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永遠、也是唯一的籃球之神麥可喬丹, 他作為球員所綻放的光芒, 並不會因為歲月而有一分黯淡。 ◆體育迷非讀不可的巨作,由麥可喬丹唯一授權! 田壘(中華男籃代表隊國手)
張立群(體育主播)
張嗣漢(COSTCO台灣區總經理)
黑人陳建州(SBL富邦勇士籃球隊副領隊)
傅達仁(台視體育部經理兼主播,曾獲廣播電視金鐘獎)
賈凡(FOX體育台球評)
顏行書(璞園建築籃球隊教練)
◎熱血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關於我,還有什麼事情是你們不知道的?』喬丹說。羅倫.拉森比做到了──他真的挖掘出好多我們不知道的事。他完成了一本敘事宏大,鉅細靡遺的好書。」──本書譯者蔡世偉
如果我跌倒,那就跌倒吧。 爬起來繼續前進,擁有一個願景然後去嘗試…… 如果我成功了,那很棒。如果我失敗了,我也不愧對自己。 ──麥可喬丹
飛人喬丹,他定義了一個時代的現象,不,是定義了每個時代的現象。
好幾百萬人打過籃球,他是唯一能夠飛行的那一個。
麥可喬丹如此罕見的才華如同劃過天際的彗星,我們只能透過燃燒的軌跡來短暫捕捉它的絢爛。他懾人心魂的籃球生涯,讓球迷、媒體、前任教練及隊友,甚至是喬丹他自己,在離開球場的好幾年後,還努力想理解到底當年發生了什麼事。
喬丹說:「有時候我會想,回首前塵的感覺會是如何,不知道這一切是否會如夢似幻……」
透過《麥可喬丹傳》,不止能看到喬丹如彗星般崛起的精彩歷程,還能看見他的好勝心連帶影響了一整個職業運動,創造無人能及的紀錄。更能看見他在努力的背後不為人知的傷痛,看見他性格中難以被媒體捕捉到的晦暗與寂寞,看見他儘管功成名就,仍不斷問自己:你覺得這一切怎麼樣?下一步我該怎麼走?……
這是一部絕對真實的經典傳記,也絕對是目前為止,關於麥可喬丹最完整的一部美妙肖像。
作者簡介:
羅倫.拉森比Roland Lazenby 羅倫.拉森比著作等身,其中包含書評一致讚揚的暢銷書《Jerry West: The Life and Legend of a Basketball Icon》。過去三十年來,他訪問NBA球員、教練、工作人員和其他相關人物,同時書寫關於聯盟的事情。你可以透過推特帳號@lazenby找到他。目前他住在維吉尼亞州。
譯者簡介:
蔡世偉 台大外文系畢。英國南安普敦大學交換生。虔誠的麥可喬丹信徒。原為補教老師,因熱愛自由與紙本書而從事翻譯。譯有《公開:阿格西自傳》、《每一天的覺醒》與《與情緒和解》等書。 粉絲專頁:King Wayne(蔡世偉) 聯絡信箱:waynetsai1984@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台灣各界好手推薦〕 田壘(中華男籃代表隊國手):精采生動、值得一看。 張立群(體育主播):看完這本書,我更明白喬丹有多偉大。 張嗣漢(COSTCO台灣區總經理):麥可喬丹是如此激勵人心,作為籃球的象徵者數十年來,他的偉大,無人能複製與取代。 傅達仁(見證喬丹6枚冠軍戒指的主播):多少年後,人們亦難忘,喬丹,插翅之人,一代球神! 賈凡(FOX體育台球評):「成功絕對不是偶然」,本書作者鉅細靡遺娓娓道來,讓我們了解到這名偉大的球星是如何邁向巔峰,創造歷史! 顏行書(璞園建築籃球隊教練):一個傳奇的誕生歷程,麥可喬丹障礙,誰來突破? ◆來自美國各界的好評 「當一個世界級的傳記作者為一個世界級的運動員執筆,你就得到一本流芳百世的傳記。這是麥可喬丹的終極故事,而我知道你也會跟我一樣目眩神迷。」──派特.威廉斯,奧蘭多魔術隊資深副總裁 「宛若天啟……以迷人的方式探究發光的偶像背後那位寂寞而驕傲的男人。」──《Publishers Weekly》 「拉森比這本值得徹底享受的傳記是一幅美妙的肖像,描繪一個被自身好勝野心吞噬的男人。這也絕對是目前為止關於麥可喬丹最完整的一本書……對於所有的體育迷來說都是非讀不可的巨作,尤其是那些對美國文化史與流行文化有興趣的讀者。」──《Library Journal》 「在絕讚的籃球生涯開始之前,拉森比往前追溯了好長的足跡,這就是本書最值得一讀之處。」──紐約時報書評「編輯嚴選」 「鑲滿深刻的洞察。」──科克斯書評 「現今的NBA寫手當中,拉森比是富有思想,最周密,也是最棒的人之一,這讓他的書很引人入勝,也讓我們得以好好看看球隊與偉大球員的心理。他的作品是非讀不可的。」──柯特.海林,NBA Sports' Pro Basketball Talk 「拉森比的文字戲劇化且令人亢奮地飛起,如同他描寫的對象一般。喬丹似乎在空中飛翔,而當讀者們沉浸於這個超級好勝的人生之中時,拉森比也讓時間飛起來。有任何一本傳記值得大書特書六、七百頁嗎?等你讀完拉森比的《麥可喬丹傳》,你就不得不回答:有的。」──麥可.拉文,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麥可喬丹的生命是一部值得再看一次的電影,而拉森比加入了足夠的被刪節片斷,讓耳熟能詳的故事更添魅力。」──Booklist 專文推薦: 為《麥可喬丹傳》寫序,義不容辭。 我在台視買進NBA主播實況時,正是喬丹的瘋狂時代,從我口中播出了他6枚總冠軍戒指的過程與精彩! 他的360度空中挺腰轉身灌籃得分!罰球線起跳大鵬展翅單手扣籃有如飛人!上半場就投進6個3分球,他說心情放鬆時看籃圈像水缸那?大!經典事蹟太多,寫不完。 退休時我為他寫了一首詩〈插翅之人〉: 喬丹停飛 收超雙翅 世人同嘆 奇才消失 最後分秒 扭轉頹勢 灌醉了全場球癡 空中旋轉 灌籃取分 單邊入陣 翻身球進 中路突破 同中已無長人 快手抄截 眼中亦無矮人 節奏如琴師操琴 自信和巫師掌運 舉世惋惜激流退隱 「喬丹」是世界語言 國界不分 多少年後,人們亦難忘,喬丹,插翅之人,這一代球神 ! 神人傳奇,故事驚人,快看書吧!書中內容,值得玩味,值得追尋 ! 傅達仁 序於2015年5月4日 (中華民國籃球國手,國家教練,台視體育部經理兼主播,曾獲廣播電視金鐘獎)
名人推薦:〔台灣各界好手推薦〕 田壘(中華男籃代表隊國手):精采生動、值得一看。 張立群(體育主播):看完這本書,我更明白喬丹有多偉大。 張嗣漢(COSTCO台灣區總經理):麥可喬丹是如此激勵人心,作為籃球的象徵者數十年來,他的偉大,無人能複製與取代。 傅達仁(見證喬丹6枚冠軍戒指的主播):多少年後,人們亦難忘,喬丹,插翅之人,一代球神! 賈凡(FOX體育台球評):「成功絕對不是偶然」,本書作者鉅細靡遺娓娓道來,讓我們了解到這名偉大的球星是如何邁向巔峰,創造歷史! 顏行書(璞園建築籃球隊教練):一個傳奇的...
