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重返芬蘭之旅,十二個親身接觸的朋友與故事,
他們樂在生活、勇於出走、珍愛天賦、從做中學習,
他們務實、獨立、熱情、自信。
一個台灣青年與芬蘭青年們的相遇與碰撞,
繪寫出最動人的立志青春。
「書本也許能帶你進入好的學校,卻不能引領你變成你想成為的人。」
人本、務實、活用、視野、啟發,是芬蘭教育與精神最貼切的寫照。透過一個台灣年輕學子的眼睛,凝視同齡卻有著截然不同學習歷程的芬蘭青年,他們有些人等待機會,有些人勇敢嘗試,有些人選擇離開舒適圈,有些人不斷訓練自己成為更好的球員,有些人照著自己的興趣做出決定。他們的思考焦點在於要怎樣的未來、成為怎樣的人;他們充滿了行動力、想像力、實踐力和生活力。
芬蘭這片土地的碧湖與藍天,給予作者在苦悶求學道路上一次自由的深呼吸,看到比別人多一點這世界的樣貌,也翻轉了他內心的小地球,重新體會教育應該是什麼模樣,青春該擁有什麼樣的力量。因為「有一種無限可能的資產,叫做視野!」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來自各方的鼓舞推薦(推薦人依姓氏筆劃排列)
坊間與網路上有不少關於芬蘭教育的書籍或文章,但是聖元的前一本《GO!來去芬蘭上課》與這本《芬蘭的青年力》,卻是少有能從一個高中、大學生的眼睛看到關於芬蘭青年真實生活樣貌的書籍。全書敘述流暢生動,也不時將兩地青年的生活文化與處事態度做比較,讓我們更了解,芬蘭教育真正的成功並不是在PISA的分數,而是在那些被預備好有能力與信心探索個人生命價值的年輕人身上。那才是我們教育成敗最後所真正該看重的果子。
──王道維(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在今年母親節前夕、前往芬蘭考察教育之前,經清大招生主任王盛麒的推薦,有幸與聖元認識,也被一位勇於嘗試和探索的年輕人深深感動。在升學考試綁架教學、扭曲學習,社會為十二年國教的升學方式紛擾爭論之際,聖元的親身體驗,讓我們再一次深思教育的本質與學習的真諦。為什麼芬蘭青年可以充滿行動力、想像力、實踐力和生活力,而我們國家卻憂心人才斷層?藉由本書,期盼我們的社會能給年輕人多些自由發揮的空間,也希望年輕人能檢視自己,思考人生的意義,成為「我想成為的人」。
──周懷樸(清華大學前教務長、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
「旅行,是為了回家。」這是作者對兩次環島之行及兩度遠赴芬蘭所下的詮釋。聖元覺得他們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是被安排著長大的,亟需獨處來試煉自己的心靈,好讓每個人的心有空間與自己對話,對未來做好準備。
「有夢就去追,但夢,追到了才叫美好!」是作者對追尋理想所下的註解。因此,聖元於二○○八年以十六歲的年輕生命,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追夢」──自我探索之旅;再於二○一一年以十九歲的準成年之齡,進行了為期一月的「續夢」──自我實現之旅。
透過第二次的芬蘭行,聖元更深入地讓我們看到芬蘭青年的生活,也加上了聖元自己的省思。這一個月寶貴的續夢之旅,值得我們深思:教育工作者及家長努力的方向是信任孩子,願意釋出空間協助孩子追求理想;青年學子則是勇於冒險,找到屬於自己的「sisu」!
──楊世瑞(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校長)
常常有人問我,何謂遊學?顧名思義就是邊遊玩、邊學習!對台灣的家長們而言,可能仍有些困惑:邊玩邊學,怎麼會學得好?然而,與其讓孩子成為只會死讀書、卻毫無自主和思考能力的人,為何不趁早讓他們感受什麼是生活?讓他們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教育即生活」,擁有更開闊的視野,懂得如何思考,知道怎麼生活,都遠比成績單上的分數重要。透過作者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經歷,不禁讓人有些感嘆,為何台灣的莘莘學子無法像芬蘭的孩子們那樣快樂?
期待讀了這本書的你們,能夠和作者一樣,鼓起勇氣,背起行囊尋夢去吧!每個人都能好好享受自己的Gap year!
