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 推薦
★《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紐約時報》《出版人週刊》 一致好評
這是一本精準有趣的人類智慧使用手冊,
將帶你從認知科學的全新角度去了解人的思考和心智,
為生活、理財和未來,做出最佳選擇!世界愈來愈複雜,人類卻未正視自己的無知。
如何才能避免自以為是,
進而提高我們的決策準確率,獲得更好的結果?
其實我們沒有自己想得那麼聰明,但並不表示我們不能生活得更好。
懂得在知識上謙卑、認清理解的侷限,
然後將他人的智慧占為己用,我們就能為每件事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社交媒體盛行、假新聞層出不窮的時代,人們搞不清楚自己不懂哪些事,對自身的無知渾然不覺,許多評論和錯誤觀念才會難以改變,本書正是要探討這種「知識的假象」。
人類之所以能主宰地球,是因為無與倫比的群體思考能力,正因為智慧存在於眾人之中,不屬於任何個人,因此我們可以在集思廣益之下修正弱點和錯誤,運用知識共同體打造出異常強大的社會頭腦。當人類真正「知己所不知」,明白自己也是問題的一環,才能在需要時獲得協助,填補知識上的漏洞。無論是投資理財、感情觸礁、購買房產、人際關係等,我們可以擷取知識共同體的資源,克服與生俱來的限制,做出更聰明適切的決定。
作者簡介:
▌史蒂芬.斯洛曼 Steven Sloman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布朗大學認知科學、語言學暨心理學教授,研究相關主題至今已二十五年。擔任《認知》期刊(Cognition)主編,著有《因果模式》。
斯洛曼博士研究興趣廣泛,包括一般人如何將事物分類、命名與思想之間的關係。他也研究過歸納推論、機率判斷、決策過程與推理思維。近年來,他的研究著重於人如何用因果推論周遭世界。
身為實驗認知科學家,他十分重視運算的邏輯思維,研究往往跟高等認知面向有關,包括因果推論、決策與分類。他目前把重點放在人類的無知與知識共同體。所謂「說明深度的假象」,指的是一般人以為自己了解事物原理,實際上卻僅有淺薄的認識。作者認為,知識的假象源自未能劃清自己與他人知識的邊界,把別人的知識誤當成自己的知識,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混淆,是因為我們所知多半不在腦袋裡,而是貯存於所屬的知識共同體中。
▌菲力浦.芬恩巴赫 Philip Fernbach
布朗大學認知科學博士。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里茲商學院行銷學副教授。
研究範圍橫跨消費行為的領域,包括因果推論、機率判斷、理財決策與道德判斷。研究成果刊載於多個學術刊物,包括《實驗心理期刊:總論》《消費者研究期刊》《管理科學》《心理科學》等。
芬恩巴赫博士曾與消費者產品公司合作,擔任兩家波士頓精品公司的策略顧問,並且在TEDx發表演講。評論散見《哈佛商業評論》《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 BBC等媒體。
譯者簡介:
林步昇
喜歡語言、綠豆湯和傑尼龜,正緩慢成為雜食型譯者,近期譯作包括《影響孩子一生的金錢對話》與《為什麼Google、LinkedIn、波音、高通、迪士尼都找他合作?》。本書不僅戳破個人具備知識的假象,更提醒讀者要提升覺察力、認清自我理解的侷限,而譯者如我亦需有此自知之明。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熱烈好評】
◎本書所提出的觀點不僅能幫助我們思考公共事物,也可以應用到個人面向。讀起來峰迴路轉,讓我們看到人類的智能為何可以既淺薄又強大──端看你如何善用群體的智慧。——馮勃翰 (臺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書中大量的科學研究介紹,讓人驚訝於「人類對自己的無知」竟然那麼無知。獨立思考,並不那麼獨立;自由意志,也沒有那麼自由。論證清楚,說理清晰,非常值得一看。——蔡依橙(醫師、蔡依橙的閱讀筆記板主、新思惟國際創辦人)
◎我超愛這本書。內容精采萬分又讓人大開眼界,凸顯個人的無知與眾人的智慧,不但醍醐灌頂,更是趣味橫生。讀就對了!——凱斯‧桑思汀(美國憲法權威,哈佛大學法學院行為經濟學暨公共政策學程主任)
◎每個人都比自己想像得更加無知,對於自身知識的多寡也不甚了解。這樣的狀況本該無藥可救,但如今有了治療方法:這一本充滿精闢見解的書!——史蒂芬‧平克(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時代》百大影響力人物暨《外交政策》全球百大思想家)
◎書中有些章節讀來既耐人尋味又驚心。作者再度反駁「人皆理性」這個前提……不僅主張理性是迷思,更認為獨立思考一事也是迷思。——《紐約時報》(《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撰文)
◎淺顯易懂又不失深刻。心智有所侷限並非新鮮事,但問題在於一般人鮮少會去思考這點。眼下各大政黨只在同溫層取暖、媒體又充斥著假新聞,兩位作者適時地凸顯出謙卑的重要──無論是自己的知識或同溫層的見地,都不能照單全收。——《經濟學人》
◎兩位作者精闢地點出我們把許多事視為理所當然,以及自己往往比想像得無知許多。本書不但能刺激讀者的思考,更說明其實社會面臨的問題得歸因於認知的缺陷,而非責怪任何群體的道德淪喪。兩位作者努力地要根除病灶,本書寫來擲地有聲,也同理人性。
——《金融時報》
◎條理分明、推論嚴謹,涵蓋不少重要又深刻的觀念,包括故事的魅力、iPhones如何讓人更聰明、民主的利弊等等,絕對是心理學的上乘之作。——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保羅.布倫,著有《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
◎當今文化漸趨兩極化,人人把話說得言之鑿鑿,本書反倒提倡知識上的謙卑、認清理解的侷限,既顛覆傳統卻又實屬必要。另外一項優點是,本書充滿樂趣、引人入勝,讀者必會愛不釋手。——《出版人週刊》
◎內容吸睛又讓人坐立不安,讀者被迫正視一項事實:自己所知一切都與他人的知識密切相連。作者拆解了我們針對科學的預設立場,以及我們如何思考並認識所處的世界。作者認為若希望能發展健全的知識共同體,終究要處理本書提出的問題,他們氣定神閒地提供點子,先釐清我們所知淺薄的事實,再從絕望中找到希望。——基督教雜誌《息息相關》
名人推薦:【熱烈好評】
◎本書所提出的觀點不僅能幫助我們思考公共事物,也可以應用到個人面向。讀起來峰迴路轉,讓我們看到人類的智能為何可以既淺薄又強大──端看你如何善用群體的智慧。——馮勃翰 (臺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書中大量的科學研究介紹,讓人驚訝於「人類對自己的無知」竟然那麼無知。獨立思考,並不那麼獨立;自由意志,也沒有那麼自由。論證清楚,說理清晰,非常值得一看。——蔡依橙(醫師、蔡依橙的閱讀筆記板主、新思惟國際創辦人)
◎我超愛這本書。內容精采萬分又讓人大開眼界,凸顯個人的無知與眾人的智慧,...