章節試閱
前言 防守者的雙眼瞪大,想當然爾應該瞪大的。即將在他面前上演的那種不可思議的運動能力,正是人類之所以發明慢動作重播的原因。這種動作發生的當下,人類的知覺無法參透,只有在重播之後,才能清楚當時發生的事情。 這個場景熟悉得令人痛心。進攻端出了一些問題,造成防守方的反快攻,原本的進攻方現在只好趕緊退防。現在,這名防守者飛快回防,一轉頭,只看見一道模糊的身影。那個身著紅色球衣的男人持球,一邊運球一邊以極快的速度穿越場上的混亂。接著,他換手運球,把右手的球交到左手的同時,跨步間,從臀部左側將球舉起,準備起飛。 就在這個剎那,男人吐出舌頭。有時候,他的舌頭只是從牙齒間稍微閃現,但是這次,整條舌頭都露了出來。那神情宛若某種滑稽的玩偶,正默默地恥笑著眼前的防守者,好像即將發生的扣籃還不夠羞辱人似的。多年來,戰場上的鬥士也會本能地用這種表情來威嚇敵人。也許有一點這樣的意味,但也許,只是像這個男人親口說的──是從他父親那裡學來的,一種代表專注的表情。 很快,那條舌頭又收了回去,一邊跨步,麥可喬丹把球舉到左肩處,當他的腳在罰球線附近離地時,他用兩手將球劃過自己的臉前。所有防守者跌撞之間都退回了禁區,但是,那個紅色的高瘦身影已經脫離地面,飛越他們。接近目標時,他把球交到了自己巨大的右掌,向著籃框滑翔這一刻,他的右臂彎曲,如同蓄勢待發的眼鏡蛇,正準備襲擊獵物。滯空的同時,他冷靜斟酌進球的方式,而時間,彷彿暫時停止。 他把球扣進籃框的響聲,能激發觀賞者的一種反射動作,球迷們會像肉食性動物看到食物一般分泌唾液。因此,為了加強這個玄妙的效果,球賽轉播單位往往會在籃框附近設置麥克風。 他的攻擊路徑形成了一條完美的拋物線。物理學教授甚至空軍上校都將仔細研究這個現象,試圖去解答那個縈繞在全世界每個球迷心中的問題:「麥可喬丹會飛嗎?」他們將測量他的「滯空時間」,然後宣告說他的飛行只是一種假象,來自於他起跳時的動力。他們愈是談論什麼特殊的大腿與小腿肌肉,談論快速抽動的肌肉纖維,談論他的「平衡中樞」,就愈像是無知的人類在發表一些不著邊際的言論。 喬丹從罰球線到籃框的飛行時間根本不到一秒鐘,他們是這麼宣稱的。 沒錯,埃爾金.貝勒(Elgin Baylor)和朱利爾斯.厄文(Julius Erving)也擁有異於常人的滯空時間──但是他們的表現,多半出現在攝影技術比較落後的年代,球迷還沒有眼福慢慢品嘗他們的動作。飛人喬丹,是完全不同的,那是定義了一個時代的現象,不,是定義了每個時代的現象。 好幾百萬人打過籃球,他是唯一能夠飛行的那一個。 在職業生涯初期的那幾個月,喬丹本人也被問到這個問題。看完自己打球的錄影帶之後,他說:「我在飛嗎?看起來好像是這樣,至少短時間內是這樣。」 如此罕見的才華如同劃過天際的彗星,我們只能透過燃燒的軌跡來短暫捕捉它的絢爛。麥可喬丹懾人心魂的籃球生涯,讓球迷、媒體、前任教練及隊友,甚至是喬丹他自己,在他離開球場的好幾年後,還努力想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有時候我會想,回首前塵的感覺會是如何,」他曾經這樣敘述:「不知道這一切是否會如夢似幻。」 這一切到底是真是幻?至少,這一切造就了一個很明確的矛盾。晚近幾年,神情比較憔悴,身形比較臃腫的喬丹,將會成為大量嘲弄與網路漫罵的靶子,儘管如此,他作為一個球員所綻放的光芒,並不因此而有一分黯淡。作為球員的麥可喬丹,根本不像是這個世界的產物。 第3章 影響(部分摘文) 一九六三年,二月十七日,星期天,麥可喬丹的誕生讓醫院的人手忙腳亂。隨侍護士還來不及讓荻洛莉絲躺上急診室的輪床,這個巨大健壯的男嬰就急著登場,全身孔穴塞滿了黏液,掙扎著要呼吸。 「麥可剛出生的時候,我們以為他的身體有什麼毛病。」多年後詹姆士在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的訪談中透露:「他出生的時候就流鼻血,荻洛莉絲出院之後,醫院還把麥可留下多觀察了三天。一直到五歲她都會無緣無故流鼻血,之後就忽然好了。」 麥可的母親也回憶道:「麥可出生之後醫院確實把他多留了幾天,為了確保他的肺部沒有黏液殘留。」 從很多方面看來,麥可的到來讓荻洛莉絲服母喪的那幾個月比較好過。「我常常說麥可的誕生是一個徵兆。」她之後如此解釋:「我在懷著麥可的期間突然喪母,所以他就像是一份天賜。麥可是我生命中非常哀傷的時間之後,上帝賜給我的幸福。」 麥可喬丹本人,都要在多年後才透過芝加哥的報社記者們知道他出生時的一些細節,這些記者從麥可的家人那裡完整蒐集了資料。「我現在還是很容易流鼻血。」他這麼告訴芝加哥論壇報的鮑伯.沙加摩德(Bob Sakamoto):「生下來就流鼻血的事情我媽沒告訴我。我媽只有跟我說,我小的時候曾經跌到床後面,差點窒息而死。看來我經歷過不少命懸一線的瞬間。」 差點窒息這件事,發生在他們全家搬回北卡羅萊納之後,這個意外讓麥可的母親對於他這份天賜大禮的焦慮指數更高了。「他是個很好帶的嬰兒。」荻洛莉絲回想著:「他從來不哭。只要餵飽他再給他個什麼東西玩玩就好了。」 飛人大帝五個月大的時候,這家人從布魯克林回到蒂奇,住在卡里科海灣路上的小房子。這是懷有身孕的荻洛莉絲的最後一次搬遷(小女兒蘿絲琳已經在肚子裡了)。回到家鄉之後,詹姆士學以致用,在威爾明頓附近的海恩堡(Castle Hayne)的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工廠裡面擔任維修人員。 很快地,年輕的母親發現自己跟五個小孩單獨待在小房子裡,而且其中四個孩子還不足五歲。他的丈夫稱她作露易絲,其他人也就跟著這麼叫。而她對丈夫使用的膩稱是雷(Ray)。因為服役於空軍的經驗以及通用電氣的好工作,詹姆士在這個小小的農耕社區中成了頗受敬佩的人物。雖然大致上來說溫暖而友善,但此時的他也開始展露比較嚴厲的一面。