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台灣慢,台灣僅佔全球人口的0.3%,連同經濟規模,屬於小型國家。
要從現在走向未來,要從島內放眼全球,要在世界中以小搏大,就得靠巧實力。 曾經有38項世界第一的產品,生產過全球超過九成的筆記型電腦,迄今自行車仍是全球產值最大車廠。
「我很小,可是我很努力」,台灣人靠著這股拚勁,闖入矽谷、奔向全球,成就「經濟奇蹟」的美名。
曾幾何時,台灣政治邊緣化、產業空洞化、創新活力不再,陷入景氣低氣壓而無從脫困。
創投專家鄭志凱先生,久居矽谷、心繫台灣、放眼國際,不時針對科技、創投、創新創業、制度進行針砭,希冀引領台灣新創團隊,走出困局,勾勒未來。
作者擁有世界觀,看盡最新最多企業成功與失敗的案例,更看到無所畏懼、不輕易放棄理想的青年創業家們的成長軌跡,分析歸納了「前瞻力」、「創業力」、「創新力」、「制度力」四項通往未來的實力。
本書是作者帶給台灣的禮物,適合亟欲創新的企業與有志創業的年輕人靜心閱讀,得到一個接軌世界、看見未來的機會。
作者簡介:
鄭志凱
矽谷 Acorn Pacific Ventures創投基金共同創辦人、台灣活水社企投資開發公司共同創辦人及董事長。
職場生涯中一半台灣,一半矽谷,一半企業,一半創投。因創投業務廣泛接觸三江五湖能人志士,近距離觀察產業更迭,企業興衰,深刻感受到名與實,見與識,知與行的差距,無論創業或人生,真正成功的人都能縮短其中的差距。
歷年來對台灣產學研多所接觸,最近幾年參與許多連結矽谷和台灣的活動,往來的朋友有平均年齡逐漸下降的趨勢。看到年輕朋友不輕易放棄理想的模樣,更堅信美好的未來掌握在年輕世代手上。
著有《錫蘭式的邂逅》(遠流)。目前定期在《天下雜誌》撰寫「點矽成章」專欄。為文旁徵博引,筆觸精練流暢,兼具深情與理性。
台灣清華大學物理系、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畢業。
作者相關著作:
《錫蘭式的邂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小國創新,看台灣的機會與挑戰(排序依照來稿先後)
CK對於矽谷與台灣都有很深的了解,身為一個長期在世界頂尖創業中心的過來人,認真、熱心、博學又樂於分享,這本書是一位很真誠的人,所寫的一本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書。(創新工場董事長 & CEO 李開復)
這是一本知識含量豐富,卻不失於枯燥、充滿艱深理論的輕鬆讀物,它是一本豐富的概觀書,是許多重要熱門話題與研究的資訊入口,若想深入研究科技產業與趨勢的讀者,以這本書為導覽針對裡頭提到的議題作個人興趣研究不會有錯。(教育部政務次長 陳良基)
身處全球大國競爭之林中,台灣如何自我定位、掌握區域利基,以小搏大,善用「巧實力」來爭取不可替代與或缺的競爭位置,是本書主要論述的主軸,也是作者對台灣的智慧建言。(政大商學院教授 吳思華)
當年的聖經,提醒所有帶兵打仗的將軍,善用自己的比較優勢。而CK這本書,則是提醒當代的小國台灣,以及所有新創企業、年輕人,小傢伙們的機會在哪裡,又該用什麼態度與方法去抓住。(AppWorks 之初創投創始合夥人 林之晨)
這是一本知識密度非常高的書,值得反覆閱讀與思索,更棒的是內容深入淺出文采燦然。我很贊同作者主張的,關心社會,願意改善社會,希望為既存的問題找到解決方案,這是創意最重要的動力。(作家 李偉文)
CK提醒我們必須誠實面對自己,並接受台灣是一個小國,我們才可以在紛紛擾擾中找到自己獨特的定位,只有讓這世界更好,我們台灣才可能更好。(漣漪人文化基金會共同創辦人 朱平)
此書有趣易讀,每單元皆有獨特觀察點。大題至人類未來,小題至個人創業。核心清澈明確──創新與國際化。現今全球供給過剩、資金氾濫、資訊互通。只有創新,找出獨特價值,才是唯一法門。(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 蔡鴻青)
透過作者宏觀的思維、深刻的思辨,以及深入淺出的筆觸,本書不僅能有效激勵創業家走向國際機會的企圖心,更勾勒出台灣追求創新轉型的新途徑。(台大國際企業學系教授、兼台大創創中心與學程主任 李吉仁)
小大之分,常在視野、挑戰、機會與變革中取決。作者以《小國大想像》為書名,論述人生的視野,及創新創業的挑戰與機會,希望在台灣變革變遷的社會,豐厚見識謀略,分享台灣可能大未來的想像。(台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曾任櫃檯買賣中心董事長 吳壽山)
名人推薦:小國創新,看台灣的機會與挑戰(排序依照來稿先後)
CK對於矽谷與台灣都有很深的了解,身為一個長期在世界頂尖創業中心的過來人,認真、熱心、博學又樂於分享,這本書是一位很真誠的人,所寫的一本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書。(創新工場董事長 & CEO 李開復)
這是一本知識含量豐富,卻不失於枯燥、充滿艱深理論的輕鬆讀物,它是一本豐富的概觀書,是許多重要熱門話題與研究的資訊入口,若想深入研究科技產業與趨勢的讀者,以這本書為導覽針對裡頭提到的議題作個人興趣研究不會有錯。(教育部政務次長 陳良基)
身處全球大國...
