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軌道小開學python枡野俊明比爾蓋茲黃仁勳楊双子吉本芭娜娜獨裁者聯盟AI工作術臺灣民族主義東京都同情塔手機成癮張忠謀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不供貨

販賣懷疑的人:從吸菸、DDT到全球暖化,一小群科學家如何掩蓋真相(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娜歐蜜.歐蕾斯柯斯、艾瑞克.康威|譯者:林俊宏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6-08-10

ISBN/ISSN:9789865727390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96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究竟為什麼,原本該致力挖掘自然界真相的科學家,會刻意扭曲同儕的研究成果?

為什麼他們要散布毫無根據的指控?
為什麼就算觀點已經證實並非事實,他們仍然拒不修正?
又為什麼就算他們的主張已經被一一踢爆不實,媒體還是每年不斷引述?

★本書已由《美味代價》(Food Inc.)紀錄片導演羅伯特・肯納(Robert Kenner)拍成《全面交易》

這些對立的說法你一定都聽過:

⦿吸煙會致癌 vs.
◎不是所有吸菸的人都得癌症,所以這個論證錯誤

⦿核子戰爭會引發「核子冬天」,全人類將面臨如同摧毀恐龍的浩劫 v.s.
◎為了對抗蘇聯,一定得發展核武,後果頂多是「核子秋天」而已

⦿酸雨是因為工廠和汽車排放的廢氣所導致,要立即採取行動減少排放 vs.
◎酸雨是從自然界的火山爆發而來,尚且無法證實跟廢氣的關聯,所以若貿然採取行動只是增加企業的成本而已

⦿頻繁的航空飛行使得臭氧層破了一個大洞,要立即管制! v.s.
◎臭氧有無破個大洞,有待商榷。就算有,也不需要急著管制

⦿DDT會進入生態鍊,最後瑞秋卡森《寂靜的春天》將會成真v.s.
◎禁用DDT和希特勒一樣都是殺人狂的作為,不用DDT後瘧蚊猖獗,使得幾百萬人死於瘧疾

⦿全球暖化是真實發生的,導因於人類的活動,所以要限制人類的工業活動v.s.
◎全球暖化在合理的範圍,是受到太陽影響的自然週期,不需過度緊張

你有沒有覺得很頭痛,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的?這些對你來說可能都是聽過的見解,你卻很難知道哪方的意見才是對的。因為有某些專家在販賣「懷疑」,只要有科學家站出來拿「科學之矛攻科學之盾」,原本的科學共識似乎就變得可質疑。這群少數的科學家是何方神聖?動機是什麼?目的是什麼?

大眾錯以為正確的科學知識必然得是確定的,使得只要有科學家放出懷疑的訊息,原本科學界的共識就變得一文不值,這些販賣懷疑的科學家就是抓準這一點,讓大眾仿若置身煙霧彈中,搞不清楚脫身的方向。

這批反科學的科學家大多是二次大戰時期協助發展原子彈的物理學家,他們與政府單位的關係長久良好,持鷹派觀點,終身抱持以資本主義擊潰共產主義的信念,對科技有無限的樂觀主義,擁護「自由市場」無底線。他們當中甚至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科學顧問、國家科學院院長。蘇聯瓦解之後,環保主義被他們視為最大敵人,他們稱環保主義者為「西瓜」,外表綠色,內在紅色(赤色共產)。因為環保主義不斷揭露更多現代社會的污染事實、嘗試推動更多的管制,使得這群科學家心生畏懼,以為更多的管制將推向共產主義,故轉而與相關業者(菸業、軍火業)結合,試圖打擊科學界已有的共識。

問題是,各大媒體也以自由民主社會的良心自居,即使這些專家既不是生物學家,也不具備氣候科學,仍秉持平衡報導的原則,以同樣的篇幅刊登這些販賣懷疑者的主張,殊不知這些人的主張從來沒有經過科學社群的審查,這些人與利益團體的關係多密切,這批人看似在讓真理越辯越明,但其實他們發表的既不是科學意見,也不是進行科學辯論,而是在販賣懷疑、抗拒事實。

作者在每個案例中,並陳正、反雙方的科學推論,也針對偽專家所提出的證據、科學界的回應加以爬梳,試圖掌握衝突的原貌,讓讀者明白似是而非的說法是怎樣不脛而走?不負責任的言論如何傷害全體人類?科學共識是透過如何嚴格的程序而達成?想要破壞共識的人如何利用媒體讓輿論走向失衡?

