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匯集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MGI)三位總監積累多年的全球趨勢發展研究心血,他們各自從自己的研究據點(倫敦、矽谷、中國)出發,將長達多年的實地觀察與資料比對, 以淺顯易懂的數據、深具說服力的企業與個人實例,向大眾揭露隱藏在當前混沌趨勢背後的四大顛覆力量。
本書三位作者從消費、能源、利率、資本、人才、企業競爭、政府政策等層面著手,針對每一個全球經濟面向,從問題發生原因、帶來的影響以及因應對策,都有完整精闢分析。過去,我們對於世界是如何運作的直覺可能是錯的。不管是新的競爭對手出現,或者企業發現原來足以保護自身的防線,其實很容易一夕崩解,尤其廣大的新30億消費者將自新興城市出現,這些情況都進而需要「重置我們的直覺」。這個世界,特別是自「大穩健」(the Great Moderation)時代結束後,不僅我們的感覺不同了;數據也告訴我們,情況真的不同了。新興市場的崛起、科技發展對市場競爭力量所加速造成的影響、世界人口的老化,以及貿易、資本、人與人的流動,正同時對世界各地的企業和經濟體帶來了劇烈的變化。
自1985年起,以中國為據點,主導有關都市化、全球經濟、永續發展及生產力的研究。渥策爾除了負責麥肯錫的「城市特別計畫」(Cities Special Initiative),亦為「城市中國計畫」(Urban China Initiative)的共同主席。他曾撰寫四本關於中國的書籍,其中最新作品是《The One Hour China Book》。此外,他也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hina-Europe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CEIBS)擔任兼任教授一職。
◆2013年10月,「美國能源資訊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發表一項驚人聲明。一向是能源消耗大戶的美國,直到最近才在減低化石燃料的生產政策上進行掙扎,但其產量仍將超越俄羅斯,成為2013年世界最大的碳氫化合物生產國。沒錯,天然氣和石油之所以能快速開採,都要歸功於「油壓裂解技術」(fracking)的問世,只不過開採技術進步的速度令美國能源資訊署感到咋舌。才不過在一年前,該署預測直到2020年之前,美國的生產量將不會超過俄羅斯。單以北達科塔州來說,石油產量在2004~2014年之間就增加12倍,這項技術的進步有助於扭轉近十年來該州人口數的下滑。
◆2014年9月24日,全球有個熟悉的場景:一群歡欣鼓舞的科學家在某個任務指揮中心慶祝技術上的大躍進。但有所不同的是,該任務指揮中心是位於印度南部,而非美國德州南部,而且當中有許多科學家是穿著色彩鮮豔的「沙麗服」(印度婦女的傳統衣著)。這個隷屬「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zation)的科學家團隊正在慶祝他們將飛行器成功推入環繞火星的軌道。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讚揚地說:「我們已經超越了人類冒險和創新的界限!」他這番話應是源自於《星艦迷航記》(Star Trek)影集中的經典台詞:「我們勇於航向前人所未至的世界。」這項冒險任務最令人驚訝的一點可能在於,它僅僅花費7400萬美元。莫迪在發表聲明中提到,這個任務的花費成本低於好萊塢拍攝科幻電影《地心引力》(Gravity)的費用。處在太空中近乎一年,火星軌道探測器「火星飛船」(Mangalyaan)是印度節儉創新文化的具體展現。該探測器所使用的輕量儀器,是利用具有其它用途的元件所改造而來的,科學家們同時還藉由其工程實力來降低成本,使印度成為世界上第四個設有太空單位,並能成功將飛行器推入環繞火星軌道的國家──而且也是第一個首次嘗試就成功的國家。
首先是經濟活動中心的轉移及動態活力(dynamism),正轉移至像是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以及在這些新興市場中崛起的城市。這些新興市場正同時經歷工業及都市的變革,而這些變革早在19世紀就發生在已開發國家。平衡全球經濟的力量,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移往東方及南方國家(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直到2000年,財星世界500大(the Fortune Global 500),即全球最大的跨國企業,包含殼牌石油(Shell)、可口可樂(Coca-Cola)、國際商業機器(IBM)、雀巢(Nestlé)及空中巴士(Airbus)等都將總部設在已開發國家。
容易賺錢的時代,非常可能結束了。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the US Federal Reserve)已經開始實施貨幣緊縮政策,新興經濟體正處於資本密集型的基礎建設熱潮,其辛勞程度超越二次世界大戰後重建毀壞的經濟體。當今日世界的儲蓄隨著人口老化而減少,政府不得不借貸更多的錢,致使對資金的需求出現激增現象。
