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項修練+U型理論+中庸=一趟Upower的奇幻旅程
◎面對不確定與複雜的未來,政府或企業解決問題,需要系統思考與外部觀念;反思東西方大師們一生智慧的結晶,是現代人必須重啟與加入的思維模式。
◎三千年前的經典,藉由《第五項修練》與《U型理論》的概念,再次活躍於現代學習型組織中;前兩本書沒講清楚的,加入了《中庸》,竟然豁然開朗。
◎這是一本需要邊讀邊思考的書,隨著章節的發展,啟發每位讀者在面對未來挑戰時,能藉由自我的領悟進而自然流現,影響小我、成就大我。
★超驚豔推薦
旭榮集團創辦人與董事長 黃信峯
前台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 現任職福邦證券董事長 林火燈
聚和國際公司董事長 郭聰田博士
EMBA 雜誌總編輯 方素惠
由自我、小我到大我的U旅程──讓個人與團隊學習的脈絡更清楚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對的人往往可遇不可求,於是有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說法;有了對的個人,才能進一步有對的團體,這是企業內組織學習的目的;也是彼得.聖吉《第五項修練》,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管理類書籍的關鍵。
奧托夏默的《U型理論》對《第五項修練》,在心靈面的流程,做了進一步的解構,如何用大師的U流程領悟U理論,不僅是讀懂該書的關鍵,更重要的是即知即行,必須透過有意義的對話,找到引燃心中迷惑的引信,一旦開竅,自然觸類旁通。
西方的這些理論,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萌芽,只是在歷史的軌跡中被曲解,《中庸》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為學之道,就是補強彼得.聖吉、奧托夏默兩位大師沒有說清楚,由自我、小我到大我的過程。
讀懂理論,不是學習的重點,會運用理論才是關鍵;百年來的思想家、哲學家早就沉澱與留下許多啟發心靈的金句,只是現代人在一味追求新知的過程中忽略了;建議讀者要用紙本即讀即思,不能用讀電子書看小說的方式掃過;拋磚引玉,藉由書中Upower架構,領悟背後經典的涵義,才是本書價值所在。
作者簡介:
張聿超
個人座右銘「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是勉勵自己要以終身學習態度充實所知;因此在本身專業領域學習外,在擔任高階主管時,以在職進修方式取得英國威爾斯大學泰晤士商學院MBA;又因資訊與網路時代來臨,續就讀政治大學商學院資訊管理組,取得EMBA碩士學位。
職業生涯中,歷任小型企業創業家與不同規模企業之高階主管數十年,於生產、業務、行銷、人資、資訊等領域,有多年之經營管理實務經驗。
為能進一步運用與發展此書理論,以驗證組織學習的效能,作者在完成此書後,正式取得美國Vistage CEO發展機構之教練資格,以協助企業建立以第五項修練為標竿之學習型組織。
欲與作者討論此書內容,請使用郵箱:kwsamuel@hotmail.com
章節試閱
■導讀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第五項修練》一書的完成,是企業學習型組織發展的濫觴,彼得.聖吉長期觀察企業在進行問題解析,策略規劃時,缺少系統思考的深度,提出企業要以系統思考為核心,開始個人與組織的變革,建立學習型組織做五項修練。
