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播西方思潮,嚴復首次將耶方斯的Primer of Logic譯介至中國,並為留居津沽時邏輯入門的教授題材。此書概括傳統邏輯的所有問題,嚴復以「名學」二字譯稱西方邏輯(Logic)之學,開啟後來中國邏輯課程的授課之門。鑑於當時譯詞多與西文本義乖張,嚴復此書的譯述以半文言文,中間意恉,承用原書;引喻設譬,則多用己意,譬喻之例、書中譯詞皆富深厚的國學涵養,其對文句之講究、譯事之謹慎,不僅為後學效勉,此書的譯述更推動了當時對西方邏輯思想的認識。
作者簡介:
威廉‧史坦利‧耶方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1835~1882)。生於利物浦,是英國著名的邏輯學家及經濟學家,邊際效用學派的重要創始人之ㄧ。
譯者簡介:
嚴 復(1854~1921)
福建福州人,初名傳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後又名復,字幾道,晚號野老人,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
嚴復系?地將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和自然科學介?到中國,他陸續翻譯了《天演論》、《原富》、《群己權界論》、《群學肄言》、《社會通詮》、《法意》、《穆勒名學》、《名學淺說》等八部名著。他的譯著在當時影響巨大,是中國二十世?最重要啟蒙譯著。嚴復的翻譯考究、嚴謹,每個譯稱都經深思熟慮,他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對後世的翻譯工作產生深遠影響。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引論
第一節 名學之術,平日話言思想間
法國著名戲曲家摩利耶。嘗為曲劇一齣。中有約旦其人。以旁人告彼。四十餘年出語。皆為無韻之文而不自知。因大自失。此不足異也。今若告人。謂彼雖不識名學為何等物。而平日話言思想之間。所用名學之器術。如轉詞。如聯珠。如對舉。如設覆。以至類族辨物。比事屬詞。已不知其凡幾。則 眙自失者。吾知百人之中。且九十九也。
由斯而談。將彼為既習名學。而為名家者乎。殆未然也。何以知之。蓋雖有學問之人。求其於名學。具明晰觀念者。固不多覯。然彼自能言以來。又必日由其道而不自知。此則近是之說耳。
或曰。夫使其事本不待學而能。則何取於設為學科而教之。應之曰。是又不然。夫由於其道者。非必通其學也。是故人用其術。而能事各殊。程度相越。且不幸多誤。而害災以生。此教與學之所由不可已也。且如是者。凡學術皆然。不僅名之一學而已。譬如衒力技擊之為術。吾且未通其名詞。而或早具其能事。否則上樹踰牆。且所不克。但即此區區之戲術。設欲為之而精。又欲筋力強固。攀轉趫捷。而不至有絕臏顛墜之虞者。則其道取從師。而亦必有事於練習也。
第二節 智識有待於思辨
又況名學為事。重於衒力技擊者乎。何以言之。培根曰。智識者權力也。智識有待於思辨。思而精。辨而明。又有待於習名學。人徒以強力趫捷言。其不如馬鹿虎豹狙猿遠矣。顧雖至弱之夫。使智力足恃者。將有以馴馬鹿。縶虎豹。取狙猿而有餘。蓋以思辨有法。為萬物尤。故劣於始者。必優於終。又能見今知後。籌策無遺。既有以避害以就利。且常智所視為不可以能者。彼或有術焉以達其鵠也。須知雖以螻蟻之微。但使腦力勝人。彼且浸假以人類為奴。而或滅其種類。嗚呼。智力固不重哉。名學固不重哉。
第三節 名學者,思辨之學
夫謂耳目既通之後。則智慧自開。其言固也。顧禽視獸聽。彼豈獨無耳目之用。故具有權力之智慧者。非常智也。格物致知之所得也。人固有終身視聽行觸。於外物若無所知者矣。必無視之以目。而視之以心。夫而後得物之所由然。而於事機將至。能操其術。而俟其時。知所以開之矣。又知所以止之者。且人又烏能無用思。而得失常大異。故名學者思辨之學也。必通名學。夫而後能決思理之無差。而有以照天下之事實。察夫辨言之妄。而不至日陷於過失與危機也。