章節試閱
前言
小國經濟,致富要靠「巧實力」
目前全球大致有兩百個國家、準國家或經濟體系。若以國家總人口來區分,約略可以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國家四類。
以一億人口為分界點,全球大型國家共有十三國,除了美、中、印度、巴西、日本、蘇俄等傳統人口大國之外,也有巴基斯坦、孟加拉、奈及利亞、衣索比亞這些未開發甚至於落於貧窮線之下的國家,中間還有力爭上游的墨西哥、印尼和菲律賓。另外越南與埃及的人口約9000 多萬,十年之內人口必將超過一億。屆時,這十五個國家的人口將佔世界人口的65%左右。
若以人口超過3000 萬、低於一億為下一個區間,全球的中型國家共有32 國。歐洲的先進國家英、法、德、義,東南亞的南韓、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拉丁美洲的哥倫比亞、阿根廷、秘魯、委內瑞拉都屬於這個區間。中型國家人口佔全球人口20%,大型和中型國家兩者合計共有四十五國,佔全球國家數20%,人口數卻佔全球85%,十分符合20/80的分配原則。
如果將小型國家定義為人口數落於300萬至3000萬之間,全球大約有九十個國家,人口佔全球14%。台灣人口2300萬人,是小型國家中的大國,排名在台灣之前的九個國家多數是貧窮國家,只有澳洲人口略多於台灣,但經濟實力遠遠超前。
人口低於300 萬的算是微型國家,全球大約有七十個左右,佔世界人口不到1%,其中甚至還有人口只有幾萬人的超微型國家。例如位於義大利境內的聖馬利諾(San Marino),人口僅僅三萬。1871年義大利境內各城邦決定聯合成立義大利共和國時,聖馬利諾選擇不加入,此後一百多年一直維持著獨立國家身份,到現在還是聯合國193個正式會員國之一。這世界上之所以存在著許多微型國家,都有類似的特殊時空背景。
◎人口數量和經濟實力有關嗎?
國家實力與經濟實力(GDP)和人口多寡自然有正向關聯。根據2014年資料,G20的每一個成員國,人口都比台灣多。最接近的是澳洲,雖然人口剛剛才超越2400萬,GDP 卻高居全球第12名(台灣名列26)。以全國GDP 而言,二十個會員國中,阿根廷GDP 略高於台灣,南非只有台灣的70%,這兩個國家分別位於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最南端,之所以能忝列G20 會員,顯然有區域代表性的考量。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全球最貧窮的二十個國家中,除了阿富汗和海地之外,其餘十八國全在非洲。如果觀察這些國家的人口數,居然有高達十五國是屬於小型國家,大型國家只有衣索比亞,中型國家有阿富汗和烏干達。微型國家七十餘國中,貧窮國家也只有幾內亞比索(Guinea-Bissau)和葛摩(Comoros)兩國。
為什麼全球小型國家中貧窮落後的國家比例,比大、中或微型國家高出一倍以上?或是人口多寡跟人民富庶是否有正向相關?這都是值得經濟發展學家進一步研究的議題。
◎大型國家的優勢
理論上,大型國家的優勢是容易達到經濟規模,增加國際競爭能力。小型國家的優勢則是機動靈活,可以隨市場變遷或景氣循環而隨機調整,兩者各有優劣。但大型國家確實有幾項優勢,小型國家無法望其項背:
一、因為擁有廣大的國內市場腹地,本國公司能夠發揮主場優勢,掌握先機。
二、在國內可以完成有效而完整的水平或垂直分工,建立健全的產業鍵或生態圈。
三、資訊、知識或技術的擴散更具有時效性,少有跨越國境的路障(語言、合作關係、智慧財產保護等)。
話雖如此,小國仍然有各自的生存之道。全球人均GDP 排第1 名的盧森堡人口只有50 萬,第2 的瑞士838 萬,第3 名卡達(Qatar)230 萬,第4 名挪威527 萬,第5 名才是人口大國的美國,可見人口不 是決定人民富庶與否的唯一因素。
◎德、韓、以色列,台灣能學嗎?
