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生於曼徹斯特,劍橋大學英國文學系畢業,師事評論大家黎維斯(F.R.Leavis)。曾在電台主持節目,先後任教於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劍橋大學塞爾文學院(Selwyn College)、沃佛漢普頓理工學院(Wolverhampton Polytechnic)。第一部小說《迎頭趕上》(Coming from Behind)的靈感便是來自沃佛漢普頓學院。
曼布克獎的頒獎典禮一如伸展台一般時髦亮麗,也一如伸展台那樣的決一死戰。而宣布得獎者的評審團主席──每一年都遴選不同的文壇重要人物──都是文人,都是操控語言文字的大師,一般說來,在主席宣布得主的那一刻之前,措辭充滿暗示、模稜,很難說得準到底是誰得獎。所以當彼得.史托(Sir Peter Stothard)劈頭就宣布今年的得主,曼特爾根本還沒準備好聽「宣判」,這也是她何以如此震驚的原因。
接著,莫遜開始描述得獎作品,稱許它「力道強勁」,傑可布森一聽,以為是彼得.凱瑞(Peter Carey)的《鸚鵡與奧利維在美國》(Parrot and Oliver in America)得獎。這位澳洲作家在一九八八年曾以《奧斯卡與魯辛達》得到曼布克獎,二○○一年又以《凱利幫》獲獎,成為唯二的兩位作家有此紀錄──另一位則是南非作家柯慈。如果凱瑞這次再得獎,將會是第一位三度得獎的作家,當然引起眾人的期待。
莫遜說完「力道強勁」之後,又說得獎作品「憂鬱」。傑可布森心想,那就是湯姆.麥卡錫(Tom McCarthy)或戴蒙.加爾古(Damon Galgut)得獎了。湯姆.麥卡錫(Tom McCarthy)的實驗小說《C》是這次曼布克獎獲獎呼聲最高的作品。據說賠率一度達到一賠二,而在頒獎前一天晚上,押《C》獲勝的賭金大量湧入,甚至迫使莊家關閉盤口。南非作家加爾古的《一個陌生的房間》(In A Strange Room)也被看好。
此外,愛爾蘭裔女作家艾瑪.多諾霍(Emma Donoghue)的《房間》(Room),情節離奇,很受讀者喜愛。加上牙買加裔女作家安德莉亞.利維(Andrea Levy)的《長歌》(The Long Song)和傑可布森的《芬克勒問題》,組成了這一年曼布克獎入圍決選名單的六本小說。
傑可布森的母親說能進入決選名單已經該偷笑,不能說她在潑兒子冷水,因為連馬丁.艾米斯(Martin Amis)和四次進入曼布克獎決選名單的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這次連初選名單都沒進去,而齊奧卡斯(Christos Tsiolkas)的《耳光》(The Slap)、大衛.米切爾(David Mitchell)的《雅各布的千秋》(Thousand Autumns of Jacob de Zoet)兩部熱門作品又被擋在決選名單之外,引起讀者質疑聲連連,逼得評委會主席莫遜撰文強調,曼布克獎評審委員儘量不考慮文類、風格、作家聲望或流行程度等因素,而是以文筆、想像力和歷史意識為標準,選出最好的作品。
1940年生於曼徹斯特,劍橋大學英國文學系畢業,師事評論大家黎維斯(F.R.Leavis)。曾在電台主持節目,先後任教於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劍橋大學塞爾文學院(Selwyn College)、沃佛漢普頓理工學院(Wolverhampton Polytechnic)。第一部小說《迎頭趕上》(Coming from Behind)的靈感便是來自沃佛漢普頓學院。
曼布克獎的頒獎典禮一如伸展台一般時髦亮麗,也一如伸展台那樣的決一死戰。而宣布得獎者的評審團主席──每一年都遴選不同的文壇重要人物──都是文人,都是操控語言文字的大師,一般說來,在主席宣布得主的那一刻之前,措辭充滿暗示、模稜,很難說得準到底是誰得獎。所以當彼得.史托(Sir Peter Stothard)劈頭就宣布今年的得主,曼特爾根本還沒準備好聽「宣判」,這也是她何以如此震驚的原因。
接著,莫遜開始描述得獎作品,稱許它「力道強勁」,傑可布森一聽,以為是彼得.凱瑞(Peter Carey)的《鸚鵡與奧利維在美國》(Parrot and Oliver in America)得獎。這位澳洲作家在一九八八年曾以《奧斯卡與魯辛達》得到曼布克獎,二○○一年又以《凱利幫》獲獎,成為唯二的兩位作家有此紀錄──另一位則是南非作家柯慈。如果凱瑞這次再得獎,將會是第一位三度得獎的作家,當然引起眾人的期待。
莫遜說完「力道強勁」之後,又說得獎作品「憂鬱」。傑可布森心想,那就是湯姆.麥卡錫(Tom McCarthy)或戴蒙.加爾古(Damon Galgut)得獎了。湯姆.麥卡錫(Tom McCarthy)的實驗小說《C》是這次曼布克獎獲獎呼聲最高的作品。據說賠率一度達到一賠二,而在頒獎前一天晚上,押《C》獲勝的賭金大量湧入,甚至迫使莊家關閉盤口。南非作家加爾古的《一個陌生的房間》(In A Strange Room)也被看好。
此外,愛爾蘭裔女作家艾瑪.多諾霍(Emma Donoghue)的《房間》(Room),情節離奇,很受讀者喜愛。加上牙買加裔女作家安德莉亞.利維(Andrea Levy)的《長歌》(The Long Song)和傑可布森的《芬克勒問題》,組成了這一年曼布克獎入圍決選名單的六本小說。
傑可布森的母親說能進入決選名單已經該偷笑,不能說她在潑兒子冷水,因為連馬丁.艾米斯(Martin Amis)和四次進入曼布克獎決選名單的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這次連初選名單都沒進去,而齊奧卡斯(Christos Tsiolkas)的《耳光》(The Slap)、大衛.米切爾(David Mitchell)的《雅各布的千秋》(Thousand Autumns of Jacob de Zoet)兩部熱門作品又被擋在決選名單之外,引起讀者質疑聲連連,逼得評委會主席莫遜撰文強調,曼布克獎評審委員儘量不考慮文類、風格、作家聲望或流行程度等因素,而是以文筆、想像力和歷史意識為標準,選出最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