面對小孩,他是一個嚴格的督導者,而且不管是對自家的或者是別人家的小孩都一樣。這種事情很快就在附近的小孩子之間傳開。雷不會跟你玩鬧,他隨時會把你修理一頓。 麥可喬丹就在這條步調慵懶的卡里科海灣路上度過他人格養成的階段。各方說法都表示,他很容易笑,總是急著想要討好,很渴望為別人帶來歡樂,因此,他也常常被修理。 「你必須要把他管好。」荻洛莉絲某次如此回想:「他會把你逼到極限。麥可總是會惹上什麼麻煩。」 一天下午,兩歲大的麥可晃到屋外,他的爸爸正在後院處理一台汽車。他用一個檯燈照明,而那個檯燈接著兩條通過廚房潮濕地板的延長線。在爸爸還來不及阻止之前,麥可已經一把抓住兩條延長線相連之處。隨之而來的電擊把麥可彈飛到三呎之外,雖然沒有受傷但也驚魂難定。 這個事件讓本來就對小孩很嚴格的喬丹家人更加強他們的控管。無論任何情形之下,沒有人可以未經允許擅自離開家門。每天晚上孩子們都必須八點上床就寢,就算那個時間別人家的小孩都還在外頭玩耍。但是經驗很快證明,當麥可再長大一點,就不太可能繼續限制他的野性。 一次,麥可在道森曾祖父的馬車下找到一個蜂窩,他想把蜂窩浸到汽油裡。接著更大的麻煩來了,有一天麥可揮棒打一塊帶有釘子的木頭,結果木塊像飛彈一樣射出去,打在麥可姐姐的頭上,上面的釘子也跟著釘進去了。麥可的冒險還沒結束,他在草坪上把好幾張椅子疊在一起,高得嚇人,他爬上去展現自己飛行的能力,結果是手臂上多出一道長長的傷口。 也許最嚴重的一次,是在麥可四歲的時候。他從家裡偷偷溜出去,跑到對街的曾祖父家。他發現堂哥在劈柴。小麥可把斧頭舉起來一、兩次,然後他的堂哥說如果麥可敢用斧頭剁下自己的腳趾,他就給麥可一塊錢。急著要表現的麥可把斧頭舉起來,砍下去,正好削到腳趾尖。他痛得大叫,奔回對街,一路上一邊尖叫一邊跳腳一邊流著血,哭著回家找媽媽了。 後來,詹姆士.喬丹帶著微笑回憶道:「他是個很調皮的孩子。」 家中的長女「姐姐」記得父母親各有自己偏愛的孩子。她跟賴瑞是父親的寶貝,而在母親的眼裡,羅尼跟小麥可做什麼都對。家裡的小嬰兒蘿絲(Roz),則擁有所有人的全神關注,這也代表年幼的麥可在這個忙亂的大家庭中面對不小的競爭。 一份驅動他一生的力量就此生根。他總是急著想討好人──先是父母親與家人,再來是教練與崇拜他的大眾。 「他很了解怎麼讓人開心,而且會花很多時間逗我們。」姐姐回憶起早年的生活時如此說道:「跳舞、唱歌或是調笑,任何能讓人微笑、露齒大笑或是笑出聲來的事情,他都會去做。而且永遠不滿足於自己玩自己的,他總是需要觀眾。無論我們怎麼嘗試,他絕不會允許我們不理會他。」 再次搬遷 五歲大的麥可有著一張堆滿笑意而且天真無邪的臉,能做出一些讓人絕倒的表情。喬丹家兩個比較小的男孩子,雖然相差十一個月,但看起來就像雙胞胎。詹姆士.喬丹似乎迫不及待想要他們長大到可以手握球棒的年紀,趕快把這兩個小孩帶到後院,教他們如何揮棒,然後投球給他們打。 在一九六○年代的美國,麥可在蒂奇這種悠閒祥和的童年其實得來不易。卡里科海灣路上,一個白種人家庭住在附近,喬丹家的孩子們跟這些白人小孩玩在一起,彼此之間什麼問題也沒有。但在一九六八年,麥可即將上幼稚園之前,情況有了戲劇性的轉變。那年一月,詹姆士和荻洛莉絲把蒂奇的房子賣出去,一家大小打包好,搬到了距離海岸六十英里遠的威爾明頓市。詹姆士.喬丹已經在海恩堡的通用電氣工廠工作了好幾年,每天都要通勤四十分鐘。荻洛莉絲.喬丹也說整個家庭渴望鄉村生活之外的東西。他們希望孩子們能夠享有更好的生活。他們與祖父母依舊親近,而且想辦法常常回去華勒斯與蒂奇。特別是他們計畫每個月至少空出一個週末,回到家鄉那間喬丹一家去了好幾十年的教堂(Rockfish African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做禮拜。 搬到威爾明頓之後,喬丹一家人還沒來得及卸下行李,就傳來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被暗殺的消息。整個國家因此陷入騷動。金恩博士死後,連遠在華勒斯與蒂奇的黑人與白人們都開始互相爭執叫囂。威爾明頓的情形也沒好到哪去。其實在一九五○年代,當地社區的種族關係有了一些進展,因為當地的領導者們發現,要吸引商業進駐,必須改變舊日作風。威爾明頓一直是個鐵道城,但大西洋沿岸鐵路公司(Atlantic Coastal Railroad)在一九五五年把總部遷往傑克遜維爾(Jacksonville)之後,這個城市不得不找尋其他產業,來填補流失的工作機會。而像是通用電氣等等的公司都堅持,威爾明頓必須讓當地白人與黑人的機會平等,它們才願意到此設廠。 儘管如此,威爾明頓的種族關係仍然緊繃。喬丹一家搬到那裡時,法院正好命令當地的學校廢止種族隔離。這樣的政策激起不小爭議與不滿。這個城市的報紙頭條與人民情緒都圍繞在學校要循序漸進讓黑人與白人學生一起上課這件事情上。因為在這個規畫之中,小學是最晚開始廢止種族隔離的,所以麥可以及同年的小孩進入小學就讀時,還是坐在以種族分班的教室裡。 這樣的氛圍持續悶燒,直到一九七一年的二月終於爆發,當時,在一個住戶多半是黑人的社區裡,一間白人經營的雜貨店遭到汽油彈攻擊。十個人,九名黑人男子加上一名白人女子,因為涉入此案而被逮捕,並且被判以非常重的刑罰。被新聞媒體戲稱作威爾明頓十犯(the Wilmington Ten)的他們,接下來幾年每一次上訴都出現在頭條,直到聯邦法院終於駁回原本的判刑。 孩子們正在社區裡適應新的學校,衝突的氛圍卻甚囂塵上,這讓荻洛莉絲.喬丹更加憂心忡忡。 喬丹一家人先在某處住了一段時日,接著搬到高登路(Gordan Road)上一個叫做威佛艾可(Weavers Acres)的社區。他們同樣先暫時住在某間屋子,後來又再次搬遷,但是沒有搬離這個社區,因為詹姆士在那裡蓋了一棟新房子。那是一個由磚頭和隔板組成的錯綜式屋舍,建在一片十二畝的大土地上,旁邊圍繞松樹,不論是要到新漢諾威郡(New Hanover County)的郊區學校或是進城都很便利。