台灣最近幾年由於經濟成長明顯減緩,對未來失去了方向感,跟南韓、中國、新加坡、香港的發展相比,更失去了過去四小龍時代的信心。因此難免四處追詢,希望藉他山之石攻錯。先是「韓國能,我們為什麼不能?」後來想到以色列四面楚歌,跟台灣處境相似,卻仍弦歌不輟,創新能量越發犀利。最近看到德國成為歐洲經濟、政治、文化的中流砥柱,又興起了一股「瘋德」的熱潮。但是韓國漢江奇蹟、德國的萊茵經濟、以色列的沙漠玫瑰,真的可以在台灣複製嗎?除了以色列之外,德國人口是台灣4 倍、韓國2.5倍,人口因素既不能忽略,也無法複製。
雖然人口不是決定人民富庶程度的唯一條件,但卻是一個重要參數。台灣如果要在國際社會中尋找參考座標,國家人口應該還是具有高度價值的一項指標。台灣既然是一個人口小國,不妨在九十個小型國家中,尋找一些參考點。
◎小型國家的生存方式
小型國家中比台灣經濟表現優異的國家所在多有,以下選出台灣較為熟悉、較具代表性的8 個國家,來做一些分析。
澳大利亞、台灣、荷蘭、比利時、瑞典、以色列、瑞士、香港、新加坡,這八個國家人口大都比台灣少(澳洲除外),人均GDP 卻高出了70% 到300%。有哪些原因讓這些小國能夠擺脫小國寡民的限制,而在經濟表現上脫穎而出?從這八個國家中,大概可以歸納出以下幾大類因素:
一、許多國家扮演了區域金融中心的角色。瑞士、比利時是歐洲大陸甚至於全球的金融中心,瑞士前十大企業中有三家是金融機構,比利時則有四家。同樣的,香港和新加坡也在亞洲扮演了類似金融中心的角色。
二、這些國家雖小,卻是出口外銷的優等生。在全世界出口國家排名榜中,台灣排第20 名,這八個國家中有五國人口比台灣少,出口排名卻排在前面。包括荷蘭(第7 名)、香港(第8 名,但有許多轉出口)、新加坡(第12 名)、瑞士(第17 名)、比利時(第18 名)。而且這些國家的出口值佔GDP 比例相當高,例如比利時高達90%,荷蘭72%,瑞士60%,台灣也在60% 左右。瑞典雖然出口比例不高,但有Volvo(2010 年被中國吉利汽車收購),Ericsson,Electrolux 等老牌國際公司。
三、有些國家掌握了寶貴的自然資源。例如澳洲因為地大物博,擁有石油、稀有金屬、礦產各種天然資源,瑞典也有可觀的礦產和石油收入。比利時和荷蘭雖然本國沒有礦產,但拜帝國主義殖民時代之賜,比利時的Umicore 公司掌握了剛果的銅、錫、鈾等礦產,荷蘭則擁有西方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Royal Dutch Shell。
四、這些國家都高度國際化。荷蘭是歐洲最早崛起的貿易大國,1602 年成立的東印度公司的商船曾經縱橫七海,還為台灣引進第一批漢人移民。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同時是比國和歐盟的首都。瑞典每年頒發諾貝爾獎,全球媒體關注,是學術界一年一度的盛事。瑞士兩百年來維持中立立場,與歐洲所有國家為善。香港與新加坡是亞洲英語最發達的地區,因此成為西方公司建立亞洲總部的首選。最特別的是以色列,雖然獨立建國不到七十年,但全世界一千萬猶太人掌握全球金融、政治、文化、科學可觀的實力,成為以色列跟世界接軌最重要的資產。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了解,小國邁向富裕各有其不同的道路,沒有現成的軌跡,百年前的歷史條件也不可能再複製。以上四類因素中,台灣已經失去成為區域金融或營運中心的機會,又缺乏天然資源,國際化程度近十幾年不進反退(前列九國中只有台灣的外國移民人數掛零)。唯一具有良好基礎的是出口外銷,但是因為產業轉型緩慢,加上與中國大陸產業重疊,溫水煮青蛙,也逐漸失去了國際競爭的優勢。
◎台灣還可以做什麼?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仍然擁有不少獨特的條件,其中包括:
一、勤奮、聰明的優質人才,期待在適當的舞台一展身手。
二、亞洲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區域,也是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亮點,台灣擁有無可取代的地利之便。
三、中國大陸在世界經濟中扮演的角色將持續加重,台灣位居厝邊,又有同文同種之誼,雖然統獨的齟齬始終存在,但是利害相權,應該還是利多害少。
四、過去三十年經濟發展,台灣累積了相當的資源,可以作為進一步發展的墊腳石。
台灣繼續往開發中國家的道路邁進,雖然一路上有不少先行者可供參考,但是時、地、物大不相同,唯一可以仰仗的,只有善用以上客觀的獨特條件,加上主觀的決心和努力。托爾斯泰有一句名言:「幸福家庭的故事大同小異,不幸的家庭的故事各不相同。」這裡不妨套用這句話:大國邁向富裕之路都似曾相識,小國致富之路卻各具巧思。
人口大國質量大,可以用物理力量來比腕力,小國只能用化學作用來施巧勁。作為一個人口小國,台灣要以小搏大,只有靠「巧實力」。
---------------------------------------------------
〈舌尖上的矽谷,食物的未來〉
矽谷雖然以創新聞名,卻從來不是美食家的天堂。雖然有許多身價不菲的科技新貴,但他們對創業都過於投入,沒有心思講究美食。雖然也有像愛莉絲.華特斯(Alice Waters)這樣全球知名的美食大家,可是如果計算米其林星星數與GDP的比例,矽谷一定排名在後段班。
但是這幾年矽谷許多創業家、創投業者開始攜手合作,悄悄地掀起一場食物的革命。