──戴君竹(遊學達人、知名演員)
褚士瑩(國際NGO工作者/作家)
鍾子偉(三麗鷗中國總經理)
名人推薦:來自各方的鼓舞推薦(推薦人依姓氏筆劃排列)
坊間與網路上有不少關於芬蘭教育的書籍或文章,但是聖元的前一本《GO!來去芬蘭上課》與這本《芬蘭的青年力》,卻是少有能從一個高中、大學生的眼睛看到關於芬蘭青年真實生活樣貌的書籍。全書敘述流暢生動,也不時將兩地青年的生活文化與處事態度做比較,讓我們更了解,芬蘭教育真正的成功並不是在PISA的分數,而是在那些被預備好有能力與信心探索個人生命價值的年輕人身上。那才是我們教育成敗最後所真正該看重的果子。
──王道維(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在今年母親節前夕、前...
章節試閱
前言
旅行,是為了回家
我對升學主義下的教育環境沒有任何想法。以前,我總深深相信長輩、老師們口中說的:「學生把書讀好就好,其他的以後再說。」成功,自然而然會到來。
那時的我天真地以為世界上每個角落的學生都聽著同樣的一句話,直到親眼看見與我們截然不同的學習生活。
「要買手機?等你升國中才用得到,以後再說。現在先好好念書。」
「要交男女朋友?等考上好的高中自然會有很多機會。現在先好好念書。」
「想要騎車開車?等你考到某某大學我就買給你。現在先好好念書。」
我們的期待總是在等待,一直等到下一個階段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又被騙了。
你不禁會發現,生活變得彆手彆腳,讀書這件事情像是青春的緊箍咒。想要做點什麼不一樣的事情時,它就開始慢慢變緊,緊到喘不過氣。
有一天我突然開始懷疑:「難道這樣日以繼夜地苦讀,將來一定會功成名就嗎?我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也沒有餘力去探索自己的生活。」
我開始納悶,成長和受教育這些人生必經過程,應該是這副模樣嗎?
我們這一代人,是被安排著長大的。
懵懵懂懂的學齡時期,課表就莫名其妙被填得滿滿的。補習班、才藝班和聘請一流學府的家教是父母對孩子的珍貴投資,深怕失去了與這些相關名詞的聯繫,就會和這個社會脫節。
然而我們什麼都還不太懂,只能默默接受,漸漸盲從,最後習慣成自然。
寒暑假,其實就是課業輔導的奢侈代名詞。
在升學主義下打滾的人們最怕的就是落後他人,只要稍微一個風吹草動,這些人就一窩蜂地往同個方向鑽。我們相信,這樣的一個方向,就是通往成功的保證班。
我們這一代人,是被整體社會環境給教壞的。
「你是明星高中畢業的,怎麼會讀私立大學?」常常聽朋友說起長輩對他們說這樣的一句話。
學校,在民主進步時代的台灣依然是一種品牌。學生是產品。他們企圖複製學校所交付的規格化知識,誰模仿得越像,就越得到社會的青睞;而那些剩下的瑕疵品就會被貼上不合格的標籤,等著被淘汰。
整個東方社會根深蒂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持續影響著我們的教育重心。
我們被教育成不懂批判、少了質疑、缺乏主動性、不會獨立思考的考試機器。
在青春繁花盛開的季節裡,我們盲目地埋首書堆,只為求一張漂亮的成績單,進入一間人人口稱的好學校,試圖取得一個、兩個甚至三個閃閃發光的文憑學位。這樣子才安心,認為自己的人生就靠這幾張白紙黑字了。
「從小的願望就是一路考到升學率好的國中,然後進入明星高中,目標是台灣最頂尖的大學。現在我很幸運地站在兒時願望的頂點,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卻好像因此失去了某種動力,不想念書,不想精進任何能力,生活失去熱忱,成天渾渾噩噩,彷彿這所大學就是我人生的終極目標了。」我有個朋友有這樣的煩惱。
「從前我努力用功,現在我成為萬中選一的大學生,但為什麼到頭來卻如此不知所措?」他說。
我們的教育環境有太多的框架與限制,逐步地、無形地將我們推向困惑的漩渦,領悟到時往往為時已晚了。
所以,我們這一代人,都有在年輕時出走的理由。
* *
芬蘭這個國家,想來想去,我覺得只能用「樸實」和「務實」來形容。
首都赫爾辛基(Helsinki)內沒有任何一棟會遮住天空的高樓大廈,最高的建築物在第三大城坦佩雷(Tampere),還只是為了觀光客而建造的景觀塔和餐廳。他們人口不多,所以房子夠用就好。就像在學校的學習時間一樣,不多,但求效率。
從高中時期就開始自己選課,除了基本學科知識是必修外,剩下的學分課都能自己安排。芬蘭人相信,因為有熱情,才肯花心思去學習。
高中生一天花在課業上的時間平均是六個小時,芬蘭學生擁有充分的時間玩音樂、培養運動才能、探索興趣、玩樂,甚至發呆。
發呆是很重要的。
「獨處,是靈魂的試金石。」一個人的時候,你的心才有空間與自己對話。
如果一天當中的時間完全被既定行程排滿,生活就像順水推舟般不停前進,航道偏了也停不下來。在台灣,被繁重課業佔據的學生們,幾乎完全沒有餘裕停下腳步,想想自己在做的事情,或者思考想做的事情,取而代之的只是不停地按表操課。
與自己對話,是對未來做準備。在芬蘭時,我有很多獨處的時刻,這個時候自然而然會開始思考,思考過去,思考當下,思考未來,思考任何事情。
作家蔣勳曾說過:「孤獨是一種沉澱,而孤獨沉澱後的思維是清明。」這種清明,便是引領每個人做出決定的正面能量吧!
