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能放下自我的人,
生命才會越自在。
如何跟伴侶相處,是每個人一生都必須面對的功課!
許瑞云醫師以「共好」為出發點的親密關係指南每段感情的坎坷,
都是為了讓你看清楚自己;
每次傷痛的蓄積,
都能讓你重新找回愛的力量。
一段感情開始,是「愛」讓兩個人緊密結合;但隨著時間過去,為何感情卻開始變質,最終成為束縛彼此的「礙」?
所有的關係其實都需要經營,摧毀感情基礎的元兇,正是那些隨著憤怒、怨恨、悲傷、委屈等情緒逐漸累積的強大負能量,它不僅會導致心靈阻滯、溝通困難,更會反映在身體健康上,造成嚴重的惡性循環。
許瑞云醫師建議,所有「渴愛」的人,都應該要時刻觀照自己的內在,用尊重、感恩的態度對待另一半,耐心溝通彼此的歧見,虛心包容彼此的差異,誠心接納對方的缺點。伴侶之間的摩擦在所難免,但只要讓愛的能量持續雙向流動,所有的怨懟終會成為灌溉感情的養分,所有的紛爭終會化作自在和諧的圓滿。
愛情並未消逝,只是需要疏通;關係並未破裂,只是靜待重整。給彼此一個機會,當你解開卡住的心,就能把互相抱怨的「絆」,變回長相廝守的「伴」。
作者簡介:
許瑞云
學歷:波士頓大學醫學博士、哈佛大學營養學及流行病學碩士
經歷: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講師、哈佛麻省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現任 : 花蓮慈濟醫院高齡暨社區醫學部副主任、一般醫學內科主治醫師
除了完整的西醫醫學教育與實務工作,許醫師對中醫、自然療法、能量醫學、心靈諮商等不同領域亦有深入研究,因此具備整合不同醫療領域的學養與實務經驗,幫助病患治療各種疑難雜症和慢性疾病。
很多疾病都和家庭關係息息相關,所以許醫師也長期從事親子及伴侶關係的諮商,除了敏銳的觀察判斷不同能量場的狀態,許醫師也很能洞悉人心,幫助病人找出家庭或個人的問題所在,進而得以改善個人與家庭的關係。為了讓更多人可以透過案例得到成長和療癒,許醫師經常在臉書和部落格上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人。
許瑞云醫師部落格:happy1013.blogspot.tw
許瑞云醫師Facebook:www.facebook.com/Drjhsu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自由作家苦苓、身心靈作家張德芬、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 誠心推薦!
名人推薦:臨床心理師洪仲清、自由作家苦苓、身心靈作家張德芬、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 誠心推薦!
章節試閱
何謂門當戶對?
──雙方的相配程度
信楷從小就很會念書,人又長得高大帥氣,加上脾氣溫和、溫文儒雅,所以很多女生會主動向他示好。
信楷讀高中的時候,年紀相仿的和秀很喜歡他,天天都到信楷家巷口等他,為的就是跟他一起搭公車上學,兩個人經常在車上聊天,信楷也覺得和秀溫柔可愛,自然而然地就開始交往。
和秀不是很聰明的女生,也不太愛念書,高中畢業後就沒有繼續升學,倒是信楷不負眾望,大學考上了第一志願,這讓和秀的父母對他更加滿意,覺得信楷的條件好、有潛力,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女婿。為了怕信楷被別人搶走,和秀的父母早早就催促著信楷和和秀趕快結婚。
但是,信楷的父母覺得信楷還年輕,加上和秀只讀到高中就沒有再升學了,兩人的見識和生活型態相差太遠,所以並不贊成這門婚事。不過,信楷人生中第一次交女朋友,覺得既然雙方真心喜歡,相處起來也算融洽,結婚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所以他不顧父母的反對,大學還沒畢業就與和秀私下去登記結婚。