這個觀念的提出,在1990年之後,的確在產業內造成一股組織學習風潮,隨後他又出版了實踐篇與心靈篇,來補強團隊學習在實踐時必須建立的修練心法。這麼多年下來,觀察許多產業內部訓練的制度與行動,書中描述的盲點與學習障礙,好像也並未消失;而在通訊、科技、網路環境的超速發展下,企業內學習、訓練的模式也還是依循舊有框架,頂多是有一個紀錄出缺勤課程與內容的平台,大多數的個人,在學習方法與心態上,仍不脫被動的下載模式。
在企業普遍仍偏於形式化的學習型組織下,這時閱讀奧托.夏默提出的《U型理論》,隨著U型流程的轉折,個人內在與外在上的衝突,個人與組織間的關係,突然間感覺整個邏輯豁然開朗,在學習的方法與檢驗上,好像有了較為清晰的架構;尤其在與《第五項修練》進行互補式的交叉閱讀下,呼之欲出的有效能型學習型組織,應該要朝這個方向大步邁進了。
《U型理論》在2007年書籍出版後,2014年又重新翻譯並再版多次,隨後在大陸舉行了數場大型研討會,設法要以更流暢的文字敘述,來釐清觀念進行推廣,凸顯這個理論對於管理學界的影響力;我們邊寫邊學這個西方管理學界最新的理論,卻也在夏默《U型理論》的內涵中一再發現中華文化的影子。
夏默在研討會的對話中,總提到《第五項修練》的學習重心,是向過去學習,所以在對應新興複雜性問題時,總考慮不夠周全,缺乏具創意與能配套的解決方案。夏默因而花費了八年時間,先後與150位科學家與企業家訪談,透過深度的對話與反思來整理思緒,提出了《U型理論》做為他的研究心得。
夏默的《U型理論》特別強調要感知正在生成的未來,我們嘗試由過去的經驗來驗證,這時發現2,500多年前仍屬政治經濟一體化的的春秋戰國時期,中華文明的經典子籍就已經挑明,士大夫必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既向過去學習,又向未來挑戰;而歷史中的許多對話紀錄,也歷歷再現地證明了這些原本只是讀書人,透過自薦或引薦得到重用下,在不同領域下為官的能耐,許多傳世的經史典籍也得以流傳至今。
當西方遇到東方
夏默在很多對話或論壇的場合,都謙稱《U型理論》並不是新的,他只是整理、參透與實作,點醒了我在閱讀此理論時的靈感。西方發展出的管理學不缺聳動的名詞,同樣的對於已經流傳數千年的東方經典,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在思考的過程中,我們越發的覺得若能將《四書》中的〈中庸〉,作為解釋此理論時比對的經典,在東、西方的不同思維下,〈中庸〉與《U型理論》的脈絡是可以進行整合的,尤其藉由跳躍式的思考模式,應該更能求同存異;尤其因應場域的不同,在內隱智慧的形成過程中,〈中庸〉與U流程的交叉整合,在理論相互對應下會更具意義。
《第五項修練》與《U型理論》都是有相當深度的書,所以在本書後續的章節之前,引用了東西方一些哲人,平易近人的經典金句,做為閱讀後反思該章節時的敲門磚;也同時體現本書副標題—讓我們隨著大師的足跡,穿越組織學習的盲點。反覆琢磨這些哲人的智慧短句,以及書中所引用西方學者的觀念時,等於也是實踐U型流程要我們打開心靈去聽的真諦;體會這些金句背後的場域,也像打開腦洞,豁然開朗般的喜悅。
東、西方三個學習理論的思維互補下,不變的原則是〈中庸〉的為學之道(方法),《第五項修練》的終極學習目標,與《U型理論》的心法。企業的大小問題,若真能藉由系統思考,在左、右腦交互的理性思維與靈感創意中,找到突破點,尤其在人工智慧越來越普及下,我們必然能繼續以人類的智慧,善用此心法去掌控未來,這尤其是高階學習組織中必須首先建立的態度。
書裡每一個章節,因為前後都有所連結,閱讀前面的章節若不能理解,對後面的敘述難免就會感覺似懂非懂,不能串聯。建議讀者可以前後跳躍,以查閱方式來閱讀,最能理解這幾本書的關鍵行動,是「反思」與「對話」功夫的實踐。
兩位西方管理大師書中所舉案例,偏向於複雜度極高的國家級,或者跨國性集團問題,對於台灣偏中小企業較不實用,但管理核心觀念一理通、百理通,先有正確觀念,再來學習方法,所以建議讀者先行閱讀第七章的結論與圖示,再回過頭來往前看。
