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心靈工坊全書系神奇柑仔店18絕望者之歌韓江蔡康永假仙女讀冊選讀長期買進郝明義國之荒原周思齊周品均子彈與玫瑰XXL美國職籃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孫太
放入購物車

切夢刀(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楊蔚齡

出版社:智庫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4-06-24

ISBN/ISSN:9789867880468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20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在戰火瀰漫的柬埔寨,難民們無不渴望離開家園,前往國外追求自由。盼了多年的莫光,終於有機會前往美國,為了逐夢,他離開難民營,隻身前往美國,但他心中始終放不下與他情同兄妹、情人的莫藍。分隔兩地的兩人不同遭遇和心情轉變,在美國與泰柬邊界的難民營之間來回擺盪,在過去與現在來回交錯,在夢境與現實中游移轉換。
在楊蔚齡的筆下,一部以柬埔寨戰時歲月為背景的長篇小說,見證了人類戰爭的時代悲劇。我們看見戰爭硝煙下的人民對和平及希望的渴求,在失望與夢想幻滅中掙扎求生,以追夢始,以切夢終。

戰火瀰漫下人們對逐夢的期盼

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徘徊

在希望與失望之間掙扎

戰火瀰漫下人們對逐夢的期盼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徘徊 在希望與失望之間掙扎
在戰火瀰漫的柬埔寨,住在泰柬邊界西圖難民營的人們渴望離開難民營前往國外,盼了多年的莫光終於有機會前往美國,但心中始終放不下與他情同兄妹、情人的莫藍。但為了逐夢,他隻身前往美國,獨留莫藍一人在難民營中。分隔兩地的兩人遭遇和心情轉變,在美國與泰國西圖難民營之間來回擺盪,在過去與現在來回交錯,在夢境與現實中游移轉換。

莫光學習如何在五光十色的美國生活,努力工作希望能快點接莫藍來美國,卻也遇到以前的死對頭,過去的種種痛苦不堪的回憶一一浮現,而莫藍則要獨自面對難民營的生活,面對營中的友人生老病死與苦難回憶,讓莫藍受到很大的衝擊,因著對莫光的思念與愛戀,讓她堅強面對,並相信莫光有一天一定會來接她去美國。

長久以來莫光都沒能連絡上莫藍,當他得知柬埔寨戰爭結束,所有難民營的人都要被送回柬埔寨之時,幸得友人協助,找到被送回柬埔寨的莫藍,當飽受相思之苦的莫光急切的趕回柬埔寨,卻只看到熊熊的火焰衝上天際。

在楊蔚齡的筆下,一部以柬埔寨戰時歲月為背景的長篇小說,見證了人類戰爭的時代悲劇。我們看見戰爭硝煙下的人民對和平及希望的渴求,在失望與夢想幻滅中掙扎求生,以追夢始,以切夢終。

【本書特色】

●這是一部真摯感人的故事,能深深打動人心,並瞭解戰爭下人民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愁。
●故事有血有淚,人物刻劃生動,並富有深刻的哲學寓意與思想深度,是一部見證人類戰爭悲劇的作品。
●本書篇章在泰國難民營與美國堪薩斯來回交叉敘述,讀來讓人對富裕和平與貧窮戰亂有更深的感觸和省思。

作者簡介:

楊蔚齡

台灣高雄人,實踐大學社會工作系畢業,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碩士。曾任中華航空公司空服員、中泰支援難民服務團駐泰團員、聯合報副刊編輯。她成立救助機構「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在柬埔寨開辦學校和流浪兒童之家,並培訓師資。受惠的不僅只有華裔同胞,還包括柬埔寨家庭。 10 多年來,楊蔚齡帶著知風草的工作團隊,秉持「教育除貧」的理念,為柬埔寨失學孩童籌募資金,展開助學、修建校舍、成立圖書館、師資培訓及補助教科書等的工作,讓貧苦的兒童獲得受教育的機會,至今已有七萬多名貧困兒童受益,並進而改善許多家庭的生活。她的愛心奉獻使她獲得了「柬埔寨的女兒」的稱號並獲得「吳尊賢愛心獎」、「十大傑出青年」、「十大傑出女青年」、 柬國頒贈的「國際 NGO 協助柬國戰後重建一等勳章」等。她的創作多以難民及弱小貧窮為題材,以寫實的手法,深刻反應這些問題。曾獲頒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中山文藝報導文學獎、主要作品有《邊陲的燈火》、《知風草之歌》、《希望的河水》等。

從行動的愛找到改變的力量

楊蔚齡從一九七九年起,投入各項社會服務工作,至今已二十多年,從未間斷。她秉持一貫的人道主義精神,全力投入,除參加國內犯罪少年輔導、智障教育、紅十字會急救教練、一一九街頭傷患急救外,並將工作擴及海外難胞救助和失學難童教育,成立救助機構「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創設柬埔寨邊境「知風草流浪兒童之家」(收容貧困兒童)。工作之餘,她並創作報導文學與紀實散文專箸多部,以文學的感性形式,喚起人們的悲憫與愛心,感染了台灣很多年輕人主動參與社會服務。

重要得獎紀錄 :

*一九九五年 第七屆吳尊賢愛心獎

中國文藝協會第三十六屆文藝獎章(《邊陲的燈火》)

*一九九六年 第一屆中國婦女寫作協會文壇新秀獎

中華民國第三十四屆十大傑出青年

中華民國第十六屆十大傑出女青年

*一九九七年 中山文藝報導文學獎(《邊陲的燈火》)

*二○○三年 柬埔寨王國國際NGO協助柬國戰後重建一等勳章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暨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 李永平教授 推薦序】

燔祭.浩劫.記憶



  英文中有一個令人怵目驚心,在近代人類歷史、政治乃至文學上具有極為特殊和重大意義的字:holocaust。此字源自希臘文holokauston,最早出現在威信成書於第三世紀的希臘文《舊約聖經》(Septuagint),原本是指猶太教的一種祭典「燔祭」──焚燒整隻牲畜以祭神。公元二十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猶太人還逢他們歷史上最大、最慘的一場燔祭:納粹集中營的六百萬亞伯拉罕子孫,男女老少,被第三帝國黑衣衛隊剝光衣服首飾,投進焚化...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馬奎斯曾說,他的小說是要為貧窮若小的人請命。《切夢刀》所要學習的正是馬奎斯的這種精神。衷心期盼,這部書裡所紀錄的小人物的故事,可以為柬埔寨斷裂的歷史做一些補白,並為那些無辜的死者和仍然活在硝煙中的人們,找到世人的憐憫與關注。」

-- 楊蔚齡自序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作者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