婚後信楷一路順利升學,拿到了博士學位,畢業後事業青雲直上,每天都忙得不得了。和秀原本在百貨公司當專櫃小姐,但是隨著信楷收入愈來愈高,經濟生活變得寬裕,她覺得不差這麼一點薪水,就辭掉工作回家。但她每天在家閒來無事,不是找朋友打麻將、聊天,就是去百貨公司血拼。私底下,和秀跟信楷已沒有話說,信楷有興趣的話題,和秀既不了解也插不上話;而和秀喜歡逛街、聊八卦,對信楷來說不但浪費時間,也沒有意義。婚後兩人的生活幾乎沒有太多交集,彼此漸行漸遠,到了後來,信楷受不了這樣冷漠的婚姻關係,決心跟和秀提出分手的要求。後來,雙方家長出面協調,信楷同意給和秀一些房地產和為數不少的錢,她才答應離婚,還給信楷自由。
中國傳統的婚姻觀是男主外、女主內,男生負責在外面打拚賺錢,女生負責生兒育女、照顧好家庭,至於兩人的生活是否有交集,能否成為心靈伴侶就無關緊要了。但是,現代人的婚姻觀大多期待的是伴侶關係和諧,和另一半互相扶持,一起成長。如果希望找到心靈契合的伴侶,那麼雙方的知識範疇、教育水準、智慧、能力最好能夠旗鼓相當,或至少不要差距太遠。所謂的「門當戶對」,並非是要結親的兩個家庭在財富或社會地位方面相等,更重要的是即將成為伴侶的對象能有相近的價值觀與學識背景。如果你希望和另一半能夠相知相惜,就要找一個可以溝通、互相了解,有共同志趣,且願意一同成長和彼此分享的人,這樣才有可能攜手共度一生。
很多人外遇的對象是工作上的夥伴或同事,這是因為「近水樓台先得月」,彼此容易有共同話題和興趣,所以往往愈談愈投機,才會一不小心失了分寸,誤踩紅線。此外婚後如果一方選擇待在家裡,而另一方在外面打拚,在工作上不斷努力、成長,雙方的智識與能力就容易愈拉愈遠,漸漸變得無話可說。即使夫妻兩人未必感情不佳,但看似平靜的婚姻底下,可能暗潮洶湧、危機重重。所以,無論伴侶是否外出工作,還是要經常找時間聊天、分享心事,就算太太專心操持家務、照顧一家老小,也要懂得充實自己,追求自我成長,才不會因為生活重心不同,而導致彼此的差距愈來愈大。
很多家庭主婦安於現狀,喜歡把時間用在追劇、看八卦新聞上,等到孩子長大,不需要人照顧了,想要再回到職場二度就業,此時往往會很困難;或是到了中年空巢期,家裡只剩下自己跟先生,彼此卻沒有共同話題,生活變得乏味空洞。所以無論是職業婦女或家庭主婦,都要好好運用閒暇時間,千萬不要白白浪費。
一個人要喜歡上另一個人並不難,尤其是兩人剛開始談戀愛時,由於正值熱戀期,一切都顯得很美好,相約吃飯、喝咖啡、看電影,聊聊自己和家人的事情,輕鬆自在。但一段關係要能走得長遠,光是這個程度的溝通遠遠不夠。每個人的生命寬度和深度不盡相同,對人生與未來的期待和規劃也有所不同,如果雙方的觀念或關注的事情差距太大,就很難建立深刻長遠的穩定關係,心靈也很難產生更緊密的連結與羈絆。所以在尋找結婚對象時,應該要看看對方是否能夠溝通,與你有相近的價值觀。很多時候,別人眼中最理想的對象,未必就是最適合你的對象。
練習題:選擇伴侶時,試著問問自己下列幾個問題
1.我跟伴侶的心靈契合嗎?我們喜歡一起成長嗎(閱讀、參加工作坊、參加修行、團契等活動)?我們對未來的生活藍圖和目標是否有共識呢?(例如:想存錢買房子?想住在鄉下?想要有孩子?喜歡利益眾生、服務人群?喜歡環遊世界、周遊列國?喜歡做環保或當志工……)
2.我和伴侶有共同話題嗎?很多人剛開始交往時和對方很有話聊,因為彼此都還很陌生,可以暢談有關自己的一切,但是相處一段時間之後,總不能老是談自己和家人的事。除了這些家常話題之外,是否有其他的共同話題呢?
3.我可以了解伴侶的想法嗎?對方願意跟我分享他的想法和心事嗎?我們願意了解彼此的工作性質嗎?
4.我和伴侶的社經地位和教育水準相似嗎?可以互相溝通嗎?當伴侶跟他人深入談話時,我可以理解,並且充滿興趣,甚至輕鬆地參與討論嗎?或是只能鴨子聽雷、插不上話,在一旁感到枯燥無味呢?我是不是伴侶最好的談話對象和朋友呢?
5.我和伴侶相處時自在嗎?在對方面前,我是否一直戴著面具呢?我有沒有什麼害怕對方知道的秘密呢?