章節試閱
無知與知識共同體
三名士兵坐在壕溝裡聊著家裡的事,周圍是三英呎厚的混凝土牆。聊天的聲音逐漸停了下來,牆壁劇烈震動,地面像果凍般猛然搖晃。他們頭上三千英呎的高空有架B–36轟炸機,機艙瀰漫灼熱濃煙、無數紅燈不停閃爍、警報聲不絕於耳,機組人員被煙嗆得不停咳嗽、連一句話都說不清楚。於此同時,正東方八十英里處,日本籍拖網漁船「第五福龍丸」的船員站在甲板上,驚恐地盯著遠方的海平面。
那天是一九五四年三月一日,他們全在太平洋遙遠的一隅,見證著人類史上最大的爆炸。美國當時引爆了暱稱「蝦子」的熱核聚變彈,代號「布拉沃城堡」。但是,這次的試爆非常不對勁。比基尼環礁那條壕溝內的士兵最接近引爆點。他們並非第一次目睹核彈試爆了,原以為引爆後四十五秒左右會有震波傳來,沒想到卻迎來劇烈地震,這實在非比尋常。B–36轟炸機的任務是採集核爆雲樣本並測定輻射量,飛行的高度理應安全無虞,豈料竟遭到熱浪衝擊。
不過,相較於第五福龍丸的船員,這些人都算幸運的了。爆炸過後兩小時,部分蕈狀雲飄到漁船上空,數小時內降下大量輻射落塵。船員立即出現急性輻射症狀,包括牙齦出血、嘔吐和灼傷,其中一人數天後在東京醫院病逝。試爆前,美國海軍曾護送數艘漁船駛離危險區域。問題是,第五福龍丸當時位置並不屬於海軍畫定的危險區域。更令人痛心的是,數小時後,輻射雲經過朗格拉普和烏蒂里克環礁,當地居民因此曝露在輻射之下,人生從此轉了個大彎。三天後,他們也出現急性輻射症狀而被迫撤離,暫時安置在另一座島上,三年後才返回環礁。但後來罹癌人數爆增,只好二度撤離。他們的子孫更是深受其害,至今仍在等著回家。
上述的種種不幸,都是因為爆炸威力遠遠超乎預期。核武威力一般是以黃色炸藥 (TNT)當量計算。一九四五年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原子彈「小男孩」 ,TNT當量約為一萬六千噸,就足以夷平廣島全市、造成約十萬人死亡。科學家原先估計,「蝦子」的爆炸威力約為「小男孩」三百倍,大概六百萬噸TNT當量,最後卻達到一千五百萬噸,將近是「小男孩」威力的一千倍。科學家當初只知道爆炸會很驚人,豈料結果竟是預估值的三倍。
之所以出現這種誤差,是因為搞錯了核彈主要成分「鋰–7」的特性。「布拉沃城堡」試爆前,一般認為鋰–7屬於惰性元素;其實,鋰–7與大量中子撞擊後會產生劇烈反應,進而衰變成不穩定的同位素氫,再跟其他氫原子融合,產生更多中子、釋放巨大能量。尤有甚者,負責評估風向的研究團隊,沒能預料到高海拔當時吹東風,輻射雲才會被帶到有人居住的環礁。
這段歷史反映了我們人類在本質上的弔詭:人類的腦袋既天才又可悲,既傑出又愚昧。人類可以實現驚為天人的成就,例如在一九一一年發現了原子核,短短四十多年後,就開發出百萬噸核武;人類還精通用火、創立民主體制、登陸月球、研發出基改作物。然而,人類卻也能展現傲慢與愚行。每個人都會犯錯、偶爾會不理性,又常常顯得無知。同樣不可思議的是,人類打造出熱核彈(而且未透徹理解原理就進行試爆)、發展出不同政體和經濟體,提供舒適的當代生活,但多數人卻不清楚箇中道理。儘管如此,社會依然運作得十分順暢(讓居民曝露於輻射之中時除外)。
到底為何人類既能聰穎到令人折服,又能無知到令人失望呢?我們的所知如此有限,何以又造就了許多斐然的成績?這些都是本書設法回答的問題。
◎思考是一種集體行動
一九五○年代,出現了認知科學這個新興領域,企圖理解宇宙中最神奇的現象:人類心智的運作原理。思考是怎麼發生的?腦袋裡究竟上演著哪齣劇碼,才能讓有情眾生懂得數學運算、理解自己終將一死、(偶爾)無私地行善,或學習用刀叉吃飯這類簡單的事呢?目前還沒有機器或其他動物擁有相同的能力。
身為本書的兩位作者,我們的生涯都在研究人類心智。史蒂芬是認知科學教授,研究這個主題至今已二十五年了;菲利普是認知科學博士,目前是行銷學教授,主要研究一般人的決策模式。根據我們的第一手觀察,認知科學發展多年下來,並非愈來愈理解人類心智何以能實現驚人的成就,反而多半在教個人認清自我的極限。
認知科學也有不少較為悲觀的新發現,譬如人的能力並非全然像表面所見,以及多數人的行為模式和可能成就都高度受限。個人能消化的資訊同樣極為受限(這就是為何我們明明才剛認識某人,過沒幾秒就忘了對方的名字)。一般人通常缺乏看似基本的能力,譬如評估某項行動的風險,而這些能力可否習得仍是未知數(作者之一就提到了,這也足以說明為何許多人想到搭飛機就怕得要死,儘管這是數一數二安全的交通方式)。最重要的是,個人知識其實非常淺薄,無法深入理解世界究竟有多複雜,我們卻往往沒意識到自身的無知,最後很容易導致自傲,明明所知甚淺,還堅信自己的想法正確。
我們倆分享的故事,將帶領各位讀者一窺心理學、電腦科學、機械人學、演化論、政治學和教育等領域,希望釐清心智的運作原理和任務,以及為何問題的答案都指向人類思維可以既淺薄又強大。
人類心智不像桌上型電腦那樣儲存了大量資訊,而是在長年累月地演化下,懂得汲取最實用的資訊,方便在不同情境中做出決策,目的是靈活地解決問題。因此,每個人只在腦袋中儲存了極少量周遭環境的細節。若要打個比方,人就像是蜜蜂,社會如同蜂巢;我們的智慧並非儲存於自己腦袋裡,而是在人類的集體意識中。想要生存,個人不僅得仰賴腦袋裡既有的知識,更要取用儲存在別處的智慧,包括內在與外在環境之中,尤其還要從他人身上獲得。全部加總起來,人類的思維其實廣無邊際,但這是整個群體的產物,不是單一成員的功勞。
「布拉沃城堡」核彈試爆計畫正是這種蜂巢的極端案例。這項計畫是浩大的工程,需要大約一萬人直接參與,也需要無數人提供間接但必要的協助,包括對外募款的政治人物、建造兵營和實驗室的承包商;數百位科學家要掌握天氣狀況;醫療團隊要研究處理輻射物質的不良影響;反情報小組得確保訊息往來加密,以及不讓俄國潛艦靠近比基尼環礁,以免軍事機密外洩;廚師團隊要餵飽所有人,清潔人員負責打掃,水管工人要維持馬桶暢通。每個人所具備的那點知識,甚至不及徹底了解計畫所需的千分之一。我們透過相互合作、集思廣益,共同執行這項龐大的工程,才能化不可能為可能。
這是事件本身的積極意義。不過「布拉沃城堡」的計畫背後,籠罩著核武競賽和冷戰的陰影。我們會探討此事反映的傲慢,亦即就算理解上有所侷限,人類何以甘願引爆一千五百萬噸的核彈。
◎無知與假象
許多事物的本質都很複雜,即使外表簡單也不例外。若告訴你現代車款、電腦或飛航管制系統十分複雜,你想必不會感到意外。那馬桶呢?
