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Amerika)一書與卡夫卡的《審判》《城堡》齊名,這部作品也是卡夫卡所有的小說中最易讀有趣的一本。小說描述主人翁 Karl Rossman 從歐洲大陸到美國之冒險經歷,書中所呈現的社會不公義或是怪誕皆為典型卡夫卡式的主題,然而卡夫卡一生從未踏上美國這塊土地卻能夠描繪出生動有趣的文化樣貌,顯見這位大師對人類共性的細膩體會。有趣的是,這部小說的最後一個章節並未完成,但是卡夫卡生前曾向友人表示這是他寫得最愉快的一部小說,整本書的風格也迥異於他晦澀難懂的其他作品,因此被視為是他最具娛樂性與可讀性的作品,也讓台灣讀者完整地一窺這位 20 世紀現代小說大師的作品全貌。
作者簡介:
佛朗茲‧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
1883 年 7 月 3 日生於布拉格,曾於布拉格大學研習文學和法律,1904 年開始寫作,作品常已變形的人物及象徵手法,表現異化孤立的個人價值。其作品生前多未發表,最著名的三部長篇小說《美國》、《審判》及《城堡》,在友人馬克斯‧布羅德的整理下出版問世。自 50 年代開始,歐洲各地掀起了所謂「卡夫卡熱」,世界學者研究不輟,為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大師之一,堪稱 20 世紀現代派文學之先驅。
另著有短篇小說《地洞》(1923)、《變形記》(1912)等多部。
譯者簡介:
陳蒼多
台灣省人。師大英語研究所碩士。現任政治大學英語系教授,主授「大一外文」「翻譯與習作」,譯有《眾妙之門》、《臥房裡的哲學》、《年少輕狂──我的生活與愛》等兩百餘種。著有《菸斗與高跟鞋》、《奇人魅影》等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