第二章 論世俗思辨之情狀
第一節 常人揣測,由似求似
語有之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故吾人思忖。大抵執一事之已然者。以概同事之將然。電光忽閃。知將聞雷。以往者雷音。常從電光之故。見黃員之果。知其為橙。而食之無害者。亦以往日見果。與此同形。而吾食之未嘗害也。此雖常法。而昔者澳洲之金 。即由是術而得之。其人名哈古里甫。嘗於美之加利方尼為掘金之傭。忽集澳洲。見新南衛之山形。與其所見於加利方尼者相似。竊意外形類者。其內容亦必類也。由是試為開掘。果得金焉。此二地所以得新舊金山之名也。
第二節 以類為推
是為最淺易之思辨。其名曰以類為推。以類為推者。固時時誤。夫使物果類而後推之。是誠無害。不幸物之形類者。其實不必類也。兩果兩菌。有極相似者。常人且以為同物。而其一或食之而益人。其一或嘗之而有毒。菌常如此。夫人而知。即橙亦有形極相似。至剖而食之。又為他果而非橙者矣。故曰為類推難。
人之服氈毳者。以禦寒也。見有用以苞冰。使長寒而不易化者。乃大怪矣。彼方謂事之同者。其得效必同。則氈之苞冰。法當使冰轉熱。而孰意不然。蓋氈之用。非禦寒也。實則服之。使人體之熱不外散。故以苞冰。其用在使熱不內侵。此其同用異功。徒以氈之不善傳熱已耳。每見人家婢僕。於牆爐作火。有極可晒者焉。每欲火旺。則橫庋鐵條於爐炭之間。意謂鐵條有神。能使火烈。歷次驗之。固莫不爾。不謂鐵條。非能爇炭。其能使火烈者。政緣撬炭離鬆。而令空氣易入而已。何則。火燃人活。皆得氣而後能也。
第三節 公例者,據既然之事逆知來者為何
篤而論之。天下之理。惟用事之物真同。而後可期從同之效。此在名學。謂曰因同果同。猶世俗之言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也。然有難者。在有時莫決其因之真同耳。能決真同之因。非慎思明辨者不辦。方其博考勤求。政欲知何者必為相從之因果。但使其因既立。無論何時何地。必有是果從之。如此者謂之公例。公例者。所以據既然之事。而逆知來者之為何也。今夫火一而已。乃有時燃而有時不燃。火必無所謂自主之權也。則一燃一否。必有其致燃之故。於是觀而察之。知火之所以易燃者。一必有足用之空氣。二必所燃之薪炭。不溼而為乾。三又必無甚寒之物。遶於其旁。使其熱易散而不得聚。是故前言置鐵杖於爐間。將以為火烈具舉之用者。使為之不知其術。致事效相反者。亦或有之。何則。鐵易傳熱。將使熱散不聚故也。為之而得其術。則以所散之熱少。而空氣開進者多。而火乃致烈。
第四節 內籀者,類族辨物
所謂天然公例。常例一而信驗之事無窮。締一宗之公例。則一科之學成焉。使吾黨思之。將見名學之科。所以教我者。宜有兩事。一則公例未立。必如何而後可以立也。二則公例既立之後。所據此例以推究物理者。宜如何也。則於是有內籀(音紂)之術焉。所以推現至隱。取會散見之事。而通之為一。吾目吾耳。乃至鼻舌、肌膚。由之而知所接者為何物。又由是而類族辨物焉。而得其天然之公例。得此而其事以形。則如雲雨雪霜。霧露雹淞。盡水質也。而皆居於空氣之間。由是知天氣有溼。第使熱度降微。則若前之種種必現。是為一公例。公例隨物隨事而有。不僅於此一端然也。
第五節 外籀者,推知之術
則又有外籀之術焉。外籀者。與前術相反。而適相成。內籀見事物之眾變。而求其為何例也。外籀者。其例既立之餘。問事物之變。當如何也。如此者謂之推知。推知者。執一事之信。而推他事之信也。譬如云溼氣遇冷。必生水點矣。則由是而知。一杯冰水。置之室中。杯外必有凝露。古哲學家嘗以內籀之術。得萬物親地之一例。以月亦近地之一體。故知月亦時時有墜地之勢。驗之天文而信然。或以謂思辨所難。在知公例。故必先討公例。而後學所以用例為推之術。此其說實不然。蓋非先了然於外籀術者。於內籀術固無由明也。
第六節 智識在富於天然公例