有些東西是奢侈品,有些東西著重實用性,有些東西則實屬必要,也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沖水馬桶就屬於此類。你需要上廁所時,通常都已十萬火急。已開發國家中,家家戶戶至少都有一個馬桶,餐廳依法也得有馬桶,就連加油站和星巴克(幸好)通常也有馬桶。馬桶堪稱結合了功能與簡約的偉大發明。每個人都懂馬桶如何運作,而大部分人也自認了解,沒錯吧?
那不妨說說看,你沖馬桶時會發生什麼事?先不說別的,你曉得馬桶沖水的基本原理嗎?其實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曉得。
馬桶其實是構造簡單的裝置,基本設計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許多人都以為英國人湯瑪斯.克拉普發明了沖水馬桶,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只是改良馬桶的設計,藉此大賺了一筆。)北美最普遍的沖水馬桶是虹吸式馬桶,它最重要的構造就是水箱、馬桶本體和排汙通道。排汙通道通常呈S型或U型,彎道高於馬桶排水口後,就往下降到排水管,最後則進到下水道。
水箱起初裝滿了水。沖水時,水箱內的清水會流入馬桶中,促使水位漲到超過排汙彎道最高點,進而擠出排汙通道的空氣。而通道一旦注滿了水,神奇的事隨之發生:通道內產生虹吸作用,吸走馬桶內的汙水,再經排汙通道進入下水道。許多小賊正是運用虹吸現象偷汽油,只要把管子一端放入車子油箱,然後在另一端用力吸氣即可。當馬桶內水位低於排汙通道轉彎處,讓空氣重回通道內,虹吸作用就會停止。馬桶內的汙水一旦被吸走,水箱就會再度注滿清水,以備下回使用。整個運作過程十分順暢,只需要按下沖水把手即可。這樣簡單嗎?是還算簡單,畢竟只要花一個段落說明,但又沒簡單到人人都懂。實際上,你現在就是少數清楚馬桶原理的人。
想要對馬桶有徹底的了解,可不能只簡短描述運作機制。你需要陶瓷、金屬和塑膠方面的知識,才能理解馬桶的材質;你也需要化學知識,好明白水封的功用,避免水漏到廁所地板上;你還要具備人體知識,才曉得馬桶尺寸和形狀的差別。我們可以進一步主張,想完全搞懂馬桶的來龍去脈,更有賴經濟學的知識,了解它的定價方式和零件選擇,零件品質又取決於消費者的需求和意願。至於消費者為何偏好特定的馬桶顏色?此則涉及了心理學的範疇。
無論是任何事物,都沒人能充分掌握其所有面向。再簡單的東西,生產和使用的背後都有繁複的知識網絡。自然界中真正難解的事物就更不用說了,比方說細菌、樹木、颶風、愛和生物繁衍,又藏著何種機制?大部份的人連咖啡機的原理、膠水黏住紙的原理、相機焦距的原理都不懂,怎麼會懂愛這種複雜的情感呢?
我們的重點不在凸顯人的無知,只是要表示人沒自己想得那麼聰明。我們或多或少都被「理解的假象」矇蔽,誤以為清楚事物的本質,真正所知卻十分貧瘠。
你們可能會想說:「喔,就算我不懂東西的原理好了,但是我沒有被假象矇蔽啊。我不是科學家,也不是工程師,不必了解那些東西。我只要懂了該懂的,就可以活得很好、做出正確的決定了。」你對哪個領域的理解最深呢?歷史?政治?經濟政策?你對自身專業領域真的瞭若指掌嗎?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軍襲擊珍珠港。當時正值二戰期間,日本與德國是盟友,美國雖然尚未參戰,但站在哪一邊顯而易見,絕對支持英勇的同盟國,而非邪惡的軸心國。這些關於珍珠港事件的史實,我們應該還算熟悉,因此自認了解這起事件。不過,你真的明白日本為何發動攻擊嗎?為何偏要挑美國海軍在夏威夷島的基地呢?你能否交代背後的來龍去脈?
原來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前,美日兩國戰事就已一觸即發。當時,日軍勢力步步進逼,先在一九三一年佔領滿州、一九三七年南京大屠殺,又在一九四○年入侵法屬印度支那。美國當初選在夏威夷設立海軍基地,就是要防堵日本的侵略。一九四一年,美國前總統羅斯福下令太平洋艦隊從聖地牙哥的基地前往夏威夷,日本會發動攻擊自然不大令人意外。珍珠港事件發生前一週,蓋洛普一項民調就已顯示,五成二的美國人預料美日很可能會打起來。
因此,與其說珍珠港事件被歐洲的戰事引爆,不如說是東南亞勢力長期對峙的結果。即使希特勒沒在一九三九年採取閃電戰侵略波蘭,日本還是很可能會偷襲珍珠港。這起歷史事件確實影響二戰期間的歐洲局勢,但是歐洲局勢並非該事件的導火線。
這類歷史事件所在多有,看起來並不陌生,讓人自認多少有些理解,但真正的脈絡卻迥異於原先所想像。繁雜的細節在時間的迷霧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迷思,將事件簡化得容易消化,部分是為了服務特定的利益團體。
當然,假使你仔細研究過珍珠港事件,真的能說得頭頭是道,容我們向你賠個不是,但這種情況純屬例外,因為沒人有時間研究一堆史料。我們敢打賭,除了部分你的專業領域之外,你對於許多史實的成因、發展和交互作用,其實所知甚少。但除非你認真思考自己真正了解什麼,否則就無法認清知識淺薄的事實。
我們絕對不可能什麼都懂,腦袋清醒的人壓根不會妄想。我們仰賴的是模糊又未經分析的抽象知識。但凡事總有例外,我們都見過喜歡細節如數家珍的人,有時說得讓人大開眼界。我們在自己的領域都是專家,通曉芝麻綠豆般的細節,不過對於大多數的主題,我們都只會把抽象資訊連在一起,這充其量只是感覺有很多知識,卻又說不出所以然。實際上,大部分的知識不過是連連看的大集合,找出東西或人物之間的最大關連,不去細分背後一則則的故事。
那為何我們不曉得自己有多無知呢?為何會自以為對事物已有透徹認識、具備理解世界的知識網絡,實情卻是天差地遠呢?為何我們活在理解的假象之中呢?