本書匯集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MGI)三位總監積累多年的全球趨勢發展研究心血,他們各自從自己的研究據點(倫敦、矽谷、中國)出發,將長達多年的實地觀察與資料比對, 以淺顯易懂的數據、深具說服力的企業與個人實例,向大眾揭露隱藏在當前混沌趨勢背後的四大顛覆力量。
本書三位作者從消費、能源、利率、資本、人才、企業競爭、政府政策等層面著手,針對每一個全球經濟面向,從問題發生原因、帶來的影響以及因應對策,都有完整精闢分析。過去,我們對於世界是如何運作的直覺可能是錯的。不管是新的競爭對手出現,或者企業發現原來足以保護自身的防線,其實很容易一夕崩解,尤其廣大的新30億消費者將自新興城市出現,這些情況都進而需要「重置我們的直覺」。這個世界,特別是自「大穩健」(the Great Moderation)時代結束後,不僅我們的感覺不同了;數據也告訴我們,情況真的不同了。新興市場的崛起、科技發展對市場競爭力量所加速造成的影響、世界人口的老化,以及貿易、資本、人與人的流動,正同時對世界各地的企業和經濟體帶來了劇烈的變化。
自1985年起,以中國為據點,主導有關都市化、全球經濟、永續發展及生產力的研究。渥策爾除了負責麥肯錫的「城市特別計畫」(Cities Special Initiative),亦為「城市中國計畫」(Urban China Initiative)的共同主席。他曾撰寫四本關於中國的書籍,其中最新作品是《The One Hour China Book》。此外,他也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hina-Europe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CEIBS)擔任兼任教授一職。
◆2013年10月,「美國能源資訊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發表一項驚人聲明。一向是能源消耗大戶的美國,直到最近才在減低化石燃料的生產政策上進行掙扎,但其產量仍將超越俄羅斯,成為2013年世界最大的碳氫化合物生產國。沒錯,天然氣和石油之所以能快速開採,都要歸功於「油壓裂解技術」(fracking)的問世,只不過開採技術進步的速度令美國能源資訊署感到咋舌。才不過在一年前,該署預測直到2020年之前,美國的生產量將不會超過俄羅斯。單以北達科塔州來說,石油產量在2004~2014年之間就增加12倍,這項技術的進步有助於扭轉近十年來該州人口數的下滑。
◆2014年9月24日,全球有個熟悉的場景:一群歡欣鼓舞的科學家在某個任務指揮中心慶祝技術上的大躍進。但有所不同的是,該任務指揮中心是位於印度南部,而非美國德州南部,而且當中有許多科學家是穿著色彩鮮豔的「沙麗服」(印度婦女的傳統衣著)。這個隷屬「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zation)的科學家團隊正在慶祝他們將飛行器成功推入環繞火星的軌道。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讚揚地說:「我們已經超越了人類冒險和創新的界限!」他這番話應是源自於《星艦迷航記》(Star Trek)影集中的經典台詞:「我們勇於航向前人所未至的世界。」這項冒險任務最令人驚訝的一點可能在於,它僅僅花費7400萬美元。莫迪在發表聲明中提到,這個任務的花費成本低於好萊塢拍攝科幻電影《地心引力》(Gravity)的費用。處在太空中近乎一年,火星軌道探測器「火星飛船」(Mangalyaan)是印度節儉創新文化的具體展現。該探測器所使用的輕量儀器,是利用具有其它用途的元件所改造而來的,科學家們同時還藉由其工程實力來降低成本,使印度成為世界上第四個設有太空單位,並能成功將飛行器推入環繞火星軌道的國家──而且也是第一個首次嘗試就成功的國家。
首先是經濟活動中心的轉移及動態活力(dynamism),正轉移至像是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以及在這些新興市場中崛起的城市。這些新興市場正同時經歷工業及都市的變革,而這些變革早在19世紀就發生在已開發國家。平衡全球經濟的力量,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移往東方及南方國家(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直到2000年,財星世界500大(the Fortune Global 500),即全球最大的跨國企業,包含殼牌石油(Shell)、可口可樂(Coca-Cola)、國際商業機器(IBM)、雀巢(Nestlé)及空中巴士(Airbus)等都將總部設在已開發國家。
容易賺錢的時代,非常可能結束了。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the US Federal Reserve)已經開始實施貨幣緊縮政策,新興經濟體正處於資本密集型的基礎建設熱潮,其辛勞程度超越二次世界大戰後重建毀壞的經濟體。當今日世界的儲蓄隨著人口老化而減少,政府不得不借貸更多的錢,致使對資金的需求出現激增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