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軌道小開學python枡野俊明比爾蓋茲黃仁勳楊双子吉本芭娜娜獨裁者聯盟AI工作術臺灣民族主義東京都同情塔手機成癮張忠謀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不供貨

改變街區的獨立小店(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堀部篤史|譯者:劉格安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12-23

ISBN/ISSN:9789571364568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24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能夠阻止「便宜就好」這種想法的,
不是經濟的力量,而是文化的力量!


消費至上的時代,你是否厭倦了統一的超商、假時尚的連鎖商場,還有文青過度的大型書店?雖然懷念人情溫暖,但發現老屋改建的那些商家背後還是由財團操控?

在漸趨一致的風景裡,還能牽繫起人與人的交流、保有文化力量,讓人心甘情願掏錢消費的,莫過於隱藏於街頭巷尾的獨立小店了。

【了解獨立小店的魅力,就從聆聽街區的聲音開始】

透過京都最美書店惠文社一乘寺店店長堀部篤史的探訪,我們見到邊做邊學,在常客挨罵下成長的居酒屋;作風自我,學習跟街區達成完美互動的書店;討厭商業行為,想在消費時代過緩慢步調的古董店;不管銷售好壞,只注重提供良好服務的唱片行;只想成為人們的落腳處,不想被美食部落客讚揚的咖啡館……在這些獨立店家的現場裡,藏著小店們如何生存,又如牽繫起地方文化的提示。

【用CP值評斷店家已經落伍了,用錢抵制獨立小店才是王道】

外行人的錢奄奄一息,既愚蠢又無聊;內行人的錢活跳跳,用力一敲還不同凡響。與其把錢花在不知會落入誰口袋的連鎖店,還不如當個內行人,把錢付給熟悉的店家,為守護街區文化進行的投下自己的一票。

【惠文社一乘寺店長堀部篤史領軍,帶你一探左京區的文化魅力】

去EMUSICA租一輛單車,在出町双葉一嚐京都名產,接著前往惠文社與崖書房晃晃,在古董店迷子體驗舊日氛圍,接著去六曜社地下店品嘗自家烘培的咖啡,前往WORKSHOP records挑選喜愛的唱片,最後在屯風用餐。就搭乘電車前往出柳町吧,體驗左京區有別消費社會的文化魅力。

/不可錯過本書的好理由/

》》想要開店者必讀
惠文社×崖書房私房對談,教你獨立小店的未來商業法則。

》》獨立書店愛好者必讀
惠文社店長堀部篤史的私房經營觀點,破解獨立書店的維生祕訣。

》》文化愛好者必讀
徹底了解京都的文化魅力,在消費時代仍然屹立不搖的原因。

》》京都愛好者必讀
一訪真正充滿京都風情、當地不可或缺的店家。

「那些真正理解並守護自己所在街區環境的消費者,才是支撐在地獨立店家繼續經營的必要條件」
──男子休日委員會,讚不絕口推薦

作者簡介:

堀部篤史

一九七七年生於京都,畢業於立命館大學文學部。自學生時代即從事編輯寫作、活動籌辦等工作,並以工作人員身分任職於惠文社一乘寺店。二○○四年就任店長一職,從產品陣容到活動企畫、店面營運均親自參與。文章常散見於報章雜誌,也是京都在地的文化名人。除了本書之外,曾出版過《二十三種欣賞咖啡桌上精裝書、視覺書的方法》(コーヒーテーブル.ブックス ビジュアル.ブックの楽しみ方23通り)、《翻開書本,找回那時候的回憶》(本を開いて、あの頃へ),並以惠文社一乘寺店名義合著《從書店的窗口看京都》(本屋の窓からのぞいた京都)。二○一五年八月離開惠文社一乘寺店,成立自己的獨立書店「誠光社」。

譯者簡介:

劉格安

政治大學會計系畢,現為專職譯者,譯作類型包含文學、商管、醫學、旅遊、生活和歷史等。

譯文賜教:mercitapo@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透過《改變街區的獨立小店》中文版,我們終於能更清楚地了解那些身處惠文社中時難以言喻的挖寶體驗所謂何來。書中詳細陳述了惠文社每一位員工是如何陳列店內為人津津樂道的主題書架,惠文社如何從銷售與選品的矛盾裡找到自己的特色,如何從不停止地思考身為地方書店還能夠提供給讀者哪些服務,他們又是如何這樣一步一步努力,逐漸獲得來自日本甚至世界各地的讀者認同的過程。

而堀部先生進一步透過記錄左京區的獨立小店,希望替自己以及惠文社找到在巨型連鎖店叢生與單一商品被大量複製的現代市場中的生存之道。如《改變街區的...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 前言

近幾年來,街上的書店大幅減少。

相關話題在經濟新聞的資料或業界報紙的報導上時有所聞,閒聊時也會不經意地聽到,但最主要還是自己實際走上街時,也確實有這樣的感覺。

在大型線上商店、電子書和網際網路的影響之下,書店會在不久的將來銷聲匿跡嗎?書店為求生存又該做什麼樣的努力呢?市面上出版了許多探討這類問題的書籍,我自己手邊多多少少也有幾本這樣的書。站在在京都市郊經營書店的立場上,我也曾多次被問及相同的問題。儘管每次我都模稜兩可的應付過去,但我其實無從預測世事將如何變化,對於一介書商來說,這樣的問題...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這座城市因為街角散發的光芒而明亮

文/男子休日委員會

你對京都的第一印象什麼?是櫛比鱗次的寺廟?還是姿態優雅的藝妓?又或者是古色古香的町屋?旅行京都多回,千年古都的名門古剎與和風滿載的街角巷弄差不多都滿足心中對日式風情的渴求,但底蘊深厚的京都當然不只有如此刻板的風景存在,在東北方的左京區裡,以一家書店為圓心所擴散的生活感,早就慢慢成為我們心目中京都最棒的所在。

以惠文社為圓心開始的左京之旅

每回到京都,我們總愛從鴨川三角洲旁搭乘造型樸實的叡山電車在一乘寺站下車,然後花五分鐘走路前往惠文社,這間...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序  這座城市因為街角散發的光芒而明亮/男子休日委員會
前言
京都的小角落  獨立小店地圖

第一章  我的街區,我的店
「惠文社一乘寺店」和街區的過往
惠文社一乘寺店地方事件簿
〈專欄一〉沒有電影院的街區

第二章  京都「獨一無二」的小店
由街區打造出來的小店──「屯風」「崖書房」
〈專欄二〉創造「吧台」文化的人

未來存在於過去之中──「迷子」「出町?葉」
〈專欄三〉窮人的京都
書店就像街區的老師──「三月書房」「古書善行堂」「WORKSHOPrecords」

〈專欄四〉讓平凡街區改頭換面的「故事」...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