◎思考的目的
想釐清這種假象為何是思考的關鍵,就要先了解我們為何會思考。在演化過程中,思考大概有幾項功能,像是重現世界的樣貌—即在腦袋裡建構出一個反映真實世界的樣貌;也可能是要形塑語言,方便彼此溝通;或用來解決問題、做出決策;或專門用來製作工具、向心儀對象炫耀自己。這些說法也許各有道理,但思考理應是演化來實踐更宏觀的目的,可以一舉囊括上述功能,說穿了,思考是為了行動。思考是從有效行動力演化而來,讓我們更有效率地達成目標。思考讓我們能評估每個行動方案的效用,想像若過去採取不同行動、現在可能有何結果,進而找到最適當的選項。
之所以這般主張思考的目的,有一項主因就是:行動比思考來得早出現。就連地球上最早的生物都有能力行動:演化初期出現的單細胞生物就已會進食、移動和生殖,還會對環境產生影響,進而改變環境。這些生物經過天擇,代表其行為最能維持生存,而最有效益的行為,也最能適應複雜世界的變化。假使你靠著吸取路過動物血液維生,那身旁一有風吹草動,當然要快快緊貼上去,但若能分辨出擦身而過的是美味的老鼠或鳥兒,而非無血可吸的風中落葉,當然就更有利生存。
想知道不同情境中應採取何種行動,最佳工具當屬能處理資訊的心智能力,例如視覺官能就必須具備複雜的處理能力,才能區分老鼠和葉子。其他心智能力也同樣關鍵—記憶力可依據過去經驗來決定最有效的行動,思考力則能大幅提升行動的效用。有鑑於此,思考就是行動的延伸。
理解思考的運作過程並不容易。一般人如何以行動為目的來思考呢?又需要哪些心智能力才可以用記憶力和理性來達到目標?後文也會說明,人類特別懂得推論世界如何運作,設法找出因果定律。想預測某項行為的影響,就需要去推理其中的因果;想釐清事情發生的緣由,則需要推理何項起因可能產生影響。這正是大腦主要的功能。無論我們思考的是物體、社會制度、其他人或家中狗兒,我們擅長於判斷各種行為如何帶來影響。我們知道踢球後球會飛,但踢狗後狗會痛。我們的思考過程、語言和情緒都是用來進行因果推理,以幫助我們採取合理的行動。
因此,人類展現的無知才更加不可思議。倘若因果定律是挑選最佳行動的關鍵,為何一般人對於萬物的原理缺乏細部理解呢?因為大腦在思考時,善於汲取需要的資訊,其餘全部會被過濾掉。我們聽到別人說了一句話,大腦的語言辨識系統就會努力提取要點和深層意涵,忘掉確切的用字遣詞。我們遇到複雜的因果關係,同樣會設法摘要、忘卻細節。假如你喜歡搞懂事物的原理,可能會三不五時拆開咖啡機等舊電器,過程中你不會去記每個零件的形狀、顏色和位置,而是會找那些主要零件,設法了解它們如何相互連接,藉此回答水的加熱方式等大哉問。假如你像多數人一樣,沒興趣搞懂咖啡機的內部構造,那知道的細節自然更少,理解就僅限於你日常需要而已,像是如何操作咖啡機—這點你應該超熟了吧(?)。
腦袋不會記憶每項物體或情境的細節,因為我們會從經驗中學習,進而套用到陌生的物體或情境上。我們在全新情境中的行動力,只取決於事物運作的深層規律,而非瑣碎的細節。
◎知識共同體
若我們只依靠腦中的有限知識和推理能力,絕對不會具備如此出色的思考能力。我們成功的秘訣,就是活在知識俯拾皆是的世界,知識存在於我們製作的東西中、我們自己的身體裡、工作環境,以及其他人身上。我們活在一個知識共同體中。
我們可以從別人腦袋獲取大量知識,親朋好友都有各自的專業領域。我們生活中若遇到問題,像是洗碗機動不動就故障,也可以向專業人士求救。電視上有學者和名嘴,分享著最新時事和知識。我們還有各式各樣的書籍,甚至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存取史上最浩瀚的資料庫—網路。
除此之外,東西本身也蘊藏著知識。有時,我們藉由研究家電或腳踏車的構造,就可以排除故障。幸運的話,故障的部分一目了然(要是常常這樣就好了!)。你也許不懂吉他發聲原理,但稍微玩個幾分鐘,觀察一下弦的共振,以及音調如何隨著弦長改變,也許就足以讓你對其有基本認識。探索一座城市的最佳方法,當然是實地在大街小巷中穿梭。城市本身就是知識的寶庫,包括街區的規畫、趣味橫生的景點,以及不同制高點的風光。
現今,我們可以獲得的知識量多到前所未見。看電視學會許多東西的製程或宇宙生成的奧秘已不稀奇,我們只要在鍵盤上打幾個字、藉助強大的搜尋引擎,幾乎任何跟事實相關的問題都能解答。我們往往會在維基百科或網路一隅找到所需資訊。不過,獲取自身之外知識的能力,並非當代社會才有的事。
無論古今,人與人之間一直都有認知科學家所稱的「認知勞力分工」。自從文明出現以來,人類就在群體、部落或社會中發展各自的專長,成為農業、醫療、生產、導航、音樂、說故事、烹飪、狩獵、打鬥等各種領域的佼佼者。有些人也許精通不只一項能力,但絕對不可能十項全能,或熟悉單一事物的全部面向。再厲害的廚師都有做不出來的料理,再優秀的音樂家都有不會演奏的樂器或音樂。沒人真的無所不能。
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合作。群居的一大好處就是容易分享技能和知識。不意外的是,我們無法明確分辨知識是在自己腦袋或別人腦袋裡,因為我們通常兩邊的知識都會用到,說不定毫無例外。例如,我們兩位作者在洗碗盤時,得感謝有人製造了洗碗皂、有人知道如何讓水龍頭流出溫水。這些事我們都毫無頭緒。
技能和知識的分享其實比字面上來得複雜。 我們人類並非像生產線的機器那樣,單純奉獻一己之力,還能夠通力合作、意識到合作對象的任務。我們一起專心致志,往共同的目標邁進。套句認知科學的術語,我們擁有相同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這是其他動物所缺乏的合作方式。實際上,我們也愛跟別人分享腦袋裡的知識,方式之一就是玩樂。
雖然我們的頭顱限制了腦袋的大小,卻無法畫定知識的疆界。所謂心智,其實延伸至大腦之外、包括身體、環境和他人,因此研究心智不能只研究腦袋。認知科學並不等於神經科學。
清楚表達個人所知並不容易,若要同時認清自身的無知更難上加難。想要加入知識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你具備的知識僅有部分在你腦袋裡—就需要明白有哪些資訊可供使用,就算不在自己記憶中也一樣。知道哪些資訊能用可不是簡單的事,你腦袋內外的東西必須無縫銜接,我們的心智得連接外在環境和腦袋裡頭的資訊。人類有時會高估自己所知,但整體而言仍過得出奇地好,這正是演化了不起的成就。
現在,各位讀者有了足夠背景,能理解知識假象的起源。思考的本質,就是無縫汲取自身或周遭的知識。我們之所以活在知識的假象之中,是因為無法明確區分腦袋內外的資訊,這又是因為界限本來就不是涇渭分明。因此,我們才常常搞不清楚自己究竟哪些事不懂。
◎為何要了解知識假象?