以上這幾個問題,如果答案都是跟對方背道而馳的,那麼也許你們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更深入的觀察,才能確定彼此是否真的合適。
是否了解和接受伴侶
跟原生家庭的關係呢?
嘉儀的男友建樑是獨生子,從小就跟媽媽感情極好,即使建樑早已成年,媽媽還是把建樑當成小孩看待,對他的控制無所不在,小到日常生活的時間安排,大到一些人生的重大決定,都要求兒子照她的意思去做。雖然建樑有時也會覺得媽媽管太多,但是為了避免讓她不開心,還是習慣以媽媽的意見為依歸。
嘉儀也覺得建樑的媽媽很強勢,有幾次她和建樑的爸媽一起吃飯,過程中只要稍有不順建樑媽媽心意的事,她馬上就會一臉鐵青,讓整個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嘉儀有時候不禁懷疑,如果自己和建樑結婚了,真的能夠跟這樣的婆婆和平相處嗎?
當你決定和另一半走入婚姻、共組家庭前,最好能先了解對方原生家庭的狀況,包括家人之間的關係與互動模式、彼此有什麼期待、需不需要跟公婆或岳父岳母同住、婚後姻親如何往來……種種問題,開誠布公地做討論,進而達成共識。
每個家庭的習慣和相處之道都不一樣,有些家長比較獨立,不想跟已婚的孩子同住,也不太會干涉成年的孩子。但有些家長無論孩子多大,總還是對孩子不放心,以嚴格管控的方式要求他們配合,甚至期待婚後一定要跟父母同住。有些家庭凝聚力強,家人之間情感深厚,逢年過節都會一起過;也有些家庭的關係疏離,家人之間互動不多,總是各忙各的;有些家庭重男輕女,有些家庭兩性地位較平等;有些家庭習慣用大聲爭執的方式溝通,有些家庭則忌諱大吼大叫……婚前務必花時間認識了解對方的家人,因為一個人的個性、習慣、想法往往很難改變,從小生長的家庭環境影響甚鉅,所以與其希望另一半在婚後會依循自己的期待而有所改變,不如婚前就先好好了解,確認自己可以適應對方的個性,或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後,再步入婚姻。
很多與原生家庭處不好的人,成年後選擇另一半時,往往特別容易受原生家庭凝聚力很強的對象吸引,希望自己也有機會享受與家人的親密關係和歡樂氣氛。但有時候這樣的想像可能過於天真,如果認為對方的家庭關係緊密,就一定適合自己,反而容易在婚後遇到很大的問題。
在婚前,最好能夠從幾個面向,好好觀察一下對方的原生家庭:
1.伴侶的父母感情好不好?解決衝突的模式是什麼?父母感情的好壞對於孩子的影響很大,能夠好好相處的父母,往往會給孩子留下良好的示範,例如:父親懂得分擔家事,能夠尊重、體貼母親,或是母親很能支持父親。在父母相處和諧、感情融洽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情緒往往會比較穩定,也比較懂得如何與人相處。
如果對方的父母感情不好,那麼要留意他們是否把其中一個孩子視為情感的依靠。一般而言,母親較傾向親近兒子,父親則傾向親近女兒,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很難跟未來的伴侶產生好的連結,日後他們的伴侶有時反而會變成介入和父母之間的「小三」角色。
2.伴侶的兄弟姊妹之間感情如何?是否有任何精神上的問題?或是像酗酒、吸毒、賭博等不良嗜好上癮問題?家裡只要一個孩子出了狀況,其他人都無可避免地要一起承擔,所以如果對方的兄弟姊妹之中有這樣的問題,就要有和伴侶共同面對的心理準備。
3.伴侶父母對孩子有什麼期待?是期待孩子要聽話,最好百依百順,還是獨立自主,能夠自己處理人生中的各種問題呢?而他們對孩子的伴侶又有什麼期待呢?
4.伴侶與家人之間的相處模式為何?有些家庭成員的個性都很急躁,有些家庭成員則習慣拖拖拉拉;有些家庭成員會想要掌控其他人,但有些家庭成員則總是喜歡依賴他人。如果對方是家中的老么,是否習慣於聽命他人?家中成員是否會想要掌控或管束他的伴侶呢?