加州是美國的農業第一大州,農場牧場每年的經濟產值426億美金(台灣農牧業產值約130億,不到加州1/3),大家都知道加州盛產牛奶、葡萄酒、葡萄乾,但是可能不知道美國99%的杏仁堅果、94%的番茄加工食品也來自加州,甚至於連作為動物飼料的牧草,每年也有12億美金的產值。
也許正因為加州在農牧業的高度參與,以及對各種公共議題一貫持有的前衛觀點,加上最近生物科技的進步,導致許多創業者開始從美食以外的角度來思考、創造食物的未來。
◎以食物革命改善地球
首先是食物轉換效率的考慮。動物吃植物,人再吃動物,跟人直接吃植物相比,從陽光、空氣、水、碳磷鉀到食物的轉換多了一層,效率自然較低。有一個說法是:生產一磅的牛肉所消耗的能源和土地是一磅穀物的十六倍,需要的水量更高達一百倍。這樣的數字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但即使打個對折,面對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氣候暖化、水源枯竭的冷酷數字,以及地球人口不斷增加,糧食短缺的威脅,少吃肉多吃素的主張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共鳴。
其次是對於動物生命的尊重。畜牧業者為了競爭,用盡手段降低成本,增加單位產出,例如減少動物活動空間,既可以增加每平米養殖數量,又能減少動物消耗能量,長肥肉而不長肌肉。加州有一項法律在2015年生效,規定畜牧業者畜養的牛、豬、雞隻必須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讓他們可以躺下、自由轉身、伸展四肢(由此可以想像立法前這些動物遭受的待遇)。此外各種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後果終將轉嫁到人類,一旦發生傳染病,又不得不將養殖場內所有的動物全體撲殺,這些都是現代社會大量依賴以動物為主要食物必須承擔的代價。
最後是營養保健的角度。紅肉白肉、動物性蛋白、植物性蛋白的優劣比較,已經有非常多的論述。雖然不是所有人都主張素食,也不見得每個人適合素食,更不需要人人都變成素食者,但是白肉或者是植物性蛋白副作用較小的觀點,應該大多數人都可以接受。
基於以上的原因,矽谷許多新創公司不約而同地企圖開發新的食材或加工方法,用植物性蛋白來取代動物性蛋白。
◎創投大老的投資新天地
其中最受矚目的三家公司分別嘗試用植物蛋白來製造人工的雞蛋、肉、和牛奶,這三種消耗量最大的動物性食物。
三家公司中,Hampton Creek 的目標是雞蛋。這家公司成立於2011年底,最早的投資人是印裔創投大老維諾德.柯斯拉(Vinod Khosla),後來又得到比爾蓋茲、亞洲首富李嘉誠成立的Horizon Ventures、雅虎創辦人楊致遠以及彼得.提爾(Peter Thiel)等天使投資人的支持,2014年底完成9000萬美金的增值,準備大舉進軍全球市場。
Hampton Creek創辦人喬許.蒂特里克(Joshua Tetrick)1980年生,學的是法律,在非洲當過七年義工,因此對環保、動物權、糧食短缺等全球問題感同身受,於是想到以人造雞蛋為切入點來改善現況。他在獲得首期投資後,聘請了生物科學家分析數千種植物中上億的植物蛋白,最後篩選出十一種蛋白質,組合成跟雞蛋相同的養分;又聘用食品科學家,歸納出雞蛋的二十二種性質(例如雞蛋凝膠的乳化作用),加以模仿,以便取代以天然雞蛋為主要成份的食品,例如美乃滋。美國美乃滋市場一年約13億美元,金額龐大而產品單純,Hampton Creek很快地推出Just Mayo(請注意Just這個字的雙關語)品牌,以無蛋、無基因改造、無膽固醇、無麩質為訴求,順利打入健康超市Whole Foods,在2014年創造了3000萬美元的營業佳績。
開發植物性牛奶的新創公司是Muufri,成立還不到一年,兩位24歲的創辦人是全素食者(vegan),因為愛護動物而不忍飲其奶,所以想要發明不是來自母牛的牛奶。他們利用特殊的酵母菌,分解如葵花油之類的植物蛋白,最後產出跟牛奶完全相同的人造奶。雖然公司還在初創階段,但在5個月內,就收到了李嘉誠200萬美金的投資。
作夢不是年輕人的專利。Impossible Foods的創辦人派翠克.布朗 (Patrick Brown)是史丹佛大學的教授,60歲的年紀在矽谷的創業者中可以算是高齡,卻仍然能在第一輪的投資就募集到7500萬美金的龐大資金,投資人名單中包括比爾蓋茲、谷歌、Khosla Venture,以及,不需要驚訝,李嘉誠的Horizon Ventures。
布朗教授的產品是由植物製造的牛肉,他的獨門秘方是用植物成分製造牛血,加在人造牛肉內,經過燒烤成為美味多汁的牛肉漢堡。
其實不只是矽谷,放眼美國,食物新創公司如雨後春筍。
南加州的Beyond Meat公司人造雞肉的技術來自密蘇里大學台裔教授謝富弘博士,用抽拉擠壓的機械方式將黃豆蛋白塑造出雞肉的質感,投資人之一的比爾蓋茲承認他已經無法區別它跟真雞肉的差別。
Open Meadow也取得李嘉誠的投資,開發以植物為原料的皮革和肉品。Soylent的創辦人是一位軟件工程師,他開發了一種「精力湯」,內含一切人日常生活需要的養分,最適合沒時間吃飯的工作狂人,或無法進食的病人食用。2015年初,他取得了網路金童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2000萬美元的投資。
◎以矇騙舌頭為目標
這些新創公司雖然有許多理性的訴求,例如環保、動物權、人道、營養等等,但他們都面臨一項共同的艱難挑戰:究竟是否能夠通過人類味覺的終極考驗?