這般理解了心智的運作後,有助我們解決高度複雜的問題。認清自身所知的侷限,理應會讓人更加謙卑,進而敞開心胸接受他人的觀念和思維,也教我們如何避免壞事發生,譬如做出錯誤的理財決策,還能改善我們的政治制度,幫助我們評估在信任專家和賦予選民決定權之間,應該如何拿捏。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正值美國總統大選,政壇呈現巨大的兩極化現象。自由和保守兩大陣營都難以苟同對方的意見,造成民主黨和共和黨無法達成共識或妥協。就連良性法案都無法在國會通過,參議院百般阻撓執政團隊的司法和行政人事任命,只因為這些任命案是敵對陣營所提出。
此一僵局的主因,就是兩黨政治人物和選民不曉得自己的無知。需要公共辯論的重大議題,通常也複雜得難以理解,只讀一兩份報紙絕對不夠。社會議題有複雜的成因,結果也難以預測,往往需要大量專業知識,才能真的釐清不同立場的深層意涵,而有時單憑專業可能也不夠。舉例來說,警方和弱勢族群的衝突不能單純簡化成恐懼或種族歧視,衝突的起因還涉及個人生命經驗和期待、特定情境的變因、錯誤的訓練和認知等非常複雜的因素。假如每個人都懂這一點,社會可能就不會如此分化。
一般人不會正視議題的複雜,多半傾向服膺某項社會教條。我們與他人的知識密不可分,因此同一社群也形塑著個人的信念和態度。我們很難會去否定同儕的看法,導致我們甚至懶得去評估論述本身的價值,把思考的任務交給自己的社群。正視知識的共享本質,應該能讓我們以更務實的眼光,看待決定自我信念和價值的要素。
這也會改善人們的決策方式。我們難免都會後悔自己的決定,包括沒存退休基金、一時禁不起誘惑等。後文會提到,我們可以運用知識共同體,克服與生俱來的限制,進而提升整個知識共同體的福祉。
認清知識的共享本質,可以揭露我們世界觀中的偏見。一般人都愛英雄。我們吹捧著個人的力量、才華和俊美。各類電影和書籍推崇像超人那樣,單憑一己之力就拯救世界的角色。電視劇中常有優秀又低調的偵探,不僅能成功破案,還能在靈光一閃後,在最後關頭逮捕壞蛋。重大科學突破的功勞都由個人攬下,於是居禮夫人好像靠自己就發現了放射性物質,牛頓彷彿是與世隔離才發現了運動定律;十二、十三世紀期間,蒙古人征戰沙場的成就都歸功於成吉思汗;耶穌在世時,羅馬帝國的墮落通常都怪在彼拉多(Pontius Pilate,羅馬提督,在《聖經》中形容他為下令將耶穌送上十字架的法官)一人的頭上。
實際上,在現實世界中,任何人都不是活在真空之中。偵探擁有自己的團隊,其中成員定期開會,思考和行動都以團隊為單位;科學家的實驗室裡,除了有研究生提供寶貴的意見,還有同事、朋友,以及進行類似研究、擁有相近想法的競爭對手,這些人都是科學家進步的動力;此外,也別忘了研究不同問題的科學同行,儘管有時領域相異,他們的發現和點子仍為成功鋪好了路。一旦我們正視知識不只存在腦袋裡,更是由整個知識共同體所共享,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也會改變,不再專注於個人的成就,而會看到群體的功勞。
了解知識的假象對於社會演化和科技未來也有重大的意義。隨著科技體系日趨複雜,個人已無法掌握全部知識。當代的飛機就是很好的例子。現今,飛行仰賴的是飛行員和自動化系統的合作,而且大部分時間是由系統主導;操控飛機的知識分散在飛行員、儀器和系統設計師身上。由於這層知識是無縫接軌,飛行員不易察覺自我認知的落差,因此就可能沒料到迎面而來的災難,造成許多我們聽聞過的悲慘下場。若我們更了解自己,也許有助建立安全機制。另外,知識的假象也左右人們如何看待最劃時代的科技—網路。隨著網路愈來愈融入大眾的生活,知識共同體也比以往更加擴大,變得無比豐富且隨手可得。
其他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由於思考並非獨立為之,我們因而傾向團隊合作。這就意味著個人貢獻更取決於合作能力,而非個人思考的強度。個人的智慧常常被高估了,這也代表我們進行群體思考時,學習的效率更高。無論是哪階段的教育,最出色的教學方法都會提倡團隊學習。這對教育界而言並不新奇,卻沒有廣泛實踐於教學中。
我們希望你在讀完本書後,對於人類心智會有更深層的了解,並正視自身的知識和思想,其實多半仰賴著周遭的人事物。我們腦袋的運作固然神奇,但終究取決於別處的知識。
無知與知識共同體
三名士兵坐在壕溝裡聊著家裡的事,周圍是三英呎厚的混凝土牆。聊天的聲音逐漸停了下來,牆壁劇烈震動,地面像果凍般猛然搖晃。他們頭上三千英呎的高空有架B–36轟炸機,機艙瀰漫灼熱濃煙、無數紅燈不停閃爍、警報聲不絕於耳,機組人員被煙嗆得不停咳嗽、連一句話都說不清楚。於此同時,正東方八十英里處,日本籍拖網漁船「第五福龍丸」的船員站在甲板上,驚恐地盯著遠方的海平面。
那天是一九五四年三月一日,他們全在太平洋遙遠的一隅,見證著人類史上最大的爆炸。美國當時引爆了暱稱「蝦子」的熱核聚變彈,代號「布拉...