建議婚前一定要常跟伴侶的家人往來,好好觀察他們的互動模式,看看自己是否能夠接受,千萬不要期待婚後對方和家人的互動模式會有所不同。熱戀時期是雙方最願意為了對方犧牲和改變的時候,所以此時做出的判斷經常都不太準確;等到熱戀期過去,往往才能做出比較客觀理性的判斷。
有些人跟家人互動密切,每個禮拜一定都有家庭聚會;有的人跟家人很少往來,頂多逢年過節時才會聚在一起。有的人無論大小事都會稟告父母,聽從父母的決定;有的人認為自己已經成年了,不需要什麼事都跟父母報告,堅持保有個人隱私,自己做決定,不讓父母干預。無論是什麼模式的親子關係都沒有對錯好壞,重點在於理解每個家庭都不一樣,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家庭互動模式,視為唯一的標準,認為這才是正確的,如果別人不一樣,就是對方有問題。
若是想要跟另一半好好地生活在一起,一定要懂得彼此尊重,不要企圖改變別人的家庭,而是要學著融入,這樣才能相處愉快。要是真的無法適應或接受不了對方的家庭,很可能導致一段感情的結束。畢竟戀愛時伴侶雖然是最重要的人,但是熱戀期一過,有血緣關係且從小一起長大的家人,往往讓人更難以割捨和放棄,大多數人還是會以原生家庭為重。一對伴侶若為了對方的原生家庭而爭執不斷,吵久了難免破壞感情,無形中就會讓兩個人的距離漸行漸遠。
何謂門當戶對?
──雙方的相配程度
信楷從小就很會念書,人又長得高大帥氣,加上脾氣溫和、溫文儒雅,所以很多女生會主動向他示好。
信楷讀高中的時候,年紀相仿的和秀很喜歡他,天天都到信楷家巷口等他,為的就是跟他一起搭公車上學,兩個人經常在車上聊天,信楷也覺得和秀溫柔可愛,自然而然地就開始交往。
和秀不是很聰明的女生,也不太愛念書,高中畢業後就沒有繼續升學,倒是信楷不負眾望,大學考上了第一志願,這讓和秀的父母對他更加滿意,覺得信楷的條件好、有潛力,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女婿。為了怕信楷被別人搶走,和秀的父...
推薦序
推薦序
──沒來沒去沒代誌 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上過許醫師幾次課,對於許醫師提過的蓋瑞.巧門(Gary Chapman)博士提出的「愛的語言」相當感興趣。所以看到書稿的第一時間,我馬上把相關的文字找出來閱讀。許醫師對於「愛的語言」的重要性,有這樣的提醒:
只有當對方用可以感動我們的方式,也就是我們所習慣或期待的愛的語言來表達愛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感受到對方的愛,反之亦然。
如果不了解對方重視的「愛的語言」是什麼,即使為對方做了很多事情,對方也未必能夠感受或接收得到我們的愛意。
即使是親子關係,父母為孩子付出許多,但孩子不一定能感受到父母給予的愛。這其中,也跟父母懂不懂得適切地表達愛有關。這五種愛的語言如下:
1.言語的肯定
2.服務的行動
3.身體的接觸/觸摸
4.有品質的相處時間
5.接受禮物
以書上的舉例來說,先生可能常在各種紀念日送禮物,但太太期待的是有品質的相處時間。先生可能覺得自己已經很愛太太了,但太太卻感覺被先生冷落。這個時候,先生如果做越多,就容易越挫折。
我常跟朋友們討論各種家庭議題,我自己不是那麼精確的感覺是:在家庭中充滿壓力的互動,會導致身心失衡,進一步提升罹患身心疾病的可能性!如果可以在心靈層次提供幫助,也有機會改善生理失常。
許醫師當年回國沒多久,曾經接受電台訪問,我當時就聽過許醫師回台的因緣,雖然現在印象模糊不少。後來許醫師的名氣越來越大,出書上節目,我偶爾就會注意。最近上了許醫師的課,看了許醫師的書,邀請許醫師一起直播對談,跟閱聽眾互動,發現她實在是一位相當好學,不自限自己出身於正統西醫訓練,希望全方位地從各個層面協助來診間的病人。
譬如說,這本書雖然名為伴侶關係,但裡面所談到的例子,以及觀念、原則、練習,常可以拿到親子、友誼,甚至一般性人際關係應用。要建立這些知識體系,用來服務病人,顯然需要相當大量的閱讀與學習,以及勤於整理自己實務上的經驗。
人的情緒能量分為感受、聽覺、視覺和邏輯四種類型,每種情緒類型遇到衝突時的情緒反應皆不相同,最好能了解另一半的情緒類型,才不會無端踩到地雷,也才知道衝突發生時,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讓另一半的情緒平靜下來。
許醫師以情緒能量的角度,把人分成四種,這能幫助人了解自己,也能去理解自己想接近的人,以及如何應對。譬如:
聽覺型的人很需要被聽見,所以要耐心傾聽他說話,而且跟他講話時要注意語氣和聲調,千萬不要太大聲。要是你大聲說話或口氣不佳,無論說的內容是什麼,他都只會聽到你的不友善,感受不到你的關心和愛。
許醫師的涵養,不只是在身心的部分。在她的文字裡,也能常常感受到靈性啟發,像是我很喜歡「沒來沒去沒代誌」的態度,煩惱本來最多就是自找,進一步累積成身體的苦痛,只是我們剛開始難以覺察。
我實際在現場看過許醫師如何跟詢問問題的朋友互動,我發現許醫師非常敏感,可以很快地抓到當事人的困境,所以不需要多少時間就能切入核心。然後許醫師的說法,當事人也會很快地接受,並且當場進行一些簡單的練習。
這種速度讓我相當驚訝,知道我自己的不足。所以邀請讀者一起看看這本書,跟我一起向許醫師學習,相信對您的生活也能有所裨益。祝福您!
