛生命與成長的「三意」養分。
世界持續在轉動,我們所知道的Facebook、YouTube以及Uber等新時代的超級企業成立不到15年,它們在激勵著我們只要洞察市場、擁有使命再加上創意與執行力,我們也可以成就屬於未來的三意企業。
▍ 神秘的力量 ╳ 江見佳之(日本東亞無線電機公司CEO)
與吳老師認識,是經過朋友的介紹。那時,朋友說他是活躍於媒體界的專欄作家。
對吳老師最初的印象,與其說他是個媒體人還不如說是老師來的更貼切些(後來才知道他真的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他說話不疾不徐,字字切入核心,讓我常常需要深思之後才有辦法回答他的問題。
與吳老師對話,不時會強烈感受到由他傳來的溫度和神祕能量。兩人相識時間雖短,卻有種不可知的「緣」似乎一直在牽引著彼此。
在日本,許多人都相信「有緣千里一線牽」。這繫著彼此各一端善緣的,竟是我五年以來持續飲用的桑茶。那一次飯局,我們和共同友人林小姐小聚,吳老師一眼看到我手上拿的桑葉茶,之後林小姐也幫我轉送給他。吳老師認為,桑茶能帶來的身心安定,更能連接許多資源。
我們從吳老師的創意一直對話下去,開始了不可思議的一連串巧合。在沒有刻意連絡與安排的情況下,三人竟然有相同時間能一起拜訪日本桑茶產地。天時、地利、人和,許多神奇的一連串巧合,讓我相信未來有更重大的商機指引著我們。
如此不可思議的一連串帶領,我深深的折服,這股無法解釋神秘力量。這難不成是吳老師所帶給我的「緣」的力量?要我們一起讓這股能量,帶出更大的影響力來造就更好的世界。
▍ 找到您的新思路╳ 邱英明(中國信託銀行副總經理)
一直都是仁麟兄「點子農場」專欄的忠實讀者。
每次在經濟日報讀到這個專欄,都像在巧克力專賣店中放肆品嘗後,手中所拿的那一杯清茶,期待它的解膩、享受它的出眾。有時也會好奇,是什麼樣的人生歷練,才能寫出這麼多接地氣的創意思維,把很多看似高調的意念如創新、公益等項目,無違和地連結到我們日常的生意行為中,並搭配相關的範例來進一步引導讀者做思考。
就這麼巧,在一個餐酒會上有幸認識仁麟兄。他很醒目,穿著紳士作派的三件式西服,用一種讓人很舒服的方式和大家侃侃而談他對生活的態度以及品味的看法。言談中能感受到他是用心去過生活,用心去體驗每一項經歷的事。也許是這些的積累,讓仁麟兄有能量產出這麼多饒富創意的見解。透過他細膩的觀察和解析,也讓我們有機會看到,原來在我們的身邊,一直有一些人不將自己的工作侷限在世俗定義的框架中,透過尋找跨業合作及資源重整的可能來創造更多的需求和產值。
在現今這個面對AI、XXTech等眾多不可逆的大浪潮下,相信沒有人會不同意創新和與時俱進的重要。然而,要怎麼做,如何做,要從哪裡開始做等等都會是讓大家難以邁步向前的困擾議題。也許,我們能夠從學習一個不同的思考方式開始,透過閱讀別人的創新意念,來反思自己生意的發展可能,進而有能力重新定義工作的價值。
希望您也能在本書中找到屬於您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