推薦序
【推薦序】
破解「獨立思考」的迷思
馮勃翰 (臺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傳統上,我們總認為「獨立思考」是一件好事。如果你上網搜尋這四個字,可以找到一籮筐的文章在教人如何獨立思考。但是,斯洛曼和芬恩巴赫兩位認知科學專家想要告訴你:人,其實無法「獨立」思考!
為了闡述這個論點,本書從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出發:為什麼許多事情我們明明不大懂,卻往往自以為懂?比方說,很多人都覺得他們了解腳踏車的原理,但是在一項知名的心理學研究中,自信滿滿的受試者有四○%無法正確畫出腳踏車的構造,有些人甚至會用鏈條把前後輪都連在一起,這樣的腳踏車要怎麼騎啊?
在本書前半,兩位作者從演化、生物和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旁徵博引,闡釋了人為何思考、如何思考。說穿了也不意外,一個人所「擁有」的知識,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存在他的腦子裡;絕大部分的知識是存在人的身體、週遭環境與其他人身上。人與人之間存在著認知與智能的分工,從而建立起一個「知識共同體」。
當我們在思考的時候,會從知識共同體汲取知識;我們會自由取用存在腦子裡與腦子外的資訊,從而模糊了內與外的疆界。這就是為什麼人常會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懂什麼、不懂什麼。正因為人是仰賴知識共同體做決策、過生活,我們對事物的理解與判斷,會受到朋友圈、同溫層與所處的社會文化所影響,讓「思考」變成一種集體行動。
在本書後半,兩位作者便從「知識共同體」與「集體思考」的框架出發,告訴我們「知識的假象」可能會引發哪些錯誤,而我們又該怎樣做出更聰明的決策與判斷?
比方說,當我們在討論基改作物、核能發電或是特定政策議題的時候,由於所知有限,往往很難形成自己的見解,而是選擇跟信任的人抱持相同立場。但是這樣做會產生兩種效果,讓人更加固執,而且未必是擇善固執。
第一種效果是,當我們依賴同溫層的時候,同溫層的朋友也在互相依賴,彼此的態度會互相強化。一旦一群人一起固執己見,會更加覺得理直氣壯,從而忘記自己的某些想法壓根就缺乏專業上的支持。
第二種效果是,有時候,當我們想去接受一個違背既有信念的數據或事實,會因此覺得自己「背叛」了所屬的群體。這種潛在的「背叛感」會限制一個人對客觀資訊的理解與篩選。
面對這兩種效果,本書不僅解釋原理,也提出解方。立場不同的雙方如果一味只想為自己的觀點辯護,有可能會各自強化了既定的看法,真理並不會越辯越明。如果我們想在公共事務上有良性的討論、化解意見不同的僵局,兩位作者鼓勵我們去思考事物背後的因果原理,並試圖去把因果關係解釋出來。這樣思考與溝通過程,會讓人意識到自己在知識上的不足,重新回到以事實為依歸的理性討論。
本書所提出的認知理論框架不僅能幫助我們思考公共事物,也可以應用到個人面向。如果我們認同作者的觀點,接受「人無法獨立思考」的事實,那一個人的「智能」就不應該只用他的記憶力、知識量或是個人的推理能力來衡量。從「知識共同體」與「集體思考」的角度出發,一個人的聰明與否應該還要包括他如何運用知識共同體、貢獻知識共同體,並且和群體一起協作、發揮所長。
從這裡延伸下去,我們會發現許多學校沒有教的能力,其實至關重要,像是傾聽、理解別人的觀點、感受別人的情緒,以及如何收集與篩選資訊,並了解自己在哪些情況下有可能出於心理或社群壓力而做出錯誤的決斷。
一旦破除了人要「獨立思考」的迷思,我們可以用「知識共同體」的架構重新檢視自己該如何學習、學習什麼?或者,從企業管理者的角度,重新思考該如何求才選才、打造團隊。
《知識的假象》讀起來峰迴路轉,讓我們看到人類的智能為何可以既淺薄又強大──端看你如何善用群體的智慧。
推薦序
●認識人類認知的極限後,我們該怎麼做?
蔡依橙(醫師、閱讀筆記板主、新思惟國際創辦人)
◎用白話科學,說明「人」的認知真相
這本書,用各種科學研究,與清楚的論證,為一般大眾說明了,「人其實比自己以為的,知道更少。」而且,人類的認知與智慧,並不像一台一台強大的電腦,而更像連接在「人類知識之海」的小小終端機。
很多我們以為自己知道的事情,實際上根本說不清楚。像是馬桶的工作原理(包括精巧的虹吸現象)或電梯的運轉機制(包括負重平衡,所以一個人下樓最耗電)。但人類能夠稱霸全球,靠的就是非常複雜但有效的認知分工,以及集體協作。
書中大量的科學研究介紹,讓人驚訝於「人類對自己的無知」竟然那麼無知。獨立思考,並不那麼獨立;自由意志,也沒有那麼自由。論證清楚,說理清晰,非常值得一看。
書的最後,作者用了兩姊妹 L 與 S 的例子安慰我們:個性謹慎且知道自己懂得不夠的人,走得安全;總認為自己都懂,活在知識假象中的人,更有勇氣,往往能推進人類文明。這結尾明顯有減輕讀者焦慮的意圖。作為一個積極的讀書人,我們知道自己認知的極限後,該如何應對?在謹慎與勇氣兩極之間,如何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路?
◎積極讀者的功課
我建議,在閱讀的時候,反覆的問自己:
§ 好的,如果狀況真是這樣,我該怎麼做?在自己的終身學習與職涯發展上,該如何調整?哪些是已經不錯的作法,哪些可能之後要盡量減少?
§ 回想自己的個性,屬於謹慎的,還是容易自以為都懂的?如果謹慎,如何在保持對知識的理解下,增加勇氣?如果常自以為都懂,該採取哪些措施,讓自己更謹慎,減少行動風險?
§ 根據既有的科學證據,反思「教育」的核心意義,究竟應該是什麼?同樣的時間,應該讓孩子去背誦,反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還是我們該讓孩子學會使用「取得知識的工具」,讓大腦專心在處理資訊與理解脈絡?同樣的能量,應該叫小孩別問問題,快點去多做考題,還是讓他跟著自己的動機與步調走?即使理性上我們可能偏向後者,但實務上,前者容易看到成績,後者則可能缺乏客觀驗證的工具,感覺一事無成。所以,你打算怎麼做?