作者簡介:

⦿娜歐密.歐蕾斯柯斯(Naomi Oreskes)

哈佛大學科學史家,原本是地質學家,後來轉唸科學史,主要研究領域為地球科學和環境科學史。她發表在《科學》的文章〈象牙塔之後〉(Beyond the Ivory Tower)是對抗全球暖化的里程碑之作,曾在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得到引用。《販賣懷疑的人》入圍Los Angeles Time Book Prize,並榮獲2011年由科學史學會所頒贈的Watson-Davis Prize。

她也關注科學家如何形成共識,可參考TED上的演講《為什麼要相信科學家》(http://bit.ly/1Ph10Hk)

⦿艾瑞克.康威(Erik Conway)

加州理工學院科技史家,主要研究領域為二十世紀飛機推進器的歷史。康威過去已經出版了四部著作,包括《太空總署的大氣科學:一部歷史》(Atmospheric Science at NASA: A History)。

譯者簡介:

林俊宏

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譯有《大數據》、《英語的秘密家譜》、《建築為何重要》、《如果房子會說話》、《群的智慧》、《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等書。現就讀於師大譯研所博士班。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林宜平(陽明科技與社會所)、杜文苓(政大公共行政學系)、許晃雄(中央研究院 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

兩位作者揭示了長期以來對於全球暖化的「辯論」,雙方貌似具備堅實證據的「辯論」,其實根本是有一方在打迷糊仗。這群人從很早以前就一直散播吸菸是「安全」的。任何關心民主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才不會在民主的討論裡失去正確方向。――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

扎實的研究、書寫起來條理分明――Washington Times

充滿說服力――The Economist

作者提供堅實的證據,包括吸菸的危險性、核子冬天的可能性、酸雨的影響、臭氧層破...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第六章 否認全球暖化

許多美國人的印象中,全球暖化就是個科學家到最近才發現很重要的議題。二○○四年,《發現》雜誌列出年度科學報導,其中之一就是科學界對全球暖化這項現實已逐漸達成共識。《國家地理》雜誌也同樣宣布二○○四年是全球暖化「得到尊重」的年度。

許多科學家認為這份尊重來得太遲:早在一九九五年,國際氣候組織龍頭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IPCC)就已有結論,認為人類活動正在影響全球氣候。到二○○一年,IPCC的《第三次評估報告》指出相關證據不僅明確,而且是愈來愈明確,二○○七年的《第四次評估報告》...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引言

班傑明.桑德(Benjamin Santer)是那種你無法想像有人想攻擊他的人,整個人看起來就是平平凡凡,身高和體格都很普通,脾氣不慍不火,政治上也沒有特別傾向。而且,他這個人也很低調,講話輕聲細語,不愛出風頭;他在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的辦公室面積不大,幾乎沒什麼裝潢,可能還會誤以為是個會計的辦公室。如果混在一屋子的人裡面,你恐怕根本不會注意到他。

然而,桑德非但不是個會計,而且世界對他可是注意得很。

他是全球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曾獲1998年麥克阿瑟「天才獎...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懷疑是我們的產品
第二章 戰略防禦、偽造事實,以及馬歇爾研究所的成立
第三章 播下懷疑的種子:酸雨
第四章 建構對立敘事:臭氧層破洞的爭戰
第五章 什麼是「偽科學」?誰說了算?二手菸的爭戰
第六章 否認全球暖化
第七章 否認再起:對瑞秋.卡森的修正主義攻擊
結論:關於言論自由與自由市場
結語:對科學的新觀點
致謝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