大海就在幾英里之外,安靜的夏夜裡,詹姆士和荻洛莉絲有時會逃往海邊小憩一下。然而,年幼的麥可很快就對水產生反感。大概在他七歲的時候,他跟朋友一起在海裡游泳,這個朋友溺水,也跟所有驚慌的溺水者一樣,他緊緊抓住麥可不放。為了避免被一起拖下水,麥可把他推開。結果這個小孩就這樣溺死了。幾年後,當麥可隨著棒球隊出遊比賽,他自己也在一個游泳池裡溺水,還好後來被救了起來。又過了幾年,麥可大學的女性好友之一,返鄉度假時溺斃。 據聞麥可之後曾經這麼說:「我不招惹水的。」 威佛艾可是一個滿新的社區,大部分的居民都是黑人,但是比起其他地方,不同族裔的家庭在這裡算是相處融洽。詹姆士和荻洛莉絲都教育自己的小孩要尊重所有的種族,告訴他們將不同種族的人掛上刻板印象是沒有意義的,無論對方有著什麼膚色,人類就該被當成人類來對待。這種態度也代表家裡面的大人對於以往經歷過的悲情,選擇不去多加著墨。這樣開放的胸懷,也代表喬丹家的大人寧可自己背負傷痛,也要幫助小孩們迎接嶄新的世界。 這種對他人的態度,確實成為在威爾明頓的少年喬丹的正字標記。三年級的時候,麥可與白人同學兼鄰居大衛.畢爵斯(David Bridgers)成為至交。他們兩人一起打棒球,一起騎腳踏車,一起上上下下探索威佛艾可的叢林與溪流。畢爵斯的家人剛從南達科他州(South Dakota)搬來,他的父親是一位計程車司機。當他面對父母離異,畢爵斯與麥可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麥可的父親大方歡迎畢爵斯,他們三個人剛好都有著對棒球的熱愛。在少棒聯盟的一支強隊裡,麥可與畢爵斯輪流擔任投手,沒有投球的那個就固守中外野。 「每一次投球之前,我會先看看中外野的麥可,這時他會對著我用大拇指比一個讚。」畢爵斯回憶道:「換作他站在投手丘上的時候,我也會對他這麼做。」 當其中一人名滿天下之後很久,畢爵斯和喬丹還是很親近,當然,就像兄弟一樣,兩人有時也會爭執。一個灼熱的下午,當麥可對水的恐懼還沒有那麼深的時候,他們兩人趁某個鄰居不在家,偷偷潛入人家後院,跳進游泳池裡。這家人當場抓到這對現行犯,馬上命令他們離開泳池。這個事件裡有某些幽微的細節,讓兩個小孩查覺到,這家人的舉動乃出於種族歧視。 「他們是因為看到麥可才把我們趕出去。」畢爵斯說:「一起騎腳踏車回家的時候,麥可一言不發。我問他知不知道我們為什麼會被趕出去。他說他不知道。然後他給了我一個微笑。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表情。然後麥可對我說:『我剛剛有涼到,你呢?』」 第7章 23號(部分摘文) 一九七九年春,密西根州大的二年級生魔術強森(Magic Johnson)率領他的斯巴達人隊(Spartans)殺入NCAA的總冠軍賽,對上印地安納州大的大三生大鳥柏德(Larry Bird)以及他的無花果隊(Sycamores)。來自十大聯盟(Big Ten Conference)的新興黑人球星遭遇來自印地安納的新星白人球星,這場對決激起了全國民眾的好奇,也成就了史上電視轉播收視率最高的NCAA冠軍賽。 住在北卡羅萊納州威爾明頓市的年少麥可,也在著迷的群眾之列。他一路觀看著兩人直到下一季,看著柏德加入了波士頓塞爾提克隊(Boston Celtics),看著強森帶著一身球技進入洛杉磯湖人隊(Los Angeles Lakers),職業籃球史上最「傳奇」的兩支球隊。隔年春天,當強森以令人目眩神迷的技巧,帶領湖人隊殺入NBA的總冠軍賽,麥可對他的著迷已經到了無可自拔的程度。威爾明頓的那名青少年從此愛上了湖人隊。湖人是他支持的隊,而魔術強森是他支持的人。 同年,喬丹的家人給了他人生第一台車。喬丹的女友蘿桂妲.羅賓森(Laquetta Robinson)深諳他的心思,於是為他訂做了一面特殊車牌,好讓他臭屁地掛在新車的前保險桿上。車牌上寫的是:魔術麥可。 日後,許多聽聞此事的籃球人們,多數是教練,都會發出會心的一笑。柏德和強森有著高大的身材,兩人都是六呎九吋。他們的球技美妙,在場上打球的神態氣勢為NBA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新球迷。兩個人都很會傳球,強森當然更是箇中翹楚,但是兩個人都有能力傳出讓觀眾血脈賁張的絕妙好球。魔術強森發動的那種快攻,是籃球界從未見識過的畫面。 一九七九年的夏季和秋季,當魔術強森沐浴在NCAA的勝利與被湖人隊選中的喜悅當中,威爾明頓的麥可喬丹也正要點燃屬於自己的傳說。那年秋天,喬丹開始為蘭尼高中的海盜隊打球。雖然遠遠稱不上完美,但是他在一軍最初幾場比賽的表現還是值得一看。他為了長高所做的禱告得到應許。他已經有六呎三吋,還繼續往六呎四吋長著。他的手掌變得更大,手臂更長,步伐也能跨得更遠了。有了這些新工具,他更能拓展自己的球技。在二軍時,他打的位置是控球後衛,雖然在進攻端很有侵略性,但仍時時不忘將球分給隊友。看著他的驚人才華在校隊慢慢綻放,蘭尼高中的總教練帕伯.賀寧以及助理教練們發現喬丹打球時真的太過無私了。賀寧的結論是:喬丹的能力太強,應該要多得一點分來幫助相對缺乏經驗的球隊,而不是把球託付給其他隊友。喬丹專心聽著教練的解釋,但仍不太願意改變球風。他還是相信籃球是團隊的運動,所以也會繼續在場上尋找隊友。 終於,帕伯.賀寧向詹姆士.喬丹尋求協助。這位父親一開始不太情願,他解釋說自己最討厭那種干涉教練執教的家長,如果他現在插手了,等同破壞了自己這項原則。然而,最後,他還是妥協了,勸他的兒子聽從教練的指示。 經過父親的規勸之後,喬丹開始多加著重個人表現,結果更加顯露了他的天分。從此確立了這樣的規律:他做得愈多,他的教練和觀眾們就想要他做得愈多。然後發現自己有能力做愈多的時候,他的喜悅就愈多。他的球技和形象開始自己餵養著自己,這種情況在生涯初階還不是那麼顯而易見。