滋味是再纖細敏感不過的美學,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的美食追求者,米其林也不需分出幾顆不同的星星。如果日本某名廚認為香港的雞肉是全世界最好的雞肉,或者是池上的米勝於鹿野的米,甚至於水也可以用礦區來做產品區隔,差別一定不在蛋白質、澱粉這些主要成分,而在一些微量的礦物質或其他次要成分。這些資金雄厚的新創公司雖然都聘有高薪的首席美味長,但是真要跟天然食材一分高下,恐怕還有待未來漫長的時日。
口感是另一個難以量化的藝術。牛肉、雞肉、豬肉口感完全不同不說,牛的各個不同部位,牛腱、菲利、沙朗、肋眼,各有所勝,需要用不同的烹飪方法使其相得益彰,連放山雞(加州農夫市場賣雞肉的攤子常掛了個中文牌子:走地雞)、半放山雞都可以賣出不同的價錢,可以想像所謂的口感,這種牙齒和舌頭間微細的訊息交換,恐怕最新進的人工智慧也難以分析模仿。
◎食物革命的3.0版
也許這正是台灣的機會。
如果傳統食物是1.0版,現在開始的食物革命是2.0版,那麼3.0版是什麼?
許多人喜歡說台灣是美食者的天堂,台灣的素食文化更是源遠流長,素食的普遍性在世界上除印度、日本外(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基本上是素食國家)外,可能數一數二。用黃豆蛋白、香菇梗、蒟蒻等食材模仿各種肉類製品,在台灣早已行之多年,無論技術或生產經驗都累積了深厚的基礎。
人造動物食品的三個主要關鍵因素:成分、口味、質感,矽谷的這些新創公司在成分上雖然大幅領先,但是台灣不見得不能迎頭趕上,如果善用口味和口感的優勢,不無一搏的機會。
食物的經驗是每一個人深層的記憶,甚至於深植在人類的DNA中。目前2.0版的食物革命還在努力複製消費者在食用牛奶、雞蛋、牛肉時的記憶,以減少對人造食材的抗拒。但是人們也同時喜歡追求新奇,包括新口味,例如珍珠奶茶已經廣受全球年輕世代的歡迎。將來有一天,某創業家發展出新的植物性食材,開發出新口味,又有某著名廚師用它來開發新的食物品類,贏得美食者的口腹,這將會是植物性食物的最終勝利。
{讀後想像}
★ 如果說少吃肉,大家勢必會多吃菜,面對植物糧食的供應需求,可能使基因改造作物增加,是不是更可能擾亂生態平衡,危害環境?
★ 文化跟產業不一定有正相關。例如歐洲電影文化高,但美國好萊塢電影產業強。台灣雖然有食物的文化,但不一定有很強的食品產業,有沒有透過飲食文化來帶領飲食產業發展的可能?
★ 食物的口感有國際標準嗎?如果各國口味不同,台灣的食品產業如何能夠走向全球?
------------------------------------------------
01. 幸福經濟=幸福+經濟?
幸福是一隻難以捉摸的小精靈,是無法探測的脈搏。
要把這樣古靈精怪的幸福關在經濟學硬邦邦的鐵籠子裡,
其難以駕馭可以想像。
也許正好把經濟牢籠打開,看看這古怪的小精靈,
能把我們的經濟發展帶到什麼樣的新天地?
無論你是否到過不丹,大概都聽說過不丹是個幸福的國度。雖然年人均所得不到2500 美元,但在這小小王國,人人「發自內心的幸福出於言表」。現代社會裡,贏者全拿的資本主義似乎走到了山窮水盡, 不丹這樣一個與資本主義背道而馳卻充滿快樂的國度,給對資本主義失望的人帶來了一絲希望。
不丹是幸福經濟最早的提倡者,早在1972 年,不丹國王便勇敢地說:我們要快樂,不要GDP。然後提出了「國家快樂指數」(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
這些年來,許多台灣人迷上不丹,去一次不夠,有人去了七次、八次、十二次,但卻不太聽說有哪些人移民到不丹。同一個時期,許多人選擇移民到美國,雖然那裡生活緊張、競爭激烈,是個人吃人的世界;也有許多人選擇到中國闖蕩江湖,雖然那裡霧霾籠罩、生態惡劣,是個環境吃人的世界。
為什麼人的嚮往和人的選擇有這麼大的距離?不丹的幸福只有不丹人才能擁有?還是不丹的幸福只是旅人的想像,他鄉人的移情作用?還是,其實人追求的先是經濟,其次才是幸福?
這些問題不免牽涉到:幸福經濟真的可以能夠帶來幸福嗎?幸福來源在哪裡?甚至於,幸福究竟是什麼?
幸福經濟的兩種論述
如果把幸福定義為快樂(happiness),那可是百分之百主觀的個人心理作用,一無所有的窮打鐵匠,也可以比予取予求的國王更為快樂。如果把幸福定義為福祉(well-being),那就得問:如果全國所有的打鐵匠都一無所有,這是不是社會的問題?他們成為打鐵匠,是否因為別無選擇?國家是否應該提供機會,使得技藝超群、別有才情的打鐵匠,有一天能夠更上一層樓?