台灣的小孩普遍缺乏的就是這種潛在的重要能量。
在出國之前我曾經環島兩次,第一次是國中畢業時以單車加汽車相輔相成下完成,第二次則是出走芬蘭前那個暑假和朋友搭火車旅行。我想好好認識自己生長的土地,這也是為了出國時的「思考」做準備。
身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一旦遇到狀況,心中的對照便會悄悄浮現。
經過比較,你會更認識自己的國家;接觸人群,你會發現自己的長處與短處;體驗異國生活,你會領悟到在家鄉原本微不足道的事情,對你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所以旅行,是為了回家。
曾經在胡晴舫的《旅人》書中讀到一則故事。
美洲的一個印地安部落裡,剛成年的印第安少年,其弱冠之禮是獨自一人逐放於人煙完全未至的原始深山。只帶一把弓和幾枝箭,幾近赤身露體與天地接近。或許幾天,或許幾個禮拜,年輕人會得到某種類似天啟的靈感,然後回到部落,宣布自己的啟蒙。從此,這名年輕人正式成為部落的重要成員,共同參與決策及獵捕行動。
她寫道:「對很多人來說,每一趟出遊,都像是尋找天啟的旅程。找到了天啟,回到部落,就能展示自己的優越性。」
我想,所謂壯遊的意義莫過於此吧!
《商業周刊》前幾年一篇關於壯遊的報導這麼解釋:「壯遊不是流浪,它懷抱壯志,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它與探險也不太相同,壯遊者不限於深入自然,更深入民間,用自己的筋骨去體驗世界之大。」
有人說,你這樣出去一年,又是這麼冷門的地方,一年後還是得回到台灣繼續升學,面對課業與大考壓力,緊湊的高中生活還是持續著。「沒有用啦,你這樣做簡直浪費時間。」
決定休學去芬蘭念書,誰都不敢保證這改變得了什麼,當下只是覺得能有這樣一段時間跳脫熟悉的環境,來到陌生異地看看想想這樣便已足夠。
然而芬蘭這個寒冷又遙遠的國度,卻讓我對人生的不同面向體會更多。這裡的人們因為自然環境,有著與台灣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我得以從中省思自己過去的生活態度。
原來,我們可以試著透過開闊的視野,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誰說生活一定要循規蹈矩,照著體制規範綁住自己的思想與行動?誰說必須選擇大家都認同、人人都嚮往的理想之地?凡事都在意料之中,這樣的人生豈不是沒有挑戰性?
