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首部揭露2006年全球競爭力榜首──瑞士富國的祕密!
★針對瑞士「品牌戰略」作最深入的分析,瑞士「小國富強」實戰經驗最權威的解讀;從品牌管理到國家策略,讓你見識真正的瑞士!
★鐘錶、金融、政治、觀光……無論何種產業與領域,瑞士均建立了強大的「瑞士品牌」,想要掌握「品牌戰略」的秘訣,就不能不了解《瑞士品牌攻勢》 !
★本書列舉七種應向瑞士學習的智慧,學習瑞士經驗,台灣也能成為經濟強國!
【內容簡介】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公布200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瑞士的經濟競爭力躍上全球第一,號稱經濟大國的美國卻因財政與貿易雙赤字拖累,從榜首跌為第六。台灣、大陸的競爭力分別退步五與六名,成為第13與54。
★瑞士排名從去年的第四名登上全球競爭力冠軍寶座,可見小國也能成為經濟大國,主宰全球的經濟脈動。
瑞士一直被認為是經濟強國,它的經濟究竟有多強大?試列舉設籍於瑞士的頂尖企業,即可清楚獲得解答。例如全球食品龍頭雀巢;在全球水泥產業界爭奪第一、第二名的霍爾森;全球最大的農業化學廠商先正達;全球第二大鐘錶業者Swatch集團旗下高級鐘錶品牌系列等等。
這些大企業全起源於瑞士、並在瑞士成長,而後席捲全球。瑞士和一般避稅天堂的特質不盡相同,不僅僅是以租稅上的優勢,吸引企業者在當地設置總公司。而是瑞士將國家本身建構成強而有力的「品牌」。鐘錶、金融、政治、觀光……無論何種產業、領域,瑞士均確實建立了強大的「瑞士品牌」,而此種品牌的強大力量,同時也吸引了「人才、物資、金錢」往瑞士集聚,瑞士的確是全球最強的品牌國家。
瑞士究竟是如何建構所有領域的品牌形象?本書針對以往媒體未深入著墨的「瑞士品牌戰略」,具體地予以闡述、說明。從品牌理論討論「國家經營」,列舉七種應向瑞士學習的智慧,讓小國也能成為經濟大國,也能主宰全世界的經濟脈動。
作者簡介:
磯山友幸
日本經濟新聞記者。1962年生於東京。早稻田大政治經濟學部畢業。1987年進入日本經濟新聞社就職,曾任大阪證券部、東京證券部、「日經Business」記者,2002至2004年期間,被派至蘇黎士分社擔任分社長。目前擔任法蘭克福分局長。著有多部企業管理相關作品。
章節試閱
(摘自本書第五章 從品牌理論討論「國家的經營」──向瑞士學習七種智慧)
私人銀行的機能
瑞士西端的國際都市──日內瓦。蕾夢湖再次化為隆河潺潺而流的河道上,架著一座伊魯橋,渡過伊魯橋,往劇場、美術館林立的文教地區前進,走在沈靜的柯拉托利街上,不久之後就看到了左手邊十一號的地方,有座石造的建築物,建築物雖然不華麗,而且沒有招牌,但洋溢著沈穩的氣息。
這裡就是隆巴德‧奧迪耶‧達里耶‧亨奇銀行(Lombard Odier Darier Hentsch)──瑞士最大的私人銀行總公司,成立於一七九六年,號稱日內瓦最古老的私人銀行。
推開厚重的大門進到裡面後,兩位身穿深藍色西裝看起來像是宮廷管家的老紳士迎面走來。慎重其事向我確認到訪的目的後,他們帶我走向二樓的會客室。會客室裡陳列著古色古香的家俱,牆壁上掛有創業者的肖像,水晶燈垂吊於天花板上。私人銀行此種特有的「陳設」,令第一次到訪瑞士私人銀行的顧客,得以親身感受其傳統與歷史。
「我們的使命是讓客戶的資產流傳至下一代。」銀行的合夥人約翰‧杜而雷一開口就先道出重點。金融市場必須掌握每分每秒的起伏,然而同為金融產業的商品之一,私人銀行卻提供了時間軸完全不同的服務,這和日本人印象中的「銀行」大異其趣。
在經濟成長的環境下所賺取的資產,如何讓下一代繼承?對有錢人而言,相信這是最令他們煩惱的問題了。許多國外資產家將資產管理轉移至瑞士,大多看上了瑞士各州沒有遺產稅的好處,但私人銀行可協助管理整個資產,這方面的基本體制也占了很重要的因素。
惟有私人銀行方可提供服務跨越兩個世代的承辦人員,承辦人員負責同一客戶動?十年、二十年的例子不在少數。這種方式和大銀行幾年就換一次承辦人員的做法,在出發點就完全不同。只要不退休、不離職,就不換承辦者的私人銀行也所在多有。而且一位承辦者所負責的客戶通常在五十位以下,有時候甚至只有二十位。
承辦者掌握客戶從家庭構成至財產等所有狀況。若客戶發生問題時,透過承辦者協助,私人銀行所合作的會計師及律師等即加入問題解決的工作,有時候還幫忙客戶向其子女就讀的學校交涉。私人銀行擁有數百年歷史,其人脈也非常廣,成為私人銀行的上等客戶後,也代表了加入此種人際網之中。
若以嚴格的定義來看,私人銀行指的是以合夥人制度等方式,由私人(個人)持有的銀行。倘若銀行破產,合夥人即必須負起無限的責任。
某位將資產委託給私人銀行管理的中小企業經營者表示:「因為可以明確知道最後負起責任的是誰,所以我放心把所有財產交給他們管理。我不相信股份有限公司型的大銀行」。