如果說快樂就是個人需要能夠得到滿足,像打鐵匠甘於現狀,無憂無慮,這是英國哲學家邊沁對快樂的主張。如果說快樂是一個人能夠掌握機會,自我實現,即使是一個打鐵匠,也能夠發揮他最大的潛能,這是希臘古哲亞里士多德的觀點。
因此所謂幸福經濟,有一個令人困惑的雙重人格。一種是邊沁式、相對主觀、訴諸個人感受的幸福經濟。就好像幾年前,馬總統氣急敗壞地要求政府部門施政要讓人民有感。只是一樣米養百種人,人人好惡不同,以至於政策無所適從,往往順了姑意拂嫂意。一種是亞里士多德式,嘗試建立一套可以客觀衡量的幸福指標,由此設計各項經濟政策,打造全民的幸福未來。例如不丹王國建立的國家幸福指數,或者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建立的「美好生活指數」(Your Better Life Index),兩者都主要採取亞里士多德式的客觀快樂思維,但也加入部份邊沁的主觀快樂感受。
台灣行政院主計處便根據OECD 的「美好生活指數」,公佈台灣的國民幸福指數。根據2015 年綜合指數,在37 個國家中,台灣排名第18,但在亞洲排名第1,高於日本及南韓。這個結論似乎跟老百姓的感受有嚴重的落差,因此中華徵信所自行另作調查,結果發現台灣人的幸福果然落在日韓之後。可見制定幸福指數固然重要,客觀的數據才有實質的參考價值。
幸福指數不能展現的真相
OECD 提倡的「美好生活指數」一共評估十一個領域,二十四個指標,其中三個領域有關物質生活(居住條件、所得與財富、工作與收入),八個領域有關生活品質(社群關係、教育與技能、環境品質、公民參與及政府治理、健康狀況、主觀幸福感、人身安全、工作與生活平衡)。評估的方法大部份依據客觀數字,少數透過民意調查來了解人民主觀感受。(例如詢問受調查者:你自認健康嗎?你自認幸福嗎?)
綜合評估十一個領域,當然比追求GDP 一個單獨數字來得周全, 只是這足夠反映出人們對幸福的憧憬嗎?譬如說:除了所得與財富高低之外,低所得與高所得的差距是否才是社會不滿的根源?除了追踪謀殺犯罪率之外,自殺率是否更能真實反應某些人對追求幸福的徹底絕望?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固然值得慶賀,但生命末期的生活品質如何衡量?
不丹王國廣受稱譽的國家快樂指數包含九個領域,三十三個指標,這九個領域有許多跟OECD 重複。但其中有兩項較為特殊:文化多樣性及韌性,和生態多樣性及韌性。
以文化多樣性為例,不丹建立了四項指標:語言,傳統技藝的傳承,文化活動參與,以及傳統服飾和禮節。就以參與文化活動這個指標來說,一個公民如果每年能夠參加六天以上的文化活動,就算達標,天數越多,快樂指數越高。傳統服飾和禮節也很獨特,藉著這個指標,既保護傳統不被現代文明所污染,也維持了一個上下有節的和諧社會。
不丹王國寧要快樂,不要發展,得到很多人的讚歎。只是不知道這些人是否同時注意到,以現代文明標準而言,不丹其實是一個極為落後的國家,全國識字人口只有50%,社會階級意識牢不可破(傳統服飾也是維持社會階級的一項工具),男女地位懸殊,一夫多妻是正常現象,前任國王在1988 年結婚時,他於一天內同時正式娶入四位姊妹做為王后。
不丹人究竟多快樂,局外人難以揣摩,也不容置喙,只是時代巨輪不斷滾動,這樣緊緊抓住傳統不放的快樂可能持久嗎?
果不其然,現任總理在2012 年上任後,他便宣布不再強調國家快樂指數,而將施政方針導向於如何清除阻擋快樂的障礙,其中包括加強基本建設如修橋造路,以及每一個農村配置一台自動耕耘機等等。
自己的幸福經濟,自己打造
經濟最終的目的是什麼?經世濟民嗎?聽起來冠冕堂皇,其實最卑微的目的不過是希望幫助多數人趨向幸福,遠離苦痛。以GDP 為單一發展指標,顯然跟這個目的不能對焦。能帶來一線曙光的,或許是幸福經濟,或許是民生經濟,或許是福祉經濟,無論哪一種觀念,終究必須處理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 幸福感有很高的在地成分,必須是在地人切身關切的生活品質議題,而不是外地人認為應該具有的品質。美國人不能了解台灣人渴望什麼樣的幸福,同樣的,台灣人也不適合對不丹或大陸指指點點,告訴他們幸福應該從哪來。
● 幸福固然是主觀的感受,但要形成經濟政策,必須要有適當的客觀量度。對於完全主觀的快樂,心理學比經濟學更能使力, 性靈培養和宗教功能比經濟手段更為有效。但要談幸福經濟, 總是不免要跟政策接軌,又要同時建立主觀感受的回饋迴路, 來衡量政策的效果。
● 增加幸福和減少苦痛的重要性並不對稱,一個人追求幸福沒有上限,能夠承擔的苦痛卻有上限,因此經濟政策中,減少苦痛應該比增加幸福更為重要(例如失業比低工資痛苦,政策應該
以增加就業為先,提高工資其次)。
● 穩定固然是幸福的來源之一,停滯卻不是。個人有充分自由選擇拒絕現代化,社會既無權利、也沒有力量阻擋現代化,幸福經濟能做的是順勢而為,迎現代化之利,避現代化之弊。
● 任何幸福或生活品質的量度,一定是多向面(例如OCED 有十一項領域、二十四個指標)。不同的國家要能分出排名高下,就必須將各個指標加權平均,最後產生單一指數。但是不同的國家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可能對某些領域給予的權重不同,例如開發中的國家,成長可能較為優先,而已開發的國家,經濟平等和社會流動也許更為重要。事實上,以英國和法國推動的國家福祉指標為例,它們不再計算綜合指數,進行國與國間的比序,而更重視本國各單項指標的長期追踪。
幸福是一隻難以捉摸的小精靈。亞當史密斯說幸福是無法探測的脈搏。它像多年夫妻的愛情,擁有時往往忘記它的存在。它也像在餐廳吃飯,隔壁桌客人點的菜色總是看起來比較好吃。它又像一種期貨,未來漲跌的走勢反映在今天的價格。
要把這樣古靈精怪的幸福關在經濟學硬邦邦的鐵籠子裡,其難以駕馭可以想像。不過我們還有什麼別的選項嗎?也許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打開市場經濟、完全競爭、放任管理這幾根鐵柵欄圍起來的經濟牢籠,看看幸福這古怪的小精靈,能把我們的經濟發展帶到什麼樣的新天地?