這個特殊的經歷,擴展我許多不同的想法,這些收穫無法量化與細數,因為它們已藉由這趟生命歷程,逐漸融入成自我的一部分,這是待在原地無法達到的。
與其原地踏步,何不出去闖闖,任何地方都好,找尋屬於自己的一段生命歷程,從中領悟和學習。
一趟旅程,能帶給一個人多少影響?世界有多大,人就有多渺小。
離開自己的舒適圈,出發去壯遊吧!你內心的小地球將會反轉,你會重新認識你自己。
興趣,還是才藝?──杜歐莫的成年禮
這天我和佑卡一家人來到杜歐莫(Tuomo)家中,慶祝他的十五歲成年禮。過了這個日子,他便能正式成為基督教中類似契約雙親的教父母(godparent)。男生為教父,女生為教母。
花團錦簇的庭院裡聚集了各方的親戚好友,杜歐莫盛裝站在門口,用他燦爛的笑容迎接客人。桌子上立著裝滿他成長歷程的相簿,還有一份特別訂做的精選照片年曆給大家欣賞。杜歐莫的媽媽忙著招呼大家進屋內取餐和煮咖啡,爸爸則跟其他親友聊天。一場普通的家庭聚會,卻多了一點正式的氣氛。
天空藍得如海水般飽和,現煮的咖啡一杯接著一杯入口,香醇的口感在嘴裡縈繞不去。
杜歐莫是個很積極的男孩,對生活總有無止盡的好奇與熱情。從他說話的態度,和他同時擁有許多不同的興趣就可看出端倪。
「這裡,你看看。」在我們討論著彼此的嗜好時,他總是滔滔不絕,還拿出戰果給我看。
「這是?」在我眼前的是一張地形圖,上面有許多標記點。另一張則是成績及排名表。
「我昨天去參加定向越野比賽的紀錄。」「定向越野」在芬蘭是一項相當受歡迎的休閒活動,參賽者必須從地形圖的標示來判斷方向與路徑,通過一道道關卡,在最短的時間內抵達終點。
芬蘭的森林腹地廣大,人們有很多機會接觸到野外活動,因此地形和方位的判讀對芬蘭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技能。這項運動從小學起就被排在體育課程當中,甚至到高中,在我當交換學生那年也曾在體育課參與過。
杜歐莫在學校的課程中玩出興趣,便在課餘時間參加區域舉辦的賽事。除了定向越野,他也相當喜歡打冰上曲棍球。這對我來說並不意外。
「冰上曲棍球」在芬蘭是全民運動,對男生來說更是為之瘋狂。經過體育館時,常會看見三、四歲的小娃兒,由爸媽扛著比孩子身軀還大上兩倍有餘的球具去進行訓練。對這些小男孩來說,玩冰上曲棍球就跟學走路一樣重要。
在芬蘭,很難遇見不會溜冰刀的人,更難遇見不會打冰上曲棍球的男孩!
我不禁在想,這算是芬蘭人流行的「才藝」嗎?
在和杜歐莫談話的過程中,瞥見他那張定向越野的成績排名表,發現他其實還落後第一名十幾分鐘,成績並不算出色。我婉轉地試探他對此的反應:「第一名怎麼這麼快?他是同年齡的選手嗎?」
「噢,不,他跟我一樣大,只不過他真的很強。」杜歐莫不但不尷尬,還興致勃勃地強調,「但是我比上次同路線的紀錄還快了三分鐘呢!」
沒想到我看到的只是事情的表面──成績單上的排名和差距,他的重點卻是自己的進步。當下我恍然大悟,這就是逆向思考啊!
芬蘭的孩子興趣很廣泛,為了應付漆黑寒冷的漫漫冬季,和享受珍貴短暫的夏日時光。
這些興趣,是出自於內心的「喜愛」和「想像」,使他們擁有探索各項活動的行動力。反之,台灣的孩子,有天賦、技巧的出色人才數不清,多數人卻是從小被父母「逼」出來的,原因無他:以後會更有競爭力。
曾幾何時,除了課業壓力外,我們在音樂、美術、電腦等各項領域上也漸漸多了一份憂愁。
「培養自信,是我認為在探索興趣時最重要的一環;而成績,不全然是影響自信心的因素。」杜歐莫的媽媽這麼跟我說。我在聚會上跟她討論對芬蘭小孩多元興趣的想法。
將興趣生活化,擁有廣泛的休閒活動與嗜好,一直是芬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影響人格特質與發掘職業性向的重要關鍵。透過課本以外的學習,芬蘭學生在自我認同方面有更強烈的敏銳度。
我發現,台灣的社會風氣總是強調「能力」的重要性,卻忽略了在學習過程中的這些經驗和感受,對於成長有多大的啟蒙力量。
「主動」和「被動」,是兩國年輕人在培養特殊才能上常見的差異;而「過程」與「結果」,則是兩國父母定義興趣為孩子帶來效益的不同看法。
芬蘭男孩從小熱愛溜冰刀、玩冰上曲棍球,並不是因為這是一個趨勢,擁有這項能力,就能在社會上多一些競爭機會;也不是因為人人都夢想著進入高薪的職業聯盟。這已是他們的文化資產,成為調劑身心的一塊拼圖。就好像生活在蘭嶼的孩子們,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當游泳選手的堅強實力,但幾乎個個是水中蛟龍。因為海洋,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從定向越野到做披薩,思索教育本質
杜歐莫也相當喜歡烹飪。在成年禮聚會後的幾天,我又再次拜訪。他說要做他最拿手的披薩給我嚐嚐。
從材料採買、麵皮製作、餡料搭配,他全一手包辦。我看著他將配料仔細地放在桿好的麵皮上,再把整碗削成絲的起司均勻地覆蓋過去。
「然後在烤箱內烤三十分鐘,就大功告成了。」他說。
一開始聽到杜歐莫這樣的邀約,我不禁回想:十五歲的年紀,我們在做什麼呢?是埋首於書本當中準備考試?還是像他一樣,忙於自己熱中的休閒活動?