推薦序
──一本讓你受益無窮的書 自由作家 苦苓
交往成熟、想要結婚的伴侶看了這本書,恐怕會對婚姻退避三舍,心想:怎麼那麼麻煩呀?戀愛時想都想不到的事,卻有一個個活生生的實例擺在眼前,告訴你無數個「前車之鑑」;如果不想跟著翻車,就必須做到如何如何,這不是太不浪漫、太麻煩了嗎?
沒有錯!浪漫只到戀愛為止,婚姻(甚至只是同居)就是現實,中國人說「婚姻就是兩個家族的結合」,西方人說「婚姻就是兩個人各自消滅自己的人格,來建立一個共同個人格」,有太多人小看了婚姻,以為只要下定決心在一起就可以;有更多人高估了愛情,以為只要相愛就可以長相左右。
所以更應該看這本有點苦澀、有點無奈,卻會讓你受益無窮的書。因為作者許醫師就是一點也不容情、一點也不放過地告訴你:所有伴侶關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你要如何預防、如何面對、如何解決……非常細心、耐心而且貼心地娓娓道來,讓你不由得不服氣、不接受、不正面應對。
比起一般猶如「愛情雞湯」的兩性書,或是片段破碎的兩性關係問答,這本書非常全面而完整地舉出例證、分析因果、提出建議,更厲害的是:作者許醫師還能告訴你,怎麼樣具體練習處理某一項關係所產生的問題,這是我以前從來沒有看過、深感自嘆不如的。
你知道光靠愛情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嗎?你知道一個人跟你「合」比「好」更重要嗎?如果答案都是確定的,那我再問:你想跟相愛的人在一起嗎?你想跟對方長久而且和諧的相處嗎?《哈佛醫師心能量3:伴侶關係》這本書是你最好的、應該也是唯一的選擇。
推薦序
──找到方向,重新出發 身心靈作家 張德芬
許瑞云醫師的新書終於要出版了,這真的是一本非常貼近真實情境的親密關係綜合解析,書中的案例很多都是伴侶之間經常面臨的問題,凡是曾經處在一段關係中的男男女女,應該都可以在這本書中看到許多似曾相識的遭遇。
「如何創造和維繫一段良好的親密關係」其實攸關個人人生的幸福程度,但我們的社會與教育,幾乎從來沒有把這件事以認真重要的態度對待,甚少用理性專業以及系統化的方式,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好好思考培養和學習這個對個人與社會文化影響深遠的能力。
本書談的正是親密關係,從個人如何選擇一個對的、適合自己的伴侶開始切入,再討論一旦關係中的兩人發生衝突時,該如何因應,才能讓關係回穩,找到其中的平衡點,或至少可以在衝突發生時保護好自己和對方,不會讓關係中的兩人因為在處理兩個個體間必然有的差異時,受限於不知道有什麼更好的可能做法,而採取一些並不理想,甚至還可能傷害彼此的方式,書的最後內容則是探討如何創造維繫一段良好的親密關係,讓雙方透過日常生活中的互動,不斷在愛的戶頭中累積儲蓄。
對我來說,除了書中的個案故事易懂又貼近生活情境,這本書更讓我驚豔,迫不及待想跟大家分享的原因,在於作者不只是提出問題與面對問題的心法,更難得的是,書中有很多具體可行的練習做法。很多時候,就算是再理智、再有智慧的人,在親密關係裡,都可能陷入困境。當一段關係已經走得太遠,好像再也無法回歸最初兩人相識時的相愛相契,甚至成為彼此生命的巨大壓力來源時,人難免會陷入慌亂中,不是衝動的做出一些不理性的回應,就是突然腦中空白,不知道下一步何去何從。
書中的練習,明確又簡單的幫助每個身處在關係中進退維谷的人,看清自己的狀態、覺察自我內在、平撫不安情緒、創造有效溝通,就算是一段關係已經到了難以為繼,必須劃下句點時,也能練習透過心念的調整,在不需要面對面的情況下,讓兩個人的能量緩和下來,由衷地彼此祝福,繼續往各自的目標前行。