智識在富於天然公例。然欲洞識天然公例為何物。必知其所推知者之云何。夫古今建言眾矣。固皆公例之流傳者也。而信妄大異。吾欲徵一例之信否。捨印證事實而外。其道無由。是故方前識哲人之欲標萬物 親地為公例也。固前知月亦一物。使其例而信。則月亦常有墜地之勢無異。則從而測之。而知其例之果信。且人為內籀時。非借徑於外籀固不可。此其說將於後篇詳之。而今則先發外籀之蘊可耳。
附 註
謂有質之物。
第三章 論何謂外籀
第一節 思辨三轉語
吾人於思忖論辨之事。大抵皆三轉語。此不必筆之於書也。藏於心而默為之。固已逮事。試為譬之。假如夏雨初過。菌生林中。驗其香色。吾知其為蕈也。則其思忖之情。可列如下。曰:
凡蕈皆可食者。
此菌為蕈。
故此菌為可食者。
第一章 引論
第一節 名學之術,平日話言思想間
法國著名戲曲家摩利耶。嘗為曲劇一齣。中有約旦其人。以旁人告彼。四十餘年出語。皆為無韻之文而不自知。因大自失。此不足異也。今若告人。謂彼雖不識名學為何等物。而平日話言思想之間。所用名學之器術。如轉詞。如聯珠。如對舉。如設覆。以至類族辨物。比事屬詞。已不知其凡幾。則 眙自失者。吾知百人之中。且九十九也。
由斯而談。將彼為既習名學。而為名家者乎。殆未然也。何以知之。蓋雖有學問之人。求其於名學。具明晰觀念者。固不多覯。然彼自能言以來。又必日由其道而不自知。此則...
目錄
第一章 引論001
第二章 論世俗思辨之情狀004
第三章 論何謂外籀009
第四章 論所以為端之名有幾種012
第五章 論名有外舉內函二義020
第六章 論文字正當用法023
第七章 論名家何以重類族辨物並論為此之術031
第八章 論詞句044
第九章 論調換詞頭之法057
第十章 論演連珠063
第十一章 論連珠律令068
第十二章 論有待之詞083
第十三章 論餘式之辨087
第十四章 論窮理大法090
第十五章 論內籀術093
第十六章 論日用常行之內籀術108
第十七章 論察觀試驗二術113
第十八章 論事變先後及因果117
第十九章 論類異見同術121
第二十章 論消息之術125
第二十一章 論物之以定時為變者即周流往復之理127
第二十二章 論試驗後推證132
第二十三章 論如何而後可以推概135
第二十四章 論以比例相似窮理之術139
第二十五章 論各種眢詞147
第二十六章 論歧義眢詞150
第二十七章 論內籀眢詞164
名學淺說溫習設問171
第一章 引論001
第二章 論世俗思辨之情狀004
第三章 論何謂外籀009
第四章 論所以為端之名有幾種012
第五章 論名有外舉內函二義020
第六章 論文字正當用法023
第七章 論名家何以重類族辨物並論為此之術031
第八章 論詞句044
第九章 論調換詞頭之法057
第十章 論演連珠063
第十一章 論連珠律令068
第十二章 論有待之詞083
第十三章 論餘式之辨087
第十四章 論窮理大法090
第十五章 論內籀術093
第十六章 論日用常行之內籀術108
第十七章 論察觀試驗二術113
第十八章 論事變先後及因果117
第十九章 論類異見同術121
第二十章 論消息之術125
第二十一章 論物之以定時為變者即周流往復之理127
第二十二章 論試驗後推證132
第二十三章 論如何而後可以推概135
第二十四章 論以比例相似窮理之術139
第二十五章 論各種眢詞147
第二十六章 論歧義眢詞150
第二十七章 論內籀眢詞164
名學淺說溫習設問171
第一章 引論001
第二章 論世俗思辨之情狀004
第三章 論何謂外籀009
第四章 論所以為端之名有幾種012
第五章 論名有外舉內函二義020
第六章 論文字正當用法023
第七章 論名家何以重類族辨物並論為此之術031
第八章 論詞句044
第九章 論調換詞頭之法057
第十章 論演連珠063
第十一章 論連珠律令068
第十二章 論有待之詞083
第十三章 論餘式之辨087
第十四章 論窮理大法090
第十五章 論內籀術093
第十六章 論日用常行之內籀術108
第十七章 論察觀試驗二術113
第十八章 論事變先後及因果117
第十九章 論類異見同術121
第二...