別傻了。回顧從前,不要說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就連學校的工藝課、藝術欣賞課,不是莫名其妙地變成數學課、英文課,就是常常被考試「借」走。
在芬蘭當交換學生的那一年,同學們不停地問我:「為什麼你的數學這麼好?你們亞洲人好像都比較聰明。」
這個問題讓我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回答。
他們不知道台灣的高中生花多少時間在演算試題上,針對不同的題型做練習,有時甚至還得留意陷阱。還有,我們在考前最愛做的就是猜題。芬蘭的高中數學卻強調基本概念,可以搭配工程計算機的運用來理解,強調融會貫通。
我們用在課業上的時間與精力,比芬蘭學生多上好幾倍。數學好,真的是因為我們比較聰明嗎?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在芬蘭同學說我們亞洲人「比較聰明」後,我常常在想。
一道數學題,不就是為了求答案?如果經過基本觀念的講解,每個人嘗試自己算起來順手的解法,有快的,有慢的,有簡單的,也有複雜的,只要答案正確,為什麼還要追求統一的算式呢?
說芬蘭人「務實」,是因為他們用結合效率和人本的精神來教育學生,追求適合每一個學生的答案,而不是灌輸規格化的知識。
教育是為了學習,學習有助於成長,而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定會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茫然、不確定。所以說,教育應該是啟發個人潛力的一個管道。發掘自己在以前從未發現的能力與嗜好,並加以培養,逐漸成就一個人的志向,這才叫教育。
當我們的工藝課被犧牲掉的時候,芬蘭的中學生卻在設計一套屬於自己的桌椅。
當我們的體育課還在操場跑一千六百公尺、測驗體適能時,芬蘭的孩子在森林裡看著地圖,學習找路。
當我們的音樂課在背誦知名音樂家的生平歷史,準備直笛和陶笛考試時,芬蘭的學生則在課堂中組樂團,自己選擇喜愛的樂器練習,並在學期末以合奏的方式展演。
學習不應該僅僅侷限於教室內、課本中,而要懂得靈活運用在實際的各個面向。
教育不應該只著重在智力的增長,而應是全方位的發展。
台灣這種以「智育」為教育取向的環境若一直持續下去,會有愈來愈多的父母將孩子推進補習班與才藝班。
進補習班,是為了爭取好成績,但事實上每次都只能有一個第一名。為了得到第一名,這個孩子將錯過許多探索自我興趣的機會。
學習才藝,是想讓孩子藉由這些能力,補足學校裡沒有教的其他四育。但在「為了學而學」的壓力下,學習早已變質。
披薩出爐了,杜歐莫左右手各捧著兩種不同口味的披薩端上桌。在這之前,他把院子裡的桌椅擦得一塵不染,仔細地擺盤、準備紙巾,檢視每一道用餐的細節,彷彿此刻他就是餐廳的經理兼大廚,一舉一動都散發著自信和享受的光芒。
杜歐莫的媽媽坐在花園中望著他,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
我能想像在一個國際場合中,芬蘭媽媽和台灣媽媽聊起關於興趣培養的「媽媽經」,會是怎麼樣的對話。
芬蘭媽媽說:「我的小孩『興趣』很多元,他愛踢足球,冬天常滑雪,吉他也彈得不錯!」
「我家小孩也學很多『才藝』啊!」台灣媽媽說,「從小彈鋼琴、寫書法,放學後就去補習英文和電腦。哦,對了,他還會心算和速讀呢!」
一個說的是教育,一個談的是投資。根本就是雞同鴨講。
後語
主場優勢
一個尋常不過的午後,台北捷運裡難得悠閒舒適,整個車廂只有三三兩兩的乘客,有的人靜默不語地發呆,有的人目不轉睛盯著智慧型手機。除了捷運加速的引擎運轉聲和偶爾在彎道前發出來的尖銳剎車聲外,沒有其他聲音。
車門打開,走進來一對父女。女孩大約七、八歲,揹著卡通圖案的可愛後背包,看起來像是剛剛放學。爸爸則是一副和藹可親的慈祥模樣。
爸爸牽著女兒的手緩緩放開,兩人在我對面的位子坐了下來。
小女孩三不五時便問爸爸一些天真的問題,像是房子為什麼蓋得這麼高?捷運是誰在開?……爸爸總是一邊撫摸她柔順的頭髮,一邊細心地為她解答。
死氣沉沉的車廂頓時多了些溫馨的氣氛。
聽著這些對話,我忽然想不起來,自己小時候是不是也這麼充滿好奇心?