針對書中一些關鍵性的用語與書籍,透過網路自然可以查閱到解釋較為清晰的網頁,這些連結會方便讀者對照理解。以我們精讀這幾本書,以及其他佐證關鍵斷句的體會,建議讀者還是要嘗試由《U型理論》原書的討論去深入了解,尤其要由作者的角度去理解大要,藉著同理心思考的方式,就容易讀懂這個理論。主動意願讀這本書的讀者,必然會再延伸去查閱更多的相關內容,這時會進入更深一個層次的體認,進入書中「自然流現」的境界,應該也就是指日可待了。
在領會了《U型理論》於學習型組織發展的關鍵性角色後,如何藉由自己去影響團隊其他成員,這時進階學習費曼學習法「簡單、精準」的原則,設法用最簡單的對話解釋給團隊成員了解與論辯,正是另外一個階段U型流程的實踐。
■導讀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第五項修練》一書的完成,是企業學習型組織發展的濫觴,彼得.聖吉長期觀察企業在進行問題解析,策略規劃時,缺少系統思考的深度,提出企業要以系統思考為核心,開始個人與組織的變革,建立學習型組織做五項修練。
這個觀念的提出,在1990年之後,的確在產業內造成一股組織學習風潮,隨後他又出版了實踐篇與心靈篇,來補強團隊學習在實踐時必須建立的修練心法。這麼多年下來,觀察許多產業內部訓練的制度與行動,書中描述的盲點與學習...
推薦序
張聿超
個人座右銘「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是勉勵自己要以終身學習態度充實所知;因此在本身專業領域學習外,在擔任高階主管時,以在職進修方式取得英國威爾斯大學泰晤士商學院MBA;又因資訊與網路時代來臨,續就讀政治大學商學院資訊管理組,取得EMBA碩士學位。
職業生涯中,歷任小型企業創業家與不同規模企業之高階主管數十年,於生產、業務、行銷、人資、資訊等領域,有多年之經營管理實務經驗。
為能進一步運用與發展此書理論,以驗證組織學習的效能,作者在完成此書後,正式取得美國Vistage CEO發展機構之教練資格,以協助企業建立以第五項修練為標竿之學習型組織。
欲與作者討論此書內容,請使用郵箱:kwsamuel@hotmail.com
張聿超
個人座右銘「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是勉勵自己要以終身學習態度充實所知;因此在本身專業領域學習外,在擔任高階主管時,以在職進修方式取得英國威爾斯大學泰晤士商學院MBA;又因資訊與網路時代來臨,續就讀政治大學商學院資訊管理組,取得EMBA碩士學位。
職業生涯中,歷任小型企業創業家與不同規模企業之高階主管數十年,於生產、業務、行銷、人資、資訊等領域,有多年之經營管理實務經驗。
為能進一步運用與發展此書理論,以驗證組織學習的效能,作者在完成此書後,正式取得美國Vistage CEO發展機構之教練資格,以協助企...
目錄
推薦序
知識的交換是人類最高尚的行為
這是一本令人驚豔的書,道理呢?容我說一下
讀書會不只是讀書而已
學習的追尋與紀律
導讀
前言
企業主與高階主管的自我修練
複雜理論與系統思考
U型理論簡述
踏上U型之旅 自我學習與組織變革
自然流現是個人修為的體現
領悟後的轉折進入U的右端
循序漸進──由自我、小我到大我的Upower旅程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推薦序
知識的交換是人類最高尚的行為
這是一本令人驚豔的書,道理呢?容我說一下
讀書會不只是讀書而已
學習的追尋與紀律
導讀
前言
企業主與高階主管的自我修練
複雜理論與系統思考
U型理論簡述
踏上U型之旅 自我學習與組織變革
自然流現是個人修為的體現
領悟後的轉折進入U的右端
循序漸進──由自我、小我到大我的Upower旅程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