§ 書中第十章提到,代表個人聰明才智的「g 因素」(g factor),其預測價值,不如個人進入群體後,對群體智能貢獻的 「c 因素」(c factor)。那麼,既有教育體系的鍛鍊與評估,如果都偏向「g 因素」的話,做為父母或教育者,你該如何替孩子準備一個同時強調「c 因素」的學習環境?
◎我個人的答案
以我個人來說,我會增加更多深度資訊的來源,繼續閱讀立場不同,但論述精闢的優質評論。持續辨認可信賴的作者與評論者,就像《人類大歷史》的作者哈拉瑞在《紐約時報》推薦過本書,其為好作品且值得一讀的機會,自然更高。能讀書就盡量直接讀,避免過度消化或經高度選擇的次級資訊。閱讀過程中,永遠替自己的知識體系添磚砌瓦,並持續檢查過去的思考是否有明顯漏洞。
以教育來說,最近跟孩子玩 5v5 MOBA 遊戲,將更帶領他們觀察角色協同的加成效果,感受團隊動力對最終勝利的重要性,而避免過度追求「最強單一角色」的討論。進一步的,不管是社團、比賽、休閒、遊戲,多協助其察覺 「c 因素」,幫孩子做好嵌入世界知識網絡的準備,避免英雄主義式的自以為是與自我孤立。
這只是我個人的答案,我們每個人都在「人類知識之網」的不同區塊,不同的角色與人生經驗,自然會導致不同的想法與行動。祝您順利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推薦序】
破解「獨立思考」的迷思
馮勃翰 (臺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傳統上,我們總認為「獨立思考」是一件好事。如果你上網搜尋這四個字,可以找到一籮筐的文章在教人如何獨立思考。但是,斯洛曼和芬恩巴赫兩位認知科學專家想要告訴你:人,其實無法「獨立」思考!
為了闡述這個論點,本書從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出發:為什麼許多事情我們明明不大懂,卻往往自以為懂?比方說,很多人都覺得他們了解腳踏車的原理,但是在一項知名的心理學研究中,自信滿滿的受試者有四○%無法正確畫出腳踏車的構造,有些人甚至會用鏈條把前後輪都連在...
作者序
【推薦序】
破解「獨立思考」的迷思
馮勃翰 (臺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傳統上,我們總認為「獨立思考」是一件好事。如果你上網搜尋這四個字,可以找到一籮筐的文章在教人如何獨立思考。但是,斯洛曼和芬恩巴赫兩位認知科學專家想要告訴你:人,其實無法「獨立」思考!
為了闡述這個論點,本書從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出發:為什麼許多事情我們明明不大懂,卻往往自以為懂?比方說,很多人都覺得他們了解腳踏車的原理,但是在一項知名的心理學研究中,自信滿滿的受試者有四○%無法正確畫出腳踏車的構造,有些人甚至會用鏈條把前後輪都連在一起,這樣的腳踏車要怎麼騎啊?
在本書前半,兩位作者從演化、生物和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旁徵博引,闡釋了人為何思考、如何思考。說穿了也不意外,一個人所「擁有」的知識,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存在他的腦子裡;絕大部分的知識是存在人的身體、週遭環境與其他人身上。人與人之間存在著認知與智能的分工,從而建立起一個「知識共同體」。
當我們在思考的時候,會從知識共同體汲取知識;我們會自由取用存在腦子裡與腦子外的資訊,從而模糊了內與外的疆界。這就是為什麼人常會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懂什麼、不懂什麼。正因為人是仰賴知識共同體做決策、過生活,我們對事物的理解與判斷,會受到朋友圈、同溫層與所處的社會文化所影響,讓「思考」變成一種集體行動。
在本書後半,兩位作者便從「知識共同體」與「集體思考」的框架出發,告訴我們「知識的假象」可能會引發哪些錯誤,而我們又該怎樣做出更聰明的決策與判斷?
比方說,當我們在討論基改作物、核能發電或是特定政策議題的時候,由於所知有限,往往很難形成自己的見解,而是選擇跟信任的人抱持相同立場。但是這樣做會產生兩種效果,讓人更加固執,而且未必是擇善固執。
第一種效果是,當我們依賴同溫層的時候,同溫層的朋友也在互相依賴,彼此的態度會互相強化。一旦一群人一起固執己見,會更加覺得理直氣壯,從而忘記自己的某些想法壓根就缺乏專業上的支持。
第二種效果是,有時候,當我們想去接受一個違背既有信念的數據或事實,會因此覺得自己「背叛」了所屬的群體。這種潛在的「背叛感」會限制一個人對客觀資訊的理解與篩選。
面對這兩種效果,本書不僅解釋原理,也提出解方。立場不同的雙方如果一味只想為自己的觀點辯護,有可能會各自強化了既定的看法,真理並不會越辯越明。如果我們想在公共事務上有良性的討論、化解意見不同的僵局,兩位作者鼓勵我們去思考事物背後的因果原理,並試圖去把因果關係解釋出來。這樣思考與溝通過程,會讓人意識到自己在知識上的不足,重新回到以事實為依歸的理性討論。
本書所提出的認知理論框架不僅能幫助我們思考公共事物,也可以應用到個人面向。如果我們認同作者的觀點,接受「人無法獨立思考」的事實,那一個人的「智能」就不應該只用他的記憶力、知識量或是個人的推理能力來衡量。從「知識共同體」與「集體思考」的角度出發,一個人的聰明與否應該還要包括他如何運用知識共同體、貢獻知識共同體,並且和群體一起協作、發揮所長。
從這裡延伸下去,我們會發現許多學校沒有教的能力,其實至關重要,像是傾聽、理解別人的觀點、感受別人的情緒,以及如何收集與篩選資訊,並了解自己在哪些情況下有可能出於心理或社群壓力而做出錯誤的決斷。
一旦破除了人要「獨立思考」的迷思,我們可以用「知識共同體」的架構重新檢視自己該如何學習、學習什麼?或者,從企業管理者的角度,重新思考該如何求才選才、打造團隊。
《知識的假象》讀起來峰迴路轉,讓我們看到人類的智能為何可以既淺薄又強大──端看你如何善用群體的智慧。
推薦序
●認識人類認知的極限後,我們該怎麼做?
