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淡如,一個知名作家、主持人、兩性專家、名嘴......。
她下了一個自稱「拿石頭砸自己腳」的選擇,「痛」下決心決定重返校園,再修一個EMBA學位。而出身法律系、中文碩士班的她,一進入企管的領域,可謂是劉姥姥進大觀園,既新鮮又有趣。碰到的大老闆同學、企管名師,從來沒有修過的課程,吳淡如會如何處理和應付,想知道她在EMBA遇到什麼趣事?想知道由她的觀點出發,EMBA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學位,為何大家總之趨之若鶩?想知道她在EMBA到底學到些什麼?請看看這本書,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吳淡如、不一樣的EMBA!
-------------------------------------------------------
人人想唸MBA、EMBA,究竟想學些什麼?
對未來茫茫然,亟欲活出新人生?
看看身兼作家、主持人的吳淡如,
踏進台大EMBA學術殿堂,激盪出怎樣的火花?
又將帶給你什麼啟發?
-------------------------------------------------------
對未來徬徨疑惑的你、出社會已有一段時日的你,
面對工作、學業、生活、壓力,
總不時想著應該有所突破、應該走出人生新方向?
轉換跑道?另覓出路?進修?
你心裡的那個聲音告訴你什麼……?
你人生的Business Model又是什麼?
作者簡介:
吳淡如
台大法律系學士,台大中文研究所、台大EMBA碩士。
現在是知名作家兼主持人。
她說自己天生反骨,十歲就立志當作家,儘管有人勸她寫作會餓死,但她仍義無反顧。她不停學習、不停改變,只想發掘短暫人生的種種可能。
她常聽到心裡有個聲音叫喚她:就走這條路吧,走走看,並沒有損失,於是,她報考台大EMBA,展開她在台大「第三個學號」的生活。
在台大EMBA,她有嘗試、有挫折、有領悟、有收穫……。
她的人生就是由一次又一次的學習、一場又一場的認真遊戲串連而成。
她說:你一定要選擇自己要過的人生,因為你不想做的事,一定做不好;盡力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才能活得讓自己和別人都覺得賞心悅目!
章節試閱
決定唸EMBA,我想,我只是在跟自己比賽,為自己設計一個遊戲。
為什麼當初會選擇再回到校園呢?有一半的原因,是因為怕無聊。
也許你會問,像妳這樣忙,還會無聊?但是,在我的經驗裡,忙和無聊是兩回事,兩個可以同時存在的事。
另外一半的原因,是因為我還渴望著校園生活。在經過許多江湖行走的日子之後,渴望回復某種單純。求學,也像錢鍾書寫的《圍城》:外頭的人想進去,裡頭的人想出來。人很奇怪,在校園裡頭時,想要早早出社會,脫離那些被管束的日子、累人的考試、沒什麼趣味的課程;但是在離開校園之後,卻很難忘記那種天真的單純。
不知不覺的,我通過了入學考──說實在的,比起以前考大學或考研究所,這個入學考試科目簡易得多,重要的是,你在社會大學是否有十年資歷,而這十年,你做了些什麼?是不是擁有一個被社會認可的地位或工作?
考試是客觀的,而資歷的認定是主觀的,這是商學院、也是管理學院。最近十年來台灣流行著一種瘋狂:一群已經在管理員工的人,積極回學校學理論。
每個人的目的不一樣。
以我的職業來說,為何跟隨這種瘋狂,實在有點莫名其妙。首先,我幾乎沒有做過管理工作,多年來最重要的管理工作,只是管好我自己;其次,我是一個從寫小說開始入行的作者,後來也一直在寫作和主持電視節目,讀企管並不會為我加薪或加分;再來,我不缺一個碩士學位,多了也不會升官。可是,根據冥冥中的直覺,我好像聽到了某種聲音:就這樣做吧!非如此不可,往那條路去吧……。
我常懷疑,那個無聲的聲音來自於我的背後靈。不只一個聲音,恐怕是兩個聲音吧,總是在拉扯。不管我需不需要、懇不懇求,總會有其中一個聲音在說話,有時是慰藉、有時是譴責,兩個聲音永遠唱反調。讓它們維持平衡與協調,是我維持精神正常與生活愉快的祕訣。當其中一個聲音較為強勢,而另一個聲音顯得無可辯護時,就那麼做吧!