相信本書的出版,能夠幫助在親密關係中徬徨猶疑的人,找到方向,重新出發。
推薦序
──幸福絕對有秘訣,生活應該要經營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陳藹玲
結婚去年滿三十年。孩子從幼稚園開始,到現在幾乎都是適婚年齡,之間時不時就問我們:「爸爸、媽媽,你們為什麼結婚?」、「媽媽(爸爸),你喜歡爸爸(媽媽)哪一點?」、「你們為什麼吵架?誰先認輸?」……
孩子們的問題,我可是認真看待的,所以每每為了給孩子們一個負責的答案,我都仔細思索、坦誠以對。感情的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過總有些過來人的經驗之談,所以縱然也許有人不以為應該和下一代分享「大人的事」,但我覺得這是一種切身的情商教育,對自己和孩子都意義非凡。
說也好玩,這些年來給的答案,關於結婚的理由和欣賞對方的地方一直沒變,但處在夫妻關係中的心情卻像坐雲霄飛車般的起伏上下、非常不同。從年輕氣盛、彼此都自視甚高,誰也不讓誰地經常熱吵冷戰,到四個孩子陸續加入,一方面有更多的連結、一方面也因教養問題更加深歧異;漸漸年紀增長,學會用不同角度看對方、同理不同角色上的所有人、懂得調整心念面對挑戰,家庭和個人終於進入比較圓融的狀況。到現在老夫老妻架照樣吵,但火氣、頻率和時間長度已經短減了許多!生活一起的樂趣更為雋永,也擁有許多自我成長的喜悅。
此時回過頭發現,進入婚姻之後,每一天都要學習如何經營感情和家庭。也因此深刻覺得,如果有人早一點告訴我們相處之道,這三十年中間是否會多一些歡樂、少很多苦惱?
所以很開心,此時有許瑞云醫師這本新書出現!
認識許醫師以來,上過她許多課也讀了她每一本書,受益良多,但必須說這本書更有價值!雖然書中談的是伴侶關係,卻也離不開其他親密關係的關聯,包括父母、手足、家人、好友等等。和這些「重要他人」相處的點點滴滴,尤其是不開心的摩擦、種種喜怒哀樂,深深影響我們的情緒,牽動著環環相扣的每個人生。這些年來親身體會到,情緒和身體緊密相連,一時的暴怒會讓背痛到難以成眠,情緒的隱忍使胃腸消化不良,壓力更是萬病之源,確信所有的身心病痛,都和每天上演的人生戲碼有關,甚至可以追溯到已經遺忘的久遠糾結。
這些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人際關係、情緒管理、面對失敗挫折、面對死亡……偏偏學校都沒有教。
所幸在這本書中,大家可以一探究竟。
書中每個案例,感覺這些情節就出現在身邊,有的甚至就是自己的故事翻版。藉著許醫師的解讀分析,可以找到相似的問題和因應方法。最關鍵的是練習題:
如何欣賞伴侶
如何面對衝突?
如何「帶著愛說不」?
面對衝突時,如何自我保護
如何面對三角習題
重新點燃愛的能量
……
照著許醫師的提點,好好反思,並具體運用在身上,絕對可以看到驚人的改變。
在閱讀這本書的同時,我試著把重點畫線,發現每個篇章中都有金玉良言。例如:
有人會說:「我們的理念不合,所以無法相處。」事實上,理念不合從來不是問題,如果能夠彼此尊重,不抱持想要對方做出符合自己期待的回應,還是可以和平共處。
人間萬事萬物本來就不可能事事盡如己意,既然事實已經發生,我們可以做的選擇,並不是去改變別人,而是改變自己。
一旦我們願意為自己的生命全然地負責,不再期待或等待他人做出改變,才可能真正感到輕鬆自在。
我們愛別人,更要愛自己,不要一心只想著犧牲自己、顧全大局,應該學著如何做到「共好」。
更多更多的智慧結晶在書中等待著你,可惜啊!我沒有早一點讀到這些提醒,不然在學做人妻、人母、人子跟做自己的路上,就可以平順快樂很多!