{讀後想像}
★ 近年台灣開始對人人朗朗上口的「小確幸」提出反思,甚至有人批評「台灣窮的只剩小確幸」、「小確幸阻礙人們追求更高遠的目標」,小確幸究竟與幸福經濟有何差異或關聯?小確幸可以帶來幸福嗎?
★ 由於地域、民族和文化不一,不同的人表達方式不一樣。五分制為例, 東方人比較含蓄,一般不習慣給到滿分,而西方人比較熱情,一般都會給滿,但是二者對幸福的感知未必有差異。那麼應該如何去測量所謂的幸福指數呢?
★ 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所指,人的需求層次是不斷上升的,例如50 年代的中國人僅吃飽喝暖就好,精神也非常富足,那必然比現代人要有幸福感。那麼所謂的主觀和客觀幸福真的是可衡量的嗎?
前言
小國經濟,致富要靠「巧實力」
目前全球大致有兩百個國家、準國家或經濟體系。若以國家總人口來區分,約略可以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國家四類。
以一億人口為分界點,全球大型國家共有十三國,除了美、中、印度、巴西、日本、蘇俄等傳統人口大國之外,也有巴基斯坦、孟加拉、奈及利亞、衣索比亞這些未開發甚至於落於貧窮線之下的國家,中間還有力爭上游的墨西哥、印尼和菲律賓。另外越南與埃及的人口約9000 多萬,十年之內人口必將超過一億。屆時,這十五個國家的人口將佔世界人口的65%左右。
若以人口超過3000 萬、低於一億...
作者序
台灣出發 取道矽谷 走向未來
有位前輩作家說:寫文章,心裡要有目標讀者,文字才有重心。一不留神,我的「點矽成章」專欄居然寫了三年多,老實說,主要是有話要說,不吐不快,倒沒認真想過目標讀者在哪裡。不過因為平日創投業務接觸的多是年輕人,最近幾年又參與許多連結矽谷和台灣的活動,往來的朋友有平均年齡逐漸下降的趨勢。看到年輕朋友不知天高地厚而無所畏懼,因為一無所有而不瞻前顧後,雖然困於現實卻不輕易放棄理想,下筆時,心裡難免經常浮起他們的影像。
過去、現在、未來,何者對人類社會比較重要?有人主張歷史不能忘記,如果不能記取過去的教訓,相同的錯誤必然會反覆發生;有人認為只有現在可以掌握,現在,是通往未來天梯的第一階;有人相信未來充滿無限可能,只要我們手中有一張可以實踐的藍圖。無論哪種人,不都在盤算著如何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如果不相信今天可以改變明天,明天可以比昨天好,那麼一代人的努力,甚至於人的生存,又在哪裡意義?