有一段時間,小女孩雙膝跪在座椅上,面向窗外,兩顆眼珠咕溜咕溜地望著不斷退後的城市景觀。
「爸爸。」她突然開口。
「嗯?怎麼樣?」
「為什麼媽媽要我去補習班啊?」她童言童語地問。聽到這個問題我嚇了一跳,不過是剛上小學的年紀,竟然已經開始補習生涯了。
「因為要讓妳變聰明啊!」爸爸親切地回答,但這次沒有再去摸她的頭,而是對著她笑了笑。
小女孩沒有回答爸爸,繼續若有所思地看著窗外。
「可是,」過了一會兒她終於開口:「我不想變聰明。」
爸爸眉頭一皺,但沒有說話,只是輕輕地拍了拍她的頭。
不知道為什麼,捷運上這一幕父女對話的畫面,在我下了車後仍然在腦中縈繞許久不去。
吳祥輝先生在七○年代以《拒絕聯考的小子》一書衝撞八股的台灣教育體制,引發廣大的迴響和討論。有正面,也有負面的,但無論如何,是一股強大的反思力量。
雖然過去的聯考制度與環境不能與今日相提並論,但四十年後,台灣的教育核心理念和方式依舊沒有太大的改變。
放眼各級高中以下的學校,仍是老師在台上聲嘶力竭地講,學生在底下有一搭沒一搭地背讀課本上的制式知識,然而多數人的心並不在教室內。
考試沒考好,爸媽就認為學校不會教、孩子不努力,所以要去補習。
大多數在這樣體制內的學生其實不快樂,更別說了解自己的志向。但為了進入好的學校,達成家長與社會的期望,成為大家眼中的「好學生」,只好勉強自己順從。
我一直很佩服那些能在人云亦云的社會中跳出來捍衛自己理念,然後勇敢實踐的人。那種清楚思考後付諸行動的勇氣,長久以來,正是我以及大多數台灣學生所缺乏的。
但是,經過將近一年在芬蘭的交換學生經驗,以及一個月重返舊地的觀察,我想,我正逐漸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制度」,或許不是我們批評和怪罪的藉口;造就這樣的制度,根源其實是我們的「態度」。
華人社會中的「狀元」迷思,以及靠考試定輸贏的心態,讓教育制度不管怎麼樣改革,都無法達到效果。只要稍微有漏洞,人們就一窩蜂地竭盡所能為自己爭取到最好的利益,扭曲了事物的初衷。
因為要回家,所以我們才旅行。
我必須強調,逃走,不是唯一和最好的辦法。
我想,就算再過四十年,也不能保證台灣的教育體制能夠符合每個人的期望。芬蘭不是天堂,他們的教育系統就算整套搬來台灣,也不見得是完美的。
芬蘭有芬蘭的優點,台灣有台灣的優勢,如何吸收別人的長處,切合自身的環境,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主場優勢」,才是我們應該認真思索和追尋的。
人本、務實、活用、嘗試、視野、啟發,這些關鍵字一直出現在書中,不僅是芬蘭教育與精神最貼切的寫照,更是他們的生活理念。
台灣的教育現況不外乎就是升學主義下衍生出來的各種相應形式──考試、背誦、補習等等。這點我們現在無法改變,但可以改變的是你的態度。
不要有那種為了讀書而讀書的消極心態,認清自己的優點與興趣,有策略地為未來的下一步準備。雖然試一樣要考,但不要在盲從的浪潮中迷失對生活的熱忱,成了思想僵化的書呆子。
教科書可以帶你進入制式的教育體系,卻無法豐富一個人的生命。很多在職場上成功的人,靠的不是學歷的光環,而是他對某樣事物的熱情。積極地去發掘、探索和實踐,這些必須靠自己主動去追尋。
像我不喜歡數學、物理、化學這些充斥數字和抽象的理論,所以高中準備考試時只做基本題型,單純只是為了達到考試的標準。但我對文學、語言、藝術很有興趣,除了學校的課程外,我會主動找尋額外的學習機會,增進自己的相關能力。認清自己的實力,有效率地應對種種挑戰。
如果你現在問我:「你將來想做什麼職業?」
我可以很誠實地告訴你:「我不知道。」
但我可以很清楚、肯定地告訴你,我不想要做什麼。所以我不會浪費時間在這上面。
我不知道將來想做什麼,因為我覺得我還沒準備好,大學也才剛開始念,我不能早早就明確地說:「以後我就是要以這個為職業。」
但我知道自己的優勢、專長和興趣。朝著這個方向逐漸累積,隨時抱持著求知的精神,發自內心去學習,終將找到和成就屬於自己的理想。
這樣的一個過程與結果,才是我所追求的。
以自身為出發點,重新問問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
我不認為自己比任何人更有自信,也沒有過人的能力與知識,只是覺得人生為什麼要屈就於現實,按照別人為你鋪設的道路茫然前進呢?