從不覺知到知道,就是力量,但人類是健忘的動物,必須反覆地提醒自己身體力行,才能從中得利!
幸福絕對有秘訣,生活應該要經營。謝謝許醫師的珍貴分享,但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喔!大家加油!祝福!
推薦序
──沒來沒去沒代誌 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上過許醫師幾次課,對於許醫師提過的蓋瑞.巧門(Gary Chapman)博士提出的「愛的語言」相當感興趣。所以看到書稿的第一時間,我馬上把相關的文字找出來閱讀。許醫師對於「愛的語言」的重要性,有這樣的提醒:
只有當對方用可以感動我們的方式,也就是我們所習慣或期待的愛的語言來表達愛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感受到對方的愛,反之亦然。
如果不了解對方重視的「愛的語言」是什麼,即使為對方做了很多事情,對方也未必能夠感受或接收得到我們的愛意。
即使是親子關係,父母為孩子付...
作者序
自序
──為生命帶來更美好的轉變
美好的伴侶關係從來就不是唾手可得,兩個人願意結婚共組家庭,常常是因為希望一生相知相守,天長地久。但許多人在進入婚姻後,卻發現婚姻生活和預想中的美好人生相差甚遠,當初交往時美好的愛情怎麼一下子走味變調,難怪很多人都說婚姻是戀愛的墳墓。
陷入愛河中的兩人,總是深信對方就是自己的Mr.Right或MissRight,彼此是如此契合,心心相印,時時刻刻都只想和對方在一起,由衷感謝上蒼讓我們終於遇到對的人!所有為對方做的事,都是發自內心、樂在其中,恨不得付出自己的所有,並且深深相信這份熾愛一定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可是一旦過了熱戀期,人就會恢復理智。那樣令人心醉神迷的熱戀時期,通常不會太久,許多研究顯示,一段親密關係的熱戀期大約介於三個月到兩年之間。只要想到或看到對方就幸福滿溢的美好時光,頂多也就維持兩年。一旦過了熱戀期,我們就會開始看到對方的缺點,甚至開始對於伴侶有的種種「不良」習慣或問題難以忍受,不是意見很多,就是看不慣很多事情,甚至出現爭吵、冷戰、相互批評等攻擊行為。一旦這些負面事件的發生頻率遠大於愛的互動時,關係中的兩人就會愈來愈不滿、愈來愈失望,時間一久,也許就會動了分手或是尋找下一段關係的念頭。
因此,維繫一段愛的關係,除了要了解並選擇適合自己的對象之外,懂得如何相處與經營,更是讓親密關係長保美好和諧的關鍵所在。談過戀愛的人都知道,相愛容易相處難,隨著年歲增長,有些人會變得更加圓融寬和,更懂得尊重他人,與人為善,但也有些人雖然年紀漸長,卻愈來愈固執己見,與人相處有稜有角,毫無彈性。當一個人愈缺乏彈性與柔軟度,就愈容易受傷與傷人。如果能夠從共好的角度出發,互相尊重,才能共創雙贏的契機。愈有彈性、愈能放下自我的人,生命才會愈自在。因此,如何經營屬於自己的美好親密關係,跟另一半好好相處,是每個人一生都需要學習的功課。
我自己也曾在感情路上跌跌撞撞,幸運的是一路走過來有倒吃甘蔗的感覺,也許是當自己愈來愈成熟圓滿,會懂得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伴侶。也會懂得如何愛自己和愛對方,自然跟伴侶的相處也會愈來愈和諧。很感謝過去的經驗所帶來的學習與成長,也很感恩多年來無論是在診間看診、從事學生諮商,還是帶領工作坊,協助不同年齡層的人修復各自的伴侶關係,看著很多人從對另一半相看兩厭,轉變為相愛攜手同行,又或是從相敬如冰/兵的狀態,理解到彼此真的不適合,能夠好好放手祝福對方,我真的很感動,發自內心的為每個人感到開心和祝福。
也是因為伴侶關係與個人幸福感以及家庭的和樂和諧息息相關,所以花了很多心力完成這一本有關兩性關係的著作。本書仔細的從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伴侶、如何化解無可避免的衝突,到如何建立更親密有愛的連結,透過真實案例(基於保護個人隱私,酌做細節調整)揭示親密關係中可能面對的各式煩惱、困擾或難題,並在章節中附上實用又簡易的心念練習或能量調整小撇步,幫助讀者在閱讀之外,還能運用這些練習,具體的做出改變。