未來掌握在年輕世代手中,這不是場面話,而是時間的定律。只是在長幼尊卑嚴謹的東方社會,現在和過去受到更多的重視,未來受到忽略,甚至於排擠。而近年來台灣社會又被吸捲在過去的漩渦裡,無法抽身,終於失去了對未來的想像。因此,雖然台灣人口老化是個嚴重問題,更可怕的是社會心理年齡也在迅速衰老。想要逆轉,唯有走向年輕世代,走向未來。
矽谷跟台灣有一點相像,都是移民社會。全世界的人才匯集到矽谷,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過去,但都眼光向前,將心力投向未來。矽谷不是耶路撒冷,也不是麥加,或是菩提迦耶,也有人認為矽谷人急功近利,過於短視。卻不能不承認,矽谷人都是行動派,不怨天尤人,寧願把未來抓在自己手裡。更由於在創新和創業上的長期領先,他們站在潮流前緣,不但對產業發展的方向高度敏感,也對科技造成社會、人文、人類未來的衝擊有最深刻的體會。
台灣由現在走向未來,當然有許多途徑可以選擇,但如果取道矽谷,就像買了一張歌劇正式演出前的預演票,得到一個接軌世界、窺看未來的機會,也許對台灣未來經濟、產業、甚至於政治的發展方向,都能有更多的啟發。
過去三年多,我在《天下雜誌》維持兩個專欄,一個在紙版天下,一個在網路版的《獨立評論@天下》。這本《小國大想像》,近四十篇文章全部選自《獨立評論@天下》的【點矽成章】專欄。當初寫文章的時候,眼中看到矽谷,心裡想著台灣,因此字裡行間有不少對比、鞭策和期待,熟悉矽谷的讀者和比較不熟悉的讀者,看到這些觀點,或許有不同程度的反應、困惑,甚至於質疑。
因此在本書出版前,承蒙侯勝宗教授帶領他在政治大學和逢甲大學博碩士班的學生,對這些文章進行深度閱讀,並且代表這本書的未來讀者,在每篇文章之後提出三個「讀後想像」。這些好奇或疑問不是家庭作業,當然也沒有標準答案,目的只是在刺激思考,牽引更多的想像,因為「提出問題是尋找答案的第一步」。
要感謝的人很多。
侯勝宗教授是許多靈感的泉源,書名《小國大想像》出於他的建議,他的眾多學生也為這些文章加上多維度的思維。
《獨立評論》的前主編何榮幸,及幾位編輯三年裡給與我及時的鼓勵和鞭策,是我持續寫作的助緣。
遠流出版公司繼我的第一本書《錫蘭式的邂逅》之後,原班人馬曾文娟總編輯、鄭祥琳資深主編,及新加入的編輯江雯婷不吝厚愛,是這本書能夠用現在的面貌跟讀者見面最大的功臣。
最後,將這本書獻給逐夢和築夢的人,希望明天會因為你們而更好。
台灣出發 取道矽谷 走向未來
有位前輩作家說:寫文章,心裡要有目標讀者,文字才有重心。一不留神,我的「點矽成章」專欄居然寫了三年多,老實說,主要是有話要說,不吐不快,倒沒認真想過目標讀者在哪裡。不過因為平日創投業務接觸的多是年輕人,最近幾年又參與許多連結矽谷和台灣的活動,往來的朋友有平均年齡逐漸下降的趨勢。看到年輕朋友不知天高地厚而無所畏懼,因為一無所有而不瞻前顧後,雖然困於現實卻不輕易放棄理想,下筆時,心裡難免經常浮起他們的影像。
過去、現在、未來,何者對人類社會比較重要?有人主張歷史不能忘記...
目錄
推薦序 小國台灣創業的挑戰,期許青年主導未來 李開復
推薦序 科技究竟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陳良基
推薦序 大國比腕力,小國施巧勁 吳思華
推薦序 速度,大衛,速度! 林之晨
大想像推薦 李偉文、朱平、蔡鴻青、李吉仁、吳壽山
自序 台灣出發 取道矽谷 走向未來
前言 小國經濟,致富要靠「巧實力」
※實力1:前瞻力※
●走向世界,走向未來,台灣,你給人類的禮物是什麼?
01 幸福經濟=幸福+經濟?
02 1964,2014,2064
03 無人機浪潮捲起千堆雪
04 舌尖上的矽谷,食物的未來
05 農業加科技,舊症與新方
06 基因改造是否亂點鴛鴦譜?
07 人機共生三定律
08 科技開始剝奪工作機會?
09 為人類未來批流年
※實力2:創業力※
●創業家,你在打台灣盃、亞洲盃、還是世界盃錦標賽?
01 青春作伴,創業去了
02 由二次創業看創業的意義
03 小池養小魚,大魚找大池
04 創業者有必要溫良恭儉讓嗎?
05 除了錢,工作還為了什麼?
06 願「微型創業」遍地開花
07 創業引擎——四缸、六缸、或八缸
08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發明
09 經濟小國,如何打造品牌?
10 企業大即是美?
※實力3:創新力※
●創新思維,如何接台灣的地氣、矽谷的天氣?
01 薄創新與厚創新
02 畫地不為牢——盒子裡創新
03 第三種創新——由設計觀點驅動的創新
04 避免創新的空頭市場
05 矽谷創業的最新跑鞋
06 稀少與過剩,問題與機會
07 開放智慧財產的天空
08 在完美壟斷與自由競爭之間
09 從馬太效應思考台灣的科技發展
※實力4:制度力※
●制度啊制度,請打開創新創業的大門
01 最有槓桿效果的創新——制度創新
02 不要忘了還有軟創新
03 創新與法制,破壞與秩序
04 增加社會流動,創造平等未來
05 公益公司 vs. 私益公司
06 凱因斯之夢——每週工作15 小時
07 數位時代下,台灣新創法規的發展方向
08 徹底的透明,完全的信任
09 世界越來越扁平,企業呢?
推薦序 小國台灣創業的挑戰,期許青年主導未來 李開復
推薦序 科技究竟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陳良基
推薦序 大國比腕力,小國施巧勁 吳思華
推薦序 速度,大衛,速度! 林之晨
大想像推薦 李偉文、朱平、蔡鴻青、李吉仁、吳壽山
自序 台灣出發 取道矽谷 走向未來
前言 小國經濟,致富要靠「巧實力」
※實力1:前瞻力※
●走向世界,走向未來,台灣,你給人類的禮物是什麼?
01 幸福經濟=幸福+經濟?
02 1964,2014,2064
03 無人機浪潮捲起千堆雪
04 舌尖上的矽谷,食物的未來
05 農業加科技,舊症與新方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