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與臺灣社會》是第一本社會學本土化的基本教科書,自1999年初版問世後,已成為各大學社會系與通識教育相關課程的主要教科書之一,主要原因除內容充實外,也與本書扣緊臺灣社會現象的發展有關。距離第三版(2009)上市至今已經五年,由於近年來社會快速變遷,第四版的推出有其重要意義。
在內容部分,第四版將實已融入其他各章的原「社會問題」一章刪除,全書濃縮成20章;另為因應社會變遷,〈社會運動〉與〈資訊與社會〉兩章有大幅度的改寫,以符合現今課堂教學知需求;除此之外,其餘各章在不更動社會學原理的原則下,也都納入了新的學術發展成果,為全書注入更新的知識內容。至於在上一版頗受好評的「問題與論」、「參考方塊」、「名詞解釋」、「延伸閱讀」等欄目,我們仍沿用並精進其內容,以使全書更為精采。
本書迄今已歷經四次修正,依舊秉持著將西方社會學基本概念及觀點,與本土研究的內涵及發現共同融入教材,以提供讀者融合抽象概念和實質經驗現象的學習內容。並仍期許持續作為年輕學子認識、深研社會學領域的重要開端。
作者簡介:
主編簡歷
王振寰
東海大學社會系畢業,洛杉磯加州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講座教授兼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主任、頂尖大學計畫辦公室執行長。專長為政治社會學,發展社會學,和經濟社會學。已出版書籍包括《誰統治臺灣》、《追趕的極限:臺灣的經濟轉型與創新》、《家族企業還重要嗎?》、《百年企業,產業百年:臺灣企業發展史》、《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研究》、《Border Crossing in Greater China》等,及中英文期刊論文數十篇,最近的研究興趣為臺灣和東亞產業發展與創新,臺灣企業史,以及中國大陸的區域和產業發展。
瞿海源
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所長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現已退休,但仍繼續從事研究、編撰專書。長期從事宗教社會學與社會變遷研究,曾主持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宗教教育之國際比較及政策研究、臺灣新興宗教現象及相關問題研究、臺灣宗教發展的典範與挑戰。編著的專書有《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第一~三冊》、《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調查研究法》、《臺灣的社會問題》、以及《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第一~三冊》等。
各章作者
王振寰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講座教授
黃金麟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熊瑞梅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周愫嫻
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蘇國賢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陳美華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紀駿傑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
文化研究所教授
喻維欣
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社會系副教授
譚康榮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郭文般
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張苙雲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蔡明璋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何明修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王德睦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章英華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李玉瑛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副教授
翟本瑞
逢甲大學合作經濟系教授
吳嘉苓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作者序
四版序
《社會學與臺灣社會》一書自1999年出版第一版以來,已成為國內許多大學社會學課程所採用的教本。其主要原因除內容充實之外,也與本書扣緊臺灣社會現象的發展有關,作者們除了介紹基本的社會學概念和觀點外,也將本土研究的內涵和發現,融入了教材,提供讀者融合了抽象概念和實質經驗現象整合的內容。然由於社會變遷快速,各項議題的發展也不斷變化,為秉持學術發展應與教學內容結合的精神,我們陸續修改內容,而有第二(2003)和第三版(2009)的出版。而第三版上市至今已經五年,因此我們從去年開始籌畫修訂,包括精簡版和完整版,現今所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就是第四版完整版的成果。
第四版完整版的內容與第三版的最大不同有二:首先是章節有所改變,在這修訂版中,我們刪掉了原來第19章的「社會問題」。主要原因在於該章作者也是本書主編瞿海源教授認為社會問題愈來愈不是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而本書許多章也都已討論了相關的社會問題,如人口、家庭、教育、階層、乃至偏差與犯罪、醫療、都市等等。因此,第19章之後的順序與第三版有所更動。第二,本版的修訂,主要在新發展學術的內容上,而非大幅更動,因此第四版的每章都有些微的內容修訂,但沒有改變到社會學根本的原理。
本完整版的內容與精簡版的主要差異,在精簡版的書寫設計是針對一個學期的社會學或通識課程,而完整版的則是針對兩個學期的課程,因此採用此書為教材的老師,可以斟酌課程內涵來決定那個版本。由於本書有20章之多,因此教師們可以選擇自己認為重要和必要的章節授課。本書在每章之中,也都提供了可讓學生或課堂上討論的議題,和延伸的閱讀,對教學和學生學習應有所助益。
本書的籌畫過程和寫作,感謝參與的作者們的合作與耐心,讓這本書的第四版能順利問世,我們也感謝巨流圖書對本書出版的持續支持,讓第四版如期上市。最後,我們感謝國內諸多讀者和學界對本書的支持和批評,讓我們有機會不斷改進和修訂。這些批評和意見,也是學術進步的原動力。
王振寰、瞿海源
2014年7月
四版序
《社會學與臺灣社會》一書自1999年出版第一版以來,已成為國內許多大學社會學課程所採用的教本。其主要原因除內容充實之外,也與本書扣緊臺灣社會現象的發展有關,作者們除了介紹基本的社會學概念和觀點外,也將本土研究的內涵和發現,融入了教材,提供讀者融合了抽象概念和實質經驗現象整合的內容。然由於社會變遷快速,各項議題的發展也不斷變化,為秉持學術發展應與教學內容結合的精神,我們陸續修改內容,而有第二(2003)和第三版(2009)的出版。而第三版上市至今已經五年,因此我們從去年開始籌畫修訂,包括精簡版和完...
目錄
作者簡介 i
四版序言 iv
壹、社會學的基本原理:個人與社會 1
一 社會學是什麼? 王振寰 3
二 文化 黃金麟 27
三 團體與組織 熊瑞梅 51
四 偏差與犯罪 周愫嫻 89
貳、社會差異與不平等 119
五 階級與階層 蘇國賢 121
六 性別 陳美華 151
七 族群關係 紀駿傑 181
參、社會制度 209
八 家庭 喻維欣 211
九 教育 譚康榮 239
十 宗教 郭文般 265
十一 醫療 張苙雲 291
十二 經濟與工作 蔡明璋 317
十三 權力與政治體系 王振寰 343
肆、社會變遷 367
十四 社會運動 何明修 369
十五 人口 王德睦 399
十六 都市化、社區與城鄉關係 章英華 423
十七 消費社會與消費文化 李玉瑛 451
十八 資訊與社會 翟本瑞 479
十九 全球化與社會變遷 王振寰 509
二十 科技、社會與風險 吳嘉苓 533
作者簡介 i
四版序言 iv
壹、社會學的基本原理:個人與社會 1
一 社會學是什麼? 王振寰 3
二 文化 黃金麟 27
三 團體與組織 熊瑞梅 51
四 偏差與犯罪 周愫嫻 89
貳、社會差異與不平等 119
五 階級與階層 蘇國賢 121
六 性別 陳美華 151
七 族群關係 紀駿傑 181
參、社會制度 209
八 家庭 喻維欣 211
九 教育 譚康榮 239
十 宗教 郭文般 265
十一 醫療 張苙雲 291
十二 經濟與工作 蔡明璋 317
十三 權力與政治體系 王振寰 343
肆、社會變遷 367
十四 社會運動 何明修 369
十五 人口 王德睦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