除了少數的例外,幾乎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經歷伴侶的功課,親密關係往往因為特別讓人在乎,所以更加容易感到受傷或失望。無論您現在處於何種伴侶關係中,已婚、離婚、單身、同性伴侶、冷戰狀態、吵吵鬧鬧、幸福快樂、相敬如冰⋯⋯都希望這本書能為您的生命帶來更美好的轉變與支持。
自序
──為生命帶來更美好的轉變
美好的伴侶關係從來就不是唾手可得,兩個人願意結婚共組家庭,常常是因為希望一生相知相守,天長地久。但許多人在進入婚姻後,卻發現婚姻生活和預想中的美好人生相差甚遠,當初交往時美好的愛情怎麼一下子走味變調,難怪很多人都說婚姻是戀愛的墳墓。
陷入愛河中的兩人,總是深信對方就是自己的Mr.Right或MissRight,彼此是如此契合,心心相印,時時刻刻都只想和對方在一起,由衷感謝上蒼讓我們終於遇到對的人!所有為對方做的事,都是發自內心、樂在其中,恨不得付出自己的所有,並且深深相信這份熾愛...
目錄
第一章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伴侶?
何謂門當戶對?──雙方的相配程度
金錢觀──未來是否會為錢爭吵呢?
是否了解和接受伴侶跟原生家庭的關係呢?
對家務事的分配和期待
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是否同調?
你和另一半有共同興趣和相近的休閒方式嗎?
性生活與性觀念協調嗎?
對異性安全距離的認知和態度
跟前伴侶的關係是否有共識?
宗教信仰、政治理念是否有衝突?
健康的身心,決定婚姻幸福指數
對伴侶的角色期待
另一半對我來說是否具有吸引力?
個人空間和獨處時間的需求是否契合?
我的伴侶是媽寶或父親的前世情人嗎?
婚前承諾書
第二章 相愛容易相處難,如何化解伴侶之間的衝突?
如何好好道歉才有效?
我很難接受伴侶的缺點!
對方無法兌現承諾怎麼辦?
看伴侶不順眼時怎麼辦?
我辛苦地做得要死,但我的伴侶卻閒閒沒事做!
在伴侶面前我很自卑,只能不甘願地順從
「情緒」是怎麼出現的?
伴侶要分手,但我放不下怎麼辦?
我對伴侶很不滿怎麼辦?
不要踩對方的痛點
吵架如何才能和解?
分手宣言
如何避免情殺?──分手的智慧
心裡有負面念頭,別人也能感受到
婆媳問題的因應之道
發現先生外遇怎麼辦?
如何原諒迷途知返的另一半?
第三者不願意放手怎麼辦?
如何走出被劈腿的陰影?
如何才可以有「下一個男人會更好」?
第三章 如何創造和維繫親密關係
練習不抱怨
別讓另一半猜心
願意傾聽對方
搞懂「愛的語言」
有了孩子切記不要忽略另一半
如何維繫親密感情
該說「不」時說不,不允許別人超過自己的底線
學習看到對方的好
如何避免劈腿或外遇
施與受要平衡
懂得尊重和支持伴侶
避免讓婚姻成為愛情的墳墓──如何維繫熱情?
陰陽協調,婚姻幸福美滿
第一章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伴侶?
何謂門當戶對?──雙方的相配程度
金錢觀──未來是否會為錢爭吵呢?
是否了解和接受伴侶跟原生家庭的關係呢?
對家務事的分配和期待
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是否同調?
你和另一半有共同興趣和相近的休閒方式嗎?
性生活與性觀念協調嗎?
對異性安全距離的認知和態度
跟前伴侶的關係是否有共識?
宗教信仰、政治理念是否有衝突?
健康的身心,決定婚姻幸福指數
對伴侶的角色期待
另一半對我來說是否具有吸引力?
個人空間和獨處時間的需求是否契合?
我的伴侶是媽寶或父親的前世情人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