因此,我期許自己凡事多一個步驟──思考與判斷。如此一來,在僵硬體制下的我們,仍舊能試著開拓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我想,也許捷運上的小女孩想表達的並不只是:「我不想變聰明。」而是,「我想成為我想成為的人。」
前言
旅行,是為了回家
我對升學主義下的教育環境沒有任何想法。以前,我總深深相信長輩、老師們口中說的:「學生把書讀好就好,其他的以後再說。」成功,自然而然會到來。
那時的我天真地以為世界上每個角落的學生都聽著同樣的一句話,直到親眼看見與我們截然不同的學習生活。
「要買手機?等你升國中才用得到,以後再說。現在先好好念書。」
「要交男女朋友?等考上好的高中自然會有很多機會。現在先好好念書。」
「想要騎車開車?等你考到某某大學我就買給你。現在先好好念書。」
我們的期待總是在等待,一直等到下一個階段的時...
作者序
自序
想像與行動
二○○八年高一念完後,我獨自一人到芬蘭的曼查拉高中(Mantsalan lukio)當交換學生,體驗芬蘭教育的過人之處,回台灣後把這一年的經歷和感受集結成一本書《GO!來去芬蘭上課》。
不管是離開安逸的舒適圈遠走他鄉,還是初次嘗試寫作,這整個心路歷程在我的青春記憶裡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期間,我仍斷斷續續和芬蘭的朋友保持聯絡,得知他們在高中畢業後竟然很少人直接上大學,而是停留一段時間盡情體驗人生:嘗試不同的打工,出國遊學,甚至去進修自己的興趣和專長,等到覺得自己準備好了,才考慮繼續升學。
他們不急著定位自己,而是藉由所謂的空檔年(Gap year),好好想清楚自己適合做什麼?要的是什麼?然後才去規劃人生的下一步。
一開始聽到這樣的狀況,我十分不解與好奇。高中畢業後不趕快上大學念書,取得學位後早早進入職場,這樣子不會落後別人嗎?
在思索這個問題的同時,我身邊盡是滿面愁容、辛苦奮戰的高三生們,每個人猶如懸梁刺股,爭取心目中的理想校系。但我發現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奮鬥的方向是否屬於自己。
忽然有一種強烈的感慨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因此,我發願在高中畢業的那年暑假重新回到芬蘭,看看芬蘭人是抱持怎樣的態度與價值觀,來面對升學、面對未來、面對人生。
老爸也很支持我有這樣的熱忱和想法,決定贊助旅費,當做我的高中畢業禮物。
首先,我獨自飛往歐洲,和在大學到奧地利交換學生的姊姊會合,旅行一段日子,再前往芬蘭北部的首府羅凡尼米(Rovaniemi)與老爸相見。
老爸一直很想來到芬蘭,好好向那年的寄宿家庭佑卡(Jukka)一家人當面道謝,感謝他們無私且無微不至的照顧。
老爸和姊姊在與佑卡一家人見面隔天就返回台灣。
為期一個月的夏日芬蘭行,就是要再次讓我一個人去體會芬蘭這個國家的魅力。
這段期間我借宿在不同的朋友家,沒有太詳盡的規劃。我不斷詢問朋友們當前的生活計畫與未來展望,哪裡有不錯的拜訪機會就出發前往,目的就是要真實地貼近芬蘭年輕人的生活樣貌,希望從中獲取一些想法。
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流浪過程裡,我從沒想過自己能獲得這麼多的啟發。許多事情不親身經歷,許多傳聞不親耳從當事人口中聽到,是不會有什麼感觸的。
我不停思考、反問自己,並且嘗試設身處地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件事情。
在芬蘭經歷每一個際遇故事後,我總會反思:「那麼台灣呢?我們又抱持著什麼樣的觀念?」
久而久之變成了一種反射性的自然。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自己比別人多愁善感,也因為這樣的個性,讓我常常會想很多。但是,在台灣,想太多通常不會有太大好處。