然而,一切很快變得明顯,關於他的所有東西都在繁殖增長。對於他的父母親以及身邊的人們而言,起初這樣的繁殖增長並沒有帶來什麼麻煩。但之後,隨著他的成功而來的負擔將愈來愈難以忽視。麥可的成功愈大,這份負擔就愈加沉重,而且永遠不會消失,無論他們用多少力氣試圖將之舉起都一樣。 校隊一軍 一九七九年,阿帕拉契州立大學(Appalachian State)三十一歲的總教頭巴比.柯瑞明斯(Bobby Cremins)很開心也很疲憊,因為他正四處奔忙,籌備著自己的夏季籃球營。曾在南卡羅萊納大學(South Carolina)受教於法蘭克.馬奎爾(Frank McGuire)的控球後衛柯瑞明斯,篳路藍縷地花了整整四年建構了阿帕拉契州立大學的籃球校隊,使之成為卡羅萊納山區裡一顆公立學校的明珠。他的球隊有一個很適切的名字,叫作登山者隊(Mountaineers)。這支球隊在一九七九年首度進軍NCAA錦標賽,儘管很快就輸給了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但柯瑞明斯的長久耕耘也總算有所收穫。那年六月,當城市的興奮正要冷卻,柯瑞明斯為高中球隊舉辦的籃球營開幕了。這個夏令營讓一些高中球隊有機會到因為高海拔而比較涼爽的卡羅萊納山區打夏日籃球,也讓年輕的教頭柯瑞明斯能看到許多他原本沒有機會發掘的高中球員。 看到威爾明頓的蘭尼高中時,一位雙腿細長的球員吸引了柯瑞明斯的注意,他的能量以及運動能力衝擊了夏令營的賽事與訓練。柯瑞明斯觀察愈多,他的驚喜也愈強。終於,柯瑞明斯撥了通電話給鮑伯.吉本斯(Bob Gibbons),他是附近的球探報告刊物《書面資料(poop-sheet)》的編輯。柯瑞明斯用他那濃厚的紐約嗓音說:「鮑伯,這裡有一個超乎你想像的小孩。」 過沒幾年,吉本斯將成為高中籃球球探報告界執牛耳的人物,但在當時,他出版的刊物還乏人問津。柯瑞明斯對一個從來沒打過一軍的球員如此大力讚揚,這激起了吉本斯的興趣,所以他驅車前往阿帕拉契州立大學親自探個究竟。 「我看見一個很有爆發力的六呎三吋球員。」吉本斯回憶道:「但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巴比將他介紹給我認識時麥可說的話──『吉本斯先生,如果要成為一個更好的球員,哪個地方還需要改善?』」 訝異的旁觀者不只是柯瑞明斯跟吉本斯,喬丹的隊友們之後回想,也說當時見證了驚奇的蛻變。「高三那年他回到球隊,已非吳下阿蒙,不再是當年那個瘦巴巴的麥可。」蘭尼的隊友陶德.帕克(Todd Parker)回憶道:「他幾乎要跳出體育館外了,我當時只能說:『怎麼回事?』」 「我看得見非常大的變化。」當時蘭尼校隊一軍的四年級生麥克.布瑞格(Mike Bragg)也同意:「他的決心更強了,他的能力也是。」 吉本斯不了解這場蛻變的背景,但是他在下一期的報告中指出了喬丹的潛力。這位球探回憶道:「我寫說他是個很棒的潛力新秀,但是當時只有小區域裡一兩百名讀者會看我寫的東西。」 「我絕對不是當時大家熱中討論的球員。」回想起阿帕拉契州立大學的那個夏天,喬丹說:「沒有人真的認識我。」 然而,帕伯.賀寧注意到大家對喬丹的興趣,並為此感到愉快。這讓他更加確信自己即將執教一位非常特別的球員。後來襲擊這位教練的心理疾病,讓他沒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擔任喬丹教練的經驗。賀寧並不是一個喜歡自吹自擂的人,但紀錄顯示,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他還是給予很高的評價,儘管,喬丹對於「被校隊砍掉」這件事一直耿耿於懷。沒有任何資料顯示賀寧想要濫用喬丹非凡的能力,而這可是許多教練會做的事呢。資料告訴我們的是,賀寧抓緊任何一個機會,想要拓展青年喬丹未來的選項。事實上,這位教練玲瓏地處理了喬丹進大學之後打球的問題,一開始似乎沒什麼成果,但後來幾乎在一夕之間瓜熟蒂落。 一九七九年秋,風暴之前,賀寧坐下來寫了一封信給北卡羅萊納大學的教練團,詢問他們對喬丹是否有興趣。不是每一個高中教練都會這麼認真看待手下球員的未來,更別說在一名球員還沒為一軍打過任何一場比賽時去寫這樣一封信。但這就是賀寧做的事情,同時每週一到週五早晨六點半接喬丹去學校練球。 「他的左手比較弱。」賀寧記得當時曾跟沒能進入校隊的高二生喬丹這麼說:「我叫他加強自己的左手,還要練練運球之後的跳投。」 早晨的練球,重點就在於加強這些東西,然後盡可能地投進愈多球愈好。所以,喬丹往後的成功很大部分源自於那位年輕教練特別付出的努力。多方說法證實,賀寧跟喬丹後來變得很親近,只是沒有親近到可以讓喬丹忘卻高二那年被拒於校隊門外的恥辱。回想起當年在蘭尼體育館的晨練,喬丹說:「每當我練球練累了,覺得自己應該休息的時候,我總會閉上眼睛,想起球員休息室牆上那張沒有我名字的名單,然後往往就有力氣繼續練下去。」 那個秋天,賀寧把喬丹叫進辦公室,問他下一季想要穿幾號球衣。他給這位三年級生兩個選項,也是隊上兩位畢業的四年級生的球衣號碼:詹姆士.畢亞堤(James Beatty)的23號或是達夫.麥基(Dave McGhee)的33號。 顯然對數字頗有想法的喬丹選擇了畢亞堤的23號。多年後他解釋說,當時之所以會選擇23號,是因為這個數字比較接近45號的一半,而45號是他哥哥賴瑞的球衣號碼。在他還沒脫下這身球衣之前,籃球世界的每個教練都將把這個背號看作一個表徵。無論是在業餘運動協會的比賽中、公立學校的聯盟比賽中,或者只是十歲小孩參加的娛樂比賽中,所有教練都知道,只要是有種穿上23號的球員,一定需要特別嚴加看防。 同樣地,未來世代最傑出的年輕球員們也將爭相穿著23號球衣,同時承擔隨之而來的壓力與期待。對於喬丹本人而言,這個數字很快成了他的招牌,將會作為他旗下精品店的註冊商標,或被印在他那架天藍色的私人噴射機上頭。