蔡依橙(醫師、閱讀筆記板主、新思惟國際創辦人)
◎用白話科學,說明「人」的認知真相
這本書,用各種科學研究,與清楚的論證,為一般大眾說明了,「人其實比自己以為的,知道更少。」而且,人類的認知與智慧,並不像一台一台強大的電腦,而更像連接在「人類知識之海」的小小終端機。
很多我們以為自己知道的事情,實際上根本說不清楚。像是馬桶的工作原理(包括精巧的虹吸現象)或電梯的運轉機制(包括負重平衡,所以一個人下樓最耗電)。但人類能夠稱霸全球,靠的就是非常複雜但有效的認知分工,以及集體協作。
書中大量的科學研究介紹,讓人驚訝於「人類對自己的無知」竟然那麼無知。獨立思考,並不那麼獨立;自由意志,也沒有那麼自由。論證清楚,說理清晰,非常值得一看。
書的最後,作者用了兩姊妹 L 與 S 的例子安慰我們:個性謹慎且知道自己懂得不夠的人,走得安全;總認為自己都懂,活在知識假象中的人,更有勇氣,往往能推進人類文明。這結尾明顯有減輕讀者焦慮的意圖。作為一個積極的讀書人,我們知道自己認知的極限後,該如何應對?在謹慎與勇氣兩極之間,如何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路?
◎積極讀者的功課
我建議,在閱讀的時候,反覆的問自己:
§ 好的,如果狀況真是這樣,我該怎麼做?在自己的終身學習與職涯發展上,該如何調整?哪些是已經不錯的作法,哪些可能之後要盡量減少?
§ 回想自己的個性,屬於謹慎的,還是容易自以為都懂的?如果謹慎,如何在保持對知識的理解下,增加勇氣?如果常自以為都懂,該採取哪些措施,讓自己更謹慎,減少行動風險?
§ 根據既有的科學證據,反思「教育」的核心意義,究竟應該是什麼?同樣的時間,應該讓孩子去背誦,反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還是我們該讓孩子學會使用「取得知識的工具」,讓大腦專心在處理資訊與理解脈絡?同樣的能量,應該叫小孩別問問題,快點去多做考題,還是讓他跟著自己的動機與步調走?即使理性上我們可能偏向後者,但實務上,前者容易看到成績,後者則可能缺乏客觀驗證的工具,感覺一事無成。所以,你打算怎麼做?
§ 書中第十章提到,代表個人聰明才智的「g 因素」(g factor),其預測價值,不如個人進入群體後,對群體智能貢獻的 「c 因素」(c factor)。那麼,既有教育體系的鍛鍊與評估,如果都偏向「g 因素」的話,做為父母或教育者,你該如何替孩子準備一個同時強調「c 因素」的學習環境?
◎我個人的答案
以我個人來說,我會增加更多深度資訊的來源,繼續閱讀立場不同,但論述精闢的優質評論。持續辨認可信賴的作者與評論者,就像《人類大歷史》的作者哈拉瑞在《紐約時報》推薦過本書,其為好作品且值得一讀的機會,自然更高。能讀書就盡量直接讀,避免過度消化或經高度選擇的次級資訊。閱讀過程中,永遠替自己的知識體系添磚砌瓦,並持續檢查過去的思考是否有明顯漏洞。
以教育來說,最近跟孩子玩 5v5 MOBA 遊戲,將更帶領他們觀察角色協同的加成效果,感受團隊動力對最終勝利的重要性,而避免過度追求「最強單一角色」的討論。進一步的,不管是社團、比賽、休閒、遊戲,多協助其察覺 「c 因素」,幫孩子做好嵌入世界知識網絡的準備,避免英雄主義式的自以為是與自我孤立。
這只是我個人的答案,我們每個人都在「人類知識之網」的不同區塊,不同的角色與人生經驗,自然會導致不同的想法與行動。祝您順利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推薦序】
破解「獨立思考」的迷思
馮勃翰 (臺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傳統上,我們總認為「獨立思考」是一件好事。如果你上網搜尋這四個字,可以找到一籮筐的文章在教人如何獨立思考。但是,斯洛曼和芬恩巴赫兩位認知科學專家想要告訴你:人,其實無法「獨立」思考!
為了闡述這個論點,本書從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出發:為什麼許多事情我們明明不大懂,卻往往自以為懂?比方說,很多人都覺得他們了解腳踏車的原理,但是在一項知名的心理學研究中,自信滿滿的受試者有四○%無法正確畫出腳踏車的構造,有些人甚至會用鏈條把前後輪都連在...
目錄
推薦序 破解「獨立思考」的迷思 馮勃翰
推薦序 認識人類認知的極限後,我們該怎麼做? 蔡依橙
前 言 無知與知識共同體
◎思考是一種集體行動
◎無知與假象
◎思考的目的
◎知識共同體
◎為何要了解知識假象?
第一章 我們具備的知識
◎我們的知識有多少?
◎假象的誘惑
第二章 我們思考的目的
◎腦袋有什麼用?
◎靈光的腦袋
◎傅內斯的詛咒
第三章 我們思考的方式
◎人類的因果思維
◎正向推理與反向推理
◎說故事
第四章 思考假象的成因
◎不必追求完美
◎兩種因果推理
◎直覺、慎思與說明深度的假象
第五章 藉助身體與環境來思考
◎內化智慧
◎人腦的思考邏輯
◎世界就是你的電腦
◎大腦與心智
第六章 藉助他人來思考
◎群體狩獵
◎聰明的腦袋
◎共同意向性
◎當代的團隊合作
◎模糊的邊界
◎具備群體思維的個體
◎「蜂群思維」的優點與危害
第七章 藉助科技來思考
◎科技是思考的延伸
◎科技(暫時)缺乏共同意向性
◎真正的超智慧體
◎預測未來
第八章 想想科學
◎大眾對科學的理解
◎忠於自我知識共同體
◎因果模型與科學理解
◎彌補資訊不足
第九章 想想政治
◎粉粹假象
◎價值論與結果論
◎治理與領導
第十章 重新定義「聰明」
◎智力
◎智力測驗簡史
◎知識共同體的啟示
◎群體智力及其深層意涵
第十一章 當個聰明人
◎知己所不知
◎知識共同體與科學教育
◎學習的群體
第十二章 做出明智決定
◎「差不多」與「細節控」
◎狂塞資訊並非解方
◎蜂群經濟
◎輕推一把,決策加分
◎解決方法一:難度要降低
◎解決方法二:原則要簡單
◎解決方法三:教育要及時
◎解決方法四:認知要檢視
結語 審視無知與假象
◎我們要不計代價避免無知嗎?
◎成為更加明理的眾人
◎審視假象
推薦序 破解「獨立思考」的迷思 馮勃翰
推薦序 認識人類認知的極限後,我們該怎麼做? 蔡依橙
前 言 無知與知識共同體
◎思考是一種集體行動
◎無知與假象
◎思考的目的
◎知識共同體
◎為何要了解知識假象?
第一章 我們具備的知識
◎我們的知識有多少?
◎假象的誘惑
第二章 我們思考的目的
◎腦袋有什麼用?
◎靈光的腦袋
◎傅內斯的詛咒
第三章 我們思考的方式
◎人類的因果思維
◎正向推理與反向推理
◎說故事
第四章 思考假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