我所希望的,就是藉由芬蘭帶給我的影響,把「想」這件再簡單不過的大腦動作融入我們的「教育」和「生活」當中。
教育即生活。是我在芬蘭交換學生一年和重返舊地一個月後,對於芬蘭教育理念的充分體察。
芬蘭和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啟發了我,希望這本書也能帶給你們一些些不同的視野及想法。
他序
找到為何而戰的熱情,才是學習的王道
李偉文(親子教養作家)
這些年來,芬蘭的教育體制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大家都好奇:為何人口少、位處偏遠又寒冷的這個國家,卻能夠在各種國際學力評比中名列前茅?更神奇的是,這些競爭力不是在填鴨式的補習壓力下達成。換句話說,芬蘭的孩子是在快樂且開放的環境之中,學習並擁有當代所需的能力。
台灣近年也出版了不少書籍介紹芬蘭的教育現況,但是大多集中在學齡前與中小學,屬於基礎教育的階段,至於高中以後,也就是一個人進入社會的關鍵培育過程,報章雜誌反而較少著墨。幸好,聖元以他親身的經歷補足了這個缺口,讓更多孩子與家長可以跟著他的所見所聞,一起來思考。
台灣與芬蘭的教育體制差異太大,孩子們的思考模式當然也南轅北轍,聖元同時經歷這兩種不同的教育制度,也擁有在不同文化下成長的同儕伙伴,相信這種文化衝擊與對比,在震撼之餘也給了他成長的機會,從他筆下許多深刻的反省可以看得出來。
我很佩服聖元務實面對的態度,他了解到「逃走不是唯一和最好的辦法」,他也知道「芬蘭有芬蘭的優點,台灣有台灣的優勢」,因此不會一味地崇拜芬蘭或批判台灣。他體會到雖然許多事情我們沒辦法改變,但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找到自己可以著力與行動的地方,這也是這本書最值得台灣年輕人一讀的原因。
我很同意他寫的:「芬蘭人相信,因為有熱情,才肯花心思去學習。」的確,不知道為何而讀,沒有學習熱忱,就算被逼著去應付考試,讀起來也不會有效果的。以往的時代,讀好學校或擁有證照,這種「優勢」至少可以用二、三十年;可是在如今典範轉移迅速、科技進步一日千里的全球化競爭時代,任何優勢都只能維持一、兩年就被超越或淘汰,未來的世界只有那些因為熱情而能忍受挫折、並不斷學習的人可以存活下來。
五年、十年後,這個世界有什麼行業或產業存在,沒有人知道,孩子長大後找工作所需的技術、知識或工具,現在根本還沒出現,即便家長再能幹、再用心,顯然也沒辦法教導孩子如今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因此,我們必須重新思考:面對未來的世界,家長到底該如何協助孩子?
我比較樂觀。正因為未來是不確定且充滿變化的,所以不必太在意孩子現在讀什麼科系,現在的學業成績好或不好。反而是讓孩子擁有探索世界的熱情,以及在自律的習慣中培養耐心與挫折容忍度,才是我所希冀的。
這本書可以讓家長、老師與孩子自己,跟著聖元一起看看芬蘭年輕人的價值觀,然後我們就更能靜下心來,面對自己的未來、自己的人生。
自序
想像與行動
二○○八年高一念完後,我獨自一人到芬蘭的曼查拉高中(Mantsalan lukio)當交換學生,體驗芬蘭教育的過人之處,回台灣後把這一年的經歷和感受集結成一本書《GO!來去芬蘭上課》。
不管是離開安逸的舒適圈遠走他鄉,還是初次嘗試寫作,這整個心路歷程在我的青春記憶裡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期間,我仍斷斷續續和芬蘭的朋友保持聯絡,得知他們在高中畢業後竟然很少人直接上大學,而是停留一段時間盡情體驗人生:嘗試不同的打工,出國遊學,甚至去進修自己的興趣和專長,等到覺得自己準備好了,才考慮繼續升學。
他們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