私人銀行在歐洲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的時間為十八世紀後期。由受惠於工業革命而發跡的有錢人成立,集聚富裕的個人資產。當然私人銀行也有不少破產的例子,但數家私人銀行平安度過了全球大恐慌及二次世界大戰,迄今仍屹立不搖。
跨越世代、為客戶保管資產的私人銀行,以國家的角度來思考其存在,其實就是跨越世代累積資本的體制。
以嚴格的定義來看,日本並沒有私人銀行。明治、大正期間,銀行雖然曾經是個人持有,但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政翼贊型經濟後,幾乎所有的銀行都變成了由政府許可、審查、嚴格管理的股份有限公司。好不容易銀行成立的規定放寬,SONY銀行等由企業組成的銀行也因此得以設立,但仍然沒有由大金主成立的私人銀行。
戰後資本不足的時代裡,銀行擔負資金供給的責任,負責調度資金、將資金借貸給民間。戰後的銀行完全以「放款」為經營模式,存款業務的目的也不過只是以低成本的方式募集放款資金的一種手段。即使經濟成長、資金剩餘,日本的金融機構仍無法轉換經營模式。銀行將多餘的資金全部投入土地融資,形成泡沬經濟,埋下了不良債權的種子。
原本應該長期保管個人資產的信託銀行,率先面臨難以運用資金的困境,他們將資金投入泡沬經濟裡,應該就是缺乏經營模式的證明吧。替人民保障未來的人壽保險公司,亦將資金投入美國債券等外債投資或不動產投資上,不但無法將資產傳遞給下一代,連國民年金保險人在契約期滿後可拿到的期滿金,保險公司甚至都無法支付。
郵政儲金雖然長久以來以資本儲蓄方式經營,然而這些資金在整修國家基礎建設的名目下,已經像流水一樣一一用在造橋、鋪路、建造新幹線等公共事業上。雖說這一切是在財政融資可回收投入資金的前提下進行,但已有說法認為此種資金運用方式,將可能發生呆帳一百兆日圓的情況。
郵政儲金原本導入的目的,即是為了籌措軍需費用而以存款方式取得資金,因此郵政儲金的儲蓄系統於事前即設定了「用途」。事到如今要將之改變成增加國民儲金的體制,似乎也不太可能了。當郵政儲蓄因民營化而需和民營銀行一起競爭時,民營化的郵政銀行究竟能建立何種經營模式,這一點頗令人好奇。
日本金融界在這樣的環境下,其實也出現了頗引人注目的動向。日本的銀行於國外的分行,已開始跨入私人理財銀行的業務。因為隨著IT泡沬經濟以及金融自由化的同時,日本也開始大量出現富裕階層,對於保障資產的需求也越來越殷切。
但是長期以來一直以貸款給企業機構為主要業務的大銀行,除了因放款而發生的成本結構外,長久以來培養的銀行文化、工作習慣,均非短時間即可改變,當然也不是和外國私人銀行合作就可以輕鬆取得Know-how。私人銀行的業務,的確不是傳統型的銀行可輕易達成。
以下擬再稍微探討私人銀行與金融機構的「信用」方面問題。如前所述,私人銀行基本上為個人所持有,因此信用的根源為該「個人」。換句話說,委託人是因為相信持有銀行的所有權人或經營銀行的合夥人,而將資金託付給該銀行管理。當銀行倒閉之際,無論是所有權人或是合夥人,均存在失去自己全部財產的可能性。因此保護銀行的資產以及保護客戶委託的資產,其實等同於保護經營者自身的財產。
我曾經聽過私人銀行某位合夥人深切的言論,令我印象深刻──「根本不需要監督單位的提醒,我們合夥人對於風險最敏感了,因為如果有什麼閃失的話,自己的財產也得一起賠進去」。
另一方面,因為泡沬經濟破滅而破產,蒙受極大打擊的日本大銀行又是如何呢?似乎沒有經營者將銀行的資產視為自己的資產。若為一般的事業公司,主要以股票上市企業的方式,由投資者投注關注的目光,發揮經營績效確認的功能。其中有投入資金的大股東還有銀行等,嚴格監視經營情況,換句話說,日本銀行是以股票上市來增加「信用」。
但是風險最終的承擔者若為銀行時,以股份有限公司型態,將經營的舵手交給聘任的經營者,此種方式是否真的妥當?看著目前銀行必須依靠政府挹注納稅人大量稅金方能存活下去的情況,不由得令我產生很大的懷疑。
當然,日本大型金融機構並不能直接模仿瑞士的私人銀行模式,然而私人銀行以「信用」為擔保的體制,或許可說是金融產業的原點。
(摘自本書第五章 從品牌理論討論「國家的經營」──向瑞士學習七種智慧)
私人銀行的機能
瑞士西端的國際都市──日內瓦。蕾夢湖再次化為隆河潺潺而流的河道上,架著一座伊魯橋,渡過伊魯橋,往劇場、美術館林立的文教地區前進,走在沈靜的柯拉托利街上,不久之後就看到了左手邊十一號的地方,有座石造的建築物,建築物雖然不華麗,而且沒有招牌,但洋溢著沈穩的氣息。
這裡就是隆巴德‧奧迪耶‧達里耶‧亨奇銀行(Lombard Odier Darier Hentsch)──瑞士最大的私人銀行總公司,成立於一七九六年,號稱日內瓦最古老的私人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