也因為這種不理性的理由,使我拿到在台大的第三個學號。
其實我的整個求學生涯都是混沌的,唸了什麼、就不做什麼。我的學習過程說來毫不功利:大學唸法律,唸完之後沒走這行;研究所唸中國文學,也沒有教中文;而現在唸企管,如果不走這行,也不足為奇。
剛剛入學時,我像一個外星人。迎新晚宴時,由於我的職業與眾不同,有一位操著標準國語同學的問題嚴肅到讓我招架不住,我只好藉故躲進廁所裡頭,深呼吸了好幾口才出現。後來,實在沒有想到,南轅北轍的兩個人,竟會成為好友。
我覺得自己好像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忘了,當時填法律系當第一志願,就是因為我不想唸微積分、不想修會計。
一入學上管理會計這門課時,我知道自己碰上麻煩了。天哪,沒修過初會、中會、高會,我馬上進入了管會的世界……偏偏班上就是有幾位知名會計師,恐怕比老師還專精,老師講什麼,他們都能面帶微笑回答。而我的眼神越來越渙散……。
為了面子問題,我不敢發問笨問題。
我也忘了,求學生涯固然值得懷念,但是上課對我從來就是一件苦差事。事實上,我應該是有ADD(注意力缺乏症候群)的症候,碰到我感興趣的事情充滿了熱情,全然專注,廢寢忘餐。然而,有注意力缺乏症的人,在行動和衝動之間,缺乏緩衝地帶:要花很大力氣才能忍住不該講的實話,常常在和別人談話時出神,喜歡高度刺激,有成千上萬的點子,但未必能實現;總喜歡在同一段時間進行不一樣的事情;有時記憶力一流,有時忘掉不該忘的事情;如果沒有找到有創造性的出口,很容易有偏激的想法;總是在分心。
但要我上課不分心恐怕也不容易。一開學我就和一群專有名詞的縮寫過不去,比如ABC、ABB、ABM、BPR、BSC、CRM、DSS、EC、ERP、FMS、SCM、WIP……(夠了吧,至少還有好幾十個,如果你有興趣而且也有耐心,請上YAHOO奇摩知識網站搜尋,在此就不贅述了。)
然而,每位同學口中都是這些縮寫,教授談到這些專有名詞時,似乎也不認為世界上有人不懂,更不用提那些在會計學和財務管理上的名詞,光是「資產負債表」和「損益平衡表」,就把我搞得頭痛萬分。
為了面子問題,我常常假裝自己懂,同學點頭、我就點頭。
記得剛開學時,有一次我忍不住悄悄問隔壁同學:「喂,什麼叫做Business model?」
同學用大惑不解的表情看我,我以為他也不知道,接著他說:「哇咧……真是大哉問。Business model─對我們而言,就是Business model啊!」
上課恍惚時我常在想一個問題:到底我為什麼要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我常常因為一時衝動或好奇去做一件必須花許多心力才能完成的事。
從有生以來,我一直拿來害自己的兩件事大略如下:
一、我喜歡挑戰。
二、我很愛面子。
喜歡挑戰所以常常不自量力地自找麻煩,愛面子使我打落牙齒不投降,直到不得不。
這是一直推動我的風帆,也可能是斷頭台的繩索。啊!這就是我的「Business model」了!
身為一個社會人士,大家都有工作、有家庭,可能還有高堂父母和牙牙稚子要照顧,並不可能全心全力和教科書攪和。這應該是在校生沒法體會的複雜狀況。
還是因為我喜歡挑戰的個性,開始入學後這兩年,我把自己弄得越來越忙。
我最忙的時候,每個月還要到北京的電視台去履約,手上的節目從早到晚、從星期一到星期日不得閒。學校規定,每星期四得上課,還得每週擠出一天來。我的星期四行程多半很恐怖:早上七點半起床,八點半到廣播電台,九點上現場,十點結束,十點半到攝影棚,二點錄完兩集逃難似地離開,司機已在外頭等我,我在車上吃完中飯,兩點半前趕到學校上課到晚上九點半,九點半再回到攝影棚錄一集,回家時當然是萬籟俱寂……這中間不知喝掉多少瓶雞精和養生飲。
當然,上課時如果我真的沒法專心聽,或反正聽了也聽不懂,我會偷偷用筆記型電腦趕一兩篇專欄。
一直到寫論文時,我才鐵了心辭掉大部份工作。這則是另一個搬石頭砸自己「頭」的故事了。
這樣的時間安排其實是很瘋狂的。不過說也奇怪,我在忙的時候很少生病,忙完了一天,躺在床上快要失去意識時,我竟還會感覺到一種甜蜜又酸楚的安心。
如果這不是自虐型人格,又叫做什麼呢?
決定唸EMBA,我想,我只是在跟自己比賽,為自己設計一個遊戲。
為什麼當初會選擇再回到校園呢?有一半的原因,是因為怕無聊。
也許你會問,像妳這樣忙,還會無聊?但是,在我的經驗裡,忙和無聊是兩回事,兩個可以同時存在的事。
另外一半的原因,是因為我還渴望著校園生活。在經過許多江湖行走的日子之後,渴望回復某種單純。求學,也像錢鍾書寫的《圍城》:外頭的人想進去,裡頭的人想出來。人很奇怪,在校園裡頭時,想要早早出社會,脫離那些被管束的日子、累人的考試、沒什麼趣味的課程;但是在離開校園之後,卻很難忘記那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