這台飛機常常載著喬丹,從一個高級度假中心到下一個高級度假中心,方便他找尋完美的高爾夫球場。 在他第一個一軍球季中,崛起的喬丹第一個發燒時刻發生在一場客場比賽中,地點恰恰好就是在彭德郡。在滿場家人朋友與遠親的面前,喬丹拿下三十五分,率領蘭尼高中在球技的第一場比賽,於延長賽中取得勝利。他的家人們、他的隊友們、他的教練們,甚至連喬丹自己──都被這樣的表現驚呆了。 從此而後,被壓抑已久的情緒以及失落在一場場比賽中爆發開來,挾著高純度的烈焰襲捲他曾經夢想得到的一切。乍現的狂猛讓所有目擊者們為之一震。他一次又一次攻擊著籃框,張開的嘴巴如同賽車的進氣口,沿途吸收空氣,累積的G力足以讓翻開的上唇緊貼著牙齦上方。舌頭沒有理由地外露,彷彿只是要讓大家更看清楚這一切。向著籃框殺去時他時常這麼做,光是猙獰的表情就能讓防守球員慢上半拍。抓籃板時,他也同樣兇猛地跳起來一把將球奪去。他在場上的速度,讓對手和隊友一起目瞪口呆。他帶來的體能挑戰明確地將他與身邊所有男孩做出切割。少數幾個比較厲害的對手接受了這個挑戰,跟他一起跳到空中,最後往往也只能臣服於地心引力,直直伸著雙手,在內心禱告。 新漢諾威郡校區的體育組長麥克.布朗(Mike Brown)跟許多人一樣注意到了。喬丹在一軍賽場上的狂轟猛炸讓他瞠目結舌,所以,他主動聯絡了狄恩.史密斯在北卡大的頭號助理教練比爾.古德里奇(Bill Guthridge),告訴他威爾明頓這裡有一個超凡脫俗的年輕後衛,北卡大一定要派人來看看。種子就這麼被播下了。 蘭尼高中當時的陣容還包括打低位的李洛伊.史密斯跟四年級的後衛麥克.布瑞格。另外一名鋒衛球員是三年級的阿道夫.席佛(Adolph Shiver)。幾年前,喬丹在威爾明頓的安皮公園就已經認識他了。喬丹回想到,青少年時期的席佛是那種碎嘴型的人,整天叼根牙籤不停說著垃圾話。兩人在球隊裡開始的友誼,將遠遠延續至成年後的生活。之後,席佛將成為喬丹身邊小圈子裡的重要成員,雖然朋友們及旁觀者們都搞不懂到底為何。高中時,席佛曾因為侮辱了大衛.畢爵斯的女友而被喬丹扔去撞牆,但是他的尖銳性格之中有某些讓喬丹願意與之親近的東西。 成年後的席佛會以活動承辦者或是夜店老闆的身分在夏洛特的都會派對中現身。如此一來,他這樣的角色剛好可以幫助喬丹接觸都會的社交圈,也就是喬丹的母親一直以來努力不想讓他接觸的圈子。 此外很有可能的是,高中時席佛的存在與態度,為喬丹賺得了一些街頭人士的認同。在喬丹的芝加哥歲月裡,席佛會在重要比賽的前一晚出現在旅館套房裡,陪喬丹打幾手牌,幫助這位老兄弟放鬆。兩人之間的情誼,起於喬丹發現席佛是位可靠的隊友。時間會讓大家知道,喬丹對於人生中累積下來的身邊的緊密朋友圈異常忠心。席佛可以說是第一個通過考核的人。喬丹可以接受朋友一些有問題的行徑,但是絕不能接受不忠心。對於喬丹而言,信任,是一份珍貴的資產。而就是在這第一個一軍球季裡,喬丹建立了自己與席佛之間信任的羈絆。 雖然席佛的作風常常引起其他人的反感,但是他那永無止境絮叨與垃圾話似乎往往能逗樂喬丹,如同莎士比亞戲劇裡的弄臣逗樂國王那樣。事實上,喬丹渾身散發的強大能量感染了席佛,也同時感染了蘭尼一軍裡的每個人,甚至教練也不例外。 球季第二戰,海盜隊又添一勝,喬丹再次爆發,在主場球迷面前拿下29分。但是美夢終歸要醒。第三戰的對手南方韋恩高中擁有兩位喬丹未來的隊友--長人西塞爾.埃姆(Cecil Exum)以及控球後衛林伍德.羅賓森(Lynwood Robinson) --兩人當時都被視為頂尖選手。面對蘭尼,羅賓森拿下27分,埃姆拿下24分。喬丹的28分帶來更多的驚奇,但他耀眼的表現還是沒能讓球隊逃過一敗。南方韋恩以83比58的懸殊比數給蘭尼難看。 賽後賀寧只能吹吹口哨。「遇上這麼強的對手對我們來說是好事。」試圖在敗北中注入一點正面能量的教練這麼說:「喬丹才高三而已,隨著球季進行我們全隊都在進步。今晚我們被痛電了一頓。我們必須要重整旗鼓。」 三個晚上之後,蘭尼看起來好多了。喬丹和李洛伊.史密斯鞏固籃板,而且在快攻上技壓對手。麥可拿下24分,率領球隊擊敗鄰鎮的霍格高中(Hoggard)。賴瑞在這場比賽裡也有貢獻,從板凳出發拿下6分。喬丹哥哥在球季裡也有表現的機會,但很多時候他還是坐在板凳上,欣賞自己的弟弟化身成超凡球員。「我們一起待過校隊一軍,當時我四年級,而麥可是三年級生,就是在那個時候,他的籃球實力昇華到另一個境界。」賴瑞後來回憶道:「就算場上有五名球員,他基本上五個位置都打。他的程度比我們其他人高上太多了。人們常常問我會不會為此感到困擾,老實說真的不會。因為我剛好有機會在旁見證他成長,我知道他為籃球投注了多少心血。」 儘管兩兄弟兒時的競爭激烈,賴瑞的存在,也代表著喬丹好運的一個重要部分。在蘭尼一軍裡面,兩兄弟沒有過任何爭執,這也證明了賴瑞根深蒂固的得體與耐性。不是每個作哥哥的,都願意乖乖坐在板凳上看著自己的弟弟奪走眾人的注目。 事實上,所有家族成員,包括詹姆士與荻洛莉絲,都沒料到麥可的地位會突然一飛衝天。「我記得一個禮拜五晚上我們去蘭尼高中看比賽,那年麥可高三,他已經長到……」詹姆士的弟弟金.喬丹後來回憶到:「比賽開始之前他跟我說:『看著我,我今晚要灌三個籃。看好了,我會灌籃三次。』然後我站在那裡跟他說:『孩子啊,你想騙誰啊?你才不可能灌籃。』嗯,他確實沒有灌三次,但是他扎扎實實灌了兩球。那天晚上我跟我哥說:『你兒子真的太猛了。』」 對此,詹姆士和其他幾個熱情的觀眾都無法否認。 十二月十八日,查克.卡瑞(Chuck Carree)在威爾明頓當地的報紙上寫到:「蘭尼的主將現在是麥可喬丹。」一個晚上之後,喬丹攻下31分,率隊擊敗金斯頓高中(Kinston),並且為自己贏得了第一個頭條:「喬丹鐵蹄踏破金斯頓。」季初的幾場勝利讓蘭尼拿下四勝一敗的戰績,也讓賀寧更加信心滿滿。 賀寧斷言:「這是我在蘭尼高中執教期間防守能力最強的一支球隊。」防守端的成功部分仰賴喬丹阻斷對方傳球路徑的能力,以及他對籃板球的鞏固。進攻的時候他站側翼,但防守的時候,靠著敏捷度以及補防速度,他能在遊走於鋒位之間。像他的偶像魔術強森一樣,防守時他會在籃框附近游移,希望能抓下籃板之後快速帶球往前場推進。 多年後,喬丹饒富興味地回想高中時代野性潛能的爆發。無拘無束地放縱自己的體能條件,讓他看見了自己在場上可以做出來的動作,那些讓最好的教練也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動作。 這又扯到籃球進化史上的另一個主題:比起其他運動,籃球更是逼得白人不得不去理解並且漸漸順服於黑人的運動能力。這個過程源於種族隔離廢止之後的頭幾年,早在喬丹還沒登場之前就開始了。首先是在高中,接著是在一九五○年代的舊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教練們指導比爾.羅素(Bill Russell)不要跳起來阻擋對手投籃。羅素照他們指導的方式防守了一陣子,然後決定跟隨自己的本能──高高躍起,然後用沒有人用過的方式蓋火鍋。 籃球場上黑白混合之後的幾十年間,許多白人教練還不太明白黑人特殊的運動天賦將為比賽帶來什麼轉變。唯一能讓這些教練明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親眼見證。 「我們天生就是這樣打球的。」後來,在與作家約翰.艾德格.懷德曼進行的一次對話中,喬丹下了這樣的評論:「這是教不來的。」
前言 防守者的雙眼瞪大,想當然爾應該瞪大的。即將在他面前上演的那種不可思議的運動能力,正是人類之所以發明慢動作重播的原因。這種動作發生的當下,人類的知覺無法參透,只有在重播之後,才能清楚當時發生的事情。 這個場景熟悉得令人痛心。進攻端出了一些問題,造成防守方的反快攻,原本的進攻方現在只好趕緊退防。現在,這名防守者飛快回防,一轉頭,只看見一道模糊的身影。那個身著紅色球衣的男人持球,一邊運球一邊以極快的速度穿越場上的混亂。接著,他換手運球,把右手的球交到左手的同時,跨步間,從臀部左側將球舉起,準備起...
作者序
〈譯者後記:身為一個譯者兼喬丹信徒,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事呢?〉蔡世偉 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五日,猶他州鹽湖城,全世界籃球迷不應該,也不可能忘記的時間與地點。 NBA總冠軍賽第六場,芝加哥公牛作客猶他爵士。公牛隊在七戰四勝制中取得三比二領先,拿下這場,便可連續兩年從爵士隊手中奪下冠軍金盃,第二度完成三連霸。 比賽時間剩下二十秒,比數86比85,爵士領先公牛一分,並且握有球權。有經驗的觀眾大概能夠感覺此役公牛大勢已去,默默期待著第七戰的比賽了。此時,爵士主帥卡爾.馬龍在丹尼斯.羅德曼的貼身防守之下開始背框單打,準備用一招讓他足以在未來躋身名人堂的翻身跳投,為宿敵公牛隊敲響當晚的喪鐘。 忽然,天外飛來一掌,把馬龍手上的球拍掉。 像是要告訴對手:要逃出我佛的五指山,時間還早。 像是要告訴全世界屏息觀看的芸芸眾生:該是神接管比賽的時候了。 這一掌的主人,名叫麥可喬丹。此時球落在他手上,全世界的爵士球迷,心大概都涼了半截。 或者我應該更正,此時球落在「祂」手上,……。 沒有選擇喊暫停,喬丹從容不迫地將球帶過半場,在四十五度的三分線外好整以暇地運了幾下,姿態從容瀟灑,但吐露之霸氣絕對足以讓防守者屏住呼吸。最後十秒,喬丹壓低重心,準備進攻。右手運球朝禁區中心地帶疾速切入,然後猛然將球換回左手,行雲流水,曼妙似舞。 此刻防守他的,不是爵士隊的球員(負責防守他的那個人叫作拜倫.羅素,早已被剛剛那招換手運球晃倒在地),而是億萬斤重的壓力──這是他生涯最後一次出手,這一球不能不進。這代表全世界球迷的信任與信仰,這一球不能不進。這將為他被神格化的籃球之路畫下句點,這一球不能不進。 然後,喬丹把他一生的傳奇,一身的神技,化為一個最簡單最純粹的罰球線跳投。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拋物線,時間凝結,彷彿變成黑白默片的球場上,只剩他身上那件戰袍還是火紅色的,迎風飄飄,宛若燃燒。 出手後,他維持投籃的姿態靜定良久,似乎在細細品嚐這一刻,也似乎要讓世間的凡夫俗子有足夠的時間,把這幅畫面在心底烙成永恆。 那顆球破網而入的瞬間,我終於了解什麼叫絕代風華,什麼叫天威莫犯,也確定了一件事:往後的人生裡,不管在任何領域,都不會出現一個比麥可喬丹更令我崇拜傾心的角色。 當時在電視機前面瞠目結舌的我,才國中二年級,不會知道,十多年後,自己竟會有幸為麥可喬丹譯一本書。 談起麥可喬丹,我常說: 麥可喬丹不是我的偶像,他是我的信仰。 我不是喬丹迷,我是喬丹信徒。 寫這一篇後記,我本想好好描述自己對喬丹的喜愛,卻發現情溢乎辭,而且溢得太多,文字如何也捕捉不了心中洶湧的感受。 後來又想好好讚頌一下喬丹有多偉大,卻發現那就好像要讚頌太陽有多亮一樣,筆力不夠,怎麼寫都近乎褻瀆。 所以,姑且先讓我談談這本書吧。 兩、三年前,我無意間在網路上發現有一個叫作Roland Lazenby的人要為麥可喬丹作傳。幾天後,我剛好與遠流出版社裡與我相熟的編輯希林兄一起吃飯,便跟他提起這本正在撰寫之中的書,他也立刻在筆記本上記下。 這就是一切的開始。 接下來,我一邊過著我的補教人生,一邊注意這本書的進展。可惜,所能得到的消息非常有限。案牘勞形,俗務纏身之下,我也漸漸將其淡忘。 一年前,另一家出版社找上我,要我翻譯一個運動員的傳記。因為補習班的工作太忙碌,撥不出時間,我拒絕了,但卻也再次想起Roland Lazenby與他的麥可喬丹傳。上Amazon一查,竟然已經進入預購階段。我立馬寫信給遠流的希林兄,告知此事,他也隨即將全書的電子檔寄給我閱讀,並展開簽約事宜。 我告訴他:「若真能簽下此書,我願意完全放下補習班的工作,專心翻譯。」 然後,是漫長的等待。要說漫長,其實也不過就兩、三個月吧,但我總覺得那是一段天長地久的時間。為什麼?因為我怕。我怕這本書被別的出版社簽走,被別的譯者拿去翻。我太害怕了。 「我可以接受台灣沒有引進這本書,但我不能接受台灣引進了這本書,但是翻譯的人卻不是我。」我在給遠流的信裡這樣寫。 接近暑假的時候,總是補教業烽火四起之際。一天下午,因為教學理念徹底不合,我與老闆起了嚴重的衝突,我當下決定離開補習班。就在當天,我收到希林兄的來信,說美國那邊已經把合約寄來,他成功簽下麥可喬丹的傳記了。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緣分吧。 我一看日期,那一天是六月十五日,正好是喬丹在鹽湖城最後一擊的週年紀念。 一九九三年,三十歲的喬丹從籃球場上退休,改打棒球。 二○一四年,三十歲的我從補教業退休,專心翻譯他的傳記。 為麥可喬丹這樣的人物作傳,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關於他的一切,早已被各種可以想像到的媒體,以各種可以想像到的方式傳頌了數十年。如同喬丹本人在入選名人堂的演說上所講:「關於我,還有什麼事情是你們不知道的?」 Roland Lazenby做到了──他真的挖掘出好多我們不知道的事。 他完成了一本敘事宏大,鉅細靡遺的好書。 台灣有很多真正的喬丹迷,他們經歷過美好的九○年代,曾經蹺課看喬丹單挑活塞壞孩子軍團,曾經蹺班見證公牛隊二度完成三連霸偉業。他們現在已經三十多歲或四十多歲了,有空還打籃球,但卻不太看NBA了。對他們來說,失去喬丹的NBA,沒有什麼值得一看之處。 這些人們,請來讀這本書吧。我保證,你們會發現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台灣有很多虛假的喬丹迷,他們沒有看過喬丹飛行的姿態,但全身上下都是喬丹牌的飛人logo。他們在店家門口徹夜排隊,為了隔天能抽籤買到最新上市的喬丹鞋。有的人買了之後穿在腳上耀武揚威,有的人買了之後馬上以更高的價錢轉手賣出去。對他們來說,麥可喬丹這個名字,只是一個潮牌名稱。 這些人們,請來讀這本書吧。如果對喬丹一無所知,滿身的飛人logo只代表你是一個瞎咖而已。 就算對籃球毫無興趣的人,也請來讀這本書吧。因為,麥可喬丹不只是球員、球星、球神,他是一段歷史,是一個時代的表徵,也是黑人力量崛起的關鍵。 我花了五個月的時間翻譯這本書,譯到某一場經典戰役,就會上Youtube重溫喬丹的美技。看完每每胸中腫脹,熱血沸騰,非要到附近的球場打打球才能冷卻下來,繼續翻譯。每一天在電腦前工作,都像有喬丹作陪。身為一個譯者兼喬丹信徒,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事呢? 我的第一本譯作,是美國網球名將阿格西的自傳,據說賣得不錯,所以很多人介紹我的時候,都會說:「他就是翻譯《阿格西自傳》的那個人。」以後,我希望別人提起我的時候,能夠說:「他就是翻譯《麥可喬丹傳》的那個人。要不是有他,台灣可能不會有這本書。」 若能如此,身為一個譯者兼喬丹信徒,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譯者後記:身為一個譯者兼喬丹信徒,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事呢?〉蔡世偉 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五日,猶他州鹽湖城,全世界籃球迷不應該,也不可能忘記的時間與地點。 NBA總冠軍賽第六場,芝加哥公牛作客猶他爵士。公牛隊在七戰四勝制中取得三比二領先,拿下這場,便可連續兩年從爵士隊手中奪下冠軍金盃,第二度完成三連霸。 比賽時間剩下二十秒,比數86比85,爵士領先公牛一分,並且握有球權。有經驗的觀眾大概能夠感覺此役公牛大勢已去,默默期待著第七戰的比賽了。此時,爵士主帥卡爾.馬龍在丹尼斯.羅德曼的貼身防守之下開始背框單...
目錄
前言 第1章:冬青避風塘 第2章:血腥威爾明頓 第3章:影響 第4章:競爭者 第5章:棒球場 第6章:被砍掉 第7章:23號 第8章:蛻變 第9章:五星籃球訓練營 第10章:麥可 第11章:大一新鮮人 第12章:新生活 第13章:系統崩壞 第14章:淘金熱 第15章:黑色力量 第16章:初見 第17章:年輕的困獸 第18章:腳傷 第19章:攻擊! 第20章:這就叫娛樂 第21章:守住喬丹 第22章:孤獨高飛 第23章:免下車婚禮 第24章:過渡 第25章:籃球之神 第26章:三角 第27章:賭博 第28章:金玉其外 第29章:那台凌志 第30章:棒球夢 第31章:王者再臨 第32章:訓練營 第33章:嘉年華 第34章:算帳 第35章:催動巴士 第36章:地獄邊境 第37章:巫師 第38章:北卡羅萊納 譯者後記
前言 第1章:冬青避風塘 第2章:血腥威爾明頓 第3章:影響 第4章:競爭者 第5章:棒球場 第6章:被砍掉 第7章:23號 第8章:蛻變 第9章:五星籃球訓練營 第10章:麥可 第11章:大一新鮮人 第12章:新生活 第13章:系統崩壞 第14章:淘金熱 第15章:黑色力量 第16章:初見 第17章:年輕的困獸 第18章:腳傷 第19章:攻擊! 第20章:這就叫娛樂 第21章:守住喬丹 第22章:孤獨高飛 第23章:免下車婚禮 第24章:過渡 第25章:籃球之神 第26章:三角 第27章:賭博 第28章:金玉其外 第29章:那台凌志 第30章: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